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听说是西突厥哪个部族的关系,这里面还牵扯了吐蕃和突骑施的贵族, 可是错综复杂呢!” “要是早知道有突厥人掺和,那咱们何必给姓赵的那么多好处!?赵诲那小子收了钱不办事,光知道打马虎眼敷衍我……这不都白费了吗!?” 说完这话, 行商的长子还看了呆立一旁的赵连枝一眼,那眼神至今让她难以遗忘。 那是一种嫌弃的,买到了赔钱货的眼神, 那时候的赵连枝被看的浑身发凉,生怕自己明天就要被转卖。 但托那行商长子的福, 她也是知道了一桩秘辛——中书省主书,从七品官员赵诲,与吐蕃和突厥人有交往,而且还曾收过对方大笔贿赂。 以前赵连枝觉得七品官大的不得了,衙门里的知县老爷就是七品,那可是她家那边的父母官。 可真进了长安城,她才知道从七品在京城根本不算什么,赵常奴家能进门的客人都得是五品以上。 赵诲那个从七品的主书,算个鸟。 当然,那行商和他儿子也嘀咕过,赵诲在京城还有别的靠山。可赵连枝就觉得从七品的靠山也没多大,但总不可能比赵丽妃和武婕妤更厉害吧…… 于是她左思右想下,还是决定把这事儿给捅出去。不涉及到买良为贱,赵家多半不会拦着她举发赵诲,她之前都有打探过,赵诲和赵丽妃一家子没有任何关系,这消息她肯定能传出去。 这样一来,等陛下派人来找她问话的时候,她就可以顺便把自己出身讲一讲,这样也不算得罪武婕妤。 赵连枝打定了注意,便提出要见赵常奴。 因为前阵子赵连枝很是博得李隆基的宠爱,甚至她即将进宫的消息都传得沸沸扬扬,所以赵家人待她颇有礼遇。 她说要见赵常奴,很快有人把她带到了赵家的正堂。 “你有何事要见我?” 赵常奴问道。 赵连枝定了定神,把自己想了好几天的说辞一句句地讲了出来,末了还给赵常奴行了一礼。 赵常奴十分震惊。 他没想到这小丫头找自己说的竟然是举发之事,而且还牵涉到中书省的官员勾连突厥。 勾连突厥啊!这放早年间可是大罪! 赵家是天水郡出身,天水郡地处西北,以前没少遭受突厥袭扰,甚至一度沦陷敌手,赵常奴对“突厥”两个字还是很敏感的。 他家是乐工出身,没读过什么经史子集,也不了解朝堂局势,一家子发达全靠妹妹做了李隆基的崇妾。赵丽妃晋升后,赵常奴和他爹也得恩宠获官。但李隆基知道这两人没什么真才实学,也没给他们委以正经的官职,就还让这父子俩在光禄寺干老本行。 是以赵常奴知道中书省主书是个不大的官儿,但他不知道赵诲,更不知道赵诲背后的靠山是谁。他听赵连枝说赵诲私通突厥收受贿赂,身为天水郡民的正义感油然而出,当即拍板帮赵连枝上告。 “你放心,明日我与父亲进宫吊唁,我会想办法把此事禀告陛下,且不会让通敌之人再妄行不义!” 赵常奴说得一脸大义凛然,其实心里也是捏着一把汗。 管他真的假的,既然这小娘们说了那他必然不可能瞒着!要不然他成什么人了!?帮着隐匿罪责的帮凶?要查出来是假的那也是这小娘们诬告,他还是个如实上报,不功不过。 要说人在名利场中混久了就都长心眼子,赵常奴虽然也长了,但是不多,勉强够用。 他趁着给李隆基呈览太上皇法会所用器乐的机会把话递上去了。 当时高力士也在现场,闻言人就是一愣。 赵诲? 中书省主书? 那不是姚崇姚相爷的心腹吗?! 李隆基也知道赵诲和姚崇之前的关系,听了赵常奴的奏报他没吭声,眯着眼不知道在想什么。 良久,他才看向赵常奴。 “赵氏是这样说的?” “是的。” 赵常奴点头。 “卑职听闻后不敢耽搁,便来向陛下奏报,一字一句,全是赵氏亲口所说,不敢有误。” 话外的意思是我就是个传话的,消息不保真,真要是有问题那也是赵连枝有问题,跟我和我们赵家没关系。 李隆基多年宠爱赵丽妃不假,但也真没把赵丽妃这一爹一哥当个事儿。 这一家子都是乐工出身,弹弹琴跳跳舞还成,政斗?他们就没长那个脑子,保不齐是被谁当了刀子使。 李隆基回忆了一下赵氏的脸,觉得此人倒是有点意思,于是便让赵常奴把赵连枝带进宫。 现在可是太上皇李旦的丧期,让个歌伎进宫传出去好说不好听,于是赵常奴便给赵连枝换了身打扮,把她扮做了一个书童。 别说,赵连枝这书童的扮相竟然俏丽的很,李隆基都忍不住多看了好几眼。 但他到底还惦记着正事,开门见山问赵连枝如何得知赵诲收受突厥贿赂,赵诲替突厥人做了什么事,此事还牵涉不牵涉其他人。 赵连枝哪答得出这些问题啊,只一边哭一边捡着自己知道的答了。 她倒是机灵,知道皇帝爱看什么,学着行商和他儿子那日的对话两边模仿,演的惟妙惟肖。 李隆基这些天在百福宫守灵,不能召妃嫔侍寝也不能与兄弟玩乐,正憋闷得不行,忽然见到赵连枝这样一人分扮两句,便觉得格外新鲜有趣。 “看来是确有其事了。” 他指着赵连枝对高力士说道。 “你看她演的这样真,连那行商的大舌头都仿出来了,必然做不得假。” 高力士连声附和,其实心里却只信了一半。 怎么就这么巧,赵常奴找来的歌伎举发中书省主书,赵家不是一直不参与朝堂政斗吗?怎么忽然就又出手了呢?难不成是因为太子?! 别说高力士有这样的疑窦,一开始李隆基也是在怀疑赵家的动机。 可后来他听赵连枝哀哀切切地说自己是被亲生大父大母卖掉的,她原本也是个良家小娘子,李隆基的怀疑就消散了。 赵氏的出身不作假,之前他遣人去海州探查过,的确有这么回事。 而且她家的官司在本地人尽皆知,都在骂赵家那两个老不修不干人事儿,孙女回来没两天就给卖了换银钱。 李隆基已经给张说传旨审理赵家这桩公案了。 但赵常奴肯定不知道,他要是知道他就不是帮着赵连枝告状,他再没脑子也知道自己买良为贱的事儿传出去,就算是商贾转手也肯定讨不了好。 所以这厮还大义凛然替人传话,显然是根本就没想到这一层,就这脑子还能斗什么斗,赵家人根本没长政斗这根弦! 于是他和缓了表情,笑着对赵连枝说道。 “朕知道了,朕会派人去彻查。你且先跟着赵常奴回去,等朕安排好一切,再接你入宫。” 闻言赵连枝欣喜若狂,连忙跪下给李隆基磕头,一边磕还一边哭得梨花带雨。 这回她是真高兴,因为出身已经在帝王面前过了明路,日后也不怕成为谁攻讦谁的由头,可保一时之平安。 至于入了宫以后怎样,赵连枝现在顾不得想,活着总是最重要的!今天陛下说会安排,那她就回赵家乖乖等着,反正赵家总归是不敢亏待她,这段日子她还可以多琢磨一下帝王的心思,她刚才那番学舌她看陛下就很喜欢! 赵常奴也很高兴,他觉得他把自家从这事儿里面摘出去了,他献的美人还能进宫,给妹子多添个帮手。 他理所当然的以为,赵连枝进宫后会铁站在赵丽妃的一边。 李隆基也很高兴。 他最近看姚崇已经有些厌倦了,正想给自己换个丞相。 但姚崇这厮谨慎狡猾,轻易抓不住他的错处,没办法强行撵他下台。 现在他的亲信赵诲露了个大把柄出来,不管真的假的总要彻查一番,好好敲山震虎,说不定敲着敲着敲着,姚崇就想通了。 很好,很好,很好。 三赢,大家都高兴嘛。 第160章 姚卿等等,朕给你看个好东西 李隆基命人去查赵诲。 这事儿也没噎着藏着, 就这样大剌剌的调查,完全没有避姚崇耳目的意思。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姚崇,已经深陷政斗漩涡, 难以脱身了。 “我之前怎么跟你们讲的, 交友要谨慎,不要什么人都来往, 偏你们都当耳边风!” 姚崇气得在家里训斥两个儿子。 “姚异你上次说要做松纹蛋的生意, 我怎么跟你说的, 你看后续牵扯出多大的事情!还有那猪油皂,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想到那是贡品,贡品你也敢伸手?你你你是生怕咱们姚家不败落啊!” “阿耶, 阿耶那不是后来也没成嘛……” 姚异还觉得委屈。 是,一开始他是想拿着猪油皂的生意的, 毕竟陛下虽然列了贡品,但也没让光禄寺的坊署专营, 那就是谁都能干的意思。 为此, 他还特地派人前往桥东村买方子,结果到处打听到处问都问不出来, 都说那东西只有桥东薛三郎会做,而薛三跟他家亲戚飞去长安城了。 那时候的姚异还不知道“飞去长安城”这五个字意味着什么,只以为这些刁民是在胡言乱语, 还一度想要强行带走薛三的亲戚薛大奎去审问。 然后他派去的人就全被扣在了丰岳县。 丰岳县原本的县令兆鹏程,因为曲辕犁和豆油之功顺利晋升,于去年年底去往新的治地赴任。 新任的县令是临县的一位县丞, 亲眼目睹兆县令的升迁经过,对桥东村这个神奇的地方也抱有很好的期待。见有人去桥东村闹事, 县令马上派了衙役前去阻止。 可姚异的人也不是吃素的,背靠当朝紫微令,姚府的下人都嚣张的很,当场放话要吏部降了新县令本年度的考绩。 结果被前来巡视的海州刺史张说抓了个正着。 “本官当是谁这样狂妄,出口便能指挥吏部定一朝廷命官的考绩,原来是姚相爷家的管事。” 张刺史冷笑道。 “都说宰相门前三品官,不知这位管事官居何位啊?可是吏部尚书?” 你看管事敢跟丰岳县县令叫板,可让他硬刚张说张刺史他还是没那个胆子的。 不单单是因为刺史比县令的官职大,更因为张说乃是上一任的紫微令,姚崇最主要的政治对手,这祖宗可不是他一个小管事能惹得起的。 于是姚异的人怂了,被张说连打带削,灰头土脸地回了长安,还被张说参了一本。 天知道姚崇看到张说上来的折子有多气,他怀疑张说就是接着上折子来骂他的,毕竟所有上报陛下的公文都要先经过中书省,张说就应该就是在骂给他看。 姚崇气得点指儿子的脑门。 “怎么眼皮子就那么浅,看到什么都想贪什么,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肚皮!” “我之前怎么跟你们说的,在外行事要低调,要谋定而后动!打狗还要看主人,那姓薛的可是你们能招惹的?上一个参他的监察御史现在还在修书呢!” 姚异低头,一脸后悔。 现在他知道了,因为不久之后薛三就在陛下的寿宴上大出风头,之后更是助力御史张孝嵩打破拔汗那,现在可是朝中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可惜后悔也晚了,海州刺史张说抓着他这事儿不放,连参了好几本说他交通宾客,与民争利。他哥姚彝也没好多少,被人告状颇受赂遗,还告他们的爹爹教子无方,家风崩坏,引得朝中攻讦之风大起。 骂了一阵儿子,姚崇忽然长长叹了口气。 “如今赵诲又出事,我怕是也不能护你们很久了,你二人都过而立之年,身负官职,以后当谨言慎行,收敛低调,莫要再恣意妄为了。” 二人闻言大惊。 父亲现在乃是一人之下的紫微令,深得陛下信任,区区一个赵诲出事,怎地就能动摇父亲在朝中的地位呢? “阿耶,赵诲乃是咎由自取,他犯的错与您有何干系?!” 姚彝失声问道。 姚崇苦笑一声。 “赵诲追随我多年,乃是我亲近之人,纵然他犯了大错,我又如何能袖手旁观?” 他没说的是,赵诲一案是皇帝亲自审理的,下狱当死。他当时替赵诲求情,皇帝已然面露不悦之色,还提起当初君臣约定的“十事要说”,搞得他十分下不来台。 陛下大张旗鼓要治赵诲的罪,何尝不是在敲打他!?他在朝中权威日盛,朝野均赞他讲义气,能庇佑,现在他要是不拉赵诲一把,岂不是让众人寒心?! 想到这里,姚崇的心一阵阵地往下沉,看向两个儿子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悲凉。 可叹他一身本事,到底还是没教出个能承继衣钵的儿子,到现在他们还看不清楚朝中的局势,不明白他救赵诲的深意。 赵诲必须救,哪怕因此会惹得陛下不快也得救,因为赵诲是他姚崇的标杆。陛下换相是一定的,他要给陛下一个理由,也要给自己的追随者留个念想,将来有朝一日子孙需要助力,也会有人念及当年他的旧情。 开元四年七月,追太上皇谥号为大圣贞皇帝,庙号睿宗。 九月,中书省主书赵诲因收受突厥贿赂,下狱当死。经紫微令姚崇百般营救,会京城曲赦,其一特标赵诲之名,改为杖一百,流放岭南。 也因此案,紫微令姚崇上书请辞,并荐广州都督宋璟继任,获准。 李隆基点头的当日,姚崇走出太极殿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勉强平复了翻江倒海的心情。 今日这一遭面君,喜惊参半。 喜的是总算陛下还念着旧情,准了他推荐的人选,这让姚崇瞬间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准了就好,准了就好。 宋璟是他看好的接任者,不但素有才名,而且与他关系亲近,宋璟上位后对他的朋党能予以照拂,总好过张说上位。 姚崇试探了一下皇帝的口风,发现皇帝暂时没有复用张说的意思,当场便放心不少。 便是有朝一日张说得势,那也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那时候的局势谁能说得准呢?说不得便有新人要独领风骚了。 是的,姚崇说的那个“新人”,指的便是远在西域的薛三。 虽然这人目前还只是个正八品的小官,可他出现在皇帝口中的次数可比别人多了太多,这一点张说宋璟与他都没得比。 当然也不是被皇帝提的多就有才能,奸佞之流最会讨人喜欢,得皇帝宠信的也是不少。 但这薛三不一样,他不算奸佞,甚至他还很有才能,只是这才能通常不走寻常路,常有神来之笔,令人难以预料。 讲真,姚崇还挺怕这种“难以预料的”。 难以预料就代表不可控,不按约定俗成的规矩行事,不能参透他的行为逻辑。 薛三带给大唐很多新鲜的东西,从豆油到曲辕犁,再到酱油、肥皂和飞天气球,一样一样,都在改变着时代。 姚崇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这样密集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政治权力的改变,而是源于根本生活的改变,这种改变几乎以人力无法阻挡。 他总有种感觉,再让薛三改变下去,这个大唐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上奏本的时候他格外紧张,生怕陛下不同意,大笔一挥要提拔薛三。 别的不说,这要陛下开了口,他除了“薛三年轻无经验”也说不出别的反对理由,毕竟薛三是有实打实的功劳,文治武功都有,比朝中的许多治官都强太多了。 甘罗十二可为相,薛大壮二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勉强。 好在李隆基还是有分寸的,赞了宋璟几句便同意了。 姚崇正想告退,忽然李隆基又招呼他过来,说给他看个好东西。 “这是嗣直这次从碛西带回来的,是薛三刚造出来的好东西。” 李隆基笑着说道。 姚崇一听“薛三”这俩字就脑袋疼。这可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刚才还说薛三带了太多的不确定,现在这不确定不就找上门了。 不过难得皇帝有兴致,他又不好扫了皇帝的兴,只能附和着过来查看。 一看,三观碎裂,整个人都浑浑噩噩,感觉眼前的一切都不真实。 李隆基给姚崇看的当然是显微镜,李琮风尘仆仆地回来奔丧,也不忘把这显微镜献给他尊敬的父皇。 李隆基在百福宫守灵守到憋闷,眼见着儿子献了这么一个稀奇的宝贝,他哪有不高兴的,当即便在宫里玩了起来。 因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还是要学习的,所以李隆基便拉着儿子一起在百福宫守灵,顺便一起研究新入手的宝贝。反正李琮是他的长子,替大父守灵理所应当,说出去名声也好听。 然后没过两天,在百福宫守灵的孙辈多了一个李琎。 之后又有李瑛、李亨、永穆公主、常芬公主,以及宗室的一些孙辈,老李家的儿孙辈集体在百福宫给太上皇守灵。 朝野对天家的行动赞不绝口,都说这一代的李氏皇族谦谨恭孝,堪为天下人表率。 唯有身为紫微令的姚崇心里画弧,觉得这里面怕是有点什么说道,不然为啥郯王回来之前就只有陛下和几位大王爷守灵,可等郯王回来以后,李家的下一代纷纷开始往百福宫里钻了呢?! 对此姚崇脑补了好几出波云诡谲的政斗大戏,也曾在深夜与心腹反复推演未来走向,殊不知真相竟然如此简单。 ——是的,就像之前一样,熟练掌握显微镜用法的李隆基,他又忍不住显摆了! 第161章 限量,限量! 在宰相生涯接近尾声的时候, 姚崇遭受了一次来自君王的暴击,三观尽碎,出宫的时候还是高力士遣个内侍给扶回来的,生怕老爷子半路有个闪失。 姚府众人见他这样就知道事情不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秘密关系_御书屋
万古神尊
恶蛟的新娘(1v2)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过激行为(H)
红豆
乡村透视仙医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