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抬眸望着他,侧转身向他而立。 府中下人递过了端端放着头冠的漆盘,由赞者奉了,垂首侍立在谢危身畔。 那一只束发之冠,乃以白玉雕琢而成,长有三寸,高则寸半,冠顶向后卷起,六道梁压缝,静静置在漆盘中,天光一照,古朴剔透,有上古遗风。 一对简单的木簪则置于冠旁。 金冠多配玉簪,玉冠则多配木簪,前者富贵奢华,后者却显出几分清远。 勇毅侯府家训如何,可见一斑。 谢危道:“冠者,礼之始也。而成人者,为人子、为人弟、为人少者,先行孝、弟、顺之礼,后可为人,进而治人。今危受令尊之请,为你加冠,诚望世子牢记今日之训。” 他从漆盘中捧过了那只玉冠。 燕临则一掀衣袍,长身跪于他身前。 众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谢危的手上,倒极少注意他说了什么,毕竟冠礼上的祝辞说来说去都是那套。然而下方站着观礼的姜雪宁听着却是心头一跳—— 少了。 谢危说的祝辞少了! 《礼记》中说的是成人是要“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要行的乃是“孝、弟、忠、顺”,可谢危方才只说了为人子、为人弟、为人少,却独独没有说“为人臣”更没有提半个“忠”字! 燕临也在这一刻抬起头来,那锋锐冷沉的目光直刺到谢危面上。 谢危却低眸将玉冠放在了燕临头顶,平淡地对他道:“垂首。” 燕临心里江河翻涌似的震荡,有惊讶,有骇然,可当此之时万不敢表露出半分,望了他有片刻后,终于还是依言垂首。 赞者于是将木簪递上。 谢危接过。 可正当他要将那木簪穿过玉冠为燕临束发时,勇毅侯府外面忽然起了刀兵喧哗之声,门口似乎有侯府的护卫大喝了一声“你们干什么”,接下来便戛然而止,随之而起的是惊呼惨叫,并着一人冷厉的高声呼喝:“圣上有旨,勇毅侯府勾结逆党,意图叛乱,挑唆军中哗变,今以乱臣贼子论处!凡侯府之人统统捉拿,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什么!” 厅中所有宾客全都悚然一惊,大多都慌乱起来,朝着外面看去。 勇毅侯燕牧更是浑身一震,豁然起身! 外头的雪不知何时已经大了起来,一队手持着刀剑的兵士盔甲上泛着冰冷的寒光,竟直接看杀了门口阻拦的护卫,踏着沉重肃杀的步伐进了府门,向前厅走来。 率兵者一脸的森然,正是定国公萧远! 姜雪宁紧扣在袖中的手指都不由颤了起来,上一世在侯府门口所见过的一幕幕血腥都仿佛从视野的底部涌了上来,令她如置冰窟! 所有人都知道勇毅侯府前途未卜,危在旦夕,随时都有可能出事。 可今日燕临冠礼宫里也没话说,该是圣上默许过的。 谁也没有想到,圣上竟然偏偏选在今日动手,而率人前来者更是萧氏一族赫赫有名的定国公萧远! 骤然之间逢此巨变,几乎所有人都乱了心神。 燕牧一双老迈的眼眸紧紧盯着走近的萧远。 燕临更是瞳孔一缩,骤然之间便要起身,然而一只手却在此刻重重地落了下来,用力地压在他的肩膀。 他抬首。 是谢危的手掌紧紧地按住了他的肩膀,扼住了他陡然冲涌上头的热血,然而从这仰首的角度却无法清晰地分辨出对方的神情,只觉平静若深海,窥不见半分波澜,然而肩膀上却传来清晰的感知:那压着他的五指,力道紧绷,指尖几乎要深深陷进他肉里! 谢危轻轻眨了眨眼,浑然似看不见那惊天之变,也听不见那可怖动静似的,目光仍旧落在冠上。 压住燕临后,重抬手,扶住玉冠。 木簪执在他修长的手指间,慢慢地转动着,穿入玉冠底部的孔中,他眉目间的从容如青山染雨般,隐逸里添上几分端肃的厚重,只静道:“豪杰之士,节必过人。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乃匹夫见辱;卒然临之不惊,无故加之不怒,方称天下大勇者。世子毋惊,毋怒。” 作者有话要说: * 来liao~ 昨天的评论基本都在站张遮,惋惜燕临,还有喊给张遮加戏的(? 张遮重头戏不在这里,但也很快了。 以及中秋赛诗会还在继续,以前的不大好翻找了,所以从这章开始有写诗词的咱都给单独发个红包,官方太tm穷酸了(。 第094章 圣旨不行 二十年前, 萧燕两氏是亲家。 然而随着那不足七岁的孩童于平南王围京一役中不幸夭亡,这由姻亲作为纽带连接起来的脆弱关系,轻而易举地破裂了。 萧远在这定国公的位置上已坐了二十余年。 当年老定国公膝下有三名嫡子, 定国公这位置本轮不到他来承继。不过满京城都知道他运气好, 原本该被立为世子的嫡长兄得了重病,烧成个傻子。国公府正在犹豫立谁的时候,他在校场与新继勇毅侯之位的燕牧“不打不相识”,接着娶了燕牧嫡亲的姐姐燕敏为妻, 由此轻而易举扭转了内宅中的劣势,既得到一名端庄干练的妻子,又得到了她母家的支持。很快, 老定国公为他请封, 立为了世子。待老定国公身故后,萧远便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国公爷。 萧定非是他同燕敏唯一的嫡子。 这孩子聪明伶俐, 又同时具有萧燕两族的血脉,可以说一出生便受到整个京城的关注,在五岁时便被圣上钦点封为了世子。 但萧远并不喜欢这个孩子。 尤其是在平南王一役之后, 但凡听到有谁再提起这个名字, 都会忍不住沉下面孔,甚至与人翻脸。 因为燕敏竟在此事之后与他和离! 勇毅侯府是最近几代,靠在战场上立功, 才慢慢积攒了足够的功勋, 有了如今的地位;可定国公府却是传了数百年香火未断、真正的世家大族。 在萧远之前,不曾有任何一位国公爷竟与妻子和离! 对男人而言,向来只该有休妻, 而和离则是奇耻大辱! 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 哪里知道朝局轻重? 萧远有心不放妻,奈何燕敏背后有侯府撑腰,且皇族也对燕氏一族有愧,被萧太后一番劝诫后,他终于还是写下了放妻书,与燕敏和离。 但从此以后,萧燕两家便断绝了往来。 二十年过去,萧燕再未踏足勇毅侯府。 今天,还是二十年后第一次! 重甲在身、刀剑在手的兵士悉数跟在他身后,来自那九重宫阙、由圣上亲自写下的圣旨便持握在他手中,过往所受之气、所郁之怨全都在这一刻畅快地宣泄了出来! 萧远上了台阶,头发已然花白的他穿深衣、着翘履,头顶上戴着高高的冠帽,走入厅堂后脚步便停了下来,带着几分危险的目光从在场所有人的面上扫过,看见依旧在为燕临加冠的谢危时眉头皱了一皱,最终看向了旁侧已经站了起来的燕牧。 燕牧一张脸已然低沉封冻:“我勇毅侯府世代恪尽职守,忠君爱民,定国公方才所言是何意思?” 萧远冷笑一声:“当然都是圣上的意思!一个时辰前,通州来讯,有人暗中挑唆,驻扎大营五万大军闹出哗变,声称要为你勇毅侯府讨个公道!燕牧啊燕牧,当年平南王一役你我两家也算是深受其害,却未料你竟敢暗中与乱党联系,圣上仁义有心饶你一家死罪,谁料尔等竟敢意图谋反!你们的死期可算是到了!” 通州大营,军中哗变! 在场之人哪个不是在朝中混? 方才遥遥听见萧远说“哗变”二字时便有了猜测,如今听他一细说,只觉背后寒毛都竖了起来,一个个都不由转过头向燕牧看去。 燕牧听闻通州大营哗变时也是一怔,可紧接着听到“你我两家也算是深受其害”这句时,满腔的凄怆忽然就化作了无边无垠的怒火! 他猛地拍了一下旁边的桌案! 案上茶盏全都震倒摔到地上,砸个粉碎! 燕牧瞪圆了眼睛看着萧远,眼底近乎充血,只一字一句恨声质问:“你萧氏一族也敢说深受平南王一役之害么?!” 偌大的前厅之内,连喘气之声都听不见。 一面是圣旨到来,勇毅侯府罹难在即;一面是京中昔日显赫的萧燕两氏之主当堂对峙,剑拔弩张! 胆子稍小一些的如今日来的一些伴读,早已吓得面无人色。 便是姜雪宁都感觉到自己的脖颈被谁的手掌死死地卡住了—— 知道是一回事,亲历又是另一回事。 少年的冠礼终究还是没能避免染上血色,笼罩上一层家族覆灭的阴云。 有那么一个刹那,燕临便要站起来了,站到父亲的身边去,同他一道面对今日倾覆而来的、残忍而未知的命运。 然而他面前的谢危,只是再一次向旁边伸出手去。 赞者哪里见过今日这样的场面? 端着漆盘在旁边吓得腿软,险些跪了下去。 谢危手伸出去之后半晌没人递东西,他便一掀眼帘,轻轻道:“簪子。” 厅堂内正是安静时刻,谁也不敢说话,脑袋里一根弦紧紧地绷着,只怕就要发生点什么事。谢危这听似平淡的一声响起时,众人谁也没有预料,有人眉毛都跟着抖了抖,手中按着刀柄的兵士们更是差点拔刀出来就要动手,转头一看,却是谢危。 赞者都没反应过来。 直到谢危轻轻蹙了眉,又重复了一遍:“簪子。” 束发的玉冠所配乃是一对木簪,方才只插了左侧,却还剩下一边。 谁能想到这刀都悬到后颈了他还惦记着加冠的事? 赞者这才后知后觉地拿了木簪,近乎呆滞地递到谢危手中。 谢危看都没看旁人一眼,持着木簪便插向束发的玉冠。 定国公萧远的目光这时也落到了他的身上,原本就蹙着的眉头不自觉蹙得更紧了些,虽知道这位谢先生乃是天子近臣,出身金陵谢氏,是个极有本事的人,可这处变不惊的模样浑然没将众人放在眼底啊。 他都懒得再与这帮人废话了。 在萧远看来,勇毅侯府这帮人都与死人无异,是以直接一挥手,冷厉地道:“废话少说,今日赴宴的诸位大人们还请不要乱动,凡燕氏党羽都给我抓起来!” “是!” 他身后所有兵士领命,便要按上前来。 然而没想到斜刺里突然传出道声音问:“大乾律例,圣旨传下当为接旨之人宣读圣旨,国公爷既携圣旨而来,怎不宣读圣旨便开始拿人呢?” 萧远都愣了一下。 按律例是有这么回事,可宫里来的圣旨,他难道敢假传圣旨不成? 眼底顿时带了几分肃杀。 他循声望去,竟是一身形瘦高的青年站在人群之末,穿着藏蓝的衣袍,也未盛服,因而不知是何官品,只猜位置不高,又看面相冷刻寡淡,颇觉眼生,便冷冷道:“你是何人?” 那人两手都揣在宽大的衣袖里,垂叠下来,倒是一身的平淡,并不紧张,只道:“下官刑部清吏司主事,张遮。” 张遮。 一说这名字,萧远倒是有了印象,记起是前阵朝中颇惹人议论的那个前刑科给事中,一介难搞的言官!眼皮登时跳了跳。 圣旨便握在萧远手中。 眼下是众目睽睽看着,他纵使觉得面上挂不住,也不敢公然拒绝宣读圣旨! 左右也就是宣读一道圣旨的功夫。 这时的萧远还未多想,冷笑了一声,便“谢”过张遮提醒,将圣旨一展,“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地念起来,大意确与他方才入府时所言无二,一则军中哗变事大,二则勾结平南王逆党不饶,着令定国公萧远亲率禁军抄没勇毅侯府,凡府中之人一律捉拿下狱。 一声“钦此”过后,萧远便骤然合上了圣旨,阴沉沉地道:“这下圣旨宣读过,尔等总该相信了吧?便是给本公天大的胆子,又岂敢伪造圣旨?来人——” “国公爷,勇毅侯还未接旨呢。” 张遮在旁边看着,眼见他要下令抓人,眼皮一搭,不咸不淡又补了一句。 “……” “……” “……” 这回别说是负责传旨的定国公萧远,就是心里已经接受了大难临头命运的勇毅侯燕牧,都忍不住有些傻眼,搞不懂这位姓张的大人到底是想干什么。 谢危却是在听见“张遮”两个字时便眉梢一挑。 加冠已毕,燕临站起身再向谢危一揖,转头看去。 谢危的目光则静静落在张遮面上,并不言语。 萧远差点没被这句给噎死,脸上一阵青一阵红,牙关一咬,只道:“本公难道不知,还用你来提醒?” 接着才将圣旨往前一递,道:“勇毅侯上来接旨!” 燕牧上前来接旨,可看着张遮也觉眼生,心想侯府该没有这样一个朋友,也不知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萧远料想一应事宜到此便该妥帖了,这姓张的该没什么刺儿要挑了,再一次挥手要换人上来抓人。 然而这一回根本还没等开口,眼皮便是一跳! 因为他竟看见这姓张的移步向燕牧走来,竟将先前揣在袖中的手,伸了出来,像是要问燕牧看那圣旨,脸却转向他这边,问了一句:“敢问国公爷,方才说通州大营军中哗变的消息一个时辰前传来,圣上才下了圣旨要抄侯府?” 这人到底想干什么! 萧远腰间佩剑,此时已经有些按捺不住地握住了剑柄,冷沉地回答道:“正是。” 张遮便向燕牧道:“请借圣旨一观。” 萧远有些气急败坏了:“位卑小官班门弄斧,究竟意欲何为!” 燕牧眼珠一转,却是直接将圣旨递了出去。 张遮接过来,骨节分明的长指轻轻将其展开来,只道:“国公爷息怒,抄家灭族乃是大罪,按律便是圣上的意思,各级政令也当由中书省核过盖印之后方能下达。下官昨日听闻中书省褚希夷大人抱病,通州哗变消息既是一个时辰前才传来,请褚大人入宫便要费些时候,传大人来此宣旨抄家又一番耽搁,一个时辰怕不够用。是以……” 话到此时,他目光已落在了这封圣旨之上。 上一世从顾春芳处听闻来的秘辛,果然是真—— 查抄勇毅侯府的圣旨,确系沈琅亲手所书,然而当年宣旨之时圣旨上其实只盖着皇帝宝印,并无中书省之印!后来勇毅侯府一案的卷宗里出现的圣旨却是两印齐全,据传乃是抄没侯府屠了侯府半数人之后,才由新任的中书省平章知事加盖中书省印。 而原平章知事褚希夷老大人却被革职,老病归乡,没过半年便因贫病交加于家中过世。 前去吊唁之同僚,唯顾春芳一人。 由此才知道这件事,大约推算出当年褚希夷官至中书省平章知事,无异于一朝宰辅,怎落得这般下场。 张遮的目光从那本该盖着中书省大印的空白处移开,重落到萧远面上,只道:“国公爷这圣旨,怕还宣不得,做不得数吧。” 萧远忍无可忍,拔剑直接指向他咽喉! 言语间已是盛怒难遏:“竖子焉敢胡言!圣上亲书之旨由得你来置喙?!本公今日当削你项上首级以乱党论处!” 姜雪宁万没料到张遮会站出来,且还接连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大乾朝律例倒背如流实不作假,只是不知上一世的今日究竟是何情形。她一颗心顿时在胸腔里跃动,险些便要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 陈瀛更是在张遮刚说话的时候便悄悄远离了他。 然而张遮本人却无比平静。 他伸手将那圣旨递了回去,寒光闪烁的剑刃倒映着他一张寡淡清冷的面容,无悲无喜,只好言相劝一般,道:“国公爷怒杀下官并无所谓,圣旨还是要送回宫中,请中书省加盖大印,方可下达的。” 圣旨都已经送到了,兵士都已经围了府,这人竟说皇帝说的话不作数,还得送回去盖个印再回来抄家!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萧远近五十年来从未遭遇过此等离奇之事,险些气了个一佛出窍二佛升天,五孔七窍里冒出烟来,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手抖不停:“你!你、你——” 作者有话要说: * 晚了点,√ 第095章 燕回 天底下谁不知道皇帝的意思就是圣旨? 圣旨圣旨, 这“圣”字指的就是天子,指的就是圣上! 但凡皇帝定下的主意,又有几个人能更改?何况乎是当今天子, 对付的还是勇毅侯府! 萧远本以为自己乃是携着天子之命前来, 今日必能一吐往日积郁之气,好叫勇毅侯府俯首听令、在座大臣瑟瑟发抖,谁想遇到张遮这般会抬杠的。 逞嘴皮子功夫上,武将如何能同文人相比? 两道粗浓的眉毛使劲一皱, 萧远便轻而易举感觉到自己仿佛陷入了窘境,心底暗惊之下,猛地一凛, 阴沉地注视着张遮, 竟然道:“我萧氏一族忠君之事,甘为圣上前卒, 圣旨乃是本公亲眼见圣上写下,岂能因你一小小清吏司主事之言便贻误时机?今日本公便要杀鸡儆猴,看看斩了你这阻挠圣意、勾结乱党的贼臣, 圣上到底治你的罪, 还是治本公的罪!” 话音方落,他竟真的提剑向张遮而去! 厅堂内所有宾客更是大惊,一为萧远忽然给人扣上的大帽子, 二位他言语行动间所透露出来的凶险之意, 当即就有人大喝了一声道:“定国公是要滥杀无辜不成!” 姜雪宁却是浑身血冷。 因为她记得,上一世沈琅明明是下旨抄没勇毅侯府,将侯府所有人收监, 等待案情查清后再发落。可她当日赶赴侯府时却见鲜血满地、人头坠阶! 这证明—— 要么是上一世冠礼时发生了什么变故,要么是负责此事的定国公萧远故意寻找借口, 大开杀戒! 眼见着萧远一步步向张遮逼近,周遭文武大臣更是怒声责斥、群情激愤,引得重重围拢厅堂的众多兵士纷纷握紧手中刀剑,一副随时准备要动手的模样,姜雪宁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她比在场所有人更能感觉到那种失控的危险! 危急之际,目光在场内横扫,却是轻而易举就看见了立在年少宾客们这边、距离仰止斋这帮伴读位置不远的萧氏二公子萧烨,于是先前盘旋在脑海里的那个念头骤然冒了出来。 姜雪宁迅速地上前了一步,附耳过去对沈芷衣低声说了一句话。 沈芷衣正眉头紧皱地看着眼前将乱的情形,听见这句话之后诧异地看了姜雪宁一眼,然而只略一思索便露出几分惊喜,接着便将目光一转,也看向萧烨。 先前姜雪宁送给燕临的剑并未收入库中,而是由青锋抱了,立在一旁。 沈芷衣二话不说,一步上前便掀了那剑匣把剑提起来,待向萧烨而去! 萧烨与燕临也算是同龄之人,可自他出生之后,便处处被人拿出来与燕临做比较,怎么着也是出身萧氏的嫡子,心里如何能痛快? 更何况先前还与燕临闹了龃龉。 此时此刻他站在近处看着勇毅侯府这一副大难临头的倒霉样,心里别提多快意,就差抚掌大笑了。是以他的神情非但不同于这殿中之人的惊慌,反而是笑容满面,并未注意到姜雪宁、沈芷衣这边的异样。 然而那剑真是出乎意料的重。 沈芷衣猝不及防之下,刚将剑提起,就被其重量一带,险些跌倒在地。 这一来便吸引了周遭目光。 萧烨看了过来,她也不由得看向了萧烨。 那一瞬间,一股激灵灵的寒气从萧烨尾椎骨上爬了起来,先前的笑意更是从他脸上瞬间消失,反应竟是比兔子还快,扯着嗓子立刻大喊了一声:“父亲救我!” 正要举剑压在张遮脖子上的萧远顿时怔了一怔。 他回过头来一看,便看见站在那边的萧烨拔腿就要朝这边跑过来。 沈芷衣顿时着了急。 姜雪宁所站之处靠着外面一些,正在萧烨要经过的路上。 她眼皮一跳,暗想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心里一万次告诉自己在这风口浪尖上千万不要显露形迹,可在萧烨忙慌慌从她眼前奔过的那个刹那,终于还是发了狠般一咬牙! “砰!” 直接一脚踹了出去,正在萧烨膝上! 这大公子哥儿自己逃命逃得好好的,还正想着得亏自己见机快,要不就要成为旁人要挟的工具了,根本就没想过途中遭遇这么黑的一踹! 电光石火间谁能反应得过来? 他见着姜雪宁时只觉心底一冷,膝盖上传来剧痛,已是不由自主地面朝下摔到了地上,脑袋“咚”一声叩在坚硬的地面,甚至都撞出血来! 沈芷衣这时终于得了机会,反应过来,立刻提剑上前压在了萧烨的脖颈上! 萧远勃然大怒:“长公主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沈芷衣本就隐隐知道了母后与皇兄对勇毅侯府的态度,甚至今日王兄想来,母后也没准许。若定国公萧远也是公事公办,她自然也不好置喙什么,可如今做成这样,实在是欺人太甚! 她是燕临玩伴好友,如何能忍? 到底是一个王朝、帝国的公主,沈芷衣将脸色拉下来时,也甚为吓人,寒声道:“皇兄圣旨叫你捉拿,你却要开杀戒!焉知不是挟私报复?萧远你听好,这厅堂之中的人你要敢动上一动,本公主担保,你这不成器的孬种儿子,立刻人头落地!” 那剑在燕临手中是挥舞自如,在她手中却是有些勉强。 剑尖压在地面上,剑身与地面形成一个夹角。 萧烨的脖颈便在这夹角之中。 沈芷衣手腕因沉重动上一动,那夹角便小上一分,剑刃几乎贴着萧烨的脖颈,让他立刻心胆俱丧地惨嚎起来:“父亲,她要杀我,快救救我!” 这一出别说是萧远,就是勇毅侯府众人都没想到。 内外宾客再次目瞪口呆。 张遮的脖颈也被萧远的剑压住了,此刻却是不由抬头望了一眼:姜雪宁不声不响地站在那边,不显山不露水模样,倒是没几个人看见刚才关键的那一脚是她踹的。上一世,她是没有来的;这一世终于来了,是要补上一世的错、弥上一世的憾了吗? 萧氏一族如今就这么个命根子,还等着他承继家业,且萧烨也是萧远悉心抚养长大,难得同他亲近,哪里会想到沈芷衣以此作为威胁! 萧远森然道:“长公主殿下难道站在燕氏这边想要违抗圣旨不成?” 沈芷衣方才又不是没听见,
相关推荐:
精神体是幻想系如何贴贴
古早言情文男主破产之后(校园1v1)
女主又被反派哄跑了[快穿]
微光之後 (ABO.BG.NP)(繁.简)
开封府宿舍日常
[红楼]美人鱼宝玉
囚宠之姐夫有毒
我白锦一身正气
知易行难(NPH)
青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