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 > 第473章

第473章

散了,老师的抱负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了。做事是需要人的,好不好,都得先留下。给我合用的人,我会将他们渐次替换掉的。” 杨静很失望:“等你做成了,天下正直之士也被你身上的臭虫咬死了,你,也要被你身上的臭虫咬死了。凭什么让别人受那等小人的搓磨?” “他们可以……” “他们可以投效你?在你的手下与小人争抢一口残羹冷炙?还是要受着小人的排挤仍然不计前嫌为你做事?你管不了那些小人,却要让真正的栋梁听命于你、受小人的欺压,未免太过荒唐。” 冼敬仍不肯走,他还要做最后的努力:“并不是为我!是为天下。 我知我有不足,也知你有不满,可天下的事就是这样,即使是你的学生,等他们入仕了,你便也会发现他们的心中,除了有老师、有师长,还有圣贤之道。 人人都读圣贤书,都可走圣贤之道。每个人对圣贤都自己的解释,师长难道能够高过孔孟? 便是师长也无法让他们只听一人之言。 我只能尽力弥合。老师生前,亦为寻找出路。只要士子们还在朝堂,终有一人能够成功。我要做的便是让这朝堂不全被无能的纨绔所占据,能够有一丝缝隙,我要先把地方占了。否则,纵有万般计策,终是无处着力! 要做事就要有人!要有人,便不得不被攻讦为‘结党’,我,别无他法!如果我们都走了,就是将朝廷拱手让人,老师的志向,再没人提及了。 我也想要志同道合之人,我也很累啊!杨兄,还请帮我。” “你不能回护纵容他们,党同伐异,攻击大臣,”杨静笑笑,“詹事,请回吧。” 如果说,针对王云鹤会让旁观者厌恶郑熹的话,那么针对祝缨,绝对会让人厌恶冼敬一系。 无他,王、祝都是用心做事的人,他们行事、为人,无可指摘。 无论立场如何。 杨静知道冼敬的意思,但不打算体谅:“你像是个只记得要把书抄一遍,却无暇学习书中道理的蠢学生。” 冼敬灰心地离开。 ———————— 京中,流言还未平息,为了盖住“双璧”,赵苏等人卖力宣传。又将余清泉等人拉出来鞭尸,除了避开王云鹤不去攻击,他们变着花样地攻击冼玉京等人。 捎带着,冼敬也受到了一些非议。 事情还没完,过不数日,皇帝突然传出旨意来,将冼玉京贬出京城,与他一同被贬的还有八人。贬黜之地都颇远或做别驾,或做司马,也有贬做县令县丞的。 诏命一出,冼玉京在家破口大骂。祝缨自己都不认识的祖宗八代都被他骂完了,骂归骂,确又不敢抗旨,只得灰溜溜的收拾了行李去赴任。 “皇后娘娘对陛下说,这些人不安份,突然带坏了太子、齐王,很不像话。”杜世恩对祝缨说。 两人正在杜世恩家里喝茶,他们都去参加了蓝兴的葬礼,葬礼上,杜世恩约了祝缨到他家里坐一坐。 祝缨道:“皇后?什么时候讨厌起这些人来了?” “您怎么也糊涂了?当然是郑相公,我也不必瞒着您,当年,郑相公与潜邸可是有过儿女婚约的。这些家伙打着太子的旗号在外为非作歹,也有伤太子的名声不是?” 祝缨明白了,穆皇后其他的事情可以不管,唯有儿子、丈夫是她第一在意的,仔细论起来,儿子还摆在丈夫的前面。 穆皇后没有动冼敬,只是暗中派人“提醒”了冼敬一番。冼敬确实为太子尽心尽力,穆皇后倒也恩怨分明。 祝缨道:“你也没少说话吧。” 杜世恩道:“惭愧,我不过是个奴才罢了。以前府里面好些事都是娘娘在打点,她说话,陛下也肯听。咱们娘娘是个有福之人,除了娘家兄弟不争气,旁的都好。那几个小贼本不是大事,只是拖累了您。” “这话从哪里说来的?” 杜世恩道:“在我这里,就不必这样客套了。” 祝缨笑着摇了摇头:“我并不会生气。我又不是二十岁没出仕的清流,何必要他们的夸赞?” 杜世恩感慨一声:“您豁达。” “过奖了。” 杜世恩也只能在外耽搁一小会儿,一盏茶还没喝完,宫中便来了人:“师傅,快回去吧!陛下,陛下又……” 祝缨与杜世恩对望一眼,杜世恩问道:“又怎么了?” “又说头疼了。” 祝缨虽没有问,杜世恩却仍是小声说了一句:“都瞒着,其实,总是头疼、头晕,时常不能视事。窦相公来回事,也只是听一听而已。” 祝缨点了点头。:,,.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395. 信任 咱们什么都不算! 京城里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宦官,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人人都添了一点小心。 一个病歪歪的皇帝,容易让人心里没底。 情况仿佛又回到了先帝的最后几年,皇帝并不经常出现在大臣们的面前,但是他还活着。你又不能当他完全不存在,还要考虑到他的感受。 这一日,项乐正在向祝缨汇报调查仓储的事情。 “他们借着几次用兵,平了一些账,但仍有蛛丝马迹,我查到的都在这里了。每一项的经手人姓名,也都写在这里了。”项乐将一份账本交给了祝缨。 账本很厚,项乐做得很用心。账册之外,又有一份薄册子:“这是他们虚报的仓储地点,我亲自去看过了,并没有。” 接着,项乐又说:“做假的手段无非那几样,要么是账目做假,要么是实物做假……” 他一一细数做假的手段:“若是以上皆不济,还有一个杀着——失火。一把火,无论证据还是实物,烧没了,就死无对证了。” 祝缨道:“好,这些都留好,暂时不要动。” 项乐没有迟疑:“是。” 见祝缨没有别的吩咐,项乐出声询问:“大人还有事指派给我吗?” 祝缨笑问:“怎么?正在兴头上?” 项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商人出身,让他出仕很晚,又蒙知遇之恩,是很想做些事情的。 祝缨道:“会有你忙的……” 脚步声打断了祝缨的话,一个小宦官跑了过来:“尚书,陛下有召。” 祝缨只得对项乐道:“你先去帮同赵苏,一会儿我再来与你细说。” “是。” ———————— 祝缨到了大殿,只见皇帝正歪在榻上。 皇帝未让她行大礼,而是让她坐在榻侧的圆凳上。 祝缨看皇帝的脸色,不见好,但也还没到要死的样子,听皇帝说:“当年,齐王开府,花了多少钱,你知道么?” 祝缨道:“当时臣没在户部,不过看过旧档。当时开府与成婚一同准备的,陛下的内帑出若干、户部出了若干,又有旧邸可供改建,省了若干。共计若干……” 皇帝道:“二郎已经做了父亲了,三郎也该成婚了,二娘也该出嫁啦。” 那就是册封、婚礼、开府一起准备了?花费不小。 祝缨问道:“陛下打算花费多少?吉日定在何时?” 皇帝道:“越快越好。” 祝缨道:“那可能就要俭省些了。去年的钱花得差不多了,再省,就只好将预留应急的钱拿出来了。一旦有事,易为人诟病。” 皇帝的脸色略有不虞,旋即问道:“能拿出多少?” “户部能出了,不超过拨给齐王的,略少个一、二成,每人。” 皇帝的脸色变好了不少,道:“那够啦,他们给我说,有现成的府邸。你看如何?” 从府邸的选择上。其实有一个府邸是现成的,修一修就能用那便是王云鹤才搬走的地方。对此,祝缨心底是极不愿意的,她还希望有朝一日王书亮能够回来,成为府邸的新主人。 因此她说:“改丞相邸为王宅,以后再有丞相又要再动一遍,不太划算,陛下留着赐给下一个丞相更省事。” 当年鲁王谋逆附逆的许多人宅邸也被收回,陆续被赐给有功之臣。还有一些仍然封存,祝缨的意见,将其中两座府邸并作一座,重新修葺,作为王府。两宅合并,会比王云鹤留下的那个更大一点。 皇帝听到“更大一点”便同意了:“那就让他们办去吧。果然要问过你,才会更妥当些。” 又有安德公主的旧邸。安德公主当时到府邸也是皇室所赐,如今公主已死,这座府邸的规制就不适合于驸马以及公主之子居住。因而也被收回。 新王封号、公主封号、他们各自的配偶人选,皇帝没说,祝缨也没问。 若论年龄,这位公主与郑熹的次子,冷云家的儿子年貌相当。阮将军、王大夫等人家都皆有合年龄合适的子弟,祝缨是绝不肯搭这个话的。 不做媒、不做保,不做中人三代好。 就在祝缨以为今天就是为了皇帝的家长里短耽误正事的时候,皇帝又问了:“温岳什么时候到?” 祝缨道:“这个须得问兵部,臣却不知,不过按脚程算,应该快了。” 皇帝道:“他们的兵马如何安顿,粮草划拨,总是你的事了吧?” 祝缨道:“是。臣亲自出城安顿。只是不知他们与现在的禁军以及兵部等处该如何统属?后续的粮草之类如何发放?” “听命于朕,有事,让温岳与你讲。”皇帝认真地说。 “是。” 温岳所携之新兵是以招募制,与之前的兵马配置方式完全不同。皇帝让祝缨来做准备,倒也不算是户部越俎代庖。 见皇帝没有别的话了,祝缨才辞了出来。 回到户部,她便叫来了项乐:“温岳要到了,他的补给单列,你负责。” “是。” 这天晚上,祝缨又派了苏喆往郑熹府上去了一趟。 郑熹戴顶斗笠,在家中池塘边钓鱼,就在水边的凉亭里接见了苏喆。苏喆好奇地看着郑熹这个不伦不类的打扮,说渔夫,又太富贵了些,说丞相,那斗笠又不太搭。 郑熹对小姑娘还是比较宽容的,笑问道:“这样的天气,你阿翁怎么让你跑这一趟了?” “阿翁说,这样不打眼。” “哦?那是有大事了?”郑熹指了指对面的座位,让苏喆坐。 苏喆坐了过去,道:“温将军要回来了,今天陛下问起了。阿翁说,相公必有安排,不过多费一句口舌,练一练我的腿脚——陛下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很看重自身安危,或许不太乐见禁军与旁的大臣走得太近。要是温将军还不避讳一下,兴许这支兵马也要不归他了。请您忍耐一时,温将军那里,也请您提前嘱咐一句才好。您说过的,敛翼待时。” 她留意看着郑熹的神色,却失望地发现,从郑熹的脸上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只得怏怏地低头喝茶。 郑熹从容地道:“回去告诉你阿翁,我也是这么想的。” 苏喆呛了一下,放下茶杯:“是。” 郑熹笑道:“莫急,慢慢吃完茶果再走。皇帝也不差饿兵的,何况于我?” “哎。”苏喆甜甜地笑了。 ———————— 温岳抵京的时候天气仍然带着夏季的余热,他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着北地招募的子弟。 抵京前一天,信使便到了营前:“大娘子听说将军回来了,派人来送些换洗的衣衫好穿了面圣。” 温岳假意责怪几句:“妇道人家,就是事多。” 将人叫了来一看,来的也确实是他府里的人,温岳不以为意,不想来人却对他说:“娘子说,有几句私房话要嘱咐。”说着,对他频使眼色。 温岳这才单独见了他,两一番耳语,温岳大声道:“我是领兵,军中不得留有女子,哪里来的外室?” 听得帐外的人会心一笑。 很快,他们就到了城郊,祝缨带着项乐等人出来见他。见到祝缨之后温岳有些激动,比他更激动的是他身后的北地子弟。 他们见到祝缨之后都不不由自主的行礼:“节帅!” 祝缨也含笑对他们点头致意,对温岳道:“你们的营房另有安排,这里有我,你先去面圣吧,等你回来,包管已经安排好了。” 温岳闻言,道:“好。” 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的手下也都不以为奇。 祝缨亲自为他们挑选了营房,带他们去安顿。 兵士们句句都是“节帅”,祝缨道:“哎,现在可不是节度使啦,已经解职了。如今是温将军带你们,不过,要是粮草后勤之类有什么难处,还是可以来找我的。” 彼此又认了一回,祝缨先与他们办交割,头一遭的交割是她亲自盯的:“北地饮食与京城有些不同,按你们的习惯调拨的。” “哎。”无论校尉还是小兵,声音都带着感动。 祝缨与他们清点一番,然后说:“项乐。” 项乐也正式地站了出来,祝缨道:“以后,就照这样给他们调拨。好了,你再与他们走一遍,熟悉一下。” “是。” 也有一些人认识项乐,其中几个校尉与项乐都能互相叫得出名字,出来两个人与项乐勾肩搭背地去了。余下的校尉请祝缨去主帐,祝缨道:“不啦,我在这里转转。来,给我说说,北地今年的年景怎么样啦?” ———————— 那一边,温岳也到了宫中。 温岳不是常有这样单独面圣的机会,他很重视这个机会,也略有一些紧张。舞拜毕,皇帝问道:“你便是温岳?” “是。” 皇帝先慰问了一句辛苦。温岳有些激动,稍有结巴地向皇帝表明了一片赤诚之心。 皇帝微笑的点了点头,又问:“带了多少兵马来,一路如何行进?北地情况如何?北地的子弟以及训练的情况如何?” 温岳都一一作答。 皇帝道:“是祝缨举荐了你。” 温岳心头一紧,忙答道:“是。当年在北地。他是节度使,后因分兵,节度使帐下,兵马不敷用,故而招募新军。臣后至,他们已有安排,故尔命臣编练新军。” “你以前是禁军?” “是。” “我怎么仿佛听说你与郑侯还有些关系?” “先父生前是郑侯帐下小校,先父过世之后,郑侯对孤儿寡母多有回护,待臣面圣之后。安顿好兵马就去拜祭。” 皇帝微笑道:“倒是有情有义。” “臣惶恐。” 皇帝突然问道:“如果郑熹有事相托,你会照办吗?” 温岳倒吸了一口凉气:“那要看是什么事情。” “什么事?” 温岳道:“无害于陛下,无害于国家。凡事总要先公后私。”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去吧,给你三天假。” “是。” 祝缨在军营等到温岳回来与他交接,温岳将人马安顿好之后,便赶去了郑熹家拜祭。 祝缨陪他去郑熹家走了一遭,温岳先拈香,祝缨也跟着拈了一回香。 郑熹道:“以后就不可过从甚密啦。” 温岳听后心中有些难过,不禁低下了头。 祝缨道:“又不是不能来往了,总不能不让人串门。不过是正在节骨眼上,稍有些忌讳。等温大站稳了脚跟,再从容联络也不迟。上来就调明显听命于相公的人当禁军?在陛下这里就先会被否决掉。” 她说服皇帝的理由是“招募新兵”与旧制没什么关系,可不是与旧制关系很强。估计皇帝的想法是:能独领一军,直接听命于皇帝,温岳应该知道怎么选择。 郑熹微笑道:“我知道你们的心。你们两个,都去忙吧。” 温岳哽咽的答应了一声,与祝缨一同辞出郑府。 温岳回到家,发现府中一切安好,温大娘子迎了出来笑意笑意盈盈的道:“将军回来了。” 府中上下都欢迎他的凯旋。温岳比一同出征的同袍们晚回来了许久,家中人正在挂念。一番叙旧之后温大娘子又絮絮的说了这些日子以来郑府对他们家的照顾。温岳心中又是一阵感激。 至此,温岳便率军驻扎了下来,对他的命令直接出自皇帝,让他接手了禁军的部分防务。他的粮草之类,从祝缨手里直接拨给,不受任何人的摆布。兵士都是北地来的,别人也没办法插手。 见此情状,好些大臣都诧异:

相关推荐: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捉鬼大师   误打误撞(校园1v1H)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总统(H)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数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