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绿帽情深 > 第110章

第110章

么楚地以北的大片田土,都能得到有效开发,成为真正的良田。荆楚如此,秦凤路必然也如此!只是旱田和水田不同,除了水利之外,更要有合格的农具,用于耕种开垦。 这几篇故事,在旁人眼里,可能是笑谈,是蛊惑。在他眼里,却不啻于洪钟大吕!只要能用,为何不试试呢? 赵顼也兴奋了起来:“这,这朕从未想过……” 增加畜力,减少人力,是从来都没有的事情。就算是天子,也不可能如此奢侈。然而西北不同啊!那边皆是羌胡,牛马价格本来就低,兼之人丁稀少。若是真能制出这些农具,说不定真能跟故事里写的一般,麦粒满仓! 国债兑付还有两年之久,若是这些农具提前用在了边郡,还怕秦州的土地卖不出吗?! 等等,这法子,思路有些熟悉啊!赵顼突然想了起来:“是了!这古怪农具,定然是凌霄子想出的!快传他觐见!” 印个报,都要制出个印刷机来。那故事里写的大犁和镰车,不是一样的思路吗?日新报又是那韩家子办的,一定少不得他在背后出谋划策! 王安石闻言,目光倒是缩了一缩。这凌霄子,他也是久闻其名了,还没见到过人,也不知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 ※ “不成!不成!不成!师弟莫要找老道了,老道是炼丹的,跟杀虫又有甚关系?”赤燎子都快把头摇成拨浪鼓了,再也不肯听甄琼多言,转身就走。 “师兄……师兄别走啊!”甄琼一把拽住了对方的衣袖,巴巴望了过去,“这杀虫药,也是有利生民的啊,总要再试几次……” 赤燎子头都快炸了:“老道我又没种过地,你这小子也是个五谷不分的。咱俩凑一起,杀秧苗还差不多!赶紧别想这些了,你院里就没有项目了吗?别误了正事!” 自此半月前,甄琼来找他,说起制杀虫药的时候。赤燎子就觉得古怪。不过自家丹药一时没个进展,这小道又把话说的天花乱坠,他一时心软,也跟着试了试。结果可好,杀虫是能杀的,但是秧苗死的更快啊。减少剂量,改变药方,乃至炼制方法都换了几轮,就没有一次能成的! 这简直是个比炼丹还大的坑啊。赤燎子醒过神,哪还肯接着浪费时间?立马甩手走人。 甄琼见他这副模样,就知道劝不动了,哀怨的叹了一声。原本以为赤燎子也是学草本的,会对杀虫药有些想法呢,结果可好,半点用处都没。看来还是术业有专攻啊,人家研究了百来年的东西,也不是自己动动手就能弄出来的。 正哀怨着呢,突然有内侍来请。甄琼也没啥好说的,跟着人进了宫。这次还是在垂拱殿的偏殿面圣,天子身边还站着个四旬走上的臣子,倒是个面生的。甄琼只瞅了一眼,就对天子行礼道:“小道参见官家……” 赵顼可没心情走这些繁文缛节了,直接问道:“日新报上那几篇故事里提到的农具,可是凌霄子想出的?” 啊?甄琼有些发懵,他可不怎么看报。然而说到农具,他立刻想到了自己当日对韩大官人说过的话,试探着问道:“官家问的可是大犁、唧筒之类的农具?” “果真是你!”赵顼发出一声惊叹。 看来是没错了。甄琼立刻放下了心。这些天苏颂督造水利锻锤去了,他还没来得及找人说这事呢。谁料到韩大官人就登在了报上,不过如此一来也好。倒是方便他行事了。 脑筋一转,甄琼就连连点头:“正是小道想出的。秦州那么多地,要是买来,总得耕种嘛。农具可得先备好才行。” 赵顼:“……” 你还准备买国债呢?那么多地是多少?难不成你还打算买个一两千贯的国债? 咳了一声,赵顼终于找回了声音:“凌霄子也是有心了。只是这些农具,你心中可有成算?” “我又不是匠人,哪会制农具?不过想来能工巧匠那么多,应该问题不大吧?”甄琼反问道。 “这个……朕会派将作监研制。不知凌霄子可否前去督造?”赵顼赶忙问道。 “农具我又不懂,怕是不行吧?”甄琼想了想,心头一动,“倒是不知官家有没有想过,制些杀虫药呢?” 杀虫药?赵顼一怔:“还有能杀虫子的药?” “应该是有的,只杀虫,不伤苗。不过跟我所学,实在相差太大,研究半天没个头绪。官家不如寻些熟悉农事的,来研制这个。”甄琼也算想明白了,让他来制杀虫药,不知要耽误多长时间。还不如直接跟天子说说,让朝廷来搞呢。现在农具都有人接手了,到时候研制出杀虫药,买来撒一撒不就万事大吉了? 他想的倒好,赵顼却是整个思维都被颠覆了。这田里生出的虫子,还能用药杀的?他不由看向一旁站着的王安石:“王卿……” 王安石却毫不迟疑道:“嘉草、莽草治虫,自古有之。稻麦间种,亦是为了防虫。官家不妨广招善农事之人,研制杀虫之法,应有奇效。” 当真如此吗?赵顼眼睛都亮了:“那蝗虫呢?可有解法?” 蝗虫可是天灾里,最要命的一种了。而且往往预示着天子不仁,上苍降罚。若是能有药,可以让蝗虫不生,才是天幸! 谁料王安石还没开口,甄琼就纳闷道:“蝗虫还要什么药?这东西烧烧吃了不就行了?” 赵顼:“……” 蝗虫是能吃的吗?!难不成这小道是想让他学唐太宗,生啖蝗虫,替百姓承担上天责罚?虽说他一心想要效仿李世民,但是食蝗,当真是做不到啊! 许是看出了天子眼中的怒吼,甄琼咂了咂嘴:“官家别不信啊。这东西成日吃稻麦,肥的很,味道颇似鸡肉。而且晒干了磨成粉,养鸡养鸭养猪,都是极好的。挖掘出的虫卵,和面炒了,也是香的很呢。” 大赵朝开始,就有吃蝗虫的习惯。到了大益朝,能见到蝗虫的时候都不多了。他幼年跟着师兄们跑去田里,偶尔捉到几只,烤着吃特别出油,可是难得的美味呢。 赵顼只觉头都晕了,怎么非但要吃,还吃出花了?听起来不像假的啊。难不成蝗虫当真能食?就算是仁宗时下诏治蝗,也是需要酺神祭祀的。哪有让百姓食蝗的道理? 王安石哪里不知天子所想,立刻劝谏道:“尧、汤皆为圣王。尧时九年大水,汤时九年大旱,又是何故遭逢如此大难?可见天灾未必都是上苍责罚。然而百姓愚昧,不敢冒犯天威。朝廷都要酺神祭祀,民间灭蝗岂肯尽心?倘若蝗虫能食,畏惧自去,比给粮更胜一筹!不论是吃是杀,官家都当一力推行才是!” 自仁宗朝时,就有灭蝗之法。挖掘虫卵,焚烧蝗虫,还曾以蝗换粮。然而天子下诏,官员催办,只要百姓畏惧不去,总是无法尽心除害。但是蝗虫能食,就大大不同了。这可是能让蝗祸消弭的关键! 听闻此言,赵顼都愣了片刻。是啊,若是三代都是圣王,那么这些天谴灾害,就难找出根源了。苍天不喜,如何称“圣”。若是没有上苍责罚的顾虑,究竟是人吃,还是碾成粉末喂给鸡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要把其当成灾害,来防治乃至消弭。就如同治河筑堤,要提前防范,尽量减少损失。 半晌,他终于缓缓点了点头:“蝗灾,当着力治理。” 王安石对于天子的回答,也是颇为欣慰,又道:“除了蝗灾,还有蝝、粘、桑、螟、蝻等虫害,若是能一一治理,定能解民间困苦,有力生民。非止农药,耕种施肥之法,也当写出成法,传授与民。” “可!”农业的重要,可是国之根本,赵顼哪有不答应的?看来要在户部下设专门的农事局了,督造农具,整合肥田、杀虫之法。想到这些都是那小道的奇思,赵顼不由转头对甄琼笑道,“这杀虫药,怕是也要凌霄子提点一二了。” “这个我帮帮忙还是可以的。只是回头出了药,也要赐我些才行啊。”甄琼赶忙道。 这种无利不起早的架势,赵顼早就见怪不怪了,笑道:“将来凌霄子有田,农具、药剂,都包在朕身上了。” 反正现在不给钱就行。 甄琼要的不就是这个吗?立刻喜滋滋点了点头。 倒是王安石压根没想到,这位凌霄子立下如此大功,竟然只讨要了这么点微末赏赐。这人跟想象中的,可大有不同啊。哪有什么得道高人的风范,倒是那写信来的韩邈,截然不同了。 甄琼才不管旁人怎么想了。得了天子承诺,就美滋滋的回家去了。 “邈哥!你那故事当真有用啊!官家今日找我问话,说是要研制农具和杀虫药呢,我都不用费心了!”这样的好消息,怎能不跟自家官人分享?一回家,甄琼就寻到了韩邈,叮呤咣啷一通说。 韩邈含笑听他说完,满意颔首:“官家上心,自是最好不过。琼儿也能多些时间陪我了。” 旁人都以为,这些文章是为了推广国债,只有韩邈清楚,他是为了“上达天听”。不论是农具,还是什么杀虫药,想要推广,都需要朝廷来办。秦州一日不开发,垦荒就是个折本买卖。而琼儿想要种的地,也难以获得应有的利润。那么最好的法子,就是让天子上心,一力振兴秦州经济民生。不论是新设的榷场,还是农具的研制,无不为此。 这是为了让琼儿得利,也是为了让朝廷得利,更是为了让天下百姓得利。农具或是农药,都不是一家能够独占的买卖,何不让其效用最大化呢? 甄琼可不懂这些,只听懂了最后一句。嘿嘿一笑,他扑到了韩邈怀中:“邈哥最疼我了。这几日就在家歇着,专门陪你!” 温香软玉在怀,韩邈也笑了出来。如此不是最好吗? 第111章 天刚微亮, 出城的大道上就车马不断。重阳佳节, 京中人都喜登高辞青, 秋游饮宴,这郊外几座山头,自然人流如织。不过好在, 早作安排,避开也不算太难。 宽大的车厢内,一个梳双蟠髻, 着窄衫长裙, 披浅紫锦纱的年轻女子,正端坐在个老妇人身旁, 悉心侍候。虽说年纪尚轻,模样又俊俏, 但是其行为举止,皆落落大方。既无小户的拘谨, 也无高门的傲气。只看着,就赏心悦目,知其家教不差。 然而饶是如此性情沉稳, 行止有度, 当听到外面传来的笑声时,她仍旧忍不住,微微偏头,似想朝外看上一眼。 见她这副模样,韩老夫人打趣道:“可是没见过

相关推荐: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Black Hole   外婆的援交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毒瘤   高门美人   花花游龙+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