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没认错,我知道你不叫陈星海。”那女同学是今年的大一新生,在校园里当街拦人还有点羞涩,不好意思地拿出一个笔记本说,“但你能帮我签个名吗?” 狄思科:“……” 明知道他不叫陈星海,还让他签名,这是啥毛病? 于童接过钢笔,忍笑塞进他手里,“快签吧,陈星海。” 笔尖在纸面上提起落下好几次,狄思科连陈星海是哪几个字都不确定,最终还是将纸笔还给了对方。 拉起媳妇的手就匆匆离开了。 于童见他走路的速度堪比竞走,连忙拽住他说:“其实你给那名同学签个名也行。” “咱可不能冒名顶替啊!” “不算冒名顶替。”于童在他的红脸蛋上摸了摸说,“陈星海是葛磊那部书里的男主角,她应该是通过小说封面认出你的。” “……”狄思科回忆道,“我怎么记得男主角叫狄光海啊?” 葛磊那本书已经出版了,对方在单位里偷偷摸摸塞给他一本包装严实的样书。 他不好意思在办公室打开,就暂时放进了办公桌抽屉里。 结果这一放就忘到脑后了。 “改名了呗。”接收到对方疑惑的目光,于童简单解释,“我将你的照片送给葛磊的时候,看了小说原稿,觉得名字和一些细节不太合适,建议他修改一下。” 狄思科惊讶道:“他把原稿捂得特别严实,连他媳妇都没看过,会同意让你看?” “当然,我是你的经纪人,需要提前确定故事内容是否会对你造成影响。”于童一本正经道,“公是公私是私,小说内容我还是要提前审核的。” 她觉得葛磊在写言情小说方面还挺有天赋的,故事情节紧凑,高潮迭起,有笑点有泪点,连杜金金那种资深言情小说读者,都被他感动得稀里哗啦。 难怪会有出版社愿意给他出书。 除了主角名字起得不太好。 狄思科讶然:“他还真同意修改啦?” 那部小说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改名字和情节可是大工程。 于童理所当然道,“他要是不改我就不让他免费使用你的相片。” 狄思科给她翘个大拇指,“还是你牛!其实改不改都无所谓,除了咱俩这对当事人瞧着眼熟,没人会探究一部言情小说。” “可是我不想被叫于淼淼。”于童面色古怪地说,“感觉有点幼稚。” 狄思科反问:“还有名字会比于童更幼稚吗?” 于童在他腰上拧了一把,“我看咱妈说得没错,你就是找打呢!” 夫妻俩一起上了两节课,放学回家经过一间租书店的时候,还特意下车进去转了转。 “老板,有《爱情难逃我手》吗?”于童进门就直奔主题。 店老板往书架的第一排指了指:“那一排都是。” 狄思科望着那个与他有八分相似的封面形象,小声嘀咕:“别看这书名起的不怎么样,好像还挺受欢迎的,居然被放在这么显眼的位置!” 于童中肯评价:“葛磊的书写的不错,他这本书要是真的能火起来,还真说不准你俩谁在蹭谁的热度。” “我巴不得他的书能火起来呢,也能让他多赚点奶粉钱。” * 转眼来到年底,葛磊的书虽然没有预想中的爆火,但也让他好好赚了一笔。 出版社已经向他约稿第二本小说了。 葛磊给狄嘀嘀和狄嘀嗒包了两个远超他经济能力的周岁红包,并向狄思科预约当他第二本小说的封面男主。 狄思科看在两个四位数大红包的面子上,同意跟他互利互惠。 并且督促对方尽快写一本武侠小说,让他过一过当大侠的瘾。 “你要是想当大侠,可以在文艺晚会上唱一首武侠片的主题曲嘛!”葛磊给他提建议,“那可比我写书快多了!” “我要演唱的曲目早就报了上去,电视台已经开始组织舞蹈演员编舞了,现在改可来不及。” 狄思科这个大明星来东轻集团三年,总是阴差阳错错过公司的新年文艺晚会。 今年是他第一次参加演出就赶上了规模最大的一次。 东轻集团出资与电视台合作,由电视转播这场晚会。 “小狄经理,何氏的代表在下周末就会抵达北京,”雷霹雳提醒,“正好赶上咱们公司举办文艺晚会,到时候咱们怎么接待啊?” “徐总想邀请对方一起出席晚会,”狄思科将一份行程单递给她,“在第一排给他们留几个座位,请王小姐与咱们一起观看文艺演出。” 合资开办连锁超市是何氏进入内地的第一个项目。 所有人都没想到王生会派他女儿来跟东轻集团谈合作。 徐叔阳拿到人员名单的时候,还愣了一下,误以为对方对这次合作没诚意,才会派一个年轻大小姐来内地打头阵。 狄思科向他介绍了王小姐的大致情况,终于勉强打消了他的疑虑。 雷霹雳在行程单上记了几笔,笑着问:“这台晚会是能带家属的,你会带孩子来看演出么?” 公司今年大手笔地在外面租了演出场地,观众席的座位数非常可观,每个职工都领到了三张门票,届时可以携带两名家属出席晚会。 这个安排比较适合独生子女家庭,像狄思科这样有两个孩子的,门票就不好分了。 “我家孩子还太小了,可能就不带他们来了吧!”狄思科犹豫道,“万一在看演出期间,哭了尿了,还不够大人麻烦的。” 狄思科和于童都不打算带两个小朋友去看演出。 不过,他俩讨论这件事的时候,被两个孩子听见了。 虽然不知道晚会是啥,但狄嘀嘀听懂了,大人不想带他们去! 在她的认知里,大人不让她做的事情,通常都很有意思。 所以,她一直嚷嚷着“去”。 “你要去哪儿啊?” 狄嘀嘀连蒙带猜能听懂爸爸的英语,但她不会说,憋了半天才憋出两个字:“晚会!” 狄思科抱着她亲了亲说:“哎呀,我闺女都知道晚会啦!” “去!”狄嘀嘀的目标坚定,一门儿心思地想跟着父母出门,还要拉上弟弟一起喊。 “你们要是能自己走路,不摔倒,我就带你们去!”狄思科无可无不可地跟俩孩子谈条件。 他俩刚学会独自行走,但超不过五米就会摔跤。 两个小崽显然不觉得走路有什么难的,相互牵着手就要出门走一个。 昨天刚下了雪,地上还有点滑,夫妻俩不敢放他们独自出去,只好紧紧跟在身后。 狄嘀嘀和狄嘀嗒被裹成了球,迈过门槛,爬下台阶,手牵手向院子里进发。 两人走得挺好,时不时回头瞅瞅爹妈,狄嘀嘀还笑嘻嘻地跟爹妈挥手。 可是,再回头时,却有一个庞然大物从天而降,扑通一声落在了距离他们几米远的空地上。 俩孩子被这个变故惊了一大跳,双双被吓得坐倒在地上。 狄嘀嘀最先反应过来,放开嗓子就哇哇哭了起来。 狄思科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一把便将孩子抱进了怀里,指着地上的一大束玫瑰花说:“不怕啊,那是花!你们忘啦,前几天不是才讲过圣诞老人的故事么?那是圣诞老人送给你们的!” 于童小心地捡起那束花,反复检查确认真的是一束花后,跟狄思科点点头。 “谁这么缺德啊?往院子里扔东西?” 狄思科沉着脸抱起孩子,“肯定又是胡同里那些小混混,这是看着咱家小六放假回家,又开始嘚瑟了。差点砸到人,这回非得找他们算账不可!” 他一手抱一个孩子,气冲冲地出了院门,果然在墙根儿底下发现了一个人影。 “嘿,你干嘛呢?” 汤普森还不知道自己险些闯了祸,咧出两排整齐的牙齿,热情地跟狄思科挥手:“嗨,狄,我的朋友!” 狄思科正在气头上,我们家这俩幼崽差点被你砸到,谁是你朋友! 然而,狄嘀嘀和狄嘀嗒是第一次见到棕毛外国人,这会儿也不抽搭了。 睫毛上还挂着泪珠,一起红着眼圈停下来,望向那个带着帽子的老外。 而后惊讶地齐声喊道:“Santa Claus!” 狄思科抱着他俩颠了颠,“别瞎喊,那不是圣诞老人!” 第108章 尽管狄思科非常想狠削肇事者一顿, 但是考虑到对方还是自己的客户,他强压着脾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隔空抛物实在太危险了。 汤普森充满歉意道:“很抱歉, 狄, 我上次看到有人向你家里扔玫瑰, 以为是你们这里的习俗。” 狄思科吓唬他:“上一个往我家院子里扔花的人,已经被我哥打折了腿!” 小混混们抛花顶多抛几支, 像汤普森这样抛进来一大捧的, 已经算是凶器了。 汤普森再次道歉,并向一直好奇望着他的两个小朋友表达了歉意。 叽里呱啦一长串英文,却让眼泪汪汪的双胞胎重新窝进爸爸怀里哭了起来。 狄思科:“……” 这俩崽目前只会说,干杯、你好和拜拜。 最近每天听他读圣诞节的英文绘本,才超常发挥了一个圣诞老人。 让他们听老外说英文, 确实难为人了。 外面的动静,引得在客厅里看电视的郭美凤和狄思慧出门张望。 发现站在墙根儿下的汤普森,狄思慧失声问:“你怎么来了?” 汤普森对二人挥挥手,用英文说:“我今天刚回北京, 听你同事说你放假回家了, 所以我就先来家里看看你!送你的玫瑰已经扔进院子了!” 狄思科和狄思慧:“……” 尽管其他人没听懂汤普森说了什么,但是面对当下的局面, 猜也能猜出个七八分。 郭美凤哄着哇哇哭的双胞胎,视线却在闺女和小汤的脸上来回打量。 等两个孩子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她才像往常那样热情地招呼汤普森进门做客。 汤普森很想接受邀请,可是接收到来自狄思慧的眼神暗示后,还是讪讪地摸摸鼻子。 “抱歉, 郭女士,我今天还有其他安排, 只能改天再来吃你做得红烧狮子头了!” 郭美凤:“……” 她什么时候说要请对方吃饭了? 一家人目送始作俑者开车走人,郭美凤回身狠狠剜了闺女一眼。 “傻乐什么呢?还不赶紧进来!” 狄思慧一路小跑,尾随郭老师进门。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郭美凤坐到沙发上,拍了一下扶手问,“你跟他是什么关系?” 狄思慧答得干脆:“我在跟他谈对象。” “什么时候的事?” “有小半年了吧。” “这么大的事,你都不提前跟我知会一声!”郭美凤伤心道,“我以前谈对象的时候,可是第一个就告诉你了!” 狄思慧纠正:“那是被我撞见了,您才不得不告诉我的!还让我帮您保密,别告诉大哥他们!” “……”察觉到儿子们的视线,郭美凤不自在地转移话题说,“我记得小汤得有三十多岁了吧?” “嗯,他比我大十岁。” “你俩这年龄差的是不是太多了?他还是个外国人,那么大年纪,万一以前在国外结过婚呢?” 狄思慧挖了点苹果泥喂给狄嘀嘀,不以为意道:“只要他现在是单身就行,谈恋爱而已,又不是一定要结婚。” “你这是什么思想啊?”郭美凤受不了地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那现在耍流氓的人可太多了。”狄思慧又挖了一勺苹果泥,喂给大张着嘴等待投喂的狄嘀嗒,“我都二十多了,现在谈个恋爱也算正常吧?” 她前些年都忙着学习,目标就是当上空姐。 如今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像她周围的同事一样,考虑一下感情问题了。 郭美凤担心道:“谁也没不让你谈恋爱,但你谈恋爱能不能挑个靠谱的啊?” 她家闺女连早恋都没有过,这就是初恋。 可是,初恋竟然是跟一个比她大十岁的老外开始的! “汤普森是我目前接触过的所有男士中条件最好的。英俊、富有、绅士、有学识,他不比胡同里那些小年轻好多了吗?” 三哥插话说:“咱妈的意思是,你们单位也有不少好青年呀!那些飞行员啊,空乘啊,机场地勤啊,好小伙那么多!干嘛非得找个老外!” 狄思慧撇嘴说:“我不想找同行,尤其是飞行员和空姐的组合,感觉跟医生护士差不多。” 郭美凤觉得,她家小六现在真是翅膀硬了,太有主意了! 她在屋里寻摸一圈,拉过向来说话好使的老五,“你赶紧劝劝她!让她尽快迷途知返!” 狄思科呵呵笑说:“女大不中留,儿大不由娘,您就别操心了,人家都谈了小半年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她乐意谈就谈去呗!不过,这汤普森的老家在欧洲,等到内地的项目进展差不多,他可能就得回老家了。” “到时候你们肯定要面临继续还是分手的选择。咱家就你一个闺女,我们肯定不舍得你远嫁,要是汤普森愿意倒插门,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狄思慧挖苹果泥的手不停,“我俩只是谈恋爱而已,还没到谈婚论嫁那一步呢!你们就当我给自己找了一个英语老师吧,说不定哪天我就把这老师给辞退了。” 全家人:“……” 三哥鼓动道:“小六,让老外倒插门挺好啊,你就让他来咱家倒插门嘛!” 刚刚放下了一点心的郭美凤在他背上锤了一拳,暴躁地说:“倒插门那么好,你怎么还没去老丈人家倒插门!你妹妹都有对象了,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带个对象回来?” 三哥:“……” 说小六的事呢,干嘛转到他身上呀! * 为了安抚老妈受伤的心灵,公司举办的那场新春文艺晚会,狄思科只邀请了老妈和老婆出席,并未带上早已忘了这码事的双胞胎。 东轻集团改制成功,这两年的效益节节攀升,组织的晚会也很有排面。 除了本单位职工的表演,还邀请了内地的不少当红歌星,整场晚会的气氛一直非常热烈。 狄思科的节目被安排在中间,他准备的两首歌都是去年发行的新歌。 一首是年初发行的粤语歌,另一首是年末发行的,粤语歌的国语版本。 单位同事和家属们对他的演出特别捧场,两首歌唱完,狄思科伴着掌声下台后,正想去观众席与家人汇合,徐总的秘书施小新却找了过来。 “徐总临时有事要提前离开晚会,你跟港岛的客人比较熟悉,一会儿去坐第一排,帮忙招待一下客人。” 狄思科惊讶道:“徐总不是准备了节目吗?还没表演就要走啊?” 公司上下都为这场晚会筹备了很久,算是春节前最主要的活动。 连何氏的谈判团队都被徐总请来了现场观看节目。 他这么重视这场晚会,怎么会轻易提前退场? “日化厂的工人把会场的大门堵了,”施小新语气急促,“徐总得先把他们劝回去,否则影响就太恶劣了。” 前排公司高层的座位空了一半,只留了两个副总陪伴应邀前来出席晚会的领导。 狄思科恍然,连忙将陪同港商的任务接了下来。 日化厂改革已经进行很久了,不到一年时间就下岗分流了几百号工人。 即便如此,对工厂的效益也没什么改善。 日化厂的下岗工人和在职工人轮番到集团告状讨说法,狄思科已经碰到过两三回了。 不过,今天全公司的职工家属都在,还有各方面的领导和客户,事情若是真的闹大,就是光着屁股拉磨,转着圈丢人了。 他从后台离开后,依言去了第一排的位置。 王艾莉正在翻看一张节目单,发现他坐到自己旁边后,笑着说:“你唱歌真好听,比前面的几个节目效果好。” “我毕竟是出过唱片的嘛。”狄思科笑了笑,小声问,“我看过你们发来的行程单,这次要在北京逗留半个多月,你打算在内地过春节吗?” 艾莉摇头说:“要是进展顺利的话,我呆一个礼拜就会返港,团队其他成员会留在北京继续跟进。” 狄思科了然地颔首,王大小姐瞧着面嫩,但王生给她组建的谈判队伍却涵盖了精通商业、外贸、金融、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她只要拿主意和签字就可以了,其他问题自然由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负责。 狄思科客气地说:“这个项目的准备过程一直都比较从容,我以为你们会在春节之后来北京,没想到你会这么早过来,这次要辛苦大家在内地过年了。” 艾莉心想,从容是比较委婉的说法,实际上这个项目的进展一直非常缓慢。 狄思科去港岛交流学习的时候,就跟爸爸提过合作事宜。 爸爸来内地考察过两次,后面就没什么动静了。 可是年底的时候,他又突然将来内地合资开办连锁超市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而且一改之前的拖沓犹豫,眼瞅着就是农历年了,竟然让她带着谈判队伍来了北京! 艾莉对这个安排十分困惑。 直到二哥偷偷向她透露,狄思科可能是爸爸的儿子,这个合资超市的项目就是爸爸提前准备好,帮他升职的! 这确实像她爸爸的做事风格,在关键时刻雪中送炭,助推一把。 她来了北京以后,也侧面打听过。 东轻集团正准备设立一个副处级部门,将狄思科所在的综合开发部划拨过去。 狄思科也是新部门负责人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他虽然年轻,却经手办过好几个大项目,再加上这次的合资连锁超市项目,被选中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艾莉用余光打量着狄思科的五官。 据二哥所说,他是爸爸和初恋女友生的孩子,按照他的年纪推算,应该是在自己父母结婚前出生的。 她很小就知道父母感情平淡,自己跟大哥二哥是同母异父的兄妹,没想到这回可能又出现一个同父异母的。 艾莉其实很想问问狄思科跟爸爸的关系,可是时机地点都不对。 她目光游移片刻,还是说:“来北京投资是我父亲的决定,我本人更倾向于将连锁超市放在特区那边。距离港岛比较近,政策和市场也更开放。” 狄思科笑道:“深圳确实是内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有着其他城市不能比的优势。贵公司如果在内地投资制造业的话,沿海地区当然是最佳选择,不过,发展连锁超市这种服务业嘛,我们北京也不差。去年的GDP全国第二,人均月生活支出全国第一。” “深圳那边已经有大型超市在洽谈了,而贵公司来了北京就是第一家。北京市场广阔,东轻集团的货源丰富,来北京投资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艾莉望向他的目光有些复杂,嘟哝道:“难怪我爸爸会同意来北京投资。” 他说服人的样子跟爸爸太像了! 狄思科不知她心中所想,笑眯眯道:“我们东轻集团对这次的合作非常有诚意。超市选址在市区繁华地段,是我们公司现有条件最好的一块地皮。明后天有空的话,咱们可以去那边看看。” 日化二厂和三厂搬迁后,留下两块地皮,一块给了合资五星级酒店,另一块打算盖商场开连锁超市。 可是,拿下这两块地皮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徐总还在外面被日化厂工人围着呢。 * 徐叔阳此时非常恼火。 外面不但围了几十个下岗工人,还有十几个在职工人跟着凑热闹。 这么多人将会场围起来,只靠保安已经维持不了秩序了。 他伸出手,示意将大喇叭交给自己,他要出去跟工人对话。 施小新却坚决不肯将扩音器交出去,“徐总,外面太危险了,工人们情绪激动,您这时候出去,万一也像吴副总那样怎么办?” 最开始出面调停的吴贵荣被群情激奋的工人们扔了臭鸡蛋。 这会儿已经被秘书扶下去了。 徐叔阳催促道:“快把喇叭给我,再磨蹭下去,局面只会更复杂。” 说着就一把抢过大喇叭,走出了会场大门。 工人们瞧见有领导出面,顿时就一窝蜂地往前涌,场面一时有些失控。 徐叔阳站上最高处说:“工人兄弟们,我是东轻集团的总经理徐叔阳。既然我已经站出来跟大家对话了,就绝不会中途逃跑,大家不要拥挤,注意安全……” 不待他说完,便有个年轻工人喊道:“这些大话套话就别说了!说点实际的,什么时候能解决工人的困难!你们在里面开晚会,欢声笑语歌舞升平,我们却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大家都是东轻集团的职工,凭什么区别对待?” 徐叔阳点名道:“好,这位同志先发言了,那你敢不敢作为工人代表跟我对话?” “有什么不敢的!” “你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岗位工作?” “何其亮,三车间的操作工。” “好,何其亮算一个,还有其他同志愿意当工人代表与我对话吗?”徐叔阳举着喇叭问。 人群里立即又举起几只手。 “好好好,工人代表已经选出来了,咱们移步会议室吧,坐下来慢慢谈!” 一些有经验的工人立刻反对:“不能让代表跟他们进会议室,前两次的工人代表都被他们拉拢过去了!” 徐叔阳挥挥手说:“不只是工人代表,所有人一起进会议室,大家伙可以监督我与工人代表的谈话。在哪里谈都一样,外面天寒地冻,不如进屋,暖暖和和地坐下来谈!” 工人们被陆续安排进入会议室,徐叔阳扭头问:“日化厂厂长曾浩田来了没有?” “来了来了!”曾浩田抹着汗跑上台阶,呼哧带喘地说,“徐总,实在对不住,又给您添麻烦了!” “我不怕麻烦,关键是你能不能给工人们解决麻烦!” 徐叔阳的脾气已经快压抑不住了,可是瞧见对方不到一年就白了一半的头发,斥责的话又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曾浩田是他为重组后的日化厂,精心挑选的一位当家人。 对方早在十年前就有了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 将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子管厂成功转型成了电视机厂。 这次对三家日化厂进行的重组改革是一项大工程,没有改革经验的人,徐叔阳不敢用。 所以,他才在干部名单中千挑万选,挑中了这位改革经验最丰富的曾浩田。 对方上任以来的一系列动作也是符合改革程序的。 工人们实行工资计件制,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率先打破了大锅饭制度。 临时工冗员,干部家属吃空饷的问题也被他完美解决了。 只不过,好景不长,日化厂改制刚有些起色,就因为产品积压难以销售,再次让工人们勒紧了裤腰带。 曾浩田一面让业务员拓展销售渠道,一面又打起了工人的主意。 厂里用不了这么多工人,一部分没技术、学历低、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人,就成了第一批下岗分流的人选。 工人们在厂里干了半辈子,突然让人家下岗离开工厂,那基本和要命差不多了。 所以,自从日化厂有了下岗工人,徐叔阳和公司保安的神经就没放松过,生怕他们又跑上门闹事。 “徐总,跟工人代表的谈话,让我来谈吧!”曾浩田主动揽过责任,“您从旁监督就行。” “只要工人同意,我没有意见。” 工人们当然同意,他们面对自家厂长时,更是有什么说什么。 有个在职老工人代表率先发言说:“我知道曾厂长是公司为我们从其他大厂调过来的厂长,有丰富的改革经验。但是,隔行如隔山,日化行业跟家电行业是不同的。” “那电视机是新鲜玩意,只要生产出来就有人买。但日化行业不一样,我们的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产品生产出来卖不出去,并不是你开除几个人就能解决的。” “现在还只是让大家下岗,要是又开不出工资来,是不是要像其他工厂那样卖机器卖地?等到没东西可卖的时候,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去哪儿呢?” 曾浩田保证说:“咱们厂是绝不可能卖机器卖地的!咱们产品落后的问题我已经意识到了,所以上个月才从日本订购了新的配方和一条灌装生产线,专门生产……” 一个技术工人起身打断说:“厂长,您买回来的生产线必须搭配特殊型号的瓶子,为了这种特殊型号的瓶子,咱们还得花几十万买瓶子的生产线。” 徐叔阳:“……” 工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往常任何一次上访时,提出的问题都要细致。 综合看下来,一是,要求解决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 二是,全额发放工人工资,补足之前拖欠的工资。 三是,临近春节,厂里要像其他工厂那样发过年福利。 说来说去都是跟钱有关的。 曾浩田刚刚涉足日化行业,还需要适应和调整,徐叔阳愿意再多给对方一些时间。 他答应暂时从集团抽调资金借给日化厂,为一千多号工人发放当月工资。 其他问题由日化厂管理层自行解决。 * 因着再次碰到了日化厂工人上访,狄思科在事后特意给卢大爷打了电话。 询问他家老三在单位的情况。 卢大爷说,他闺女干得挺乐呵,厂里终于按时全额发了一回工资,还给每人发了半箱苹果半箱梨。 也算能过个肥年了。 狄思科瞅瞅自己带回来那一地年货,再想想日化厂的半箱苹果半箱梨。 难怪人家工人要来集团闹事呢,这待遇简直天差地别,换了谁都不能乐意呀! 不过,狄思科感慨一番也就算了。 老狄家今年的年夜饭格外热闹。 双胞胎已经一岁多了,虽然还不能吃什么,但可以正式上桌。 狄嘀嘀、狄嘀嗒、嘟嘟、有礼,从小到大坐了一排,再加上年纪更大的彬彬和佳佳。 六个孩子就坐了半张桌。 由于家庭成员太多,大哥便提议,以后每次家庭聚餐就分桌得了。 大人一桌,小孩一桌。 但是郭美凤坚决不同意。 为了让全家人都能围桌而坐,她特意回农村找木匠订做了一个超大号的圆形饭桌。 “等你们以后生了孩子,”郭美凤点了点老三老四和小六这三个未婚的,“要是饭桌又坐不下的话,我就买个更大的!” 她对自己的杰作相当满意! 拿起酒杯就跟小孙子碰了一个。 双胞胎经常被姥爷和亲爹带去饭局显摆,跟人干杯的动作已经非常流畅自然了。 而且他们每人都有一个专属的10毫升小酒盅,对大人们逗弄似的干杯邀请来者不拒。 “妈,您别让他喝了!” 狄思科给儿子数着呢,刚上桌不到半小时,就干了五盅白开水,他怕这小子一会儿尿裤子。 还得由他这个当爹的收拾。 二哥帮侄子把酒盅满上,又对侄女说:“来,咱狄嘀嘀今天没怎么喝呢!跟二伯干一个怎么样?” 狄嘀嘀咧着刚长出五六颗的小米牙,颤颤巍巍地端起斟满的酒杯,在大人的鼓掌和叫好声中,逐渐迷失自己,一口就豪爽地干了一盅奶。 还学着刚才大伯干杯时的样子,将酒盅倒过来控了两下。 于童:“……” 她亲爹老于就有点不靠谱,再加上老狄家这一家子不靠谱的男人,让她家宝宝才一岁多,就成为酒桌常客了。 吃完这顿年夜饭,整个春节假期还不知有多少饭局在前面等着他们呢! 于童怕闺女醉奶,打开电视机,组织几个孩子去沙发上看电视,才算将这场针对幼儿的劝酒活动叫停。 老狄家这边其乐融融,而城市另一边的徐叔阳却突然接到一通紧急电话。 日化厂的厂长曾浩田,值班时突发脑溢血,在除夕夜被送进急诊了…… 第109章 作为国企经理, 徐叔阳在大多数时候都扮演着大家长的角色。 职工和家属的生老病死、大事小情,基本都由企业包办。 所以,在除夕夜接到了曾浩田被送医的电话后, 他扔下一家老小, 第一时间就赶去了医院。 “我家老曾的身体向来很好, 他要是真就这么撒手了,一定是被活活累死的!” 徐叔阳刚走进急诊大门, 就听到了这样一句哭诉。 “嫂子, 曾厂长一定会逢凶化吉,您先别说这样的丧气话!”两个副厂长围着陈淑兰好言相劝。 “我早就说过,别去日化厂趟浑水,他偏不听!这回可倒好,把自己都搭进去了!” 瞧见徐叔阳赶来了, 陈淑兰红着眼圈说:“徐总,当初是您邀请老曾去日化厂工作的,他工作做得怎么样先不说,现在他在工作岗位上出了事, 单位不能不管他吧?” 她家的三个孩子, 还有两个没参加工作。 老曾要是活着,怎么都好说, 找个好工作不是难题。 万一老曾没了,她就得趁早跟领导提条件,荣誉什么的都是虚的,必须得让集团解决她家两个孩子的工作问题。 徐叔阳亲自出面,就是来安抚家属情绪的, 只要家属的要求不过分,单位通常都会满足。 他现在更关心的是曾厂长是否能脱离生命危险, 这年头脑溢血可不是小病,致死率还是很高的。 一群人围在急诊室门口,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曾浩田才被人从门里推出来。 命算是保住了,但是预后情况因人而异,是否会留下后遗症,还得再观察。 闻言,所有人心里都是一松,只要能保住一条命,其余都好说。 一群人在医院折腾到后半夜,徐叔阳打算离开时,又被家属拦了下来。 “徐总,我的话可能不中听,但我得替我家老曾跟您说道两句!” “您别客气,有什么话尽管说。”徐叔阳折腾了一天,这会儿也是强打起精神。 “我家老曾在电视机厂干了快十年,一直兢兢业业,电视机厂的效益也是有目共睹的。”陈淑兰面容憔悴,眼神却很清明,“您就是看中了他经营企业的能力,又有过国企改革的经验,才将他调去日化厂的,对吧?” 徐叔阳颔首。 “我其实始终不同意老曾去日化厂工作,电视机厂的效益好,工资高,还经常能得到上级嘉奖。他要是一直在那里工作,可以体体面面地干到退休。可是,去了他不熟悉的日化行业,做得好是应该的,一旦做不好就把他之前的成绩一并抹去了……” 徐叔阳打断道:“过去的成绩摆在那里,谁也抹不去。至于您说的让他在电视机厂退休,就更不可能了。干部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般不超过六年,以老曾的年纪,离退休还早着呢。他工作做得好,要是一直不被提拔,就是我们集团领导的问题了。” 尽管日化厂在很多人眼里都是烂摊子,但日化厂厂长是正处级干部。 曾浩田在电视机厂已经升无可升了,来日化厂却升了半级。 陈淑兰抹了抹眼角说:“我很感谢领导对老曾的信任。可是他在日化厂干了才不到一年,很多想法还没来得及实施,他就倒下了。我实在是不甘心让他就这样带着遗憾退下来,公司能不能在给他一些时间……” 老曾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预后休养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要是在别的单位,厂长泡上半年的病号都不算什么。 可是,日化厂三天两头闹事情,没有人坐镇肯定是不行的。 陈淑兰担心集团领导会把他趁机撤下来,换别人当这个厂长。 等老曾病好以后,日化厂换了一把手,电视机厂他也回不去,前路如何就不好说了。 保不齐会让他在一个闲职上熬到退休。 “老曾这边就让他放心休养,厂里的事情暂时交给几个副厂长负责。” 徐叔阳并没有撤换厂长的打算,要是人家刚住院,他就要换厂长,那也太不近人情了。 至于之后要如何安排,那得看老曾身体的恢复情况。 * 整个春节假期,徐叔阳都在安排日化厂的工作,日常工作交给了副厂长庄有德代理,甚至还让集团副总吴贵荣去厂里坐镇了一个礼拜。 然而,刚过了正月十五,吴贵荣就急匆匆返回了公司。 “我瞧着让庄有德主持日常工作不太把稳。” 那家伙就是个老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神秘复苏:鬼戏
交流_御书屋
树深时见鹿
万古神尊
蝴蝶解碼-校園H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篮坛大亨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