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下不来台。 只是没想到书房的窗子大白天也掩着,等他好不容易把窗子推开,袁绍已经走没影儿了。 再然后,他就被发现了。 袁公路对上亲哥那双没有多少情绪的眸子,又看到他身上早早就加上的厚衣服,恍然明白书房为什么大白天也要关窗,低着脑袋将窗子关上,然后垂头丧气绕到正门,哑着嗓子唤了一声,“大哥。” 原焕无声叹了口气,“进来吧。” 袁术轻手轻脚进来,走到袁绍刚才的位置坐下,没见着人的时候满肚子话要说,真的见到人了,反而不知道要说什么。 “本初联系好兵马,过几日便启程前往并州,你准备什么时候离开?”原焕屈起指节,落在书案上发出轻轻的敲击声,“还有,那讨孙联盟是怎么回事?” 袁术刚想说自己不走,听到讨孙联盟几个字后,脸上带了些许怒意,“那孙文台骗了弟弟的粮草去兖州,和曹孟德狼狈为奸,自然要征讨。” 要不是讨孙曹联盟说起来拗口,曹操也不是他主要针对的人,他甚至想给联盟起名讨孙曹联盟。 袁术活到现在从来没吃过那么大亏,想起来被孙坚坑走的那些粮草就心疼的不行,骂骂咧咧连孙坚带曹操一起喷了个狗血淋头,骂着骂着忽然想起来兖州被黑山贼劫掠时吕布也去帮忙了。 那吕布、好像已经转投大哥了。 难道…… 袁术的声音戛然而止,睁大眼睛看向他们家大哥,满眼都是不可置信。 原焕抿了口热水,将杯子捧在手中汲取热度,“曹孟德的粮草是我送的,孙文台的兵马是我养的,还有什么问题吗?” 袁术:…… 他哪儿敢有问题? 袁术颤抖着嘴唇,脸上甚至带了一丝委屈,“大哥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决胜千里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海水不可斗量……” 原焕:…… 还真不怎么聪明。 “既已知晓孙文台如今为我所用,你那联盟是不是可以散了?” “他骗我的粮草还没还我,凭什么散?”袁术说的比想的快,秃噜完反应过来,赶紧改口道,“散了散了,回去就散,都是自己人,粮草被骗就被骗了,只是左手进右手而已,弟弟不委屈。” 嘴上说着不委屈,其实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他亲哥在他被骗了之后向着骗子,他真的好惨。 原焕嘴角微抽,捧着杯子抿了一口,不太明白他怎么能抠成这样。 按理说,以目前豫州加上南阳的粮食产出,孙坚带走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够看,大汉十三州,唯二两个人口超过两百万的大郡都在他手上,他又不是个体恤爱民的人,那点粮食的价值甚至不如他平日里一天的花销,如此斤斤计较,反倒显得他小家子气。 这小子气的估计不是那点粮草,而是孙坚叛了他下了他的脸面,让他在别的地方抬不起头,又正好袁绍回头和公孙瓒对峙去了,所以才铆足了劲儿要给他一个教训。 只是如果双方势均力敌,亦或是他占据上风,的确可以说给对方一个教训,问题是,他就算带了一整个联盟,也不够乌程侯一个人打的,更何况兖州还有个曹操。 自知之明是个好东西,可惜他身上没有。 袁术忍着委屈把亲哥夸的直到自己找不到词,看这人只是有一下没一下的喝水,完全没有安慰他的意思,放低了声音小声问道,“大哥,袁绍去并州,我要去哪儿啊?” 原焕抬眸瞥了他一眼,“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袁术的声音更小了,“大哥不要豫州和南阳吗?” “你是豫州牧?”原焕反问道,“还是说,豫州和南阳的百姓真的服从你的治理?” 自刘焉提议恢复州牧制度,地方割据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最开始封的三个州牧,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豫州牧黄琬,两个是皇室宗亲,一个是党锢名士,全都不是简单人物。 后来乱象四起,继任的豫州牧孔伷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就病死了,自那之后豫州就一直处于没有州牧的状态,如今的豫州刺史以及豫州大部分郡守都是袁术的人,他说豫州是他的地盘没有错,但是说起官职,他南阳太守的职位才更靠谱。 豫州各地的郡守虽然是他的人,但是好歹治理手下郡县时还是他们亲自治理,不像南阳,摊上这么个混不吝的太守,惹得百姓唉声怨气苦不堪言。 原焕放下杯子,让他回去后立刻将马日磾放回京城,想求名士辅佐只能是人家心甘情愿,像这种直接绑人硬逼着人家留下辅佐的,遇到个性子烈的直接闹自杀,到时候连人带家族名声都得被踩进泥里。 还有南阳,自己不会治理就交给懂得内政的人去治理,别想一出是一出的折腾百姓,实在当不好这个太守就退位让贤留给能当的人当。 袁术表面听着,心里却很是不服气。 大哥让他交出手里的地盘,他可以没有任何条件直接交出来,别人又不是他哥,他凭什么把他自己辛苦拿下的地盘让出去? 他倒是敢让,天底下也得有人敢接,想从他袁公路手里抢东西没那么容易。 袁术耐着性子听完教训,心里反而喜滋滋的,大哥没有把他扔到凉州夷洲那等偏远的地方,反而让他继续留在南阳,心里肯定还念着他们的兄弟情。 原焕心累的看了他一眼,感觉以他目前的定力,根本没法和这人交流,三言两语将人打发走,然后让人请荀彧郭嘉几人来书房,他们得好好合计一下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贪多嚼不烂,在彻底掌控冀州之前,他不准备将手伸到其他地方。 如今时机尚早,过早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只会像史上的袁术一样召来各路诸侯的群起而攻之,如今最重要的不是占地盘,而是积蓄势力,保证自己能守住自己已有的地盘。 天下百姓认的是大汉天子,小皇帝身边同样有着一群用性命来维持正统的大臣,不是觉得自己实力雄厚就真的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 更何况,他手里的资本还远远称不上雄厚。 他记不清那些旱灾、蝗灾、瘟疫什么时候最严重,但是他隐约记得,在百姓陷入最水深火热的时候之前,首先倒霉的是远在长安的小皇帝。 小皇帝登基没几年,就已经经历了寻常人一辈子也经历不了的磨难,天灾人祸不断,遇到像地震、洪水、旱灾这样的天灾,朝廷按照惯例要降罪三公,而他在位几年,三公年年换。 关中连年大旱,长安年年地震,也幸好他是个心大的,换成其他人坐到他的位子上,指不定什
相关推荐:
贵女多娇
长渊青灯行
南乡子_御书屋
懵懂青春
花豹事变
性福女皇
争夺(H)
蛇性
狌奴攻略计划
[全息网游]杂牌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