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盛大诗会,除了看李承乾的表现和诗会的盛况外,还想看看有没有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 要是能发掘出三五个大才,那就是天大的收获。 等内侍拿着过诗卷后,颜师古和许敬宗两人看了李承乾一眼,随后再次拱手行礼道。 “陛下, 臣先退下。” 李世民朝他们挥了挥手,他的目光全都在手中的诗卷上。 一连看了好几首诗,李世民都只是微微点头,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大的惊喜。 很显然这些诗,并没有让他眼前一亮。 忽然李世民的动作一顿,他的双眼也猛地大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世民低声念完后,他忍不住夸赞道。 “好一首七言绝句!” 虽然他没有亲眼目睹庐山瀑布的真面目,可这首诗却把庐山瀑布的雄壮,完全印在他的脑海里。 这首诗和和承乾作的《望岳》都是千古名诗,不过《望岳》要略胜一筹。 他往后翻了三十多首诗,脸色再次一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又是一首千古名诗! 这首《题西林壁》和那首《望庐山瀑布》都是甲等上的水平,两首诗的质量不相上下。 “看来本次诗会俊杰频出啊!” 要不是诗会还没结束,李世民都想把纸糊拆开,看一看作这两首诗的俊杰是谁。 他怀揣着期待的心,再次往后翻阅,虽然看到不少质量上乘的诗,但是跟这两首诗完全没办法相提并论。 中途他还翻到李承乾作的《望岳》,忍不住再次品鉴一番。 看到最后一首诗时,李世民这才轻声念道。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小池》,亦是千古名诗! 虽然这首诗没有其他三首气势庞大,但是却描写的十分灵动,整首诗读下来如同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一般。 李世民隔着帷幔看了一眼下方作诗的人,他抚须颔首感慨道。 “佳作频出啊!” 坐在一侧的李承乾,他听完李世民絮絮叨叨说这话,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这三首诗都是他抄出来,给裴行俭、崔神基和敬播拿来用。 这些千古名诗,谁看谁不迷糊? 就在这时,一旁的高台传来中年男子的大喊。 “还有小半炷香时间,诸位抓紧时间作诗!” 看到时间差不多,李承乾也没有继续干坐着,而是把提前想好的诗抄写出来。 坐在一侧的李世民,他看到李承乾开始动笔,脸色微微一动。 “开始动笔了!” 他再次站起来,轻步走到李承乾的身后,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宣纸上面的内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歌体裁? 当前朝堂上流行的一种诗歌体裁,名为歌行体,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诗体。 但是这种体裁的诗不好作,一般的大儒都作不出好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第244章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低声念完后,李世民的心神大受震动。 又是传世名诗! 他的心里同样充满了疑惑,生在帝王家的李承乾,怎么会有这种忧民的感触? 就在这时,中年男子也敲响了铜锣。 “铛!” 铜锣声响起后,中年男子高声大喊道。 “时间到,停笔!” 等侍从把诗卷收上去后,不少士子的脸上全都露出遗憾之色。 很显然,他们对自己作的诗词并不满意。 下一轮就是角逐前十甲,如果在这一轮被淘汰,未免过于可惜。 中年男子朗声说道:“休息一炷香,等选出前50名选手,再进行最后一轮作诗。” “休息期间,诸位可品尝我们的精品珍酿,对外售价为1贯一瓶。” “我们也提供了些许膳食,让诸位垫垫肚。” 终于要品尝精品珍酿了! 凡品佳酿都那么美味,更别说精品佳酿,而且其价格还是4贯一斗的天价! 这帮士子看着前来倒酒的侍从,心里充满了期待。 每个人还是分一个酒樽的量,分到酒的士子连忙举起酒樽,小口小口品尝起来 “吸!” “好烈的酒!” 喝到酒的士子反应比之前更大,他们纷纷朗声品鉴道。 “精品佳酿,味道更加香醇浓郁,而且喝完后喉咙还有一股暖流。” “真不愧是1贯一瓶的酒!” “我已经不敢想象10贯一瓶的神品佳酿,究竟是何种味道!” 周边的人听到这帮士子的话,以及士子脸上陶醉的表情,他们心里的好奇顿时达到顶点。 这酒究竟有多好喝,才会让士子露出这副表情? 味道真如仙酿么
相关推荐: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爸与(H)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芊芊入怀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火影之最强白眼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小寡妇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