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遂另拟养血安胎、益肾固冲法,方用寿胎丸加味,以益其精血,固其冲任,防其堕胎。处方:酒蒸菟丝子12g,桑寄生12g,续断12g,阿胶12g(烊冲),杜仲12g,熟地黄9g,当归9g,黄芩9g,砂仁6g,3 剂。嘱:如无异常,每月服3 剂即可;如稍感不适,须及时诊治。10 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保持安静情绪,勿食辛辣热燥之物,勿过度劳累,谨记勿忘。 1982 年5 月患者亲属邀我往诊。见患者精神不爽,面带愁容。自怀孕至今已5 个月足,每月服药3 剂,无明显异常出现。3 天前因洗衣数件,遂感腰腹不适,继而小腹阵痛、点滴出血,卧床未动已2 日。诊其脉动滑,胎动不安之象也。急令将上药加糯米15g,人参9g,麦冬12g,五味子6g,以补脾肺,益气阴,救损安胎。令其速服。上药服1 剂后诸症渐平,出血全止。复诊其脉,缓滑之象,胎已安也,原方续服2 剂。每月保胎药3 剂勿间断,有异常随诊。 随访,患者于1982 年10 月初顺生一女婴,母女平安,合家欣然。 113.屡堕不育4 刘某,女,27 岁,已婚,农民。1979 年8 月2 日首诊。已婚5 年,小产4胎。头胎不足3 个月人工流产;1 年后怀2 胎,未及4 个月不明原因流产;3 胎未至3 个月,因负重至腰酸腹痛,出血3 日不止流产;第4 胎怀孕至8 个月时,胎儿不动1 月余,经医院妇检查为死胎,人工流产后年余不能怀孕至今。诊视患者体胖质弱,面色黄垢,唇色暗淡,舌质淡灰,苔腻津滑,脉来沉滑。月经前后无定期,前后错10 天左右,血色暗淡,淋沥10 日不净。带下灰白,似黏冻状不绝。常感头昏腰酸,四肢乏力,甚则双足微肿,精神不振。综上所见,证属脾肾阳虚,冲任不固,带脉失约,湿注下焦胞宫,精血不得营养胎孕,以致滑胎、死胎也。治宜燥湿健脾,温肾固冲。方用补肾安胎饮合完带汤加减。处方:人参12g,白术12g,山药12g,苍术9g,薏苡仁15g,杜仲12g,续断12g,益智仁9g,补骨脂9g,菟丝子12g,艾叶9g,炙甘草9g,5 剂。 8 月9 日二诊。腰酸腹痛及带下淋沥明显减少,余无明显变化。原方加煅龙骨12g,以收敛止带。续服5 剂。 8 月16 日三诊。脉来缓而无力,沉滑之象已减,面色黄垢明显减退,下焦胞宫湿浊已除,另拟养血固冲、益肾促孕法,方用补肾安胎饮加减。处方:杜仲12g,续断12g,巴戟天12g,人参12g,白术9g,菟丝子9g,当归12g,熟地黄12g,炙黄芪15g,鹿角霜9g。每月经后服7 剂,连服3 个月。 11 月30 日四诊。上药服至2 个月后停经。现已近四十天月经未来。诊其脉细缓之象,六部虽弱而不绝,有孕之征也。原方去鹿角霜,加砂仁6g,每月服三五剂至分娩,如有异常及时诊治。并嘱:禁房事10 个月;勿过度劳累,尤忌负重;勿忧思恼怒,情绪保持舒畅;勿食生冷滑腻及辛燥动火之物。 随访,于1980 年8 月中旬顺生一女婴,母女平安无恙。 按语:以上程、袁、丁、刘4 例屡堕不育治法不同,方药亦异,而均得治愈者,在于辨证也。如程姓证属肝气偏旺,气有余便是火,火盛则阴血耗,故冲任受损,血海不宁,以致胎孕失养而堕矣。袁某则属脾肾阳虚,阳虚则胞宫寒,寒则胎孕失其温煦,冲任无力以育养,故堕而流产矣。丁、刘2 例亦各有所主,一主阳旺血枯,一主湿淫胞宫,终为冲任受损,难以摄养而致死胎、滑堕也。故肾不可以怯弱,肝不可以刚燥,脾不可以伤败,冲任不可以受损,如有弱、躁、败、损,胎孕必失其所养,非夭则堕矣。夫精血宜充,冲任宜固,若此则胎得以孕育也。此为治屡堕之关要,舍此不为良法。《内经》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相关推荐:
重回七零:强扭的糙汉好甜
封神之万仙阵
我女儿实在太厉害了
浮生之殷商风流
湿卵胎化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穿越甄嬛传之尽力而为
控卫凶猛
重生豪门风云
从迎娶织女开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