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达,就只能与茨州和睦相处。” “敦、端两州收复回来以后,势必要加强防御。守备军的重建迫在眉睫,你得精挑细选,让信得过、担得起的人前去坐镇。但是有能者未必肯甘于人下,到时候……”萧驰野转过身,指向离北的方向,“到时候我就在东北粮马道的东南方新建一个铁骑营,他们敢乱搞,你就吹声口哨,我便带着人直驱过去。” 沈泽川笑起来,轻声说:“茨州对于你我而言太重要了,这座城不能让给任何人。周桂是个好官,但他不适合做一州州府,在这群狼环伺间,仅凭一腔热忱救不了人。” “我们缺人。”萧驰野在离开雷常鸣的旧营地起,就在考虑这件事情。 如果以茨州为两个人的起始点,那么随着这个版图的扩增,他们会越来越吃力。这种吃力是指没有能够理事的左膀右臂。若是乔天涯或是晨阳还在身边,那么今日茨州的险情未必会出现,但现在还不明显的立场也会逐渐露出矛盾。 “周桂适合做六州督粮官,他的爱民之心就是根本,这样的人出巡都察时绝不会放任官商勾结。可是他又太讲仁义,不会也不敢下手严惩,所以他镇不住地方恶徒。孔岭来到他身边,正是对他的性格有所估量,来帮助周桂斩断杂枝,利落行事。”沈泽川不疾不徐,“他们俩人如果能够继续齐心协力,那么来日就还有作为。” “那这个雷惊蛰,”萧驰野说,“你看着如何?” “此人必败无疑。”沈泽川沿着墙垛,往前走了几步,说,“离开营地时,我也觉得他是个角色。但是今日见他举止,反而不那么想了。” “你我果然心有灵犀,”萧驰野看天色渐黑,便挨着沈泽川,与他一起往前走,说,“雷常鸣是他亲舅舅,他为搏茨州先机,便把雷常鸣抛在营地里当作弃子,这样做,未必能服众。他逃跑时,为避箭矢,又把身边的亲信当作盾牌。经过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此人精明有余,仁义稀缺。他想要归顺阒都谋个差事,就得先把手下的土匪变成正规军,可是他似乎还没明白,做土匪与做将军截然不同。威信不是仅靠凶残就能积累起来的东西,他在阵前屡次更改调令,所谓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①,他根本不是做将军的料子。” “所以比起此人,我更担心戚竹音。”沈泽川在阶前犹豫,说,“启东与花氏的联姻不可扭转,如今离北已反,启东就是阒都的最后依仗。戚竹音不日之内一定会升官加爵,太后本就极为欣赏她,待她爵位确定,就是该出兵北上的时候。不论如何,我都要在戚竹音来之前,把茨州先变成固若金汤的堡垒。” “大帅不好打。大哥是重骑,陆广白是游击,戚竹音是骑、步结合,她又久居苍郡,轻易不会动兵,但是她偏好猛攻。她当年深入大漠救戚时雨,就像是疾风骤雨,给对方当头棒喝,习惯把对手一刀砍翻在地,让人先生出畏惧之心,再与她对阵,就会情不自禁地害怕起来。”萧驰野琢磨了片刻,“我想跟她打一场。” 沈泽川瞧着他。 萧驰野拍了拍肩膀,说:“倒也不是现在就要跟她碰在一起,这么看着我,怪凶啊。” 沈泽川下了一阶,又想起来似的,回首说:“我的扇子呢?” 萧驰野捏了把他的下巴,一步连跨三阶,在他身前蹲下去,说:“上来我就给你。” 作者有话要说:①:《三略·上略》 第112章 逐星 落日消逝, 细碎的星子散缀在枝杈间。禁军的巡防队巡逻在大街小巷, 萧驰野背着沈泽川走在阴影下的街沿。夏夜有些热,萧驰野敞着外褂, 走得并不快。 沈泽川抬高头, 把下巴压在萧驰野的发顶。萧驰野太高了, 使得沈泽川上半身都暴露在了月光里,他只要转个头, 都能看见别人家墙内的模样。 “明早我去旧营地, 从东截住他逃跑的路线。他不敢往北走,南边又有伏兵, 最迟三日, 我就回来了。”萧驰野托着沈泽川, 说,“我们已经好久没有阒都的消息了,得尽快派人打探,这样才能知道戚竹音的动向。” “花、戚的婚事一拖再拖, 太后为求外援, 不会再让戚时雨等下去。”沈泽川估摸着日子, 说,“婚期最迟不会拖过八月。” “花香漪尽管嫁,”萧驰野说,“只要她没有子嗣,启东就还是戚竹音说了算。她是去做继室的,年纪比戚竹音还要小, 如果生下了儿子,那就是戚时雨的嫡子。等到戚时雨一命呜呼,他们母子就是阻碍戚竹音掌握兵权的隐患。” “大帅在军中的威信不可小觑,真的会忌惮一个小了这么多岁的嫡出弟弟吗?”沈泽川想着,说,“她若是为求后院安宁,与花香漪和睦相处,反倒会省下许多麻烦。” “戚竹音受封不易,从她接手启东五郡的波折里就能看出,除了阒都对她是个女人深感不安,就连启东内部的军政官员也蠢蠢欲动。”萧驰野说到这里,顿了少顷,接着说,“况且我让人誊抄的亲疏谱早在阒都时就交给了戚竹音,仅仅是为了这件事,她也不会让花香漪生下孩子。” 只要花香漪在启东根基不稳,太后就永远没有办法把启东守备军变成自己的左膀右臂。然而这都是建立在阒都还没有真正的皇帝的前提上,如果冬日来临以前,阒都推出了新皇帝,那么戚竹音就会和离北成为对峙之势。 “我担心陆广白,”萧驰野收敛了轻松之色,说,“秋日以后,边沙骑兵都要越境掠夺粮食,这是他们的马匹膘肥的时候,为了更好的渡过冬天,会选择铤而走险。边郡的军粮都依赖大周的拨发,边沙十二部也知道他们穷,粮仓就建立在边郡里,距离营地很近,所以每次都会对陆广白穷追猛打。今年启东的军粮削减一半,他最不好过,也最不好守,又遇上我离开阒都,简直是雪上加霜。” 可是这是沈泽川也没有办法相助的事情,如果边郡的位置没有那么靠东,两侧也没有天妃阙和锁天关的驻守,那么他们兴许可以与还在厥西永宜港的葛青青传书,让奚丹想办法从厥西购买一批粮食,通过河州送进启东,给陆广白应急。但是边郡偏偏就在苍郡东边,左右皆是阻碍,除了从苍郡眼皮子底下过,没有别的通道。启东也不是厥西,戚竹音在那里构建了密不透风的层层防御,想要悄无声息地通过根本不可能。 边郡就好比是站在悬崖边沿上的守夜人,这是个类似绝境的地方。 萧驰野觉得气氛凝重,便背着沈泽川转了一圈,说:“眼下还是追击雷惊蛰最要紧,待我们守住中博,想帮边郡就更加容易了,只要跨过天妃阙就能直达。一身的臭汗,还闻?” 沈泽川用手指揩掉了萧驰野颈侧的汗珠,贴着他的面颊,说:“你跑起来。” 萧驰野颠了他一下,说:“太累了,跑不动。” 沈泽川捏了萧驰野的面颊,说:“二公子不行就换我来。” 萧驰野作势要把他放下去,说:“你下来,二公子今夜就看你怎么把我背回去。” 沈泽川环紧人,一边把双脚抬高,一边正经地说:“何必争这个气?你行的。” 萧驰野把人又托高。 沈泽川挂在他背上,指尖沿着他的衣襟往下拉,在他耳边说:“二郎什么不行?什么都行。” 萧驰野侧头,意外地很淡定,说:“去哪儿啊?” 沈泽川说:“去——” 沈泽川的话还没有说完,萧驰野就迈开长腿跑了起来。他背着沈泽川跑过树荫,踩着夏夜的月辉,钻入了歇灭灯火的街巷。巡防队来来回回,却没有察觉到两个人的身影。萧驰野轻松地跃过小阶,那树影斑驳地落在他的发间,他们“叮当”地碰碎了一地的星光,像是天地间自由又莽撞的风。 小院的守门小厮还打着哈欠,听见敲门声,便心想侯爷与同知回来了。他披着衣,带着灯笼,笑容满面地打开门,门外却空荡荡的。 “闹鬼啦。”小厮小声地说着,探头出去,左右都没有看见人,就飞快地缩回去,裹着外衣一路小跑着回房。 廊下漆黑,没有点灯笼。沈泽川脚步凌乱,险些绊住萧驰野。萧驰野把沈泽川抵在门板上,在亲吻间拉掉了沈泽川束发的带子。沈泽川被吻得喘息,双手探到背后,摸寻着门锁。 “没钥匙,”萧驰野把人微微抬高,眼睛逼在咫尺,贪婪地看着沈泽川,“进不去啊。” 沈泽川脚跟沿着萧驰野的后腰向下,却又抬手抵住了萧驰野逼近的下巴,含着热气,一语双关:“进不去,那就进不去。” 萧驰野捏开沈泽川的口齿,俯首含住了那滑动的舌。昨夜还在疾行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沈泽川吞咽着津液,听着门板被碰得吱吱叫。他想缓下声音,便拉近了萧驰野,两个人叠靠在这里,一点空隙也没有。 “我们在这里,在哪里都行,”萧驰野磨着软肉,喉间收紧,带着逸出来的叹息说,“建个家。” 沈泽川出着汗,仰头在泪眼蒙眬里没发出声音。他很久没有做了,今夜被刺得微微发抖,只是几下,就要出来了。他攥皱了萧驰野肩头的衣衫,胸口起伏激烈,过了半晌,才低低地说:“不行,进、进门去……” 萧驰野把这句不行当作回答,猛地挺身,让沈泽川险些失声。 “二郎什么不行?”萧驰野用手臂牢牢地把着沈泽川,捏正他的脸,又狠又坏地说,“二郎什么都行。” 沈泽川迅速红了眼角,半露的脖颈也红了。他几度张口,却只能逸出别的声音。汗涔涔地浸湿了衣裳,沈泽川逐渐喘不上气,他抵着萧驰野的胸口,被那惊涛骇浪般的欢愉撞得晕眩,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两次缴械了。 * * * 沈泽川昏睡过去,萧驰野才沐浴完。他看窗外蒙蒙亮,就没有再歇息,而是喝了杯酽茶,就在床边蹲着身,看着沈泽川熟睡。 这不就睡着了。 萧驰野抬手摩挲着沈泽川的面颊。 回到离北,一定要请一灯大师来。他后来左思右想,都觉得不论是风寒还是疫病,频频出现在沈泽川身上跟那药分不开关系。 太瘦了。 萧驰野凝视着沈泽川,在万籁俱寂里想。 虽然以前在阒都也觉得他瘦,但那时都比现在好。齐惠连死后,沈泽川那场病来得快去得也快,可是人迟迟没有再喂起来。这一路上什么都没有,萧驰野牵着他,看着他,对他逐渐倾来的某些依赖百般呵护。 沈卫和白茶谁都无所谓。 萧驰野低下头,贴着沈泽川的面颊,盯着那试图落在沈泽川身上的日光,敌意深深。 沈兰舟是他萧策安的。 * * * 萧驰野打马出城时,周桂与孔岭相送。他勒着缰绳,说:“三日为期,不论成败我都会回来。驻扎在此的禁军暂时不动,一旦觉察到雷惊蛰的踪迹,就差人快马加鞭通报给我。茨州的城墙虽然破旧,但也不能就此置之不理,具体的加固安排,晚些有兰舟为两位详解。” “侯爷放心,”周桂说,“茨州的人手皆听同知安排。” “有关重建茨州守备军的事情……”萧驰野顿了片刻,说,“我一概不会过问,那是兰舟要与两位参酌的军务。禁军仅仅是代行巡防权,我也不能僭越处理,所以有事情,也请两位与兰舟商讨,我决定不了。” 孔岭心下一热,又冷了。他们原先担心萧驰野会借着代行巡防的军务之由,插手茨州守备军重建的事情,不肯归还茨州军权。此刻听他这么一说,先是放了心,紧跟着又担心起来。萧驰野不要茨州军权,不收茨州报酬,不拿茨州粮食,那他这般劳于奔波跟雷惊蛰对打是为了什么?不如立刻北上回家逍遥啊。 孔岭斟酌着言辞,还没有说出口,就听萧驰野接着说:“我既然答应了两位要剿匪,就不会背信弃义。周大人肯冒杀头之罪让禁军过境,这份情谊我自然要还。再者,禁军这几日的粮草供应也由茨州百姓承担。饭我们吃了,仗就肯定要打。” 周桂行一拜别礼,说:“那我们就在此恭候侯爷凯旋!” “还有几件事情,我也一并与两位说了。”萧驰野的马绕行了几步,他看着周桂和孔岭,说,“我此生没有纳妾的打算,如今暂住在周大人府上,院里就不必再送人了,男女我都不要。况且如今事务繁琐,我也没有余力在此事上与两位周旋,便借着今日,与两位说明白。” 孔岭知道他是指上次的事情,不禁老脸窘迫,笑也不是,答也不是。 “兰舟久住中博,难免有人要提些陈年旧事。但他沈泽川么,”萧驰野抬起马鞭,指着阒都的方向,“是东宫太傅齐惠连的学生,端州纪刚的关门弟子,锦衣卫前任北镇抚兼同知,还是我萧策安日后府上的当家人,跟别的名字,一概没关系。” 这下周桂也不知道该怎么接了,他本就不是会搪塞的人,听得目瞪口呆,嘴唇翕动,说:“啊、啊……” 萧驰野掉转马头,带着猛禽策行而去。 周桂半晌没回神,揪着衣袖,问孔岭:“侯爷这是、这是什么意思?那离北王……”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人家不稀罕茨州的兵马,但是别提沈卫,”孔岭镇定地拭着汗,说,“也别再提白茶。” 第113章 重逢 丁桃盘腿坐在廊下, 拨着银盘里的果子, 数了一遍又一遍。他守在这里,不让任何人前来打扰。天色已经晚了, 院墙上残存着几缕斜晖, 槐叶里碎着一把落日。 沈泽川才醒, 因为睡得太久太沉,这会儿腰酸背痛, 格外疲惫。他打开房门, 见着丁桃,竟有半晌的愣神。 丁桃被沈泽川看得抓耳挠腮, 浑身不自在。他背过还捏着果子的手, 忐忑地说:“公子, 吃、吃饭吧。” 沈泽川扶了房门,立了少顷,才哑着声音问:“……什么时辰了?” “酉时了,”丁桃出奇地明白, 赶紧接着说, “公子睡了一天呢!主子卯时就出城了, 周大人和成峰先生一起去送的。” 沈泽川眼角还剩余着丁点儿红色,在那要沉不沉的橘红余晖里,被染得像是吃醉了酒。他本就白,垂眸趿鞋时,让丁桃觉得真好看。 “厥西还是没有来信吗?”沈泽川下阶,倒也不着急走, 而是站在槐树底下,微仰着头看天色,缓着昨晚的余劲儿。 “没有。”丁桃跟在沈泽川背后,趁着沈泽川没有回头,飞快地把吃了一半的果子塞进嘴里,十分狰狞地啃完了。 沈泽川没见到猛的身影,便知道是萧驰野带走了。他一回首,吓得丁桃被噎得咳嗽。他顿了片刻,说:“没人与你抢,吃慢点也无妨。” 丁桃呛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他一边摆手,一边扯着自己的前襟,艰难地说:“公、公子咳!咱们要去找周大人吗?大人才与成峰先生在前厅用过晚饭,这会儿正商讨事情呢。” 沈泽川颔首,说:“走。” * * * 周桂才用过饭,此刻正在书斋里与孔岭及茨州各阶官员议事,他听着沈泽川来了,便立刻起身,先让旁人退下。 “侯爷说同知今日身体不适,我们原本想着明日才能商议军务,不料同知还是来了。”孔岭迎沈泽川上座,先替沈泽川免了尴尬,跟着坐下身,微微侧向他们,接着说,“眼下虽然还是六月天,但咱们府里种的都是高头茂树,夜里也凉。同知常年待在阒都,如今在这里可要留心身体啊。” 沈泽川吃茶润了喉,干哑稍缓,没那么明显了,才说:“成峰先生说得是。先生说明日就能商议军务,二位是今日就已经拟出章程了吗?” “自从同知与我们订下盟约,我就召集府上的幕僚,连同茨州各阶官员,在这几日里简单地拟了个册子。”周桂一手扶着膝头,看着孔岭起身把册子呈到了沈泽川跟前,继续说,“都是些设想,具体还是要等同知点头。你看看,如果有什么不妥之处,我们今夜都能拿出来再谈。” 他虽然说着要等沈泽川点头,但是也说了“拿出来再谈”,表明这册子里大部分的内容他们实际上是已经敲定了。这就是沈泽川目前的一个尴尬处境,他有钱,但他没有别的实权在手,他能坐在这里同这两人对谈,萧驰野的态度是关键。周桂可以感谢他,甚至尊敬他,但是周桂不会把茨州的决策权就此让给他,因为他们订的是盟约,不是归顺。 沈泽川看着册子,书斋内很安静。外边只有丁桃在逗麻雀,没有侍奉的人走动打扰。孔岭喝着茶,无端地有些坐立不安。他不动声色地端详着沈泽川的神情,却看不出沈泽川的任何情绪。他再看周桂,已经逐渐流露出了急迫,不禁在心里暗想。 这沈泽川年纪不大,却城府极深。大家相处了几日下来,瞧不出他到底乐意还是不乐意,根本无法对症下药。他们拟这个册子,也有投石问路的意思。 待天色微暗时,沈泽川才合上册子。他指腹蹭着茶盏,没有开口。 孔岭是师爷,在书斋里正经儿议事时不能越过周桂。周桂一边让他点灯,一边也微微侧过身,面朝沈泽川,斟酌着说:“同知看着如何?” “大人把茨州这几年柴米油盐的价格浮动也记录在内,账目清晰,估算明年的大致开支不成问题,我看大人还写了以后要为守备军拨出的军饷比重。大人夙夜不懈,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沈泽川含笑说道。 周桂稍松口气,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吊着心弦。听着沈泽川这么说,便道:“这册子非我一人之力能够写下来的,还是多亏了成峰和诸位同僚。那我们就开始商讨一下城墙防御吧?” 沈泽川指尖一顿,他说:“不忙,我有些问题。” 周桂连忙说:“请讲。” “大人估算了茨州明年的大致开支,除了重建的守备军,还要给两万禁军补偿一万六千石粮食,两军总计就是十一万石粮食。”沈泽川思索着,“这是按照茨州去年丰收的数额分拨下来的,也是在茨州目前原定的人数上省出来的,但是我看大人还余下了万石粮食没有标记。” “不错。”周桂接道。 萧驰野虽然说不要报酬,但是他们不能真的不给。这一万六千石粮食只够两万禁军吃两个半月,比他们划给两万茨州守备军的月额要多,虽然不能供出一年的粮食,却是真的尽力了。 周桂担心沈泽川觉得少,便真诚地说:“我今日既然把茨州的账目给同知看,就是希望同知和侯爷能够理解。因为今年大周诸事不稳,我们去年的粮食前后拨给了离北和洛山,这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往年军粮供应都有厥西粮仓一力承担,如今分摊在茨、槐两州的头上,槐州我不清楚详情,但是我们茨州是真正的省吃俭用挪出来的。我也不是要与同知抱怨,我实话实说,侯爷的两万禁军如今暂由茨州供给粮食,我们是咬着牙在承担,但是也仅仅能够承担个把月,幸好时间紧挨着秋收,算算日子能接上,所以才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这一万六千石粮食,也请同知替茨州向侯爷说说情,挪到明年不是想要赖账,而是实在有太多的考虑。” 周桂因为总是愁眉不展,眉心已经早早落了川字痕。他起身,在空地上踱了几步,对沈泽川说。 “茨州是靠天吃饭的地方,但谁也说不准明年老天爷是否还肯给茨州赏饭。我看大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害怕明年战事一起,茨州才垦出的良田毁于一旦,到时候连城中百姓都吃不饱,即便建立了守备军也养不起。我们把军粮余出了很多,那都不仅是要留作保命粮,还是在给离北铁骑做准备。同知,不是我们不肯把大额拿给侯爷用,而是离北铁骑镇守边沙悍蛇部第一线,他们确确实实比两万禁军更加重要。” “茨州肯与两位订下这样的盟约,有一半的原因是我被魏氏军粮案伤着了心,也是冲着侯爷是萧家二公子的身份才免去了许多顾虑。这个情面,我是给两位的,但也是给世子爷的。虽然同知为东北粮马道还能继续使用许下了承诺,可我也要留条后路,毕竟厥西是大周粮仓,那是各家必争之地,同知想要,太后更想要。” “我与同知说的皆是肺腑之言,”周桂最终停下,对着沈泽川缓缓拜下去,说,“乱世谋生,谁都不容易。我是茨州州府,茨州安危于我而言才是首要。侯爷与同知此次解了茨州之难,我为两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果今年茨州还是丰收年,明年这一万六千石粮食我们可以再加,但是茨州确实无法像供给离北铁骑一样供给禁军。我也直说了,如果秋时边沙进犯,或是明年春时离北粮食吃紧,茨州都会先给离北铁骑拨粮,再给禁军拨粮。” 书斋内的烛火不太亮,周桂吃穿用度都很简朴,除了要招待沈泽川和萧驰野那次,平时全家都吃的是寻常小菜,灾年也煮过树皮。茨州如今看起来是中博最富裕的地方,其实比起别地仍旧是一片狼藉,他肯拿出粮食,那都是顶着莫大的压力。周桂在萧驰野第一次出城时,就建议过请求离北铁骑的支援,那不是即兴,而是已经根深蒂固的念头。 中博兵败案在他们话里话外已经说过无数遍,然而外人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周桂因为兵败案,甚至落下了个毛病,他夜里听见哨声,都会辗转反侧,心里惶惶。茶石河沿线败得太惨了,屠杀,屠杀,这两个字从端州一直传回了阒都,当年每个人都念着这两个字,但是血流成河对于阒都而言仅仅是折子上的一坨墨迹,对于中博而言却是真正的家破人亡。 茨州能够幸免,靠的是离北铁骑。在周桂乃至茨州所有人眼里,离北铁骑远比禁军更加重要。萧既明天降神兵,“铁马冰河”就是大周东北两境面对边沙骑兵的免死金牌。雷惊蛰敢谋取茨州,却没有长住的打算,他甚至做好了劫粮就走,马上向阒都邀功的准备,他怕的就是萧既明再次调兵南下。 萧既明在军粮案中受损负伤,可是他们都没有亲眼看见,等他的人不敢信,怕他的人不敢赌。如果说以海良宜为首的老派重臣,忌惮的是萧方旭,那么往下年轻的后辈更忌惮的是萧既明。 书斋里寂静,烛火摇曳。 沈泽川觉得腰背酸痛,他领口掩住的锁骨上还有萧驰野咬过的痕迹。奇怪的是,在这样正经严肃的时刻,他却想起了萧驰野带汗的脸,想起了萧驰野有力的臂膀,想起了萧驰野喘息时贴在颈间游走的吻。 他想起萧驰野的一切,却唯独想不起萧驰野比萧既明差劲的地方。 沈泽川仅仅沉默了少顷,游神也只是刹那间,他说:“大人所说的事情,我都明白。我与策安到此,暂借的粮食,明年会如数奉还。” 周桂当即面色煞白,想要解释:“同知,我们不是……” “我要与大人谈的问题,不是你们拨给禁军的粮食太少,而是你们拨给禁军的粮食太多。”沈泽川示意周桂坐下来,思路清晰地说,“茨州肯把如此多的粮食拨给军用,就足见诚意。但是一如我们开始提过的那样,禁军只有此刻会用茨州的粮食。禁军往后的军粮有供给渠道,不需要借助茨州粮仓。” 周桂自觉愚钝,不敢擅自接话,便看向孔岭,说:“成峰是督察拟定册子的人,有些事情,他比我更加了解。成峰,你与同知解释。” 孔岭起身,扶着椅背,却问道:“同知如此笃定禁军往后不缺粮食,又说东北粮马道可以照常使用,我等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对策可以这样做,烦请同知与我们说一说,否则这粮,还是要请禁军收下。” 沈泽川轻轻拨着茶盏,说:“在此以前,我还是要先问两位,茨州往后就要靠地吃饭了吗?” 孔岭说:“茨州位置受限,若非如此,哪能存活?” “我看见的正好与先生相反。”沈泽川搁下茶盏,说,“茨州原先的确是位置不佳,往北顶着离北,往南顶着茶州,往东被敦、端两州遮挡,往西受着丹城牵制,不敢随意地动,也不能随意地动。但是那是茨州还附属于阒都时的境地,现如今你们与离北交情不浅,丹城已经无法再靠阒都的威势来迫使茨州做事,敦州被流匪占据,马上有荡清空缺之势。这样一来,茨州的三面围墙已经坍塌,剩下的茶州不是阻碍,而是机会。” 周桂又想起身,他把袍子揉得都皱了,谨慎地问:“同知是指?” “茶州处于可以到达河州的水路沿线,兵败案后河州游商借此在中博兜卖天价粮食,从大小土匪手中赚取了暴利。这条路如果仅仅用来给别人发财,未免太可惜了。” “可是茶州如今也是盗匪当道,又与河州颜氏有关系,不会平白无故让我们茨州借道做生意。”孔岭说着又有些急切,“况且我们能卖什么呢?茨州比之河州,就是个穷乡僻壤。” “卖粮食。”沈泽川说道。 此言一出,周桂马上起身,他说:“不成!那不与厥西官商勾结、倒卖官粮的黑心贼一样了吗?” “大人少安毋躁。”沈泽川的眼神太平静,平静得让周桂不由自主地坐了回去。他说:“厥西和河州之所以会有人高价倒卖官粮,就是因为中博各地缺粮,其中以茶州最甚。在阒都,一两银子能买两石粮食,在厥西,一两银子能买一石五斗粮食,但是在茶州,一两银子只能买两斗粮食。茶州盗匪手头的银子都是从茶州仅剩的百姓身上刮出来的,因此有户籍的良民反倒不能存活,于是铤而走险,沦为土匪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大人,雷常鸣——也就是雷惊蛰,他能半年以内把人马迅速扩增到这个数量,根本原因也是如此。所以茨州肯用稍高于阒都的平价把粮食卖给茶州,反倒是在帮茶州。” “可是,”孔岭微微皱眉,“我们把粮食卖给了茶州,粮仓就势必会出现空缺。我们手里只捏着银子,那不就处于茶州现在的境地里了吗?到时候厥西和河州的黑心粮商只会变本加厉地从咱们这要钱。” “河州离得远,茨州要与它做生意,不着急在这一两年。我离开阒都时,对槐州有些了解。这次军粮筹备,槐州出了一半的力,粮仓十分充盈。他们往西南就是阒都外围的荻城,荻城又直通厥西海港,槐州想通过荻城走生意,正好缺钱。茨州可以先把粮食卖给茶州,再用低于茶州的价格从槐州买回来,余出的银子可以补贴其他地方,粮仓也能随时保持充裕,能在关键时刻给离北铁骑,或是茨州自己留下退路。” 锦衣卫有“听记”的差事,就是在大街小巷详细地记录物价。沈泽川任职南镇抚时管理锦衣卫军匠,能够翻阅锦衣卫每年对各地的记录。葛青青原本想要誊抄下来,但是沈泽川通宵达旦全部背了下来。他过早地警惕着那些未知的将来,不肯轻易把重要的东西交给纸张承担。事实证明他做得不错,他们离开阒都那样仓促,什么都来不及带。但是他离开了,他看过的记录、卷宗、旧籍就跟着他离开了。 周桂陷入沉思,他想了又想,说:“槐州若是不肯……” “可行!槐州往东是落霞关,它能从离北转出一些边境风物,运去海港正好是条线。”孔岭越想越兴奋,他忍不住走了几圈,拍了大腿,说,“是啊!早该如
相关推荐:
将军夫夫闹离婚
狂野总统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姑母撩人
偏执狂
人妻卖春物语
虫族之先婚后爱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我以力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