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得明白。” “哦。你看得明白吗?” “看明白了一些。” “哪一些?” 他两个一问一答,巫星还有得吃,祝缨到了皇帝面前,是一口也没吃上。她进殿之后倒是混上了一个座儿,皇帝的口气却不是很好:“究竟怎么一回事?” 他想起来了,他的祥瑞们!还有,他的开疆拓土!他的四夷宾服!他的人心向化! 祝缨道:“据臣猜测,应当是梧州想编户,把事情办得急了。五县本就有些畏惧朝廷,仿佛惊弓之鸟,陛下可还记得前年五县觐见时,顿县的林县令与孙将军那一场?再有以长史、司马的任命要挟,难免让想起来一些过往。” “长史、司马?” 祝缨又提醒了一下梧州的情况。 皇帝又问:“编户怎么是夺了他们的人口呢?” 祝缨道:“这些人口、土地本是他们世代拥有的。臣前几年才将他们手里的‘奴隶’转为‘奴婢’,虽是奴婢,仍是他们的人。”又将奴隶和奴婢的区别稍稍解释了一下。因为在奏本里,通常这俩都是一个“奴”字。 皇帝在这件事情上比刺史明白得多,骂了一句:“胡闹!梧州刺史是何人?在京里吗?” 王云鹤道:“今年梧州是别驾进京。” 皇帝道:“问他!” “是。” 祝缨趁机进言:“陛下,梧州不可轻视,五县的位置好。” “嗯?” 祝缨道:“容臣为您解说。”她又将五县与西番位置关系又讲了一下,她在鸿胪寺这几个月功课做得越发的足,更向皇帝说明了这个“两面夹击”的布置。 布置的规模有点大,祝缨道:“这里一片多是高地山脉,进出都不易。眼下朝廷想走这一路很难,但是在这里插上一步棋,是可以制衡的。比朝廷调集大军出击,容易得多。” 皇帝严肃了起来,道:“你想得很是。” 祝缨又说:“陛下可还记得西番王子昆达赤?他除了定约,还在京城探访,找到了了阿苏县的茶砖。前年西番使节来的时候,曾与苏喆同住在四夷馆,知道那里有茶。” 太子忍不住问道:“那不是有益西番?西番可以从獠人那里得到茶砖,那……”他肚里明白,却说不太清楚。 祝缨会意,不就是西番有了两处来源,不会只受制于朝廷了么? 祝缨笑道:“那不正好?五县也是朝廷的,他要真以为自己有了后手可以兴风作浪,他醒悟的日子在后头。只不过这样的经营非一朝一夕之功,现在又要……” 皇帝与太子都慢慢点了点头。皇帝道:“你去找七郎,让他帮你,把另几路信使都悄悄地拦下,你把他们安置好,要好生安抚。” “是。” 皇帝对王云鹤道:“先问梧州别驾,再派御史去梧州。” 王云鹤道:“是。” 王、祝二人见皇帝再没别的话,一同辞出。 路上,王云鹤道:“要用心,绝不可闹出来。” 祝缨道:“是。” 二人没有过多讨论梧州,情况两人都猜了个差不多,刺史手是臭了点,但是不能说他全都不对,哪一条的初衷都不能指责,甚至要说他本心是好的,是延续、推进祝缨开头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结果又是明摆着的,这就考验执政的本事了。王云鹤对祝缨透露了自己的计划:“御史是去查访的,如无意外,御史将他带回。梧州先让张运看守,如此一来,每年谁能上京呢?” “这……” 王云鹤问道:“你在梧州时,可借三县之力收伏五县,是也不是?” “是。” “如今不行了,他们没这个本事。你曾有腹心之论,腹心与细枝末节终究是有差别的。你到福禄是个意外。把梧州拆了吧。” “啊?” “羁縻五县还叫梧州,他们轮流做刺史官。南府三县,另设府,派员。” 祝缨的脸色变得难看了。 王云鹤道:“舍不得?” “对。” “那也没办法,本来就不伦不类,能维系是因为你在。如今你不在梧州了,又寻不出另一个人来,就得拆。” 王云鹤打定了主意就不容易更改,且这确实是眼前比较好的一个方案。 祝缨很快冷静了下来,跟王云鹤讨价还价:“那南府不能并给卞行,他就是个大废物,鲁使君留下的老底儿快被他吃光了,捎带了孝敬段琳。我好不容易把烟瘴之地经营成这样,朝廷不能把三县拿来喂这两头猪。您要是给他了,他什么时候进京,我就守在城门口等他,非叫他们两家连本带利给我吐出来不可。段家别再想有一间房子是有顶儿的,我全给它掀了。” 王云鹤道:“你火气太大啦。” 祝缨道:“我没生气,跟您讲我的打算来着。” 这群“诸侯”坏透了!王云鹤想起了施鲲的名言。眼下这个更是个中翘楚,他是真敢动手,从不虚言。 王云鹤没好气地道:“你倒是给我荐个合适的人!还不带着你的信使去找郑七?” “是。” —————— 祝缨捎上了巫星,出了皇城,让巫星先坐自己的车回府,自己骑马去了郑府。 郑熹才回家,临近过年了,京兆府并不轻松,但寻常公务累不着他。他既以“关心先太子遗孤、保全先太子血脉”为由打动了皇帝,把承义郡王的婚事给定了,至少眼下是没有很烦心的事情了。 听说祝缨上门,笑道:“他来蹭饭了。” 他们家正在吃饭,马上给祝缨添了一席。从他们的脸上完全看不出来郑熹要给次女谋“未来皇后之位”失败的阴影。 郡主笑道:“听说三郎这些日子忙得紧,如今可算闲下来了。” 祝缨道:“大事是办得差不多了,还有些许小事,少不得要劳烦京兆。” 郡主道:“这有什么?叫他办。” 郑熹道:“想是我老了,阿娘就不心疼我了,见着年轻的后生只顾护着他了。” 引得众人一阵笑。祝缨此来准备好了话题,就是与胡使谈判的事,累利阿吐确实是一份很好的谈资。她又说了与胡使谈判的一些可以讲的情况,北方的物产之类,问府上有没有需要的。 她给累利阿吐有回扣,累利阿吐也会给她一些“意思”。 岳夫人轻叹一声:“眼下是不用准备了的。”她原是想为女儿多攒些东西的,眼下确实是不用着急了。 吃完了饭,郑熹与祝缨去书房聊了一会儿。听说了梧州信使的事情之后,郑熹道:“这事不可马虎,你明天到京兆府去我拨些人给你。” “好。” 郑熹又好奇地问:“再给你十年,能与西番接壤么?” 祝缨道:“不能,越往深山越难一点。十年不够,手上又没有兵,十五……二十年还应该差不多。” 郑熹叹了口气:“怕是不能叫你再往那里这么久的。只好留待后来人了。”他又问了一些累利阿吐、昆达赤等人的事,祝缨也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他。 郑熹道:“有些事就算看到了结果,也只能如此。这就是造化弄人吧。” 祝缨道:“人也是造化的结果,人又怎么不算是造化的一部分呢?我看,人是可以夺造化之力的。” 郑熹指着她说:“猖狂!”又感慨,“到底是年轻!你有锐气。” 两人再说几句,祝缨道:“再给写个条子吧,我得回家了。” 回家就派了项安:“你明天就快马回梧州,让他们准备好应付御史查问。”项乐心疼妹妹,自告奋勇:“我去。” 祝缨摇了摇头:“不好,你常随我外出,一不见了,会引人怀疑的。” 项安却很高兴:“我去!” “我写几封信。” 第二天发生了很多事,项安带了几个随从悄悄消失了。祝缨从京兆府借了一些衙役,林风一进京城就被项乐堵住带到了祝府。:,,.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308. 调整 留个后手 林风与项乐是老熟人了,一见面就笑开了:“项二哥!” 项乐道:“可算等到你了,快来!” 林风的打扮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项乐赶紧把他拉到一边,低声问:“其他人呢?” “他们都还没来吗?” 项乐道:“巫星已经到了,其他三人还没到。你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到吗?” 林风摇了摇头,项乐对京兆的衙役说:“劳驾诸位,另几位的衣服跟他穿的这一身差不多,我得先把他送回府里。” 衙役们都笑着说:“二郎只管去,我们认得了。”他们也有点好奇地看着林风,林风的年纪再配上装束,在他们眼里添了一点傻乎乎的气质。他比巫星不同,他还带了个仆人,主仆二人,有点儿像乡间小地主家的无忧无虑的傻儿子带了个也不怎么灵光的倒霉小厮。 项乐将林风拖回祝府,林风第一次到祝府,四下打量,说:“这里比那个宅子大,又不如那个看着舒服。那个楼多。” 项乐道:“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好,现在就住这了。” 他将林风领到了一处客房里,说:“大人近来每天都忙,让我等着你,带你回来,你先住下来。又要问你一些事。” “什么事?” 项乐道:“巫星捎的信都到了,原委已知。但是大人说,你们弄了那么大的阵仗,五路进京,最后全都平安到了什么危险也没有。不像话。仿佛憋了半天等着有什么热闹,结果只放了个大炮仗,呯一声,没了。既然你是要留下来的,其他三路就不要露出来,就当他们没能到京。巫星已经出去找人了。你快想想,他们还有别的什么说法没有?” 林风摇头道:“没有。是说我们装得不像吗?” “有大人呢,你且歇息一下吧。” “好。”林风答应了一声。 项乐问道:“奏本和信呢?” 林风摸了摸胸口,道:“我得亲自交给义父的。” 项乐面色不变:“好。我让厨房给你做吃的去。” 林风在祝府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吃得饱饱的,倒头就睡。天快黑的时候祝缨回来了,府里护卫来叫他,他一个骨碌爬起来,有点发懵:“这哪……哦!义父!” 他趿着鞋跑了出去,跑出院子才觉出冷来,仆人跟在后面抱着件斗篷追上来给他披上。两人要去书房,又被项乐拦了一下:“林小郎,你这一身……” 林风忙道:“我、我这就去穿好!” 项乐道:“不急。你别穿错了衣服,我同你去。”跟他回了房里,从一个柜子里拿出来一套冬衣:“这是新做的。”快过年了,府里本来就在做冬衣,知道他要来就先挪用了祝炼的一套衣服给他。 林风有点手忙脚乱,项乐道:“真不急,大人回来也要先换衣服呢。” 祝缨已经回房换了衣服,又叫来祝青君:“你换身衣服,一会儿你的老师们会来。” 祝青君忙问:“不知是什么老师?又要换什么衣服呢?” “斗篷没关系,里面换上昨天让佳茗给你带来的。换好了到前面去。老师么,我让她们教你些律法,你能从她们身上再学到些什么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祝青君很开心,来的时候花姐叮嘱过了要好好跟祝缨学习,她也知道祝缨有多么的忙,跟在身边像番学那样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祝缨又特意给她找了老师,她郑重地点头:“是。我一定好好地学。” 苏佳茗的铺子里有瑛族的服饰,祝缨就让苏佳茗找了两套拿过来。祝青君虽然不明白,仍是听话地去换了。 换好了衣服到前面去,却见前面堂上坐着两个服色青绿的女子。她们的样子让祝青君心中心生出一丝亲近之感——这装束她熟啊!在梧州的时候,花姐和小江日常也会这么穿,虽不是官服,但有点一官服的影子。再体会一下气质,也有一点点的像。 她上前去:“大人。” 祝缨对武相、崔佳成道:“人来了,就是她。” 武相与崔佳成可谓祝缨一手提拔出来的人,十几年来也没有忘了她们,凡有聚会也不曾落下。二人的官职不得寸进,但日子比起囿于内宅着实强了不少。于崔佳成,她有儿有女,祝缨捎带她与一些官员聚会,她的儿女也有一分人脉。武相更不用说,孤儿寡母能撑下来,皆因于此。 因此祝缨一张帖子,二人便忙不迭地过来了。还要道歉:“昨天回到家里看到帖子时已宵禁了,今早又要应卯,来得晚了。” 祝缨道:“莫急莫急,我有一事相托。” 二人没问事情便说:“请大人吩咐。” 祝缨对她们说:“我这里有一个女学生,要请你们教导一下。” 听了这个话,武相还罢,崔佳成心里有点打鼓。女学生,让她们教,那就是……律法?难道也要安排进大理?这就与崔佳成的安排冲突了。她的女儿年纪也不小了,女子能做的官就那么两个,崔佳成是希望自己的女儿或者孙女将来能接手自己的位子的。 自己做了官之后,她比别人更明白这其中的好处。眼下官职是没有世袭的,但是“家学”加持之下,她家比“外人”更有优势一点。祝缨要安排人,那她肯定是比不过的。她有点担心自家后辈。 心思一闪而过,又觉得脖颈发烫:我怎么有这样的小人心思了? 等祝青君一来,看清小姑娘的装束,崔佳成越发连脸颊都热了起来。祝青君的装束一看就是不知哪里来的夷人,再想祝缨的履历,那得是梧州的“獠人”呐!这人十有八、九,她得回南边去,跟自己人起不了什么冲突。 可真是小人之心了。 祝缨道:“这是青君,青君,这两位就是我给你请的师傅。” 祝青君上前一拜,礼仪看着倒也不错。 祝缨道:“她是奉家母之命来看我的,哪知一来就病了,不宜再奔波。这孩子闲着也是浪费了,正好她是个姑娘家,我就想到了你们。先学些东西,养好了身体再说。还请你们做她的老师,教导她律法、大理寺断案的一些门道。” 崔佳成打破了习惯,抢着说:“小娘子一看就是聪慧之相,大人珠玉在前,教导不敢当,串讲一下条目也还使得。” 武相看了她一眼,崔佳成也没注意,武相也说:“小娘子多学些东西总不是件坏事。只怕下官这些微末道行在大人面前是班门弄斧了。” 祝缨道:“一直没放下就比很多人强了。以往我倒还亲自查案、断案,后来落到我手上的案子就少啦。” 当了刺史之后,她的更多精力必须放到民政上,倒是进山更多了。现在更是在鸿胪寺,忙的事与查案断案几乎没有联系了。 几人一阵唏嘘。祝缨道:“你们要是答应了,咱们就将事情定下了?” 二人飞快地答应了,虽然干的是狱丞的事,但也没断了研究律条。二人各有擅长,又因她们是轮流带班值宿,值完一轮夜班可以多休息一天,祝青君三天一次,到二人家里请教,其他时间就在祝府里完成老师给的功课。 讲定之后祝缨又让捧出给二人准备好的钱帛当做束脩,二人要推辞,祝缨道:“这个不能不要。” 武相比崔佳成大方一些:“如此,下官愧受了。” 崔佳成也默默地接了,既无冲突,便决定好好教导。 待武、崔二人离开之后,祝缨对祝青君说:“遇到功课不明白的,就来问我。我再给你安排另一个老师。” 祝青君道:“您已经给我花了很多钱了。” 祝缨道:“那还是花得起。” “我一定好好学,那,还要学什么呢?” “她们两个都有官要做的,你岂不是太闲?尼师见过了吧?我再给你找个仵作。”老杨仵作没了,他儿子、徒弟可还都在。 祝青君眼睛发亮:“我学!” “嗯。先把这些理顺,再找阿炼拿几本书来看。” “是。” 很快祝炼也回来了,祝缨道:“林风来了。你们学里也该放假了,这个新年你们俩就做个伴儿出去玩吧。” 祝炼笑道:“那可太好了!我与府里那些人气味终究不太合。” 祝缨一笑
相关推荐: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痞子修仙传
醉情计(第二、三卷)
差生(H)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