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钝刺 > 第122章

第122章

手抬起来,本能就要一巴掌拍在桌上,看了眼跟前站的小东西,最后还是轻轻地放了下去。 胤祐咬了咬嘴唇,看得出来,阿玛好像更生气了。 于是小家伙开始自我反省,是自己的认错态度还不够诚恳吗?或者应该表达一下自己改正错误的决心。 他上前一步,小心翼翼的说道:“阿玛,你不要生气了,等我练好了功夫,一定可以把他们都打倒。” 老父亲无声的叹了口气,感觉心累得很,儿子一心要打倒他的御前侍卫,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小子天赋异禀,三岁就开始琢磨要怎么逼供篡位。 康熙觉得奇怪:“你为什么要打他们呢?” 说起这个,胤祐又把小嘴嘟了起来,把自己气得不行:“他们嘲笑我。” “嘲笑你什么?” “嘲笑我养了两只小乌龟,都是公的,每天形影不离……”说着说着他声音就低了下去。 康熙很无语:“就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值得你一个皇子提着剑,追着一群侍卫满院子跑?那把剑比你还高,又沉又锋利,伤着你怎么办?” 胤祐这才听出来,原来阿玛不是要批评自己调皮捣蛋,而是关心那把剑伤到自己。 想到这里小家伙先把自己感动了,慢慢挪到康熙身旁,轻轻地去拽他的袖子:“阿玛,小七知道错了,你别生气。” 康熙绷着脸看他一眼,抽回自己的袖子:“以后还敢不敢?” 胤祐又去拉他的衣角:“可是阿玛把剑从墙上取下来就说过是因为小七喜欢的。” 皇贵妃扶额,心里激动的喊:“我儿子就连顶嘴也那么萌。” 康熙轻轻推了他一把,让他站远一点,现在是批评教育时间,不许撒娇:“朕说你喜欢可以看,也可以摸,可没让你拔出来满院子追着侍卫砍。” “知道了,”刚刚才被推开的熊孩子又扑了上去,这一次直接抱住了阿玛的腿,小脸还在他膝盖上蹭了蹭,“小七下次再也不敢了。” 康熙瞪眼:“还敢有下次!” 胤祐仰起头看他:“没有下次了,阿玛别打。” “好,不打不打。” 康熙嘴上说着不打,手却一把将孩子拎起来摁在自己腿上,另一只手照着他的小屁股,“啪啪”就是两巴掌:“不打你,你不长记性。” “骗子!”胤祐趴在他腿上哇哇大叫,“说好了不打,你还打,不是说君无戏言吗?” 他不说还好,一说屁股上又挨了两巴掌:“你还知道君无戏言。” 康熙气归气,打孩子的手看起来举得很高,落下去却并不重:“你自己说的君无戏言,那可听好了,再敢有下次,朕就把你的屁股打成八瓣。” “呜呜呜呜~”胤祐在他腿上挣扎,“记住了,阿玛小七记住了,再也没有下次了。” 康熙这才将人反过来,想给他擦擦眼泪,却发现,这小子一直在干嚎,脸上其实一滴泪都没有。 皇贵妃一直在不远处,笑看这父子二人飙戏,两个都是戏精。 她看这俩人之间的气氛缓和不少,父慈子孝的,康熙也不那么生气了,便轻声叫了他一声“皇上”,又指了指门外。 康熙的注意力都在胤祐身上,只抬起头来冲她点了点。 皇贵妃便出去吩咐梁九功,随即便有人进来点灯,准备为皇上更衣、洗手、传膳。 康熙问儿子:“小七很喜欢那把剑吗?” 胤祐想起了那只在他脑袋里蹦迪的小剑灵,但是不能告诉阿玛,他只是点了点头:“喜欢。” “等你再长大些,阿玛就将那把七星剑赐给你,再请个精通剑术的师傅,好好教你习武,让你成为大清真正的巴图鲁。” 听到这里,胤祐已经开始兴奋了:“那要长到多大呢?” “至少等你到上书房进学之后吧。” “唔,小七现在周岁三岁,虚岁四岁,哥哥们六岁上学,那我还有……还有……”胤祐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没算明白,只能求助阿玛,“还有几年呢?” 康熙要被他笑死了,就是总感觉这儿子聪明是聪明,就是聪明老用不对地方。 总的来说,还是傻的。 傻也没关系,就他们家这条件,也没必要每个儿子都那么精明,个个都太精明了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康熙屈起食指刮了刮胤祐的鼻子:“管他还有几年,老祖宗巴不得你慢一点长大,好一直把你留在身边。” 胤祐点点头:“我也想一直陪着乌库玛嬷。” 康熙摸了摸儿子的肚子,问他:“饿不饿?” 胤祐用力的点头,并且大声回答:“好饿!” 康熙把他抱起来:“走,和阿玛一起用晚膳。” 几个太监过来给皇上更衣,他身上还穿着出宫的行服,要换成常服再过去用膳。 皇贵妃带着儿子去洗手,趁皇上进屋换衣服,还特意摸了摸儿子的小屁股,看看打坏了没有。 给他擦手的时候又顺嘴问了一句:“今天谁又惹你了,熊成这样?” 胤祐小手叉腰:“哼,那个乌龟舅舅。” “乌龟舅舅?”皇贵妃一脸不解,这谁呀。 这时候,换好衣服的康熙从里屋出来,一听就破案了:"你弟弟,隆科多。" 皇贵妃一听就不高兴了,这是什么讨人嫌的舅舅,不干好事,她告诉胤祐:“以后离他远点。” 康熙却拿出帝王的威严教育儿子:“你是皇子,他是臣子,称他一声舅舅是对他的抬举,你若不高兴,便不叫。” 皇贵妃站在一旁不吭声,心说原来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都是这么教育儿子。 康熙无意间看了她一眼,看她低眉顺目的站在一旁,以为她误会自己刚才的话是另有所指——这个家庭关系太复杂了,掰扯不清楚,话题便就这样揭过去了:“皇贵妃一起留下用膳吧。” 自从康熙承诺等他到上书房进学之后,就将那把七星剑赐给他,还要为他找个教习剑法的师傅,胤祐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纠结。 皱着眉头,嘟着小脸,望着大床上访的帷幔唉声叹气:“怎么办啊,究竟该怎么办呢?” 李熹看他这副样子,颇为不解,一个三岁多点的奶娃娃,成天哪里来的这么多心事。 她把人从被窝里捞出来,为他更衣:“哥儿这是怎么了?每日一早睁眼就开始叹气。” “唉……”胤祐乖乖地让她为自己穿上中衣和外袍,“阿玛说,等我去上书房上学就找师傅教我练剑。” “那不是正好遂了你的心意,”李熹觉得奇怪,“你还发什么愁?” 胤祐摸了摸自己睡一晚就乱糟糟的辫子:“可我只想练剑,不想上学。” 李熹为他扣好扣子,又点了点他的额头:“你想得到美。” 这日,胤祐南怀仁会过来给阿玛讲课,他最喜欢听这位洋大人讲故事,于是早早的来到了乾清宫。 南怀仁今天讲的欧洲一些国家的造船技术,早在几十年前,荷兰就已经拥有了制造排水量高达1500吨战舰能力,上面有三层夹板,装有100门大炮,名叫“海上君主”号。 这个胤祐听不太懂,荷兰是什么、什么叫排水量、战舰和大炮又是什么? 他默默地记在心里,准备回去之后问问额娘。 他觉得自己额娘可厉害了,什么都知道,会做很多好吃的小点心,还有别的哥哥姐姐都没有的小玩具。 可是额娘说过,这些都不能告诉别人,他一直记在心里,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过。 别说胤祐,康熙也没有听懂“吨”这个计量单位。南怀仁细心的解释:“在法语中年tuns,是酒桶的意思,他们用装载酒桶的多少来表示船舶的大小。” 帝王沉思片刻,问道:“是何用途?” 南怀仁答道:“护卫商船,抵御海盗。” 因为黑龙江那边准备跟沙俄开战,大清也正在加紧造船,康熙便与南怀仁讨论起了欧洲各国的造船技术。 正在这时,曹寅没有通报,直接从外面走了进来。 胤祐抬起头来看他,发现他神色肃穆,眼睛亮亮的,里面似乎含着一点水光。 曹寅走到康熙的龙案之前,一撩衣袍单膝跪地:“启禀皇上,于成龙大人因病离世。” 康熙震惊的从龙椅上站起来:“什么时候的事?” 曹寅答:“三日之前。” 片刻之后,震惊从帝王面上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悲痛与惋惜。 曹寅仍是跪在地上,言语更是沉痛:“于大人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 胤祐看看阿玛,又看看曹寅,安静的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于成龙大器晚成,四十五岁才出来做官,从小小的知县,一直到封疆大吏,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始终清廉自守,以卓著的功绩深受百姓爱戴和朝廷重用。 康熙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称他是“天下第一廉吏”,还破例亲自撰碑文并题写“高行清粹”匾额给予褒扬。 胤祐听完曹寅给他讲于成龙大人的事迹,也是肃然起敬,为朝廷失去这样的好官扼腕叹息。 南怀仁讲的那些欧洲的造船技术,一直在胤祐脑袋里挥之不去,他连紫禁城都没出过,更没见过真正的船长什么样,只见过太皇太后宫中的一个摆件,也是西洋人进贡的,用木头做的帆船。 胤祐对着那艘船看了半天,抱着就往外跑。 苏麻喇姑赶紧将他拦了下来:“七阿哥,这是做什么?” 那艘船虽然是模型,个头却不小,胤祐抱起来有点费劲儿,左右两个太监赶紧上来帮忙。 胤祐说:“我拿去池塘里试试,看看它能不能带我去对岸。” 太皇太后哈哈哈哈的笑了好一阵:“那可不行,这船是假的,只能放着看看,不能载人。” 苏麻喇姑让两个太监赶紧把船放回去:“再说了,咱们院子里的池塘太小了,船也放不下呀。” 此时皇贵妃正从外面进来,听到儿子又在淘气,看来弄不清楚船这个事情,他是不会死心了,看来也只有自己这个老母亲出马,给他科普。 她先是用纸叠了一艘船,又命人找来个大木盆,里面放一个盛满水的小盆。 然后将纸船放进小盆里,水就从边沿溢出来留到外面的大木盆里。 皇贵妃指着溢出来的水告诉儿子:“这就叫排水量。” 胤祐低下头看了一眼,溢出来的水也就勉强能打湿大木盆底部的一小片区域,他皱着眉问:“这里有1500个酒桶那么多吗?” 他不仅对船舶大小没有概念,对数字和计量单位也没有概念。 这个解释起来就有点麻烦了,皇贵妃只能告诉他:“这个问题,等以后小七长大之后做过大船就明白了。” 又是长大之后,胤祐现在对这个问题十分苦恼。 这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风和日丽,气温回暖,阳光又正好,娘娘小主都岛上各自的皇子和公主来到御花园玩耍。 孩子们脱下了冬天厚厚的棉袄,穿上了相对轻薄一些的衣物,更方便奔跑和玩耍。 孩子们一人蒙上眼睛,去抓其他人,抓到了就换这

相关推荐: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我的美女后宫   一梦三四年   和徐医生闪婚后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花花游龙+番外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删除她gl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