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 > 第339章

第339章

卢刺史道:“这是学到精华了,你老师教导你很仔细!这样的老师可很难得。有些老师,心也是好的,自己本事就不够,再心疼学生也没用。依旧是教不出来。” 祝缨道:“您这么一说,我都要脸红啦!” “哈哈哈哈!” 席间气氛非常的好,祝缨不饮酒,这是卢刺史事先问过顾同的,这让他非常遗憾。许多本来谈不好的事情,一上酒桌就容易谈成了,主要是因为喝足了!不喝酒的人,很难让人热络。 卢刺史努力拿顾同说事,祝缨也会意,就说卢刺史也帮了她许多的帮,包括会馆的事情。说到会馆,卢刺史来精神了,道:“我看梧州会馆有极好的糖霜,他们说是梧州独有,可是真的?” “糖霜哪里都有,不过梧州确实做得更顺手些。您想要?” 卢刺史道:“我一个人能吃多少?梧州的糖价确实令人高兴,能多一点就好了。” 祝缨道:“正在建新坊,一年比一年多。糖这个东西,它得看甘蔗。” 卢刺史道:“我这里还是能种一些的。” 两人就甘蔗的事情又说了一通,有些是卢刺史之前问过顾同的,有些是顾同也不知道的——他已经离开梧州有一阵了,最新的情况他也不太清楚。 祝缨听卢刺史的意思,也是想治下能多一些平价的砂糖,此外,他也不讳言地直接问:“子璋看我这里,合适种甘蔗吗?我这里人口也不少,放心,不与你那里争利,我先在自己州里贩卖。” 都是老油子了,谁都知道一个人只有一张嘴,兜里的钱也有限,买了这个的就买不了那个的。卢刺史的意思,梧州糖的产量还供应不了这么多的地方,他就先在自己的州里也开设糖坊供应本州,不抢外地的市场。一时半会儿也排挤不了梧州的糖。 祝缨却知道,卢刺史的地方比梧州更北一些,他要往北方贩**梧州能省去许多的路费,显然比梧州糖更方便打开销路。 祝缨道:“我是信得过卢公的,但是卢公的后任么……”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任是什么样的,卢刺史有点难回答这个问题,只好厚起脸皮来说:“也是为了百姓……”说着,搓了搓手。百姓吃着了平价的糖,他也是有利的,比如各种税,比如官办一个糖坊。这种事是心照不宣的“造福百姓,成就自己”。 祝缨看火候差不多了,顺着他的话说:“您说的是,本就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吃得起好东西。梧州的田也要种粮,也不能都种了甘蔗,本来良田就少,产量一时也上不去。又何必霸占着不叫别人干呢?” 卢刺史道:“子璋有贤臣之风。” “您过奖了。这样,只要您愿意,由会馆那儿带人过来开设糖坊。打您这儿招学徒,征赋纳税您照顾着点儿,怎么样?” 卢刺史竖起手掌道:“那就说定了?” 祝缨与他击了一掌:“一言为定。” 卢刺史高兴地干了一杯酒,放下酒杯,祝缨道:“虽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旁的地方的事儿插嘴了犯忌讳,你我都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卢公的事,就是我的事。” “子璋的事,也是我的事!” 祝缨道:“我正有一事相求。” 卢刺史心一抖,暗道:来了! 祝缨指着顾同道:“卢公知道他的老家,福禄县,我在那儿做过县令的。” “对,是个好地方,福橘很好吃啊!哎哎哎,我并没有连那个也要的意思。” “哈哈,”祝缨笑得肩膀抖了两下,“不是说橘子,是说福禄县。我调走了,那儿现在缺一县令。” “唉,你那里又更偏僻些,不少人是不愿意过去。” 祝缨道:“这不就跟您商量了吗?您这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我得一县令,您安置一个想安置的人。得是能干事的,跟他差不多就行。” 顾同连着被指了两次,指一次,就得把筷子赶紧放下来,索性不动筷子了,抓起酒壶给卢刺史斟酒,等着被点第三次。一边倒酒一边说:“大人,千万怜惜福禄百姓。福禄那个地方,好日子没过几天呢。老师到任之前那个县令,咱们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儿,常年不在县里,跑到府城养病……” 卢刺史道:“好啦好啦,我想一想。” 他是非常乐意的。 哪个刺史没几个想安排的人呢?都是只恨官位不够多,自己人安排不下去,祝缨肯提供这样一个地方,卢刺史乐意之至。 祝缨道:“多谢。福禄这个地方,我看它与别处不同,总想它越来越好。” “那是子璋你出京后第一次任的地方吧?也花费了不少力气,还吃了不少苦头?都一样的,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当时想,我要升走了就好了!真走了以后,提到那个名字,心里就不一样。” “是。可惜京城里信得过的人不愿来。您看中的人会不会嫌弃福禄偏远?强扭的瓜不甜。” “我这儿跟京城不一样,从京城到我这儿还不算太远,有人想一想咬咬牙也就来了。都到我这儿了,还在乎再往你那里走一程吗?只要踏入了名利场,就知道往上升有多么难得了。只要升一级,我看也是愿意的。”卢刺史不无试探地说。 祝缨道:“这是不是就叫循序渐进了?” “哎~渐入佳境。”卢刺史说。 祝缨受教,又夸卢刺史会说话,比自己有墨水,自己就想不到这么贴切的词儿,很是遗憾书读得少了。 卢刺史道:“你这么年纪已是这么能干,词意练达切中肯綮。再文辞斐然,我们这把老骨头就没地方放啦!” 顾同插言道:“您一位再自谦,我们就要无地自容了,给下官留一点情面吧。” 祝缨道:“好,说回正事。卢公看中的是什么样的人?咱们这儿定下来就行文给吏部,过几天人就到我那儿上任,你看如何?” 卢刺史道:“好!” 卢刺史手里握着几个人准备安排的人,想着祝缨说的话,就从中选了两个,都是北方人,都是卢刺史在任上发现的还可以的官员,目前两人都在刺史府里任职但又没有混成心腹。特别出彩的地方也没有,胜在本份肯干,也不随便抖机灵、干些挑唆之类的事情。 卢刺史派人回去捎话,让一人押送一只箱子过来。他说:“我将人叫过来你过目,看中哪个就是哪个。” “好。” 饭到这时就吃得差不多了,祝缨还要感谢卢刺史,卢刺史却知道是自己欠的人情更多一些,也是尽力地展现自己的友善。两人交换了名帖,又约了要经常通信。两地离得并不远,两州联动能解决不少事情。 卢刺史想看郑侯的信,祝缨想跟顾同再私下说话,卢刺史打个哈欠,祝缨顺手推舟说:“已经打扰很久了,卢公一路舟车劳顿才到驿站,不打扰您午休了。” 卢刺史道:“老了。顾同,代我送送你老师。” ———————— 顾同巴不得这一声,装模作样给祝缨送了回去。 一到祝缨的住处,顾同先跪下来结结实实磕了两个头。祝缨道:“这是干什么?” “看到老师就激动了。” “起来,坐下来好好说话。哎,阿银呢?给我们弄点儿实在的吃喝来。” 顾同笑道:“我就知道在您这儿舒服。” 卢刺史的饭菜很不错,但是这种席就不是为了吃饭。顾同技艺不够,没能在间隙里抢着吃饱。祝缨倒是有这手艺,无奈那是当陪客时用的,一旦自己是主客,谈事情是最重要的。她能得到的最大优待就是能不饮酒。饭没吃上几口,菜也只尝了些新鲜!。 可惜了一桌好菜。 祝银很快端了一只大托盘:“拿来了,我说有几个正在长个儿的半大小子,怕他们饿着。” 顾同好奇地问:“这位是?” 祝缨道:“一会儿告诉你,先吃。” 两人风卷残云,吃饱了之后才开始讲。顾同先说他的经历:“要是依着我自己,上手就干了。可我见过您是怎么干的,我忍住了!到了之后,我先闷声不吭,就看他们都是什么成色……” 祝缨含笑听着,说:“能够知道实情,事情就成了一多半了。唯有知情,才能找到对的路。” “是!”顾同又说了一些自己在县里的情况,又向祝缨请教。 祝缨道:“你现在是县丞,县令不会空缺太久的。得想好这个!上官也有许多种,万一来个不喜欢有人抢风头的,你就要应付他了。” “是。” 这些说完,顾同又提供了一下卢刺史点的两个人的风评:“还行,就是也不特别出色,叫干的事也会干。年纪都不大。都是刺史府的属官。一个是司仓、一个是司兵。嗯……比咱们的那两位……略好?” 祝缨有了点数,又叫随行的人来与顾同见个面。这里面也有顾同认识的,也有他不认识的。认识的如祝炼、苏喆都同他相见,顾同也准备了些小礼物给他们:“卢大人叫我,来得太仓促了没带什么东西,这些随便拿着玩吧。” 也不认识的,如祝银等人,她们从山上下来的时候,顾同已经做官去了。顾同看到他们更高兴,说:“老师终于有配得上身份的随从了。以前随从也太少了!” 祝银道:“咱们有一十个人!府里还有。” 顾同更高兴了:“那就更好了!老师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你们一定要用心呀!” 祝银道:“当然!” 祝缨又取出一份礼物给顾同:“这是京中的新样,也别亏待了自己。”顾同也大大方方地收了,又问张仙姑等人的情况,问完了一拍脑门儿:“您还没回去呢,又哪里知道了?哎!我高兴得都糊涂了!” 祝缨道:“是啊,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 被顾同一提,祝缨有一点点想家了。又过三天,这三天里祝缨和卢刺史几次见面,也说路上见闻,也说一些共同认识的人。卢刺史不但知道金良、唐善,还知道温岳,他与温岳的父亲还是旧识,直说温岳的父亲死得可惜。 期间,两人也就钟宜之死讨论了一回,祝缨的意见是:“新补的丞相必是陛下信任的人。”卢刺史也持相同的意见。 两人在驿站里消磨了三天,等到了卢刺史那儿叫来了两个候选人,一人带着一口尺长的小木箱子,天真地到了驿站,以为自己在执行一项了不得的秘密任务。 到了驿站,卢刺史恰巧在“会客”,客人很年轻,正在与卢刺史说一些规划之类的事情,又是税,又是赋的。卢刺史顺口给客人介绍了一下:“这是戚明,这是伍成。”戚明是司户、伍成是司兵。 然后又告诉一人,这是梧州刺史。梧州,一个渐渐浸出油水的地方!刺史居然这样年轻!两人有点小吃惊。因为他们的年纪也与祝缨相仿,且自认已经是比较成功的人了。 祝缨很和气地与他们闲聊,状似无意。此时一人仍然带着天真的惊讶,隔挺远一个地方的刺史,打死两人也想不到祝缨想给他们其中一人当个上司。卢刺史在一旁看得直乐。 不多会儿祝缨就选定了一个人,然后她就住口了,戚明恰如杭勤在国子监时一样,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个馅饼套住了。 卢、祝一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卢刺史道:“你们辛苦了,去休息吧。” 一人告退,卢刺史问祝缨:“哪一个?” “戚明。” “好,那就他了!为什么选他?” 祝缨道:“他更知道民生。” “这倒是,那就定了?” “定了。” 两人一番协商,祝缨这儿给夏郎中那里去个消息,先定戚明做县令。卢刺史也向吏部行文,再要个人补戚明的缺。文书发出,卢刺史回房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小箱子,里面空空如也。卢刺史一笑,任由箱子敞开,他也不锁。 此事敲定,祝缨马上就启程了——比预计的时间已经晚了一点。 她没有带戚明上路,戚明得等拿到了吏部的任命做好交割才能赴任。 离家越近,船上的小鬼们越兴奋,金羽已经计划好了回家也要跟哥哥吹一回牛了!他不但见到了皇帝,还在宫里吃过饭了呢!苏喆则是想着自己有许多话想同母亲讲,对了,还有书! 她在想着,自己是不是要到番学里去。去番学能结识新同学,可是这样一来府里就只有郎睿了。不住校显得特别,住校…… 苏喆有一点小小的为难。 景物越来越熟悉,船上的人开始整理自己的包裹,清点自己给亲友伙伴带的小礼物等。祝缨也下令清点自己的东西,郑府等处的赠送有许多,此外还有自己采购的。 她们还须再转一次驿站,从水路转到陆路。此时刺史府是章别驾在主持,贴心地派人在驿站里守候,带头的是苏飞虎,后面跟着王司功。苏飞虎一见面就叫:“义父。”苏喆过来跟他叫“舅舅”。 祝缨也还如以往,留下丁贵、小黄带人装车慢行,自己则带着人先行赶回梧州城。 一路上,春耕已进入了尾声,手快的已经种完了。祝缨看田间的情况,知道章别驾等人主持得不错。对前来迎接的王司功道:“一派欣欣向荣啊!” 王司功道:“是。” 他留意跟随祝缨的人,只见里面果然没有小吴,心道:到底是早早跟了大人的人,竟得了一个不错的地方。 虽然是个县丞,可是离京城近啊! 苏飞虎又是另一种样子,他的官话顺溜了不少。祝缨问他:“住着还习惯吗?” 苏飞虎道:“我隔几天就出去打一回猎,还行。” “没踩着庄稼吧?” “那不能,那是要吃的。” 祝缨笑道:“不错,就是这个样子。” 两天功夫,祝缨就回到了刺史府。一路上,人又稠了一些,王司功低声道:“又多了一些男女来做工。” 祝缨回头对赵振等人说:“你们的事又来了!” 花姐等人接着消息,都在前衙迎接她。章别驾说着:“可算盼着您回来了。”这个“盼”字有点客气的意思,花姐就是真的“盼”了。 盼着祝缨平安归来。 她也是梧州官员,知道梧州的人事调动,小吴调走了是意料之中,死了一个钟宜,普通百姓没什么感觉,官员们不免惴惴。她又怕祝缨在京的时候赶上这个事。 现在好了,人回来了! 她忍住了冲动,等到祝缨安排了一下刺史府的事情,宣布晚上请大家吃饭,才跟着祝缨回到了后衙。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277. 摊牌 谁能喜欢一个会把自己的财产变成…… 刺史府后衙里的人像是一群被洒了一把小米的麻雀,早早就动静了起来。 祝缨不但自己回来了,苏喆、郎睿也都是住在家里的,祝炼、项渔两个不在后院也要搬回来。麻雀们各围各的小米,张仙姑、祝大等人围着祝缨,苏喆、郎睿有自己的随从又有苏晴天等人,项渔、胡师姐有项安,祝炼也有侯五同他说话。 苏喆等人又要拜见张仙姑和祝大,祝大问了一句:“小吴呢?” 祝缨道:“他被选做县丞,到别的地方去了。” 祝大有点怀念:“哎,他走了啊……” 项安小声问项渔:“见着你爹了没有?” 整个后衙都叽叽喳喳了起来。 张仙姑最担心的无过于祝缨的安全,“露馅”是她几十年来最担心的事情。祝缨安全归来,这几个月的担心就暂时落地了,她说:“可算回来了!前头的人见完了?快,洗把脸,吃饭吧。” 她眼角出现了两道深深的皱纹。岁月如刀并不确切,刀锋的砍斫只能留下越来越细密的裂纹,岁月的痕迹更深,它又像是抹墙的腻刀,将深深的皱纹之外统统抹平,又像添了一点劣质的油,让深痕之外泛出一点光滑,像被人握在手里盘包了浆的文玩。 她脸上的欣喜却是鲜活的,祝缨道:“哎!” 祝大道:“你叫她洗脸,还拉着她说话哩!” 厨下烧火的赵寡妇也提来了热水,杜大姐张罗着

相关推荐: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镇痛   屌丝的四次艳遇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小白杨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