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谢却人间事(np)_高h > 第139章

第139章

家已然隐有站队的意思了。 这个时候站队…… 748摸了摸下巴。 可不是件好事儿啊。 “可不是。” 大壮在代码箱里接话道。 “这老国公不在了,王守一就是沉不住气。当初老祁国公请咱们吃饭,统哥你明明都跟他家说的清楚,不管太子是哪位皇子来当,只要皇后娘娘不自乱阵脚,那她这个这个位置就能坐得稳。现在可到好,老国公这才走了几年,王家自己就要推举人抢太子之位了。” “王守一也不想想,陛下如今正值春秋鼎盛,还想着纳多些小妾证明自己雄风不倒呢,能愿意看现在就跟他抢班夺权的儿子嘛?!” 话糙理不糙,748也觉得是这么回事。 可惜财帛动人心,权势更能迷人眼。它走之前王守一夫妻一心沉迷羊毛生意,王皇后也利用羊毛裤重新博得了李隆基的心思,当时的王家完全是一副置身权力争夺之外的态度。 就是不知道这羊毛生意是不是做的太好了,现在都有余力扶持陕王。 大壮觉得陕王忽然接替郯王做安西大都护这事儿,其中必然有王家的影子。 陕王的生母杨氏虽然出身名门,但她本身只是李隆基的一个姬妾,父族并无什么权势,出生前还差点被李隆基扼杀掉,能依靠的也就是被中宫皇后亲自抚养长大的情分。 以前王皇后是被赵丽妃、武婕妤等一众宠妃压制,后来王皇后成功唤起了皇帝的旧情,博得了李隆基的信任,后位稳固,李亨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但安西大都护这个位置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坐的。李琮能去是因为当时的碛西局势混乱,他自请去龟兹城也不是去享福镀金,而是去平定西域的烂摊子。 现在换成李亨,李亨接手的时候安西四镇局面一片大好,西域诸国皆俯首称臣,草原贸易把吐蕃、突骑施、后突厥等强敌牢牢粘合在供应链上,李亨只要不出差错,一个稳固西疆的功劳就有了。 所以这件好事儿为什么落在李亨头上呢? 要说这其中没有王家的运作,统和壮是不相信的。 李琎已经透话了,王家作为西域最大的羊毛商,王守一本人与新任中书令萧嵩的关系非常亲近。而萧嵩之前任河西节度使的时候曾经以平定突骑施叛乱获军功,还借此入主中书省,这其中一环套着一环的关联可复杂着呢。 只是大壮和748都没想到,王皇后竟然会插手太子之位的争夺。 不过想想也不是没可能,毕竟王皇后可是协助李隆基讨伐韦后、平定太平公主的幕后狠人,王皇后可不是普通的闺阁女子,她能扶持夫君夺位自然也能抬举庶子登顶。 不得不说,大唐的女郎们还是有股子特殊的狠劲儿的,这在别的时空背景下可是不多见。 先有赵丽妃、刘华妃双双病逝,武惠妃又因为子嗣的原因避居深宫。当年得宠的对手一个个都偃旗息鼓,隐忍多年的王皇后哪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当然要伺机而上。 只是……她未免有点太着急了,李隆基还没老糊涂呢。 主统两个闲话八卦了一会儿,到底还是没敢去赴祁国公府的邀约。 开玩笑,他们回长安第一个晚上就直奔外戚家喝酒,这让李老三怎么想?现在的王家可跟以前不一样了啊! 但也不好得罪皇后娘娘的娘家,于是748选了一个万能的理由——甫从海上归来身体不适,生怕让京城里的贵人们过了病气,现在要闭门谢客养病了。 它说养病倒也不是假的,漂流太平洋的劳顿铁人也扛不住,心情一放松,当天晚上大壮就发起了高烧。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大壮这一病足足病了小半个月,期间朝中的风云变幻和他都没什么关系,薛家在胜业坊的宅子每天大门紧闭,一直到半月之后宫里的内侍前来宣旨的时候才打开。 来宣旨的人是王荪,高力士的小徒弟,之前在闽州与薛大壮见过一面。 王荪是知道薛招抚使的分量的,来的时候笑容可掬,一见面便主动跟薛大壮寒暄,态度十分亲近。 “自从闽州一别,我师父甚是惦念大人,时常把大人挂在嘴边,总夸赞薛大人乃是大唐第一等肱骨栋梁。” “今日陛下降下旨意,也是看到了大人可昭日月的赤胆忠心。我出来的时候师父还特地叮嘱,让我这腿脚抡得快些,好让大人早得佳讯。” 接下来他便拿出圣旨宣读,内容跟大壮预想的差不多,是派他去南洋群岛种地。 不过种地跟种地还是有差别的,大壮的官职连跳,从正七品上一路跳到正六品下。 正六品司农寺丞,主理南洋岛农庄建设及米洲新作物育种。 比预估的官职还要高一级,应该是高力士使力了。 大壮心领神会,从袖子里掏出之前便准备好的银票塞给王荪。 环游太平洋后,他现在的身板也算丰厚硬气,区区一叠银票并不算什么,却能让王荪眉开眼笑,连连道谢。 难怪自家师傅如此看重薛三郎呢!出手大方为人还通透,这样的人谁能不喜欢!? 高兴之余,王荪也乐得跟大壮多聊两句,聊得主要还是设立南洋都护府的事儿。 这消息之前李隆基不让李琮说,现在跟内阁商量的差不多了,便在朝中正式宣布,郯王李琮已经领旨准备筹建南洋军了。 这可是实打实的军权! 消息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倒不是大唐的皇子不能领兵,而是除了太宗以外,大唐几乎没有皇子亲王独立设军的先例,这等于是皇帝将部分兵权分隔给了儿子。 主要这个儿子还不是太子。 所以在大壮养病的这段时间,每次朝会都像在打仗。 朝中文武憋足了劲儿上奏折,或苦口婆心或疾言厉色或痛心疾首,仿佛这个南洋军一旦成立,整个大唐就要从盛世走向衰败。 之前还相互不对付的各派势力,在南洋军的问题上倒是有志一同,这次竟然联合起来反对朝廷设立南洋都护府。 但说到底,开元十八年早不是贞观光景,李隆基不是李世民,此刻朝堂上也没站一个铁头魏征,在大朝会上喷的口干舌燥,也阻挡不了李隆基放儿子去南洋群岛种田的心情。 高力士从江南采选归来,回宫复命时的一句话提醒了李隆基。 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证他这个皇帝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活下去,有他在多少皇子都能生,不管是李瑛还是李亨,亦或是后面那些还没成年的,只要他活着都可以慢慢培养。 让薛三去南洋种田,那是种田吗!?那是给他积攒能救命的良药! 李隆基到现在还记得他当年生的那场重病,他亲妹妹亲妹夫都觉得他活不成了,是薛三的药把他拉了回来,所以南洋必须开设农庄,而且还有给足人手和材料,早一天做出神药他就早一天安全。 和他的命相比,一个区区南洋海岛的军队算什么呢?难不成还能翻了天去?! 第254章 你俩不能比那俩货差! 一想起青霉素的效用, 李隆基开发南洋群岛的念头就不可遏制,任谁说什么都没用。 他也不觉得让郯王李琮去经略南洋群岛有什么问题。 李琮的能力在安西都护府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不管是领兵还是治下,李琮在碛西做的都可圈可点, 让李隆基很放心。 身为大唐的皇帝, 他才不会天真的以为仁德真能感动四海,教化番夷。 番夷能被教化的前提是恐惧和敬畏, 要从内心里对大唐臣服。 没有强兵能将, 就算喊破嗓子说是大唐的地盘, 有心人依旧会装作听不见,更别提种植园的巨大利润,养活几个小国都不成问题。 所以不但李琮要去, 兵部、工部和户部都要派人去。想要在岛上好好种田,那就该有的都得有, 尤其是码头和大船,海上运输线得保持通畅, 不能让南洋群岛与大唐本土断了联络。 李隆基心意已决, 反对的声音很快便弱了下去,没人想顶着皇帝的怒火触他霉头。 开发南洋群岛成了定局, 所以大家更关心接下来的利益分配。 现在明眼人都看得清楚,米洲作物是块很大的肥肉,谁先咬上谁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说不定还能让家族实现等级跃迁。 别的不说,单就陛下目前对米洲作物的重视,他都特地下旨设立南洋都护府了, 这明摆着就是在给种植园保驾护航。 以前的招抚使,谁能有这个待遇啊?招抚回来的藩属地最多设个羁縻州, 以夷治夷,哪用得着派一个亲王过去亲自管理?明摆着真对南洋群岛寄予厚望。 在这种情况下,但凡要是有点门路的人,就都该琢磨着怎么能在南洋都护府中分一杯羹。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个种植园最终能搞出什么成果,但薛三迄今为止还无一败绩。 有他做这南洋种植园的管事,发财的几率远比亏本大。 消息传出,胜业坊的院子越发门庭若市。 前来递帖子的人不少,认识的不认识的还有人托人介绍的,乌泱乌泱的马车挤满了巷子口。 这回大壮不养病了,因为李隆基授意他可以引入民间力量一同开发南洋群岛。 皇帝也是很鸡贼的,虽然下定决心要掏银子在岛上建立种植园的,但皇帝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能省当然还是要省,所以李隆基也愿意给那些蠢蠢欲动的世家豪族一个机会。 他要借此机会观察薛三这个人,想看看薛三到底会引哪家上岛,薛大壮本人会不会站队。 大壮…… 大壮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他都准备去海岛上避避风头了,自己必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趟京城的浑水。 大壮大笔一挥,来者不拒。 但是要提交计划书,而且还要验资。 他已经写好了南洋种植园的建设规划,并以奏折的形式上报李隆基。 李隆基看过之后觉得很不错,大壮便以皇帝择定后的方案公开招商,价高者得,招商结果由户部公示,中标者还要去官府立契为证。 这样做虽然不能完全摒弃人情关系的影响,但因为招商过程是由户部操作,结果也是由户部公示,有监察御史从中监督,所以最终的结果跟大壮也没什么关系,看不出他有倾向或是站队。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实则大壮还是有暗箱操作,比如他提前给几家大户透露了可能会赚钱的方向。 这几家包括老关系户王家、前对头武家、几位有分量的宗室和勋贵。 王家是肯定要说的,王守一夫妻俩从厌胜风波以后就是大壮的忠实粉丝,羊毛生意让王家赚的盆满钵满,在大壮出海之前,王家都是统和宿主在京城的主要消息来源。 可惜时过境迁,王守一不是当年的王守一,王皇后也不是当年的王皇后。财帛虽然动人心但权势更能迷人眼,王家已然踏入了这场大唐第一权势之争,大壮虽然不想被裹挟,但也不能一下子就和对方断了交际,毕竟中宫皇后和祁国公对付他一个小小的六品官,那还是轻而易举的。 于是他装病躲开了祁国公的饮宴,但依旧给了王守一一块大肥肉,让他能在南洋岛上赚大钱。 同样的待遇也给了武惠妃背后的武氏一族。惠妃娘娘目前对染退居幕后专心养孩子,但大壮觉得这位娘娘的野心不可能永远蛰伏,更别说武家早在他出海的时候便有意交好,阴错阳差才拖到了现在,他不能再拂了人家的面子。 而且这些大户有钱,还都出手大方,引他们上岛能给朝廷节省不少开销,还有机会推动第三剧情点的航海通商任务。 毕竟赚钱的机会多得是,也不是每一种都适合朝廷。 就比如开启米洲远洋航线这事儿,你指望户部或者兵部都不合适,反倒是高额利诱下的民间商船,那真是为了发财哪里都敢闯一闯的。 南洋群岛开发的每一步进展,大壮都写了折子呈给李隆基,规规矩矩事无巨细,所有过程一览无遗。 李隆基很高心,觉得薛三这人自己没看错,的确是忠心又不贪恋权势,一心一意帮他省钱,连跟他有仇的武家也没排挤。 很好,要的就是这种孤勇,以天家的利益为先,个人荣辱得失都要往后排。 因为高兴,李隆基也不吝啬地答应了大壮的一些小请求。主要是他那几个随从的安排,这些在皇帝看来根本只是些无足轻重的小事。 比如高仙芝,高仙芝之前就在安西都护府领了虚衔,现在又有了航行米洲的功劳,理所应当该有赏赐。 薛三说他这个随从弓马娴熟、在战场上有急智,还曾带领州胡岛的土人打败新罗使者,乃是一员很有潜力的战将。 李隆基就喜欢战将,尤其高仙芝相貌堂堂,谈吐文雅,觐见的时候给皇帝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于是便封了他一个军职,让他去北庭都护府做了个军将。 还有那个叫海里古的土人,薛三给他讨了个恩旨,让他进了大唐正规军,跟着高仙芝一起去了北庭。 李隆基对海里古很有点印象,这小子长得实在太高了,胳膊伸出来能有常人两个粗,蒲扇一样的巴掌扇起来呼呼带风,操着半生不熟的大唐官话,笑起来憨憨的。 倒是个从军的好材料。 另外两个米洲土人,目前都在礼部学习大唐的文化。 说是礼部教,其实还是薛三在教,因为礼部根本没有会说米洲土语的通译,这对双胞姐弟现在说话都需要薛三翻译,所以光禄寺最后干脆把活计推给了薛三。 再怎么说,薛三这个招抚使还没卸任呢,在他去南洋群岛之前他都算礼部光禄寺的人,让他干没毛病。 光禄寺安心甩包,一旁太史监却急得火上房。 卢贝以玛雅算法补全了天文历,在兴庆殿上惊艳了一群太史监的算博士。 人,太史监一眼就相中了,就等着把这小孩拉进来干活呢,结果人现在只会说米洲土话,与各位算博士根本无法沟通交流,再怎么想挖角也没用。 “大唐官话就这么难吗!?” “那星象仰角他都能算,这都五天了还学不会官话!?” “他是不是没上心?” 卢贝……怎么可能不上心。 他好不容易才从霍契尔卡拉克的祭品营逃出来,漂洋过海来到大唐,这里的一切都让他觉得新奇亢奋。 没有血腥的人祭,国土广阔丰饶,中央政权稳固,即便是玛雅最强盛的城邦特奥狄瓦坎,其规模和繁华也跟大唐的长安城没得比。 他想留下,他想学习大唐的文化,他的父辈教授给他天文和数学知识,让他有机会在这个繁华盛世站稳脚跟。 所以在跟按缇娜商量过后,两姐弟决定分头生活。 卢贝留在太史监,争取能成为一名算博士在长安安家落户。 按缇娜则是跟随薛大人前往南洋群岛。母族传承的种植经验在南洋种植园会得到更多施展机会,按缇娜也有自己的小野心,她想做移种米洲作物第一人。 当然,她在南洋岛上也会用心收集可用的作物。若是将来还有机会回毛伊岛,她还可以把大唐的特色作物带回去,让两边互通有无。 南洋开发计划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人员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海州,南下的船队将在海州港扬帆起航。 漂流太平洋小队在大壮家吃了一顿散伙饭,明天众人便要各奔前程,席间纵然有美食美酒,但众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郁。 “大人……” 高仙芝眼圈红红,似乎想说些什么,却被大壮挥手打断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有你的路要走,再跟我去南洋,只会浪费你的能力和天资。” “你的天地不在海岛,在广阔的荒漠和草原。咱们出去这么多年,你这一路也算历练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大展宏图,建功立业。” “前两天我进宫奏对的时候听到个消息,就咱们在黑水靺鞨遇见的那俩坑蒙拐骗的小子,现在那俩货也已经从军了,还立了军功,被陇右节度使收了干儿子。” “他在陇右,你在北庭。那种满嘴跑马车的货都能混出个军功,你差啥?你总不能连安禄山都比不过吧?” “你去了北庭,和海里古干出点名堂给他们看看,好歹也是漂洋过海去过米洲大陆的人,必须压那俩小子一头!” 第255章 就在这儿建城 大壮要是不说, 高仙芝都快忘了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俩货了。 当初安史二人还是半大不小的年纪,做个牙郎就敢把黑水靺鞨部的头领倪属利稽骗得差点栽跟头,说机灵是真机灵,是莽也是真莽。 关键要不是薛大人机缘巧合到了黑水靺鞨, 这俩小子还真就骗成了。 高仙芝是正经人, 顶顶看不起这种靠坑蒙拐骗投机取巧的小子。刚才薛大人说安禄山被陇右节度使张守珪收为义子,义子这个身份谁都知道有些说道, 可见不是正道发迹。 他打算走军功晋身的路子, 要真屈居安禄山这种人的下面, 那可真是太憋屈了。 想到这里,刚才还满是离别不舍的情绪瞬间被冲淡了,高仙芝推了把海里古, 警告他去了北庭后机灵点,少说话多琢磨, 别见谁都是一脸实在。 尤其是遇见安禄山这样的,嘴上说得天花乱坠, 实则可能一句实话都没有, 海里古遇上了只会给人送菜。 海里古一脸冤屈,觉得高仙芝把他说成了个傻子。 他是实在人不假, 但那都是对家人对朋友,在外人面前他还是很有威严的好嘛?!比如在伊奥瓜城的时候他就从来都没露过

相关推荐: 我的风骚情人   女奴的等价替换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顾氏女前传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乡村桃运小神医   恶蛟的新娘(1v2)   篮坛大亨   万古神尊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