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避风港(1V1) > 第275章

第275章

廖苍出发前又送了一封信,秋华年和杜云瑟估摸着日期,收拾好家里迎接客人。 他到杜家村外后找人打听了一下,结果大家听说他是族学的先生,争先恐后地给他带路,弄得廖苍哭笑不得。 “云瑟,你们的族学动静怎么这么大?难道还能全村人家都读书?” 第102章 秋华年也要计划着回府城过冬了 杜云瑟写信时, 族学的各项规定还未定全,杜云瑟只在信中说请廖苍来杜家村族学做先生,提供吃食和居住小院, 一个月二两银子束脩, 其余细节并未讲明。 廖苍今年整二十四岁,因为家境贫寒, 醉心举业, 又为祖父祖母各守了一年孝期,至今没有婚配。 到了这个年纪,他也不着急了,想着不如慢慢等着遇一个情投意合的可心人, 把那些上门说媒的全拒绝了。 所以他如今一身轻松, 收到杜云瑟的邀请信后,先从清风书院退学,再回家探了次亲, 就收拾包裹过来了。 “杜家村族学,允许所有村人的孩子免费读书, 确实是家家户户都能读。” 廖苍愣了一下后笑道,“这钱肯定是乡君出的。” 齐黍乡君的秋记六陈铺子有多赚钱, 蚝油、花露、清凉油这些产品有多火爆,在襄平府生活的人都见识过。 杜云瑟这位齐黍乡君的夫君,时不时会被友人们调侃一下。 每到这种时候,一向清贵自矜的杜云瑟非但没有不耐烦和羞恼,反而有几分自得, 看得友人们心里酸溜溜的。 廖苍想了一下杜家村的规模, 觉得学生们不会特别多,有十来个就顶天了。 结果秋华年把统计好的学生名册给他, “廖先生请看,族学目前有三十一位学生,年后还要再来几个。” 廖苍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啊?”。 秋华年忍不住笑了,其实他该给廖苍一口气说清楚,但谁叫云瑟似乎想逗人呢。 那他这个做夫郎的当然要配合了。 不知道杜云瑟究竟是日久相处下来被秋华年传染了,还是本身就带了些腹黑的味道,反正夫夫二人的一些趣味现在越来越接近了。 秋华年示意他看名册,“族学除了男孩,也招收女孩和小哥儿;除了本村男人的孩子,外嫁的女子和哥儿的孩子也可以回来读书。” 秋华年轻飘飘两句话,彻底说蒙了廖苍。 秋华年也在观察他的神情,虽然杜云瑟的眼光应该不会出错,但大规模地让女子和哥儿进学堂读书,在裕朝是很少见的,如果廖苍心里有成见那就不好了。 好在廖苍只是蒙了一小会儿,就回过神来。 “三十来个需要启蒙的学生,云瑟,你这差事可真不好办啊。” 廖苍没有问什么男女不同堂的问题,他也是村里出身,知道村里人没这么讲究这个,十来岁的孩子们经常不分性别地在外头玩。 听说南方似乎管得严,但辽州乡野是没有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风气的。廖苍觉得这和气候与地形地势有关,北边地广人稀,成片成片的土地需要耕种,乡野间不让女子和哥儿们出门,那些地怎么种得过来呢? 他把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丢出脑海,对杜云瑟说,“我吃亏了,你快给我再加点东西。” “……” 秋华年忍俊不禁,他明白杜云瑟为什么想逗廖苍玩了,廖苍这人确实有些意思。 杜云瑟淡淡看着他,“让书院的先生们知道你仍这样满脑钱财利益,定要再批你一顿。” 廖苍耸了耸肩膀,“我这不是退学了吗,先生们难道还能追着我骂?” 他用三人都能听见的声音小声哔哔赖赖,“你自己夫郎会赚钱,站着说话不腰疼。” “……” 秋华年发现杜云瑟都快要绷不住笑了。 秋华年咳了一声,问廖苍,“听说廖先生对算学有些研究?” “和乡君肯定不能比,但读过《算经》,《算学浅要·方程》也已经读完了。” 杜云瑟选择廖苍的一大原因,是他对算学颇感兴趣,有些底子。 秋华年放心了,“杜氏一族开族学是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读书明理,学到用得上的知识,并非一定要他们科举。廖先生以后授课时,麻烦多加一节算学课吧。” 秋华年早就托人从襄平府带来了十余本《算学浅要·方程》,用作族学的教材。孩子们可以先几人一本使用,以后学会写字了,还能自己抄书。 廖苍看着书案上一摞新书,眼睛顿时亮了。 他瞧着杜云瑟,眼睛却偷瞄秋华年。 “按《算学浅要·方程》教孩子们算学没问题,不过既然族学的目的不全在科举,为什么不再多教一些其他学问呢?” 廖苍努力保持面色正常,“我看齐民书坊的书都很好,不如每月出新书时,都给族学送两本当教材吧。” 齐民书坊如今每月固定推出一两本实用书籍,靠质量和秋华年被皇帝褒奖的算学书打出了名气,到了出新书的日子,无数文人和书商们都排队在书肆门口抢购。 廖苍是齐民书坊的忠实读者,但以他的经济能力,把每月新出的书全买齐实在是太难了。之前他为了能看到新书,又求又借,着实费了不少功夫。 如果能让齐黍乡君每月给族学送新书当教材,他这个先生不也有得看了吗? 廖苍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秋华年笑着问,“这算不算给廖先生多加的东西了?” “算,当然算!” 他刚才打的就是让杜云瑟给自己多买点书的主意。 但廖苍已经发现了,和钱有关的事情,还是该和齐黍乡君商量。 杜大解元,不顶用。 廖苍在秋华年家后面罩房的客房住了几日,每天都有人想来看看先生的样子,廖苍只要出门,就会被一群大人孩子围住。 幸好他也算是一个涉猎颇广的有才学的秀才,不至于被弄得手忙脚乱,无言以对。几日下来,反倒和村里人都混熟了。 杜家村十几代人第一次有族学,大家对这一切既好奇又期待。 族学正式竣工,所有桌椅家具都妥善搬进去的那日,村民们自发多多少少凑了些钱,买了一大串鞭炮在门口放响,又买了些肉菜请辛苦半个月的工匠们吃了一顿。 族学正门上的牌匾是杜云瑟手书,黑漆牌匾上“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正门两边,有一副古来对联“发愤识全天下字,立志读遍世间书”。(注1) 书院旁边先生住的小院子也盖好了,小院只有一进,正房住人,左耳房是书房,右耳房是厨房,院里种了一棵桃树,摆了一套石桌石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廖苍看过后非常满意,接下来的三年,他就要在这里一边教书,一边继续自学科举了。 之后怎么样,还要看三年后那届乡试能不能中举。 族学的学生们是一群小豆

相关推荐: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地狱边境(H)   Black Hole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摄春封艳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一梦三四年   深陷   作恶(1V2)   壮汉夫郎太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