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他们要来,已赶工修缮一新。歧阳王故意让出位置,让父女俩一处,他自己与祝缨站在一边看骆晟与骆姳在旧府里玩。 祝缨对他欠了欠身,歧阳王道:“我生长于此,现在想想,还是小时候快活。到了宫里,就没有这般自在了。” 祝缨道:“鱼与熊掌。” 歧阳王摇头道:“只怕鱼没了,熊掌也没能得到。” 祝缨侧过脸来看他,歧阳王定定地看着她,道:“您两番提点,我父子铭记在心。” 祝缨道:“都是眼面上的事,不值当您这么说。” 歧阳王道:“还请教我。” 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祝缨的脸,耳边传来骆姳的笑声,祝缨看过去,只见骆晟给女儿推秋千,祝缨见过的小姑娘里,没有一个能有这无忧无虑的笑。 她叹了口气,回看歧阳王:“言多有失。” 歧阳王的目光丝毫不让,还要再问,祝缨还是平静地看着他,歧阳王的眼睛睁大了一点。祝缨点点头,那边传来骆姳的声音:“阿爹,他们在干什么呢?” 却是父女俩玩累了,骆晟将她从秋千上抱了下来,两人正往这边看。歧阳王想说“没干什么”,一旁祝缨道:“比赛。” 骆晟好奇了:“这是比什么?” “看谁先眨眼。” 骆姳好奇地道:“大人也玩儿这个吗?” “大人也有小时候。”祝缨说。 骆姳又笑了,骆晟与她去逛这旧邸,两人以前都来过这里做客,不知为何,此时此境故地重游居然特别的喜欢。 祝缨与歧阳王远远地跟着,歧阳王道:“她比在家里还高兴。” 祝缨道:“父女俩都是纯质之人,生来就有君子之风,不欺暗室。有人没人都是这般心性,别人看不看得到都是这般做派。” “哦。” 也不知道歧阳王听明白了什么,反正他有小个半月没再跑鸿胪寺了。到了四月初,他又带着骆姳来了,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安静地看着父女俩说话。骆姳说她上课学了什么,在东宫的生活,骆晟在一边含笑听着。 祝缨与沈瑛依旧是要避开将地方留给他们,歧阳王却客气地亲自送他们往外走了几步,又说:“天气开始热了,二位保重。”取了扇子送给二人。 沈瑛拿到一把折扇,祝缨得到的是一柄腰扇。祝缨腰间正别着另一把扇子,那是许多年前郑熹送的,她当时觉得这个东西精巧好用就一直用着。后来有了磨损,就及时更换修补,到现在也有十几年了,带着古旧的痕迹。 二人将扇子仔细收好,歧阳王见祝缨不曾更换掉旧扇,挑了挑眉,没说话。其实沈瑛也是将扇子好好收着的,他也不缺扇子,歧阳王所赠之物又有一点特殊的意味,能收好还是收着,万一将来有用呢。 四月是承义郡王的婚期,骆晟去了,祝缨与沈瑛都没过去,他们跟承义郡王家都不熟,皇帝也没有特别要求百官都去道贺。前太子的一些东宫旧臣,以及承义郡王家的一些亲戚,都去了。王、施、刘都派人送了贺礼,人并未亲至。 承义郡王的婚礼排场也不小,半个京城都能听得到锣鼓喧天。太子一家也去了,太子略坐一会儿就走,歧阳王留到了最后。 他每旬都会带骆姳到鸿胪寺一次,期间还带骆姳去了一次永平公主府。到鸿胪寺时,有时与祝缨多说几句话,有时又只是普通的寒暄。直到五月末,都是如此。 祝缨在鸿胪寺里坐得稳稳的,与胡人的交易已经进行了两笔了,以粮易牛马羊以及胡地的特产,回报说效果不错。苏佳茗、项乐也参与其中,派去的人捎信回来,很有赚头。祝缨点名要的马匹也换回了一些,暂养在郊外。 祝缨筹划着地郊外找一处“真正的荒地”,开辟来做一个小牧场。京城有些家底的宦官之家,马是少不了的,她现在有这个便利条件,索性自己弄了。 回忆一下京城周边的地形,祝缨心里找了几个预选的地方。正默算着预算,政事堂那里来人:“相公们请祝大人过去议事。” 祝缨道:“我?” “是。” 祝缨起身与来人同往政事堂,路上,她问道:“不知是什么事呢?” 那人也认识她,答道:“下官亦不知,不过,好像听到了‘梧州’两个字。” “哦,多谢。” ———————————— 政事堂如今有了个丞相,祝缨进了之后拜了个人,才得到了一个座儿。刘松年抱着胳膊看着她,就数他面前的公文最少,看起来十分的游手好闲,也十分的清逸出尘。王云鹤与施鲲千等万盼,盼来这么一个祖宗,除了帮忙值夜,别的事情上几乎指望不上他。 施鲲忙得有了一点点火气,对祝缨说:“若是把梧州拆了,你有何人可荐?” “啊?” 王云鹤道:“御史回来了。” 祝缨关切地问:“结果如何?苏、郎等人可有构陷上官?” 施鲲道:“要是构陷倒好了!竟是比告的还要坏!” 如果单单是与四夷不和,并不能说明这个官员有多么的坏,但是如果辖下的编户百姓也告状,这官员就不好说了。 刘松年道:“你们把那个给他看一看不就得了?省得费口舌。” 施鲲道:“御史的奏本,怎么能给他看?” 不给看,但是能复述,施鲲简明扼要地说了御史调查的情况。什么纵容恶仆欺男霸女啦、什么贪墨啦、什么欺凌羁縻的县令啦,反正,属实。 祝缨听着这里面的这些事,一多半是她安排的。余清泉与郭峻又额外查出两条他们二人认为“不该”的,一总报了上去。 政事堂这边讨论的结果,就是王云鹤上次说的,拆。外五县独立成州,还叫梧州,内县拆成一府,叫做吉远府。吉远府没有交给卞行,而是并到了附近的另一个州,叫此人白拣一个大便宜。这位刺史祝缨也熟,当年种麦子的交情。 原梧州的官员,出身羁縻的,到新梧州任原职,其余人员陆续调离北上,再以新员填充。 以张运为吉远府的知府,别驾另派。 政事堂要问祝缨的是,别驾她有没有推荐的人选,新梧州的刺史,是轮流担任好,还是派员过去好。如果派员,她有没有推荐。 祝缨忙说:“下官年幼无知……” 刘松年发出轻蔑的嘲讽声,斜眼看了她一下,施鲲笑出了声:“好了,快说吧。” 祝缨先说:“吉远府由张运来管,我是放心的。只是不知道他顶不顶得住上司,毕竟吉远府与别处小有不同。” 刘松年道:“看着梧州的样子,他倒是敢。” 施鲲一听他说话就头疼,开口问祝缨:“新梧州呢?” 祝缨道:“遥领,怎么样?” 遥领,在京城的权贵,主要是皇子皇孙诸王里找个人,挂个空名头,人也不过去,也不遥控指挥——太远了,指挥也指挥不动。主要是靠当地的官员治理。 祝缨思来想去,这个办法是更好一些的。 王云鹤道:“可惜梧州品级太低,这个遥领么……”有点掉价。 刘松年道:“我看行。羁縻嘛!开个好头。” 祝缨问道:“不知原刺史如何安排?” 刘松年看了她一眼,祝缨回看他,两人别开了眼去,王云鹤笑道:“让他闭门读书吧。” 祝缨又问:“那个恶仆呢?” 施鲲一摊手:“死了。” 余清泉拿人枷了站笼,给人站死了。死也就死了,当年钟宜就干过直接打死小吏的事,这个比那个就更不算事了。 施鲲道:“不要总关心鸡毛蒜皮,吉远府还缺员,说说。” 祝缨想推荐南方人,但是认识的南方人都是吉远府本地人,不合适。她于是说:“得要合适,吉远府十年来两次变动,百姓恐不堪其扰,当以宁静无为之人为佳。” 施鲲道:“那便如此吧。” 祝缨又问:“梧州的钱粮怎么缴呢?” 王云鹤道:“可与吉远府同路上京。” 祝缨便不再说话了,施鲲道:“你可以放心了吧?” 祝缨一笑,只觉身上一轻,起身告辞。 —————————— 这一天,祝缨过得很充实,算算明天是休沐,想去郊外看看荒地,筹办小牧场。 人还没到家,远远的就看到门上有异动,到得跟前发现是一群人在卸箱笼。苏晴天在一边指挥着:“那个箱子要轻拿轻放。” 听到马蹄声,苏晴天提着裙摆跑了下来:“老师!我送阿喆来了!”:,,.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315. 立嗣 “又弄鬼!” 苏晴天一副本族的打扮,连同她带来的人都穿着本族的衣服,丝毫没有遮掩的意思。若是早几个月这样,怕是一进京城就要被京兆府给请去喝茶了。如今当初告状的事已经冷了下去,她们一行如此打扮才能顺利地到达祝府。 苏晴天与府里的人都认识,没费什么力气就敲开了门,连同苏喆都在府里等着祝缨。 苏喆到京是早就安排好了的,祝缨踏进府里,这姑娘就跑到了她的面前,笑着叫了一声:“阿翁!” 她正在女孩子蹿个儿最凶的年纪,一年不见,她又高了不少,即便到了北方京城,个头在姑娘里也不算矮了。一身蓝衣绣红花,身上佩着亮闪闪的银饰,腰间一柄小弯刀,笑容与京城的姑娘截然不同。 祝缨一眼将她从头看到脚,说:“不错。” 苏喆更高兴了:“阿妈让我来都听阿翁的安排。” 祝缨道:“事事都听别人的,就不是你了。走,里面说话。阿银,给她们安顿下来。小妹还是住后面,把大姐前面的那个院子开了。晴天在京的时候就与小妹同住。都带了谁来了?互相认一认。” 苏喆蹿到祝缨身边说:“都是熟人,她们都懂府里的规矩。” 祝缨弹弹她的脑门,道:“我这儿还有你不认识的人呢,以后要用厨房了,得跟李大娘她们说的。” “哦哦,好的!” 苏晴天终于得到机会了,说:“项三娘还有些事要处置,她还带了货,比我们要晚几日才到。” “知道了。” 祝缨没有换衣服,先与她们到了书房。苏晴天与苏喆在她的书桌前侍立,苏喆瞄了一眼桌上的一块黑绸,觉得奇怪,这东西出现在这里有点突兀。 祝缨道:“坐吧。住处比以前大了些,慢慢再看吧。家里怎么样?” 苏喆二人坐下,接过了府中女侍递过来的茶,抿了一口,想要说,又笑了,静了一静才说:“很顺利。本来阿妈与那几家也有准备的,看了阿翁的信,照着阿翁的计划行事。两个御史当场就生气了,说那个刺史胡闹。有人为刺史说话来着,咱们就有安排人出来说,他们跟着刺史欺负人,拿了许多好处,御史将他们也给抓了。阿翁,刺史……会怎么样?” “调走。”祝缨没有瞒她。 “便宜他了!那——新的……” 祝缨笑道:“就说你不是个只会乖乖听话的人,新刺史最好不赴任。” “呃?” 祝缨道:“你是真得到京城再来住一阵,好好地看看朝廷里是怎么做事的,不然远隔关山,闭门造车还真是不行的。慢慢学,慢慢看。我这两天给你把事情安排好,以后你就住在我这里,与林风一起,先到会馆看一看,再去番学呆一阵子。对了,晴天啊,你暂时也不要走。” 苏晴天忙说:“是。要我做什么?” 祝缨不答反问:“小妹没让你捎什么信来么?” 苏晴天道:“有的!”将苏鸣鸾的信递上。 祝缨拆了一看,上面就两件事,一是事件后续的安排,二是将女儿托付给祝缨教导。信上还说,她准备一份盖了印的空白奏本,万一有急事,祝缨可以直接拿来填上认为合适的内容,就以苏鸣鸾的名义拿给朝廷。 苏喆又将一份空白的奏本递了来。 祝缨打开了一看,道:“先放到我这里,我会给你安排好的。用之前也会告诉你干什么用了。” “是。” 祝缨道:“废话不多说了。御史已经抵京,接下来就会有安排。如果无意外,内三县划做吉远府,外五县独成一州,仍然称为梧州……” 她将在政事堂议的事对她们讲了,苏喆与苏晴天听到刺史只是有个虚名,并不真正到她们梧州,都笑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苏喆道:“原来不赴任是这个意思!要是阿翁再能回到梧州做刺史就好了。也不怕地方小,往西无论是艺甘还是西卡他们都没咱们厉害!咱们拿下一个大大的州,您带着我们过活。” 祝缨道:“怎么?还想并吞他人?” 苏喆小鼻子一皱,轻声道:“您是在帮他们过得好一些嘛!” 祝缨问道:“对他们动手了?” 苏喆道:“哪有那个心情?您不在,舅公他们也没那个心了,都说,有您在干什么都安心。我看他们是贪心。” 祝缨道:“哦……没动手就好,你舅公他们自己的事儿还没弄明白呢。你们明天先不要出门,我让人去找佳茗过来陪你说话,等安顿好了,有你逛的时候。” “是。” 祝炼等人又回到家里,小伙伴们在异乡见面,忽然间就多了几分亲切。苏喆与祝炼年纪差不多,祝青君比她小一点,林风又比她大一点,四个人四种不同的情况,原本没有那么亲密,现在是祝青君与苏喆拉着手,林风问她怎么不叫自己舅舅,祝炼抱着胳膊在一边看,不时插两句。 说得最多的是苏喆和祝青君,一个头人的独生爱女,一个孤儿女奴,把臂言欢,十分有趣。 祝缨道:“好了,先开饭。” 祝青君与祝炼都看了一眼黑绸,苏喆问道:“这是干什么的?” 祝缨道:“我拿来玩的。” “哦。” 吃饭也没有食不语的规矩,祝缨对祝银说:“明天去请尼师过来,给小妹摸把脉,开剂药,以防水土不服。” 苏喆道:“我好好的。” 祝青君脸上微红道:“那个……咳,我来的时候病了一阵儿。” 祝缨道:“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防着点儿。” “是。” 吃完了饭,各自回房休息,苏喆的侍女们跟着住进了她的院子,挽起袖子来收拾打扫。苏喆与苏晴天看家里不再是竹具,觉得祝缨也应该过得好一点了。 等收拾完,祝银又过来问还需要准备什么,又问宵夜想吃什么,苏喆道:“不用啦,这样就很好。” 祝银道:“那您随我来,大人在书房里还有话要对您说。” 苏喆与苏晴天跟着去了书房,苏喆好奇地看着祝缨:“阿翁,您这是……” 祝缨黑绸遮目,沉静地坐在书桌后面。祝缨道:“坐吧。两件事,第一,要建一个自己的会馆。第二,接下来我会带你见一些人,或许还有皇帝,这个要看他怎么想。” “是。” 苏晴天关切地问:“会馆?” “嗯,京城的梧州会馆,是以前内三县为主建的。如今新梧州还能再借别人的?要建。还好,佳茗、阿金都在,慢慢相看地方。等到政令下来,就开始操办。” 苏喆关心地问:“那个遥领的人,会是谁?” “不管是谁,他都去不了那里,每年给他些礼物就好。这个我接下来会教你,等到人定了下来,我会带你去见这个人的。”祝缨是有点希望这个人会是歧阳王,这个人目前看来比较不会犯蠢,其他人就说不好了。 “是。” 自己的安排说完了,祝缨问:“你们还有什么安排吗?” 两人都说没有,祝缨道:“那好吧,歇息去吧。” ———————— 苏喆回房之后就开始翻箱倒柜,苏晴天道:“天这么晚了,你不睡干嘛呢?不是说京城的人起得早吗?” 苏喆道:“我找布。阿翁蒙着眼睛,一定有什么意思,我也试一试。” “那也明天再试,今晚你找到了也是蒙着眼睛睡觉,多此一举。” 苏喆才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府里起得很早,因为苏喆的到来,祝缨去郊外的计划是泡汤了。但是尼师很快来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差生(H)
数风流人物
小白杨
捉鬼大师
屌丝的四次艳遇
鉴昭行
总统(H)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