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府的事情,身子又不好,这书房还没有好好整理过,所以心里并不清楚父亲在这个书房里,有没有藏着什么秘密。 “不同意也得同意。” 晏三合见他犹豫,索性把话说开。 “想要朱老爷的心魔解开,别说这书房,就是这府里的秘密,都会一点一点浮出水面,瞒不住。但你放心,我会守口如瓶。” 都到这个份上了,还有选择吗? 朱老大朝老总管递了个眼神。 老总管忙道:“姑娘放心,软榻,被子,碳盆一定备得妥妥的。” 这一下,小裴爷傻眼了。 晏三合要在朱家住下,那他呢? “等下,备四张。” 小裴爷想着谢五十交待的任务,干脆利落道:“我和三爷也歇在这里,否则就凭晏三合和李不言两个人,得看到猴年马月?” 晏三合正要说“你们两个何苦来凑热闹”,但一想到朱家现在的状况,她一个人的确是忙不过来。 “索性在这院里给我们腾一间房吧。” 朱老大忙道:“晏姑娘,一间不够吧,到底男女有别。” 小裴爷一挥手,“放心,她没把我们当男的。” 晏三合:“……” 第四百九十一章高攀 我不是没把你们当男的; 我是没把你当男的。 晏三合冷冷道:“备两间。” “好的,晏姑娘,老奴这就去预备。” 老总管瞧着年岁大,但动作十分利索,晏三合看着他的背影,忽然问道: “老总管这个年纪应该还跟过朱老太爷吧?” 朱老大:“姑娘说得不错,我祖父在的时候,他就是总管。” 这么说来是两朝元老。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朱老爷为什么还用他?” “一来,是老总管行事可靠,为人周全。” 朱老大:“二来,我爹这人念旧,连住过的院子都舍不得换,更何况府里的这些老人。” “这话不对吧!” 晏三合指了指院子里的那八个下人,“他们瞧着可都很年轻,不像是从前用惯的老人。” 小裴爷被她这么一提醒,赶紧走出书房,往院子里瞄了几眼。 对啊,八个人瞧着都还挺年轻的。 朱老爷今年四十有九,真要是用惯的老人,应该也有四十朝上的年纪。 丫鬟年纪轻还好说,多半是放出去了; 两个贴身小厮怎么瞧着也挺年轻啊! 像他小裴爷,用惯了黄芪,除非黄芪有什么大事,一般都不会换人的。 “朱大哥。” 小裴爷又转身走进去:“这是怎么一回事?” 到这里,朱远墨不得不佩服晏三合的心细如发,“我先说丫鬟吧,姑娘瞧我这长相如何?” “极好。” “我这长相,还远不如我爹。” 晏三合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这么说来,朱老爷生前是极招女人喜欢的?” 朱老大点点头。 “哪怕我爹没有那个心思,但架不住有些女人想往上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院里的丫鬟就换得勤快些。” “谁换?”晏三合问。 朱老大面上露出一点尴尬,轻轻咬出两个字:“我娘。” 晏三合仔细回忆一下毛氏的身材长相,并不觉得毛氏不好看。 相反,毛氏长得相当不错,身上还有一种用富贵和银子,才能调养出来的优雅气度。 “我娘比我爹大三岁。” 晏三合才算明白过来这院里的丫鬟为什么换得勤快。 毛氏虽然长得好,气度好,但女人容易老,尤其是生育过六个儿女的女人,再怎么保养,血气终究是亏的。 朱老爷在长相上胜过她,年龄又比她小,还手掌钦天监,一身算卦、看风水的好本事。 这样的男人就好比唐僧肉,年轻的女子们都想上来咬一口,不求长生不老,但求丫鬟变成主子,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 朱老爷和毛氏感情再好,终究睡在两个院子里。 夜里朱老爷回了自个院子,鬼知道哪个小狐狸精骚劲儿一上来,就爬了床。 “朱老爷呢,对扑上来的女子,他什么态度?” “我爹……” 朱老大沉默了好一会。 “晏姑娘,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我爹也不是什么柳下惠,听我娘说也曾碰过一两个,后来都被我娘打发出去了。” 原来如此。 毛氏身为当家奶奶,丫鬟爬床这种事情见得多了,压根无所谓,反正男欢女爱,最后吃亏的总是女人。 她有所谓的是,爬完床后肚子有没有怀上种。 怀上,那生下来的就是庶子庶女,将来是要和嫡子嫡女们抢家产的。 所以才要换得勤快。 “小厮呢?” 她又问:“为什么也换得勤快?” “小厮换得不勤快,这两人跟着我爹,其实也有十来年的时间。” 朱老大叹了口气:“前头两个心术都不太正。” “这话怎么说?” “我爹这人不通经济事务的,只懂研究周易八卦,其中一人抓着我爹这一项弱处,背地里偷了我爹画的符咒,拿到外头去卖。” 朱老大:“后来还是我母亲发现了,气得打了他三十板子,赶出了朱府。” “另一个呢?” “另一个跟着我爹学了些皮毛,就偷偷给人排八字算卦,在外头给人看风水。” 朱老大咬咬后槽牙,“技艺不精,有桩风水没看准,对方找他算账,他见事情败露,卖身契都没拿,自个偷跑了。” 晏三合:“你们没报官吗?” “晏姑娘,这种事情闹大了,说来说去丢的还是朱家的脸,这人原是老太爷给我爹挑的,和我爹是打小一起长大的情分。” 朱老大:“现在出了这种事情,爹也觉得没脸,就和娘说算了,随他去吧!” 晏三合:“后来就换了他们俩?” “对,这两人是我娘亲自挑的,虽然脑子不算顶聪明,但胜在老实本分,没胆子走歪门邪道。” 朱老大朝门外看了一眼,“娘看人还是准的,他们跟了我爹十几年,没出过什么纰漏。” “朱老爷凡事都听太太的吗?” 朱老大的脸上,又出现了一抹略带尴尬的神情。 “娘比爹大三岁,在娘家又是嫡出的大小姐,多少有几分大小姐脾气,我爹又是庶出,所以……” 晏三合明白了,朱老爷能娶到毛氏,是高攀了的。 正因为高攀,所以两人相处起来,庶出的朱老爷就处在了弱势。 久而久之,哪怕朱老爷执掌了钦天监,底气终究是不足,所以夫妻二人行房,都是朱老爷去毛氏的院子。 更何况,毛氏还很能生,三儿三女,谁的腰杆都没她挺得直。 听到这里,晏三合突然想到一个人——谢道之的发妻吴氏。 同样是在男人没有发家之前嫁进门; 同样有儿有女傍身; 吴氏腰杆挺不起来的原因,不是她脑子笨,而是她没有生在一个好人家。 吴氏是高嫁; 而毛氏则是低嫁。 “这院子,照例派人看起来;书房的门,给我锁上。丫鬟小厮各忙各的去,回头我会来找他们。” 晏三合看了朱老大一眼:“下面,就请大爷带我去正堂吧。” 朱老大神色一肃:“晏姑娘,请!” 正堂里,毛氏正等得心急万分,忽然听老总管喊:“太太,晏姑娘来了。” “快!” 毛氏扶着椅把手站起来,“快请进来。” 朱未希拍拍毛氏的胳膊,“我去迎迎她。” “快去,快去。” 朱未希走出院子,恰好见大哥、二哥带着晏三合进来。 冬阳照在晏三合的身上,周遭的一切都虚化了,只剩下晏三合那张苍白的、小小的脸。 朱未希的脚突然像灌了铅一样,很沉。 这样一个小小的人儿,她能解开父亲的心魔吗? 第四百九十二章阳气 正堂里。 太太毛氏端坐在主位上,穿一身灰色直领长袍,虽然眼眶凹陷,肤色发暗,但当家主母的气度,半点未减。 “晏姑娘,你……” 晏三合摆摆手,示意她先不要说话,然后大大方方在她的右手边坐下。 众女眷一惊。 这个位置除死了的老爷能坐外,只有掌家的大爷能坐,她一个小小的姑娘家…… 还没来得及想下去,晏三合已经冷冷开口。 “这屋里,可有什么不相干的人?” “晏姑娘,都是相干的人。” 朱氏忙要介绍道:“这一位是我……” “大嫂停住,不必详细介绍。” 晏三合站起来,目光环视一圈,“我叫晏三合,是贵府大爷请来替你们老爷化念解魔的人。” 化念解魔? 听着就不是什么好词儿。 但朱府不比别家,主子们在鬼鬼神神这方面,都是有些见识的,并不觉得有什么稀罕。 众人纷纷朝晏三合看过去,心道这姑娘这么年轻,瞧着也不像是能人异士啊! “死人心中有念,时间一长念就成了心魔,心魔一日不解,棺材就一日合不上,儿孙也会跟着倒霉。” 这话晏三合说过很多遍,但每一遍,她都说得郑重其事。 “府上的二奶奶一尸两命,便是心魔的威力。二奶奶有孕之身,身子最弱,邪魔找上来,她首当其冲。” 朱府众人的表情瞬间凝住。 原来二奶奶的死,罪魁祸首竟然,竟然是老爷的心魔? 这一下,朱府那些还被蒙在鼓里的主子们,吓得脸都发青了。 “不是我危言耸听,朱老爷的心魔是我化念解魔以来,遇见过最凶险的一个。 前些日子大爷布下阵法,让朱府得以平安,但这不是长久之计,阵法越厉害,后面的反噬会越大,心魔不能压,只能解。” 晏三合声音不高不低,不缓不急,根本不像是在讲一个惊心动魄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让他把阵法撤了,一夜过去,府上花花草草就已枯败,这也就意味着朱府后面一段时间,不会太平。” “怎么个不太平法?”一个白皙秀丽的妇人突然插话。 朱氏忙低声道:“那是我三嫂,素来心直口快。” 晏三合没所谓地收回目光,“会莫名生病,莫名倒霉,甚至……继续死人。” “啊——” 众女眷一声惊呼。 朱氏的三嫂惨白着一张脸,道:“会,会轮到谁?” “你们中的每一个。” “……” 这话一出,胆小怕死的直接吓哭了。 “我说这一番话,不是为了吓你们,而是想说……” 晏三合屈指敲了敲桌子,示意所有人都好好听她下面的话。 “该来的躲不掉,找上谁,那就是谁的命,不要怪,不要怨。但有一点,心性最坚定、最乐观的那个人,一定能活到最后。” “我坚定,我乐观。” 三奶奶祝氏蹭的站起来,拍拍自己鼓鼓囊囊的胸口。 “我什么都不怕的,我一定能活到最后。” “这就对了。” 晏三合:“相信自己,一定能活到最后,一定能坚持到最后,我不会死,没有什么心魔可以让我死,我是无辜的,我一定能长命百岁!” 每一个字,就像铁槌一样,重重敲打着所有人的耳膜。 就像是约定好的,女眷们的眼泪唰的淌下来。 尤其是朱未希。 朱未希是长女,打小就是爹疼娘爱,能在谢家腰板挺直的原因,就是娘家有本事。 所以就算是婆婆吴氏,也不敢真正拿她如何。 不曾想爹一死,朱家立刻天翻地覆。 虽然她是出嫁女,倒霉的事情最后未必会落到她头上,但出事的都是她的亲人啊。 下一个会轮到谁? 不知道! 未知的恐惧最可怕,这两个月朱府人心惶惶,每个人都像惊弓之鸟,不知道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朱未希这两个月更是泡在眼泪水里过来的,她从来没有觉得日子会这么难捱。 晏三合这几句话,瞬间就把所有人的希望燃了起来。 朱未希眼泪婆娑地看着她,心说我没看错她,日久见人心,这丫头就是个好的。 “此事的关键,是找出朱老爷的心魔;而找出心魔的关键,是在座的每一个人。” 晏三合还有话没说完。 “你们说出来的事情越多,我找到心魔的速度就会越快;如果你们还想遮着瞒着……” 她倏的冷笑:“那我不妨把话撂在这里,到最后你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因心魔而死。” 没有人想死。 所有人都想活。 三奶奶祝氏一个冲到晏三合面前,“晏姑娘,我没有什么好瞒的,你快来问我!” 素来沉稳的大奶奶凌氏也跟着站起来,“先问我吧,我在这个府里的时间长。” “晏姑娘,问我。” 朱未希:“我虽然嫁了人,但打小我就和爹爹亲。” 毛氏拭了下泪,不甘心落后道:“谁都没有我了解老爷,晏姑娘,我来!” “都别争,一个个总会轮到。” 晏三合目光一偏:“大奶奶、三奶奶的问话,小裴爷你来。” 干嘛让我一英俊小伙,和两个妇人打交道?当我什么? 小裴爷心里虽然嘀咕,却也知道晏三合这样排兵布阵的用意。 这两位都是外头嫁进来的,媳妇和公公又要避嫌,能问出的东西不会太多,所以派他。 “成,我来就我来。” 晏三合看了看院子里的阳光,“今日冬阳正好,你和两位奶奶去外头走走吧。” 干嘛去外头走走? 找个没人的屋子,门一关不就成了。 “补补阳气。” 这话像是救命稻草一样,三奶奶祝氏二话不说,拉着小裴爷就走了。 什么化念解魔,不就是一股阴邪之气吗? 没错,就应该多晒太阳,多补阳气。 小裴爷看着袖子上的手,都没来得及摆出个“你这妇人像什么样子,也忒主动了”的表情,就被拽出正堂。 其实补阳气是假,让小裴爷陪着府上两位奶奶,出去转一转才是真。 棺材裂后,首当其冲的二奶奶。 府上三位奶奶,死了一位,剩下的两位是最担惊受怕的。 能预料的是,这两位铁定问不出什么东西来,但这两位的膝下,都有儿有女。 孩子失了母亲最可怜,所以她们俩不能出事! 谢三爷不在,晏三合这才用到了小裴爷。 小裴爷这人有什么妙处呢? 第四百九十三章毛氏 小裴爷这人,比不上谢三爷英俊风流,更比不上谢三爷花言巧语。 但此人有一个特点——心软。 一个心软的男人,就算女人再絮絮叨叨,他也不好意思打断,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 不仅听,说不定他还要开口安慰几句。 大奶奶、三奶奶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听听她们的心里话,陪着她们走一段。 当然,如果谢三爷在…… 嗯! 效果能翻几好倍。 晏三合看着毛氏:“太太,我们俩去偏厅说话。” 朱未希小心翼翼地问一句:“晏姑娘,我能陪我娘……” “不能!” 晏三合目光依次扫过正堂里的人,“有事的,就去忙;没事的,就等着,不必跟进来。” 话音刚落,李不言进屋,附在晏三合耳边低语。 所有人的心,一下子被吊起来。 毛氏看看她们,犹犹豫豫道:“晏姑娘,是不是出了什么……” “太太不必要一惊一乍。” 晏三合转过身,口气十分的平淡。 “我只是让她侧面打听一些东西。如今这府里的定海神针是你,你的心不定,朱府这一关难过。” 毛氏看着面前这张苍白的脸,忽然觉得自己五十二岁的年纪,都活到了狗身上。 还不如一个小姑娘来得沉稳。 一旁,朱未希怕自家亲娘的面子抹不开,忙打岔道:“我先去沏壶茶来。” “朱未希。” 晏三合突然直呼其名。 “你是谢府大奶奶,是谢道之的长媳,不是这府里的下人,端茶递水这种事情,轮不到你做。” 朱未希不明白晏三合为什么会突然说这种话。 晏三合:“今天我问过你话后,你回谢府住,以后没什么要事,不要过来。” “晏姑娘?” “你和谢而立是夫妻,你枕边的男人,才是你要用心思、下功夫的地方。” 晏三合面色一冷,“凡事过犹不及。” 朱未希怔怔地看着偏厅的门,吱呀一声合上,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一只大手落下来,朱未希转身,眼神说不出的委屈。 “二哥?” “回去吧,听晏姑娘的。” 朱老二拍拍妹子的脑袋,欲言又止。 妹子心系娘家是好事,但就像晏三合说的那样,过犹不及。 大妹夫天天一个人回去,床是冷的,被子是冷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时间一长是要出事的。 …… 偏厅不大,坐北朝南摆着一张罗汉床。 晏三合和毛氏一人坐一边,小几摆在中间。 晏三合坐了片刻,感觉不舒服,索性就脱了鞋子盘腿坐下,“不言,拿纸笔来。” 李不言随身背着的包袱里,就带着一套笔墨纸砚。 铺开来,晏三合一边磨墨,一边再次打量面前的毛氏。 毛氏一看她磨墨,心里就有些打鼓;再看晏三合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看,心惊的同时,暗暗伸手掐了自己一把。 “姑娘为什么这么看我?” “看看你的心静了没有。” 毛氏一时无言以对。 “不用怕,我不吃人。” 晏三合用眼神示意李不言去沏茶。 “我是女子,你也是女子,你就当我们在聊家常,你对你家老爷有什么满意的,不满意的,都可以和我说说。” 毛氏本来就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在晏三合面前露怯,不过是这回的风浪太大了,把她打懵了。 “晏姑娘,我要从何说起呢?” “为什么嫁给他?” 晏三合这时才把声音放柔了。 “嫁女抬头,娶妻低头,你是嫡女,又是千金大小姐,按理不应该是他这个庶子。” “晏姑娘,这事说来就话长了。” “没关系,再长的话,我都听。” 毛氏摸了摸手上的白玉手镯,慢慢陷入了回忆。 她并非京城人,娘家在洛阳府,父亲出身在官宦人家,后来官至洛阳知府; 母亲姓庚,是洛阳城的名门望族。 庚氏的根在颖川,被称为颖川庚氏,东晋时与琅琊王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并称四大家族。 母亲这一支虽然不是嫡系,却也是名正言顺的庚氏后人,后因战乱迁居至洛阳。 母亲嫁到毛家
相关推荐: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交易情爱(H)
南城(H)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岁岁忘忧(完结)
游戏王之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