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钝刺 > 第310章

第310章

长的麦子和稻米,此刻都显得蔫儿了吧唧的,仿佛随时都会干枯死去。 胤祐问一旁除草的人:“这是怎么了呢?” 那人叹了口气,指着不远处的农田让他瞧。 胤祐眯着眼望过去,远处的农田长势还不如眼前这一片。毕竟是皇上中的,死了还得了,自然是有人精心打理。 进入五月以来,老天爷没再下过一滴雨,多地出现旱情,再这么下去粮食就要干死了,老百姓没饭吃,那可是要造成一系列动荡。 就在这个时候,灵台郎董汉臣呈上奏折指责时事,言语之间直指某些权臣行为不当,康熙立刻命朝中大臣商议此事。 这牵扯的人有点多,并且一个小小的灵台郎,他竟然有胆量向皇上递折子内涵诸位重臣。 大学士王熙便向康熙请奏,灵台郎竟敢胡言乱语,煽动民心,扰乱朝纲,应推出午门立即斩首,以了结此事。户部尚书余国柱附议。 有人要砍了董汉臣,就有人要保他。 王熙和余国柱都是明珠一党,保他的人自然就是索额图那边的。整个朝堂又分成了两派,争得不可开交。 这时候,康熙却点了个人的名字,让他站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个人就是工部尚书兼太子的老师汤斌。 第102章 汤斌虽然是太子的老师, 但他既不是索额图一派的,也不是明珠一党的,他就是个两袖清风的读书人, 刚正不阿,不趋权贵。 作为工部尚书,他今天站在这里也就是来听个热闹, 并不打算参与此事。 因为他既不是权臣, 又不没有贪赃枉法,更不是董汉臣内涵的对象,所以,这事儿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可是康熙为什么忽然点了他的名字要听听他的想法呢? 这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余国柱。他俩的恩怨纠葛要追溯到很多年前。 余国柱曾经作为江宁巡抚, 那时候淮安、扬州二府发大水, 康熙向他了解情况,他上奏说:“水退之后,田还可以耕种, 第二年应当照例征收赋税。” 后来, 他因为拍上了明珠的马屁, 一路高升官至左都御史。 而时任内阁学士的汤斌就被举荐为新一任江宁巡抚。 汤斌上任之后, 立刻派人到徐州等地重新勘察。发现水并没有完全退去,即使田已露出水面的地方也无法正常耕种。于是又向康熙揍请此时, 希望能够免去第二年的赋税。 后来他又想康熙呈上奏折:说苏州、松江这些地方土地狭小, 人口稠密。却还要承担整个江苏百余个州县的赋税, 百姓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恳请皇上将苏州、松江的钱粮照征收标准减少一二成。” 第二年, 淮安、扬州、徐州三府再次遭受水灾, 汤斌按条目列出减免赋税的事项, 请求朝廷拨发五万两银子, 从湖广购米赈济灾民。并且还不等诏令回复,汤斌就亲自前往各州县视察救灾的情况。 正是因为他凡事亲力亲为,为官事事以百姓的利益为先,深受江南民众爱戴。很快他也被康熙调回京城,擢升工部尚书。 这时候余国柱这个曾经的老上司来找他,跟他说当初朝廷免除江南赋税,都是因为大学士明珠尽力促成。 言下之意,要么向明珠表示表示,要么投靠明珠,成为利益集团的一份子。 然而,汤斌认为朝廷免除江南赋税是自己的坚持打动了皇上,跟明珠没有半毛钱关系,根本就不理财余国柱。 这俩人前面就有积怨,这次汤斌又拂了他的面子,余国柱自然怀恨在心。 但是看到汤斌身上那破旧的官服,家徒四壁的穷酸样,知道也敲诈不出什么,也只能算了。 后来汤斌成为了太子的师傅,余国柱更是在明珠跟前三番两次污蔑其为索额图的党羽,希望能将这个眼中钉铲除。 但后来索额图都被康熙革职,汤斌依然还是太子的师傅,并且将太子教得很好,令康熙非常满意,余国柱对此也无可奈何。 今天可算又找着了机会,他知道汤斌这个人,一向喜欢伸张正义,不懂得明哲保身,更不懂得趋炎附势。 于是,余国柱就主动向康熙提出,不如问问汤大人的意思。 汤斌不卑不亢的走出来,说道:“董汉臣根据诏旨议论朝政,没有处死的理由。大臣不敢讲而小臣敢讲,各位大人理应自我反省才是。” 康熙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本来也不想杀董汉臣,汤斌的话正好说到了他心里去,最终赦免了董汉臣的罪责。 几天之后,大雨如约而至,康熙便不再提起此时。 自从上次被康熙夸奖之后,胤祐现在对书法重燃信心,并且比原来更加兴趣高涨。 以前他练字就跟完成任务似的,写得好也只是想要听到阿玛和师傅的夸奖。然后就是帮着太皇太后抄写佛经,被动练习。 其实心不静、神不宁,每天都想着如何讨巧,失了本心。 经过傅先生的一番调教,小家伙的字简直就是进入了另外一番境界。现在也不想着完成任务,也不想着讨好谁,需要谁的夸奖。 完全凭着自己当时的心境去写,并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书法的乐趣。 傅先生看他有灵性也聪明,什么东西一点就通,也很乐于给他指点。 胤祐觉得自己的字比之前更加进步,就想着去找太子哥哥,让他瞧一瞧。 他来到讨源书屋,偷偷摸摸探个头往院子里看了看。 外面候着的太监正想高声通传,胤祐怕把熊嬷嬷招来,一把就捂住了对方的嘴:“别喊别喊!我要进去给太子哥哥一个惊喜。” 说着他就快步往屋里跑去。小家伙现在也算是半个习武之人,身形灵动,脚步轻盈,小太监都追不上他。 站在门口的何玉柱都还没反应过来,那小小的身影已经跨过门槛,“飘”了进去。 何太监半张着嘴感慨,以前的七阿哥跟颗小团子似的,每次进出都得手脚并用的翻过门槛。一晃眼,也是能身姿矫健迈过去的小小少年了。 “糟了!” 然而,何太监的感慨只有片刻,因为忽然想起来太子正在里面会客。 因为书房和明间之间有个镂空雕花月拱门作为隔断,门里门外都放着一个大花盆,种着高高的绿植。 胤祐进去的时候,正好躲在花盆后面,本想着太子哥哥正在读书,要给他一个惊喜。 哪知道,他刚进屋就听到一声瓷器摔在地上碎裂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一句怒斥:“我不管你和明珠怎么斗,但这件事你不能把汤师傅牵扯进去。” “……” 别说里面的人吓得不敢吱声儿,就连不小心在外面偷听的胤祐也不由自主心里“咯噔”一下。 在他的记忆里,太子哥哥一向端庄温润,时刻保持身为东宫储君的威仪,他从来没见过太子如此动怒,也从来没听他那么大声的说过话。 虽然从胤祐的方向,只能看到个背影,但是他也一眼就认了出来,那个人是索额图。 索大人也很为难,董汉臣是他安排的一枚棋子没错,但汤斌确实不是他的人。 现在明珠他们盯上了汤斌,要往死里整治他,索额图也没有办法。汤斌这个人软硬不吃,油盐不进,一把难啃的硬骨头。明珠搞不定,他自然也拉拢不了。 依他所见,拉拢不了不如将计就计,明珠整死了汤斌,他才能借此机会大做文章,搬倒明珠,为太子以后登上大宝扫清障碍。 可是,太子仁慈,一开始就不想参与到他和明珠的党争中区,听到这件事还牵扯到自己的老师,大发雷霆,还摔了茶盏。 太子闭了闭眼,复又睁开。自知刚才有些失态,正准备叫人进来打扫。谁知道一睁眼,就看到了站在外间的胤祐。 小团子像是吓傻了一般,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睛睁得圆圆的,一直看着他。 “小七?”太子没来由的心慌起来。 他自己不愿意参与朝廷里这些党同伐异,构陷忠良的腌臜事,更不想让弟弟听到。 索额图也转过头来,看到站在那里的胤祐皱了皱眉。想不通,怎么每次自己来找太子,总能碰到这位七阿哥。 太子大步走到胤祐跟前,蹲下来搓了搓他的脸蛋儿,尽量放柔了声音问他:“你怎么过来了?也不叫下人通传一声。” “我……”胤祐抬起头来,目光看向索额图。 索额图躬身:“太子,臣……” “索大人,”太子抱着弟弟,头也不回,“你先退下吧。” 索额图本来还想说些什么,主要是想要嘱咐太子,明珠和余国柱真要整死汤斌,而皇上偏听偏信他们的谗言,太子也不要出面为汤斌求情,惹皇上不快。 但这时候,太子让他退下,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顺从的退了下去。 “何玉柱!”太子叫守在门口的近侍,“进来把地收拾了,再端一杯莲子茶进来,给七阿哥压压惊,记得多加些冰糖。” “是!” 太子牵着胤祐的手,来到另一边的次间。自己在圆桌旁坐下,让小家伙靠在他怀里。 他抬起胤祐的下巴,问他:“刚才吓到你了?” 胤祐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然后想了想,最后还是点了点头:“我从来没有见过太子哥哥那么凶,有点害怕。” 太子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别怕,太子哥哥又不是凶你。” 小团子又点了点头:“太子哥哥最疼我了,不会凶我的。” 这时候,近侍把莲子茶端了进来,又给太子重新沏了一盏茶,还摆上几碟子坚果。 太子端过莲子茶,凑到小团子嘴边,哄着他喝一口压压惊。 小家伙凑过去,嘴唇刚碰到杯沿就缩了回去:“有点烫。” “烫吗?”太子自然而然的吹了吹茶水的边缘,“吹吹就不烫了。” 吹完之后,他又把茶盏端到弟弟跟前,小团子这次很给面子的喝了一口。 太子笑着问他:“怎么样,好喝吗?” 小团子笑了笑:“甜甜的,又有一点苦苦的,是莲子的味道。” 于是,太子端到自己唇边喝了一口,没尝出什么苦味来:“冰糖好像太多了些。” 这些莲子都是抽了莲心的,其实已经没有太多苦味了,又加了些冰糖,一般人根本就品不出苦来。 但胤祐这个小吃货,从小就对味道敏感,稍微一点什么味道,他都能尝出来。 这时候,小团子忽然伸出手,轻轻地抚上太子的脸颊:“太子哥哥,你以后不要生气了,生气不好。” 太子笑着答应他:“好,听小七的,以后不生气了。” 胤祐看到桌子上的坚果,从东北运来的松子和榛子,都已经剥好了壳,放在碟子里。 太子看到他直勾勾的目光就知道这小团子又嘴馋了,赶紧把碟子拖过来,摆到他的跟前,让他吃。 胤祐拿一颗榛子放进自己嘴里,又拿一颗放进太子嘴里。就这样你一颗我一颗,很快就把一碟子榛子仁吃了下去。 太子平时很少吃这些东西,不知不觉倒是被弟弟投喂了好多。 “

相关推荐: 林峰林云瑶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一梦三四年   靴奴天堂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删除她gl   毒瘤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