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地方,安然也请德宝大叔帮着换了新的瓦片,窗子漏风的地方装上干净透明的玻璃窗。 四个女人进去,可把老太太高兴得很啊,忙着倒水给她们喝,“宝儿,给姨姨们拿梨子吃。” 宝儿今年跟铁蛋同岁,在安然的极力(强行)劝说下,到附近的公社小学上了三年级,人很聪明,也很能干。一个人端出一个竹篾编的筛子,里头是十几个黄绿色的梨子,虽然都不大,只有拳头那么大,颜色看着也不像很熟的样子,可实际是熟透了的,闻着一股梨香味儿。 安然咽口水,拿起一个,洗了洗就啃:“我可不跟你们客气啊,要吃自个儿拿。” 骑了半小时的车,又热又渴,这清甜的梨汁儿入喉,能凉到心里! 其他人见她这么“自来熟”,也不扭捏,各抱起一个就啃。“这是宝珠梨,我有段时间没吃过了,大娘家自个儿种的吗?” “以前老头子和宝儿他爹活着的时候,种了一片,现在生产队不管事,连着以前队上的满满两座山头,随便咱们摘,也吃不完。” 到十月份,熟透而没人摘的梨子就掉了,落得树底下都是,她实在是心疼,就给捡回家,洗干净后捣成梨醋,去年还给安然送过两斤。 梨醋跟工业酿造出来的白醋不一样,不是纯酸,而是酸中带甜,有股天然的醇厚,酸得不倒牙,甜也不腻,拌凉菜特别好吃。小猫蛋可是能直接抱着“吨吨吨”喝的,因为她觉着这不是醋,是梨汁儿。 刘宝英一听居然烂了都没人捡,心疼坏了,“哎哟,那咋你们村的人都不吃梨吗?” “吃,但人看不上咱们这种害气的。”害气是阳城土话,说的是不成器的、形状不好、身形瘦小的东西,可以指人、动物,也可以指植物。 因为没施过肥,个头只有小孩拳头大,没有打过农药,虫害不少,表皮上都有虫洞虫屎,确实看着不受欢迎。 可在大院里,只要是能吃的,不会中毒的,那就是好东西,孩子们哪管它害气不害气啊?刘宝英有点心动,想去捡点,带回去给仨小子吃。 赵银花倒是想得比较周到,也是最能领会安然意思的人。“这样吧大娘,要不您卖一点给咱们吧。” “对,咱们跟您买吧。”雪梅帮腔。 老太太吓得“哎哟”一声,“啥卖不卖的啊,山上多的是,要多少我去给你们捡就是了。”宝儿这就背着个背篓跑出门了,他知道哪儿的梨子最多最甜,还不受农药厂污染。 说了会儿话,安然出门溜达,对这一带也算相当熟悉了,这一带崇山峻岭,仿佛一座有一座金色的屏风,与外界隔开,要不是熟悉的人,进山肯定会迷路。 山里很安静,不像小海燕,哪儿哪儿都有社员和动物的声音,这里的人都进了农药厂上班,有不错的收入,只偶尔能遇到几个疯玩的孩子,看见陌生人会好奇一下,其他时候她连土狗也遇不上一只。 是该说这儿的人都安居乐业呢?还是说都为工作奔波得生活也顾不上了? 安然很喜欢这个时代,不仅自己年轻了,能够陪小猫蛋一起长大,弥补上辈子的遗憾,也能有时间,有机会重新体验一遍生活的美好。 以前忙着挣钱,她其实哪儿也没去过,去外省甚至国外都是为了工作,来去匆匆,没有旅游的机会。可现在,她不用为生活太过奔波,不用整天为孩子的病悬着一口气,她能看到的美景就更多。 “那上头是农药厂的梨园。”老太太出来找鸡,准备摸几个蛋给她们带回城里吃,看见她往远处眺望,就说。 “什么梨园?”安然心头一动,凡是跟农药厂有关的,都是值得上心的。 “外头不是传,说他们农药把咱们这一带都污染了嘛,说咱们附近啥也种不出来,他们为了证明给外头的人看,啥都种,今年种的就是梨,去年种的是苞谷。” 安然想起来,以前小石榴刚失踪的时候,石万磊来找过孩子,这一带确实是长不出庄稼的。可她去年来的时候,到处都是成片的苞谷,那苞谷还跟小海燕的不一样,株矮,叶子少,苞谷棒子特别大,有的一根杆上还背两个苞谷棒子,而且两根苞谷的大小相差也不大。 她记得以前插队的时候,也见过会背两根棒的苞谷,但不多,而且第二根特别小,几乎是很难成气候的。这不仅跟施肥有关,听庄稼老把式说跟种子也有关系。 短短三年时间,土壤的变化真就能这么大吗?怕是优选了种子吧! “他们那个梨子啊,以后要真卖到副食品商店去,你们千万别买,不好吃。” “怎么说,大娘您吃过吗?” “我家宝儿看人梨子大,稀罕,就悄悄摘了两个回来,哎哟喂,那大是真的大,有碗口那么大呢,颜色也好,黄黄的,看着就让人咽口水,可吃嘴里不行。” 梨子区别于其它水果的特质就是水分多,润,甜。但农药厂种的梨却水分不多,肉质粗糙,也没啥甜味。 在从小种梨子长大的李翠珍心里,这还能叫梨吗? “分明就是长成梨样的红薯。” 安然哑然失笑,这个形容,真是绝了。 这样的事其实她也听到过,做阿飘的时候,她常听一些老年人说现在的黄豆没以前香了,酱油不香了,花生油不好吃了,苞谷不好吃了这类的话……但因为她无法感受到味道,也没办法评判。 而且不止一个人这么说。 那就是公认的,很多东西都没有以前好吃了,难道真是因为农药化肥双管齐下,破坏了食物原本的味道? 又或者,好吃的、可选的东西太多,挑花了眼? 甚至,是因为吃过见过的多了,口味养刁了吗? 为了搞清楚到底什么情况,她摘(偷)了两个大梨子,又找了两根苞谷棒子准备带回家,宋致远最近不知道忙啥,让他有空的时候帮看看,能不能看出点啥门道。 他看不出,就请农学方面的专家看看,她安然就是不信邪。 第75章 三更合一 不过, 她今儿也是长了见识,这儿的梨树挂果那叫一个多啊,果子又大, 真正小学生作文里写的“压弯了腰”, 摇摇欲坠。 要是世界上所有的果树都这么优秀, 那真是小猫蛋这个水果星人的福音啊! 宝儿给她们摘了满满两大背篓的小丑梨回来,大家一想, 反正都要花钱买,来也来了干脆就多买点,每人背一篓,捆在自行车上其实也不重, 又去摘了两篓。 拢共三百多斤四百斤差点, 安然算每斤五分钱, 直接给了二十块钱。 老太太不要钱,说是她们能来陪着说说话自己就很开心了, 反正梨子也不光是她家的。可四个女同志都不同意, 以后还要常来买呢, 不给钱怎么行。 看了他们家生活条件之困难,就连“刘省长”也唏嘘不已, 给钱就数她给得最热情。 载着这么多梨子回到大院,四个人开始分工,安然负责洗梨子, 宝英手脚快, 一把小刀用得炉火纯青,就由她削皮。赵银花负责切成小块,去核,去除坏的, 有虫洞的地方,邱雪梅就烧火,热锅,把晾了好几天的锅炉瓢盆清洗好几遍。 大院里只听见她们刷锅的“沙沙”声,还有切梨子的“叨叨”声,其他人都在看稀奇,孩子们吃也吃腻了,因为她们很大方,谁来都会给半个,现在也不爱来看热闹了。 倒是胡光墉,他居然也来了一趟,看到大家伙行动起来,他倒是很欣慰……可,就是行动的不多啊,其他人还在观望。 “小安啊,你们这第一锅一定要好好干,干出点样子来,让其他观望的人看看,咱们二分厂的妇女同胞不是吃素的。” “好嘞!书记您就等着看吧!”四个人的声音响亮极了,一开始其实还有点悬着,怕会不会被红眼病举报啥的,可这都好几天了,没听说消息,现在连书记都来给她们加油助威,那更不用怕了。 书记的撑腰就是最硬的招牌。 甘草是小海燕的妇女生产小队自个儿种的,冰糖安然跟制糖厂的人熟,说一声就能拿到成本价,其他的配料都是很小件,在副食品商店就能买到的。这不,万事俱备,一直切到天黑,将近四百斤梨子才完全切好。 当然,先切好的一半,已经下锅了,
相关推荐:
恶蛟的新娘(1v2)
红豆
篮坛大亨
镇妖博物馆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女奴的等价替换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树深时见鹿
旺夫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