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万里之外的大唐长安城观星,姐姐按缇娜坐在琮琮号的内舱,卡拉克人可不敢上船找人。 当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强悍的大唐会庇护一个逃奴。 “敢叫将军知晓,毛伊岛乃是我大唐的附属地,也是择定的休整补给地。毛伊岛对大唐很总要,未来大唐的商船和军船均会在此停靠,我们也不会允许无身份的人随意上岛。” 大壮这样提点卡拉克军将。 “这一次是看在将军的份上,若是换成其他人……” 大壮笑着点指了一下琮琮号已经剥开炮衣。 “那肯定就不只是示警,而是实打实的战争了。” 卡拉克军将:…… 当然,打一棒子还要给颗甜枣吃,大壮又命人准备了一些“大唐土特产”,赠予带队的军将。 肥皂咖啡蔗糖这些毛伊岛上都有,但远道而来的丝绸棉布纸张,这些连见多识广的卡拉克权贵都没见过,更别说一个带兵的军将了。 几乎是瞬间的,军将便被华美的丝绸震慑了心神,威力丝毫不比线膛炮差,灵魂都被那凉滑的触感吸走了。 直到带队返航,他人还是晕乎乎的,嘴里一直念叨着什么奇奇怪怪的祷告,手臂却将那一卷布匹搂得死紧。 啊?你问他怎么回去复命的?那当然是实话实说,没找到那个祭品啊! 他可没对神官撒谎哦,他是实打实去到毛伊岛上亲自查看的,的确是没有。 而且那个小子都失踪了这么多年了,真要活着也早跑了,怎么可能去毛伊岛,光是海船他就搞不到! 这样想着,军将回复上司的时候格外理直气壮,顺带着也汇报了毛伊岛被另外一个强大帝国纳入版图的消息。 卡拉克的贵族们听了之后很惊讶,但也没有想太多。 这些年从毛伊岛贩运过来的新鲜玩意儿不少,早就有人在打探岛上的门路。 毕竟那地方孤悬海外,四面皆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火山还时不时的喷发,忽然变得富庶那肯定有外因。 现在听说是一个远超特奥狄瓦坎的超级大帝国,那就不足为奇了。 一开始军事贵族们还有点担心,生怕海那边的超级大帝国会一个想不开,派船队登陆米洲抢夺矿产。 可等了一段时间,发现对方强是真强,但也是一门心思做生意的正经人,想要物资都是等价交换(一匹丝绸换半船金矿石的那种),慢慢的大家也就放下了心,开始实打实地搞起了贸易。 南洋都护府的船队在米洲停留了一个月,满载着各种矿石和物产踏上了回程的路。 这一趟走下来许多人都开了眼界,米洲虽然比土澳大陆遥远,但人家的经济也比土澳繁荣太多,还没有时不时便要偷袭人类的野生动物。 而且回程的路可比去时好走太多了,用时也短,四个月便进入的涨海,眼见着就要到家了! 正高兴着呢,大壮就听到后台的 748 发出了尖锐的爆鸣音。 “壮壮壮大壮大壮快看任务面板,第四剧情发布了!” 大壮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忙不迭地打开了系统通知,然后下一秒也脸色大变。 是的,第四剧情任务发布了,但为什么会是个平叛任务?而且还是天下大乱的背景!? 他这不才走了一年吗?他走的时候大唐还好好的啊!开元盛世四海太平,怎么刚一进入涨海,这系统便提示说现在大唐发生了叛乱,西北西南和东南同时遭受敌袭,这怎么跟他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 关键系统新闻也没推送啊! “系统新闻当然不会推送!” 748 在后台急的直蹦高。 “系统推送的新闻是随着宿主坐标走的,以你为圆心只会推一定范围内的消息。咱们这一年多都在海上,海上也没什么小道消息,你么发现你最近收到的都是关于米洲那边的新闻吗?大唐的它也不是推给咱啊!” 可现在明白也晚了,消息推送是即时的,错过了也不能回溯,要不然统也不会特地准备个小笔记本做摘抄。 这一年大唐到底发生了什么统和宿主已经无从得知,但眼下已然有了乱世的趋势,主线剧情系统要求宿主尽快结束这个混乱的状态,让天下重新获得平静。 “它这是让我当皇帝吗?” 大壮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脸匪夷所思的表情。 “不是……我配吗?” “我是那根小葱小蒜?我也配肖想天下?主线剧情系统是不是也太看得起我薛大壮了?!” “也不是配不配的问题……” 748 难得安慰宿主。 “你们人类有句古话,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后半句说不出来了,因为再白目的统也看的明白,宿主是真没有造反的打算,也没有造反的胆量。 那正好,统也不想让宿主造反,主要造反的代价太高,明明他们只要择一明主辅佐就能完成任务,何必冲杀在前呢? 而且他们现在手里有一整只船队,有火炮有物资,投奔谁都是一大助力。 “对了。” 大壮忽然想起一事。 “怎么就天下大乱了?皇帝呢?李老三还没立太子吗?” 这事儿 748 也不知道,毕竟他们这一年都在海上,到底大唐本土发生了什么,统和宿主一样一头雾水。 所以他们决定先回南洋看看。 南洋群岛孤悬海上,只要不是李琮本人造反,那南洋群岛就是安全的,本土一时半刻乱不到湾州。 于是船队按照预定的计划继续向西行驶,在一周后成功抵达湾州码头。 能看得出,南洋的气氛的确十分紧张,船队进入都护府所辖海域,马上便有水师的船上来盘问,当得知是薛寺丞的船队,一名身穿铠甲的军将忽然从船舱冲了出来,迅速打量了大壮一番,然后调转船头,没命地往岸边划。 大壮:…… 很快答案揭晓——那千牛卫是去给高力士报信了。大壮的船还没靠岸远远便看到码头上站着一队人,为首的正是高力士。 高力士本来应该跟大壮一道出海去米洲,但他实在担心自己的安全,又放不下皇帝身边的位置,于是自己使了手段推了这茬差事。 一年不见,高力士比之前憔悴了许多,人也肉眼可见的苍老,看到大壮简直掩不住一脸的喜色,忙不迭地说道。 “终于回来了,快快随我去面圣!” “陛下怎么在湾州?!” 大壮一脸惊愕。 其实他大概能猜到原因,不外乎是长安待不住,来湾州避难。 但这话不好直接问,于是大壮便婉转问起了李隆基的龙体,问陛下来湾州是不是来视察水师的。 结果后半句还没出口呢,前半句便问得高力士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明显有内情。 憋了半天,最后只得了一句。 “三郎别问了,赶紧随在下进宫面圣,陛下等你好久了。” 第298章 唯有薛三能救他! 李隆基竟然在湾州。 这个消息让大壮和748都十分惊讶。 在前往湾州城的路上, 一人一统在脑内疯狂假设,都在猜测现在的大唐是个什么情况。 能让皇帝都弃国都于不顾,这肯定不是一件小风波,难不成连长安城都陷落了? “应该不至于吧?” 748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 除非六大都护府同时起兵发难。 但这个概率太小了, 毕竟从李琮开始,各大都护府大都护都是由皇子出任, 副都护也是皇帝亲自挑选的心腹武将, 偶尔一两个野心家混进去可能, 但全员都造反……那除非是有哪个皇子等不及了。 “统哥啊,你说咱们这一路过来,怎么没看到郯王啊?” 大壮小声跟748在脑内蛐蛐。 “该不会是李琮他造反了吧?那咱俩这回可麻烦大了。” 748对人类的行为模式也有点摸不准。按照概率李琮没这个可能性, 但人类这种生物不能完全按照概率计算,所以也不排除李琮没出现, 是因为造反被砍头抄家的原因。 好在这都是他俩自己的瞎琢磨,在前往行宫的路上高力士及时给二人解答了疑惑。 “吐蕃与突骑施交战, 突骑施引来黑衣大食军趁机渗透碛西, 陛下调安西、北庭两都护府的军队前往阻却,却不料遭到吐蕃背刺, 安南都护府安禄山举兵反唐。” “安禄山率军一路向东占领广州,在沿海北上的时候遭遇郯王率军阻击,双方在海上发生大战, 南洋都护府水师一战成名,逼得安逆贼不得不弃船上岸,固守岭南。” 大壮、748:……哦, 然后呢? 只听高力士继续说道。 “然此时倭岛水师忽然突袭白江口,新罗备战不及, 接连被占领了好几处城池,倭人以新罗为跳板逼近登州,并派出死士身背天雷鼎引爆登州府城墙,登州告急。” 大壮、748:……等等,天雷鼎? 许是大壮的表情过于直白,高力士一下就明白他疑惑之所在,便给他解释道。 “这天雷鼎是倭人最新制作出的一种火器,据说是仿方士炸炉,但威力比炸炉还要大了许多,但需要以死士肉身为引信。” “这些死士都身背石鼎,选到了适合的地方便开始点火烧炉,倾倒药液,然后再以火箭射爆丹液。” “十多年前倭国奈良城郊外的谷里曾经发生过类似的爆炸,据说把倭国的一个重臣都吓死了。这次登州城遇袭,便是这天雷鼎起了奇效。” 大壮、748:…… 不是这过程听着有点耳熟啊,怎么跟当初他们炸藤原宇合的场景这么相像呢!? 合着倭人这十几年一直孜孜不倦地研究怎么复刻当年的山谷大爆炸?还无师自通了自杀式攻击这个技能,这得搭进去多少条人命啊?! 反正甭管效果如何,反正皇帝是害怕了。 毕竟四面八方都起了战事,尤其是吐蕃背刺截断碛西与河西之间的联系,这让长安城中的李隆基深刻感受到了危机。 彼时的他,在丹药和纵欲的消磨下,早已没了开元初年的雄心壮志。 尤其登州失守,给了李隆基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让他变得如一只惊弓之鸟,觉得长安越发的不安全。 百姓们也害怕。毕竟太平的日子过久了,忽然一朝天下大乱,任谁也没法子接受。 于是城中谣言四起,百姓四散出逃。 倭人死士可是带着火鼎呢!见人就炸,一瞬间血肉尽皆化为粉末,然后魂魄被吸入鼎中,永世不得翻身。 就问这谁能不怕?李隆基也是人,谣言传的五花八门,他在宫中听的胆战心惊。 他开始越发依赖丹药,这次不是为了与妃嫔玩乐,而是他已然发觉自己的精神不济。 李隆基现在每天上朝,听得群臣争吵不休,他都有种发自内心的烦躁,只恨不能把这些在耳边啾啾的家伙都砍了,好图个清净。 而且他越来越听不懂这群人在吵什么了!脑子混僵僵的好像灌了浆糊,唯有服食红丸之后才能得片刻的清醒。 太烦了,去哪里能得清净呢? “就因为这,所以陛下出京了?” 748觉得李隆基的想法简直匪夷所思。 登州也好碛西也罢,亦或是广府,这都离着长安城远着呢?怎么就用得着弃城而逃?! 高力士嘴巴张了张,觉得这个问题真心不好解释。 他总不能说是陛下的后院起火,武惠妃联合李林甫假装哗变,趁机诛杀了杨国忠与大小杨氏,彻底把持了后宫。 前朝则是成为李林甫一言堂。因为红丸的作用,李隆基这些年已经很少出现在大朝上,朝政完全被李林甫、杨国忠和韦坚三派人马把持。 韦坚倒台之后,李林甫和杨国忠两强争霸,在朝堂大肆安插人马,抢夺韦系的地盘,把个好好的大唐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之后武惠妃设计陷害杨国忠,杨派被杀的杀,贬的贬,李林甫便成了大唐实际的掌权人。 他这样搞,当然有人不服气,于是便怂恿凉州都督李琰清君侧。 李琰是李隆基的第四子,太子被废李亨免职,李琰就是目前最年长还有实权的皇子,他出面对抗李林甫最有分量。 拥戴他的人是这样想的没错,但架不住李琰自己不争气。 李琰带兵还没入关,半路便收到皇帝一封申饬的旨意。不知道是不是李隆基的意思,反正旨意上大骂他想谋反,想要弑父夺位,吓得李琰顿时止步不前,进也不是退也不得。 他的拥戴者一看这还了得?这棣王也太怂了!大军都已经走一半结果还被一张纸给吓住,都说是要清君侧,谁知道这是不是李林甫拟的伪旨。 而且出都出来了,现在回去退回去也担了造反的罪名,不如一鼓作气冲了长安城,万一真能干掉李林甫,说不定还能混个从龙之功。 于是李琰被裹挟着前进,惊惧之下竟然一病不起,一路全靠参汤吊命。 这时候棣王绝对不能倒,棣王就是清君侧的旗帜。所以深感时间紧迫的清君侧大军一路所向披靡,很快便过了潼关,至此长安再无险可守。 李林甫也慌了。 他虽然在朝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他还真没带兵打过仗,更别说调配幾防务了。 他只能寄希望于他安插在军中的那些人手。 但能投靠李林甫的都是些什么人啊?阿谀奉承的多,有真本事的少,求得都是一条富贵的通天路。 是以不是清君侧大军有多骁勇,而是长安防务过于腐败,豆腐渣一样一捧即溃,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李林甫只能裹挟着皇帝慌忙出逃。 到了这个时候,李隆基对李林甫的信任也所剩无几了,他到底是做了几十年皇帝的人,清醒的时候脑子并不差,李林甫那些把戏他也都心中有数。 只是他同样不信任自己的儿子李琰,他不相信李琰只是单纯想要清君侧,清君侧之后李琰还会退回凉州都督的位置上吗?换他他肯定不会。 他当年是怎么当上太子,怎么让父皇退位的,他心里还记得一清二楚呢! 有了自己的前车之见,李隆基越发相信李琰是存了不轨之心的,所以当初那封圣旨也是他的意思,他就是觉得李琰想要造反。 可现在潼关失守,留在京城肯定免不了要做太上皇,所以李林甫卷着他跑路也没反对。 许是条件所限,许是觉得皇帝颓弱,逃亡路上的李林甫和武惠妃搞阴谋也没避着人。 武惠妃要李林甫伪造遗诏,将盛王李琦立为太子。 李林甫不同意,他更中意比盛王年幼的几名皇子,小太子上位对他这个权臣是有极大好处的,能真正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比有武氏一族支持的盛王更好控制?! 于是在离开长安的路上,武惠妃与李林甫这对盟友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两人之间的密谋被高力士听到了,转述给李隆基,气得皇帝当场呕出了好几口鲜血。 不知道是不是附带排毒作用,吐血之后的李老三感觉脑子比之前清醒了许多。 武氏想要矫诏,这必然是不行的,真立盛王那他这个皇帝就彻底没用了,用不了两天就得驾崩。 李隆基是皇帝,还是稳定朝局、将大唐带入盛世的皇帝,虽然丹药和女色消磨了他的心智,但在政斗这件事上,只要李隆基的脑子是清醒的,武惠妃和李林甫就不可能成为他的对手。 他很快收拢权力,挑动下级军将的哗变解决了李林甫,对武惠妃和盛王他也没留情,废去封号后直接赐死,永绝后患。 旨意是高力士宣的,彼时已然被囚禁的惠妃不见一丝慌张,见高力士进来竟然还八风不动地坐在妆台前,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自己的鬓发。 “高将军来了。” 高力士点头,正要宣旨,忽听武氏问道。 “陛下最近龙体可安好?” 安好? 高力士开始皱眉。 好端端的,武氏问陛下的龙体做什么?难不成是想要哀伏求情? 但他想岔了,武惠妃完全没有求宽恕的意思。 她太了解李隆基,自从矫诏事情败露,她和她的儿子就再没了存活的机会,他们的下场只会比李瑛还惨烈。 毕竟,李瑛到底谋反没有,李隆基心里是有数的,但她不同,她一开始就是想要皇帝归天。 人之将死,武惠妃也不准备再隐忍,笑嘻嘻地跟高力士说起了红丸的事儿。 “离开长安这么久了,陛下的红丸也无以为继,算算时间也该是发作了。” 高力士:!?! 武惠妃摸着自己有些憔悴的脸颊,眼中露出一抹心疼。 “那红丸是断不能停用的,一日服食终身服食,停个几日还好说,若要是时候久了,本宫怕陛下龙体遭不住……” “高将军也不用去找那登州术士,前阵子兵荒马乱,本宫便放他四海云游去了,现在说不定已经到了极乐之地,羽化飞升也不是不可能。” “本宫这一辈子,打从年少入宫也曾揣着一颗真心。但最后怎么样?本宫的清儿因为杨氏兄妹死了,那贱婢还一飞冲天踩在本宫头上!李隆基他幸那贱婢的时候可曾想过他的十八子?!抢儿媳逼死儿子这是为人父能干出来的事!?他嘴里说着待本宫如何,实则桩桩件件没一个实现!他当不好父皇,本宫总要做个好娘亲,为我儿报仇雪恨!” 其实武惠妃这事儿说的有点
相关推荐: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顾氏女前传
篮坛大亨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猛兽博物馆
山有木兮【NP】
婚里婚外
乡村桃运小神医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