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得赶着去报喜呢。” 报喜的队伍分了区域,按名次由高到低上门, 杜云瑟作为解元是第一个收到喜讯的。 秋华年不留他们, 让金婆子把人好好送出去。 孟圆菱把之前买好的鞭炮找出来,春生在后面兴奋地蹦哒。 “快!放炮仗!” 秋华年索性把线香交给他,让金婆子好好看着。 春生到大门口放下鞭炮, 站得远远的伸长胳膊,点燃引信, 立即丢了香,捂着耳朵跑回门内。 他背后鞭炮炸裂, 升起硝烟,噼里啪啦足足响了三百声,惊动了附近所有的街坊邻居。 一州的解元出在附近,所有人都喜气洋洋,觉得蹭到了文曲星的才气。 不多时候, 陆续就有人家派人带着礼上门道贺了。 杜云瑟中了解元, 现在他们家可是全辽州最受人瞩目的地方,秋华年直接叫把大门打开, 门槛去掉,敞敞亮亮地迎接所有来客。 凡是来替主家上门道喜的下人,都给了红封包着的赏银。 礼物凡是不太出格的,一并收下,由孟圆菱负责登记造册,记下人情日后好还。 等金三终于满头大汗地看完了榜,挤回家里时,宅子已经迎来送往了无数波贺喜之人了。 金三知道主家已经清楚了自己的名次,还是说了一大摞吉祥话。 无论是他,还是金婆子与珊瑚,这会儿嘴角都快要咧到耳朵根上了。 主家前途光明,仆役们也能获得好处,都是为奴的,也会分个三六九等。 当初他们的前主家落罪被抄,一家人四处零散,被官牙带到千里之外售卖,一度以为人生无望。 谁承想不过短短大半年时间,他们就成了解元家的仆役呢! 杜公子这么年轻,就中了解元,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光是想想就让人心跳加速。 金三说完想了一路的吉祥话,咂咂干燥的嘴,说起别人的名次。 “这届乡试一共录了三十二位举人老爷,咱家公子是解元,那位祁雅志公子是亚元,清风书院本次有六人上榜,公子专门问的那几个人里,王引智公子上榜了,排在第三十二名。” 亚元是乡试第二名,作为另一位被大众普遍看好的解元的有力竞争人选,祁雅志发挥的也很不错。 秋华年记得,这一届辽州乡试共有一千余位秀才报名参加,最后只录取了三十二名,录取率还不足百分之三,真是严苛。 清风书院能有六人中举,不愧辽州第一书院之名,今年的榜传出去,清风书院和其山长闵太康又要出名了。 秋华年多问了一句,“郁闽呢?” 杜云瑟眼睛微微动了一下。 “郁公子未在榜上,我看榜的时候远远瞧见了他,不过他坐在马车上,我没看清楚。” “好了,你去前院帮金婆子一起收拾礼物吧,许多人家送了易碎的物件,小心一些。” 金三离开后,秋华年笑着看向杜云瑟。 “你刚刚是不是偷偷看我了,想什么呢,快老实交代。” “……华哥儿对郁闽很是关注?” 秋华年失笑,“好歹是位熟人,好奇问问他考得怎么样罢了。不过他居然没有上榜。” 杜云瑟中肯地说,“郁闽长于文采,在时务策上略显稚嫩,应这一届乡试,本就勉强。就算中举也只会排在低位。” “他考前两月又离开书院,换了环境读书,未中举人在预料之中。” 秋华年感慨,“多沉淀沉淀也好,做官还是要有实践能力更好。只是不知道郁氏会不会后悔。” 他感慨了一句,就换了话题。 “那位王引智也是清风书院的人?你专门问了他。” “他是乙字班的学子,年近三十,家境贫寒,去年刚中秀才,已无余力再专心读书,所以报考这届乡试放手一搏,若不中举,便退学回乡,开私塾谋生。” “乙字班啊,这可真厉害。” 清风书院的班级是按学生水平划分的,许多甲字班的秀才都没中举,王引智一个乙字班的居然中了,谁听了不说一声励志。 “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置死地而后生了,每届乡试都有许多不同的情况,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杜云瑟解元的名声如风一样传遍了襄平府,祝经诚与祝经纬亲自上门道贺。 苏信白身体不方便出不了门,但亲自挑了礼物,由祝经诚带过来。 “解元,哈哈,我祝经纬竟能有一位解元朋友!去年端午跑去爱河边上看龙舟,真是看对了!” 祝经诚看了他一眼,“你不好好读书,背着先生偷跑出去游玩,还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祝经纬赶紧认错,“大哥,您是我亲大哥,大好的日子别计较了。” 祝经诚脸上浮现出笑意。 “虽然逃学是你的错,但结识了云瑟与华年,确实该记你一功。” 祝经诚最早费心结交杜云瑟,一方面是因为钦佩杜云瑟的才华,一方面也是为祝家提前投资有潜力的读书人。 当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投资见效的这么快,才一年多就投资出了一位解元。 按杜云瑟的势头,估计再有半年,还能投资出位进士。 甚至……探花、榜眼、状元。 杜云瑟中了解元的消息传来后,祝家老爷子按捺不住,专门见了祝经诚,嘱咐他一定要好好经营与杜云瑟一家的关系。 老爷子看得明白,这世道想要好好经商,背后一定要有官身依靠。 如今这一辈,祝家得了苏仪的青眼,靠上了辽州左布政使。 到了下一辈,或许靠的就是杜云瑟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祝家的礼备的极其讲究。 兄弟二人先把他们自己备的礼拿了出来,背过所有人,又拿出了一个盒子。 里面装着两张京城铺子和一张京郊庄子的地契。 铺子一个是平房,一个是二层楼,面积都不小,处于繁华地带,庄子有六十亩地,算是中型庄子了。 按京城的房价地价,这些东西少说也值三四千两银子。 而且京城是一个朝代最繁华稳定的地方,除非家业败落到迫不得已,京城的铺子和庄子向来只买不卖,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这一份礼大到让秋华年震惊,难怪要背过所有人。 祝经诚郑重地看着杜云瑟。 “相识一年有余,云瑟应当已看清我的为人与祝家整体的行事作风。这一份礼是整个祝家送上的,还请云瑟收下。” 这是明摆着要向杜云瑟投诚了。 秋华年没有插话,这些官场上的门道,他全交由杜云瑟权衡。 官与商本就是无法彻底分割的,商需要官作为依靠,官也需要商打通渠道,做许多不方便亲自插手的事情。 只要不要官商勾结,谋取民利,残害百姓,其实不必对此过于排斥,完全不沾尘埃的清流,未必是位能办实事的能吏。 杜云瑟伸手接下地契,与祝经诚对视。 “我收下它们,是因为祝家下一任的
相关推荐:
作恶(1V2)
迷踪(年下1v1)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浪剑集(H)
在爱里的人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花花游龙+番外
地狱边境(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