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 > 第326章

第326章

面上了。尚培基又是怎么回事?你会应付不了一个新手?”郑熹说。 “他是真不拿我当外人,给我写了封信,巧了,信上写的也就是这些事。” 郑熹摇头道:“未必是他,能把话递到陛下面前的人不多。你该谢他没有明着参你一本,真参了,你反而不好答。” “是不是都那么回事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只是奇怪,照说这都不算很大的事,赋税人口摆在那里,不值得陛下特意问我这个。” 郑熹道:“天威难测。既已过关,暂且不要轻举妄动,也不要四处打探。眼下刺探陛下身边的事,比以前更危险了。先将你该办的事办好,吏部各处该做的都做了。那几个孩子,我会提醒陛下的。” 祝缨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 郑熹又说:“你在南方日子也太长了些,十年了,你父母都奔波不动了。别人都怕离开陛下太久太远,你竟不着急!是该安排回来了,一回来立时又有无数的事情。你是怎么想的?” 昨天郑川已经透过信了,现在郑熹这一问,两人心知肚明,祝缨道:“我先将这一任梧州给做完,梧州新设,还有些事没完,树我种了,果子我得摘头一茬。梧州是远了一些,往来京城确实不便。” 看她心里有数,计划也不算离谱,郑熹道:“你在外面的历练足够了,你早日回到京中,我也能早些放心,京中的事情也更省心些。” 祝缨道:“说实话,在南边这么些年有点儿舍不得。我还是梧州刺史呢,福禄县一个错眼不见,就来了一个尚培基。能有个合适的人接任就好了。” 郑熹皱眉道:“不太好办。” 祝缨道:“我还有两年,可以等。冷大人那样的就行,窦尚书那样的虽然也让人头疼,只要不是卞、尚之流。” “卞行干什么了?” 祝缨道:“干了些很常见的事情,反正新南府那里跑到梧州谋生的人不少。” 郑熹点头:“我想一想。最终还是要经政事堂报陛下的。” “您先准备着,有人,什么都好说。没人到时候就麻爪了。” “行。” 两人接下来说得就轻松了,郑熹戏言:“就这么念着那儿?那里就这么好?” “头胎。” “头胎不是大理寺吗?” “那是您的头胎,怀了九年,谁也抱不走。” 郑熹大笑! 两人又闲说几句,郑熹道:“京城寒冷,别着凉了。拿来。” 小幺儿捧了一个大包袱过来,陆超接了,郑熹又拿过来展开,又是一件新斗篷。郑熹道:“你这一身式样都旧了。不盯着你就是不行,什么都细心,就是对自己不细心。这是夫人给你准备的,陆超一会儿送你回去,还有些。在京城行走,不能失了场面。” 祝缨连忙道谢,也不推辞。她与郑家的账已经算不清了,从她在大理寺至今,也不知道给郑府孝敬了多少。郑府对她也厚道,这些事儿上也没让她操过心。 陆超送她走,身后就带了两大箱新衣,陆超道:“七郎和夫人待三郎就是一家人一样。” 祝缨道:“对我太好,不知如何报答。” 陆超笑道:“三郎对府里也一片真心。府里都说,三郎是个有心人。” “相处嘛。我要是没遇到郑大人,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那也得是三郎聪明上进。” 两人一路说话,陆超送她送回祝宅就要转身,祝缨留他坐坐,他说:“不敢,要宵禁了,还得复命呢。” 小吴腿快,已从礼部熟人那里回来了,听声音认出是陆超,又跑出来见。陆超道:“哎哟,小吴官人也在呢?” “您叫我小吴就成啦。” 陆超道:“那不成,你也是官身了,跟着三郎,有前途。”说完笑眯眯地走了。 小吴忙带人将衣箱搬进门房,请示祝缨如何处置,祝缨道:“放我房里,都歇了吧,明天还有事。” “是。” —————————— 祝缨第二天依旧是早起。从这一天开始,她得跟着站个班然后再忙其他的事情。刺史们来得并不齐,也有熟人,也有许多彼此不认识的,也有能因此交上朋友的,也有因此结仇的。 祝缨这次没有站在队尾,她品级再低也是刺史,还有一些别驾之类来的人物排到了后面。 站完了班,各人都有事忙,又像觅食的麻雀一样四散飞去了。 吏部那儿得排队,还没轮到她,她就先出了皇城往梧州会馆去。 梧州会馆正忙着,赵苏要修理尚培基,项大郎就要做得像个样子。自从开始骂尚培基,他就减少了砂糖之类商品的出货量,京城糖价自然而然地就开始往上涨。往他这儿拿货的商人每每守在会馆,就等着一有货就要争抢。 到年底了,正是人们乐意花钱的时候,货拿到手就是赚。 项渔道:“爹,我在家跟着姑姑跑糖坊,在京城跟着您还是看您做买卖……” 项大郎瞪眼:“你懂什么?看着……” 他这儿正摆架子,抬眼看到祝缨,顿时道家变兵家,上前趋迎:“大人……” 祝缨道:“你忙你的,我进去看看,你忙完了咱们再聊。” 项大郎哪里敢让她等呢?亲自将她请到里面的正堂坐下,又张罗着招待。想到祝缨是京城人氏,他就不拿梧州特色出来,低声让人拿了京城的茶点之类。准备之精致,祝缨在自己家都吃不到这样的。 祝缨看看项渔,说:“还住得惯吗?” “嗯!雪!” “诶?” 项渔瞪大了眼睛:“原来雪是这样的!” 孩子可怜,一辈子头回见着雪。他们到京城的时候,京城已经下了两场雪了,残雪还在背阴的墙根等处积了不少。祝缨道:“雪刚下的时候不这样,咱们多住几天,你还能赶上看下雪哩。” 会馆里有的人如项大郎是见过她的,还有没见过的,也都探头探脑挤在一边偷看,干活都有点心不在焉了。 祝缨又问项大郎:“昨天派人给赵振他们带路,花销走你的账了?” “小人的一点心意。,都是乡亲。” 祝缨正要说什么,外面突然有了一阵攘动,几个仆人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大郎,娘子叫你。咦?有货了么?再我上回跟你讲的……” 项大郎对祝缨道:“是尚县令娘子派人来。因小人是福禄人,她府上有事也会……咳咳。” 领头的管事模样的中年人见他只对祝缨说话,并不理会自己,跟告状似的,皱眉道:“大郎!” 祝缨问道:“什么事?” 中年人往她身上一看,簇新的皮袍式样,对她就客气一点,拱一拱手,道:“这位郎君,我家主人唤这位项大郎有急事。” 祝缨问道:“什么事?” 中年人道:“是敝府的一点私事。” “那是什么私事呢?” “郎君,打听别人家的事,不好吧?” 小吴跳了出来:“你这人,我们正说话,你忽地横插一杠子跑过来叫人,问你什么事也不讲,你是个什么意思?” 中年人脸也沉了下来:“我不与人讲,我只与项大说。项大。” 小吴将项大郎一拦:“你是谁啊?” “我叫他,自然有叫他的理由,既然我们请不动项大官人,这就去向娘子覆命了。” 小吴故意说:“项大是有家眷的!什么歪门邪道的娘子来叫他?项大,你这可就不对了。” 中年人大怒:“放你娘的狗屁!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你是个什么东西?!项大!” 小吴也怒了:“你是什么猪狗,敢来骂我?!” 两人一争执,继而要动手,小吴这人,在祝缨面前乖觉得紧,祝缨不喜奢华,他也就穿着朴素。中年人看他,也以为他是个管事之流,那就不惧了。上前就要揪打小吴。小吴也有个小狗腿——丁贵,上前就替表哥与人打架。中年人带来的两个年轻人也上来了要打,场面一时十分混乱。 祝缨道:“大郎,你告诉他,小吴是个什么东西。” 项大郎弯腰上前:“上坐的这位是梧州刺史祝大人,旁边这位是梧州司仓吴大人。” 中年人揪着丁贵头顶发髻的手一松,吸了一口凉气,忙上前来见礼:“小人有眼无珠。” 祝缨问项大郎:“他说的货,是怎么回事?” 中年人忙说:“是帮他……” 小吴喝道:“闭嘴!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 项大郎道:“县令娘子体恤小人,常使人来拿货去卖。” “证据呢?”祝缨很自然地问。 项大郎也就拿了一叠单子来,有些是他们孝敬蔡娘子的礼单,也有一些是卖货给这中年人介绍来的商人拿到的文书之类。一桩买卖两套文书,一套是买卖的契书,一套是中人抽头。 祝缨道:“捆了。” 随从们一拥而上,将蔡娘子派来的几个人一道捆了。祝缨指了指院里的树,随从们将几人拖到树上绑着。 祝缨道:“行了,你们忙吧,我还有事。” 项大郎恭恭敬敬地将人送出了门外,又对客商们说:“今日货已卖完了。”有熟客道:“那这位……” 祝缨双手一摊,笑道:“我也没提着货。” 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看来还是蔡娘子的路子好走一些。” 祝缨不动声色,带着小吴等人又去看苏喆几个。 ———————— 她这一天都没闲着,看完了苏喆,就接着去寻各路熟人。 王云鹤等人都在皇城忙事,她就在外面探望人。京城许多府邸,她都是礼物先行,现在人再过去,府里人待她自然热情。冷侯府上,冷云不在,他又被踢到了附近做刺史,今年没轮到他进京。 祝缨留下问候,转去了京兆府。别人不知道,裴清他得回来坐衙。 裴清看到祝缨大为高兴:“我算准你是会来了!” 两人把臂言欢,裴清硬是挤出了时间来与祝缨叙旧,也不提两人并无公务往来。裴清询问祝缨地方上的情况:“我都想外放了。” “京兆管得好好的。” “代管、代管,我是少尹。” 祝缨笑道:“您是想转个正?” “哪有少尹就能做京兆的?多半还要走。晚走不如早走!” “现在又没京兆,您干得怎么样,人都看在眼里,可不是无用功。街面上都说,这两年好多了,有点儿早年间王相公的风范。” “你怎么也学会拍马了?好的不学!” “您自己干了这么多,有用没用自己心里没数?还用我拍?” 裴清道:“你也不用拍别人,你自己就做得很好!” 祝缨道:“人非圣贤,怕也有疏漏,还要请教大人。” 两个人聊得正投机,却有一事不得不让裴清出去。裴清苦笑道:“京城……” 祝缨了然,都是权贵,有些事儿底下人都平不了,还得裴清亲自来。于是告辞。 出了京兆府顺路看了一下老王的遗孀,再去看望了一回慈惠庵的尼师,施了些米和药。尼师看到她十分高兴:“付娘子今天不当值!知道大人来,必是高兴的。” 须臾,付娘子领了个小姑娘过来,去年祝缨回来过,小姑娘还记得她,叫了一声:“大人。” 祝缨笑道:“长大了。”又给了她一个红包。 付娘子笑着谢了,福身起来的时候下意识地张望了一下祝缨身后,祝缨道:“大姐没来,她在南边儿陪家父家母了。” 付娘子忙掩住了失望,又问候祝大和张仙姑身体。祝缨道:“都好。”看付娘子过得也还可以,并不富贵但是衣装整洁。祝缨就问:“你还是寄住?” 付娘子道:“是。尼师待我们极好。”老家难回,京城房子也贵,本以为自己能多攒一点钱的,哪知祝缨离开之后大理寺的待遇也肉眼可见地减少了。再遭了一个天杀的苏匡,大家的钱囊不如预期那样丰满。付娘子手上如今有点钱,却不够像计划一样十年就能买个偏点地方的小院子,眼下看来不得十五年?就还寄住。 这些事她不想对祝缨说,说得好像哭穷讨钱一样的。 祝缨问道:“旁人呢?” 付娘子道:“都还在。” 祝缨道:“那很不错了!识字了吗?” 付小娘子道:“我也教一点儿,尼师也教一点。等再大些,再设法送去学堂。” 祝缨摸出一本书来:“那这个给她。” 付小娘子接了,见上面写着“识字歌”,匆匆翻了一页,看到是刘松年写的,又看到祝缨的名字,忙说:“多谢大人!”那这是个好东西。她有一点点的担忧,尼师是好,但是谁教的像谁,小姑娘小小的从经书上认字,终究不美。 祝缨又给小女孩儿留了一份钱:“给她买纸笔。” 蹓蹓跶跶,从慈惠庵出来又去老马的茶铺看了一回,看茶铺的已经换了人。还是个认识的人,祝缨道:“是你?” 来人一见他就跪下了:“恩公。” 祝缨道:“扶起来。” 丁贵忙上前将人搀起。 这人乃是当年托了人情,祝缨将他妹子给放了出来的那个偷儿。祝缨也不挑地方,带人往茶铺里一坐,再摸出一把钱来:“存柜上。上茶,咱们慢慢聊。” 掌柜的亲自上了茶,一边摆一边说:“老马走了,我给发送的。他就将铺子留给了我,我也没地方去,就守在这里。不想恩公过来了。” 祝缨道:“生意还好?” “是,自从裴少尹代掌之后好多了。” 祝缨在茶铺里闲聊的时候,郑熹正在与蓝兴在宫中一处偏殿里说话。 郑熹开门见山地问:“是谁对陛下说了梧州什么吗?” 蓝兴答得也很简洁:“段琳。祝缨在彼经营十年,万一行事有偏,冰冻三尺,恐酿成大祸一时难于收拾。” 郑熹冷笑一声。 蓝兴似无所觉:“那位小祝大人答得也不错。爬得这么快,难得还能知道穷人不容易。他过关了。” 郑熹拱了拱手,蓝兴微微躬身,两人散了开去。:,,.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267. 对账 沐猴而冠 祝缨步出茶棚,额上突地一凉,她仰起脸来,脸上又着了一点——下雪了。 祝缨微笑,想着项渔等人初次见雪时的样子,转过头来对茶铺掌柜道:“回去吧,甭送了。” 掌柜还是等她一行人转过街角又等了一会儿才回到茶棚里,低下头来晃着、拍着,又拂去肩上的点点细雪,关严窗户、放下门帘。将油灯点上,收拾晚饭。 祝缨一行人则回了祝宅,今晚想去刘松年家蹭个饭。她带上了祝炼、赵振等人,一同去瞻仰一下天下文宗的风采。所谓天下文宗,又不愁吃穿,下雪了,景儿好,必然有个不错的排场。蹭他的,准没错! 到了刘松年府上,这里不如郑府热闹但也不差。来京的刺史里颇有几个文士,不免有人慕名往刘松年这里来。哪知刘松年派了一个小童站在门口,说:“今天不见客。”客人们纷纷遗憾地摇头离开。刘松年有几分名士脾气,等,是根本等不到他开门的。明天一天,他拉开门上朝去了,还要嫌你冻死在他门口晦气。 有回头的客人看到祝缨一行人,虽然不认识她也讲她当做同道中人,好心提醒:“今天先生不见客。” 赵振等人都看向祝缨,祝缨也不惊讶,向这人道了谢,仍然坚持赶到门上看那个只说一句话的小童说出了那句“今天不见客”。惋惜地对众人道:“那咱们就回家吃饭去,弄一锅热乎乎的汤。” 拨转马头,在街口撞到岳桓落衙回来。这人还在国子监,皇帝倒不担心他会把国子监变成他自己的了。 人们纷纷与他打个招呼,这些人他也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祝缨也对他一抱拳,岳桓认出她来了,惊讶道:“怎么回头了?” “先生不见客。”祝缨仿着小童的语气说,下巴微微一抬。 岳桓笑道:“这个我知道的,你跟我来。” 他请祝缨到他的家里坐坐,没别的,前天祝缨也派人给他送了礼了。每年冬天,各地往京中送粮的时候,也多少会在京中活动,给皇帝进贡、给各官员送

相关推荐: 大胆色小子   蔡姬传   差生(H)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醉情计(第二、三卷)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突然暧昧到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