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了不止一筹! 李承乾想提前谋权篡位,在面对自己逼问和抽打下,眼神依旧保持坚定。 而自己只是随意质问两句,李泰就有些慌乱。 李泰看到气氛不对,他连忙说道:“父皇,儿臣对百姓非议大哥之事,心里同样充满愤怒,恨不得马上出宫为皇兄澄清。” “不过百姓很健忘,说不定他们非议几天,便会将此事忘于脑后。”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李泰看到父皇的脸色不悲不喜,也不知道父皇心中究竟是何种想法。 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话, 正当气氛陷入尴尬时,李世民缓缓开口说道。 “青雀,你先回去吧。” “父皇还有要事要处理。” 他最宠爱的两个儿子,一个意图发动宫廷政变提前登基,一个在背后捅大哥的刀子,没一个让他省心。 他想一个人静静。 李泰也不想在这里多待,以免父皇继续追问谣言之事。 “儿臣告退。” 他作揖行礼后,快步离开。 李世民看着李泰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随后把目光看向案几上的大臣名单。 现在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和太常卿几个重职空缺,必须尽快挑选合适的官吏顶上。 而重臣的选拔,除了能力考量以外,还要权衡其背后所属的势力问题。 否则朝廷都被一个势力把持,以后恐怕会架空新皇的权力。 天黑以后。 思索良久的李世民,这才做出决定。 ... 翌日。 百官朝会。 随着各部主官汇报完政务后,李世民也让内侍省官吏宣读人事任命。 “大唐皇帝令,尚书右仆射高士廉,兼任吏部尚书一职!” “大唐皇帝令,特进李靖,兼任太常卿一职!” “大唐皇帝令,将作大匠阎立德,擢升为工部尚书!” 第25章 随着内侍宣布完第一道圣旨,不少文武官吏的脸上全都露出失望之色。 特别是六部侍郎,九寺五监副官,他们还以为有机会跻身正三品的官职,没想到陛下竟然让三个老臣担任。 高士廉、李靖和阎立德三人 站起来行礼道。 “臣,谢陛下隆恩!” 对于高士廉和李靖的任命,李承乾心里并无太大波澜,毕竟他们两人本就身居高位,现在只是向下兼任官职并。 唯独阎立德被提拔为工部尚书,让他心有不爽。 阎立德出身雍州阎氏,是阎立本的亲哥哥,其在武德元年(618年),担任秦王府士曹参军,属于秦王府老人。 可他还有一个身份,魏王李泰的岳丈! 他的嫡女阎婉,是魏王妃。 身为老丈人的阎立德,会不帮女婿争夺皇位? 李承乾看着脸色威仪的李世民,他在心里腹诽道。 “真特么偏心!” 李世民把杜楚客这个魏王府的幕僚拿掉后,又把阎立德这个魏王亲信提拔上去,要是没有私心那都是假话。 就在李承乾在心里骂骂咧咧时,内侍接着宣布人事任命。 “大唐皇帝令,将作少匠李道裕,精于工匠,性谨忠良,擢升为将作大匠。” “大唐皇帝令,虞部郎中李德謇,文武双全,德才兼备,擢升为将作少匠。” “大唐皇帝令,内给事韩瑗,竭诚奉国,正色拒下,擢升为给事中。” 李承乾看到李德謇被提拔为将作少匠,脸上这才带着一抹笑容。 李德謇是卫国公李靖的嫡长子,也是和自己交好的人,虽然他不支持自己谋反,但却是自己的拥护者之一。 原历史自己谋反失败,李德謇也受到牵连,被下旨流放岭南。 后因为李靖劳苦功高的缘故,被流放到吴郡。 宣布完官吏的升迁后,李世民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他锐利的目光在群臣身上划过,特别在韦挺、崔仁师和刘洎三人身上,停留了足足数息的时间。 过了十余息。 李世民这才悠悠说道:“近日,有百姓非议太子,不仅让太子名声受损,还威胁到朝廷的威信。” “如果被朕查出与你们相关,朕绝不轻饶!” 虽然李世民的语气听起来十分冷静,可心里有鬼的韦挺和崔仁师两人,他们的后背全都吓出一身冷汗。 至于其他文武大臣的目光,也集中在魏王府的一众党羽中。 谏议大夫褚遂良站起来,他脸色凝重说道。 “陛下,太子声名受损,可不能放任百姓继续无休止地议论下去。” “臣建议出一则法令,禁止百姓非议太子!” 紧接着马周、岑文本、高士廉和杨师道等大臣,他们纷纷站起来附和。 等大家的声音稍小一些,李世民轻声说道。 “太子,你来说说吧。” “诺。”李承乾应了一声,随后站起来说道:“诸位大臣,百姓非议孤,幕后定是有包藏祸心的势力推动。” “如果朝廷出禁令,百姓则会更加抵触,也会彻底认为孤是昏庸的太子。” 听到李承乾的这番话,朝臣脸色变得十分古怪。 百姓们有说错么? 你做的那堆破事,还不昏庸? 如果大唐没有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他们的利益
相关推荐: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失身酒
带着儿子嫁豪门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双凤求凰
小寡妇的第二春
交易情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