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天涯借着这个机会,也要给萧驰野提个醒。 乔天涯说完了,没等着他们吩咐,自个儿说:“昨晚周府那边的事情还没商议完,既然主子今天不出门,那我就去了啊。” 说罢晃出竹帘,遁得都比谁都快。 沈泽川昨晚没睡多久,这会儿看着书困。他目光又挪到萧驰野脸上,见萧驰野看着自己,恍若才知道似的眨了一下眼睛,装得还挺像回事儿。 萧驰野没吭声。 沈泽川松了手指,露出面,说:“阿野,我好饿。” 萧驰野把那拆开的信折起来,原状塞回去。 沈泽川伸腿外探,踩到了萧驰野的鞋尖。他把书搁桌面上,趴了身,脚尖沿着萧驰野的小腿蹭了蹭。 萧驰野盯着他,隔着点距离冷酷地说:“你把我的心肝脏脾都捅烂了,没救了,沈兰舟,我死了。” 第144章 九里 萧驰野快马加鞭赶回来, 歇一夜, 今晚子时以后就得上马返程。他日子排得紧,这两日是费尽心思攒出来的, 为了不耽误交战地的辎重押运, 连续跑了八九日, 就是想见沈泽川。 可谁想到会这么生气呢? 萧驰野架着猛,把猛的脚链拆了又装上, 惹得猛扑腾着翅膀闹脾气。萧驰野也闹脾气, 他烦,他还越想越生气。 纪纲拎着鸟笼子溜达回来, 看到萧驰野吃了一惊, 犹豫片刻, 还是进来了。萧驰野对师父见礼,他这么高,站边上纪纲得仰头看他。 “北边的战事吃紧,”纪纲递过鸟笼说, “你师父打得辛苦吧。” 萧驰野把鸟笼挂起来, 说:“是辛苦, 师父惦记着您,时不时就要提起来。” 纪纲背过手,说:“我没打过仗,没什么用处。你赶这么急回来,是有要事办?” 萧驰野心想还没办呢,嘴上应着:“北原猎场那块空给我了, 禁军打算在那里留驻,我回来问问兰舟进程,等时候差不多了,就安排个人过来。” 纪纲知道这些事都是他们详谈的,点了点头,也不多问。 萧驰野难得遇见纪纲,趁着机会说:“兰舟去茶州的路上是不是病了?师父,他挑嘴,在家里的时候有您盯着,每样还拣着吃一点,病了肯喝药。一出去办事,左右都听他的话,没人盯着他,他就敢挑。” 纪纲一听这事儿,就想起来了,说:“我昨日还想说他呢!” “他给您岔过去了,”萧驰野终于不折腾猛了,抬了臂放猛走,“他心虚,他保准不敢跟您提。” 纪纲点了头又觉得不对劲,问:“心虚什么,川儿还有事瞒着我?” “是啊,”萧驰野眉间微皱,说,“他左手划了那么大道口子,回程又长,路上药换得不勤。昨晚上我看的时候,掌心都要让汗泡坏了。” 纪纲神色一变,紧跟着问:“他人呢?” “睡了,”萧驰野顿了片刻,接着说,“昨夜睡得晚,也累得厉害,今早起来就乏。以后还是得师父盯着,免得他不把身体当回事儿。我在离北隔得远,好些事情都只能由着他在信里说,他要是有心瞒我,我就什么都不知道。” 纪纲挺直身体,说:“我得盯着他换药。”转念一想,又喟叹,“从前在寺里没养起来,请的大夫都不中用,看不出所以然。他的身体不比别人,时间越久,越要好生照料。你也知道,他入都时先是受了诏狱的刑,又挨了廷杖的打,再经你那一脚……那脚踹得真狠!若非有锦衣卫的旧识们暗中相助,川儿早就悬了。那时候亏损得厉害,又为着掩人耳目服了药,如今我日夜忧心,就是怕。” 萧驰野沉默片刻,忽然掀袍跪了下去。他正正经经地撑着地面,对着纪纲磕了头。 纪纲顿时惊愕道:“你这是做什么?” 萧驰野就着这个姿势,对着地面说:“六年前我马过中博,最恨沈卫,不齿他弃城而逃,又忌惮太后扶持傀儡,因而在阒都踹了兰舟一脚。师父说得不错,我当时踹得狠,是冲着要他命去的。” 纪纲一时凝噎,又怕屋里的沈泽川听见,便别开头,重叹一声。 萧驰野定了少顷,接着说:“兰舟如今身体抱恙,这是我的错。中博的大夫不行,我已经去请了一灯大师,待到今年秋后战事缓和,我师父也要来把脉。兰舟就是万般难养,我也要养。可是我如今远在离北,行兵送粮不能耽搁,见不着他,就不踏实。茶州这样的事情,多了不行,我在中博既无亲眷也无好友,唯有师父能够托付。师父,兰舟少时骤逢劫难,爱藏心事,有伤有痛也不讲,但他把您当作父亲,只要您在他身边,他就总会顾及些。我没有别的请求,只求您骂他几回,让他知错知痛——他下次再做这种事情,您就抽我萧策安!” 纪纲错愕地呆在原地,觉得这话不对头,但又一时间说不上哪里不对头。他看向窗,竹帘里有茶盏轻磕的声音,就那么一下,也没动静了。 * * * 池塘里的青蛙捞完了,用过晚膳,院子里很安静。 萧驰野饭后就去沐浴,浪淘雪襟和猛都被喂饱了。沈泽川站檐下捞了把新栽种的九里香,庭院里没别人,夕阳余晖中,檐下的小案上摆了些茶点。沈泽川坐下来,望着远处的落日出神。 萧驰野沾着水出来,擦拭头发时蹲在了沈泽川背后。沈泽川揪着九里香,回过头。萧驰野俯首,就这样跟沈泽川接了吻。斜阳橘红,天地寂静,连风都很识趣,把这方寸庭院留给了他们两个人。 沈泽川忽然回身,把萧驰野扑倒在檐下。萧驰野半靠着门框,把人抱紧,用鼻尖抵着沈泽川的面颊,恶声恶气地说:“你压着我伤了。” 沈泽川把碎了的九里香扔萧驰野兜里,说:“我摸摸看。” 萧驰野不给看,捉住了沈泽川的双腕,拉向自己。他身体健硕,承着沈泽川丝毫不吃力,仅仅支着条腿,连坐也是浪荡不羁的样子。两个人挨在一起,从黄昏到天黑。 其实萧驰野这半个月不痛快。 禁军打下的沙三营给了郭韦礼,郭韦礼来交接的时候跟骨津碰了面,双方都互看不顺眼,底下的兵也起了摩擦。萧驰野咽着这口气,在边博营接手了邬子余的位置,但押运物资远比想象中的难。他被交战地各大营的主将呼来喝去,退到大境还要跟萧既明事无巨细地呈报,出了军帐得跟落霞关乃至槐州的商贾们打交道,时常吃了一宿的酒,天不亮就上马奔向另一个营地。 但这些事,他一件都不打算给沈泽川说。 萧驰野想起了鸿雁山的长调,他不会唱,只能玩儿似的哼。沈泽川枕着人,攥着他的衣襟,闭眼睡在清香里。萧驰野环着沈泽川,哼到时候差不多了,就把人抱起来,带回屋。 沈泽川指尖没松,萧驰野俯身朝着他的掌心吹了吹气,蹲下身来看了片刻,说:“我还生气着呢。” 沈泽川半睁开眼,戳了萧驰野的面颊,低声说:“别气了。” “你就会骗我,你这个……”萧驰野一时语塞,“二公子这么好骗?欺负纯情少公子你行啊。” 沈泽川骨碌一下趴着身,跟萧驰野头对头。 他妈的,这目光。 萧驰野只能忍气吞声,捏了沈泽川的面颊,喑哑地说:“你就跟我使劲地撒娇,没用,沈兰舟。你下回再捅自己一刀,我就在离北直接没了。没我这人了,你记着没有?” 沈泽川老实地点头。 萧驰野凑近,用额头磕了沈泽川一下,说:“我要走了。” 沈泽川不松手,说:“下次什么时候回来?” 萧驰野答不上,他指腹摸了摸沈泽川的面颊,说:“尽快,好些事要做,入了秋就该轻松了。” 子时已经到了,沈泽川松开手指,望着萧驰野。 萧驰野从没觉得站起来这么难,他迅速系上臂缚,把床帐给放下来,最后垂手刮了下沈泽川的鼻尖,说:“好睡,兰舟。” 浪淘雪襟趁夜出城,猛随着萧驰野翱翔向北。 晨阳早已经在半途接应,萧驰野到了边博营要睡几个时辰,紧跟着北上交战地。就在萧驰野离开茨州的同时,一头驴子进了中博境内。 这驴子驮着个人,这人伏着身,看不出死活。几声饿极了的猫叫传出袖口,这人艰难睁开眼,看着黑漆漆的前路,又闭上了。 第145章 乞丐 数日后, 茨州守备军护送粮车到达茶州, 费盛回到了宅子,把茶州详情呈报给了沈泽川, 同时还交上了槐、樊两州的物价听记。不仅如此, 他连雷常鸣、雷惊蛰的底细也查了个清楚。 雷常鸣是茶州人, 镖行出身,这都是他明面上众所周知的背景。费盛在茶州各处打探, 又有厥西铺子的帮助, 根据茶州耆老等透露,雷常鸣在永宜年间就做过皮肉买卖。当时敦、端两州楚馆兴起, 涌现了如沈泽川母亲白茶等中博名妓, 雷常鸣因此游走灯州, 哄骗良籍妇女,转手卖到敦、端两州做妓子。后来沈卫勒令茶石河沿岸的青楼关门休业,让端州生意一落千丈,雷常鸣在端州关卡上没有人脉, 只好另寻出路。 雷常鸣混到这个时候, 又想重拾旧业, 于是借着朱氏的光,四处结交中博官员。他就是在结交官员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人十分畏惧都察院每年春后的外勤。御史有弹劾之权,被参的官员风评肯定会受到影响,这是关乎升迁调转的大事,为此他们轻易不敢去青楼里玩儿。 雷常鸣动了心思, 他在樊州开设了“名书堂”,明面上是诗会茶馆,暗地里把搜罗来的良籍妇女安置其中,作为暗妓贿赂各路官员。然而这生意没做长久,还是栽在了沈卫手里。 费盛记到这里,特意在一旁标注。 沈卫在各州都有眼线,他自从娶了白茶以后,对各州青楼生意打压得很厉害。雷常鸣的名书堂开设不到一年,就被沈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掉了。拐卖良籍妇女按律要上刑,雷常鸣为了逃脱罪责,指示下属冒名顶替,又连忙赶到敦州,给沈卫送上了真金白银,花了大价钱才把自己摘出来。 在这事以后,雷常鸣再次开始混吃等死。他妻儿都去得早,但他那会儿并不纳妾,他早在拐卖良籍妇女的时候就有豢养稚儿的喜好,只是他下手狠,没有活下来的。永宜年末,雷常鸣为了生计,接了河州颜氏的镖,得到了颜氏的青睐,从此开始真正地平步青云。 这份记录里没有提到玉珠或是耳珰,沈泽川合上册,细想了片刻,说:“奇怪了,能够佩戴耳珰的孩子非富即贵,即便雷常鸣敢拐卖中博良籍,他也不敢去动阒都八城的世家子嗣。” “主子可猜对了,这事我也打听出来了,但是没有证据,不好直接写在里头,得跟你当面呈报。”费盛站在桌子边,回头看庭院里的历熊,说,“我跟这小子也聊了聊,猜了个大概。永宜年间雷常鸣救下了颜氏的小公子颜何如,那孩子是戴耳珰的,而且生得好,据说粉雕玉琢,在颜氏很得宠。雷常鸣把颜小公子带回去,唉,这人嘛,主子也见过他,就是个畜生,他竟然真对那颜小公子动了心思。” 沈泽川扣了折扇。 费谁继续说:“但他不敢,恰好那个时候兵部邵氏下狱,邵家男嗣要全部抄斩。邵氏老太君为保血脉,把他家仅剩的嫡孙扮作了女孩儿。这位邵氏嫡孙被押到了中博流放,正好落在了雷常鸣手中。” 费盛讲到这里,一直扣着书本的乔天涯忽然坐了起来,他说:“邵氏?永宜年间的兵部邵氏?兵部侍郎邵成碧!” 费盛拍了下掌,应道:“欸,就是这家,你认得?” 乔天涯霎时间站起来,他怔了片刻,说:“我当然认识……主子,从前我就说过,我是兵部乔氏的儿子,邵成碧与我父亲是至交好友。不仅如此,邵成碧还是由太傅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只是他不擅长应酬,所以不常与太傅来往。他后来娶了现任兵部尚书陈珍的姐姐,因此在东宫追查案里幸免于难,没有被太后赶尽杀绝。” 费盛颔首,说:“是这么回事儿,但邵成碧也没有向花、潘两党示好,花思谦为了摘掉他,还是在永宜年末借用职权,让纪雷率领锦衣卫构陷他是东宫谋反案的参与人员,把他家给抄了。” 沈泽川便明白了,雷常鸣不敢碰颜何如,就拿邵氏嫡孙代替。 费盛接着说:“虽然邵氏嫡孙比颜何如大,但当时也不过九岁,在邵家时,也是千娇百宠的嫡孙。邵老太君临终前求遍了旧识,才把他换出阒都,岂料人到了中博,就被雷常鸣给糟蹋了。雷常鸣下手极狠,一是因为他在办事前喜欢喝酒,没轻重,二是因为他想要以绝后患,人死了,拖出去埋掉就算过了。这事儿还是蔡域打听出来的,雷常鸣后来跟颜氏闹翻,我猜也是因为这件事情。” 这是费盛在沈泽川跟前的第一件差事,自然要办得漂亮。费盛接着把茶州罗牧的详情也呈报了,沈泽川在听的过程里,看了眼乔天涯。 乔天涯心思没在这里。 待到费盛退出来后,他借着换值的空闲,跟乔天涯聊了两句。 “不必问我,”费盛搓着手,把指缝都洗干净,“有关邵氏嫡孙的事情,我都是从茶州土匪那里打听来的。你也知道,他没有颜何如要紧,当时哪有人记得他的死活?落在雷常鸣手中十有八九都得死,即便没死……”费盛心情复杂地叹了口气,“人也活不下去。” 乔天涯故作轻松,只说:“我问你了么?我没打算问。” 费盛嫌弃地看向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下两个人的间距,说:“你知道吧,你凑过来多半就是要问事儿。这事已经过去多少年了,你要心里真过不去,你就把他当作还活着。” “没有‘当作’的说法,”乔天涯几步下阶,抬起手臂,枕在脑后,迎着日光微微眯起眼,不在乎地说,“死了就是死了,在底下躺着更凉快。” * * * 再过几日就是七月末了,茨州的粮车出去,银车回来。眼看要入秋,周桂担心槐州的粮被别的地方买了,他们现在有钱,周桂就与幕僚商议,槐州的这桩生意也要尽早谈妥当。 沈泽川到书斋议事,听罢后只问:“成峰先生怎么看?” 孔岭犹豫片刻,说:“我昨夜也与大人说了,此刻前去槐州太着急,我不赞同。” 周桂坐在沈泽川下首点头,说:“昨夜我们洽谈细节,成峰确实是这样讲的。但是同知,今年厥西有地方受灾,布政使江青山又被调离,缺粮的地方势必要向别州购买。槐州靠近阒都,马上又要秋收,我担心厥西在我们之前,就把生意谈完了。” 周桂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茨州腾出的粮仓是要留待不时之需,他们现如今攥着银子心里也没有底。 沈泽川近几日也在估算去槐州的行程,但是他犹豫的原因不仅是这个,还有阒都如今对江青山的调派文书迟迟没下达。这个人不论是回到厥西还是上调别处,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茨州的粮食买卖。江青山如果被调去槐州,那现在跟槐州谈的生意,很可能就会作废。 沈泽川犯了难,只说:“先生和大人的顾虑都不无道理,我这几日也在考虑槐州的事情。依照我们最初拟定的计划,自然是越快越好,但现在来看,如何避开阒都的眼睛也是问题。” 孔岭在侧说:“况且我们的银车要从离北借道,这件事还要跟世子商谈。不过此事世子应该不会阻拦,我们借了离北铁骑的马道,折成粮食补过去,眼下的离北自然乐意。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落霞关怎么过?落霞关守备仍然受阒都直辖管理,他们既不缺粮食,也不缺银子。离北还能跟他们讲交情,可是茨州怎么办?” 按照沈泽川与萧驰野的关系,真的算起来,沈泽川也能跟落霞关谈谈交情。但这事得建立在萧方旭和萧既明肯认沈泽川的基础上,否则光凭萧驰野,对不住,现在的二公子还没有那么大面子。 孔岭把这事提出来,也是婉转地表达他们和离北没有亲到那个份上,借道得算账,往后若是借兵,也没有那么容易。原先他们都以为萧驰野回去是要接替父兄建功立业,但是现在看来,萧驰野比交战地的主将还要矮一头。不是说辎重将军不重要,而是在声望及威信上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他们在书斋谈到黄昏,也没有商议出结果。 沈泽川回宅子时,见丁桃和历熊迎在门口。 丁桃没回离北,轮值又不算他,整日和历熊在纪纲身边练拳,早上打完拳,下午没事做,两个人就四处撒野,一个七月玩疯了。丁桃现在不难过了,连晨阳骨津都忘了,晚上吃糖没人管,牙疼起来了才被乔天涯给教训了一顿。 “公子,今日城里来了好些乞丐呢。”丁桃跟着沈泽川,说,“都饿得面黄肌瘦,说是从丹城那边过来的。余大人早上出去买了一兜馒头,他们为了争馒头还打起来了。” 沈泽川脚步一顿,看天色还亮,便对乔天涯说:“去瞧瞧。” 茨州才开始重理册籍,如果来了流民,都要在州府衙门里呈报姓名籍贯,严防流寇混入城中。这事儿有人办,沈泽川特地来看,是因为丁桃提到了丹城。 他们到时,余小再正在发馒头。费盛和乔天涯上前帮忙,余小再连连道谢。 “犹敬,”沈泽川温声说,“把人引去州府衙门,自有人分发馒头米粥,不必破费。” 余小再是徒步到茨州的,身上也没几个钱。他如今没了官职,也不肯做周桂的幕僚,住在沈泽川宅子里,由沈泽川养着。但是他很节俭,平素也给人看看字画,这段日子才存下几两银子,如今都给人换成馒头了。 余小再说:“衙门分发定量,每日就那么多,晚来的多是些老弱病寡,饿着肚子怪可怜的。钱财乃身外之物,身外之物。” 沈泽川看流民不少,也生了疑心。丹城是阒都八城之一,今年没灾,还给韩靳的八大营提供了物资,禁军路过时也大吃了一顿,怎么突然就出现了这么多的流民? 乔天涯挨个塞馒头,忽然听着后边闹起来了。 沈泽川转过了目光,见几个泼皮闹在一起,要拉人家的驴子。费盛看沈泽川没表情,便立刻兜起馒头,挥手让锦衣卫上前扯开人,喊道:“干什么呢?搁这儿吵吵嚷嚷的!” 其中一个泼皮见过锦衣卫办事,被扯得两脚滑地,慌忙说:“官爷,这可不是我们闹事!这几人先说要卖驴,我钱都掏了,现在又不给我,你说这不是坑钱吗?!” 费盛一听,就转过头,冲底下说:“你们来茨州坑蒙拐骗,也不打听打听谁在这儿做主?赶紧把驴子给人家!” 那几个蓬头垢面的缩手缩脚,拽着绳子往费盛手里塞。驴子被扯得直叫,有只手被他们挤在后边,胡乱拍打着地面,含糊不清地念着:“那是我的驴……” 费盛耳朵灵,但他不想节外生枝,装作没听见。那手被泼皮们踩得吃痛,变成了拳头,一下一下砸着地面。可是后边不知道谁在拉他,拖得那手倏地消失了。 费盛把驴子交出去,鞋面上微沉,他低头一看,是个脏得灰扑扑的奶猫。费盛俯身拎起来,喊道:“桃子,给你个小玩——” 费盛话还没有说完,那只手又露了出来,只露了指尖,抠得指缝里全是血泥。 “我的……我的猫!” 这人匍匐着身,用额头蹭着地面。后边的泼皮看费盛转了过来,赶忙拖着他的脚踝往后藏。 费盛发觉这人腿脚不好,不知道是不是被打断了。 第146章 元琢 沈泽川突然说:“丁桃。” 丁桃揣回小本, 跳过阻碍, 抓住了其中一人的手臂,说:“你们藏什么了?让开, 公子瞧瞧。” 费盛看这群人眼神飘忽, 支支吾吾的, 就喝道:“怎么,这驴子不是你们的?” 丁桃眼尖, 喊道:“公子, 底下有个人呢!” 周围的锦衣卫团团围上来,这群人多是丹城的地痞流氓, 看锦衣卫神色不善, 又都佩刀, 不禁生了怯,在费盛下令前就一哄而散。他们一散,就露出了地上的人。 余小再提起袍子,走近来瞧, 弯腰惊道:“怎么这么多的血?快, 快扶起来, 找个大夫!” 费盛蹲身查看,说:“这腿不成了,早叫人打断了。” 这人不肯抬头,撑了片刻身,哑声说:“……猫是我的。” 费盛讪讪,把那猫拎起放到他跟前, 犹自解释道:“我以为是野猫,这驴也是你的?你不是丹城人吧?” 这人没答话,他朝着地面咳嗽起来,掩唇时费盛瞟见他掌心里还攥着方帕子。这帕子很讲究,虽然脏了,质地用料却不是普通俗物。这手指很修长,上边没有茧子,不是干粗活的手。 费盛在刹那间改变了态度,他说:“我扶你起来,你这腿走不了路,病得又这么重,尽快让大夫看看才是正事。” 这人骤然捏紧了拳头,咳声加剧。他掩唇的帕子里沾了血,分明狼狈至极,却意外地很知礼数。他垂着眼,说:“不敢劳烦,多谢。” 余小再看他腰间挂着招文袋,便知道是个读书人,不禁更加关切,回头对沈泽川说:“同知,我看他不是恶人,不如——” “同知,”这人语调忽变,“沈同知,沈泽川?” 周遭的锦衣卫霎时扶刀,沈泽川抬手示意不忙,问道:“你与我是旧相识?” 这人心潮迭起,想要说什么,却呛出了血。他喉间滚动,咳声剧烈,苍白的手指弯曲,颤抖地点在地上,用力扒出痕迹,一遍遍喃喃着:“沈泽川,是你啊!” 乔天涯对这声音似曾相识,他转过身。 沈泽川缓慢地蹲下了身,直视着这个人。这人挪开掩唇的帕子,用手臂撑着地面,一双眼像是被点燃了,里面是孤注一掷的癫狂。他抬起头,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痛哭、会歇斯底里的时候,他却极轻极轻地笑了一声。这笑犹如春水波澜,昙花一现,紧跟着坠进了深不见底的无尽烈火中,连同傲骨风流一并焚干净,把神仙变成了一把脏灰。 乔天涯认出他是谁了。 曾经春光里的柳下弹琴、知音相和尽数蒙上了烟雨,那青衫磊落的独绝公子也被人打断了双腿。海良宜与姚氏珍藏了半辈子的璞玉,就这样轻易地沾了泥。 乔松月忽然备感茫然,他直觉不该继续盯着姚温玉,可他再一次看见了自己。他们都曾住在广寒宫,乔松月下来了,俊俏负扇的公子哥变成了握刀落拓的乔天涯,他以为相逢只是一瞬,却没有料到半年以后,再见面是同病相怜。 怜这个字真叫人痛不欲生。 乔天涯仓促地别开目光,不肯再看。 * * * 天色已晚,屋内灯火不亮。药童捧着方子出来,费盛接过,转手交给下属去抓药。他们几个都立在廊子里,丁桃抱着那猫,乖得出奇。 费盛勉强地笑了笑,对乔天涯说:“不想是他,这……” 这怎么好说呢? “璞玉元琢”姚温玉,在阒都盛传多年,都被捧成了谪仙,费盛这样不与文士来往的人也对这名字如雷贯耳,谁能想到传闻中的逍遥客会变成这副模样,比余小再来时还要落魄。 余小再已经哭过一场,如今面朝墙壁,心酸不已,哽咽着说:“……他们怎么……怎么对得起元辅哪!” 费盛干声说:“世事难料,犹敬也不要太伤神。” 乔天涯靠着廊柱,隐在阴影里,并不讲话。 他们站了没有多久,孔岭送大夫出来,对他们招了手。乔天涯慢了几步,俯首问了大夫几句话,大夫如实回了,乔天涯静了半晌,侧身让人把大夫送走了。 屋内垂了竹帘,遮了些许烛光。里边被隔开,沈泽川坐在外间,与周桂低声说着什么,见他们进来,只道:“费盛当值守夜,丁桃回院子睡觉。犹敬也不必担心,厨房正在煎药。” 余小再侧身而坐,默了少顷,说:“姚公子他……” 孔岭是知心人,知道这会儿不宜在此详谈,不论是感慨还是怜悯,对姚温玉而言都无异于凌迟。故而站起身,引着余小再说:“今夜时候不早了,犹敬,姚公子才到,让他休息一夜吧,我们明日再来探望也不迟。” 说罢回身对沈泽川行了礼,对周桂说:“晚些书斋还要议事,大人也随我一同回去吧。” 余小再被孔岭点醒,也跟着他们起身告辞。他临行前望了眼里屋,看那烛光暗影间横斜着树影,里边的人无声无息。余小再回想起海良宜,不禁双目一红,忍住了长叹,匆匆地跨出了门槛。 夜色凄凉,月光照得庭院里的花草都病恹恹的。檐下吊着几只铁马,随风轻晃,摇出了当啷声。姚温玉躺在榻上,被那铁马声敲散了神识,在恍惚中,回到了阒都。 阒都烟雨霏微。 姚温玉披麻戴孝,送海良宜到了菩提山。这座山曾经葬着他的祖父,如今又葬着他的老师,他立在那雨雾间,不知山青,也不识归路。 姚氏出过国士,他们在大周历朝间挥斥方遒,也曾是世家壁垒的中流砥柱,但是到了光诚帝那一代,姚老太爷革新家风,摒除门第之见,向投帖无门的寒门庶子伸出了手,从此太学兴盛。姚家摸索着另一条路,只是这条路夭折在了太后花鹤娓与花思谦的手中,等到了姚父这代,姚氏式微,虽然余威仍在,却不能再与姚老太爷在世时相提并论。最致命的是,姚家这一代子嗣凋零,只有一个姚温玉,其余都是旁支末流,甚至没有杀出春闱的人。 近年阒都八大家各自换人,姚氏已经不能够服众。他们家中子弟还在做官的,都是誊抄闲职,没有魏氏那样的三品重臣。姚温玉虽然拜在海良宜门下,又广交文士,可他没有功名在身,也没有迎娶费氏的照月郡主。他除了才名,一无所有,结果最终才名也弃他而去,他就犹如这山间落叶,零落成泥,一文不值。 乔天涯挑了竹帘,侧开了身。沈泽川入内,坐在了适才大夫把脉的椅子上。烛火明灭,沈泽川说:“你受人毒害,不宜再风餐露宿,如果不嫌弃,就住在我家中。我的老师与你的老师算是同僚,你与策安又是旧识,不必客气。” 姚温玉洗净的面上一片平静,他还在听檐下马,过了半晌,说:“无须讲得这样婉转,我来茨州,就是为了投奔同知。” 沈泽川将折扇搁在膝头,说:“我如今寄人篱下,混口饭吃,与你只敢称兄弟,不敢称主从。” “茨州复兴,同知功不可没。”姚温玉又咳了起来,这具身体先后遭受的重创都是想让他死,他一介文人,落下的病根日后都难以铲除。如今他病得很厉害,比半年前更加单薄。他攥起了帕子,掩了片刻,才继续说:“我在途中听闻同知的所作所为,以为同知不是在谋取中博六州,而是在谋取阒都。茨茶槐的商路形成后,往东北能够连接离北互市,往东南可以牵制启东粮道。大周两路重兵皆要经过同知的眼睛,日后怎么打,什么时候打,那都由同知全权拿捏。” 沈泽川指尖抹开扇面,搭在椅把手上,没有接话。 “况且这条商路位置特殊,如果同知以此建立起商路城镇,这就把阒都东南北三面尽收囊中。八大营兵力有限,以后若是没有启东相助,阒都想要突破同知的三面包围就毫无胜算。”姚温玉侧目,看着沈泽川,“同知高瞻远瞩,谋的是几年以后。” 沈泽川盯着姚温玉。 若非此人落魄至此,不要说别人,沈泽川也想杀他。茨茶
相关推荐:
将军夫夫闹离婚
狂野总统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姑母撩人
偏执狂
人妻卖春物语
虫族之先婚后爱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我以力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