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茯神各15g,当归身、熟地黄、白芍各12g,桂心6g,远志、酸枣仁各15g,阿胶9g(烊冲),煨姜15g,炙甘草6g,大枣9 枚,粳米15g,5 剂。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 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尽剂。身体虚弱,服药宜缓不宜急。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尽量精神减压,心情平和,劳逸适度,饮食温和而有营养,切勿饥饱无度,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人参养荣汤主要功效为益气养血,常用于脾虚食少、体倦肌瘦、色枯气短、惊悸健忘等症;去陈皮之散滞、五味子之酸敛,加阿胶、酸枣仁,以增强养血安神之功。本虚血少,以致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症,此方宜之。治本补法之用也。 3 月9 日二诊。自诉:“虽然身体无较大变化,但睡眠有改善,头痛眩晕已有减轻,心情也稍感平静。还有半月行经,但愿也会好些。” 素体原本虚弱,服药5 剂后观察其气色及复诊其舌脉,未见有明显起色。据其自述头痛眩晕及失眠已有好转,便嘱其续服5 剂,服用法同首诊。 3 月30 日三诊。自述:“第二次5 剂药服完当天夜间经血至,3 天结束,以往一天多即无,血色较以往红,腰腹怕冷已好转,头痛眩晕及失眠续有减轻,精神也感到舒坦许多,治疗效果我很满意。” 观其面色略显红润,说话声音较首诊时有力;舌质微红,舌苔微微淡黄津润;复切其脉,细缓而匀。鉴于用药基本对证,可在补气养血药味中适度加量,炙黄芪60g,阿胶15g,另加天麻、川芎各15g,以增强益气养血而止头痛眩晕之功。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如自己感到各方面已经基本正常,即可不再续服汤药,以后用食疗及各方面注意养护,便可减少复发。如每日服用2 支复方阿胶浆,或用酸枣仁炒熟研末,每服3g,日服2 次,用龙眼肉6 ~9g,白莲子、黄小米各15 ~30g,大枣3 ~5 枚,煮粥送服,亦可有养血安神以减少头痛眩晕及睡眠不佳之功。杨某听后,欣然接受。 按语:此例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由于素体虚弱,气血不足,以致经血量少、体倦疲乏、面色萎黄等症缠绵不愈。故先用人参养荣汤加酸枣仁、阿胶以补气养血而安神;后加入天麻、川芎以止头痛眩晕,共服药15 剂,诸症得以基本平息,患者感到满意。续用小方半药半食调养之,病情未再明显反弹,且精神、气色续有改善。她担心的 “抑郁症” 亦随之烟消云散。所以有时候治病,不可“头痛医头,脚痒抓脚”。老生常谈:因人因病,辨证施治,乃是中医治病之本,舍此别无他途。治好疾病,不留后患,患者满意,这才是硬道理。 15.近似痰厥,头痛身重 陈某,女,55 岁。2010 年7 月30 日首诊。自诉:“头痛发作时眼眶憋胀,头如戴帽子紧裹,胸脘痞闷,时吐清水,偶吐痰涎,严重时头眩恶心,身体沉重强滞,精神抑郁懒动。多次全面检查,不但没找出原因,甚至说我无病。只有一老中医说我是‘痰厥头痛’,吃他的药管了两三年未再明显复发,后来复发再去找他,可惜已不在人世。就这样十余年,症状时轻时重,缠绵至今。” 刻诊:视其形体偏胖,面色乏泽,行动有些迟缓,听其声音重浊,呼吸不够顺畅,情绪略显压抑;舌质淡暗,边有齿痕明显,舌苔灰白津润;切其脉,弦滑微迟,两寸尤为明显。据其所述及形体气色、舌、脉表现,“痰厥头痛” 应为诊断无误。辨证:寒湿伤阳,痰涎上扰。治法:燥湿化痰,温中下气。以治痰涎上扰,气逆脘痞,头痛眩晕等症。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加味。处方:姜半夏12g,天麻15g,茯苓18g,橘红15g,焦白术24g,甘草6g,干姜9g,大枣5 枚,吴茱萸9g,川芎、蔓荆子各15g,3 剂。1 剂药三煎,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
相关推荐: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沉溺NPH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篮坛大亨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镇妖博物馆
蝴蝶解碼-校園H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