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谢却人间事(np)_高h > 第138章

第138章

说法,米洲城邦的战力连拔汗那都不如,这要是大唐的军阵开过去,岂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 “啊……也没那么容易……” 关于开疆拓土的建议,统还是要实话实说的。 “主要是投运存在很大的困难。” 它又打开了一张舆图。 “陛下请看,这是臣绘制的航海路线,臣此行从海州港出发,一路向东南绕行新罗后转而北上,从黑水部进入太平洋,借西风和太平洋暖流之力一路向东。” “若不是臣一路调整航线向东南,臣本应借洋流之力抵达米洲北部近海。此处陆地尽是高山,气候寒冷,需适时借北米寒流南下,不过这样一来登陆点就变成了阿兹台克地区,再不可能抵达毛伊岛。” 它这一条航路画下来,殿上的群臣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听故事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可等真看到了舆图,他们才知道毛伊岛竟然只是茫茫大海中的几个小黑点,余下大面积空白的都是波涛汹涌的海洋。 如果薛三这张舆图的是真的,那按照陆地与海岛之间的比例,找到毛伊岛的几率万中不存一,薛三到底是怎么做到一发即中的?! “对啊,你怎么做到的啊?” 李隆基也很好奇。 这事儿748不能实话实说,于是它只好拿出系统奖励的那只航海钟。 “臣用的是这个。” 李隆基这双眼啊,看倒骑驴的时候平静无波,一看到航海钟,“刷”地一下贼亮,伸手就握在了掌中。 “此乃何物?” 于是748又把航海钟的原理简单给皇帝讲解了一下,说这可以用来指示时刻、航海定位和进行野外天文观测的仪器。 航海钟是通过太阳的位置推算当地时间,再与航海钟的标准时间相对比推测所处经度。 当然光有经度不行,航海还需要纬度坐标。 于是统又拿出了六分仪,利用双重反射原理测定目标天体的高度角,再根据天文历中的赤纬角测算纬度,从而成功实现航行定位。 航海钟是主线剧情系统的奖励,六分仪则是748手搓的。为了不暴露自己其实拥有蓝星地理详细数据这个事实,打从在马扎不坦城的时候748就给宿主安排了观测天文历的任务。 不过那时候正是安西都护府大发展的时候,大壮除了日常锻炼之外还有很多公务要忙,是以直到出发这个天文历也没完成,最后又因为武氏一族的“追杀”而匆忙上船。 好在天无绝统之路,748发现他们机缘巧合救下的小少年卢贝,他的手里就有一套完整的天文历。 当然,卢贝的天文历是按照玛雅算法算出来的,以金星作为参照系,这和748习惯使用的黄赤交角有很大差别。 但卢贝既然在血祭典上能发现观星官算错了金星的轨道,这已经证明这小少年有着非同一般的天文和数学天赋。在748系统性的教导他黄赤交角的计算和星图的观测方法之后,卢贝迅速利用海上漂流的时间完成了对于航海天文历的换算,补完了六分仪技术拼图中的最后一块空缺。 现在,748可以开诚布公地公开它航海的秘诀——没什么不能说的,所有的技术要点都清清白白,有据可查。 统从没打过这么宽裕的仗,把航海经纬度测定说成是玛雅天文历,人家是真有而且还不止一部。而卢贝本人也经住了太史局(钦天监)的考验,赤纬角的计算方法和观测规律被他说得清楚明白,形成了完美的逻辑闭环。 去的时候是机缘巧合发现了新大陆,回来则是受益于异国发达的天文历法,以精准的定位指引完成了航线。 “好!很好!非常好!” 李隆基兴奋的一拍巴掌。 “有了这两样物件,我大唐的商船便也能穿越大洋,前往米洲,纵横四海了!” 他这么说,下面的众臣也都很兴奋,纷纷畅想起跨洋贸易的好处。 但也有头脑冷静的,比如萧嵩。 萧嵩是做过兵部尚书的,虽然河西节度使的麾下没有水师,但他对海军的能力还是心里有数的,知道目前大唐的海船还走不了那么远。 从地图上看,那可不是与倭岛的白江口之战,而是要远得远得远得多的另一块大陆,运输和补给都是问题! 但现在说这个未免扫兴,因为整个兴庆殿都沉浸在狂热振奋的氛围中,他不能当第一个泼冷水的人。 因为没人扫兴,李隆基自始至终都很高兴,甚至在下朝之后还留了748没走,让他细说去米洲探险的经过。 当然他也试乘了那辆倒骑驴,对车子的舒适度赞不绝口,尤其是双层橡胶轮的减震效果,李隆基甚至满意到要把所有的木轮铁轮都换成橡胶的。 748铺垫了这么多,等的就是这一刻。 只见它麻利地跪下,端正地给皇帝施了个大礼,一脸郑重其事地说道。 “陛下的意志便是臣之所向,陛下但有所命,臣万死不辞!” “臣深知陛下宽厚仁爱,福泽万民,为了大唐百姓都能享受到橡胶的好处,臣自请去南洋岛育种橡胶,请陛下恩准!” 李隆基:等等……不是……什么? 朕什么时候说让你去南洋种橡胶啦!? 第252章 走吧,走远点也好 有那么一瞬间, 李隆基有点恍惚。 他的思路还停留在要把自己的车驾都换成橡胶轮子,然后不知怎么的薛三就突然跪下了,说自己要去南洋岛种田。 种什么田?!什么田需要薛三去种?!薛三去南洋岛种个毛?!朕都还没派兵进驻南洋呢! 李隆基这心里就有点不高兴,觉得自己是被薛三算计了, 这小子回来没两天就想往出跑, 还扯着他的话当大旗。 能平乱还政,让大唐皇权重归李氏一族, 李隆基可不是个傻的, 哪能看不出748那点小心思。 他收敛了脸上的笑容。 “朕什么时候说让你去南洋了?” 748跟大壮混了这么久, 对人情世故方面已然大有长进,早就不是那个不会看眼色的白目统了。 它几乎是瞬间就听出了李老三话音中的不悦,犹豫了一下, 最终还是放弃不擅长的油滑圆融,继续实话实说。 “橡胶是用橡胶树的树汁做的, 虽然这次臣带回了橡胶树的种子,但这种树木种植极其不易, 而且要5-8年才能出胶。” “陛下想要把木车轮都换成橡胶轮, 那所耗胶汁必然不斐,臣早一天去种树, 陛下也能早一天用上。” “而且这种目前也只有臣会种,橡胶树在米洲被称为‘流泪神木’,每座胶林都被严格看管, 有武士把守,擅入者当场处死。臣这些树种也是花了好多波折才收集起来的,要是贸然让个新手操作, 只会平白浪费了这些好东西。” 748这样说,李隆基心里那点芥蒂很快也就散了。 薛三这个人他还是知道的, 是个一根筋做实事的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和朝中某些光出嘴不出力的老油子不一样。 刚才他生气,也不是气薛三要去南洋种地,而是怀疑薛三出去溜达了一圈,再回来便染上了些奸滑钻营的臭毛病,因此对他不喜。 李隆基其实看人很准,不然他也不会把朝堂后宫的平衡术玩到炉火纯青。但他有点双标,李林甫之流只有一张嘴好,捧着唠能让心花怒放,他也不觉得这算什么奸滑钻营。但同样的事儿薛三不能干,因为薛三是有真本事的,而且以前一直淡泊名利,所以就算薛三回来依旧是一员能臣干将,李隆基也不愿意他学会李林甫的本事,阿谀奉承他也不行。 薛三必须心无旁骛,跟他讲的全是大实话! 是以歪打正着,748的横冲直撞再度撞对了皇帝的心思,之前略显凝滞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 “朕也不是那么急……” 李隆基给自己找补了一句。 “但你不是说,这橡胶能防水能密闭,用作静脉滴注的胶管最合适?事关人命的可都是大事啊。” 一说起这个,李隆基立刻问起他心心念念的救命神药。 “你此次出海,可是寻到能制作青霉素的材料了?” 李隆基想着,薛三这连救荒的作物都找到了,一点炼药的材料算什么,肯定也是有所收获的。 谁料748却是摇了摇头。 “还请陛下恕臣之罪。米洲中南北三地相连,面积乃是大唐的数倍,臣来去匆忙,仅到达中米洲的几座城邦,并未发现有适合制药的材料。” 说到这里它顿了顿,马上又补充了几句。 “是原本的材料没发现,但不代表这次新带回来的作物不适合。” “臣想去南洋群岛开辟种植园,一是橡胶、可可、咖啡这些林木只能生长在炎热湿润地区。再有臣也想利用南洋一年多熟的土地,尽快筛选适合的青霉菌和提取菌素的作物,为陛下制药。” 你看它这样说,李隆基就很容易接受了。 毕竟在北地种地是一年一熟,一年才能收成一次种子。 可若是换去江南,很多土地能做到一年两熟,一年收获两次种子,这就等于节省了一半的时间。 薛三说南洋群岛能一年三熟,甚至再往南的室利佛逝、阇婆还能达到四熟和五熟,这简直就是产粮圣地啊! 去!这必须去!就算薛三不去大唐的精兵也得去! 要说一开始748说要去南洋岛李隆基还有点舍不得,现在一想到能救命的神药青霉素和能不颠屁股的橡胶轮,李隆基就觉得没什么舍不得的。 薛三虽然能干,但也不是非要留在朝中,放出去反而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别的不说,你看这招抚使让他当的,颇有几分王玄策灭天竺的风范嘛!出去便拉回个州胡岛和两块附属地,这要是留在朝中,正七品最多也就是去个下县当县令。 能当县令的正七品不少,但能出海过洋的就只有薛三一个啊! 想到这里,李隆基开始觉得让748去南洋种地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小子性子直说话横冲直撞,跟朝中这群老狐狸也尿不进一只尿壶,到时候被算计了还得他出手护着。 就不如去南洋,选个得力的人手去管南洋军政,倒也不用怕南洋的戍军做大,四周都是汪洋大海怎么折腾也是有局限的,何况还有个薛三,给薛三十八个胆子他也不敢造反。 但这个管军政的人选也不能有派系,最好是个孤臣,只听从自己指挥的,在朝中不能有自己的势力。 想来想去,他又想到了他的倒霉好大儿——李琮。 李琮曾在安西都护府主政多年,成果斐然,论能力李隆基还是很放心的。 而且李琮的发迹地在碛西,虽然他跟安西都护府的军将常年吃住在一处,但那群老兵油子都很知道避嫌,私底下几乎不和郯王有过密的往来,对李琮还不如跟薛三熟稔呢! 这一点上李隆基对安西都护府很放心,至少他在以李亨替换李琮的时候,整个碛西的政局并未发生动荡。至于后来大食和突骑施的烂摊子,那根本不能算在李琮头上,纯粹是李亨过于冒进了。 所以李隆基想让李琮去南洋岛主持大局,他准备把南洋群岛设为大唐的南洋都护府,任命李琮为首任南洋大都护,进位司徒,总领南洋群岛军政大权。 因李琮献米洲作物有功,特将南洋群岛的一千六百亩土地划为李琮的实封,其上收益全部归李琮个人所有,无需向朝廷纳税。 面积大小且不说,至少从制度上这已经无限接近诸侯国了。 李琮被叫进宫里的时候还一脸懵,以他对亲爹的了解,李隆基此刻应该正沉浸在对米洲物产的新鲜感中,几乎不大可能想起他这个儿子。 他来的时候御书房里只有李隆基一个人,那辆显眼包一样的倒骑驴正摆在一边,李隆基跨坐在车坐上在蹬脚踏。 见李琮进来,他也没有下车,就坐在车座上问李琮这车看着怎么样。 那当然是好的啊! 李琮连忙恭维了几句。 他在渭河码头上才与748见了第一面,全部心思都放在能救荒的土豆红薯上了,对这辆奢华的倒骑驴真没怎么上心。 但既然父皇问了,他便把748给他介绍的橡胶又复述了一遍,然后抓住机会,跟李隆基禀奏说琮琮号上归他所有米洲物产,他想全部要献给父皇。 李隆基都忘了入股分红这一茬了,本能地以为薛三带回来的东西都是给他的,把儿子当年掏空私库支援薛三造船的事儿忘了个一干二净。 现在忽然被提醒,李老三还有点不好意思,临时改口把一千六百亩土地变成了一万六千亩,直接在后面加了个零。 当然,南洋群岛上的土地不值钱,跟长安城的坊市根本没办法比。 但那毕竟是一万六千亩的地,而且完全归李琮支配,这个恩赐别的皇子可是没有的。 李琮欣然接受了。 经历了两年的赋闲,他现在对于权势的心思已经变得很淡薄,去远离长安政治旋涡的南洋岛也不错。 李隆基很高兴,因为他儿子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他的要求,说明长子对他这个父亲不但尊敬而且忠心。 南洋群岛哪是那么好去的!?且不说岛上的土著部落好不好收服,光是瘴气和毒虫就够大军一受的,安南都护府在崇山密林里不知死了多少令丞胥吏。 就算给李嗣直大船精兵,上岛也是要吃一番苦头。 但你看看他儿子,他儿子连犹豫都没犹豫一下的,直接就接受了他这个父亲的安排,完全没提一丁点条件。和其他几个争相出头的儿子们不同,李嗣直这个态度让李隆基最满意。太子巡个盐政瞻前顾后,李亨闯祸之后便畏缩不前,他们都不如李琮懂分寸、知进退,只可惜这孩子面上有损,注定无缘帝国的继承。 那就多给他些补偿吧,让他在南洋群岛自由自在的,也不用束手束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反正他跟薛三也相熟,两人做起事来也不至于相互掣肘。南洋群岛毕竟孤悬海外、远离大唐的权力中心,就算李琮干出一番功绩也不会被人忌惮,不至于像在安西都护府一样被人摘了桃子。 李隆基暗暗叹了口气,大唐虽然是他的大唐,但皇帝也不能罔顾朝中意见,一意孤行。 他虽然想搞平衡,但对儿子们还是很不错的,李琮赋闲这事儿固然是他起的头,但到今天的结果却不是他一力推动的,这之中掺杂了太多的博弈。 这些,却是不能跟儿子讲实话,说了好像他这个父皇管控不住朝廷,有损他李隆基的威严。 所以李琮走了也好,正好在接下来的几年,他准备好好清理一下朝中的势力,尤其对于某些已经成气候的皇亲国戚和世家大族,该打压的打压,该贬谪的贬谪。 他会抬举一批新人,不需要像姚宋那样得力,但必须对他忠心,为他任意驱使。 李嗣直是他的长子,对这个儿子他还挺怜惜的,不想他成为什么人的刀剑或是靶子。 反正那个位置与李嗣直已然没什么关系了,何必让他跟着蹚浑水,损害了父子的情谊。 所以,走吧。 走远点,也好。 第253章 正六品司农寺丞 薛招抚使高调回京, 引发朝堂震动。 虽然发现米洲新大陆的消息暂时还只有今日大朝的朝臣知道,但长安城里没有不透风的墙,只一个下午的时间,该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 有人震惊, 有人兴奋, 但也有人嗤之以鼻,觉得大唐目前的疆域已经十分辽阔, 完全没必要劳民伤财去做域外探索。 但讨厌薛三归讨厌薛三, 可没人讨厌他带回来的米洲物产。 土豆、红薯、玉米、花生、咖啡、可可、橡胶。 全都是没见过的东西。 咖啡的味道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但它提神醒脑的效用很得太医署关注。 可可搭配蔗糖和牛乳的风味倒是很受欢迎,但与其说大家喜欢可可独特的香味,倒不如说是大唐人民普遍爱甜食——李隆基在兴庆殿上让748给文武百官分发巧克力, 翻倍糖的超甜口味远比纯黑巧受人欢迎。 还有高产的土豆、红薯和玉米。 今晚的长安城,米洲救荒粮成了很多权贵饮宴上的谈资。 “……听说最高能达到亩产4石。” “真的假的!?真能有4石?还不挑土地?这薛三怕不是在吹牛吧!” 亩产4石是个什么概念?江南和蜀中最好的上等田经过精耕细作一年也就这个产量, 能不能达到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薛三怎么敢说随便种种就能收上来4石?!他到底种没种过地啊! 但也就是嘴上说说, 没人真敢质疑薛三种田的本事。 开玩笑, 那可是改良了曲辕犁的能人,从榨菽油酿酱油起家的, 谁不会种地他也不可能不会。 薛三郎亲口说的产量,十有八九是这能达到的。 于是土豆还没在长安城正式露面呢,其高产的名声就响彻全城, 得到了某些权贵人家重点关注。 比如祁国公王守一。 开元十八年的王守一跟开元四年已然判若两人,人发福了不说,面上还满是红光, 早没有了当初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模样。 他是第一个给748送帖子的,请他晚上过祁国公府喝酒。 这要换成以前, 748估计也就接受邀请了。但现在不同,它回京之前已经从李琎口中得知了京城的情况。如今除了太子之外,朝中几位皇子各有拥趸。尤其是被王皇后抚养大的陕王李亨,李亨能接替李琮出任安西大都护,王皇后和王家都没少为他经营运作,王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桃源俏美妇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将军在上   秘密关系_御书屋   神秘复苏:鬼戏   新年快乐(1v1h)   NTR场合_御宅屋   我的傻白甜老婆   镇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