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涕泗齐下,道:“我倒情愿河清海晏!谁不想做开创盛世的贤臣?!可是,你的这些话,为什么不对郑熹讲? 他们!兼并!抢掳!对,内乱也是乱,逼死人命,与胡人直接砍掉人头,哪个更残暴?!你把作恶的,与为了阻止作恶而不小心犯的错混为一谈了! 我也想做实事,可我要不出来争一争,他们背后的手段能够把所有的好事都败坏掉,让人干不了实事!还会伤害为民请命的君子!” “因为我对他没有任何期望,他也从来不以君子自许。但你是不一样的,”祝缨说,“我自入户部,知道掌这一部的难处,你当时做得很好。你是王云鹤的学生,不该与郑熹比烂。 而我,想努力一次。即使对郑熹,我也要说,不能乱。树大有枯枝,那就剪枯枝。冼公,我想再试一次,可以吗?” “我容忍尸位素餐之辈还不够吗?” “我在北地,你也知道的,招募新军,与忠武军相类。温岳带着,做得也不错。是新的温岳杀死了旧的温岳,你可以接受这种改变吗?” 冼敬摇了摇头,道:“他会帮郑熹的。再说,枯枝有多少?如果根子就烂了呢?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祝缨说:“寒士也是士。是松是苗,都比卑微的尘土强太多了。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把最好的岁月都放到争辩上,还是有许多人,愿去做点庶务的。 有的时候,公正也会损害一些人。当你站在左边,那站在中间的人就在你的右边了。你要把站在中间的人也当成右边的来打吗?那站在中间的人也会成为你的敌人。 把正在修房子的人打了,房子塌了,屋里的人谁都活不成。打架归打架别把房子拆了,可以吗?” 冼敬神色不定,他看着祝缨,祝缨的表情居然是真诚的!难以想象,这么一个城府很深的人,居然还能保有纯真。 他心中升起一丝丝的羡慕、钦佩与不甘,道:“我尽量。” “一言为定。” 冼敬点了点头。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385 小事 咱们可以更有志气一点。 祝缨取过案上干净的布巾, 擦了擦手,拿起筷子继续吃饭。 冼敬顿了一下,忽然觉得鼻端有点痒——刚才有点激动, 清水鼻涕沁出了一点。他忙也取了布巾擦了擦鼻子,看祝缨吃得行云流水, 忽然被哽得吃不下了。冼敬掩饰地自斟自饮, 很快便微醺。 祝缨不喝酒, 但她的饭量一直不算小。冼敬家的席面比她家日常精致得多, 不吃白不吃。 吃到七分饱, 祝缨道:“您别光喝酒, 空腹饮酒伤身。” 冼敬勉强笑笑:“偶尔偶尔。” 祝缨道:“您这是愁上了?光愁着也没有用,不用做点事。有可堪造就之材,也放他们去外面见见世面, 没任过地方,终究不美。下去, 吃过苦头、遇过难题,您再与他们讲道理, 也能容易些。” 冼敬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是吧?” 两人又说了一点官员安排的话, 祝缨只略提一提,并不给冼敬出具体的主意,两人的情绪都平复了下来。 酒足饭饱, 祝缨起身告辞:“本是有事相求, 又来蹭了顿饭。” 冼敬道:“只要你想,只管来。” “那可说准了。” “好。” 冼敬将祝缨送出门,祝缨道:“回吧,外面风大。” 冼敬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看了好久, 才转身回府:“关门!” ———————— 祝缨慢悠悠地回府,见府里的灯比往日多了一些,顺口问了一句,知道苏喆回来了。 祝缨拐了个弯儿,往苏喆往的院子外面站住了,院门天着,她没进去。身边有人叫了一声,里面出来一个侍女,看到祝缨,忙说:“您来了?” 里面有人问了一句:“谁在外面?” 侍女往里说了一句:“是翁翁!” 苏喆提着裙子走了过来,祝缨就着灯笼将她上下打量,苏喆大大方方地展示了一下,她回来换了身新衣,看着好像沐浴过了。她上前挽住了祝缨的手臂,与祝缨一同往里面走:“祁家那边闹了起来,把我裙子也污了,舅母很不好意思,我就说没什么,我回来换身衣服就行。” 祝缨问道:“赵苏没能处置好?” 苏喆道:“不是他的事儿,是那边儿,又要过继儿子,又搬来族老要写什么契书之类。有两家争着争着打了起来。舅舅生气了,才把他们分了开来。” 祝缨道:“明天我与京兆府说一声。你这几天也够累的了,早些安歇吧。” “您呢?”苏喆问。 祝缨道:“我?还应付得来。” 苏喆的眼神里透出些担心来:“那个……王相公走了,对他自己也不算件太坏的事。您别太难过。” 祝缨把她按到椅子上:“这还用讲吗?你现在要做的,是帮着你舅舅把事务料理好,再准备老家来人。你们能帮我做一点儿,我就能轻松一些。” “哎!” 次日一早,祝缨比苏喆出门要早,等上朝的时候与陈萌碰了个头。 陈萌道:“休沐日没定别的事吧?空出来,咱们聚一聚。老吴他们回来了。”他说的老吴是他们的同乡吴刺史。祝缨却忽然想起来另一个老吴了。 祝缨点点头:“好。”顺便把赵苏的事儿说了。 陈萌道:“怎么不早说?这个好办,早对我讲,早给它办完了。现也不用什么考验、远近之类,就选那一家里父母双亡、兄弟不和的,找一个,包管不想回本生父母那里。” 祝缨道:“不过这么一说,你又上心了。” 陈萌道:“怎么能不上心?我还另有事要托你呢!” “什么事?” 陈萌笑眯眯地道:“我家里那件喜事。” “好。你定个好日子,我就去施府。” 祝缨看陈萌的样子,郑衍的案子应该有谱了,顺便打听了一下。陈萌道:“就算都是真的,也不能奈他何。” 没出人命,把人还回去,再赔钱,把姑娘衣服首饰铺盖统统都附送回去。郑熹亲自带着人到京兆府去领罪,郑家是勋贵之家,郑衍身上还有品级,家里又有钱。无论是赎买还是折抵,陈萌找不到理由把郑衍如何。 祝缨与陈萌对望一眼,都有点腻味。 祝缨道:“郑相公还挺忙的。” 陈萌有点讥笑地说:“不如王大夫忙。” 祝缨道:“那倒有限。” 说不几句,两人分开排队去了。 这一天,皇帝散朝后主要是召见一些外地入京的官员。他们已经与户部、吏部打完了交道,在皇帝面前走一个过场。朝散的时候,窦朋没动步子,祝缨也放缓了脚步。 皇帝看到了窦朋,问道:“丞相还有事吗?” 祝缨回头看了一眼,见皇帝已经起身了,对窦朋道:“有急事便说,无事,我就去见见他们了。” 窦朋语气有点艰涩地道:“却才不好讲……盐州……盗匪……劫……” 皇帝道:“什么?” 祝缨加快了脚步,走了。 殿内,窦朋低声说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就在前不久,盐州饥民聚众为盗,一伙“数百人”的流民逃进附近的山林里。入冬后乏食,巧了,这不正是秋收、收租税的时节么?那就抢好了! 这群人还是“义贼”,没抢普通百姓,反手把才收上来的秋税给抢了。 皇帝怒道:“怎地会有这样的事情?速派人剿匪才是!” 窦朋道:“是。臣去安排?” 皇帝沉着脸道:“要快!” “是。” 窦朋回到政事堂就让人把兵部、户部相关人等给叫到了政事堂。得调兵、得转运粮草,对了,如何剿平、派谁去,也得有个说法。 因为报上来的是几百号人,这就不用派什么大军了。窦朋与兵部等商议,就派那位才立了功的小冷将军带两千人去。对付这次的盗匪,两千不算少了,且还有地方上的一些官军,一起凑个三、四千人不成问题。只要指挥得当,能够满足皇帝“快”的要求。 祝缨道:“盐州附近的秋赋已经在路上了,不然的话,就地调用计入账中,还能省去路上的消耗呢。只消户部派一个人去监督调拨就行了。” 窦朋道:“粮草运转,你看着安排。写个条陈就行。”祝缨办这些事他非常的放心。 祝缨只好答应了:“好。不过既然是流民,想要断根,就得安置好这些人。几百号人,就是几百户人家。” 窦朋笑道:“怎么?你又要他们屯田?” 祝缨道:“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来历,不好说,还请顺便问一问他们之前是做什么的。天下之大,总有安置他们的地方。” 窦朋道:“首恶还是要严惩的,否则群起而效,岂不麻烦?” 几人很快定了方案,各人回去写了自己要负责的那一项,往政事堂一报,由窦朋再拿去给皇帝看。 皇帝的面前铺了一幅巨大的舆图,杜世恩正在监督几个小宦官在上面找盐州在哪儿。窦朋知道,上前给指了出来,又将奏本捧出:“陛下,臣等已拟出剿匪方略。” “哦,”皇帝漫应一声,眼睛却在看着地图上的盐州两个字,“齐王,到哪里了?是不是就在附近?” 窦朋背上一紧,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齐王怎么能冒险呢?” 皇帝却另有一种想法。北地与胡人虽然打赢了,但他对官军并不满意。派女婿去北地看着,女婿完全没有抓住重点,回来说什么条件艰苦敌人凶狠。 忠武军也半死不活的。皇帝本人眼前能看到的只有禁军,也看不出个幺二。 他想让可信任的儿子看一看官军现在的样子,回来好汇报给他。 皇帝道:“不是说小股匪患吗?又不用他冲锋陷阵,让他劳军。”顺便督战。 窦朋暗暗叫苦,这不得再分人保护齐王吗?仗不打都得保护齐王。 窦朋只好又申请再多拨五百人,如此一来,相应的计划就又要变更了,至少祝缨得重新计算粮草。 几人又是一番返工。 祝缨问窦朋:“既然有流民,盐州必有事发生,且也未必只有盐州一地有这样的事情。派兵围剿是治标,安顿生民才是治本,否则此起彼伏疲于奔命。” 窦朋道:“流民……” 两人都有点头疼,流民的产生,必是百姓生活难以为继了。想要从根子上断绝这样的事情,就得整顿当地。比如,查一查当地官员是不是盘剥太甚,又或者当地的兼并是不是太酷烈。 祝缨道:“盐州刺史还没到京。” 窦朋恨恨地说:“他今年必得有一个解释!” 祝缨道:“那要如何安顿当地?朝廷征税在当地并不重,也未见报有大灾。” 窦朋道:“让御史台派人去查吧。你现在就去,把粮草调拨一下。” “是。”祝缨回到户部,先重新梳理一下盐州及周边的情况,做一个大概的估计,再考虑调拨的事情。她打算借这个机会派个人过去,实地看看情况。 窦朋则特意把小冷将军叫来,仔细叮嘱:“一定要保护好齐王殿下!” 小冷将军眼皮直跳:“他不是去西陲的么?” “陛下的意思,照做就是。” 小冷将军道:“是。” —————————————— 凭空多了一件事情,祝缨就更忙碌了。就在同一天,姚臻之前提到的族弟又来了,祝缨还要见他。 晚间门,祝缨回到府里,门上又是好些人在等着她了。 祝缨不慌不忙,先叫过林风:“去一趟郑府,告诉郑相公,盐州有变。” 然后才开始看帖子,这一叠的帖子里居然让她看到了两个熟悉的人名——何京、章炯。 章炯现在是个知府,他没有自己赴京,他的名帖是派了人跟随何京送到京城来的。何京兜兜转转,如今已做到了章炯的上司。章炯不但有帖子,还有丰厚的礼物送到,他写了一封长信,信上并不提要走门路的意思,只写了自己这几年是怎么干的。 祝缨将何京请到了小厅里坐下,两人叙一叙昔年的交情,恍如隔世。 何京道:“想当年王相公还在,范少尹也在。一朝离京,没做到刺史别家便难相见。如今与二位已是阴阳两隔。我想应付完了部里的事,去拜祭一下王相公,您知道他葬在何处么?可否派个人给我指一指路?” “好。” 两人叙了一回别情,何京道:“当年只要办案就好,如今这些麻烦事哟~” 祝缨因盐州的事情,提醒他:“别嫌麻烦,现在麻烦些,总比闹到陛下面前强。” 盐州大小官员这回可不太好过关了。本朝底气还是有的,还没到把流民啸聚山林当成“寻常”不去斥责处分地方官的程度。 何京也答应了,两人又感慨一回前事,何京方才告辞。 到得次日,早朝之后何京就跟着祝缨往户部走去。 祝缨道:“您可真是一刻也不丢松呀。” 何京道:“早些将公务办完,也好出城去。” 两人到了户部,祝缨开完了晨会,何京就在一边看着,等到晨会开完,何京抢了第一个与祝缨核对赋税、预算之类。 两人有默契,何京的税给得足、来年的预算也不同祝缨讨价还价。祝缨问道:“还应付得来?” 何京道:“他们叫苦连天的,哪里是因为朝廷找他们要得多了?我年年括隐,也不耽误农时做工程。自然应付得来。” 他说着又是一叹:“不过是照猫画虎,跟在王相公身边的时候窥着一鳞半爪。” 祝缨把文书推给他:“画押。” 何京提起笔来写名字,“京”字才写到第二笔,外面传来一声:“太子殿下到。”何京手一抖,在纸上画了个瓜子的形状。 祝缨道:“一会儿再重写一份吧。” 与何京二人起身迎接太子。 太子见何京面生,问了一句:“这是?” 何京忙自报了来历,太子道:“良二千石。” 何京赶紧谦虚了几句。 太子又问祝缨:“我才从陛下那里过来,听说盐州有事,齐王要过去一趟?他一旦过去,供给充足吗?” “多拨了五百士卒,粮草、衣甲等都在调拨了。” “唉,我只恨不能为阿爹分忧,倒要年幼的弟弟奔波。天寒地冻,他很辛苦,还请一定要照顾他,不要有所短缺。” 祝缨道:“东宫有东宫的责任,藩王有藩王的差使,臣也会恪尽职守的。” “您一向令人安心,但那是我弟弟,不免关切。户部派员往盐州去时,告诉我一声,我为他准备了些东西。” “殿下待齐王一片爱护之意,想来齐王也能感受得到的。”祝缨说。 因有何京在,太子略说了几句就走了,书吏重新给何京誊抄了文书,何京重新画押,又与祝缨约定了应付完吏部,就请祝缨给他一个向导,他好去拜祭王云鹤。 何京之外,祝缨又见了几个刺史,这其中有何京一样痛快的,也有叫苦连天结果一文也不少交的,也有死活要明年再减一些的。单独哪一个都好应付,一个接着一个地来,总给祝缨一种“他们要造反吗”的错觉。 赵苏也很快忙完了祁泰的丧事,当晚就带着妻儿到祝缨府上去拜谢。 祁小娘子一身素服,脸色熬得青白,神态间门却透着放松。苏喆已经回府换了衣服,坐在一边陪着。 祝缨听祁小娘子致谢,说:“都是自家人,客气什么?我不与你们客气,你们也不要与我客气。” 赵苏大方地应道:“是。” 祝缨道:“明天到户部报到。项乐我安排在了仓部,你么,先去度支吧,正好,盐州那里的事,你管起来。要出差时,也不能躲懒。动身前把家里安顿好。”又说祁小娘子要继续辛苦了。 祁小娘子有点哭笑不得,心道:您这是真没客气。她说:“您的安排必是最好的。您让他去,他就去。” 祝缨道:“不会让他吃亏的,只会让他受些累。小妹,陪陪你舅母。大郎,随我来。” 祝缨把赵苏带到书房,面授机宜,以督促转运粮草为名,看一看盐州的情
相关推荐: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天下男修皆炉鼎
蔡姬传
[快穿]那些女配们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吃檸 (1v1)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绝对占有(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