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立马回头(H) > 第98章

第98章

等会儿才能改好。” 狄嘀嗒还惦记着跟小伙伴们汇合,粗线条地忽略了自己裤子和姐姐裙子的高度相似。 套上裙子就重新混进了小朋友堆里。 杜金金将摄像机镜头对过去,笑着调侃道:“咱狄嘀嗒穿着小裙子混在小姐姐中间,真是毫无违和感,哈哈哈哈~” 于童摸着下巴笑:“就是头发太短了,应该把那顶假发给他扣上的。” 儿子常年留杨梅头,即使穿了裙子,也很难把他认作小姑娘。 杜金金关了摄像机,重新翻出她的长假发,冲对面招手说:“谨行,你来一下,干妈给你打扮打扮。” 闻言,几个孩子都好奇地凑了过来。 狄嘀嘀要求与弟弟同等待遇:“干妈,我也想打扮。” “行啊,”杜金金先将长假发戴在了狄嘀嘀头上,调整好细节后,拍手说,“咱狄嘀嘀的头发一下子就变长了,真好看!” 狄嘀嘀瞧不见自己的模样,但是摸着长及大腿的头发,心里还挺美的。 打扮好小姑娘,杜金金很快又从百宝箱里翻出一顶卷毛短发,戴在了狄嘀嗒头上。 这回真的是毫无违和感了。 狄嘀嗒自打出生就没留过这么长的头发,颇感新奇地在自己头上摸了摸,问姐姐:“我好看不?” 狄嘀嘀用力点头捧场:“可好看啦!” 于是俩小孩手拉手到处显摆,让大人看他们的新造型。 经合办的同事们已经对童声部的几个小朋友相当熟悉了,望着他们的新造型,又瞅一眼拿着照相机和摄像机跟在后面的于童和杜金金,都忍着笑狠狠夸赞了一番。 狄思科刚去税务局那边挑衅了杨局长,回来后就发现自家杨梅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穿着小裙子,梳着卷卷毛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扑到他腿上问:“爸爸,你看我长出长头发了!” 狄思科嘴角抽了抽,“你不嫌热啊?” “我冷!”狄嘀嗒双手保护好自己的新头发。 狄思科:“……” 冷就戴着吧。 我看你能戴上舞台么。 然而,人家还真的戴上了舞台! 所有单位彩排结束后,正式比赛很快就开始了。 为了应付区里的活动,多数单位都只派出各自的文艺尖子,代表单位独唱一曲,或是找几个人表演诗朗诵。 像经合办和税务局这样的全员大合唱还挺少见的。 组织大合唱耗时耗力,还要占用大家的业余时间排练,没有强制要求的话,各单位轻易不会组织大合唱。 今天总共有三个大合唱和两个小合唱节目。 由于经合办的合唱是自带交响乐团的,安排站位和座位都比较麻烦,所以主办方就把他们安排在了第一个,让他们负责开场。 在一场比赛中,第一个出场的选手会比较吃亏。 评委们在打分时通常会压一压分数。 狄思科经常参加比赛,当然了解这一点。 所以,他对合唱团的成员们鼓励道:“第一个出场挺好的,咱们准备充分,又有交响乐团的老师配合,只要上台好好唱,就是今天这场比赛的天花板!如果咱们得了八分,那后面的节目肯定都没有超过八分的!” 潘芝花赞同道:“狄主任说得在理,大家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足以得第一名了!一会儿咱们来个震撼开场,给观众和评委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表演完以后,大家就轻松了,可以去观众席安心观赏接下来的节目……” 几位领导和王老师接连给大家鼓劲儿,振奋气势。 等到主持人念完开场白,宣布迎国庆歌咏比赛正式开始以后,经合办的一众人就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了舞台。 狄思科作为单位一把手,出来报幕:“区经济合作办公室全员出席,合唱团应到37人,实到43人。我们今天的参赛曲目是《我和我的祖国》!” 合唱团和交响乐团已经各就各位。 狄嘀嗒换上了奶奶帮他改好的小短裤,脑袋上顶着一头卷卷毛。 混在一排小姑娘中间,显得相当和谐。 王老师站在指挥的位置上,瞟见一排光溜溜的小短腿,心里登时就舒坦了。 随着她的手势落下,管弦乐悠扬地前奏响彻整个会场,第一排最中间的小姑娘开始了一小段独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在指挥的示意下,童声部的其他孩子们紧接着跟上:“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孩子们表情自然灵动,跟着优美的旋律轻轻摆动身体。 听着百灵鸟似的清澈童音,听众们似乎真的能想象出旭日初升,稻田金黄,炊烟袅袅的宁静景象。 狄嘀嘀和狄嘀嗒是最小的孩子,长相也带着些异域风情,本来就有点显眼。 经过亲爹和太姥这两位专业人士指点后,表情管理相当到位。 狄嘀嘀唱歌时总能发自内心地露出甜美笑容,再加上她一左一右摇头晃脑,就很容易吸引观众视线。 另一侧的狄嘀嗒也不遑多让,他刚开嗓的时候一般是不会跑调的,嗓音洪亮,脑袋上的卷卷毛随着他的摆动一跳一跳的,引的台下观众们跟着发笑。 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张书记偏头与徐叔阳交流:“今年经合办可算是放了卫星,合唱节目准备得挺专业,不但请了交响乐伴奏,居然还有童声合唱!这些孩子应该不是从外面请来的吧?” 徐叔阳的视线在第一排快速睃巡,“应该不是,我瞧着左数第一个和右数第二个,是经合办主任家的龙凤胎。” “我记得经合办这个主任是新上任的?” “对,小狄主任一直是文艺尖子,以前在经贸部的时候,就在青歌赛上拿过奖了。” 张书记颔首说:“新人新气象,同志们的精气神不错,这种状态最好能延续到工作中来啊。” 徐叔阳望着最左边那个摇头晃脑的小姑娘,笑着说:“经合办这阵子配合市里的菜篮子工程,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报纸上还报道了他们的蔬菜配送服务。这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尝试,我打算再观察一下。” 两人只简单交流了几句,就将注意力重新放到了舞台上。 此时,演唱已经进入了高潮,主旋律不断展开、变奏、升华,抒情与激情结合。 虽然只有四十余人,却在管弦乐团的配合下,显得热情真挚,声势喧阗。 于童今天带来了三台摄像机,一台由专业摄像师掌握,拍摄整场演出,一台由杜金金掌握,拍摄两个孩子的特写镜头。 第三台就是她手上的这台了,正对着二狗子直拍。 狄思科的身高,在经合办里也是拔尖的。 排队型的时候,他毫无悬念地站在了最后一排的正中间,被左右两侧的同事衬得格外挺拔倜傥。 尽管今天的演出服比以往任何一次演出的服装都简单朴素,但是于童分不清是否是心理作用,她总觉得二狗子这身白衬衫配党徽的造型特别帅。 摄像镜头一直对着他的脸,直到演出结束,才终于挪动位置,关闭了摄像机。 比赛成绩要等到最后一个单位的表演结束后,一起公布。 所以,经合办众人谢幕后,就在震天的掌声中走下舞台,进入了观众席。 观看其他单位的演出。 不知是巧合,还是主办方有意安排,经合办是第一个出场的,而税务局却是最后一个登台的。 在场的很多人都听说了经合办与税务局打赌的传闻。 这会儿终于等来了税务局的节目,便下意识地身体前倾,抻着脖子观望税务局会出什么大招。 狄思科坐在第二排,见到杨局带队上场了,立马带头鼓掌,将双手拢到唇边喊道:“杨局,加油啊!” 杨局冲台下挥挥手,就面容严肃地站在了第一排的最左边。 为了完成与经合办的赌约,他也算拼了老命,充当起了领唱。 他们今天演唱的曲目是《歌唱祖国》。 相比于《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更加铿锵有力,气势磅礴,非常适合他的嗓音,也适合进行大合唱。 虽然没有交响乐团伴奏,但税务局有两个全区出名的文艺尖子,一个是弹钢琴的,另一个是吹小号的,这两位同志合着伴奏带现场伴奏,也算是有些新意。 两个节目的实力差不多,经合办有交响乐团伴奏,有童声合唱,税务局选的曲目更加士气恢宏,在合唱中更吃香。 而且经合办第一个出场,税务局最后一个表演。 结果究竟如何,还真不太好说。 来参加比赛的单位都能得到优秀奖,但是真正有含金量的是前五名。 经过评委算分后,主持人很快就上台宣布了三等奖的两个获奖单位。 可是,轮到二等奖的两个单位和一等奖的一个单位时,主持人却卖起了关子。 “这三个奖项得主,将在公安局,税务局和经济合作办公室之间产生,下面有请三个获奖单位的代表上台吧!” 狄思科跟左右两边的同事们击掌拥抱,即使只能得到二等奖,对大家来说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经合办已经攒了六七本优秀奖证书了。 今天算是改写了经合办历史! 狄思科在舞台入口处等了一会儿,跟在公安局和税务局的两位老同志后面走上了舞台。 不知主持人是哪个单位的,但人家显然很清楚观众们喜欢看什么。 她恭喜了三位领导,就对狄思科和杨局说:“早就听说二位在比赛前打了赌,现在比赛成绩马上就要揭晓了,两位同志有什么要跟对方说的吗?” 杨局不笑的时候比较严肃,主持人不太敢跟他开玩笑。 相比于看起来很威严的杨局,脸上始终挂着笑的狄思科,就明显更有亲和力了。 主持人将麦克风递到狄思科跟前,“狄主任先说两句吧。” 狄思科眼里闪过一丝诧异,之前没人通知还有这个环节呀! 台下有人高声喊了句:“狄主任加油,经合办必胜!” 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跟着起哄架秧子的。 狄思科挥了挥手,接过麦克风说:“既然主持人给了机会,那我就趁机说几句。” “首先,我要感谢税务局的同志们,咱们区税务局向来是业务能力强,文体表现突出的集体。税务局对这次挑战的高度重视,也督促着我们经合办的同志们不断努力,这才有了这两场高水平的演出。咱们在这次比赛中,相互竞争也算彼此成就了。” “另外,我还要感谢杨局,对于经合办的比赛邀约,杨局的大度和魄力,十分让人钦佩。不过今天时间有限,我就不赘言了,回头我在食堂请杨局吃一份小炒肉表示感谢!” 杨局:“……” 时间挺充裕的,你可以多说点。 台下的郭美凤忍不住跟儿媳妇耳语:“之前老五面对那个什么局的时候,一直挺硬气的啊,眼瞅着就要出成绩了,他怎么突然就怂啦?居然还当着大家的面感谢上人家了!” 于童翕动着嘴唇,轻声说:“之前硬气是为了比赛效果,主要是用来激励大家争取好成绩的。现在怂了,多半也是为了以后考虑。他们经合办刚开了一家农贸服务公司,免不了要跟税务的人打交道。现在趁机维护一下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郭美凤嘟哝:“这小子还怪有心眼儿的。” 很有心眼儿的狄思科还在舞台上继续发表感言呢。 “我还想趁此机会感谢一下经合办所有干部职工的家属们。今天的观众席里,我们经合办的家属应该是最多的。为了练习合唱,这一个多月以来,我们占用了大家大量的业余时间。家属们,无论是父母、爱人,还是孩子,都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理解和支持,大家是我们经合办的坚强后盾!” 狄思科望向观众席中经合办所在的位置,“我提议,咱经合办的同志们一起为优秀的家属们鼓鼓掌。” 经合办众人纷纷响应,连其他单位的同事,也被带着给今天出席活动的家属们拍手鼓掌。 等到掌声渐渐弱下去以后,狄思科又举起了话筒。 “最后我要代表经合办的全体成员,感谢区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精彩的舞台,感谢歌舞团的王敏珍老师,以及交响乐团的配乐老师们!这段日子陪着我们一遍遍地排练,辛苦各位老师了!” 掌声再次响起,王老师代表乐团起身向观众席鞠躬回礼。 “最后的最后,我要着重感谢一下咱们经合办的全体成员。在备战的五十多天里,同志们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兼顾合唱排练,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全力以赴,相互帮助,彼此鼓励。” “从最初的欠缺音准,到今天的精彩呈现,让我看到了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今天的参赛对手很强,但我们也不弱,大家都表现得很完美!无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足以证明,咱们经济合作办公室,是一支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队伍!” 观众席里立即响起了掌声。 狄嘀嘀和狄嘀嗒也感受到了现场的热烈气氛,跟着大人们一起啪啪鼓掌。 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在舞台上的爸爸,一边不停地哇哇惊叹。 于童按住闺女胡乱踢腾的小腿,警告道:“差不多就行了,你兴奋个什么劲儿!” 狄嘀嘀伸手指向舞台,骄傲地喊:“那是我爸爸!” “知道了,谁也没说那是别人的爸爸。你给我老实点!” 这小丫头坐在她怀里乱动,她都快抱不住了。 三个单位的代表在台上先后发表了感言,主持人终于在全场安静中,揭晓了三个单位的最终成绩。 “恭喜公安局以9.1分的好成绩,取得整场比赛的第二名,荣获二等奖!” 台下观众啪啪啪鼓掌。 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吐槽这个主持人太磨叽。 谁还关心公安局的成绩啊,我们只想知道税务局和经合办到底谁赢了! 说来也是奇怪,这个经合办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自打有了跟税务局的赌约,人家那存在感真不是一般的强,怎么感觉哪哪儿都有他们呢! 观众席里的狄嘀嘀和狄嘀嗒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俩上次在广州参加卡拉OK大赛的时候,只得到一个优秀奖。 爸爸说要是他们这次得了第一名,就让他俩跟获奖证书合影! 狄嘀嗒坐在奶奶怀里,高喊:“阿姨,我们到底是不是第一名呀?我都糊涂啦!” “哈哈哈——”观众席里有人哄笑,有人跟着鼓掌,“对啊,到底是第几名,赶紧宣布吧!” 主持人清了清嗓子说:“下面我宣布,1993年区机关迎国庆歌咏比赛一等奖的得主是——区经济合作办公室,《我和我的祖国》,以9.4分的成绩位列全场第一名!恭喜经合办荣获一等奖!” “也恭喜税务局的《歌唱祖国》,以9.0分位列第三名,荣获二等奖!” 闻言,杨局很有风度地与狄思科握手,表示恭喜。 对于这个结果他并不意外,虽然他鼓励同志们的时候信誓旦旦。 但是,在交响乐团出现的那一刻,他就知道经合办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领导眼里,这至少证明了经合办对此次活动的重视。 而且经合办合唱团的演唱水平还不错,得奖也算是实至名归,情理之中。 台下的经合办众人在欢呼庆祝,郭宏伟还高兴地把卷毛版狄嘀嗒抱起来颠了颠。 台上的狄思科已经从张书记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和奖杯。 张书记在他的手臂上拍了拍,“今年经合办的气势不错,要尽量让大家将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保持下去,争取在工作上再创佳绩!” 狄思科笑着答应。 他知道经合办在工作上的成绩还不能让领导满意,一个农贸公司的盘子太小,又在起步阶段,暂时看不出会对区里的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不过,他们刚得了歌咏比赛的第一名,谁还在乎工作上的事啊!当然要先跟大家庆祝啦! 他向台下的潘芝花和胡青松招招手,请大家都上台来。 他们可是第一名! 大家应该一起享受第一名带来的荣光! 于童觉得二狗子当年得青歌赛二等奖的时候,都未必有今天高兴,遂提议道:“让大家捧着证书和奖杯拍张大合照吧!” “对对对,先拍张集体合照,一会儿再把家属们都喊来,一起拍张大合照。再给每个孩子拍几张单人照。”狄思科想起什么,回身跟郭宏伟说,“小磊今天不在,你这个当爹的,替他拿着奖杯拍张单人照吧?” 郭宏伟心里挺感动的,没想到狄主任还惦记着他家因病缺席的儿子呢。 连忙点头说:“那我一会儿再替他跟小朋友们合个影!” * 歌咏比赛圆满结束,大家很快就迎来了国庆假期。 狄思科带着孩子,跟老婆回娘家住了两天。 于爷爷见他进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虽然他以往来于家的时候,也是有贵宾级待遇的,可是老爷子这次明显更加热情了。 于童一针见血地戳穿:“爷爷,您的三高还需要控制呢,谁来了都不管用,再吃几天素吧!” “哪有让姑爷回娘家吃素的道理!”于爷爷不乐意。 狄思科帮忙求情:“今儿过节,就让爷爷吃口肉嘛!” 狄嘀嘀和狄嘀嗒也觉得太姥爷有点可怜,也眼巴巴地跟着求情。 于童勉为其难同意了,于是,狄思科和双胞胎的待遇,在于爷爷那里又升格了。 于爷爷甚至还将自己攒下的数十本工作笔记借给了孙女婿。 狄思科捧着这些笔记,仿若得到了什么稀世武功秘籍,假期里的一大半时间都在细细研读笔记。 进入十月以后,农贸公司开始正式为团体客户配送蔬菜。 生意刚开始没几天,就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蔬菜品种太少了。 除了菜单上的菜品,客户们偶尔还会提一些额外要求。 但是,他们的蔬菜大多采自莲花乡,如今又是淡季,很多蔬菜还没长起来。 狄思科曾打算在大钟寺批发市场那边为这个配送中心新建一个配送站点,毕竟那边条件便利,各种外埠菜品种丰富。 不过,对方管委会的合作意向很淡,狄思科猜测,对方兴许也想涉足蔬菜配送。 反正换做是他的话,既然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一定会想办法在批发市场里开一个配送中心。 配送服务的市场那么大,不是一家就能垄断的。 狄思科正琢磨扩充菜品的办法,潘芝花就敲门进来说:“狄主任,区政府那边的消息,你听到了吗?” “关于什么的?” “土地招标。” 狄思科上个月确实听说区里划出了四块地皮,打算对外招标了。 不过,这跟他们经合办有什么关系? 潘芝花坐到他对面小声说:“我刚才去莲花乡,听黄乡长说,有一块地就在他们乡附近。” “那么偏的位置啊,”狄思科摸了摸下巴,感慨道,“莲花乡那边的地皮不算贵,距离乡里的两个种植基地还挺近,估计会非常抢手。” 搞房地产开发的,总能想出各种名目,就像二哥住的那个别墅区。 那么偏的地方,只因前往机场比较方便,就被搞成了外销房。 莲花乡的地皮距离蔬菜基地挺近,没准儿也能搞个什么特色楼盘。 “这次你还真猜错了!”潘芝花压低声音说,“那块地之前还挺热的,但刚过了十一,区里就给那块地增加了招标条件。区里想借助莲花乡的天然优势,在那块地上建一个蔬菜批发市场,而且要求拍下那块地的企业不准在土地使用期内,更改市场经营内容!” 狄思科直起腰问:“真的只能建蔬菜批发市场啊?” 潘芝花颔首。 狄思科:“……” 艾玛,这不是刚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嘛。 大钟寺不肯合作,我们就自己建一个蔬菜市场! 潘芝花提醒:“咱现在什么都有,就是没钱……” 第152章 区里新规划的这个蔬菜批发市场, 对经合办和农贸公司来说,就是吊在眼前的大肥肉。 农贸公司与市里的蔬菜公司,在经营内容上相似。 但人家蔬菜公司在全市各区都分布着自己的国营批发市场、菜市场, 以及国营菜站。 销售渠道四通八达。 而农贸公司呢, 零! 除了企业、学校、机关食堂的采购订单, 再无其他。 开一家蔬菜批发市场,既多了一个销售渠道, 又能为配送中心提供充足的蔬菜货源。 可谓是一举两得呀! 所以, 经合办众人很快就为批发市场的项目忙碌了起来。 然而,运气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即使已经规定了土地用途,那块地的最终成交价仍然高达八位数。 农贸公司最多能从银行贷到几十万的建设资金。 最终也只能望地兴叹罢了。 为了拿下批发市场,狄思科不但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还搭进去不少人情关系。 光是请客吃饭就请了七八顿。 结果却是一场空, 这让他着实消沉了好几天。 “早就跟你说了,咱家可以投资那个农贸市场,”于童一手捏着掏耳勺,一手揪着他的耳朵, “是你自己说可以搞定, 不需要帮忙的。” “那块地叫价上千万,咱家哪要得起啊?” “谁说咱家要不起?”感觉光线晃动得厉害, 于童对儿子说,“宝宝,你把手电筒的光对准爸爸的耳朵。” “……”狄思科疑惑扭头,“咱们要得起吗?” 家庭收入全权由于总安排,他还真不知道家里具体有多少钱。 他之前跟二哥合伙解决三角债, 拿到了一百多万。 交给媳妇以后,自觉不是吃软饭的了, 就心安理得当起了甩手掌柜。 虽说现在工资没有在企业的时候多,但每个月的几百块都归他自己支配,偶尔还能有点结余。 他这小日子过得也挺快乐的。 “掏耳朵呢,别乱动!”于童按住他的脑袋,又调整了一下儿子手里的光源,“要得起。不过,我听说人家拿地都是贷款的,咱要是拿下那块地,也可以贷款啊!” “人家贷款拿地都是盖房子的,房子一卖就能让资金快速回笼。但莲花乡那块地,只能建蔬菜批发市场。咱家现在的业务基本都跟娱乐产业有关,跟农业根本就不搭边儿!批发市场是个长线投资,一千多万砸进去,不知多少年才能回本呢。” “不是说可以像卖房子似的,出售市场摊位的使用权嘛。几百个摊位卖出去,也能卖不少钱呢!” “算了,地皮不是尖椒,尖椒卖不出去,咱家能自己买点,”狄思科叹气说,“但地皮不是小事,那批发市场不赚钱的时候,没人说什么,万一以后赚了大钱,就该被人说成是咱家的夫妻店了。咱俩就算有十张嘴也解释不清。” 这样明显存在隐患,又费力不讨好的事,狄思科才懒得干。 于童小心地用着掏耳勺,嘟哝道:“难得看到你事业受挫,我不是想支援你一下嘛。” “工作哪有一直顺风顺水的,偶尔受挫也没什么。咱妈说,有可能是她最近去拜佛的频率降低了,才导致我们拿地失败,”狄思科好笑道,“她今天又跑去雍和宫了。” 于童:“……” 要是雍和宫能出个月票年票什么的,她婆婆肯定会掏钱。 隔壁的钢琴声出现了短暂的停顿,于童接过儿子的手电筒说:“姐姐练完了,该轮到你了!” 狄嘀嗒趴在旁边,磨磨蹭蹭地不愿动地方,“让姐姐继续弹吧,我不想弹。” 狄思科感慨:“儿子,咱家有现成的钢琴,你都不乐意弹啊?我小时候要是有这条件,现在没准就是钢琴家了!” 俩孩子的爱好一直挺一致的,一起学唱歌学外语都没问题。 可是,轮到学钢琴的时候,狄嘀嗒的兴趣明显不怎么浓厚。 狄嘀嘀已经能练习弹奏《小星星变奏曲》了,这小子还没怎么入门呢。 “你不想练啊,那今天就不练了,你去跟姐姐说,今天钢琴都归她用。” 听到儿子蹬蹬蹬跑出了门,于童才说:“孩子还太小了,不乐意练就不练吧。本来就是培养个兴趣爱好,他要是每次弹琴都跟上刑似的,还算什么爱好。” 她和表姐也是从小学琴的,不过她俩都对钢琴没什么兴趣。 她只学了一个月,就跟着妈妈跳舞了。 郑雪茹比她强点,坚持了快一年,才转去学中提琴。 于童十岁那年,参加文艺汇演的时候,看到有个同学演奏了一曲《东方红》,感情充沛,气势磅礴,然后她突然就对钢琴产生了兴趣,这才重新跟奶奶学起了钢琴。 狄嘀嗒年纪还太小了,硬逼着他练琴只会适得其反。 “明天周末,我带他们去明星学校转转,不喜欢钢琴,兴许会喜欢别的。”于童挺看得开,“孩子的兴趣爱好是要慢慢培养的。” 狄思科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只能听媳妇的。 他在媳妇腿上翻个面,把另一只耳朵亮出来,“那我陪你们一起去吧。” 夫妻俩计划得挺好,但翌日一早却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下了一上午,明显不适合出行。 狄嘀嘀和狄嘀嗒最喜欢这样的天气。 周末不用出门,他俩练完琴,在回答几道口算题,就可以跟杰克一起看《蓝精灵》了。 几个小孩窝在沙发里看了一上午动画片,直到荣大夫跑来狄家喊孙子吃饭,才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 “荣大夫,今天在我们这边吃吧,”狄思科笑着邀请,“我们也要开饭了。” “不了,我特意去早市买了菜,午饭已经做好了。”荣润良问,“狄主任,听郭老师说,你们单位现在有送菜服务?咱们北海公园这边能送吗?” “送到是能送,但我们现在只做团体订单,暂时还不能做个人业务。”狄思科遗憾道,“我们现在人手有限,没办法因为一两个私人订单送一趟货。” “你们送一次货最低得消费多少钱啊?” “单笔订单超过一百块。” “啊,”荣润良有点犯难,“那我确实买不了那么多,你们都有什么菜啊?能送肉蛋之类的吗?” “市面上常见的蔬菜都有,还有各种调味料和干货,肉类的话暂时只有猪肉,都是肉联厂当天的新鲜猪肉。” 郭美凤插话说:“荣大夫,您不是请了一个小保姆吗,有小保姆买菜做饭,您就别操心了。” 荣润良摇摇头:“小保姆上个月就走了。” 他家里人口太少,只有祖孙二人,根本看不住那保姆。 自打请了这个保姆回来,他药柜里的名贵药材就无缘无故丢了好几次。 上个月找借口把保姆辞了以后,倒是再没丢过药材。 荣大夫带着杰克回家吃饭了,狄思科原以为买菜的事就算过去了。 可是,傍晚的时候,居委会温大妈又带着四个老太太,找来了老狄家。 “狄主任,我听荣大夫说,您这边可以帮忙送菜,是真的吗?” “……”狄思科耐心解释,“蔬菜配送服务是我们单位的一项业务,暂时只做团体客户,比如学校、企业、机关食堂。” “那我们要是七八个人一起买菜,算不算团体客户?”温大妈问。 “只要单笔订单超过一百块就算。”狄思科提醒,“温大妈,我们的运输车都是上午送菜,但咱老百姓习惯晚上买菜做饭。这时间上恐怕对不上。” 隔壁的李大妈说:“晚上买菜的都是年轻人,像我们这样的退休老年人都习惯早上买菜,新鲜!” 狄思科:“……” 那行吧。 “明天我把菜单和菜品单价送去居委会,您几位要是能凑够一百块的订单,我们就让司机送菜的时候,顺路往咱们胡同这边跑一趟。” 几个老太太答应着,欢天喜地出了门。 郭美凤拉着老五说:“要是真能往咱们这边送菜,你们单位也算做了件好事。” 狄思科连忙摆手,“这是做生意,跟好事坏事可没关系!” “怎么不是做好事呢!眼瞅着就该入冬了,外面天冷路滑,年轻人还没什么,但老年人可就遭罪了。咱这一片儿,每年冬天都有老头老太太被摔骨折。你们如果能把菜送到家门口,能给大家省不少事呢。” 这一片儿退休老人的退休工资都挺多的,不怕花钱。 但像自家这样请小阿姨的人家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自己买菜做饭。 夏天还好,冬天可就麻烦了。 狄思科听老妈讲了一箩筐冬天买菜的困难,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就让人重新列了一张价目表。 个人业务的价格肯定不能按照批发价走,但是加上服务费以后,仍然比菜市场便宜。 毕竟他们是产地直销,真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大爷大妈们天天逛菜市场,对各种蔬菜肉类的价格门儿清。 见到那张价目表以后,立马就开始呼朋引伴了。 “老李老李,赶紧来居委会!这边的菜可便宜了,西红柿比菜市场便宜一毛五!大蒜便宜两毛!” “啊,哪儿的菜啊?怎么这么便宜?” “听说是本地菜,产地直销的。” “那我也赶紧去看看。这么便宜的菜,还新鲜吗?” “不知道呀,我也没见到菜呢,现在只有一张价目表,听说早上从地里摘下来,上午就送到了,比菜市场的菜还新鲜呢!” 一群老头老太太都跑去了居委会询问价格。 为了照顾老年人,狄思科特意叮嘱办公室用特大字号打印菜单,所以大家伙不用带老花镜也能看得清。 有人看清菜价后,询问道:“老温,这菜怎么买呀?” “拿菜单回去,需要什么菜,就把序号写下来。比如你想要2斤黄瓜,就写13号,2份。除了香菜每份一两,其他的菜都是每份一斤的。前一天把订单送到居委会来,顺便交钱。第二天上午就能拿到菜了。”温大妈甩了甩手上的菜单说,“谁想买菜,就来我这里取菜单!” 结果,不到一小时,二十张菜单就被人领空了。 狄思科次日下班回家,接到这份高达600块的团购订单时,表情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600不算特别多,但是用600买菜就很多了。 有的大食堂一天也要不了600块的货呀! 他哭笑不得道:“温大妈,只要订单满100块,我们的司机师傅就可以每天往这边送一趟菜。大家没必要买这么多菜,这得吃到猴年马月呀!” “我跟大家伙儿说了,但他们都不听呀,”温大妈乐呵道,“这订单里不光是蔬菜,还有猪肉和排骨呢。” 狄思科往订单上瞄一眼,好家伙,光是猪肉就下单了90斤。 要知道,一头猪才出肉180-200斤,这群老头老太太直接拿下了半头猪。 温大妈似乎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笑道:“你就放心送吧,现在天气凉快了,多买点东西也坏不了。” “这是多少户人家的呀?”狄思科问。 “26户。” 狄思科:“……” 他以为能有十户买菜,就顶天儿了。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参与。 还是低估了大爷大妈们的影响力啊! 问题是,他不可能让人家司机给这26户挨家挨户送菜呀! 他盯着那份订单,沉吟许久才说:“我们的送货司机顶多能帮忙将货送到居委会,或是指定的某户人家。把货送上各家的门是不太可能的。” “没关系,到时候我们居委会会组织人手的。” “咱居委会为住户们服务本是好意,但蔬菜这玩意,损耗不小。发给这家的菜好,那家的菜不好,很容易引起居委会跟住户的矛盾,而且这中间还掺杂着菜金的问题。” 温大妈被他这样一说,心里也有点打鼓。 他们本想找七八个熟人组团买点菜,到时候私下分一分,省了去市场的麻烦。 可是,经过大家的宣传后,竟然招来了二十多户人家参与其中,这是她也没料到的。 狄思科给出一个方案,“每天要送那么多菜,让居委会一

相关推荐: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我的傻白甜老婆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过激行为(H)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篮坛大亨   深宵(1V1 H)   淫魔神(陨落神)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