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玲珑影【双性】(H) > 第381章

第381章

早点回来干活! 巫仁好奇地问:“你没跟着回去,会不会落埋怨?” “我不去看他们吵架,他们就别得了便宜再卖乖了。各家没了父母,有几家不吵架的?还有打的呢!我是担心他们不把小妹放眼里,又要一通好闹了。”一个个看着就不太聪明的样子,恐怕不太会看人眼色。 项安硬把话题从别人家的是非转了回来,道:“她孩子在老家,还是多住两天好。好好的母子二人,要我说,还是把孩子带过来的好。” 小江道:“她们家,自有安排。” 祝青君听她们说了一阵苏喆,没听到什么有意思的事,起身告辞。花姐道:“路上小心,哎,你也不带两个人。今时不同往日,出入带随从,啊~” 祝青君含糊地答应了,倒没有拒绝,如今安南的人手也不算宽裕,她以前带在身边的多是武职,现在也是时候学着祝缨,在身边放一些聪明好学的年轻人,边干边学了。 思考着接下来安排的祝青君并不知道,在她离开之后,花姐是还在操心她:“这孩子,形单影只的。” 小江道:“她打小有主意,你就甭为她操心啦,她孤单不了。” 项安道:“她年纪也不小啦,能不耽误人生大事,还是不要耽误的好。小妹都有自己的孩子了,结不结婚的没什么要紧,有个自己的孩子能少许多遗憾。”说着,又看了看屋里的年轻女孩子。 祝青叶道:“要孩子还不如到外面抱养一个。” 说完,又自悔失言,眼角的余光飞快地瞥了一下小江,然后特意把身体坐得板板正正的。小江倒没有多想,反是周娓点头道:“这主意不错,我也早想抱养个女孩子了。又能看看孩子什么样子挑个有眼缘的,又省了自己的事。以前总不得功夫,现在闲下来,也能养活孩子了。” 花姐不赞同地道:“只要有一个孩子,就会有一个母亲受苦,你们没吃的苦,是另有人为你受了,不要说得这么轻松。” 周娓缩了缩脖子,嘴硬道:“外面,不养的多得是……” “终是十月怀胎,哪好苛责?又未必是自己不想养,不是么?” 一句话说得众女都沉默了,弃婴的理由太多了,肯扔掉而不是直接溺死,都得说一声是心没有那么狠。 花姐道:“好啦,都散了吧。” 看着给苏喆的包袱,花姐也是挂心,不知道苏喆怎么样了,更是担心回家奔丧的苏晟。 ……—— 苏晟一路沉默,到了驿站,苏鸣鸾将他叫到跟前,问他回去之后有何打算,他也只是说:“我是回去奔丧的,家里有他们,也不用我管。完事儿我依旧回北关去。” 苏鸣鸾看这个侄子倒还不错,问道:“我问你分家的事呢?” 苏晟倒是无所谓:“给什么我就拿什么,给多少我就接多少。” “这就没了?” “嗯,没了。姑姑,我又不回来了,各家寨子里像我这样的能分到什么您也是知道的,现在提这个,有什么意思?” 苏鸣鸾道:“我分给你阿爸的可不少!” “世上像您这么能干、像他运气这么好的人可也不多。我不比他,大哥更比不了您。您就防着他们几个殴斗就行了,不用管我的。” 苏鸣鸾直摇头,苏晟就是不接这个事儿,她也只好说:“好吧,到了你不要离我太远。” “哎。” 苏鸣鸾的打算与祝缨差不多,调解、见证、主持的事都让苏喆来干,苏喆才是未来阿苏家的当家人。苏鸣鸾过去,主要是为了压阵,防止真的自相残杀起来,那实在不好看。 到了大寨,里面的丧事已经过半,侄子们来拜姑母兼家主。苏鸣鸾道:“我去看看你们阿妈。”将事情留给苏喆。 等到外面吵嚷起来的时候,苏鸣鸾也不管,与嫂子二人一起只当不知道。她是装聋作哑,她嫂子是真聋但不哑,两人在一起一说张仙姑的过世,二说苏飞虎死得早。外面的吵闹一直没停,直到吃饭的时候饭堵了嘴,才安静了下来。 晚间,苏喆虎着脸到了苏鸣鸾的房里:“阿妈!” “这就沉不住气了?” 苏喆摇了摇头,面色缓了缓:“他们也太蠢了,办的那叫什么事呢?” “怎么?争起来了?” “真要那样就好了。” 原来,留在老家的几个兄弟抱团排斥苏晟,以苏晟在西州不回来为由,想不分他家产。按照习俗,遗产就不是均分的,继承家业的长子分得最大一份,其他兄弟分得很少,许多人只有能够养活自家的财产,再多就没有了。子孙后代一不小心,没几代就成了寨子里的普通人了。 即使这样少的财产,他们也不打算给苏晟。苏晟自己无所谓,苏喆却不能让“我们幕府里出来的人”受气。苏晟不吵,苏喆还要主持呢。 苏鸣鸾道:“是这个道理,你打算怎么办?” “该分的一定要分,苏晟不要也得要!说他以后在西州不回来了?呵!”苏喆重重地冷哼,“不回来,放在那里养老鼠也得给他留下。” 苏鸣鸾微微点头:“不过呢……阿晟?过来。” 苏晟埋着头走进来,说:“你们甭费心了,不给就不给,我来看看阿妈,等阿爸下葬了就回去。吉远府的那些人刁钻得很,不亲自在北关看着我不放心。” 母女俩还要劝他,苏晟摇头:“有东西在儿,几间房子、一点牛羊,我还要想着自己有这么一分家产,分神。不如全心全意去西州。” 苏鸣鸾低头想了一下,道:“这样,东西你不能不要,不能坏了规矩。房子带不走,让他们折抵能带走的给你。你在西州安家,也要钱。” 苏晟无可不可地点头:“行。” 最后竟是苏鸣鸾母女在给苏晟争取,苏晟的哥哥们却拼命把他应得那一分折抵压价。能住人的大宅,因在寨子里,折的价就绝不够在西州城再办一个同样的,那钱能买两间房就不错了。苏家老大还不是压得最狠的,最狠的是那位娶了苏晟相亲姑娘的仁兄,他跳得比大哥还高,必不肯苏晟再回来。 看得苏喆也动了真怒,冷笑一声:“舅舅一走,你不是要去岳父家了?寨子里的事,让留在家里的人来商议吧。”把这位表弟给顶了回去。 一番拉扯,苏喆帮着苏晟争,奈何苏晟自己不想争,苏喆也只从表兄那里给表弟抠了一小匣生金。此后,家中就再没有苏晟的位置了。 苏晟也不生气,拜别母亲和姑母,回西州城去了。 苏鸣鸾与苏喆则先回阿苏县,苏喆生产的时候,经过考虑没有在条件更好的西州里生,带着肚子回到了阿苏家,在寨子里生的孩子、在寨子里休养。生完了,把孩子放在家里给苏鸣鸾照看,自己孤身返回西州。 母子俩见面的次数委实不多,孩子见到她已经不认识她了,张着小手冲苏鸣鸾叫:“阿婆。”看向苏喆的目光充满了好奇。 苏喆心头微酸,很快又扬起了笑容,苏鸣鸾抱着孩子,慢慢地哄着,母子俩渐渐熟悉,小孩子露出了高兴的笑,苏喆也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笑容笑了起来。 小孩子不耐久坐,不多会儿就挣扎着下地,苏喆将他放到地上,对苏鸣鸾道:“我还要再生一个,不,两个,三个行。” “疯了?” “不够使啊!舅舅家儿子争,是因为家产少,咱们家,一个看不住,”苏喆看着儿子摇摇晃晃的背影说,“这还是个有爹的儿子,不安全。” “上下都看着你把他生在寨子里,他姓苏,是咱们家的人,谁能带走他改了姓名?” 苏喆道:“还是不合适,一个男孩子,安南幕府里女孩子更好。我看,姥很喜欢青君,她是姑姑养大的,又没有别人拖累,又有军功。她姓祝……” 苏鸣鸾微微皱眉:“你是想?这事太难!我把你送过去请姥抚养你,是为了咱们家,这是默契。你想得那么远,家里怎么办?就给了你安南,没有青君那样能战,你也坐不稳。” “我的儿女呢?”苏喆问道。 “那是以后的事,第一还是咱们寨子、咱们家。” 苏喆道:“好吧,我先不管这个,但不能不为儿女考虑。一个太单薄了。” “行,”苏鸣鸾很干脆地没有反对,“你是想跟重华家的那个小子过下去了?他有那么好吗?” “很乖,懂事,”苏喆中恳地评价,“一个男人,不自以为是、不自作主张地添乱。而且,姓祝,听起来就亲切。” 苏鸣鸾笑笑:“随你,在家住几天就回去吧。幕府一定有不少事,别误顾大事。回去多看看阿晟,他如今没别的亲人了。” “哎!” …… 苏喆在寨子里住了小半个月,离开时孩子哭得像个泪人儿,苏喆狠一狠心,还是没有把孩子带上,她伸手盖在孩子的眼睛上,对苏鸣鸾道:“找个好先生,好好地给他开蒙。” “还用你说?” 苏喆笑笑,扭头就走! 一路疾驰,回到幕府的时候苏晟还没离开——祝缨把他留下来休息,苏喆略略放心,回到自己的签押房,重新拣起公务。 说来也巧,她走之前,朝廷立了太子。她回来之后,又有诏书发了过来:皇帝立了新皇后。 新皇后是姓穆,是穆太后的侄孙女,与皇帝差了一辈。苏喆从记忆的角落里翻找,终于找出一个模糊的剪影,是一个小女孩儿,很安静。然后就没有了。 小女孩儿也长大了啊…… “她要是再生个儿子,可就热闹了。生不出来,也已经很热闹了。”苏喆喃喃地说。 第516章 绸缪 苏喆将手上的公务分门别类地整更干好,挑出比较紧急的回复了,又将需要祝缨批复的单独挑出来,看看时间,挟了公文去后面找祝缨。 再到后面,就见杜大姐带着林风的妻子往后面走,林娘子先招呼一声:“回来了?” 苏喆打量了一下对方微微凸起的小腹,也笑道:“是。你这是?” 林娘子有点不好意思:“是,有点儿事来同姥说说。不会耽误你们的正事吧?” 苏喆摆摆手,笑道:“不至于不至于,你先去说,我才回来,还没见姑姑呢,看了姑姑两再去见姥。” 林娘子方才同杜大姐一同去了。 苏喆在当地站了一小会儿,也循着她们的路线走了过去——这个时候花姐在学校里,怎么会在后院?不过借口罢了。 她对门口的护卫展示了一下手里的公文,又作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护卫们点一点头,没有马上通报。苏喆安静地站在廊下,听里面说话:“姥,那孩子阿妈阿爸都没了,还求您多可怜可怜她。” 接着是祝缨的声音:“我知道了,林风那里我来说,明天你们把人送过来吧。” 林娘子高兴地说:“是!我回去就给她收拾衣裳。” 苏喆心道:这难道说的是那个孩子?姥要接她到幕府里来养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里面林娘子说完了事,愉快地告辞,出门就看到苏喆:“这么快就回来了?姑姑没留你多说一会儿话?” 苏喆点点头,指指屋里,林娘子道:“姥在里面呢,你有事,快过去吧。” 苏喆匆匆入内,就听祝缨带笑的声音问道:“姑姑?” 苏喆不好意思地笑笑,将手中的公文放到祝缨的案上:“刚才路上遇到她,看她的样子像是有心事,就没同她一道进来。这是今天的几件事,有新皇后,贺表、礼物……” 安南还自认是朝廷的地方,皇帝二婚,得表示祝贺。安南往京城送礼是很有意思的,给皇帝,体现一个“礼轻情义重”,给郑、陈之类的大臣,主要是“实惠”,或是值钱的东西,或是利益的勾兑。给祝缨的旧识们,主要是“合用”。给其他人,主要是不给。 层次分明。 祝缨道:“行,贺表我来写,到时候联署。” 苏喆想了一下,又提了提苏晟:“您给他安排一下吧,那家,他一时半会儿是不好回去的。”但是对苏晟受到的委屈,她并不详述。幕府出来的人不能受气,自家的家事,也不宜到处诉苦。 祝缨道:“这个我与他谈过了,先留在西州。倒是你,孩子就这么放在寨子里了?” 苏喆道:“是。阿妈身边有个孩子,也热闹一点儿。我把他生在寨子里,就是为了让寨子里的人看着,他是我的儿子,不是胡乱抱来凑数的。让他在寨子里长大,也好让人都认识他。” 这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阿苏县算是阿苏家的“根本之地”,怎么也不能轻易放弃。苏喆自己幼年的经历,苏鸣鸾将她送到祝缨身边学习,是为了她能更好地继承家业,现在她把孩子放到寨子里,也是一样的心情。 祝缨道:“也好。功课不能忘了,现在还小,过两年一定要认真读书。” “是,已经与阿妈说,好好请先生启蒙了。” “不要从外面找,读那些个外面的伦理纲常,容易读坏,”祝缨叮嘱道,“想想他们都会教孩子什么,人呐,眼前摆着一条平坦大路,他是一定会想去走的。他要走了那条路,对你可不是好事。” 苏喆肃容道:“是。对了,刚才林家的来,是……您要让那个孩子住在府里?” 她说的“那个孩子”就是林风的侄女,一个孤女。林风给她带到家里来养着,本是好心,然而安南事多,林风又忙,叔叔自然是没有与侄女太亲密的,便把侄女交给妻子。女孩儿早到了上学的年纪,白天往学校里一放,有老师教着,晚上回家吃个饭、睡个觉而已。 这孩子以前父母俱在的时候就没怎么上过学,起初是跟不上,那时候西州城还没建好,还是在梧州官学。花姐特意关照,给她和小孩子一起学,渐渐识字、学官话,她又刻苦,看着也不笨。 后来到了西州,依旧跟着婶婶住。林家在西州城有自己住宅,宅子不算小,也不在乎给一个女孩子单独的房间、安排两个侍女。然而林风经常不在家,林娘子的学问还不如她,管个家行,也辅导不了她的功课。 林家还有个已经能跑能跳四处拆家的儿子,正在调皮的时候,林娘子又怀孕了,还要管家。 种种原因,女孩子本就跟不上趟的功课又隐隐有了下滑的趋势。花姐发现了,回来闲聊的时候同祝缨说了,祝缨便问了林娘子。 也就有了现在这一出。 祝缨道:“她那家里,也是腾不开手,我这儿正好有空房子。赵霁他们、阿扑,也都在上学。再长长,就能给你打下手了,大家也可以轻松一点了。” 苏喆道:“是啊。我家那个可惜太小,不然,也该来好好干活的。” 祝缨道:“长大些就带过来嘛。人不能一直读书而不做事,那样就读傻了。朝廷多少大臣,都是傻子。” 苏喆噗哧一笑:“是。那……我这就与巫仁她们准备贺礼去了?” “去吧。” ………… 次日,休沐日,林娘子亲自把侄女儿林戈送了过来,花姐也没有出门,与祝缨一道等着接人。花姐对这个父母双亡的孩子比别人更多一分关爱,安南也拨钱养孤儿,西征的遗孤都是祝缨在养。林戈却又与他们不一样,别人的父母是烈士、英雄,是被敌人杀死的。林戈的父亲是被伯父杀死的,母亲是抛弃了子女的。 花姐拉过林戈的手,说:“以后就跟我住吧。来,认一认人。这人你见过的,不要害怕,你的名字还是她起的。”林戈以前父母在的时候当然不是这个名字,被林风带过去上学,得有个学名。林风这时候脑子灵光了一下,请祝缨给孩子重新起个名儿。祝缨也不推辞,就给她起名林戈。 人是认识的,林戈端端正正地在祝缨面前跪下:“姥!” 祝缨点一点头,林戈比普通的南方女孩子略高一点,肤色白皙,五官端正,眼睛大大的、冰凉。她的表情有点阴沉,竟使白皙的皮肤看上去有了点阴暗的色彩。 祝缨道:“来,这些人你都见过的,阿扑。” 阿扑的年纪与林戈相仿,人却开朗许多,大大咧咧地冲林戈笑笑:“以后就可以一起从府里去学堂啦!府里的饭好吃。” 林戈冲他点点头,阿扑忍不住又说:“你这样可不成啊,要多说,多说才能学好官话。” 郎睿道:“管好你的嘴。” “我又没说错。” 祝缨道:“好啦,不要争啦,话没错,不过人今天才过来,说点儿别的。” “哦……” 花姐拉着林戈的手,轻声安抚:“呐,他们就这个样子,慢慢你就知道了。” 林戈沉默地点了点头,话比见到了生人的巫仁还要少。花姐与祝缨也不勉强,花姐又要带杜大姐给她安放行李,林娘子道:“我来我来,她用的东西我都带了来了。”表情微微有点不好意思。 杜大姐道:“那娘子这边请。” 祝缨则对赵霁等人说:“今天休息,暂不考你们的功课了,玩儿去吧,一会儿一块儿吃饭。” “哄”一声,一群小鬼就散了。 花姐笑看他们越跑越远,转个弯,不见了,摇一摇头:“我去看看林戈。” “有杜大姐呢,你再帮我一件事。” “什么事?” 祝缨道:“接下来,你帮我从学校挑选一些端正的孩子,带到府里来。” 花姐先答应了一声“好”然后迟疑地问:“你这是?要用来做什么?像阿炼他们小时候那样养着,还是像官学生那样让他们干活?又或者?” 祝缨笑道:“那不是都一样?” 花姐走近了,低声道:“我以为,你是要青君她们……” “可也不能只靠他们几个不是?我也不能只认识他们几个。以前什么都缺,样样不凑手,现在缓过来了,那当然要接着储才。整个安南,只有我的身边最合适。又不是要放弃青君阿炼他们,他们是一代,如今都到了婚育的年纪。我该着手下一代了,总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管。人才与人不同,人,生育、成长,或二十年或三十年为一代一世。人才,十年之后没有下一批人,就要艰难了。” “青君当然是好的,只是有点累。小妹……”花姐的声音有点叹息。 祝缨道:“她挺好的。” “哎?” “小妹送到咱家的时候,她娘、咱们,对她有什么期许?” “想她能当家,在阿苏家站住脚,不要被舅舅、表兄们排斥掉。” “她现在当家绰绰有余,还能帮我一些。这还有什么好抱怨的?”祝缨说,“打从一开始,就奔着不放弃家业去的,她如今这样,已经达到预期了。我虽不太会教孩子,却也不是什么都不教。正好,林戈进府是个契机,就当我看到了那个孩子心血来潮。” 花姐道:“也好。这样,我再理出个名单来,拿给你,你看一看人,再作决断,如何?” 祝缨道:“想到一起去了。” 两人相视而笑。 杜大姐也恰到好处地带了林娘子、林戈等人过来——她们已经把行李放下了。 杜大姐道:“娘子也忒客气了,拿了好些金帛来。” 林娘子笑道:“我们家那个,就是姥给养大的,如今他也能当差了,怎么能再占姥金钱上的便宜?” 祝缨道:“都不必客气了,留下吧。林戈,你收着。” 林戈这才吭了一声:“是。” “走,吃饭去。” 第517章 仙凡 林风依旧是在兵营里,林娘子就在幕府陪着林戈吃了一顿饭。她们以前也在幕府吃过饭,对这件事倒也不陌生。然而今天这顿饭人员之多,还是让林娘子微微吃惊。 幕府包饭,凡在幕府里做事的人,幕府里管一到两顿饭,因此在幕府里吃饭的人并不少。不过大多是在食堂里吃,或者就是参考朝廷的“会食”,担任某项事务的同事聚在一起吃一餐。 祝缨明白人,将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吃饭,且不说菜上齐了排到后面的人就要吃冷的了,就算都是热饭菜,她在上面戳着,下面的人吃得也不安生。故而日常不会大规模地将许多人凑在一起吃饭。 但是这次午饭,不但祝缨、花姐在,二江、江珍江宝、巫仁、巫双、苏喆、路丹青、周娓,连同祝青叶、祝青雪等人都在。祝缨看了看,道:“苏晟呢?” 苏喆道:“他在他那屋里吃,我叫他?” 祝缨点点头。 苏喆马上起身,亲自把苏晟给揪了来。一屋子大半女人,苏晟就默默地与寥寥几个可怜的男孩子如郎睿挤在一起坐了。郎睿恨不得把正在上学的弟弟阿扑以及赵霁给薅了来陪自己吃饭。 祝缨笑道:“人差不多了,就咱们这些人一块儿吃个饭,以后小林就在家里住下了,大家认一认。” 林戈默默地站了起来,向众人行了一礼,有些人坐着不动,年纪小的参差不齐地要回礼。一番扰动之后,祝缨道:“好啦,坐下来吃饭吧。”又对林戈说:“我这儿寻常过活没那么多的虚礼,有客人的时候礼仪到了就成,自家过日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林戈吱声了:“是。” 花姐微笑道:“有什么想吃的、忌口的,一会儿告诉杜大姐,她会知会厨下的。” “是。” 众人只当她紧张,也不逼着她必得说话,你一言、我一语地把话都给说了。苏喆说:“以后可以同姑姑一同去学校、一同回来了,来回都有就伴儿的了。” 从祝青君起,住在祝家的人都有这个待遇,苏喆后来也有过短暂的经验。林戈看看花姐,花姐也点头,她便也对花姐点头。 林娘子又对花姐说好话:“有劳姑姑了。以往我不得闲,也没送过她,现在这样我们也能放心。” 花姐道:“小林正值青春,这个年纪的孩子,看一眼都让人觉得欢喜,哪里会有辛苦?” 小江道:“那是,我现在就喜欢看这些年轻人。” 林戈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看的,也不能理解这为什么“喜欢看年轻人”,但总归是善意,绷着的脸稍稍放松了一点儿。小江微微一笑,扭头对江珍说:“你把腿放下~” 江珍把二郎腿放好:“诶?我一直放得好好的呀。” 看得人不禁莞尔。 郎睿低声对苏晟说:“您还回北关吗?” 苏晟这几天一直恹恹的,将头凑了过去,小声说:“我听姥的安排。”他本人是很想回北关的,那儿是他看着建起来的,无论人还是地都极熟,他的耳朵能够分辨出桥对面嚎叫的人是哪一个,能够凭着铁索、桥板发出的吱呀声猜一猜对面来的人多不多、货重不重。 他想北关了。 那一边,女人的话更多了,林娘子只管对着府里的人说好话,她也是个利落的女人,场面是不怯的,不过多少有点儿不自在——她是来送侄女的。 巫仁有熟人的时候话不少,也肯说江珍江宝今天早上活干得利落:“后半晌接着干。” 江珍道:“我把全天的都干完了。” 巫仁认真地说:“那是派给你的少了,我再多给你派一点。” 女人们都笑了。 祝缨也笑道:“挺好。” 江珍对巫仁做了个鬼脸儿,巫双却留意到巫仁看林戈的目光充满了温柔与同情,一下她就想明白了,合着姑母是看这也是个不爱说话的,起了同情?巫双好气又好笑,在心里默默记下,以后如果有事,不能只让姑母与林戈搭伙,不然,遇到个生人…… 巫双简直不敢想那会是个什么鬼样子,不过……她又多看了林戈一眼,总觉得这个比自己小的女孩子与自己的姑母并不是一类人。 饭吃得很顺利,林娘子吃完了饭就要回家了,她出来这一趟不容易,家里还有个孩子,也不知道孩子饭吃得怎么样了。林娘子先向祝缨先辞,临别时又拉着林戈的手低声嘱咐:“你叔叔常说,他最大的幸运就是到了姥身边,你现在来了,自己机灵点儿。家里什么样儿你知道的,不是不想要你,在咱家,我顾不过来。” 林戈道:“我知道的。” 林娘子又说:“要是有什么在府里不好说的事儿,只管回家来说,能办的家里就办了。啊,别憋在心里。”说着,又有点儿无趣,林戈最大的一件心事,不就是全家被杀得只剩娘儿俩了么?这事儿,她和林风办不了。 林戈也配合地答应了,说:“到了休沐日,我回去看阿弟。” 林娘子笑道:“好。”她看林戈脸上还是不会笑的样子,终于说了最想说的话:“在府里,别总板着脸,你不理人、人也不理你,那还怎么过活?” 林戈点了点头,林娘子不笑了,叹了口气,说:“过些日子你叔叔回家,叫他来看你,接你回家住两天。” “好。”林戈说。 林娘子眼见不能再耽搁了,匆匆回家照顾孩子去了,自此,林戈就留在了幕府里。 …… 幕府很大,林戈先不乱跑,循着记忆里的路径往自己住的地方走。她与花姐住在一处,是整个幕府最不会被忽略的地方之一。林戈对幕府不太熟,这样反而更自在一些,林娘子本想给她一个小侍女过来服侍的,府里没要,林戈虽觉少了人伺候有些不便,但身边没有熟人更让她安心。 到了住处,花姐已经回来了,林戈听到正房有人声,便走了过去想向花姐询问一下府里的规矩。这个她是懂的,到了一个新地方,起居习惯、主人家的忌讳之类都是要留意的,这是做客人的本份。 走近了才发现祝缨也在,林戈犹豫了一下,怕她们有大事在商量,花姐对她招了招手:“进来吧。” 林戈走了进去:“姥,姑姑。” 祝缨问道:“你婶婶走了?” “是。” “那就安心住在这儿吧,以后或许还有别的伴儿呢,不会孤单寂寞的。” “是。”林戈在祝缨面前倒比在人前还要放松一点,她又看了祝缨一眼,心道,我要能够像她一样,就不用怕大伯了。 她不自觉地清了清嗓子,说:“我……功课不大好。” 花姐对祝缨说:“她就是学得晚。” 祝缨道:“你的课业我看过了,也不算差,越急越不得,一件事儿,越想做成它,越要沉着。从今天起,你的功课一页一页地学,不要管别人,只做我给你的功课。明年的今天,再回头看。” 花姐好奇地打量祝缨一眼,祝缨道:“不但她们,我这些年也要有点长进的。”她依旧不是很会教学生,但也总结出一些门道,世间的道理总是相通的,譬如聚沙成塔。林戈还年轻,又经过大变故,心神不宁,需要有人给她定神。 慢慢引上正轨,总能比现在这样好。 其他的,只能交给命运。祝缨一直不信命,不过想到如今的傻太子,真是不信也得考虑一下老天爷爱开玩笑的性子。 花姐已经接话了:“不过你这法子仿佛是真有用,小林,咱们明天就开始这么办。今天先休息,金妈妈会帮你。” 幕府里有帮佣,却没有奴婢,整个安南,大概除了外五县也都没有奴隶的。花姐这里有帮佣、有学徒,会帮做一些家务等,林戈的房间也有人打扫收拾,就是金妈妈了。西征的一个结果,就是出现了不少孤寡,为照顾他们的生活,幕府会收留一些人,金妈妈就是其中之一。 她是祝县人,与林戈没有语言上的障碍,林戈也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安排。让她自己照顾自己一切起居,她现在也是不熟练的。 金妈妈是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干净利落,麻利地给林戈带到厢房里去。林戈向祝缨与花姐抱拳一礼,跟着她走了。 花姐看着一大一小离开,对祝缨道:“听你的意思,还要在我这里放人?” 祝缨道:“只她一个也太显眼了,她现在也没见着有什么特别的,还是一样的教养着更好。上回说的事儿,你留意一下平民子弟,我这府里快成天庭了,都是神仙,不见凡人。” 花姐也叹气,她们是真不在乎出身的,然而有一个现实摆在面前:普通人家的孩子学习的条件是很差的,所以头人家、官吏家虽然人数少,成材率更高。普通人家人数多,能出头的孩子却少。哪怕是在祝重华羡慕的西州城里,已经没有奴隶了,但普通人家的孩子要帮家里干活、照顾弟妹等等,仍然有不少孩子没条件进学堂。 除非像祝缨这样,天赋实在压不住,又或者像祝青君有某种适逢其会的天赋,否则很难出头。 如果运气再差一点,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寨子里,那就更难了——学堂都是最近才往各寨子里普及的。花姐敢保证,并不是每个寨子都有学堂,几个偏僻的寨子能凑出一个学堂就不错了。 她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正在选了,我尽力也只好将官吏、富商的孩子与平民子弟对半挑。” “也行。”祝缨说。 “那……明天看看去?” “行。” 花姐道:“小林这孩子,命……既然接到府里来养,咱们也还是要尽力养好的。” 祝缨道:“她阿翁虽然心眼儿多,却总没有负我,她们家的事儿弄到这个地步,不管不行的。我并不是挑剔必不要头人、官吏的孩子,只不过想到普通人的机会太少了,也不知埋没了多少相将之才,有

相关推荐: 召唤之绝世帝王   小寡妇的第二春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我以神明为食   认输(ABO)   成瘾[先婚后爱]   满堂春   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