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他又发疯了(1V1强制爱) > 第85章

第85章

要是活着,就跟你一个岁数。” 费盛闷了半晌,忽然问:“那怎么死了?” 尹昌把雪踩得吱吱叫,就着头顶星,终于能看清些路。他缩着脖子,说:“饿死了。” 费盛扶着墙,没敢再跟老头犟嘴。 尹昌年轻时混在市井,他是贱籍出身,不会别的手艺,也没上过学,想混口饭吃,费了好大的力气入伍。那会儿齐惠连推行的黄册入籍才到茨州,尹昌赶着最后的漏洞进了守备军,一待就是三十年。他在守备军里混日子,虽然不识字,却把地势摸得烂熟,就像他跟费盛吹嘘的那样,只要在中博,他闭着眼都不会走错,寻常土匪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尹昌不想提妻儿,因为他们都是咸德年饿死的,那是尹昌酗酒的开端。他回顾自己的过去,认为自己就像脚下的泥,这辈子都没出息过。 “你跟着府君,有前途,比我出息多了。”尹昌看着脚下的路,“小盛,人这辈子要走得踏踏实实,光往上看是不成的。你比我清楚,越是英明神武的主子越不好伺候,府君跟前糊弄不得,有点心思瞒不过去。你这脾性,府君不知道吗?不照样把你搁在身边用起来了吗?那是因为你有才啊。你盯着乔天涯,盯着霍凌云,可他们都跟你不同路子,你是聪明的傻小子,别为着这点东西跟他们怄气,坏了跟府君的情谊,耽误以后的前程。” 费盛听到这里,更委屈了。他走在前边,抹了把脸。 费盛的爹就是费氏的偏房庶子,到了费盛,连本家赫连侯的边都摸不着。他爹还好赌,要不是死得早,锦衣卫佥事这个职位多半也保不住。费盛跟过很多人,当初为了跟赫连侯攀上关系,成日在小侯爷费适面前抬轿子,后来跟着韩丞,被当作儿子似的呼来喝去。 他不是君子,他什么都不是,他就是想熬出头。 老头说:“你看不上霍凌云,可我听说他也是好出身,爹是打土匪的,活着不容易,别老是跟人家过不去。” 费盛说:“他抢你战功!” “给他呗,”尹昌走在费盛后边,在费盛不知道的时候抬头看着费盛的背部,过了许久,才说,“我还能活几年?拿着也没用。” 费盛还年轻,身量高大,体格强健。 尹昌不知不觉地停下了,他似乎只能走到这里,即便不服老也追不上年轻后辈的脚步,往前是另一个世界。他看着费盛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前,看了半晌。 “小盛,老头没出息,这辈子连儿子也没养活,可是你信我,我看你得活到一百岁,功成身退呢!你往前走,”尹昌停顿片刻,忽然喊起来,“你往前走啊!” 费盛回头看尹昌,觉得老头的目光很陌生。他这辈子没有被父亲注视过,所以不懂这目光背后的期望。但是他停下脚步,说:“你也走啊。” 尹昌莫名笑起来,他捋起乱掉的白发,露出沧桑的脸,说:“我老咯。” 锦衣卫到底没闹起来,费盛即便不痛快也知道分寸,翌日给沈泽川端药时,听见沈泽川问:“吃酒了?” 费盛看府君还在批案务,没抬头看自己,像是随口一问。他心里七上八下,摸不清沈泽川的意思,只能如实答道:“……昨晚喝了点。” 沈泽川顺手把批完的案务递给费盛,说:“自个儿去办差院交罚俸。” 昨天不是费盛轮值,他摸不着头脑,接过案务谨慎地:“昨个儿不是……” “招募的事情不是叫你办吗?”沈泽川终于抬眸看向费盛,“花名册还没呈过来,这差事没完。” 费盛先是一愣,接着大喜。他握着案务,“砰”地跪下去,说:“主子英明,这事我马上办妥!” 锦衣骑指挥使给了乔天涯,费盛原以为他先前的差事也要转交乔天涯接手,这是审核招募的要务,在新建的轻骑里分量很足,怎料还在自己身上。 沈泽川稍稍活动着脖颈,瞟向窗口。临近三月的端州连日晴天,庭院内的雪化得差不多了,薄光透过窗纸,映在他的右耳,在颈间晃出些许绚丽却微小的光芒。 萧驰野正站在庭院内,从骨津那里收到了阒都的新消息。 第221章 难题 萧驰野进屋时把竹帘打开了, 费盛避退。萧驰野带着外边的凉风, 把拆开的信搁到了沈泽川的案头,说:“丹城案二审, 潘氏拿庄子里的恶仆顶罪, 以潘逸管制疏忽为由, 要把潘蔺先摘出去。” 沈泽川把信看了,说:“潘氏侵吞民田, 丹城十室九空, 只要查过丹城的黄册就知道去年流离失所的百姓多达数千人,光拿个恶仆出来, 也顶不住豁口。潘蔺在户部统理八城税赋, 缺了多少, 他不可能不知情。” “潘氏掌管田税事务的人都已入狱,”萧驰野遮住了光,“这些人全部咬死了是自己鬼迷心窍,不是潘氏授意。” 沈泽川指尖轻轻磨蹭着纸页, 说:“潘祥杰这个老滑头。” 潘祥杰见识过花思谦和魏怀古的厉害, 为了提防这一日, 早就做过准备。他安排的丹城田税主事都是家生子,跟潘氏利害一致,这个关头保潘蔺就是在保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自然肯闭嘴顶罪。 萧驰野说:“薛修卓既然敢在此刻发难,手里一定有潘氏的把柄。” “他都能把孔湫和岑愈带上船,手里有丹城的真账本也说不定”沈泽川想了想, “但他没有拿出来。” 这案子已经有了三司会审,潘蔺也革职查办,按照流程,只要薛修卓示意梁漼山拿出证据,他们就能胜出,即便最后仅仅拿掉了一个潘蔺,对眼下的阒都分划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思来想去,能在此刻摁住薛修卓不要动作的事情只有春耕,”日光从背后溜出来,洒在兰舟的侧脸,萧驰野抬臂挡掉了,不许它偷看,“厥西十三城耕耘在即。” “可是厥西去年无灾,十三城仓廪充实,”沈泽川像是没察觉二郎的占有,说道,“他们冬日没有给启东五郡分拨军粮,只是补充了阒都粮仓,这会儿应该还有春耕储备,薛修卓怕什么?” “原定计划自然是没问题,”萧驰野坐在桌沿,看着沈泽川,“倘若其中出了点岔子呢?” 沈泽川一点就通,他搁了笔,说:“看来太后是要借用戚竹音出兵一事挪空厥西粮仓。” 阒都能在此刻挪空厥西粮仓的办法就是军粮征调,薛修卓如果一意孤行,执意在此刻继续深查,那厥西今年的春耕就没办法进行,几十万人吃饭的问题悬在薛修卓的头顶上,让他不退也得退。 “太后这一手是后发制人,”萧驰野说,“薛修卓如果同意军粮征调,厥西粮仓就要空置。为了春耕,厥西必须向还有储备粮的八城借调,那薛修卓就不能在此刻得罪世家,他得停下追查田税的事情跟代表世家的太后求和。薛修卓如果拒绝军粮征调,启东五郡的军粮没有人补,戚竹音就没办法出兵。” 厥西不仅要负担阒都粮仓,还要负担启东军粮,如果他们在春耕时缺粮,各地州府要把境内缺少的粮食如数呈报给布政司,身为厥西布政使的江青山就得想办法把这些缺少的粮食给补上。一般情况下,户部会根据去年各地收成情况进行调协,江青山能跟临近丰收省区的布政使打欠条,把粮食借过来,到时候大家自行商议,看是拿境内农物换还是银子买。然而眼下能给厥西借粮的只有八大城,想要说服太后在厥西被军粮征调空粮仓后借粮,薛修卓就必须放过八城田税,甚至当过丹城田税。 “有钱也买不到粮,田税一事已经打草惊蛇,错过了以后就更难查了,况且此案牵动太学目光,薛修卓要是退了,学生们也要对他笔诛墨伐。”沈泽川缓缓伏在桌面,“太后这局设得高明,不过是顺势拨了下棋子,就让薛修卓进退维亟。” 太后在这里还借助了沈泽川的势,沈泽川给启东补的军粮都是颜何如整合河州和厥西粮仓“偷”出来的,阒都再从厥西征调,厥西就相当在半年内经历了两次军粮填补,粮仓自然负担不起。 萧驰野盖住了沈泽川的发顶,说:“算无遗策的薛延清也陷入了死局。” “办法还是有的,”沈泽川抬眸,对萧驰野纯善地说,“换做是我,就直接拿掉太后了。” * * * 阒都这几日的雪化得快,沿街的屋檐溜着水,好在官沟去年新修过,没有再发生堵塞。薛府位置不偏,但跟隔壁的宅子挨得太近,两家的墙根都泡塌了。 薛修卓近来都住在大理寺,回来拿换洗衣物时看见院墙已经翻修一新,他问家里边伺候的主管:“几时修的?” 薛修卓治家不讲究繁文缛节,主管上了年纪,跟在他身边还是态度恭谨,如实说:“大夫人前几日回来看望锦哥儿,瞧见院墙塌了,回去跟大爷提了几句,大爷就叫人来修了。” 薛修卓闻言眸中微暗,想了片刻,觉得大哥薛修易这番举动奇怪。薛修易跟薛修卓不对付,分出去后迅速败光了仅剩的家产,沾着薛修卓的光在户部做闲职,勉强糊口,他哪来的闲钱给薛修卓修院墙? “让账房如数给他补回去,”薛修卓说,“大夫人无事也不要再来看锦哥儿了。” 锦哥儿是薛大的嫡子,今年八岁了,薛修卓养在自己跟前,在薛大分家出去后也没有把锦哥儿还给薛大夫妇。薛大来要了几回,因为总是见不到薛修卓,只能作罢。 主管称“是”。 薛修卓的包袱轻巧,他不穿绫罗绸缎,最浮艳的衣裳就是官袍,收拾起来很方便。他常在办差大院里住,身边只有个哑儿跟着伺候笔墨,也没什么侍女,平素粗茶淡饭,都是做户部都给事中时跑地方外勤留下的习惯。 薛修卓收拾完就要回办差大院,主管给他撑伞,温声劝着:“三爷总住大院里头,也没个人伺候,这天气骤变,衣裳还是得穿厚。” 薛修卓到了门口,哑儿上前来接过伞,冲他“啊啊”地说话。薛修卓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了,回身对主管说:“家里头就由你照顾,我的月俸按时送回来,你看着府上有什么可添置的,就添吧。” 薛修卓自打升迁就不坐轿子了,来回步行,此刻吩咐完,就由哑儿打伞,转身入了细雨间。待到了办差大院,看梁漼山已经等了半晌。 “延清大人。”梁漼山下阶相迎,对薛修卓行礼。 薛修卓打发哑儿走,对梁漼山说:“进去说。” 梁漼山慢了几步,跟在薛修卓后边进屋。屋内点了灯,炭盆却是空的,梁漼山落座时觉得椅子凉。他在刚才等待的时候就看过了这屋子,朴素无华,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壁上挂着的姚老太爷的遗笔,除此之外桌椅板凳全是寻常物件。 谁能想到薛修卓负担得起启东军饷呢? “崇深不必拘谨,”薛修卓打开窗子,坐下来,温声说,“今日是为丹城田税案来的吧?” 薛修卓身量挺拔,举止大方,令人如沐春风。他如今也是阒都重臣了,可梁漼山在他跟前待得很舒服。他既没有世家子弟的傲气,也没有寒门庶出的拘谨,侃侃而谈时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不错,”梁漼山把怀中包裹严实的账本拿出来,“下官正是为了丹城田税案而来。” 薛修卓等着他的下文。 梁漼山接着说:“上回太后懿旨,要花三小姐归宁,大帅得替父随行。依下官拙见,这是在催大人哪。” 太后在这个时候召戚竹音入都,无非就是给薛修卓施压,军粮征调还悬在那里,时间不等人。 薛修卓说:“内阁已经拟了准许大帅出兵青鼠部的票子,太后迟迟不肯批红,眼下大帅入都,倒也不全是坏事。” 梁漼山说:“可军粮征调的事情悬而未决,再拖下去,只怕会耽搁厥西的春耕。” 薛修卓数日没歇,也是难在这里。他跟江青山费尽周折理清厥西十三城的账本,就是为了避免厥西像八大城一样出现流离失所的情况,太后拿的是他的软肋,这还真轻易动不了。 今日梁漼山不来见薛修卓,薛修卓也要去见梁漼山,他说:“崇深兼管河州、厥西两地盐税要务,不如跟我说一说河州详情。” 这是想从河州借粮了。 梁漼山面露难色,他说:“下官直言了,大人想从河州借粮,着实难办。今年河州丰收不假,可官粮上供阒都,剩余的也要作春耕储备,只能跟颜氏借民粮。那颜何如相当难缠,又是财大气粗,给钱也未必肯借,就怕他顺势开口索要些别的,反倒坏了河州这锅汤。” 薛修卓陷入沉思。 他如今难在粮,而不是钱,最关键的是,眼下有钱也买不到粮。要是现在是在为启东军饷发愁,他还可以在河州、厥西两地提高关税,从行商身上刮出来,但偏偏缺的就是粮食。 按照海良宜的计划,把江青山调去中博复苏,今年也能见到些许粮食,到时候再从槐州凑些出来,解决军粮不难。然而中博现在是沈泽川的地盘,茨槐茶商线把大周的粮食截掉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等大帅入都,”薛修卓说,“我跟大帅谈谈。” 第222章 诈棋 马蹄搅着泥浆, 在城门口停下。 戚竹音臂间挂着披风, 背着阴沉沉的天幕,看阒都巍峨的城墙。此刻天还没有亮, 驻守在城墙上的八大营小将看到启东的军旗, 立即拉长声音喊道:“开——门, 恭迎大帅!” 几个城兵喊着号子拉门,机拓发出闷响, 斑驳的城门缓缓上升。城门内的八大营士兵肃然地分立在两侧, 对着门口的戚竹音压剑行礼。 戚竹音抬臂,背后的启东骑兵整齐后退, 跟她隔出了不小的距离。她抖动缰绳, 带着花香漪的马车踏上了阒都的官道。 两侧的士兵肃穆而立, 目不斜视。 戚竹音今日穿着朝服,她虽然没有封爵,却因为太后亲点,有穿侯爵朝服的资格。朝服绯色作底, 补子绣的是超越品阶的白泽。发间改掉了男服的梁冠, 戴的是五珠, 随着马匹的走动在空中摇曳。 官道前方是相迎的朝官,侧旁站着锦衣卫指挥使韩丞和内监福满。 双方稍作寒暄,就要引着戚竹音入宫。 街道肃清,无人喧哗,阒都寂静得只闻孤雀细鸣。韩丞上马陪在戚竹音身侧,笑道:“边郡告捷, 大帅劳苦功高,此番入都,必有垂天之赏。” 这话虽然讲得和煦,却是站在戚竹音的痛点上,她几次立功都没有封侯授爵,如今离北反叛,戚竹音和启东守备军水涨船高,成了太后在外的依仗。她借机撤掉了监军内宦,成为了可以威胁阒都让步的东南刺头,早已让太后心中不满。此刻又紧挨着边沙战事,爵位正是太后制衡戚竹音的锁链,给戚竹音授爵的事情遥遥无期。 戚竹音跟韩丞不对付,先前几次都不愉快,这会儿和韩丞虚情假意,道:“借指挥使吉言。” 两个人在马上周旋,待到了宫门口,后边跟了一路的福满赶紧滚下马背,亲自来接戚竹音的缰绳。东厂在天琛帝死后就此落没,二十四衙门再也没有像潘如贵那样能呼风唤雨的大太监,福满更是夹着尾巴做人。 戚竹音对内宦没好感,朝廷派去监军的双喜现在还关在苍郡的牢房里。福满为了不讨戚竹音的嫌,特地打扮了一番,他内着葫芦景补子,头戴珊瑚铎针,外边罩着盖面,脚上蹬着乌靴,只敢往朴素上靠。 福满哈着腰给戚竹音拿了缰绳,满脸堆笑:“这可是咱们大周的‘汗马’,奴婢保准儿替大帅喂好。” 戚竹音颔首,回头看了眼马车,站在前边等着花香漪。 韩丞把马鞭扔给边上的内宦,闻声薄哼一声,指着福满笑道:“你个老贼头,见到大帅马上要受赏,可劲地拍。” 福满了解韩丞的秉性,立刻说:“指挥使这是臊奴婢呢!”他矮身凑近,对韩丞献媚,“奴婢平素都是仰仗指挥使,您看着,几时能全了奴婢的心愿?” “你跟我一个岁数,把我叫爷爷,”韩丞说,“说出去我都臊得慌。” 日你娘! 福满腹诽,这狗日的成天拿乔,嘴上说着臊得慌,可使唤的人的时候不就是在当孙子使?老天有眼,没叫他生出儿子来真是大快人心。 福满抚着胸口,嬉笑道:“前头老祖宗还在的时候,奴婢就是儿子,按资排辈,可不得把您叫爷爷吗?” 韩丞瞧不上这些插科打诨的内宦,但乐得把他们当狗使。内宦在永宜年后期都是祖宗,那会儿潘如贵率领东厂压着锦衣卫,韩丞还不是指挥使,看着纪雷认潘如贵当爹羡慕得紧,如今风水轮流转,看着福满在自个儿跟前打躬作揖,心里自然痛快。 福满上过内书堂,识字,天琛帝时期跟萧驰野内外联合,做到了司礼监。后来天琛帝被慕如刺杀,他当即倒戈,听凭韩丞的指挥,用一卷圣旨把萧驰野召进了宫,韩丞因此构陷萧驰野弑君。冲着这个功劳,韩丞也肯继续让他打理内朝要务,反正风泉下去了,福满再熬一熬资历,也能做老祖宗了。 韩丞看花香漪还没有下来,好似不经意般地问福满:“储君近来如何?” 韩丞当初在诏狱棋差一招,没有杀掉李剑霆,致使自己扶持韩家子登基一事作废,跟薛修卓结了怨,专门安排福满在宫中盯着储君的一举一动。 福满借着侧身的动作,低声回答:“一切如常。” “薛延清近来在查丹城田税,把朝堂搅得一团乱,”韩丞看着福满,“太后因此夙夜忧思,玉体抱恙。你看着给储君提个醒,让薛延清冷静冷静。” 福满一愣,随即埋首应了。 这句话的重点在让薛修卓“冷静”,至于用什么办法,就得福满自己琢磨。 李剑霆已经不小了,太后却迟迟没有归权储君的意思,她坐在代行天子之权的位置上,把李剑霆驱逐在朝堂外,李剑霆的旁听权都是经筳官的提议。现在薛修卓又在外朝逼得紧,太后这是要给薛修卓一个教训。 福满心口直跳,他不敢流露出半分,一直躬着身,直到韩丞离开。 * * * ════原耽书漫════ 公众号整理 更多耽.美.汁.源.请关注哟~ 请于24小时内阅读并删除 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耽书漫════ 屋檐滴水,窗边返潮,桌上的旧书起了皱。姚温玉捞着宽袖,把书页翻开晒。 三月冰雪消融,端州遽然转暖,到处都是潮的。沈泽川站在桌边,随意地看着姚温玉的那些旧书。 “军粮征调薛延清得跟大帅详谈,”姚温玉用指腹抚平皱角,“去年启东只有边郡打仗,当时的军粮是阒都供应的,其余四郡军屯没有受损,薛延清心里有个账本,不会轻易被太后绕进去。” “难住他也简单,”沈泽川没抬眸,像是琢磨着书里内容,“启东的收成详细还没有呈报,大帅咬死不够用,他也不能强求。” 姚温玉在沈泽川身边待的越久,越觉得府君的喜怒好分辨,好比现在,沈泽川就是在说笑,这种耍赖的法子骗不过精于查账的薛修卓。 姚温玉不着急,而是问:“依府君之见,薛延清该拿什么跟大帅谈?” “自然是他最大的那张牌,”沈泽川不假思索,“他把储君捏在手里,在某些时候就是站得比太后高。阒都讲究纲常伦理,太后就是再治国有方,她也只是代行天子之权,而非真天子。” 太后依赖启东,却又嫁了花香漪过去,接着压着戚竹音不给升,同时,她为了讨好戚竹音,在可以的范围内对戚竹音相当大度,去年双喜和陆平烟两件事情戚竹音都对阒都调令熟视无睹,太后照样忍了,没有问责。这就是在维持双方的高低,时刻把启东压在自己手下,让戚竹音既能为自己所用,又受制于无爵不能跟自己翻脸。 可是李剑霆没有这个顾虑,她是大周如今名正言顺的储君,内有内阁教导,外有学子声威,还有薛修卓为首的实干派全力支持,戚竹音效忠她是天经地义,她只要扛得住言官弹劾,封戚竹音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而这恰恰是处于尴尬位置的太后所不能做的事情。 沈泽川合上书页,说:“大帅一日不封,启东兵权就一日不稳,无爵在身是戚竹音不能归于‘正统’的根源。试想她若是战死沙场,或是负伤下马,家中庶兄弟就能借此机会抢占戚时雨的爵位。五郡兵马大帅听着威风,可要是没爵,她就只是那个位置上的暂居客,继承不了戚时雨身后的一切。太后怕启东做第二个的离北,所以不敢封,而这个‘不敢’正是太后最大的弱点。” 李剑霆如今最缺什么? 就是兵权。 世家折损了魏怀古,又在海良宜死谏一事上落于下风,太后还能够在博弈中跟内阁及薛修卓平起平坐,就是因为她双手紧握着大周剩余的两大兵权。不管是孔湫还是薛修卓,都是文官,只有军议权,没有调兵权。 如果薛修卓在此刻给了戚竹音封侯的承诺,那么戚竹音就可以转投储君麾下,放弃跟太后周旋。启东兵马也自然归顺于李剑霆,这是卸掉了太后的一条手臂。 “有钱好办事,”姚温玉接过沈泽川还来的书,说,“倘若薛延清没有奚家银库,光凭口头承诺定然说服不了大帅,但他负担了启东军饷,大帅也要再三斟酌。” 以上假设都建立在启东军屯真的能自给自足,不必从厥西粮仓强行征调,然而启东今年的军粮实际上是掌握在沈泽川手中,戚竹音必须要顾及中博,她得好好权衡。如果沈泽川对她转投储君的事情不满意,那颜氏就能断掉启东的军粮,戚竹音还是得问阒都要粮,薛修卓就得再度回到最初的困境里。 “薛修卓,花鹤娓,”沈泽川把姚温玉的废笔轻轻投进了笔筒里,笑起来,“我和谁玩呢。” 沈泽川的腕骨浸在日光中,他的手上牵着条看不见的线,能够悄无声息地推动阒都的局势。 姚温玉把那支笔拨正,笃定地说:“府君已有安排。” * * * 天还没亮,宫檐下候着宫娥,都避身提着灯笼,缄默无言地照着路。戚竹音进宫觐见,得去明理堂,花香漪则要到太后寝宫内等候,两个人只能一起走一段路。 花香漪因为怕冷,额间还戴着卧兔。她仪态实在好,行走间不闻佩环声响,站在戚竹音身边只是稍矮些许。 戚竹音在启东成日都待在边郡,跟花香漪至今没讲过几句话,这会儿觉得有些沉闷,正想开口。 花香漪就说:“家中的账本大帅瞧了吗?” 戚竹音这才想起上回那茬,说:“上回归家看了,有劳……”她在“母亲”这个词上卡了半晌,对着花香漪比自己小两岁的脸着实喊不出口,只能仓促地略过去,说,“……了。” 花香漪罩着汤婆,看幽鸦掠过晦暗的天空,转眼消失在宫檐,这是她熟悉的景致。她说:“大帅客气了。” 戚竹音余光瞟见花香漪领间绣着折枝小葵花,仿佛是藏在端庄下的娇俏,与这幽深宫掖格格不入,因而显得格外清丽可爱。 花香漪忽然偏头,看着戚竹音,仅仅片刻,她就挪开了目光,轻声说:“姑母召见大帅,一是为出兵青鼠部,二是为军粮征调,这两件事可以合二为一,大帅要做个抉择。” 戚竹音摸不准花香漪此刻跟自己讲这些是什么用意,她这次入都就是被太后当作了刀,用来胁迫薛修卓和内阁,丹城田税的事情她早有耳闻。 花香漪却话锋一转,说:“阒都常年风大,站在楼上也看不清阶前荣华。天又这样冷,神武大街上好些店铺都关了门,夜里吃醉的都是空腹人。” 戚竹音微怔,看向花香漪。花香漪已经停下了,侧身对后边没声响的福满笑道:“公公猫儿似的。” 福满自己就心乱如麻,隐约听着什么“天冷”,便没往心里去。他见花香漪盈盈地立在前边,觉得三小姐容色绝顶不可逼视,就拎着灯笼赔笑道:“奴婢怕惊着夫人跟大帅的雅兴,不敢吵闹。” “既然到了这里,”花香漪对戚竹音细声说,“大帅便先去吧。” * * * 明理堂阶侧新栽的花木挂着薄霜,堂前空旷,地板都擦得光亮。待堂内宣了名,太监引着戚竹音上阶。她踩着那阶,觉得脚下生凉,这是她不论多少次都习惯不了的感觉。 堂帘向两侧挑开,戚竹音跨进去。 里边等候的数位朝臣都起了身,戚竹音谁也没看,对着太后行了礼。太后没放珠帘,含笑道:“哀家与竹音只是两月不见,便觉得很是牵念。那边郡苦寒,你起来,容哀家细细瞧一瞧。” 戚竹音抬头,余光就看见了立在侧旁的储君。 兵部尚书陈珍束袖而立,看着戚竹音的目光有些担忧。岑愈的面色不大好看,唯有孔湫还算如常。这堂内气氛古怪,就像是外边那株新栽的花木,看似并蒂连缀,实则虚于表面,早被冻坏了根子。 太后胜券在握,不着急切入正题,跟戚竹音寒暄半晌后,说:“你常年驻守边陲,风里来雨里去,哀家听闻你连侍女也不要,身旁没个体贴人,铁打的身子也着不住这么折腾。”她也不等戚竹音回答,侧目对赫连侯说,“你瞧瞧。” 赫连侯迎着太后的目光,感慨道:“臣见着大帅,就想起那不成器的费适,虽为男儿身,却不识凌云志,叫臣好生发愁。” “费适刚刚及冠,须得有人在侧勤加引导,否则好孩子也坏了性。”太后再度看向戚竹音,“竹音,还记得你费弟弟吗?” 戚竹音道:“依稀记的,是照月的弟弟呢。” 她像是直惯了,随口答的,可是照月郡主都得把她叫声姐姐,她这是侧面跟费适拉开辈分。 太后却说:“费适年纪小,正愁没人教。你是启东兵马大帅,他佩服得很,成日把戚姐姐挂在嘴边,就想往启东跑。你跟照月好,两家也不是生人,这几日若是得空,也与他说说边陲逸闻,也算是成全他那点念头。” 费适都及冠了,什么事不能做,要她戚竹音跟在后边教?况且费适只是小侯爷,还没继承赫连侯的爵位,又无官职在身,站到戚竹音跟前矮得不是一截,喊姐姐那是乱来。 太后意思明显,这是要摁着戚竹音把费适指给她。戚竹音为着军饷也不能翻脸,她说:“太后吩咐,本不该推辞,但此次入都实为军务,边事紧急,不宜再拖。” 太后稍稍坐回了身,倒没为难她,而是顺势说:“这是自然,上个月军报陈述青鼠部进犯,你打赢了,该赏。” 戚竹音把阒都那点腌臜摸得清楚,太后这个关头把费适塞给她,不过是在打击薛修卓的同时要她老实。军粮是个难题——如果她没有沈泽川的供应的话。 戚竹音忽地想起花香漪适才那几句话。 阒都风大。 花香漪是在暗示她什么? “你给兵部的折子哀家也看了,想要趁胜追击,这没错,可眼下不是时机。”太后得不到戚竹音的妥协,便说,“三月正逢春耕,启东要打仗,军屯就得空置,那秋后的粮食势必要减损,得从别地粮仓调,可眼下就已经补不上了,厥西的百姓也要吃饭。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穷兵黩武绝非良策,受苦的还是百姓。” 太后闭口不提八城粮仓,这是留给戚竹音自个儿提,她只要提起来,这问题就能踢给薛修卓,到时候大家僵持不下,依然得听太后调派。如果薛修卓不摆手,戚竹音不结亲,那启东就出不了兵也拿不到粮。 堂内忽然落针可闻

相关推荐: 她太投入(骨科gl)   将军夫夫闹离婚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大唐绿帽王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祸国妖姬   赘婿   倒刺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生存文男配[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