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两个多月,衙门里都乱套了。” 小裴爷走到晏三合面前:“他下衙后就赶来,让你别惦记。” 谁惦记? 晏三合看着裴笑:“你衙门里没乱套?” 小裴爷丢给晏三合一记安心的眼神,“爷的僧录司井然有条,好着呢!” 晏三合不再多说,转过身,抬头打量了一眼朱府暗红色的门匾,然后拾级而上。 门口,等着一位白发老者。 六十上下的年纪,保养的一点不差,衣着打扮也很体面,在朱府应该是有点权力的人。 朱老大介绍道:“这是我们府里的老总管朱井。” 朱井向晏三合行礼,“人都聚集了,就在等晏姑娘你。” “不急。” 晏三合一脚跨过门槛,“你先带我去朱老爷的院子、书房瞧瞧。” “是!” 一路往里,老总管一边引路,一边介绍; 晏三合一边听,一边看。 她见过的大宅子很多,富的如季家,贵的如谢家,又富又贵是严如贤的宅子。 朱家的这座府邸…… 她说不上来。 瞧着既不富,也不贵,但每一处景致,都很巧妙。 寻常人家也有假山流水,看上去却是千篇一律,引不起晏三合的注意。 但朱府的假山映着几株翠竹,流水伴着几块山石,山中有竹,竹中有水,水中有石…… 是巧得不能再巧了。 “这宅子,谁设计的?” “回晏姑娘,这宅子是朱家的祖宅,老爷当家后翻新过一次,好多景致都是老爷亲手设计的。” 晏三合皱皱眉头:“这么说来,你家老爷风水一事上,也很通?” 朱井到底老成,他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扭头看看一旁的大爷,见大爷点点头,才陪着笑道: “我家老爷不仅通风水,五行八卦,天文地理无一不通。” “这样的人,应该很聪明。” “姑娘有所不知,朱家选家主,不论嫡不论长,能者上位。我家老爷能执掌朱家,自然是一等一的聪明。” 晏三合立刻就听出些道道来,“朱老爷在族里排行第几,兄弟有几个。” “我家老太爷一共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 朱井:“老爷排行第四,是唯一一个庶出的儿子。” 庶子上位? 那看来朱老爷的的确确聪明过人。 晏三合又问:“朱老爷几岁从朱老太爷手中,接过衣钵?” “朱家规矩,父死子承。” 朱井掐指一算,“老太爷死了有十九年,老爷今年四十有九,老爷是三十岁那年执掌钦天监的。” 十九? 四十有九? 晏三合也扭头看了朱老大一眼:“大爷,九这个数字于你们懂五行八卦的人来说,是吉还是凶?” “可吉,也可凶。” 朱老大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但还是很耐心的解释。 “九是所有数字中最大的数,称为阳数之极,更是权威的象征,所以天子又被称为九五之尊。” 晏三合脑子转得非常地快:“那么也就是说,一般人压不住这个数字?” “姑娘真聪明。” 朱老大:“除了天子外,尤其对男人,这个数字意味着凶。男人难过九关,正所谓九九八十一难,九九归一,都是在验证这个道理,我爹这一关,也没闯过去。” 晏三合:“那么对于女子来说,这个数字便是吉?” 朱老大点点头:“九为阳数之极,女子为阴,若用得好,便是阴阳调和,乃大吉。” “小裴爷。” 晏三合:“听到了没有,以后逢九要小心。” 小裴爷眼睛亮了,习惯性用胳膊蹭蹭边上的人:瞧见没有,神婆化念解魔的同时,还能替自己人谋谋福利呢。 别碰我。 李不言赶紧往边上躲躲:我这会脑子正疼着呢,什么阳啊,阴啊的,听不懂。 晏三合:“朱老爷姓什么,叫什么,可有字?” 这话老总管不敢直说,朱老大替了他,“我父亲名旋久,字敬止。” 晏三合:“哪个久?” 朱老大:“长长久久的久。” 晏三合:“朱老爷这一辈,都是旋字辈?” “没错,都是旋字辈。” 朱老大:“我大伯叫朱旋光,二伯叫朱旋归,三伯叫朱旋远,五叔叫朱旋嘉。朱家起名都是根据他们的生辰八字来。” 晏三合刚要点头,目光落在那几株竹子上,微微诧异。 “怎么枯了?” “昨天把阵撤了,一晚上府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了。” 朱老大叹了口气,“想来,是朱家的倒霉又开始了。” “是好事。” 晏三合看朱老大一眼,“至少没有再从人下手,给了我们缓和的时间。” “晏姑娘,当真吗?”朱老二枯井般的眼神起了一点波澜。 “当真。” 晏三合:“但缓和的时间有限,要抓紧。” 老总管一听“有限”,吓得赶紧加快脚步,“晏姑娘,快跟我来。” …… 初冬,万物萧条。 朱府的枯树枯草在这份萧条上,又添了几分萧瑟。 别说懂风水的,就是不懂风水的小裴爷、李不言他们,都感觉到这是朱府败落的征兆。 寻常人家的府邸,分成左、中、右三路。 左路也称东路,右路则称西路,中路的前两进是正堂、正厅,用来招待客人,后两进可住人。 家里身份贵重的,一般都在东路住着。 郑老将军府,谢府,季府……无一不是如此。 朱府最贵重的人是朱旋久,按理他应该住东边,再不济也应该住中路,奇怪的是,老总管却把晏三合往西边领。 “为什么朱老爷住西边?” 老总管忙道:“老太爷去世前,五个兄弟还没有分家,老爷是庶出,所以住的是西北角。” “后来分了家,我爹说在那院子里住着习惯了,不想挪动。” 朱老大接话:“爹说我是嫡长子,就让我住了东边。” “太太呢?” 晏三合又问:“太太也跟他一起住西边吗?” 朱老大:“太太住中路。” 噢? 晏三合眉心一皱,“他们夫妻二人这些年,都是分开睡的?” 这话要怎么说呢? 朱老大面色有些为难。 “实话实说吧,朱远墨。” 晏三合连名带姓的喊。 “府里的情况你比我更清楚,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吞吞吐吐,言三语四,顾左顾右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院子 其实也没什么难开口的。 “我娘这个人,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要讲究,她嫌弃那院子太小,和爹闹了两回,我爹没答应,她就自个搬到了东边。” 怕晏三合起误会,朱远墨随即又道:“但他们夫妻二人没什么嫌隙,两人挺恩爱的。” “朱老爷没有纳妾?” “没有。” “没有纳妾,分院而睡。” 晏三合又皱眉:“他们夫妻生活怎么办?谁去谁院里啊?” 这话一出,除了李不言以外,所有人的脸都红成了猴子屁股。 小裴爷看着晏三合,心说你个大姑娘家家的,可真敢问,还谁去谁院里,哎啊啊,我这只童子鸡都快要臊死了。 老总管忙道:“老爷每天晚上都在太太院里用饭,用完说会话,或者歇一歇,入夜后才回自个院里。” 也就是说,朱老爷和朱太太的夫妻生活,是在朱太太的房里进行。 晏三合:“即便下雨天、下雪天,朱老爷也回自个院里睡,从不留宿?” “是的,晏姑娘。” 老总管:“老爷说他只有在自个的院里,自个的床上才睡得着,睡得香。” 这算是念旧吗? 晏三合在心里想。 说话间,就到了西北角,老总管指着前边的院落道:“这就是老爷住的地方。” 院门口两边都站着人,一边是两个侍卫,一边是一排下人。 晏三合数了一下,下人共有八个,两个打粗的婆子,四个大丫鬟,还有两个贴身小厮。 “这些都是侍候我爹的人。” 朱老大指了指边上两个侍卫:“这两个是府里的,我特意让他们守着这个院子。” 很好,一个都不少。 晏三合:“我先看看院子。” 院子二进,第一进是堂屋,偏厅,小厅;第二进是卧室、书房。 几个耳房是下人住的地方。 晏三合对这个院子的第一感觉是普通,普通的布局,普通的摆设,没什么特别之处,更谈不上一个巧字。 “宅子翻新的时候,这院子没动吗?” “没动。” 老总管:“老爷说他住习惯了,不想动。” 晏三合:“这宅子什么时候翻新的,老爷那时候多大?” 老总管想了想,“老爷掌家后,大房、二房、三房、五房相继搬离,这宅子就翻新了。” 朱老爷三十岁掌家,那么也应该是那一年,朱府翻新。 晏三合算了算时间,又问道:“朱老爷的东西都还在吧?” 朱老大忙道:“都在的,一样都没有少,知道爹有心魔后,我特意交待他们谁都不许动。” 终于不像季老太太和静尘那样,东西都被扔了。 晏三合长松一口气,“走,进去看看。” 真正需要看的,其实只有两处地方。 一处是卧室; 一处是书房。 卧室不大,布置的简简单单,床是一张螺钿的架子床,上面的雕花也很简单,都是些富贵花草。 床边一盏宫灯,宫灯倒是有些精致,只是瞧着样子已经有些年头了。 朱老大见晏三合的目光落在宫灯上,忙道:“这灯是宫里的贵人赏给我祖父的,祖父给了爹,我爹就把它当宝贝一样摆着。” 晏三合随口问道:“哪个贵人?” 朱老大没料到晏三合会问得这么细,眼神忙向老总管求救。 老总管陪着小心道:“老太爷没说,只说是宫里的贵人。” 晏三合:“宫里的贵人常会有赏赐下来吗?” “不瞒晏姑娘说,的确是的。” 老总管眼神中透出几分自傲。 “朱家是这一行里的翘楚,娘娘们要选个什么好日子,都找朱家算。算得准了,自然就有赏赐下来。” 晏三合:“赏赐一般都有什么?” 老总管:“算不得贵重,大都是些寻常物件,但却是贵人们的一份心,姑娘若想看,库房里还摆着一些。” “以后再说。” 晏三合目光一移,宫灯边是张小几,小几上摆着一支美人瓶,美人瓶什么都没有插,是空的。 “原来这瓶里插什么?” “就是个摆设,我爹不喜欢房里插这个梅,那个竹的,他喜欢干干净净。我娘嫌这屋子太素净,就挑了个瓶子摆在这里。” 晏三合凑近看了看那个瓶子,只一眼就知道是名家的手笔,胎釉十分柔和。 窗下是张软榻,榻上摆着一方茶几,几个锦垫。 茶几的颜色磨得有些旧了,很显然,朱老爷喜欢歪在这里。 软榻的对面摆着两张柜子,晏三合打开来一瞧,里面挂着朱老爷一年四季的衣裳。 衣裳的颜色以青、灰为主,偶尔有一两个喜庆的颜色。 晏三合看着那衣裳的尺寸,问道:“朱老爷有多高?” “老爷和大爷的身形、长相都差不多。” 老总管道:“老爷年轻的时候,其实比大爷还略高出一点,年纪大了,身子就缩了。” 晏三合:“这些个衣裳需得皮肤白的人穿,才好看。” 老总管点头:“姑娘观察的真仔细,老爷的肤色像他生母,白白净净的。” 晏三合问:“他生母是什么人?” 老总管:“老爷的生母姓付,是老太太表妹。” 表姐、表妹同侍一夫? 晏三合:“老太太为什么同意纳她的表妹为姨娘?” 老总管:“付姨娘胎里不足,打小就病秧秧的,一年四季都吃着药,方圆百里没有人敢娶她。 老太太瞧她年岁大了,娘家兄弟又嫌弃的紧,出于同情才纳进了门。” 晏三合冷笑:“老太太可真是心宽似海,为了一个表妹,还能让出自个男人?” “这……” 老总管忙解释道:“姑娘有所不知,老太太纳她进门的初衷,原是想给她一个容身之地,毕竟朱家家大业大,养一个闲人不在话下,” 晏三合:“容着容着,就容到了男人床上?” 这话除了李不言外,所有人都觉得刺耳。 尤其是朱家两位爷,按血缘来说,这位付姨娘才是他们的亲祖母。 “晏姑娘,付姨娘是个极好的人,进退有度,知书达礼。” 老总管缓缓又道:“她到了朱家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安安分分养着病,逢年过节都不大出来的。 后来是老太爷自个瞧上了,才和老太太商量说,想圆房。付姨娘起先还不肯,太太劝了几个月,才点头同意的。” 晏三合:“你们老太爷几房姨娘啊?” 老总管:“有四房姨娘。” 晏三合微微皱眉。 四房? 不少啊! 第四百九十章念旧 四房姨太太中,只有付姨娘生了儿子? 晏三合不用问,也猜出原因只有两个—— 要么是别的姨娘命不好; 要么是老太太只容许付姨娘生下儿子,别的姨娘只能生女儿。 “后来便有了你们家老爷?” 老总管:“也是圆房后好几年,才有了我们家老爷的。” 晏三合:“朱老爷是谁教养大的?” 老总管:“付姨娘教养大的。” 晏三合觉得这一点有些不大合理。 “付姨娘身子不好,你们老太太这么心疼这个表妹,倒放心把孩子给她教养的?” 老总管被问到这里,不由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眼晏三合。 年纪不大,脸上也还稚嫩着,但言谈中却有一种异于同龄人的沉稳和锋利。 “付姨娘说,嫡就是嫡,庶就是庶,一丝一毫都乱不得。” 老总管:“付姨娘还说她的身子活不了多少年,这几年就让她和孩子亲近亲近,也不枉他们母子一场。” 晏三合一愣,“付姨娘什么时候去世的?” “老爷九岁那年。” 老总管:“其实太医也说了,付姨娘想活得长久,就不应该有孩子。偏偏又怀上了,还是个男胎,付姨娘哪里舍得打掉。” “老太太呢?” 晏三合:“她也劝付姨娘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吗?” 老总管:“老太太不劝。老太太说她劝了,付姨娘会多想,只叮嘱下人侍候起来,要添十分小心。” 晏三合目光若有所思地看着老总管,半晌,道:“还真是姐妹情深啊!” “不瞒姑娘说,老太太待付姨娘怎么样,老奴我都看在眼里,的的确确是真心的。” 老总管:“我们家老爷在付姨娘肚子里八个多月的时候,产婆和奶娘都备好了。生产那天,小半个太医院都请来了。 老爷生下来后,各色补品像流水一样送到这院里,否则就凭付姨娘那身子,别说九年,九个月都难。” 说到这里,老总管停了一下,又道: “话又说回来,付姨娘也值得老太太这么对她,老奴活了这么些年,再没见过比付姨娘更懂得感恩的人了。” “这话怎么说?” “老太太膝下四个儿子,每年生辰,姨娘总要亲手给四个孩子做一套衣裳,算是生辰礼。 老总管:“就是病重那年,老太太都不允许她拿针线了,她还是偷偷地做了。” 晏三合目光一斜,朝李不言看过去。 李不言微一颔首,便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活这么大,她还是头一回听到妻妻妾妾、和和睦睦一家亲的。 真稀罕呢! 不行,她得好好找府里的老人打听打听。 晏三合又问道:“付姨娘去世后,朱老爷就养在老太太跟儿前了?” 老总管摇摇头。 “老爷早就跟着老太爷开始学八字算卦了,老太爷亲自带在身边,太太只负责照顾他的一日三餐。” 晏三合指了指地上的青石砖:“他从那时开始,就住这个院里吗?” 老总管:“姑娘这回说错了,是从那时开始,老爷一个人住这个院里。” 晏三合心下微微一惊,“所以,这院子也是当初付姨娘的院子。” “正是。” 老总管点点头:“要不老爷总说,这院子他住了一辈子,住习惯了,哪都不想搬。” 晏三合眉心一动,“那么也就是说,朱老爷是在这个院子里去世的?” “是的。” “这院子叫什么院?” “梧桐院。” “谁起的名儿?” “老太爷起的名儿。” 晏三合眉头微皱,一个人生于此,长于此,死于此,除了念旧,还说明了什么? 她在脑子里迅速做了一个标记,这事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晏三合关上衣橱的门,转身走到床边,床上的被褥已经折起来,整整齐齐放在一旁。 “朱老爷卧床病了几个月?” 老总管:“老爷病了有大半年的时间。” 晏三合:“谁照顾的?” “除了下人以外,还有我们兄弟三个。” 好久没有说话的朱老大,冲着屋子比划了一下。 “这房里原来还有个隔房,我们兄弟三人就轮流睡在隔房里,一人轮一夜。” 晏三合:“太太呢?” 朱老大:“我娘熬不得夜,夜里一睡不好觉,第二天头就疼。” 晏三合:“所以朱老爷病的这大半年,都是你们三兄弟?” 朱老大点点头。 晏三合看着他:“累吗?” 朱老大脸一正:“为人儿女,岂能说累。” 晏三合目光一偏:“你呢,朱二爷?” 朱老二摇摇头,“没觉得苦,也没觉得累,应当应分的。” 久病床前无孝子。 由此可见,朱老爷和三个儿子的感情很不错。 “去他书房看看吧。” 老总管:“晏姑娘,请跟我来。” …… 书房就在西厢房,很宽敞的一间房子,中间用屏风隔开了。 屏风前是书案,四周竖着一圈多宝阁,上面摆着些瓶啊,罐的;屏风后面是一排又一排的书。 晏三合略略扫一眼,发现都是些周易、八卦之类的书籍。 “能不能给我在这个书房里,摆两张软榻?” 朱老大吃惊,“姑娘这是要……” “书房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地方。” 晏三合:“我打算从今天开始,晚上就歇在这里,一样东西一样东西的看,大爷不会不同意吧?” 朱老大脸色变了变。 书房不仅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地方,而且还是最隐秘的地方。 父亲去世后,他忙着一
相关推荐: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交易情爱(H)
南城(H)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岁岁忘忧(完结)
游戏王之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