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钝刺 > 第322章

第322章

宫出席家宴,而是将家宴提前到腊月二十八。 到了除夕这一天,他专程命人在慈宁宫摆下宴席,亲自陪着老祖宗过年。 还邀请了皇太后、皇贵妃以及太子一起到慈宁宫陪着老祖宗,同时也让其他阿哥公主在后宫陪着自己的生母过年,尤其是大阿哥,出了宫,往后他可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皇太后过来,五阿哥和五公主自然也要跟着。皇贵妃也带着四阿哥和七阿哥过来。 这才是真正的年夜饭,不像太和殿的国宴和乾清宫的家宴那样,每人一张桌子各吃各的。 大家围坐在圆桌旁,有说有笑,再从戏班里挑几个唱得好的,就在旁边给太皇太后唱些喜庆的曲目,热闹热闹。 胤祐这些日子一直都住在慈宁宫里,学业和剑术都暂时搁下了。 康熙问他:“你学的文章还记得吗?” 他这个问题,忽然就把年夜饭的氛围搞得紧张起来。 太子年纪大些倒还好,一旁的四阿哥、五阿哥纷纷低下了头。恨不得自己立刻领悟隐身绝学,要叫汗阿玛看不到他们才好。 皇贵妃看看俩儿子,脸上不自觉的浮现出一丝笑容。这是要开启春晚模式,节目就是孩子们互相鄙视才艺。 胤祐正在埋头啃大鸡腿,听到阿玛的问话才抬起头来:“我都一个多月没读书了。” “学过的文章总该记得吧。把《尚书-无逸篇》背来听听。” “……”胤祐放下鸡腿,回头看了一眼已经停下来的戏班子,“阿玛是觉得他们唱得不好听吗?” 受场地所限,光是唱没有演,确实少了那份沉浸式体验,观感就差了许多。 “朕让你背书,你看他们做什么?” 小家伙低下头:“我不记得了。” 他一向很聪明,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康熙平日里让他背书,从来没有学过的文章不记得了这个说法。 今日也不知道怎么了,是时间长了没有学习荒废了,还是真不记得了。 皇贵妃看了儿子一眼,忽然想起来,很久之前,自己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时候四阿哥忽然站起来,还没开口,康熙便叫他坐下说话。 “让儿臣替小七背吧。” 他年纪大些,这篇文章早就学过了,读书又踏实,每天一百二十遍,一遍也不会少,背一遍《尚书》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康熙总觉得看着胤祐得意洋洋的背书,背完之后还一脸求表扬的模样是一种乐趣。看别的阿哥背书就少了这份乐趣。 于是,挥了挥手,看向一旁的五阿哥:“胤祺,你背一遍吧。” 五阿哥恨不得整个人躲到桌子底下去。《尚书-无逸篇》是什么,好像学过,又好像没学过。到底学过没有?他也不知道,他现在刚能说几句汉语,哪儿就能背书了。 “儿臣……儿臣……”他的眼睛看向另一边,朝皇太后求救。 皇太后一向护短,见不得他这个宝贝孙儿受半点委屈。刚还侧着头跟太皇太后说话,此时放下了酒杯,正打算说些什么,替她的小五解围。 哪知道另一边却有人站了起来。 虽然五阿哥记不得《尚书-无逸篇》究竟有没有学过,但是胤祐记得,一个字都没有忘。 因为这篇文章是纳兰跟他讲的,他还记得当时两个人曾讨论了一番,畅春园他们读书的那个无逸斋的名字,就取自于此。 小家伙始终记得傅先生的教诲,况且大过年的,满桌子好吃的,他吃都吃不过来,还背什么书? 可是,阿玛却转过头去把五哥叫了起来。看到五哥窘迫的模样,他不得不站起来。 第107章 小家伙忽然站起来, 桌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他的方向看了过来。 太皇太后脸上始终带着慈爱的微笑,虽然她也护短,但没有皇太后那么急切。 不就是背个书吗?她的小七那么聪明, 怎么可能背不出来?他只是在一桌子美食面前暂时忘了而已。 康熙看着小儿子, 好整以暇的问道:“你又怎么了?” 胤祐转过身去,拿起宫女托盘里的帕子, 擦了擦嘴, 这才说道:“不就是《汉书-无逸篇》吗?我……我背给你听!” 康熙手里端着酒杯:“行, 那你背吧。” 胤祐点点头,反正这篇文章也不长, 就给大家背了一遍。他背书也不想别人那样抑扬顿挫, 情感丰沛,就跟完成任务似的,特别敷衍。 但敷衍归敷衍,通篇背下来连一个停顿也没有, 更别说错漏。 一旁的太子比康熙听得还认真, 脸上始终带着浅浅的笑意。听到汗阿玛对弟弟的夸奖, 比自己受了夸奖还要骄傲和高兴。 胤祐看着盘子里没有啃完的大鸡腿, 咽了咽口水, 问道:“阿玛,我能继续吃饭了吗?” “坐吧。” 太皇太后赶紧让人给他盛了碗鸡汤, 润润嗓子。 这时候五公主却忽然说道:“我也会背。” 康熙看着小女儿,笑道:“哦,你会背什么?” 五公主说:“我会背《三字经》和《千字文》。” 一旁的皇太后赶紧扶着小孙女儿站起来, 笑着哄道:“妞妞来, 给乌库玛嬷和阿玛背一个《千字文》。” 小姑娘很大方的站了起来, 声音洪亮的开始背书:“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五公主和四阿哥长得有点像,他俩一点也没有遗传到德妃的美貌,反倒是长得很像康熙。只有六阿哥,看起来有德妃的影子。 虽然没有长成一副标准的美人脸,但皇太后把五公主养得好,圆圆的脸蛋儿显得肉嘟嘟的,十分可爱。 背书的时候,仰着脖子自信满满的小模样也很讨众人的喜欢。康熙更是大笑着说要赏她,还问她想要什么。 五公主想了想,说道:“那阿玛你就不要让五哥背书了吧。” 听了这话,皇太后乐得合不拢嘴。她养的这俩孩子,成天打打闹闹,看不出关系多好。没想到,这时候,五公主还是向着她五哥的。 五公主靠在皇太后怀里,看向她阿玛又小声补充了一句:“反正他也背不出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众人被她的话都得开怀不已。这小姑娘的性格看起来和她两个哥哥一点也不像,倒是有点像她七哥。 皇贵妃笑眯眯的看着她,感觉有个女儿也不错。 这个想法冒出来,她就赶紧看了一眼胤祐。心说要是被这小东西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跟她闹一场。 不过,有个女儿只是她看到五公主一时兴起的想法,并不想,也不可能变成现实。 四阿哥转头看着妹妹,血缘的羁绊就是如此神奇,他们虽然从未生活在一起,一年到头也没有几次碰面得机会,但四阿哥就是觉得这个妹妹有些可爱,有点像小时候的小七。 今天是除夕,大家过来其乐融融的陪着太皇太后过新年。就算是康熙让儿女们背书,氛围也是轻松愉快的。 大家都在说笑,只有胤祐心事重重的埋头苦吃。 桌上的菜都是御膳房专门为太皇太后做的,大多口味清淡、软烂易消化。 其中有一道八宝豆腐是几年前他们在江南吃过的那道。 胤祐还记得那个做豆腐的厨子是他和曹寅从酒楼请回来的,因为康熙水土不服病倒了,没有胃口。胤祐吃了那道豆腐,就知道他阿玛一定会喜欢。 虽然厨子没有跟着他们会京城,但御厨已经完全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并且替换了几道更名费的配菜,让这道平平无奇的豆腐更加鲜美爽口。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很怀念在江南的那段日子,胤祐一直很喜欢这道菜。康熙也很喜欢,经常在家宴的时候转成吩咐御膳房做。 胤祐吃得很饱,抬起头来的时候就好像下定了某种决心。 于是,他站起身,走到康熙跟前,躬身喊道:“阿玛。” 康熙正在和太皇太后说话,听到他叫自己,便抬起头来:“怎么了?” 胤祐躬身:“我有一件事情想求阿玛。” 听到“求”这个字从小家伙嘴里说出来,康熙倒是有点兴趣:“说说看。” 胤祐抬起头来看着他,眼神中满满的真诚,态度十分恭敬:“等大哥出宫之后,我想搬去他现在那个院子住,可以吗?” “为什么?” 小家伙转头去看太皇太后:“因为乾西五所离慈宁宫更近一些,我想每天都来给乌库玛嬷请安。” 康熙看着儿子,想起太皇太后生病那段时日,这小家伙就跟他们两个大人一起,每天从早到晚守在太皇太后病榻前,没有叫过一声苦一声累。 甚至连他们这些大人偶尔也会觉得疲惫,他就像有用不完的精力,随时都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守在太皇太后床前,唠唠叨叨的说过不停。 一开始,他生怕孩子太吵,影响了太皇太后休息。后来发现,太皇太后醒着的时候就喜欢听他在旁边说些有的没的,只要听着就很高兴,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 而太皇太后休息的时候,小家伙便会跑到外间去做点别的,或是坐在窗下安静的看书,不会发出一点声音。 他真的很乖,很懂事。大人能做到的他都能,有时候比他们这些大人还要懂事。 康熙摸了摸儿子的小脸:“好,等你大哥大婚之后,你就搬过去吧。” “多谢阿玛!” 小家伙笑着就转身扑进了太皇太后怀里,再没有多看他阿玛一眼。 康熙的手顿在半空,又尴尬的收了回来。 哼!小兔崽子,求他办事的时候就又乖巧又听话,一口一个阿玛小嘴可甜了。事办完了,扭头就不认人。 四阿哥正竖着耳朵听弟弟跟汗阿玛说话,忽然,一只手朝他伸了过来。四阿哥低头一看,那手里拿着一个剥好的橘子,见他没有反应,手还往他跟前递了递。 橘子是皇贵妃剥的。她先给太皇太后剥了一个,第二个给了皇太后,第三个却没有给皇上,而是递给了坐在身旁的大儿子。 既然是额娘给的,四阿哥接过橘子就吃了起来。而后就听皇贵妃说道:“这下高兴了吧。” 四阿哥低头,无声的笑了笑。 听到胤祐说要搬到乾西五所这边来,他确实是高兴的。 尽管小家伙是为了离乌库玛嬷更近一些,但兄弟俩能住在隔壁,随时能见到弟弟,他也已经很开心了。 过年这些日子,胤祐依旧住在慈宁宫里。每天为太皇太后抄佛经,念佛经,日子过得也跟平常一样。 大病一场之后,太皇太后的精神头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好。 康熙对此还是有些着急,几次三番把太医叫来询问情况。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何况是太皇太后都到了这个年纪,康复能力自然不比年轻人。只能慢慢的,一点一点调养。 太医委婉的向他表达了这个意思:“开了春,天气暖和了,再加上细心调理,太皇太后的情况自然会好起来。” 那可是他的皇祖母,康熙能不急吗?但急也没

相关推荐: 瑞鹤仙(古言np)   宝玉奋斗记   淫女炸弹部队前传之柔软技巧   重生在死后十年[娱乐圈]   玉女焚天录   凌志远廖怡静笔趣阁免费阅读   星星船(1v1骨科)   男神们都以为我肚子里的孩子是他的!   主奴情结   皇兄,你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