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了,我县里钱粮调度要安排这一件大事,耽误了春耕,我是不依的。” 阮芝微笑道:“这是自然。” 祝缨道:“请。”心里却骂了一句:他娘的! 他看了一眼丁校尉,丁校尉惴惴,低声骂道:“他娘的,我非得割了这小子的舌头不可!” 樊路听到了,别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祝缨心说:你可闭嘴吧! ———————————— 案子主要是士卒哗变,但是阮芝二人在福禄县,所以先查的福禄县,且说:“我们还要赶去丰堡,不会耽误祝令太多时间的。” 祝缨道:“请。” 一行人到了县衙,祝缨自己现在就是被查的人,只得把大堂让给了阮芝。阮芝也不拿她当犯人,还客客气气地请她坐下。丁校尉也得以敬陪末座。 樊路道:“时间紧急,咱们就长话短说了——丁校尉,你的账呢?” 丁校尉道:“我叫他们去取!” 阮芝道:“且慢!”他指了自己的两个随从,让他们跟着丁校尉的人回营去拿账本,又让把洪幺也给带过来。 然后,阮芝对祝缨客气地道:“不知县里的这一笔账目是怎么结算的?据我所知,福禄县并不富裕。还请封账看账。” 他邀了康桦一同查看福禄县的账册,福禄县历年旧账早清,如今是祝缨到了之后重建的新账。虽如此,他们几人都不是专门做账的人,查起来也十分的麻烦。 樊路道:“我们只看这一注的账。” 他们命随从先上封皮,然后再让福禄县将与丁校尉的账目往来部分从中拣出。如果看着没问题,那就算过关。只要稍有问题,立时就要倒查回去。 祝缨道:“虽不富裕,先前朝廷免了逋租之后就好多了。过不好,因新债叠旧债。旧债免了,自然就没了新债。且又搜出隐田隐户,这点钱还是有的。祁先生。” 别人见御史得吓得半死,祁泰天生懵懂,耷拉着眼皮、抱着本账给阮芝报账。 开荒分地、提供耕牛种子之类都是有公文往来的,福禄县的账目里也有一笔“钱粮”明明写着是开荒的补贴。 阮芝又问:“为何没有耕地,要分荒地?” 关丞忙插言道:“抛荒。”他将事情统统推到了汪县令的头上,讲述汪县令之不务正业,致使流人营荒废了,所以驻军也撤了,驻军种的地也就荒了。这一部分的公文还是在的,驻军撤离,还是要下文的。 阮芝与樊路又翻出这份公文,验看了上面的大印,才说:“倒也说得过去。” 须臾,丁校尉的账也拿到了。福禄县的补贴由祝缨这边发还好,粮饷等由丁校尉发的,中间账目稍有不清,丁校尉额头上生满了黄豆大的汗滴。 阮芝看了看,轻轻一笑,就将账本往桌上一扔。对祝缨道:“祝令,恕我们失礼了。” 祝缨道:“这是哪里的话?查清楚就好。” 两下又客气了一回,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当晚,阮芝等三人还是住在驿站,祝缨却召来侯五:“你连夜去京里一趟!” 侯五当时都要睡觉,被叫过去的时候还以为是要简单跑个腿,等知道“跑腿”的内容之后,人也傻了,这跑腿也太长了! 他小心地问道:“大人,出什么事了?” 祝缨冷冷地道:“没事就不能上京了么?你收拾好,去见几个人……” 她让侯五见的一个是郑熹,问问他的底,苏匡背后到底有什么事儿。第二个是陈峦,请他支招,其他谁都不问。 侯五见她神情严肃,忙道:“是!” 祝缨连夜给他开了条子,侯五从福禄县出发,一路径往京城而去! 那一边,阮芝、樊路二人也不在福禄县久留,两人虽对祝缨不是很满意,却知道哗变案的根子其实并不在福禄县而在丰堡,一旦处理不好,他们两个也要跟着倒霉。 第二天,二人连祝缨给准备的土仪也不及带,便动身往丰堡去了。 康桦对祝缨道:“你与我一同去见鲁大人吧!这都什么事儿?!” 祝缨道:“我还得准备春耕呢。” “你账都叫人封了,还备春耕呢?” 祝缨笑道:“这不又解封了吗?” 康桦低声问道:“御史们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你总不说,大人和我怎么帮你?” 祝缨道:“这事儿与咱们都没有关系,与京里有关系,你真想知道?” 康桦厌恶地皱眉:“你就憋着不说吧!哼!” 祝缨道:“我倒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何况……” “什么?” 祝缨道:“这件事儿,鲁大人恐怕也是不要沾的好。” 康桦瞪大了眼睛! 祝缨对康桦道:“不会叫你为难的。稍等,我修书一封,你捎给鲁刺史就是。” 见她如此不知好歹,康桦大怒:“你可真是不识好歹!大人好心保你,你却这般作派!” 祝缨道:“康兄这番奔波也是辛苦了。” 康桦拂袖而去! 关丞直到此时才敢凑上来,怯生生地问:“大人……这……要如何是好?” 祝缨一挑眉:“什么‘如何是好’?” 关丞不敢答话,心中委实担忧。他不敢再问,回到县衙之后等在签押房外面,待小吴经过之后一把拉住了他! 小吴吓了一跳! 关丞道:“别假模假式的了,问你一件事儿——你上京的时候,遇到什么事了吗?” 小吴笑嘻嘻地说:“能有什么事儿?相公们很喜欢咱们大人呢!都有回信。” 关丞狐疑地看向他:“真的?” “当然是真的!要不好,我还会回来吗?我是京兆人,早躲回家里啦!”小吴说。 关丞脸上终于浮现出一点点的笑来:“那就好、那就好,看来是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怎么就不会有什么事儿呢?”小吴故意说,看到关丞又担心了起来,才缓缓说出下一句,“会有好事儿的!” 关丞笑骂一句:“你这猴子!”背起双手踱步走了。显是相信了小吴的话。 —————————— 小吴的话倒也不假,就在他答完关丞的话之后的第三天,祝缨便又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关怀。 寄信来的是冷云,他特意派了人从京城送来急信。 信上写道:段婴那个狗日的又要扬名京城了,他写了篇别人都喜欢的赋出来贺太子有了儿子,他爹段琳正设法要把他回来呢!陛下看起来是有些意动的!咱们可不能落后了!要不要叔帮你弄回来呀?他有诗文,你有祥瑞呀!赶紧的,再整点什么白雉之类的,不然弄个灵芝也行!你“爹”郑熹现在不能动弹,他过得惨呀,天天被他舅骂。你别指望他了。也不要指望政事堂了,王云鹤是什么人你又不清楚。赶紧的,叔帮你。 祝缨心道:你是不知道阮芝来找我查了两个案子,要是有人从中弄鬼,搞不好我就得被押解进京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qg789.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ww.biquzw789.org)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第160章 返京 没有人不向往长安。 祝缨将冷云的信又读了一遍, 冷云的字一向是漫不经心的,信的口吻也带着股随意。祝缨打开装信的匣子,将之前小吴和曹昌从京城带回来的诸多回信拿出来又看了一回。将这些信都收了起来, 召来信使询问。 冷云在大理寺里不怎么管事儿,也就从来不用公文给祝缨送信,信使是他家的仆人。祝缨在大理寺多年,与冷云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 与这信使也算点头之交。 祝缨先让信使:“坐下说话。” 信使不敢托大, 坐了半个屁股。 她直接问信使:“少卿还有什么嘱咐没有?” 信使道:“我家郎君说,请小祝大人写个回信捎回来。要是觉得写信不方便, 让小人捎句话回去就行。” 祝缨道:“好吧, 你再歇息两天, 我修书一封你给带回去。上覆少卿, 有劳少卿挂念。” 信使笑道:“郎君说了, 他同您是什么交情?大家谁跟谁呀?” 祝缨道:“他净好占口头便宜了。京里近来有什么新鲜事不?” 信使歪头想了一下, 道:“还是那个样子, 郎君说, 反正不会碍着咱们的事儿。啊!就是郑詹事, 总有点小麻烦, 不太好。不过也不太麻烦,大家都说, 郑大人顺风顺水一辈子,小小挫折也不算大事儿。又是东宫的人, 有的是远大前程。” 祝缨道:“没问这个, 有什么好玩儿的事吗?” 信使道:“啊!花街来了个唱得好听的, 教坊里又有一个舞得好看的……”他絮絮地说了许多京城的繁华趣闻, 听起来没有什么太过份的。 但是另有一件别人信里都没说的事儿——皇帝给几个年幼的皇子营建府邸了。 这事儿邸报上没写, 信使倒是说得头头是道:“一共三座府邸一块儿建的,鲁王依旧住在宫里。” 祝缨道:“陛下还真是疼爱鲁王啊。” “可说呢,天下父亲疼小儿。” 两人闲扯半天,祝缨从他口中得到了许多别人不会写在信中的消息,又命人招待他吃饭。晚间,祝缨铺开了信纸给冷云回信。 她的回信并不长,开门见山地告诉冷云:我不回去。 没有人不向往长安,没本事的人没法在长安站得住脚。 长安米贵。 第二天,祝缨又与信使闲了半天,再问出一点别的消息,比如永平公主怀孕了之类。不过还没生,祝缨想起来骆晟,也不知道这位驸马在京城又过得如何。她随口一问,信使道:“驸马每伴公主左右。” 祝缨点点头,将写好的信交给信使:“上覆少卿,多谢惦记。我的话都在里面了,再带一句话给少卿,请少卿千万照顾好自己。” 信使道:“我们郎君最不会亏待自己的一个人,小祝大人只管放心。” 祝缨道:“你只管把这一句话带到!” “是。” 祝缨对小吴做了个手势,小吴上前对信使道:“请随我来。”将准备好的盘费装一只锦袋里交给了信使。信使略一推让,也就收了走了。 信使走后,祝缨再次召来祁泰。祁泰到了福禄县之后,日子过得舒心极了,祝缨从不让他写说明,只要账目对了,别的什么事儿都不用他管。 祝缨有召,祁泰毫无防备地过来,祝缨也知道祁泰的个性,只要账目做对了,有时候祁泰忘了跟她行个礼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她用祁泰干活,也用得心安理得。 无论祁泰是个什么样子,祝缨看他都是那副温和的表情,说:“祁先生,有件事还需要你去做。” 祁泰道:“大人只管吩咐。” “你把这两年的账重新拢一遍,尤其是与丁校尉那里的。” “在下这就去办。” “要快,最好五天之内,七天也行,不能超过半个月。” 祁泰被雷劈了:“啥?”让他查账他没二话,定了期限是不是太狠了? 祝缨诚恳地道:“又要到春耕的时候啦,又要开始耕牛的租借事宜,这些都不能耽搁。” 祁泰试图向祝缨多要点时间,祝缨道:“先生,去拢账吧。” 她说得太自然了,祁泰硬没想起来要怎么跟她讲道理,直到摆好了算盘才想起来这事儿的工程太大,干完了得累脱一层皮。祁泰哭丧着脸,心道:我就知道天下没那么多的好事儿。 一脸哭相地开始盘账。 祝缨笑笑,叫来小吴:“跟我去一趟丁家。” 小吴忙去找曹昌准备马,一起跟着祝缨去了丁宅。 丁娘子正在家里指挥着收拾屋子,大模样已然有了,还差洒扫。又要准备有客人来暖宅,丁娘子还筹划着要有个空屋子,暖宅的时候客人一般会送些礼物,得准备好了收礼。 见到祝缨,丁娘子十分高兴:“祝大人来啦!我们家那个口子不在,说是营里有事儿。”她说到最后,心里犯起了嘀咕,不对,县令是个大官儿,死鬼竟然不在家里等着县令来,难道又背着我养小的了? 祝缨道:“那我便去营里寻他。” 营地离县城不算太远,穿过一片田地就到了。兵营分得的荒地也在附近,因是荒地,须得有事没事就犁一犁、整一整,快春耕了,今天竟没有人在田里准备着。 到了营外,远远地就看到一根粗大的木桩上吊着个人,吊得很有手艺。先把人捆着,再从后背伸出根绳儿给他吊起来,并非像绞刑架一般吊死人。 这人穿一身灰衣,没着号服铠甲之数,灰色的衣服上透着一道一道的红色痕迹。 是血。 守营门的士卒见祝缨来了,如同见了救星一般:“祝大人!”他对内吆喝了一声,有人飞奔去禀报丁校尉。 丁校尉身上衣甲没有穿得很整齐,领子也拽开了,大步走过来:“祝大人!”他恨恨地指着那个被吊起来的人说:“闯祸的狗东西我已罚了!”祝缨瞥见四下的士卒个个都提心吊胆的,很多人看着她,欲言又止。 祝缨道:“南方本来就容易上火,你这儿当心嘴上长疮。” “我都被架火上烤了,还顾得上这个?”丁校尉道,“为这狗东西一张嘴!弄得我还要被御史来问!再过两天,将军那里怕也要来人问我了!” 他亲自把祝缨请到自己的营房里,这里比流人营要好不少,墙壁也厚一点,冬天更暖而夏天更阴凉一点。 丁校尉再三向祝缨致歉:“大人不因为我们是粗人而瞧不起,反而多有照顾,又给钱。现在我的人闯出这么大的祸来,实在是没脸见大人了!” 祝缨道:“这些客套的话就不要说了,校尉,你的账,妥吗?” “这……” 祝缨道:“外面的人有错,罪不致死,别闹出人命来。” 丁校尉道:“吊他三天,看他以后还乱放屁不!” “是得管住嘴,”祝缨淡淡评论一句,又说,“将士们辛苦,又是垦荒薄田,该让人吃饱穿暖才能当差不是?这是正事,谁来问,我都要说拨给你的是应该的。如果为了这一条问责,这事儿我扛。” 丁校尉道:“大人仗义!我再不会忘记你的!我也不能不讲理,有事儿咱们一起担着。” 祝缨道:“不是大事儿,先别自己吃药。整肃一下军纪,该干嘛干嘛。二月的钱我还照发。” 丁校尉连连点头,祝缨又说:“别耽误了春耕。一旦误了收成,就算有我补贴、上头给你拨米饷,你还是要手头紧的。” “那是那是。” 祝缨道:“不管有谁来问,咱们相处都不能算错。” “那是那是。” “你咬死了就是。我给的,你就收,也不是你索要的,是你该得的。” “好。” 祝缨道:“咱们再对一下文书。” “好。” 祝缨给丁校尉补贴时,就写的是因为是荒地,所以补贴到开荒出来为止。说词上也没什么毛病,祝缨又确认了一下当时的文书,再让丁校尉把营里的账也拿来对一下。丁校尉怎么花钱她不管,她拨过来的钱款得跟她在县里的账能对得上。 两下往来的文书、账目都合上了,大半天都过去了,两人连午饭都没有吃。丁校尉道:“留下来吃个便饭。伙食粗些,酒肉管够!” 祝缨道:“县里还有些事,我得去处置一下。对了,丰堡哗变因为苛待士卒,校尉你这儿?” 丁校尉道:“没事儿,贱皮子就得试着疼才能改!” 他亲自把祝缨送出营门,祝缨站在营门口又说:“嫂夫人还惦记你呢,把营里的事儿安顿好就回家吧。接下来春耕,你恐怕得多上上心,不得总在家里住了。” “这婆娘!” 祝缨又指了指被吊起来的人:“那是洪幺吧?也不是他叫丰堡的人闹事的。” “放心,我有数。” 祝缨道:“告辞。” 祝缨一番行动,自觉应当无碍,回程的时候又去公廨田看了一回。单八等人正准备收工回流人营,见到祝缨,单八忙迎了上来:“大人,就快能收割了!先别铲!” 他看到周围已零星有人
相关推荐:
大胆色小子
蔡姬传
差生(H)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醉情计(第二、三卷)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突然暧昧到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