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重生之军婚_新御宅屋 > 第61章

第61章

兵法案例,一问一答貌似考校,实则却是在讨论,许多萧锐的看法和见解,能让老李靖都眼前一亮。 这边尚书夫人红拂女也访友回来了,李胜男提出了头簪图纸的事。 “好狂的小家伙,既然他这么有心,那这份图纸就当做你的嫁妆,送他了。”红拂女很好奇,萧锐是唯一见过暴雨梨花的人,见过之后还有信心仿制,他哪里来的自信? 第八十七章 提前开工? 两天后,李孝恭的王府内,萧锐说明了来意。 李孝恭惊讶道:“提前开工?为什么?好不容易有个年节休息几天,你小子又算是个闲差,等到过来元宵节灯会再开工多好?别人求都求不来呢。人家当官都逃清闲,你倒好,一个六品官整天忙的跟打仗一样。” 萧锐有苦难言,你以为我愿意早走吗?长安不能呆了,三天两头的被几个女子抓住陪玩,哪怕是一个个轮着来,我也愿意的。可你们一块来寻我,天天要面对送命题,你们是商量好的吗?整得我心力憔悴。 现在我明白了,后世的一夫一妻制,真的是在保护男人。 唐代虽然是三妻四妾,可想象中的丈夫当大爷的场景并不多见。因为结亲讲究个门当户对,你想让人家伺候你?可凭什么?人家也是在娘家的娇滴滴千金大小姐,双方身份地位相仿,除非那些性格柔和的,否则哪个大小姐,嫁了人就唯唯诺诺的?如果有,大概是宋代程朱理学之后吧。 如果三妻四妾制度,真的是每个男人兴奋的终极追求,那鼎鼎大名的宰相房玄龄就不会怕老婆了。 这番话,萧锐却是不能跟李孝恭说实话的,只能勉强说了个理由:“前不久答应了陛下一个条件。年节已过,等到开春就要春耕。天下久经战乱,百姓困苦,多数没有大牲口,所以春耕十分艰难。” “你不会答应陛下,要帮忙解决春耕问题吧?”李孝恭笑了,“小子,耕牛大牲口什么的,可不是你加班几天就能弄出来的。” 萧锐小心的看了一下周围,李孝恭会意,挥退了侍女下人。 萧锐压低了声音说道:“我改进了耕犁,能极大省力,而且加快耕种效率。即便是没有大牲口,两个壮劳拉犁,一人扶犁,三人为一组。一天下来也能犁出二亩地。” (ps:经老人们介绍说,早些年没有机械化的时候,是黄牛耕地,一个人一头牛,效率很低,一天下来耕牛累的不轻,能犁出二亩地已经是好牛了。但也取决于地块土质,沙土地较为省力,就不止二亩。硬质黄土地最费力。加上滥用化肥土壤板结问题等等,所以效率不高。但古代基本不存在土壤板结问题,因此推断两人拉犁,一天两亩的效率,毕竟古代不用太过深耕。) 嘶……当真???李孝恭是下过地的,知道轻重,惊呼起身。 萧锐自信点头:“保守估计。我跟陛下保证的是关中、河南道两地的百姓。这两地百姓多是依水定居,黄河两岸的河滩地居多,人代替耕牛拉犁,甚至一天三亩也说不定。” 李孝恭兴奋的拍着萧锐的肩膀:“好小子,真有你的。说吧,想要老叔我做什么?要人还是要钱,你一句话,只要我有。” “不用钱,我那河边工地已经建成了框架,能简单住人开工了。我想请老叔帮忙,从您的几千退役老兵里,遴选一批手脚健全的,身体有力的,先行驻扎进工地,立刻开始生产新型曲辕犁,距离春耕还有两个月,流水线生产,应该能生产几万把新犁。” 李孝恭沉吟道:“这有点难度,手脚健全的大约有三分之一。而且生产新犁需要的是工匠,木匠、铁匠,我哪里都是大头兵,很多人不会呀。” 萧锐哈哈大笑了起来:“不担心,我有一种办法,叫做生产流水线,每个人只负责生产一个零件,只要有统一的尺寸就错不了,最后我们给拼装起来就行,很简单。” 李孝恭听的似懂非懂,看到萧锐这么有信心,点头说道:“行,你有安排就好。要不把那三千人都调给你吧,遴选走一部分手脚健全的,剩下的人可能会有不安。其他人你也带上,有用没用的,哪怕当个搬运推车的也行。伙食费不用你出,我王府供给,另外我再调配一批帐篷。” 萧锐感动的说道:“行,那就全来吧,伙食费算我的,您管帐篷就行,暂时让他们委屈一下。等工地彻底完工了,他们就可以正常安家,从此摆脱耕地生存,转行常年当工匠了。等咱们的新犁名头打响了,工厂就要扩大生产,实现盈利。三千工匠怕是远远不够,三万我也不嫌多。” 李孝恭不解道:“盈利?怎么?你生产出来的新犁,是要卖给百姓吗?不是朝廷免费发放?如此一来,怕是许多百姓舍不得掏钱买咯。” 萧锐嘴角微弯,有些狡猾道:“王叔,朝廷想要免费发放,那是朝廷的事。我可以把新犁以‘成本价’提供给朝廷。毕竟我们的材料和人吃马嚼的,投入不小。如果我们免费赠送,工厂几千人就要饿死啦。往后还怎么继续生产?” 成本价??? 看到萧锐的表情,李孝恭哪里不知道,这个奸诈的小子,什么成本价?他分明就是想挣朝廷的钱,来养活工厂。 不过也好,养活了工厂,就是养活了那些退役老兵。难怪他之前那么有信心说解决二十万老兵的问题,如果是这种办法,没准还真行,就是不知道朝廷愿不愿意出钱收购。 当天下午,萧锐就带着裴寂的儿子裴律师,重新回到了工地。 什么首次朝会、什么元宵花灯游园会等等,萧锐全都缺席。长安想要见萧大才子一面的百姓们大为失望。相反的,那些因为萧锐不敢出门的纨绔们,却松了口气,无不拍手叫好,这个煞星总算走了,有他在长安,年都过不好。 几天后,李孝恭的人就位了。国舅长孙无忌入宫求见皇帝,“陛下,工部来信说,萧御史的工地想要购买大量的生铁,我们不知其用途,因用量太大,不敢批复。” 生铁? 李二想起了萧锐的军令状,大手一挥:“只要他出得起价格,给他。” “可是,他要的量有点大,如果全给了,会影响我们一部分的武器装备生产。”长孙无忌跟皇帝不同,他不会完全信任一个小娃娃。 盐铁一直是朝廷严管的,上次他搞了食盐生产。这没过一年呢,就把手伸向了生铁?有古怪,不得不防! 沉吟片刻,李二笑道:“这个困难,你可以告诉萧锐。如果他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有的谈。对了,生铁的价格要公道,不能因为朕的原因就给他折扣,这小子有钱。” 长孙无忌笑了,好哇,终于有一次机会,萧锐你落到我的手里,这可怪不得我公报私仇,是陛下暗示我勒索你的。 第八十八章 对赌协议 次日上午,长孙无忌的马车缓缓驶向了灞河边的工地。 一路走一路看,天寒地冻的,官道上人烟稀少,此时在这条道上走动的人,基本都和工地有关。 “来来往往这么多车马,似乎是在运输、运输木头?萧锐是在建作坊吗?用的了这么多木头?记得去年工部批复的时候,已经给足了建筑用料的。” 带着疑惑,长孙无忌的马车停在了工地外面,下车走进了工地。没让人通报,他想实地看看,到底这个工地在做什么。 未完成的这一半工地,确实在建筑房屋,不过用人手不多,这样的进度,别说半年,估计得一年吧? 边走边看,长孙无忌来到了另一半,已经建好房屋的场地,里面热火朝天,人来人往。工匠的嬉闹声、密集的锯木头声、劈削刨锛声、打铁叮咣声……几十亩的场地,似乎比这几天曲江池的元宵灯会都热闹呢。 凑到了其中一名工匠旁边,长孙无忌虚心请教道:“老师傅,您这是做什么物件呢?看着不像是建房子的梁柱呀。” 对方年约五十,头发花白满脸沧桑,全身上下尽显凌乱潦草,这样的一位老人,原本在河北那边是风烛残年潦草度日,可现在到了这工地,似乎像是重新焕发了生机一样,双眼透出的全是兴奋和激情的干劲儿。 若不是因为年迈,干一会儿身体酸痛得歇口气,谁都不会相信,这是位老人家。 这个工地赶制的物件,是要保密的,老工匠一看是生人,十分警惕,“先生是外面来的?如果有事,请去那边总工楼寻总工。” 感觉到对方的戒心,长孙无忌温和道:“我是朝廷派来接洽生铁的,萧大人上书要生铁,我来接洽。您老也知道,生铁是朝廷严管,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用途是否合规?若不合规,对萧大人可不好。” 一听到对萧锐不利,老工匠紧张起来,有那么一瞬间乱了方寸,连忙给解释道:“合规的。朝廷规定生铁民间买卖,只能是农具或者炊具,我们打造的是农具,萧大人说加把劲,一定要赶上春耕。” “农具?”长孙无忌也是知道民间疾苦的,可左看右看,愣是没看出这个弯腰的木头,是什么农具? “老师傅,敢问这是件什么农具?在下学识浅薄,竟不认得。” 听到这个,老工匠丢下了手里的活计,冷下脸说道:“想知道是什么,跟我来,我带你们去寻总工。” 嘶……好警惕的老兵。长孙无忌有些后悔,早知道这样,该找个年轻点的忽悠。 可是抬眼望去,全是老弱病残,又有几人年纪轻轻就退役的? 老工匠执意带着长孙无忌和随从走,二人只能跟上,看那架势,若是不配合,马上就会被认为是刺探情报的奸细。 “哟,国舅爷?您怎么有空过来了?有失远迎,快请快请。”萧锐正好走出总工楼,迎面撞上。 “萧大人,这两人上来就问东问西,我还以为他们是心怀不轨的奸细……” 萧锐笑道:“误会了王师傅,这两位不是奸细,是国舅爷和工部的大人,都是我们的大金主,是自己人。不过您做的没错,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万一混进来别国奸细就坏了。” “行,那老汉继续去做活了。” 工部的随行官员心说,好傲气的老汉,知道国舅爷的身份,招呼都不打一个吗? 他却不知道,这个工地的男女老少,全都靠着萧锐厚道赏饭吃,所以这里全部萧锐说了算,大家都只信他一个的,其他人官再大,呵呵,跟我们什么关系? 长孙无忌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萧锐苦笑道:“唉,早知道这事瞒不住,不如当初就汇报给陛下的好。其实也没什么,下官发明了一种新式耕犁,名叫曲辕犁,可以大大加快耕种效率。哪怕是不用大牲口,三个壮劳配合,一天也可犁地两亩。” 嘶……一天两亩? 两人如同李孝恭一样,被惊到了,这可比以往的耕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呢。 “当真?” 萧锐认真道:“当真,军中无戏言!” “好,既如此,那生铁给你无妨。”长孙无忌放弃了勒索萧锐的想法,他是跟萧锐有过节,但大是大非是不差的。 萧锐遗憾道:“唉,原想给陛下个惊喜的,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您也不可能把生铁给我。” 长孙无忌笑了,“朝廷管控生铁,这是必要的问询。你也别怪陛下,陛下有意帮你的。我们现在生铁产量不足,你要了这么大份额,就要影响今年的军械制造修复。来之前陛下还说,如果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不问为什么,也可把生铁批给你。” “哦?当真?如果是这样,那还真的不难。国舅爷可否帮个忙?”萧锐笑了。 长孙无忌不过是那么一提,帮陛下说点场面话,没想到萧锐真敢接茬。怎么,你小子还懂炼铁不成? 看懂了萧锐的眼神,长孙无忌留下了工部之人,叮嘱他保密。然后就随着萧锐走了出来,二人一直走到了灞河岸边。 萧锐指着那结冰的河面说道:“当初将这作坊建在灞河边上,目的就是将来用到这条河。国舅爷有没有兴趣跟我来个对赌游戏?” 长孙无忌来了兴趣,“有趣,说来听听。” “生铁您先供应给我生产,算我借的朝廷的。待得雪山冰融洪水至,最多今年六月时分,只要您的矿石跟得上,我还您两倍的生铁。”萧锐看着那宽阔的河面,眼中似乎看到了数十架水车在玩命的工作了。 思考片刻,长孙无忌惊呼道:“古籍记载,汉灵帝时期巧匠毕岚发明了从河中汲水灌溉的工具,后经三国的诸葛孔明改造,成为现行水车,广泛用于蜀地。几百年来,只听说水车用于农田灌溉,或者用于大船水轮。” “没想到,你竟然可以改进用于工匠冶铁?难道你除了会医术,还是个神匠不成?” 这次轮到萧锐惊讶了,忍不住给长孙无忌竖起了大拇指,“国舅爷学识渊博,晚辈佩服。区区小伎俩,没想到被您看破了。如此,所谓对赌就当我没提过。” 长孙无忌哈哈笑道:“不,要赌!陛下原想跟你加一成的生铁材料费用,充盈一下国库。现在看来,加一倍的生铁产量,似乎更加划算。老夫做主跟你赌了。你放心生产,耕犁的事我会帮你保密的。” 萧锐没想到这胖子如此可爱,躬身行礼致谢,“多谢国舅。” 回去的路上,工部官员不解的问道:“国舅爷,您为何要帮那萧锐?” 长孙无忌看来此人一眼,语气感慨道:“我虽然不喜欢这个年轻人嚣张跋扈的作风,但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人才。他一心为朝廷办事,生产耕犁兴农,营建作坊兴工,还解决了那么多退役老兵的生计。如果这些大是大非上,我为了私人恩怨扯他的后腿,那还有何脸面做这个大唐宰相?” “大唐初立,我们主要的敌人是北面的突厥,渭水之耻不洗,谁敢不顾国仇,挑起内斗,就是整个朝廷的敌人!” 工部官员显然是长孙无忌的心腹,听完这番话,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大公子……” 长孙无忌遥望长安方向,想到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语气无奈道:“知耻而后勇,吃点亏不是坏事。冲儿如果能有萧锐一半的本事,想来也就不会再记得那些不愉快了。” 第八十九章 春耕忙,新装备大放光芒 依照礼制,每年春耕之初,朝廷是有一场大典的,皇帝在贡田主持开犁,为天下春耕开一个好头。 时间过得很快,春耕大典前十五天,灞河边上的工地交付出五万把新犁。没有运抵长安,而是秘密请皇帝过去验收,清一色的造型,整整齐齐的码放在车上,远远看去,仿佛一辆车化身万千一般。 疑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李二揉了揉眼睛,这、这是萧锐两个月的成果?虽说农具比兵器容易打造的多,但萧锐才多少人?区区三千老弱病残,两个能有这么大的产量? 萧锐站在皇帝身边介绍道:“五万把新犁,虽然无法分配到关中道、河南道每一家一户身上,但配合原有老式耕犁,足够了。甚至还能分出一部分耕犁给其他地方。” 李二更关心的是新式耕犁的实力,好不

相关推荐: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虎王的花奴(H)   女奴的等价替换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白日烟波   秘密关系_御书屋   万古神尊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蝴蝶解碼-校園H   篮坛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