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避风港(1V1) > 第295章

第295章

布匹生意以后就不做了,别的产业也就不管我们了。因为一直没人交接,原本的管事们便不爱待另谋出路了,现在只留我守这个铺子。” “铺子里的好货已经卖完了,库房里所有东西都在柜架上摆着,公子有能入眼的挑一挑,价格好商量。” 伙计无奈地讲完前因后果,至于他为什么没另谋出路,是因为他不是自由身,本身就是被赠予的铺子的一部分。 商人虽然不能光明正大购买奴婢,但只要有钱,总有办法捏住一个人。 秋华年点了点头,转而问起货架上剩余的丝绸布匹的价格和储量,一边问一边在心里估算。 一问一答间把需要的信息全部了解后,秋华年突然开口。 “从去年秋天到现在差不多四个月,账上应该有五百两银子的利润,还在吗?” “啊?”伙计愣住了。 “祝家把铺子送给我,是连同库房里所有的东西以及铺子自带的伙计一起送的,这四个多月的收益,应当属于我吧,关六?” 秋华年笑意盈盈,伙计关六额头却瞬间流下冷汗。 他明白过来,眼前这位气质不俗的年轻哥儿,就是这座铺子的新主家。 “账房上有、有三百六十两银子。”关六心脏狂跳,惶恐说道。 之前的管事们离开时,多多少少顺走了一些银子,忌惮着祝家,没敢做得太过分,关六本以为新主家不会发现的。 谁知新主家一上来就报上了准确的数目,加上被前管事们拿走的,这四个月的盈利确实是五百两出头。 他究竟是怎么知道的?难不成是神仙吗! 秋华年没有解释,直接问他,“拿走银子的管事们现在何处,可有保留证据?” “都还在西市,在其他铺子里当管事,他们走时改了账目,但我抄了原账本。” 关六行事十分小心谨慎,他怕万一事情不好波及自己,早早就留了后手,没想到真用上了。 秋华年满意地想,这个人倒是个可塑之才,有眼力劲儿又小心谨慎,回头把身契换过来,可以培养他管京城的生意。 秋华年打算再给他一道考验,看看他会不会办事。 秋华年解下腰上的乡君令牌,递给关六,这个令牌是去年加了封号后礼部新制作的。 “我是齐黍乡君,也是这座铺子的新主人,你去找到之前拿走钱的管事,随你用什么方法,把钱一分不少地要回来。” 关六愣了一下,不敢置信地确认,“您是齐黍乡君?” 祝家的人只说铺子易主了,可没透露新主家到底是谁。 秋华年笑道,“怎么,难道我在京城也有名气?” “别的地方不敢说,西市做生意的谁不知道秋记六陈,不知道您的蚝油、花露、清凉油和梅花清膏呢?” 秋记六陈的许多产品是定时限量销售的,但卖的时间久了,总会有一些流出去被人在别地倒卖,价格要翻上几番。 关六兴奋地问,“咱们这铺子以后是不是也是秋记六陈了?” 西市做生意的人个个消息灵通,谁不知道印着秋记六陈四个字的好东西? 一小瓶蚝油能卖到三四两银子,花露和梅花清膏不遑多让,就连不限量的清凉油都值半两,就这样还常常有市无价。 在西市开一家秋记六陈,关六不敢想象那得有多赚钱。 关六心跳加速,真没想到他这个被迫留到最后的,反而占了最大的好处,那些提早离开还贪了钱的管事们知道后恐怕肠子都要悔青了。 失去了赚大钱的机会,还得罪了齐黍乡君。 关六激动不已,秋华年仍保持着冷静。 “先不急,等我考察完京城的情况,想想工坊建在哪里,再决定怎么开铺子。” 世事皆是双刃剑,越稀有越赚钱的东西,越容易引来觊觎和祸事。 在遍地高官、宗亲、勋贵的京城,秋华年一个乡君和杜云瑟一个举人,实在是太渺小了。 尤其杜云瑟身上打着太子党的标签,过去因为查抄钦差赵田宇和参与破获襄平府拐子案,或多或少得罪了二皇子与三皇子,更需要小心谨慎。 除此之外,二皇子至今还没把《算学浅要·方程》搞透,没获准离开御书库,据说对写这书的秋华年极其不满。 至少在杜云瑟殿试结束,得到正式官职前,秋华年不会有高调的大动作。 “你这几日辛苦一下,把账目整理清楚,再把我们周围的铺子都是卖什么的,生意怎么样,客人都是什么样的人记录下来。” 秋华年风轻云淡地给关六画了个大饼,“日后秋记六陈开起来,我让你做掌柜。” 关六被当掌柜的美好愿景鼓动,赌咒发誓自己一定好好完成任务。 秋华年又恰到好处地勉励了他几句。 告诉关六自家暂住之处的地址,说好回头让星觅来取账本与银子后,秋华年三人奔赴下一个铺子。 第二个铺子在宣武门边上,宣武门是内城的西南门,一般来说,南边外城的人想进入内城,走的都是这道门。 它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却不是第一个铺子那样的优越。 第一个铺子位于西市繁华处,有二层小楼和小院,地方宽阔,是赚钱做生意的好位置;第二个铺子只有一院平房,没那么适合做生意,却是接收消息、落脚休息的绝佳位置。 南来北往的人只要路过宣武门,一眼就能看见它。 祝经诚赠送的两个店铺,都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精挑细选出来的。 这院铺子祝家原本办了一个茶摊,临街的一排房子朝外开了窗户和门,卖些平价的茶水和糕点,里面则是简易的客房,供祝家来京城的伙计们暂住。 宣武门城门口虽然人流量大,但其中大多是外城的平民百姓,没什么闲钱天天到茶摊消费,因此茶摊的营业额一般。 管这个茶摊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人很老实,茶摊四个月净利润六十两,全都交给了秋华年。 秋华年暂时还用不到这处位置特殊的铺子,认了个人后,让这对夫妻先继续照常经营着。 交接完铺子后,接下来两天,秋华年又马不停蹄地去京郊看庄子。 第一日去的是祝家赠送的那六十亩地的大庄子,它离京城有一段距离,得花半日路程,因为祝家人不会千里迢迢到庄子上住,所以主家的宅院已经年久失修了。 不是祝经诚不送更好的,而是京郊的庄子比京城里的房子还难得,绝大部分都握在达官贵人手里。 这个庄子有六十亩肥沃的土地,有几小片果树林,有几十户上百人的佃户,已经非常不错了。 秋华年用自己洞若观火的观察力挑出几个问题,敲打了一番庄头和佃户们,带走了去年的一百五十两银子收成,留了二十两让他们把住宅修一修。 当然,他也没忘记画大饼。 “齐黍”乡君,以粮食作封号,自然要好好种地。 攻克了棉花后,秋

相关推荐: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莫求仙缘   花花游龙+番外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深陷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摄春封艳   在爱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