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 > 第415章

第415章

。 皇帝还有些不自信,说话的口气都是很不坚定的,试探地将祝缨刚才的提议说了:“大理寺说,清查旧档时发现了些案子判得不准,想彻查旧案。我以为不能操之过急,先从几个地方开始,丞相以为如何?” 刘松年本不留意庶务的,却先来发问:“从什么地方开始呢?” 这个皇帝熟!他熟练地报了几个地名。 王云鹤一听就懂,这样的配合是非常好的。他想在那几个地方抑兼并,祝缨就把案子查到那里,顺手办几个恶霸劣绅,利于抑兼并,同时也能澄清吏治。 这件事祝缨可以提,他不方便提。当然可以私下授意祝缨,但又不好开口,祝缨毕竟不是他门下弟子。 此事还需要“能干”的人去办,再好的计划,执行的人愚蠢,也能给办砸了。如何能用一个案子把劣绅给治了又不是扰乱地方,不牵连无辜、不让乡间的宽厚长者惶惶不可终日,是很考验能力的。 他之前就是用皇帝开路,现在祝缨接着利用皇帝,把大理寺的手伸了过去,帮他打人。抑兼并,肯定会受到当地士绅的阻挠,地方官过去很难一下子展开,正僵持的时候,凭空伸出一只手来把对家给提走了,完美。 王云鹤有点同情地看了看皇帝,皇帝还乐着呢。他又有一点感念祝缨这个年轻人,这人是在用心做事的,还很会骗皇帝,也不计较什么名利,帮他做了不方便做的事。 王云鹤很快说:“陛下圣明。” 刘松年也点了点头。 皇帝高兴地说:“那便如此吧!祝缨,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要办好。” “臣遵旨。” ———————— 祝缨离了御前,就回大理寺找旧档。 之前就让大理寺重理旧档了,现在挑出几件来,拿到了政事堂,让王云鹤挑。 刘松年捏着个茶杯:“又有人要倒霉喽!” 祝缨道:“什么话?我在帮他们迷途知返,免得泥足深陷!这功德都够免了我今年的香油钱了。” 王云鹤从中挑了两件出来:“这两处要紧。” 祝缨道:“好嘞,这两处我派能干的人去,再掺几件别的。” 王云鹤道:“你有心啦。” 祝缨笑嘻嘻地道:“闲着也是闲着。您又不是想不到,君子太吃亏了。我就不一样了,我乱来。” 刘松年扔了一枚橘子去砸她,祝缨反手一抄,抄在了手里,一边剥着吃,一边往外走:“唔,味儿只能算凑合,还是福禄县的橘子能吃现成。” 刘松年在她背后啐了一口。 祝缨回去把活计给派了,施季行看了这些案子,低声问道:“是陛下又……” 祝缨道:“复核各地大案,本就是大理寺职责所在,干就干了。” “也对。” 这边大理寺加紧办案,那一边陈萌一来一回,终于把陈峦给带回京城了。天气炎热,陈萌将父亲在寺庙里火化了,骨灰装坛,棺木里放的是一套陈峦的衣冠,带着妻儿家仆,人人累得嘴唇发白。 正赶上先帝下葬。 陈萌父子跟着君臣送葬的大队,先去把先帝送进了地宫,看着封了陵,再回来办自己父亲的丧事。 皇帝辍朝的那一天已经辍完了,彻底送走先帝,他就继续上朝了。 就在这一天的朝会上,刘松年拿出了自己的第二本“乞骸骨”的奏本。说先帝都已经葬了,再不走元年都要过了,他就是说话不算数了。 皇帝仍是不准:“何必如此匆忙?我还有事要请教丞相呢。” 刘松年道:“臣本闲云野鹤,误入庙堂。” 皇帝道:“既来之,则安之。” “安不下来。” 皇帝把刘松年的奏本给扣了下来,又命人拟诏挽留——你走了,你还开着府呢,他们怎么办呢? 刘松年又写了第三本,坚持要休致。告诉皇帝,这些人如果有才华,皇帝拣着用就是了,又不是他的“私人”! 皇帝这回亲自写了手诏,写了依依不舍之情,许刘松年以原俸禄致仕。又赐了蒲轮安车、杖几等物,再赐田庄给他养老。 施鲲揣着自己的那一本请求休致的奏本,半天没缓过气儿来——老刘跑了!比他还快! 连着两个丞相请辞,第二个就会有点不好看。施鲲只能再等两天,先去陈家致奠。 陈家设起灵堂,鸿胪寺沈瑛亲自带人过去帮忙操持。宫中皇帝又赐出些额外的钱帛来助奠。 陈家的亲朋故旧、门生、受过陈峦照顾的人都来了。 施鲲感慨地说:“到我死时能有这样,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陈萌忙道:“相公何出此言?您二十年太平宰相,人人称羡。” 施鲲但笑不语,又看了祝缨一眼,心说:陈峦的眼睛毒啊! 祝缨脸上也没多少悲凄之色,但是人家给陈峦办了件大事。谁看了不得说一句好? 施鲲又看了看自己儿子,总算有一点香火情,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决定对这个儿子放手,让他就在大理寺里混着。 祝缨与施鲲对望了一眼,向施鲲行了一礼,施鲲还了半礼:“老了,见不得离丧,我先走了,你们年轻人再留一阵无妨。” “您慢走。” 离丧?祝缨看了看陈萌父子。一个月过去了,陈家父子的悲恸也淡了一些,陈放也不是动不动就哭了。真没那么丧。 丧仪结束,将人往墓中一埋,陈萌将祝缨请到自己家里,拿出一个大盒子来。 祝缨道:“这是什么?” 陈萌道:“给你的。” “诶?” 陈峦给祝缨留了一大盒子的东西,里面有一条陈峦用过的腰带、一封给祝缨的信、一些金子,陈峦亲手封的。 祝缨拿了,回家拆了封条,看了里面的东西,也不知道给她金子干嘛。 拆信一读。上面除了说自家儿孙日后恐怕没有祝缨走得远,所以这条腰带还是留给祝缨了,儿孙就请她得闲照看。 最后留了两页纸写金子“写那两本书的人,恐怕是有来历的,沈、冯都是蠢货,既蠢且恶,不懂人心。我的儿子糊涂且胆怯,他心里明白,但不敢去深想。我知道她们被你照顾得很好,这些金子是我的心意,送给她们添妆。若你觉得不合适,会打扰到他们,就代我舍给寺观。” 陈峦可真是成精了! 祝缨将一盒子的东西都收了起来。舍给寺观?行吧,就慈惠庵。 府里知道她与陈府关系也算近的,都不在这个时候打扰她,并不知道她其实没什么悲伤之情。因此当郑府来帖子请她过府一叙的时候,苏喆亲自拿了帖子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阿翁?您去吗?” 祝缨接过帖子一看,道:“去。” “诶?” 祝缨揉了揉她的脑袋,这孩子,刘松年还没离京,但是府里的属官都在各找前程了。苏喆、林风出身上有些特殊,吏部也不好安排,俩正赋闲在家。 祝缨赶到了京兆府,就只有郑熹在等着她,一旁一个小厮在煮茶。 明月高悬,初秋微风,红泥小火炉。 “坐。” 祝缨与他对坐,道:“您看着心情不错?有好事儿?” 郑熹问道:“你觉得,现在谁可以做京兆?” 祝缨道:“恭喜。” 郑熹矜持地笑道:“就知道你能猜着了。” “我只猜不着为什么要等到现在。” 郑熹道:“那倒不是。是我对陛下说,得有人为他守好京兆。一场动乱之后,京兆不能擅动,禁军不可轻动。” 祝缨道:“那谁合适呢?” “去年的时候我不能动,到了现在,差不多的人就可以了。怎么样?你觉得谁合适?” 祝缨道:“您信得过的稳重人就行。京畿重地,权贵颇多,陛下又宽仁,京兆不能什么都不理会,要能镇压得住。” “你再年长一些就好了。” 祝缨笑笑,她也不想现在就离开大理寺,她问:“要我做什么?” 郑熹道:“陪我清清净净地喝一杯茶,以后恐怕难有这样清闲净日子喽!”:,,.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342. 动静 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祝缨已经能够分得清茶的好坏了,郑熹的茶不错,两人的心情也都不错。 郑熹拜相是祝缨能够接受的,郑熹谈兴正浓,她也很有耐心陪着聊天,听郑熹讲对朝政的想法。 郑熹从京兆说到皇帝,继而说:“陛下总是心急的,施不愿变动,王有意变动,陛下是乱动。好在太子终于安稳了下来。” 祝缨道:“静极思动,陛下可是安静了几十年,这天下也安静了几十年。施相公怕是要退了。” 郑熹微笑道:“王相公在政事堂也有二十年了,也是安静许久了啊!” 祝缨道:“他是随时而动。” “他现在做的别人说不出什么来,但他的心胸不会局限那几个地方。一旦铺开,只怕他静时一代名相,动则天下皆谤。” 祝缨道:“鱼与熊掌,路是自己选的。只要不出格,问题不大。” 郑熹笑得很开心。 两人就着月色喝完了茶,郑熹道:“再给你写一张条子吧,以后我不在京兆府就难再给你写这样的条子了。” 祝缨道:“以后也还是一样能开的。” 郑熹戏言道:“你与京兆、政事堂处得都不错,是不是就是为了这些条子?” 祝缨也笑着说:“那确实。” 郑熹写好了条子,没再问祝缨对京兆府新人选的看法,祝缨也没有再提及,这个问题暂时不是她该考虑的,就是郑熹,也未必就能决定了。她现在也没有必要捧上这个位子的人选,至于郑熹透露出来的想让她接任,就更没谱了。无论是年龄还是资历,她离这个位子都还差不少。 郑熹写好了条子,祝缨接了,吹一吹,道:“那我就等着府上的烧尾宴了。” 郑熹道:“只管来。” 祝缨提着那张条子回了家,路上难得遇到了要查她的人,她将条子一展,随从将灯笼一照,就着火光,对面的人也看清了是她。扫一眼那张条子,来人并未细看就说:“原来是祝大人!道上暗,请您走好。” 祝缨道:“你们辛苦了。” “如今天气还热着,家里也睡不安稳,不如出来吹吹风。” 稍说了几句,一旁的坊里传来狗叫声,对面的人抱一抱拳,快步奔去查看,祝缨顺利回到了家里。 将这张条子放到了一个匣子里,匣子里满满的是从她向王云鹤讨条子开始攒下来的字纸,如今又添了一张。 合上盖子,祝缨将眼前的局势想了一想,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 郑熹拜相的风声几天之后就透了出来,这个消息并不令人太过意外。 郑侯家固然高兴,亲友也是弹冠相庆,除此之外最高兴的一个是便是施鲲。眼见来了一个郑熹,施鲲乐得脸上堆满了笑纹。郑熹进来了,他就能休致了!只等郑熹进了政事堂,他就把奏本递上去! 思及此,他看郑熹愈发顺眼了起来。施鲲特意到自家夫人供奉的白衣大士的像前恭恭敬敬上了三炷香,念一声“救苦救难”,许了个心愿:“可别再出什么事了,让我顺顺利利的休致吧!” 段家败亡之后,郑熹拜相,除了施鲲,京中竟还有一个人紧张得要命。 孟弘身为卫王府的宦官首领,很快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他焦虑地踱着步,不自觉地将右手拇指咬在齿间。 卫王回府前,他便想明了。 待前门传出:“殿下回府了。”的通报声,孟弘一正衣冠,疾步迎了出去。 躬身将卫王迎进府里,孟弘留意了卫王的脸色——不太好。自打立了赵王做太子,卫王的神色间门就总是淡淡的。鲁王败亡之后,又添了一些抑郁与忧虑。今天还蒙了一点点的灰。 孟弘跟着卫王进了内室,服侍他更衣,轻轻将帽子从卫王的头上移开,小宦官捧了打湿的毛巾奉上,卫王接了,将脸埋了进去。 孟弘对宦官、侍女们摆一摆手,他们面面相觑,之后以极轻的脚步滑了出去。卫王拿开毛巾,发现周围空了,眼前只有一个孟弘。 孟弘极谦卑地躬着身,双手接过了卫王用过的毛巾,低声道:“殿下,今天听到一些传闻。” “嗯?!” 孟弘道:“都传说郑京兆要拜相了。” 卫王道:“连你也听说了吗?” “看来消息是准了?”孟弘不等卫王反应又接了下一句话,一句话让卫王不再生气了,他说,“机会稍纵即逝,殿下动作一定要快呀。” 卫王挑眉,道:“你这家伙,下面的□□没了,雄心竟还在么?” 孟弘是个聪明的宦官,诸王争位的时候卫王也让他做了一些事情。估且不论效果如何,最后竟是赵王因“长”得了便宜。赵王平庸,卫王是不甘心的。 孟弘道:“奴婢何曾有什么‘雄心’?有的也不过是对您的忠心。眼下正是您的机会,据您看,今上是英主么?” 卫王发出一声嘲弄的笑声。 孟弘自己答了:“庸主而已。如今他外不能制朝臣,内则诸王孱弱,偏偏又有一颗想乾纲独断的心。大臣们并不很服从他,无论是册封皇子还是偏爱外戚,都被驳了回来。如今朝上几股势力,先帝系、外戚、勋贵、仕林,您看有几个听他的?先帝目不能视朝臣殴斗,今上可还没瞎,睁着眼与先帝目盲一个样。先帝盲时,大臣也还没有这么放肆呢。” “说下去。”卫王听入了神。 “他需要有人做他的臂膀,也在四处尝试。他先把穆成周放到吏部做侍郎,这是外戚。又将时悉派去给施相公做帮手,这是要接着栽培驸马了,时悉的身份很好,时家是先帝旧臣。他便想用自己的女婿去收领这一派,好为自己所用。但这两个人都还是雏子,一时派不上用场。仕林是王、刘两位相公这些人,刘相公休致了,王相公一向耿直,也不会放他任性胡为。他需要人!” “所以呢?” “这就是您的机会了!”孟弘加重了语气,“自古以来,除祖龙之外,没见着不任用宗室子弟的!毕竟一家人,血脉相连。皇帝在外头碰了壁,就会想到自家人了。哪怕他知道要防范宗室。” 卫王点了点头:“不错,我们兄弟这些日子担心不已,恐他秋后算账,他的日子也不好过,也需要兄弟。哼,防范兄弟,不得不用外人,又被外人欺负了,这个人当真好笑!” 孟弘口气变了:“然而如今情势变了!他用了郑京兆,无论真假,有这么个风声就不利于您了。郑京兆是个能干的人,万一他要辅佐今上,还真有点难办。请您抢在诏书发布之前,先向陛下表明愿意襄助陛下对抗群臣之意!再晚,陛下有了郑,给您的好处就要打折扣了。” 卫王道:“他已属意郑熹,心里早就给我打折了。不过,郑熹真的会对他俯首帖耳吗?” 孟弘道:“郑有城府,真心也好哄骗也罢,会做人。您抢先向陛下表白一番,无论郑如何,陛下看到的您的心意依旧是不同的。难道您想一直闲散下去吗?您甘心吗?不说太子,陛下的几个儿子也快要长大了。一代催着一代老呀!殿下,时光不等人。” 卫王道:“不错!” 他没有问孟弘接下来该怎么办,因为他已经想好了,他到书房,亲自起草了一份奏本——请为皇子封爵开府。理由有三:一、东宫詹事府如今人员也配得差不多了,二、刚才在外面看到很多官员在等空缺,开个府,又能安排一些人,三、新朝新气象,太子需要手足同胞的襄助。 —————————— 这个奏本很合皇帝的心意,却让几个人不满! 第一个是太子,他本能地不太喜欢自己的弟弟们蹿得太早。 第二个却是郑熹,他拜相的旨意还没下来,这请册封皇子的事是他原本想干的。他的计划是先说服太子,让太子去上表,他再跟着赞同。此外,卫王提到的第二条,也是他打算着手解决的问题。 承平日久,四十年太平岁月,官员权贵们繁衍出了数量庞大的子子孙孙,官职是有点不够

相关推荐: [快穿]那些女配们   镇痛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天下男修皆炉鼎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凄子开发日志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鉴昭行   大胆色小子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