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气苏厥,用治中气厥逆,脘闷憋气等症;丹参饮活血理气止痛,用治胸痛、胃痛、痛经等一切痛症;去桔梗、麻黄等味,加厚朴、吴茱萸,以宽中下气、疏壅降逆。常用于肝气上逆,胸脘憋闷,胸背胀痛等症,其效甚速。治标之方,体实正气不虚、无其他疾病兼夹者宜之,反之慎用。 10 月12 日二诊。自诉:“服药1 剂后,胸背胀痛即消,效果很好。按以往情况,只要不怄气,也就没事了。” 视其舌质、舌苔未见明显变化,脉来弦象已不明显。鉴于她的病情较为单纯,自己也知道诱发原因,因而可以不再续服汤药。嘱其将上方去生姜,再取3 剂,共研细末收贮防潮。如感旧疾欲发时,将末药用温开水送服6 ~9g,症状消除即停药。如感觉胃寒欲呕,或口吐清水,可用生姜一大块(约30g),水煎送服。患者闻言道:“我正有此意。因为我们附近就有不少人是您给开的末药,都说效果很好,省力又省钱。” 按语:治过不少近似胸痹、气厥、胃脘痛等常见病症,因于气滞、气逆、气聚而致胸痛、背胀、脘痛、痛经等症,用本方因人对证稍作加减,服之皆有显著的理气止痛效果。如本例患者,和以上两例病情都较单纯,体质也不虚弱,故治之均较易愈。加之自我调养得法,复发率也都很低。而本例患者的气逆胸胀胸痛,病情更为单纯,虽然年过半百,但身体尤健,故用乌药顺气汤合丹参饮稍作加减,以理气降逆之味,3 剂药胸背胀痛消除,复用末药胀痛时服,症状消除停药。顺访3 年,旧疾未再明显复发。这也是她明白自己的病因,后来很少赌气,自我调养的结果。但若是因为某些大病引起的胸背胀痛,治疗起来就没那么简单,效果也没那么显著了。如下例的 “冠心病”,外科案例的 “肺癌” 等,其止痛作用就没那么灵验了。 45.心血瘀阻,胸痹刺痛 刘某,男,59 岁。2011 年9 月2 日首诊。自诉:“我的胸前憋闷刺痛,有时背部同时胀痛,已有七八年,在三级医院做心脏彩超、造影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要求放支架,还要终生吃药,加强自我调养,不能操心劳累等,您看我这个家庭条件,能这样做吗?况且要我闲着,还要花钱养着,那不是要急死我吗?我本是干活的人,一下子让我享受起来,没那个福气啊!” 刻诊:视其年近六旬,身板还算硬朗,言谈举止都还正常。面色略显暗红,舌质乏泽,舌尖处及两侧有隐隐瘀斑,舌苔偏于淡黄而腻;切其脉,弦迟、偶代之象。 辨证应属心血瘀阻型胸痹。问他平时饮食习惯如何?患者回言道:“辛劳之人,常饮点小酒解乏,偶尔也能喝醉,饮食没啥要求,就是农活重而多的时候有些着急上火。说来也怪,干活倒没觉着咋的,闲着的时候,或者天气突然变化,尤其是闷热及过分寒冷的季节,胸闷憋气,甚至背胀,胸前刺痛就明显起来。而干点活,出点汗,反而轻松许多。” 综合所见,辨证应属无误,治法当以活血祛瘀、通痹止痛为主,方药仿通窍活血汤拟定。赤芍、川芎各15g,丹参60g,桃仁、红花、三七粉(分3 次用少量温黄酒调服)各9g,当归15g,生黄芪30g,石菖蒲、薤白、枳壳各12g,桂心、甘草各6g,3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尽量保持心情平和,饮食温和,劳逸适度,谨防感冒。服药如有效果,尽剂再诊。 前4 味为通窍活血汤原方活血祛瘀之品,麝香难以寻到,且煎服法较为复杂,无奈省去。但通窍止痛之功却会大打折扣,因为麝香通窍止痛等功效无药可比。故而加入丹参、三七、石菖蒲、薤白、枳壳、桂心等味,以活血散瘀、宣通心阳、通窍止痛;加黄芪、当归、甘草,以益气和血、调和诸药。此为个人常用于心血瘀阻、胸痹刺痛之经验方。用治冠心病心血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白日烟波
鉴宝狂婿
山有木兮【NP】
NTR场合_御宅屋
沉溺NPH
淫魔神(陨落神)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万古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