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是拐子的同伙,王云鹤不拿罗元案来办他,必要抓他下个案子的现行! 祝缨想到了杨六郎,道:“大人,您稍等,我认识罗元妻子的娘家侄儿,让他请罗元娘子来认一认吧。万一仆人为了脱罪看到相似的就认了,罗元来时再说不是,岂不麻烦?” 王云鹤道:“也好。” 祝缨就亲自去杨六郎家,告诉他:“带上你姑妈,跟我去京兆府认人,孩子可能找着了。” 杨六郎才落衙回家,这些天家里一直唉声叹气的,听了这一声,赶紧跳了起来:“真的?” 祝缨道:“王大人说是,我觉得有几分是了,到底是不是,还得问问娘子。” 杨六的姑妈在家里,也不戴首饰了,也不穿光鲜衣服了,看着倒顺眼多了。她也很急切:“真的找着了吗?” 祝缨道:“您赶紧收拾一下,趁没宵禁跟我去认一认,是了最好,不是也好接着找。” 杨家人还要一家子都跟着去,有喊丫头拿衣服的,有叫丫头给她梳头的,忙忙嘈嘈。祝缨道:“团伙看戏呢?六郎,你带着姑妈去就得了。” 现在她说什么就是什么,杨六郎赶紧侍奉姑妈出门,还问要不要打扮。他姑妈说:“不用,这就走!” 一行人匆匆去往京兆府,路上,杨六郎好话说尽,净是感激,他姑妈也在车里说:“多谢小官人。”“恩同再造。”祝缨连连推脱,说:“我也没干什么,还是王京兆的布置。” 到了京兆府里,杨六的姑妈一见孩子就扑过去抱住了:“我的儿,你去哪里了?!!!” 把孩子也吓得“哇”一声哭了起来,祝缨只好摸出块糖来哄他:“来,给你。” 孩子慢慢不哭了,罗元的娘子道:“就是我的儿子!” 王云鹤于是派人去请罗元。 很快,罗元骑着马一路冲到了京兆府:“人呢?人呢?” 祝缨看到了罗元,才明白他为什么说这孩子就像他亲生的一样了。罗元现在虽然看起来相貌周正,但是那一双招风耳跟这孩子还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罗元这会儿倒不骂王云鹤了,这宦官能屈能伸,当场给王云鹤跪下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谢。 王云鹤将他扶起:“为人父母,岂有不心疼子女的?只有一件事,府上的悬赏可要兑现呐!” 罗元抱着儿子,笑道:“当然,当然。” 他看了一眼老婆,再看看杨六郎,又看看祝缨,先问祝缨:“这位是?” 祝缨道:“大理寺丞,祝缨。” “原来是你!听六郎说起过!”罗元想起来了,杨六郎时常提祝缨,他也记住了。更重要的是,听说祝缨是比较得郑熹和王云鹤比较看重的人。现在祝缨人在这里,罗元自然就认为找回儿子祝缨是有一定作用的。 他笑着说:“多谢。”然后对妻子道,“娘子回家兑钱给人。” 杨六郎的姑妈听这一声,脚一软瘫靠在侄子身上:“哎。”终于能回家了。 罗元跟王云鹤客气再三,抱着儿子不松手,他府里的仆人在后面追了来,见到“小主人”都高兴得欢呼起来。王云鹤道:“且慢,府上还有几个人都在这里了。也请一并带走。”当下把罗二、罗五等人和仆人一起也交给了罗元领回去。 罗元安抚两句:“你们委屈啦,是我跟王大人商量好的,为了蒙骗贼人,不好先说出来。” 祝缨听到这一句,十分服气,这人能在皇帝面前数得上号,是有点本事的。罗二、罗五两个被他耍得团团转,哪里敢抱怨呢?都说:“弟弟找回来了就好了!不然我们两个心里也难过。” 祝缨心道:傻子,该说不然你们俩就要背着杀了兄弟的嫌疑过一生。 罗元先把儿子放到马上,自己再上马,一路抱着儿子招摇过市,炫耀自己儿子又找回来了。 祝缨没跟着凑热闹,而是留下来跟王云鹤说话。她最近有点心得,也不知道对不对。在请教之前,她对站在一边的班头等人说:“你们傻站着干嘛?拿上锣,给他开道啊!一边开道一边喊,王大人帮罗大监把儿子找回来了!快去啊!咱不能白挨骂。” 班头跳了起来:“着啊!光想着明天白天再散播……” 王云鹤啼笑皆非:“你又淘气了。” 祝缨道:“并没有,我要淘气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她也不夸王云鹤这件事做得漂亮,王云鹤这个法子她用不了,王云鹤是京兆尹,能运用的人手很多,换了她现在也使不了这个法子。 她说:“也不知道孩子找回来之后,士子宦官两边还闹不闹、能不能好了……”说着,悄悄看了一眼王云鹤。 哪知王云鹤并不忧虑,说:“难道以前很和睦?” 祝缨道:“那……” 王云鹤道:“你以后,也不可骂他们太狠,也不可打他们太狠。” “咦?” 王云鹤叹了口气:“那是天子家奴啊!士大夫很好,君子很好,但谁侍奉陛下吃饭穿衣呢?陛下也要生活。都骂奸佞,然而天子有时候需要有人做的事,君子又不肯做,奸佞又肯做。天子,也是人啊。” 祝缨道:“是。该骂还是要骂,该打还是要打,别叫陛下不痛快了就行。”陛下痛快了,怎么打骂也都行。 王云鹤说不上是失望还是高兴,说:“你呢?房子盖得怎么样了?” “真是奇了怪了,别人都嫌弃求田问舍,说是那是胸无大志,您怎么总关心我的房子呢?我不得有点志气吗?” 王云鹤道:“他们求田问舍,就是为了求田问舍,做官也好、讲学也罢,不过为了那点子东西。你是找棵梧桐歇歇脚,才好接着飞。” 祝缨道:“不是,我就是为了扒个窝趴着。” 王云鹤弹了弹她的脑门儿:“回去吧,今天不想写条子了。” ———————— 祝缨回到家里的时候,半座城的人都知道罗元的儿子被王云鹤找到了。百姓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一边骂着罗元这个王八蛋真是能折腾人,一边又觉得大家可以不用再瞎忙了。 祝缨家的门没有关,张仙姑站在门口等祝缨,等着问她什么情况。 祝缨道:“就是人找着了呗!” 花姐道:“幸亏平安。” 祝缨道:“是啊!还好是活的,要是死了,王大人本事再大,恐怕也……”今天看那个孩子,身上衣服首饰都叫扒干净了,一身粗布衣服。这样的一个孩子,就地一埋,不久之后化成白骨,谁又能知道他曾激起这么大的风波呢? 张仙姑道:“那是王大人好人有好报,这小子的命得是托王大人的福才得来的。他家里人还那样说王大人,也不怕折福折寿!” 祝缨道:“你等着,他必要重谢王大人的。” 张仙姑不信:“那样狼心狗肺,这些日子那么样的骂王大人,他能知道好歹?” 祝缨伸出手掌:“两贯。” “什么?” “打赌,两贯钱。罗元一准儿要谢王大人,他要酬谢王大人,你给我两贯钱。不谢王大人,我给人两贯钱。大姐当证人!” 张仙姑说:“我不赌!” “哎?别呀……” 与祝家类似的对话在京城许多角落里还有许多,大家对罗元找到孩子这事也不能说惋惜,却是真的为了王云鹤甩掉了罗元这滩臭狗屎而高兴。 第二天一早,祝缨去应卯,在皇城门口见到李校尉。 李校尉笑问:“三郎,听到新消息了不?” “你说哪个新消息?” “罗……” “我不但听到,还见着了呢。” “可算能消停了!” 祝缨取笑道:“不是看热闹的么?” “看热闹是可以的,等到热闹过了头,可就不好了。”李校尉说。 祝缨道:“是啊,消停了好。” 到了大理寺,大家也是这般的说。祝缨也与他们聊一聊,还提供了“罗二、罗五都回去了”的消息,坊间传闻的消息里以罗元带着儿子回家为主,并没有提到侄子们。他们听到罗二罗五回家了,都带一点遗憾地说:“唉,竟然不是他们。” 宦官家的内斗戏码,大家还是爱看的。 又有年长老成的人说:“只怕日后是免不了一场的。”说完又闭了嘴,因为杨六郎来了。 杨六郎对祝缨十分感激,过来就要作揖,祝缨眼疾手快,没等他的手拱起来就给他拽到一边,问:“你姑妈家一切还好?昨天没闹吧?” 一句话问出,大理寺众人也跟着等着听,杨六郎只好先回答。等他答完了,祝缨道:“郑大人他们快回来了,你这些天也无心应卯吧?赶紧回去,别再叫上官拿着你的不是了。” 杨六郎道:“没事没事,今天没事了。” 听的人都笑了起来。 杨六郎错过了开头,现在再要道谢又没个由头,他也是脸皮不够厚,没有坚持谢一下就回了太常寺。 相较之下,罗元真是一个大丈夫了,他特意请假去谢王云鹤,还兼谢罪。伸手不打笑脸人,罗元还能屈能伸,礼物备得厚厚的,笑堆得甜甜的。诸多士子也无法挑剔他的礼数,再要骂他就是不体谅人了。 一个失去了孩子的父亲,怎么着急都是不为过的。孩子找到后,罗元又表现出了与丢失孩子时同样浓厚的感激。一时之间骂他的人少了,但是要夸,许多人也是抹不开脸的。只有一些开始没骂的,现在可以公正地说一句话了。 另一批骂过的觉得不舒服,转而嘀咕蓝兴的不好。总之,他们骂宦官那是没有错的。 罗元这里却又当起了散财童子,不但给了王云鹤厚礼,还往各处寺庙施舍。经妻子杨氏提醒,又让杨六郎给祝缨也送了一份谢礼。这份礼物祝缨是坚决不收的。 杨六郎道:“并没有多少,还请你收下。我姑父正在兴头上呢,姑妈说,你是帮了大忙了的。”杨氏姑侄内心感激祝缨,一是找她的时候她能搭理、出主意,二是失势的时候她能给杨氏先叫到京兆府。不然还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府里来呢。 要是为了这一条,那祝缨就大方地收了,又说:“把孩子看好。下一回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杨六郎道:“哪里还敢有下回呢?诶?这是?” 他俩在西厢里说话,杨六郎瞧见了桌上放的模型,祝缨道:“房子。” 杨六郎道:“你要买的?不错不错,不过这都是楼挡着邻居的光,邻居不说呀?”他姑妈没嫁给罗元之前家里也不富贵,跟邻居闹也是常有的。 祝缨道:“我好好跟他们说,当然是可以的。” “哪里的邻居这么讲道理?” “我答应给他们家的围墙加高一尺,墙头插碎瓷片,修得跟我的一样高。” “可别答应的好好的又反悔啊,我以前那个邻居……” 祝缨道:“我找了里长,立了字据了。” 杨六郎挑了个拇指:“你行。” 祝缨谦虚地笑了。行不行的,她办事总想拿别人的把柄而不留自己的把柄,都习惯了。 送走了杨六郎,再来清点他送来的礼物,里面纯纯就是金帛,连铜钱都没给。一箱的帛,一匣金银。杨姑妈给钱,实在是痛快极了。 祝缨舒了口气:家俱摆设,有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qg789.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ww.biquzw789.org)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第113章 梅花 父母对新房子颇有微词, 祝缨却还是按部就班地执行着她的建房计划。这房子也不是她心中最好的房子。房子好不好,不在房子本身,而在她自己的状态。 如今的她并没有什么安全感, 则这个房子建得如何就不太令人兴奋了——能住就行。她越来越明白自己的处境,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全家跑路了。 如果有一处可以让她安心高卧, 不用担心被戳穿的住处,那时才好讲她最爱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人生中的第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总有一些特殊的意义,虽不特别的期待,到了该置办的时候她也一丝不苟地办理着相关的事宜。并且尽力让这所房子像样一点。 二月里, 祝缨还有另一件计划已久的事情要办——给大理寺也增一点产业。弄几间店铺取租。正好店铺整修时可以接触一些材料商人, 为自己盖房做些准备。有这件事做幌子, 她也可以在白天的时候“出差”抽空在京城里走动。等到自家房子动工的时候,也有借口常出来看看了。 不过关键还是预算的问题。 近来她又有了一些额外的收入, 建一所这样的房子仍然是需要精打细算的。傅龙在宅子的大体布局确定了之后, 又给她出具体每一个建筑的样子。让她提出对每一栋建筑的要求, 每个都做个模型出来, 最后定稿。 再根据定稿估出需要的材料数目, 在每项后面列出单价, 最后拢一个总数出来。 祝缨在乡间的时候自家什么活都会干一点,什么修屋顶、搭窝棚、钉木凳之类她都会。大房子却从来没有自己动过手,自然也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她虚心地向傅龙请教, 傅龙也比较耐心地告诉她:“许多人家喜欢雕梁画栋, 倒有好些钱花在这些个上头。” 祝缨大喜:“我不好那个!” 真是太好了, 省钱了! 傅龙又问祝缨:“楼上楼下, 要不要设个走廊栏杆?” “咦?” 傅龙道:“既然有楼了, 二楼不带个走廊方便乘凉似乎可惜了些。只是花费又会贵一点。” 祝缨问他:“有什么区别?” 傅龙道:“最简单的, 上下一筒的四面墙, 中间楼板一层,开个楼梯,墙上开窗。如查想要更好一点,就一面——通常是房子的门面——设廊,楼上楼下都有个廊,尤其是楼上要装上栏杆,可以凭栏眺望。再要精至些,练着房子设一圈回廊。这个其实也不难,只是要多一层柱子。更贵一点。” 他已然摸到了祝缨对房子的要求了,添了一句:“如果不要精心装饰梁柱栏杆,也不会多花什么钱。” “精细是多精细?”祝缨问。 傅龙道:“可以上心的地方就太多了!一个工,方棱窗户一天能做几扇出来,要是雕出花鸟纹样的大窗户,三天也做不出一扇来,还费料。门也是这个意思。再有,如果是规整的方形,不论是正方长方,它在墙上开洞就很方便。要是做成圆的、八角形状的,就得老手带着干了,更费人工钱。如果再带个飞来椅,就更费钱了。它多半是有弧的,抠那个圆弧更费工,也费料。且飞来椅日晒雨淋还容易朽坏,靠着不安全。” 总之,只要是带花带弧的装修,它必然耗时费力还特别费钱,如果是直来直去的,钱也就很直来直去地降了下来。 “要栏杆不要飞来椅呢?” 傅龙道:“如果不用飞来椅,那就方便了!做成直栏杆,我再给楼上楼下的廊上设卡槽,秋冬觉得冷了,上上木板,将走廊封起来,更保暖。夏天的时候板收起来,挂上竹帘,也是很好的。” 祝缨问道:“什么样的?” 傅龙伸出手掌挡在模型的正面,做了个把走廊给封住的样子。就是给房子做个大夹层。 祝缨恍然:“您就说跟店铺上板似的呗!” 许多店铺为了采光及展示店内的货物,并不是临街设窗而是将临街的一面墙做一种半天放的设计——这一面墙大半墙体都是空的,除了支撑的柱子就只有房顶以及底下三尺高的砖石矮墙,方便外面的视线看向店内。到晚间关门的时候,用木板一块一块拼起来卡在房顶与矮墙之间形成一面木墙,再上了门板,一锁。木板之间有卡槽,能卡得十分结实,寻常贼人也偷不进来。 如果祝缨不讲究什么旁的美观设计的话,一楼走廊就可以做成这样,走廊里面才是正常的墙面、窗户。二楼走廊的下半部分也做成木制的垂直的栏杆,也有木板,同样是天冷的时候把板给上了。天气暖和或者嫌碍眼了就把板
相关推荐: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天下男修皆炉鼎
蔡姬传
[快穿]那些女配们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吃檸 (1v1)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绝对占有(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