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他又发疯了(1V1强制爱) > 第107章

第107章

仗,我们没有输。” 阿木尔扶着王座的把手,仿佛是困在这里的兽。他眼珠转动,最终睁开双眼,看着那毫无变化的沙丘,道:“我出兵落霞关时,你也这样告诉我。我们走出大漠,寻找着能够生存的土地,可这些年,仗没有停过,死的人越来越多。大周就像已经腐朽的树,天神的眷顾却迟迟没有偏向我们。离北失去了萧方旭,很快就得到了新的狼王。我听见他捶着战鼓走向我的金帐,他远比萧方旭更加年轻,也更加强壮。” “你是神赐予大漠的最后曙光,”智者攥起那些枯枝,坚定地说,“我将看着你留下这匹狼。” 阿木尔离开王座,他站起来,沿着月亮的痕迹,说:“该让蝎子动起来了。” * * * 衣帽官人替风泉把大袄和帽子都捆扎得当,取下攒竹上的纸花,风泉用纸花擦着手,听对方说话。 衣帽官人手脚利落,半隐于黑暗,说道:“中博必须败在阒都门前,只有杀掉沈泽川,让王朝得以继续残喘,远在东方的太阳才能照常升起。” “沈泽川在敦、端两州屡次涉险,”风泉看衣帽官人扎“一把莲”,幽幽地说,“你们拥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杀掉他,却没有办到呢。” “他远比想象中更加强悍,”衣帽官人替风泉收拾蝎子,他跪在地上,却抬起了眼眸,盯着风泉说,“你早就知道的。” 风泉俯身,一字一句地说:“无用的是你们。” 灯烛幽燃,值班房内寂静片刻。 “早在两年前,我就说过不要擅自行动,可你们仍然把疫病传入阒都,给了沈泽川升官的机会。”风泉声音阴郁,“阿木尔自以为洞悉全局,其实他什么都看不到。” 衣帽官人忽然挺身,他抬手拍在风泉的腿上,掌心里握着根细长的耳勺。那尖锐、突兀的东西抵在风泉的腿部,昭示着必要时刻,它也能一击致命。 “冷静点,”衣帽官人拥有偏于棕色的瞳孔,“那场疫病也给了慕如机会……薛修卓如此信任你,正是从那时候你能表露忠心开始。你此刻已经站在了中心,大周的皇帝就在你咫尺,打完这场仗,你就自由了。” 风泉过于冷漠的眼睛看着衣帽官人,对衣帽官人的谎言只字不信。他从离开阒都那天起,就被装进了匣子里,注定一生都逃不出去。 “你愚蠢的父亲死了,你原本可以制止他,但你没有那么做。”衣帽官人收起耳勺,“我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你懂吗?” 风泉苍白的面容在灯影里有些病态,他说:“他不是蝎子,没人能操控他。他早就疯了,心甘情愿为别人而死,我只是送送他。” “你让他带走了火铳。” “他既然想死,”风泉眼皮突跳,他神色不变,拨开衣帽官人的手,道:“那批假货给他不正好。” “你说得对,邵成碧是个疯子,他日夜守在昭罪寺,在家里烧香拜佛乞求原谅,让他死是全了他的心愿,你是个好儿子。”衣帽官人收拾好袍子,站起身,说:“你该吃药了。” 第275章 赌局 十一月的阒都阴雨连绵, 各面城墙都布满了守城器械, 都军没有跟罗牧带来的茶州杂兵混在一起,大家泾渭分明。 罗牧回到阒都, 不再是几年前低眉顺眼的模样, 他此刻是阒都的仰仗, 进城时陈珍亲自来迎。他换了身簇新的官袍,跟陈珍站在城墙上, 眺望丹城的方向。 “其余七城的守备军正在调向阒都, 就是这几日了,总共能给你凑够五万人。”陈珍扶着墙垛, 呼气间都是寒凉, “都军的军备库也给你用, 能守几日守几日。” 罗牧虽然是个文官,但他下到茶州就是在整顿军备、打击匪患,对于军务不陌生。他撑着伞,道:“沈泽川不是打仗的人, 他守端州是情非得已, 不得不守。如今他只有两万敦州守备军, 想要攻破阒都难于登天。” 阒都封闭了靠东的城门,丹城逃来的百姓都聚集在门口。他们说话的空档向下看,城脚全是流民。 “有一事得请尚书大人呈报皇上,”罗牧指着流民,“沈泽川惯会收买人心,这些流民如不能入城安置, 待雪一下,他必定会想办法拉拢,到时候借机大肆传报,只怕对朝廷没有益处。” 蔡域在茶州输给沈泽川,正是输在了“仁”字上。救人水火便是再生父母,沈泽川连沈卫兵败的罪名都能洗,那他们何不效仿?眼下厥西还有沈泽川赈济庸城的流言,阒都如果不能在入冬前扳回一局,不等仗打起来就要先吃亏。 “依你之见,”陈珍看向罗牧,“该当如何?阒都已经人满为患,东龙大街的官沟里都睡着人,再迎接流民便要坏了阒都衙门的规矩,粮仓也养不起。” “把流民收为己用,”罗牧说,“我看他们多数都是青壮,不如征入行伍为国效力,只要让中博大败,朝廷以后的封赏便不会少。今日这点粮食算什么?省一省总够用的。” 罗牧敢说这话,是因为他借道河州时也“借”了粮食。 “尚书大人且看,”罗牧抬手,指给陈珍看,“茨州是沈泽川的要害之一,他在那里建立了槐茨茶商线的大粮仓,往北能供应东北粮马道,往南能支援茶州天灾,我们若是能夺下茨州,便是百利而无一害。沈泽川动兵丹城已经惹得西边群城惶恐不安,他此刻也要缓口气,不能轻举妄动。但是咱们不同,平定反贼想几时出兵就能几时出兵,打他只差个时机罢了。” 陈珍看向罗牧,道:“这个时机难求啊。” “倒也不难,沈泽川到底是沈卫的儿子,他进入阒都窥窃帝位,若是成了,沈卫这个千古罪人就得进享太庙烟火。”罗牧回看陈珍,笑了笑,“此事谁能应?” * * * “游说?”李剑霆回首,“此乃战时,派学生们出去,一旦有个闪失,朕看你担待不起。” “皇上,”罗牧伏在氍毹间,“沈泽川城府极深,必定会先围后劝,揽尽人心。我等在阒都坐以待毙,只怕情局瞬变,难保万无一失。再者江万霄游说启东,也要观望阒都风向,所以臣以为,此刻打场口舌战实在必要。” 罗牧没有直言,李剑霆的身世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难以服众,再等下去,等到高仲雄养精蓄锐再度发难,被沈泽川安抚的丹城民心就再难收回。 “皇上,丹城一役我们已经失去了先机,”陈珍也劝道,“如能不费一兵一卒扳回一局,对此刻的阒都士气也有好处。” “大敌当前应该同仇敌忾,”孔湫思索后,说,“如能促使西南民心凝聚,这个冬天就不再难守。” 李剑霆说:“阒都盛传沈泽川是心胸褊狭之辈,实乃谣传,朕观他在丹城行事不急不躁,诸君想凭靠口舌利害逼他出兵,恐怕很难。” “此局不为沈泽川而去,”罗牧定一定神,抬头道,“而是冲着姚温玉去。” 姚温玉是沈泽川的谋士,不仅为沈泽川号令天下贤能,更在六州黄册推行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最难得的是,是他劝说沈泽川接纳阒都旧臣。高仲雄等人能够免受蒙尘,都是姚温玉在慧眼识珠。没有姚温玉,沈泽川的中博僚属难以成此规模。 孔湫和岑愈都受过海良宜的师恩,此刻听见罗牧提到姚温玉,不仅侧过了身体。岑愈怜才之心一时难抑,说:“我……听闻元琢到中博后身体抱恙,若是……” “岑大人说得不错!”罗牧说,“我们列以群生在城下劝降,姚温玉若是不敢来,中博士气自降,沈泽川就只配当个畏缩怯懦之徒。姚温玉若是真的敢来,故地重游必杀其傲气!” 岑愈霍然而起,指着罗牧,脱口道:“你好生——” 好生歹毒! 姚温玉病入膏肓,又拖着双断腿,罗牧要他到城下应答,就是要他面对阒都旧故,更是要他把这副苟延残喘的模样昭示天下——瞧瞧吧,两年前,他还是名满天下的璞玉! “只要挫伤姚温玉,”罗牧深深拜下去,“沈泽川必受重创。” 他没有说完,万军阵前,学生们手无寸铁,如果姚温玉不敌群生,必定会引起守备军愤慨,到时候刀剑无眼,只要敦州守备军伤到学生,沈泽川的贤名也到头了。 李剑霆看着罗牧,此人为谋胜算不惜设此毒局,已经称得上是薄情寡义了。 风泉悄悄侧眸,看向一直隐于最后的薛修卓,不到片刻,果然听见罗牧说:“薛大人在学生中素有威望,又与姚温玉同出一门,臣以为,此局大人当仁不让。” 薛修卓默然起身,道:“姚温玉既能以断腿残躯辅佐沈泽川,就已经不再是往日清谈的贵公子。你设此局,是要天下人看一场师门相残,”他看向李剑霆,“我不应。” 风泉借着倒茶的动作抿嘴一笑。 李剑霆凝视着薛修卓,在那片刻的寂静里,眼神古怪。她安抚般的说:“那是自然,朕也不忍让先生受此辛苦。江万霄尚无消息,此次就由内阁择选学生去吧。” 雨珠敲打着房檐,那沙沙的声音促生了其他东西。 “你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那夜李剑霆如此问风泉。 风泉跪在深不可测的黑影中,缓声答道:“奴婢原本是晋城官家子,罪臣邵成碧乃是臣的舅舅。当年奴婢母家受其连累,流放到中博,奴婢正是在中博出生的。后来延清大人寻遍旧臣,救奴婢于水火间,把奴婢带回阒都。”他抬起头,用怯弱无助的语气说着,“奴婢与舅舅情同父子,愿为舅舅冤案投身宫中,受延清大人亲指,在宫中侍奉两帝一后……到皇上,最为谨慎。” 咸德,天琛,太后,全部死于权争。其中天琛帝李建恒最为蹊跷,慕如行刺在薛府里不是秘密,薛修卓至今不肯换掉风泉,仍然要用他侍奉李剑霆。 “你把我的起居琐事全部呈报给他,”李剑霆俯身过来,“薛延清盯着我,是怕我做不好皇帝吗?” 风泉不敢答。 李剑霆盯着他半晌,说:“慕如刺杀李建恒,究竟是韩丞的命令,还是薛修卓的命令?” 风泉想要避开李剑霆的目光,李剑霆却猛地捏住风泉的下巴,在迫近时说:“从我入宫起,他就在看着我……”李剑霆忽地一笑,嘲弄道,“不怪他敢做孤臣,帝王性命皆系于他股掌间啊。” 薛修卓舍得。 他连自己都舍得,自然也舍得别人。 “邵成碧想翻旧案,”李剑霆松开风泉,冷冷地说,“只有朕可以。” * * * 戚时雨横在床榻,一副不堪病气消磨的模样。他头发白了许多,已经看不出当年策马阒都红袖招的潇洒。他唇边淌着津液,戚竹音用帕子给擦掉了。 “江,”戚时雨讲话喘息,“江万霄要到,到了,你跟他,他谈,我们出兵去,去阒都。” 戚竹音挽着袖子,露出手臂,在床边的铜盆里淘洗帕子,说:“再看吧。” 戚时雨胸口起伏不定,他转动着眼珠子,道:“保驾,保驾功定,你就是,是盛胤年的……” “两境三州都反了,”戚竹音认真地洗帕子,“盛胤帝还能坐多久?靠着她那一万都军,连阒都的大门都出不去。” “戚竹,竹音!”戚时雨骤然拔高声音,“不孝女!” 戚竹音拧帕子,没有作声。 戚时雨泪湿双鬓,嘴唇颤动,哽咽道:“你坏我,坏我戚氏,你日后连,连祖坟都进不去。” 窗口的斜阳晒着戚竹音的背部,她专心地晾帕子,像是没有听见。 “倘若沈,沈泽川败了,”戚时雨含恨泪流,“你一人可,可抵戚氏满门吗?天下人,都,都恨你。你伪造我,我的口信,你啊……” 戚竹音把帕子抚平,在窗格的疏影里侧过头,望着那层层叠叠的花木。她有片刻的寂静,说:“倘若沈泽川败了,你就把我伪造口信、胁迫庶兄代笔的事情告到阒都,孔泊然是个聪明人,宁可杀我一个,也会保你老帅不死。” 戚时雨给阒都的口信是假的,那是戚竹音横刀让庶兄写出来的东西。但是戚时雨真的没办法吗?他这是默许,想要给戚氏一条后路。如若沈泽川兵败,戚时雨宁肯交出戚竹音来换全族性命。 当戚竹音决意不出兵的那一刻开始,她就不再是戚家女。戚时雨给的自由都止于戚氏,戚竹音若不能再为戚氏谋得荣耀,那么她与她的那些废物庶兄弟就没有不同。 戚竹音没有待久,她晾好巾帕,就退出房门。檐下候着几个庶兄弟,皆不敢抬头看她。她接过戚尾递来的诛鸠,也对他们视而不见。 戚尾跟着戚竹音出院子,小声说:“江大人该到了。” 戚竹音问:“大夫人准备妥当了吗?” 戚尾张开口,却没有说话。戚竹音随着他的目光转过头,看见红缨撩起帘子,花香漪正提着裙摆下轿子。她也不知道哪儿想茬了,越过红缨,把手臂借给了花香漪。 花香漪的白花清香扑鼻,她搭着纤掌,在落地后才察觉是戚竹音。 戚竹音想说点什么,便随口道:“呦……”她最近有些疲惫,看着花香漪,“花挺好看的。” 侧旁的红缨掩唇轻咳,花香漪粉颊微红,手指松开,原本想要挪开手,不知怎么改了主意,就搭着戚竹音,说:“茶亭准备妥当,稍后就请万霄到那里落脚。中间架有屏风,万霄夫人可以在此小歇,正好让既然给瞧瞧。” “你是夫人,自然由你安排。”戚竹音说,“江青山在厥西就是张利口,你与他对谈不要吃亏的好。无论如何,兵马大权尚在我手中,除非杀掉我,否则纵使他巧舌如簧,阒都也救不了。” 花香漪绣鞋露出点尖翘,她抚好裙皱,对戚竹音含笑道:“我有办法。” * * * 沈泽川用手抓了把丹城余粮,再看向粮仓陈设,说:“粮仓经年失修,如今天将入冬,连日阴雨,粮食不能继续放在这里,要发潮生霉。” 费盛收拢着油伞,答道:“先生们也是这个意思,但是眼下时候不好,主子,若是贸然动粮,引起城中百姓猜疑,那咱们这些日子的功夫就白费了。” 敦州守备军驻扎进来不到半月,吃睡反倒比在城外更加拘谨,好在沈泽川粮食充裕,没有饿了士兵们的肚子,底下虽有私怨,却没有出事。丹城的百姓往西跑了不少,正堵住了沈泽川的前路。 “余粮不多,”姚温玉的四轮车沾了水,在行动时留下了痕迹,“冬日酷寒,丹城无粮还要赈济,与其到时候再从茨州转调,府君不如就地放粮。” 丹城粮都是潘氏剩下来的粮食,再用粮车调动难免费事,就地放粮不仅能平复丹城百姓的惶恐,还能省下一批冬日赈济粮。中博的粮食储备有限,如果阒都只能围而不攻,双方就只能比谁的耐性更好。 “江万霄前往启东,罗牧以此为由,力劝颜氏再做斟酌,颜氏还真被他说动了。几日前几城粮食运入阒都,枫山校场已经改为存粮地,往南的水路可以直达河州。主子,阒都这是要跟咱们打持久战了。” “说是持久战,还是在等江青山。”沈泽川松开手掌,“启东守备军就是阒都的救命稻草,内阁和薛延清都深知光凭杂兵五万也挡不住我们,屯粮是孤注一掷。” 姚温玉正欲开口,先掩唇咳起来。 “粮仓透风,”沈泽川说,“费盛,把我的氅衣给元琢。” “主子也受不住这寒风,”费盛闻言示意门口的近卫递衣裳,“乔天涯料想先生该忘了带氅衣,今早临去时,特地派人把氅衣带了过来,我就等着先生问呢。” 姚温玉罩着氅衣,咳嗽声也没有减少。如今无人在他面前再提看大夫的事情,药虽然都在按时用,但元琢肉眼可见的憔悴下去。 “江万霄到启东……”姚温玉的话说一半,仓外就有动静。 澹台虎挎刀入内,朝沈泽川行礼,粗声说:“府君,阒都来了信使,说什么不忍城下生灵涂炭,要跟咱们谈谈。那十几个学生都送出了城门,就在丹城以西设坛等候。府君,此刻我强敌弱,再谈什么呢?索性让神威提笔檄文一张,我们就此攻入阒都,免了麻烦!” 沈泽川擦着手掌,问:“来者有谁?” “岑寻益居于首位,其余的全是学生。” 沈泽川只须想一想,便知道其中凶险。 “江万霄已到启东,大夫人必要与他促膝长谈,此时不应,难免让启东小看了,况且久围阒都终非上策。”姚温玉握起自己的帕子,侧过头,对沈泽川说,“时机已至,府君,我去去就回。” * * * 启东艳阳,茶亭生烟。 花香漪端坐茶案对面,净手佐茶。 戚竹音示意江青山坐,道:“你远道而来,此局乃是接风宴,不必紧张,坐便是了。” 江青山一路风尘,刚在偏厅换过衣裳,倒也不拘谨,敛衽而坐,笑道:“江某何德何能,能饮三小姐一杯茶。” 他把花香漪叫三小姐,这是旧称,便是没有把花香漪当作启东大夫人,而是当作了荻城旧主。一句话就是轻疏有别,他不欲与花香漪谈。 花香漪扶茶,轻声说:“路上舟车劳顿,夫人有孕,着实不宜留住驿站。我早早派人清扫出了院子,万霄若不嫌弃,便留住家中吧。” 她的“家”是戚府,内院事宜皆由她主掌,不论江青山把她叫什么,她都是戚府的当家主母。 江青山饮茶,两人算是初次交锋。 * * * 丹城雨大,竹涛起伏。 岑愈满心忐忑,在高台上忽听笛声入竹浪。他轻“啊”一声站起来,看雨间一顶油伞随着潺缓溪流走向这里。 两军有界线,姚温玉没有继续前行。伞下的白驴悠然踏水,姚温玉的青色衣摆垂在驴腹两侧,他腰间的招文袋依然如故,雨雾缭绕间,他看着竟与当年别无二致。 “当日离都匆忙,没能拜别先生,”姚温玉在驴背上俯身行礼,“今日听闻先生邀约,元琢便来了。” 岑愈看姚温玉在驴上行礼,便知道传闻不假,他那双腿是真的断了。一时间百感交集,站在原地耳边嗡鸣,只能痛心疾首地叹道:“你这是……何苦啊!” 第276章 雨锋 何苦。 姚温玉答不上来, 他今日也不是为了回答这个“何苦”而来的。他知道阒都此举意在何为, 天下人都瞧着他,艳羡成怜悯, 谁都情愿居高临下地可怜他, 仿佛他没有了这双腿, 便失去了再立于人前的勇气。 活着远比死了更辛苦。 姚温玉早在躺下的那日就洞悉了往后的人生,这种目光不是初次, 也不是最后一次。只要他仍然在世间, 就永远都要面对这些怜悯。这是他不能与任何人分享的苦痛——任何人。 油伞缀雨成帘,把青袍隐于其间, 姚温玉远得像是坐在云端。他跌下来, 还是干干净净, 不染尘埃。 “人生有一境最难得,”沈泽川遥立在望楼,对身边的乔天涯说,“便是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人若能豁达到这个地步, 那就离得道不远了。我最初遇见他的时候, 以为他是这种人,可我后来发现他根本不是这种人。” 得道即无情,对自己无情。 姚温玉不行,他心中有万相,他心中还有他相。他是看似远离世间的红尘客,前二十年都在骑驴潇洒中度过, 那是鲜活,不是错。 乔天涯眺望着那抹青色,像是眺望着天际的碧柳青竹。他放下笛,拿起酒,饮一口,醉了般地回答:“我懂他。” 雨持续地下。 姚温玉的嗓音清润琅琅如玉石,他说:“先生暂且不必为我愁,我看阒都如困兽,竭尽七城之力要与我们府君死战到底。此乃下策,不足取。” “沈泽川如若有心,早该投诚相待,而非自立为‘君’。你们陈兵丹城,威逼阒都,惹得天下百姓惶恐不安。”岑愈今日也是来劝降的,此刻不禁迈出一步,隔着云雨说,“今日元琢若肯劝他投降,光凭他在中博六州的仁义之举,我也愿意用自己的项上人头为他担保。” “眼下形势分明,大局已定,先生何必再自欺欺人。”姚温玉说,“府君为免城中百姓受此大难,所以滞留丹城不肯前进,其实中博十二万守备军准备就绪,围攻阒都朝夕可至。所谓攻城之法,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如若女帝肯为城中数万百姓开门投降,我也愿意用自己的项上人头为她担保。” “你我旧识,何必用对我夸下此等海口?中博可用之兵不过两万,沈泽川空守茨州粮仓已见疲态。如今茶、河两州纷纷归顺,可见他人心丧失,不能立信于民。阒都如今有七城相助,还有启东为盾,三十万守备军货真价实,沈泽川想要谋取李氏江山,恐怕无人能服。你们攻入丹城,已使得流民四起,”岑愈指向阒都,“阒都门前皆是逃难的百姓,夜里能听见婴孩在啼哭,白昼能看到寡母在卖女。你们如果真的是仁义之师,怎么会对此视而不见?” 姚温玉没有回答。 岑愈侧旁的学生朝着姚温玉行礼,清嗓开口:“不仅如此,沈泽川无端造反,祸引阒都,纵使他能以强兵破城,也难以用强兵服众。当今圣上名正言顺,实乃天子的不二人选。两军对峙死伤无数,今日何不化干戈为玉帛?只要中博诸位能诚心投降,皇上必以圣贤之心不计大过。” 他们把话说得百般好听,可真的弃甲而降是什么后果,别说岑愈,就是孔湫都不能保证。 姚温玉正欲开口,那雨间便有风袭来,让他不得不暂时掩口低咳。 岑愈于心不忍,身边的学生却自以为占据上风,看元琢羸弱,不禁再进一步,放言高谈:“我知道‘璞玉元琢’素有阒都无二的美名,我更知道你出身姚氏师从阁老,可叹你空负才学,效命沈氏,背弃先人之志!姚元琢,老骥尚能志在千里,你却只能委身贼寇。我可惜你的才学,更可惜阁老所托非人,今日见你病体残躯早非当年英姿,还想劝你一劝,迷途知返吧!” 雨珠飞落在栏杆上,沈泽川的袖袍被濡湿了。他把折扇束于袖间,以免沾雨。从望楼看青竹,姚温玉已经半隐了。 沈泽川尚在阒都的时候,曾与萧驰野说,如果让他抉择,他宁肯选择薛修卓,也不愿要姚温玉。因为姚温玉孤高绝尘,做不了在污秽里打滚摸爬的事情。他生得那般好,以至于痛起来也那般难。 学生们士气高涨,纷纷挤上高台,个个都想对姚温玉赐教。 姚温玉咳声已停,他神色不变,似乎早已料得会遇此境地。沈泽川麾下不是无人,孔岭尚在学院时也是清辩高手,可沈泽川仍然同意让姚温玉来,这是知己相知,姚温玉不需要怜悯,一丁点都不需要。 “罗牧设此局欲杀元琢,”沈泽川微偏头,耳边玉珠折映冷冷水光,“那也得配。” 小看姚温玉,就是小看沈泽川。沈泽川麾下幕僚德才兼备,姚温玉却始终稳居首席。两年前姚温玉离都狼狈,那是两年前,他辅佐的可是中博枭主沈泽川。 台上略显嘈杂,学生们的声音挤在大雨中,埋在竹浪里。凉风习习,姚温玉挪下掩唇的帕子。 “诸位劝我迷途知返,我却要劝诸位回头是岸。”姚温玉的声音依然清润,仿佛那几声咳嗽不过是雨中小憩,“我问先生,老师殚精竭虑死谏朝堂,为的是什么?” 岑愈答道:“震慑宵小,以正尊卑。” 姚温玉在风荡起时骤现锋芒,说:“大谬不然,老师殚精竭虑思民生,稳健求和顾民意。事事以民为先,时时以民为本,如今你们颠倒尊卑、罔顾百姓,为一己之私苟且庙堂。岑寻益、孔泊然、薛延清,尔等究竟以何等颜面再拜我的老师!” 他鲜少露出此等肃色,一番言辞犹如刀割,划得岑愈踉跄后退,哑声说:“我等……” 姚温玉神色依然不变,继续说:“我再问你,所谓药沉疴、归民田、安民业、正尊卑,此四点你们做到了哪点?” 岑愈气势已弱,说:“丹城、遄城、芜城、荻城田税皆已收回,四城归田于民,减免税收,正是休养生息之时。” “赫连侯为了填补遄城田税,属意旗下乡绅强刮地皮,田是还了,却是拿戈壁充良田。四城流民仍然层出不穷,茨州早已人满为患,你们所谓的药沉疴、归民田、安民业,不过是取轻放重。诸位拿去赈济的粮食,都是我们府君恩受的。” 岑愈哪想姚温玉会陈词凌厉,遄城田纠确有其事,只是迫于外患不得不暂时停止追究,今日已经成了姚温玉的一把利器! 岑愈身旁的学生反应极快,道:“一派胡言!你背叛君王、有辱师门,不过是个苟且轮车的残喘之徒,你做了什么?你能做什么!” 姚温玉座下的驴子微微往前,他说:“我为谋士,岂能僭越行事。” 学生当即哈哈大笑:“推辞敷衍罢了,你根本什么都没做!薛公厉斥世家,匡扶李氏,在丹、遄诸城皆受人爱戴!你问他们有何颜面见阁老,姚温玉,我看无颜见阁老的人是你啊!” 姚温玉油伞微晃,他也笑起来,可这笑不留痕,过去了便过去了,没有半分得意。他说:“在其位谋其政,诸君食君之禄为民请事不应该么?薛延清经营阒都量行江山我自叹不如,他是朝臣,我乃谋士。”他的眼眸微暗,其中闪烁的星光泯灭,只剩沉甸甸的漆夜,“吾主纵横乱世豪雄之间,先平茶、茨匪患,再荡六州所难,通南北商贸繁途,不吝余力鼎助铁骑踏外患。两年内收失地,定八方,安民业,造就三州良田万亩,三境荒地不复。力推黄册,落实户籍,广开言路以纳天下贤能,不以门第前尘来绝英雄后路,更敢以身为剑战守端州城门!” 雨噼里啪啦地打在伞上,像是急催的战鼓,震耳欲聋。 “辅佐良主,我便是天间云雨,聚散随意。我可以无名、无德、无所颂,但吾主,”姚温玉稳如山,咬词清晰,“必定彪炳千秋。” 谋士! 谋士与朝臣,都是辅佐良主的人,姚温玉敢自贬自身功推沈泽川,是因为他是沈泽川的谋士,他是替沈泽川在谋江山、谋名望,不是为自己。他言辞间句句都在反问阒都诸人,李剑霆做了什么?人主无作为才是辅佐无能。 岑愈强撑着,说:“纵然你巧舌如簧,也掩盖不了沈泽川出身不正。他父亲沈卫兵败六州,若是放你们入城,来日全天下的人都要拜沈卫这个无耻狗贼!” 姚温玉说:“如此,李剑霆就出身正统吗?” “你放肆!”学生看姚温玉气定神闲,稳居上风,涨红了脸,“皇上尊讳岂是你这——” 姚温玉在雨中陡然抬高声音,再次问道:“今日谁能当众证明李剑霆就是正统?你吗?薛延清吗?你们奉她为主,跪拜万岁,却连真假都难以辩驳,简直是天下笑谈!” “薛公持有先帝遗笔……”学生已经乱了阵脚,“皇上诞时便有祥瑞,错不了,错不了……” “既然你们证不了,”姚温玉压抑着咳嗽,“我可以。” 岑愈忽感寒意,看姚温玉的青衫摇晃,觉得这不是元琢,这是中博来的敌人 第277章 鏖战 “薛延清迎储君回宫时, 曾向内阁出示先帝朱批和秦王私章, ”姚温玉用手指轻擦过泛白的嘴唇,“可这两样物件风牛马不相及, 秦王私章根本没有盖在朱批上。如果仅以此物就能证明李剑霆是秦王嫡女, 那我姚氏书房内的贵胄遗笔皆是帝王佐证。” 岑愈纵使手脚发凉, 也不能再弱了气势,今日城下对谈万众瞩目, 答错

相关推荐: 将军夫夫闹离婚   狂野总统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姑母撩人   偏执狂   人妻卖春物语   虫族之先婚后爱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我以力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