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心志高远。” 寒门! 这还是最关键的一点! 如果太子培养的是五姓七望的人,带来的威胁会比较大,而太子培养的是寒门或者普通百姓,这性质完全不一样。 当前朝堂之上,核心官职都被世家之人把持。 长久下去必定酿成灾祸! 如果有寒门势力崛起,那朝堂之上便会趋于稳定。 李世民颔首抚恤道:“说的不错!” 他没想到武将之后的来济,竟然能看出这一点,可见其心思之细腻。 ... 翌日。 百官朝会。 当李世民让内侍宣布出征高句丽的将领名单,以及随行的一众文臣时,大殿四周顿时爆发出一阵哗然。 文武百官左顾右盼,低声议论起来。 “太子殿下怎么任命苏定方为行军副大总管?” “一个小小的中郎将他配吗?” “他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吧?” “难不成是卫国公给弟子苏定方说情?” “...” 听到身后百官的议论声,李靖他现在也是处于懵圈的状态。 他并没有替弟子求出战的机会,而且也求不到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这么高的职位。 “难不成定方私下已经投靠太子殿下?” 李靖想到这个结果,他的眉头微微一动。 如果苏定方能投靠太子殿下,对他的仕途来说绝对大有裨益,最起码往后有战事也有出战的机会。 就在百官议论之时,房玄龄、李绩、尉迟恭、李道宗、程咬金、马周和牛进达等人,一起站起来朗声应道。 “臣遵旨!” 这武将私下都去找过李承乾,并且讨要出战的机会,现在尘埃落地他们心里也松一口气。 打下高句丽,他们便能立下不世之功! 第180章 副首位置。 李承乾看着站起来领命的一众文臣猛将,心里充满了喜爱之色。 真是群星璀璨! 恐怕除了战国和三国的那一帮武将外,贞观时期的这帮将军的实力最为强悍。 奈何这帮人都是李世民的铁杆支持者,加上他们的年事已高,往后没办法为自己所用。 等众人的声音小下来后。 李世民的目光在一众大将军的身上划过,脸色凝重说道。 “既然各路行军大总管、副大总管和行军总管已经选出来,你们要尽快去训练麾下士卒。” “朕希望这一战,能直接把高句丽打下来!” 由于府兵都归地方的折冲府统率,这帮将军平时和士卒并没有接触的机会。 而且大军征战前,这些主官必须和士卒们训练一段时间,不然将士没有默契,听不懂军令,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一众武将站起来,朗声应道。 “遵命!”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又从三省六部和九寺五监的主官身上划过。 特别在刘洎和韦挺等魏王府幕僚身上,停留的时间最长。 这帮魏王府幕僚被陛下这么一盯,他们感觉后背都在冒冷汗。 过了片刻。 李世民收回目光,脸色严肃道。 “各部要做好大战前的筹备,如果有人贻误战机,依军法处置!” 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脸上露出浓浓的杀机。 文武大臣心神一颤,他们纷纷持着笏板站起来领命。 “臣等遵旨!” 紧接着,李世民又朝各部主官叮嘱一番,随后宣布退朝。 回到紫宸殿。 李世民对殿中省的人下令:“把幽州都督侯君集召回长安!” 侯君集是中军的行军大总管,得叫他回来和李绩、程咬金两人商议作战计划,后续的大战才能做到协同作战。 虽然侯君集涉嫌参与谋逆,但是李世民还是十分重用这个猛将。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除了李绩和程咬金留在长安等侯君集外,其余一众将军纷纷离开长安。 而在尚书省的统筹下,大唐的这架战争机器快速地运转起来。 东宫。 明德殿内。 李承乾高坐首位,脸上充满着淡然的微笑。 在大殿左侧,苏定方、席君买、高侃、薛仁贵、封师进五人,他们依照官职品阶依次而坐。 在大殿右侧,杜荷、李德謇、刘仁轨和裴行俭四人,他们也按官职高低排座。 看着自己培养的核心文武班底,李承乾的胸中充满好奇。 只可惜马周和褚遂良两人身份敏感,他们并不适合来东宫参加宴席。 李承乾高举酒樽,朝他们示意道。 “诸位,孤敬你们一杯,祝你们此战屡立战功封侯拜将!” 众人纷纷端起酒樽,转身朝李承乾示意道。 “谢殿下提携!” 在场的几人做梦都没想到,太子殿下能给他们争取这么高的职务。 特别是苏定方、薛仁贵和刘仁轨三人,他们直到现在都还感觉自己在做梦。 一杯酒下肚后,杜荷适时地说道。 “太子殿下为了把你们任命为行军副大总管、行军总管和行军副总管,特在陛下面前下了军令状。” “诸位将军可不能让殿下受罚啊!” 第181章 不得不说,杜荷这第一狗腿子有点眼力劲。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在座的其他人纷纷端起酒樽站起来,脸色激
相关推荐: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痛之花(H)
薄情怀(1v1)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我在末世养男宠
带着儿子嫁豪门
我以神明为食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深海gl (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