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钝刺 > 第237章

第237章

对儿子说道:“去,给额娘道歉!” 胤祐转身看着皇贵妃:“额娘, 对不起!” 皇贵妃拉着他的小手:“我给你个机会, 你把刚才的话重新说一遍。” 小家伙扑进她怀里:“你生了个全天下最可爱的宝宝。” 最后,小家伙也没能争取到跟阿玛一起出门的机会。他牵着太子的手, 依依不舍的将他们送到门口。 小家伙在门口惆怅的坐了好久, 阿玛不仅带着太子哥哥和大哥一同出门,还带走了子清和容若。他被留在行宫里, 还是要读书写字。 “唉……”小家伙从台阶上站起来, 还不忘拍一拍屁股上的泥土, 往回走。 既然不能出门去玩, 那就别想了, 呆在行宫也挺好的, 每天都能陪在乌库玛嬷身旁,还有额娘亲手做的小点心。 行宫地方有限,他每天要跟两位兄长一起共用一间书房。 三阿哥属于天赋型,小小年纪于文学方面就颇有造诣,就连他的师傅也对他赞不绝口。 而四阿哥属于勤奋型,虽然学习成绩没有那么出众,但却非常自律。 两位哥哥如此优秀,小家伙也不好意思偷懒。哥哥们每天诵读《礼记》一百二十遍,而且两个人读的文章还不一样。他在旁边听上几遍就能背下来,实在不明白这有什么读上一百多遍的必要。 或许是受了曹寅和纳兰的影响,他更喜欢读一些诗词。曹寅送给他许多前人名家的诗词集,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他打算挑出一本来读。 小家伙还有点选择困难症,皇贵妃笑话他:“你不是什么选择困难,你就是不想读。一切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对你来说都很困难。” 胤祐不服气,指着几本诗词集说道:“那你帮我选一本,你选哪本,我就读哪本。” 皇贵妃斟酌了一下,为了选了一本盛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人的一本最有代表性的诗集——《李太白集》。 康熙刚出门五天,才巡幸了一处蒙古部落,就带着太子和大阿哥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 因为,他收到一封从行宫送来的信,说是太皇太后病了。 信中也没有具体说太皇太后究竟生了什么病,搞得他这个做孙子的心神不宁。 蒙古这边的首领跟他说起准噶尔的情况,说是噶尔丹虽然现在的目标在西面,但是他们部族的人很是嚣张,时常在两个部落的边境挑衅。 准噶尔部这些年东征西伐,扩张了不少势力,军队也愈发壮大。现在只是迫于大清国的威慑力,才没有对其他部落下手,但迟早有一天他们的铁蹄会踏上蒙古其他地区的土地。 康熙听得也很火大,这也是他此次塞外巡幸的主要目的。听到了最不想听的消息,但也没有办法。 大清连连征战多年,好不容易收复澎湖,清净了没有半年,俄国人又开始频繁侵扰黑龙江边境,直到现在,战事还在持续。 大清目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开辟另一处战场,况且噶尔丹仍然向大清称臣,并没有实质性的造反举动。 听闻太皇太后身体有恙,康熙本来想的是让裕亲王回去看望她老人家。 但是想了想,他又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亲自回銮探望。 因为担心太皇太后的安危,回来的时候众人改骑马,日夜兼程,两天时间就回到了行宫。 从太皇太后身体不舒服开始,胤祐便一直守在她的身旁。小家伙比谁都担心乌库玛嬷的身体,主动给她端茶递水,还要喂她服药。 不管旁边的人怎么劝他,他死活就是不肯离开,恨不得睡觉的时候也呆在太皇太后屋子里。 太皇太后也喜欢他,看到他病都好了一大半。小家伙特别会讨乌库玛嬷欢心。 她醒着的时候就陪她聊天,给她读自己正在看的那本《李太白集》,她休息的时候就乖乖地坐在一旁自己看书。 康熙回到行宫,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下来,风尘仆仆赶往太皇太后的卧房。后面跟着大阿哥和太子,以及裕亲王、恭亲王。 几个人进屋的时候,太皇太后正靠在床头。看到几个孙子、曾孙,第一反应就是抬了抬手,让他们安静一点。 康熙低头一看,是胤祐趴在床边睡着了。 他左右看了看,看到一旁的皇贵妃,用眼神询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皇贵妃回了他个眼神,赶紧招呼外间的李熹进来,轻手轻脚的将孩子抱走。 李熹抱着胤祐路过康熙身边的时候,他还忍不住伸出手,捏了捏儿子的小脸。 等睡觉的小家伙被抱出房间之后,大家这才跪下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康熙特意将太医传来仔细询问圣祖母病情,得知太皇太后只是偶然风寒,服下几剂药之后已无大碍,这才放心下来。 胤祐醒过来的时候都快到了晚膳时间,他换好衣服穿上鞋子,第一件事就是往太皇太后的屋里跑。 刚一进门就看见了坐在床边的阿玛,以及站在一旁的太子哥哥,大哥以及两位皇叔。 小家伙眼睛一亮,但也没有忘了规矩,先过去给康熙行礼:“儿臣给阿玛请安。” 他刚睡醒,脸蛋儿红扑扑的,眼眸中流淌着细碎的光点,就像星星一样。 康熙点了点头,让他起来。 小家伙几步来到床边,先看向太皇太后:“乌库玛嬷,今天的药吃了吗?” 太皇太后笑着摸摸他的脑袋:“还没有。” “那可不行,不吃药病就不会好。” 太皇太后故意逗他:“可是药很苦,乌库玛嬷喝不下去怎么办?” 小家伙拍了拍胸脯,一副很有经验的样子。一只手捏着自己的鼻子,一只手假装端着药碗,扬起头豪迈的一饮而尽。 “就这样,再吃一颗蜜饯或者酥糖就不会觉得苦了。” 旁边站着的众人都被他绘声绘色的表演吸引,忍不住笑了起来。 太皇太后更是高兴,不仅看着他高兴,看到皇帝专程为自己的病赶回来也高兴,精神状态好了许多,还要下床跟他们一起用晚膳。 胤祐又回过头来看向康熙,笑得甜甜的,问:“阿玛,你怎么又回来了,是舍不得我吗?” 一旁的大阿哥说道:“美的你,汗阿玛是担心乌库玛嬷的病,才特意回来的。” 胤祐点点头:“阿玛你不用担心啦,我把乌库玛嬷照顾得很好。” 康熙看着他笑了笑:“过几天,等老祖宗的身体康复了。朕打算带着皇贵妃一同出门,小七就留下来,好好照顾乌库玛嬷。” 胤祐:“!!!” 三日之后,太皇太后的病已经完全康复,康熙便打算继续巡幸塞外。 上次出门还是轻装出行,这一次,他带上了所有銮仪卫,以及一应仪仗用品。皇贵妃随驾同行,荣妃、三阿哥和四阿哥留在行宫陪伴太皇太后。 既然带上了皇贵妃,身后的小尾巴无论如何也甩不掉。胤祐万万没想到,本来阿玛没打算带他一同出门,却因为乌库玛嬷的一场小感冒,事情又峰回路转。 一路向北,他们途经□□格苏台、应希尔哈、色尔白昂阿、格德尔库、嘎海图等地…… 即便胤祐从小就精通蒙古语,听到这些地名的时候,还是有些懵。毕竟他没有在蒙古草原上生活过,对这些名字并不熟悉。 他平时听得最多的就是科尔沁大草原,“科尔沁”的意思就是造弓箭的人,太皇太后时常对他说,她的族人博尔济吉特氏的男儿个个精通骑射,骁勇善战。 胤祐骑着他的小矮马走在太子身旁,问道:“太子哥哥,咱们会到科尔沁吗?” 太子摇摇头:“不会,那儿太远了。” 小家伙不无可惜的点了点头。他从小长在慈宁宫,太皇太后、皇太后和苏麻喇姑都来自科尔沁大草原,那里还有他的朋友般迪,他对那个地方充满了向往,十分想去亲眼看看,回去之后就能将所见所闻讲给乌库玛嬷听。 看来这次是没什么机会了。 虽然木兰围场也有草原,但是木兰围场是皇家猎苑,没有村庄和农舍,百姓也不得擅自闯入。除了皇上每年一度的秋狝,平时是没有人居住的。 到了真正的蒙古大草原,这里不仅有蓝天白云,还有成群结队的牛羊,马匹以及放牧的蒙古族人。 胤祐指着远处问道:“太子哥哥,那是帐篷吗?” 太子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看到远处一座圆形的顶棚,笑着给他解释:“那不是帐篷,那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什么?” “就是牧民的房子呀。” 小家伙对这个帐篷一样的房子尤为好奇,一直拉着太子哥哥不停的问问题。 太子便耐心的向他解释:“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但草原上的草生长的时间不同。这一处吃光了,就得赶着牛羊去下一处。所以,他们住在蒙古包里,随时都能拆了带走,换个地方再支起来。” 这么说小家伙就有些期待了,他连帐篷都没住过,更别说蒙古包。 每到一处部落,康熙除了与首领聊起政务,也会检阅他们的军队。 蒙古骑兵果真厉害,他们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奔腾的场景不可谓不震撼,这也是康熙隔三差五就要巡幸塞外的原因。别说是蠢蠢欲动的准噶尔部,就算是这些看起来真心实意臣服大清的郡王、一等台吉、二等台吉也没法让他放下心来。 草原上都是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因为胤祐不喝酒,所以他的眼珠子都掉进了跟前那满满一大盆羊肉里。 这连筷子都省了,直接动手,一口咬下去,头一甩,撕下来好大一块肉,那可比啃什么兔腿鸡翅膀爽快多了。 皇贵妃远远地看着他,这儿子是真不挑食。不管是精致婉约的江南菜肴,还是粗犷豪放的大草原手抓羊肉。在他这儿就没有吃不惯的,嚼在嘴里统统都是美味。 他这不拘礼节的大快朵颐,倒是显得一旁礼数周全的太子和大阿哥斯文秀气了许多。 坐在对面的一位蒙古王公观察了他好久,当着康熙的面,盛赞七阿哥有塞外男儿的风范,将来一定会是一位了不起的□□。 胤祐从羊肉中抬起头来,“□□”这个词成功的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就是满语巴图鲁的意思。 这话把康熙都听笑了,并且宴会结束想起这话都还忍不住想笑。 康熙带着皇贵妃在草原上散步,这里的空气很好,天空一望无垠,璀璨的星河仿佛触手可及。偶尔一阵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让人忘记了白天烈日之下的酷热。 康熙对皇贵妃说道:“朕现在有十一个儿子,除了最小的三个,以及快要成年的老大和太子。其他几个,从他们的性格就不难看出长大后的样子。唯独这个小东西,说话做事出人意表,小脑袋瓜总有奇思妙想。”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笑道:“朕还真是想不到,他以后会长成个什么样子。” 皇贵妃笑了笑:“皇上不是想不到他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而是想到了不敢相信罢了。” 没错,在康熙心里,他这儿子以后大概率会长成个

相关推荐: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Black Hole   和徐医生闪婚后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危险情人   外婆的援交   在爱里的人   [综影视]寒江雪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