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虎先生(人兽H) > 第185章

第185章

沈墨出奇制胜的手段有些相似。他喜欢利用自己手上的资源在暗地里下手,直到案子全部告破之后,才会向上官报告。 所以在这之前,沈墨当时想查明宋慈身份的时候,沈墨要是真的按照官场的途径,让赵玉坤去打听。沈墨还真的未必能查到宋慈的下落,弄不好自己反而还会漏了行迹。 当沈墨事后再回想起来,他当初为了防备宋慈,所做的那些看似过于谨慎的行动。以现在来看,全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在这次艰险而又诡异的博弈当中,沈墨只要有一个疏忽,或者是棋差一招,弄不好现在被抓住的,就是他沈墨! …… 而此时此刻,被沈墨忧心忡忡惦念着的姜姑娘和宋慈,现在已经飞快的跑到了成都府的城外。 他们两个才刚走出那片竹林,小姑娘李慕鱼就追了上来。 宋慈一见到这位小丫鬟,他立刻就向着姜姑娘看了一眼,随后就见姜姑娘神色坚定的点了点头。 第1408章:无双国士守孤城、一计不成、一计又生 如今由于宋慈被姜姑娘暗地里营救,才得以逃出生天,现在他对姜姑娘可是信任非常。 所以跟上来的这个小姑娘可靠不可靠,要不要带上她,宋慈也就完全相信了姜姑娘的意见。 等到他们三人一路跑出了城外之后,找到了一处偏僻无人的地方。这个时候的宋慈才纳头就拜,深深的一躬到地,向姜姑娘表示感谢。 “今日若不是姑娘仗义出手相助,宋慈已是身首异处!”只见此时的宋慈感激的向着姜姑娘说道:“姑娘大恩,在下粉身难报!” “先生切莫如此!”只见姜姑娘侧身避让,伸手虚扶,避开了宋慈这一礼。 随后就见姜姑娘面色沉重地说道:“奴家本是江南好人家出身,被那个完颜烈强占来此。今日奴家见宋先生智谋无双,坚贞不屈,所以才出手相救,也感谢宋先生带我逃离虎口。” …… 之后宋慈他们一番叙谈,几句话后宋慈就问清楚了姜姑娘的身世。 原来姜姑娘是临安附近牛家村人氏,因为这位大金国六王爷在牛家村恰巧路过,见到了姜姑娘的容貌,所以才将她强抢而来,带在了身边。 这位姜姑娘被金国六王爷不远千里胁迫而来,想要逃走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结果今天果然让姑娘正好遇上了机会,她连救宋慈带救她自己,竟然一举双双成功,这件事自然是皆大欢喜。 而这个时候的姜姑娘又向着宋慈问道:“不知先生此番出城,是要到哪里去?若是先生没什么事,我们主仆二人可要回牛家村去了。” 而这个时候,就见宋慈想了想,却是为难的叹了口气。 只见他向着姜姑娘和李慕鱼说道:“两位姑娘稍安勿躁,且听我细细讲来。” “刚才的事,想必你们也都看见了。整个成都府的大小官员,全都在那个恶贼完颜烈的控制之下。” “如今咱们三个人要是回城去,在街市上一露面便会被人抓住,到时候不免又要落到那个恶贼完颜烈的手里。” 只见宋慈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可是,若两位姑娘现在就往临安去,也是多有不便!” “因为在这成都府周围,二十余万反贼大军正在汹汹而至。若是你们两个女孩儿家现在孤身往外走。万一要是迎头碰上了反贼大军,那不成羊入虎口了吗?” “哦!”这个时候,当姜姑娘听见宋慈这番话的时候,她顿时就是一惊! “可不是吗?”只见这时候,旁边的李慕鱼也是胆战心惊地说道:“万一要是姑娘落在了正好赶过来的反贼手里,还焉有命在?” “事到如今,那又该怎么办呢?”只见这位姜姑娘彷徨无计的向着宋慈问道。 而这个时候,只见宋慈想了想,他随即便抬头看着远方青翠的山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然后宋慈神情凝重地说道:“那个小贼完颜烈,他虽然尽数掌握了优势,但是他那个金国想要图谋蜀中,还须得过了我这一关!” 就见宋慈的双目中,闪耀着深邃睿智的目光。随即就见他慢慢地说道:“我这里倒有一个计策,说不定可以让这家伙竹篮打水一场空。” “哦?先生不妨说来,我等也听听!”只见此时的姜姑娘顺势问道。 说实话,现在的姜姑娘也没想到,即使到了如今山穷水尽的地步,宋慈连成都都回不去了。他却依然就在这转瞬之间,又想到了一个对付沈墨的方法! 只见宋慈抄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框子,然后说道: “好比这里就是成都城,那位六王爷完颜烈掌控了府城中所有的官员,基本上成都府已经成了他的天下。所以当金国的兵锋一致,成都府势必会落入完颜烈的手中,我们就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了!” 说到这里,只见宋慈在地上又画了一个圆圈。这次圆圈的位置,却是在成都府的北方。 只见他指着这个圆圈,向姜姑娘说道:“这是那支穿越剑门关远道而来,直扑成都府的一千铁甲重骑!” 此时的宋慈忧心忡忡地说道:“剑门天下雄关,绝不可能被轻易夺取。所以这支铁甲重骑入关,一定是剑门关内部出了叛徒……你猜这些叛徒,是怎么来的?” “那还用说?还不是跟赵玉坤一样,被金国人事先给买通了!”只见此时的姜姑娘看了看地上的圆圈,毫不犹豫地说道。 “姑娘聪慧过人,果然不同凡响!”只见宋慈闻言,立刻点了点头: “所以,从这只骑兵进入剑门关的方式,还有他们来自于成都府北方,金国的方向。咱们就可以知道这支一千人的重装铁骑,必定是金国六王爷完颜烈召唤而来,准备接收成都府的那支军队。” 当宋慈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用手里的树枝指着地上的那个圆圈道:“所以咱们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在这一千重装铁甲进城之前,把他们消灭在成都城外!” “先生莫开玩笑了!”这个时候,还没等姜姑娘说话,就别见旁边的小丫鬟李慕鱼说道:“就凭咱们三个人?还有你手中的那把刀?那可是金国的一千大兵啊宋先生!” “这个倒不用两位姑娘出手,也用不上咱们的刀。”都只见此时的宋慈,笑着向李慕鱼她们说道:“我这里倒有一个计策,可以把他们全歼于成都城下!” “先生真有主意?”只见这时候的姜姑娘,立刻好奇的眨巴着眼睛问道。 “好在这成都城下,除了这一千骑兵之外,还有那支二十来万人的反贼军队!”只见宋慈用树枝又画了几个圈,这次却是将这几个圈儿,画在了象征成都城的这个方框南边。 就见宋慈慢慢说道:“到时候,我只要到反贼的军营里陈说厉害,让他们那些反贼在金军攻入成都府之前,先行歼灭这支金国骑兵。” “到时候的完颜烈,在城里立刻就会变得孤立无援!” 第1409章:一计生出万军平、驱虎吞狼、挑动内讧 “原来是这么回事!”听到了宋慈的话之后,就见姜姑娘立刻点了点头:“原来是借刀杀人之计!” “姜姑娘,这叫驱虎吞狼!”只见宋慈随即纠正了这位姜姑娘在军事名词上的错误。 随后就见他接着说道:“然后那个六王爷没有了强力支援,一时吞不下成都府,到时候我就可以对他缓缓图之!” “先生说得原本不错,”这时候,当姜姑娘听到这里,她还有些好奇的指了指地上,那几个代表着反军的圆圈说道: “可是这帮反贼杀了金兵之后,他们要说冲进成都,占了城池怎么办?” “就算是这样,反贼好歹也是咱们汉人!蜀中落到他们的手里,总比落到金国人手里强!”只见这时的宋慈一把将手中的树枝扔的远远的,摇着头无奈地说道: “更何况,我也有了对付这伙反贼的方法。”就见此时的宋慈若有所思地说道:“到时候,你别看这帮反贼兵多势大,还未必进得了成都府呢!” “我的天,那可是二十多万人!宋先生有什么办法?”只见此时的姜瑜馨姑娘立刻就又是好奇心大起,向着宋慈问道。 “这些反贼,要是只有一股兵马,一个大王那也就罢了。”只见此时的宋慈摇着头笑道:“可是他们却是从四面八方而来,足足来了十二家反王!” “你们看着吧!”只见此时的宋慈,踌躇满志地说道:“平时就算是三个人干在一起干活儿,还相互打架呢!” “这十二路反王,他们一个个全都是桀骜不驯之辈。能出来杀官造反的人物,又怎么肯屈居于人下?” “到时候,等他们在我的游说之下,剿灭了那一千铁甲金军之后。弄不好他们就会在城下内讧,自己先打起来!”只见宋慈说道: “即使是他们不内讧,难道我不会挑唆着他们,让他们互相攻打?” “原来如此!”只见姜姑娘听到这里的时候,她这才心服口服的叹了口气! …… 此时的姜瑜馨姑娘,心中不由得暗自想道:“这个宋慈,果然就像沈郎说的那样,是一位无双国士!” “这家伙现在身在困境之中,却仍然在苦苦的想办法拯救自己的家国。而且他手中掌握的资源是如此匮乏,几乎是没人没钱、没兵没帮手,就剩下俩手攥着一把短刀!” 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却依然被宋慈想出了这个奇绝艰险之计!先是驱虎吞狼,然后又是挑唆内斗! 这家伙身为一个小吏,就有如此能力和胸襟。若是沈墨将来对他委以重任,不知道这位宋先生,还会做出如何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当姜姑娘想到这里的时候,她越发觉得沈墨的眼光不错。而她自己想要帮助沈墨收服这位宋慈的心情,也更加的火热了起来! 不过此时,姜姑娘所扮演的角色,还是一个稍显聪慧的民间之女。她按着沈墨教授的表演之道,当然是先入戏,深入这个角色的内心之后才能取信于人。 而她前的这位宋慈目光如炬,有鬼神莫测之能。现在的姜姑娘只要是有一句话立场站得不对,立刻就会让宋慈产生警觉! 于是这个时候,姜姑娘忧心忡忡的向着宋慈问道: “可是如今,妾身进城恐会落在那个恶贼的手里,逃走又怕遇上周围的反贼。” “我听先生之意,宋先生下一步还要到反贼的军营之中去游说。只怕奴家到时候跟着先生,更是有性命之忧。如此这般,又该如何是好?” 听到姜姑娘现在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安危,就见宋慈顿时笑着摆了摆手。 “姑娘对我有大恩,在下岂敢置姑娘的安危于不顾?”就见宋慈笑着对姜瑜馨说道: “如今姜姑娘城里进不得,城外跑不得,正是进退两难之时。但是姑娘跟随我一起进反贼的大营,却是没什么危险的,在下自会保护姜姑娘的周全!” “先生此言何故?”只见此时的姜姑娘,不解的向着宋慈问道:“并非奴家自夸,奴家若是跟先生进了反贼军营。只怕相貌一露出来,立刻就会被反贼头目强行索要了去,到时候宋先生又如何护得住我?” 只见此时的宋慈笑了笑,之后向着姜姑娘说道: “到时候,我只说姜姑娘的身份不同,那些反贼自然也就不敢不利于姑娘了。” “那先生您说,我是什么身份?奴家只怕是乔装不来的。”就见姜姑娘听说自己要假扮成别人,立刻羞怯地说道。 “这个无妨,你只要做你自己就行了!”只见此时的宋慈笑着向姜姑娘说道:“我只管说姜姑娘是剑门关守将姜良的女儿,正好姑娘也姓姜!” “到时候,剑门关天下奇险,蜀中门户。得剑门者便得蜀中两路天下!宋某只要把这些要害之处,向着那些反贼一番分说,他们立刻就会明白。” 只见宋慈说道:“只要他们保得住姜姑娘的清白和安全,就等于是握住了剑门关,也就是把整个蜀中攥在了手里!” “到那个时候,奴家就成了他们这些反贼,用来拿下剑门关的敲门砖?”只见此时的姜姑娘点头说道:“然后……他们岂不就会把奴家扣在军营之内,想走也走不了了?” “不会的!”只见此时的宋慈笑着说道: “扣在军营之内?扣在这十二家反王,谁的军营之内?我敢说他们这些反贼,谁心里也信不过谁!” “所以归根结底,姜姑娘还是要跟着宋某一起走。然后等到姜姑娘一旦失踪,他们这些反贼大王立刻就会互相猜疑,以为姜姑娘是被他们中间的某个人抓走,给藏起来了!” 只见姜姑娘随即接口道:“然后反贼们就会在成都城下自相残杀,弄得元气大伤……从此再也无法拿下成都府!宋先生打得是不是这个主意?” “没错!”只见宋慈点了点头,然后他正色地说道: “此番事关成都府八十万百姓的性命,姑娘若无此意,宋慈也不绝敢强求姑娘随我深入敌营,宋慈也就另外再想法子罢了!” 第1410章:身在龙潭语从容、十二反王、罗列帐中 只见宋慈慢慢地说道:“不过姑娘若是愿意的话,成都府无数人都为姑娘这一行而活……这可是莫大的一件功德!” 这时当姜姑娘,看见此时的宋慈神色认真,脸上一片诚挚之色。姜姑娘不由得对这位赤胆忠心的宋慈心中暗自感叹,于是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还有,听宋先生的话。是不是那帮反贼还不知道剑门关已经被金国人拿到手里了?”就见姜姑娘假作不知的问道。 “哎呦我的姑娘哎!”只见这个时候,宋慈剁着脚无奈的解释道: “反贼和金兵他们两伙人以成都为界,一千金国人由北向南,二十万反贼由南向北。那些反贼又怎么可能知道剑门关那边的消息?” “原来如此!”只见姜姑娘点了点头,口中喃喃自语地说道: “这一次为了救人性命,奴家可豁出去了,也不知道最终能不能逃出一条活命?阿弥陀佛!” 听着姜姑娘的这番话,只见宋慈无奈的摇了摇头。 随后他带着姜姑娘和李慕鱼,开始从成都城外出发向南,迎着反贼的大军方向走去。 而此时的李慕鱼小姑娘,一边跟着他们走,一边却在心里暗自好笑! 因为她心里知道,这个所谓的驱虎吞狼、挑动内讧之计,不过是这个大宋小官儿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现在宋慈别说是进反贼的军营里去挑逗了,他就算是拿刀子顶着那十二路反王,他们也绝对没人敢内讧! …… 这一次宋慈带着两位姑娘出城向外走,他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碰见迎面而来的反贼。 因为在昨天成都府得到的军报之中说,那些反贼已经到了城南五十里外,估计到了今天这个时候,距离就更近了。 以宋慈的预计,要是这些反贼行军的时候不是太过拖沓,大致能够相当于官军前进的速度,那么他们现在的位置应该就快到成都了。 果然,在他们出城走十余里之后,就开始看了到反贼的探马和前锋部队。 他们这些人在接触了宋慈之后,等到宋慈说明来意,于是就被这些反贼的前锋带着继续向南。 这二十万大军果然是遮天漫地,等到宋慈他们越向前走,就看见前面的队伍越多。 在今天办寿宴的时候,时间是正午刚过。到了现在已经太阳快要落山了。宋慈看着这支反贼大军,在成都城外20里的地方扎下了营。 显然明天一早,他们就要拔营起寨,直奔成都府城下。 在宋慈他们在继续向前走了十余里之后,周围的营帐越发密集,前面已经到了反贼的中军。 宋慈在这一路上,冷眼旁观着反贼的军队。 只见他们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是一群手持棍棒、面有菜色的饥民。行动之间也完全不是杂乱无章,乱哄哄的一片,而是表现的井然有序。 甚至他们手中的武器也是精良整齐。营地前后一群群战马奔驰来去,来回传达着命令。各个营寨之间泾渭分明,有警戒执勤的队伍不停的巡逻。很明显,这是一支军事素质不低的军队。 看到这里的时候,宋慈的心中忍不住越发的担心起来。 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从眼下扎营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群贼人不是一帮乌合之众。 反观他们这些反贼军队的素质,完全和成都府的官军不相上下。最起码以他们的自律性来说,恐怕就比成都府的官军只强不弱! 等到宋慈在这一路上留心观察,就见这些军队营寨之间,果然是还有些区别的。 这是他们不同的各个反王的军队,服装和行事的风格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里面有的反贼军队,胳膊上系着白布的带子。有的则将一块红巾扎在胸前。 还有一帮反贼军队,他们的脑袋上勒着一块黄布条子,上边还杂七杂八的插着不少黄裱纸画成的符咒。 这些脑袋上戴着符咒的“神兵”,看起来人数倒是最多,也不知道是哪一家反王率领下的队伍。 等到宋慈在一路上用心观察之际,他穿过了重重营帐,终于来到了中军大帐之前。 …… 这一次,宋慈求见这十二位反王,他对身边的反贼军队说的理由是:他从成都府里来,有重要军情向着诸位大王通报。 所以领他过来的反贼前锋小校进到中军大帐以后,肯定也是这样向着里面的反王说的。 宋慈在大帐外面忐忑不安的等着,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个成都府能不能保住,就看他接下来的表现,能不能打动这些反贼大王了! 等到宋慈心中怀揣着不安,回头看去的时候。就见此时的姜姑娘和她身边的小丫头,也是脸色极其紧张。 可以想象的出来,这一大一小两位美女一接触到反贼的军队,她们的心里就一定开始打鼓,现在更是紧张的不行了! 宋慈正要开口安慰一下这两位姑娘,却被大帐里面走出来的一名卫士打断了话头。 就见这名卫士冷冷的说了句:“三位里边儿请吧!”于是就带着宋慈、姜瑜馨和李慕鱼三个人走进了大帐。 …… 宋慈见面前这座大帐里面甚是宽敞,一进去就是一股暖风扑面。 四面全是用原色的羊毛毡做成的帐幕,挡住了外面的寒风。一连排十来个硕大的火盆里熊熊燃烧着的炭火,让帐篷内的温度比外面明显高了一截。 此时此刻,随着迎面扑来的暖风,里面还浮动着一股酒肉的香气。 宋慈向着里面走了几步,一抬头就见大帐之中卫士林立,刀枪雪亮。 在大帐的最里面,大约围成一个半圆,弧线形的排列着半圈交椅。十来个形状各异的汉子正坐在那上面。 这些人有的身材彪悍威猛,豪气冲天。有的体型瘦小,却是气势不凡。 他们如今正在就着面前桌案上摆着的酒食,在那里吃酒聊天。一见到帐篷外面走过来的三个人。这十来个人就一起把目光转向了宋慈他们三个人。 宋慈心里明白,面前的人,正好是十二个! 第1411章:身在敌营虎狼中、笑谈一场、恍如一梦 只怕这十二个胖瘦老少不一的汉子,就是那大闹川中的十二路反王了! 就见宋慈立刻笑着弯下腰,一边拱手行礼一边说道:“在下建阳宋慈,拜见诸位大王!” …… 只见此时的刘大脑袋,手里正拿着一条焖得软烂的狗腿在那里撕咬。 当他刚刚把目光挪向帐篷外走过来的三个人,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行礼的中年人身后,站的那个窈窕秀丽的身影! “扑哧!”一下子,刘大脑袋满嘴的狗肉全都喷了出来,就连手里的狗腿也是瞬间坠落在桌案上! “我的天!那是……姜姑娘!” 就在这一瞬间,刘大脑袋就觉得自己整颗心都跟着身体一哆嗦! 在他们通州体系里边,姜姑娘的身份可谓是极为特殊。 每次当沈墨出征在外的时候,留在大本营里面负责镇守,统领整个通州政务军务的人,就是姜瑜馨姑娘! 沈墨对这位姜姑娘信重非常,就算是他平时跟他自己的手下没什么架子,相互之间不办公事的时候常常笑闹在一起。但是大家却从来没看见过统帅跟姜姑娘开过什么玩笑。 更别说姜姑娘施政时候做出的那些举措,他们的统帅别说驳回了,就连修改都没修改过! 像姜姑娘这样的一位人物,那妥妥的就是群臣之首,相当于是宰相一般的身份地位。刘大脑袋他们在当大头兵的时候,那只有远远的看着的份儿。 双方的身份地位相差悬殊,他们又是在军队中任职。所以大家虽然对这位姜姑娘虽然分外熟悉,确实从来没跟她说过话。 可是没想到,今天成都来的这个人据说有军情方面的消息向他们报告。怎么在他身后,却居然站着姜姑娘这位活祖宗? 然而就在这时,猛然间姜姑娘向着他这边瞪了一眼。这一下让刘大脑袋猛然间醒悟了过来! 这刘大脑袋虽然是粗人一个,但心中却是极其有数的。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被沈墨任命为十二盗火者之一。 他在这一瞬间,被江姑娘这眼神一瞪,立刻就意识到坏了!自己只怕是露了相了! 刘大脑袋的心中,犹如闪电般的闪过了一个念头! 以姜姑娘的地位,如果要是她以自己人的身份来到军营里,试问有谁还敢站在她的前面?除了他们的统帅沈墨,谁有这样的胆子敢这么做? 所以姜姑娘现在的身份,必定是隐藏起来的!可是自己刚才的动作,却一下子就露了馅儿! 霎时间,刘大脑袋宽大的脑海里念头一转! 他毫不犹豫的作出了一副色迷迷的样子,吃的油乎乎的嘴巴大敞四开的发出了“哈哈”的笑声! 就见他大声说道:“居然有如此美女送上门来!真是难得!哈哈!” 这一下子,刘大脑袋本色出演,把自己刚才的失态非常顺畅自然的掩盖过去了。 此时不管是谁看见他,都会以为他刚才的浑身一震那一下,是因为看到绝世美女的原因。 而此时此刻,坐在大帐正中间的伍朝阳,更是比刘大脑袋的反应要迅速得多! 在经过短暂的一瞬间之后,伍朝阳立刻就确认姜姑娘这一次只怕是另有目的而来。 就见伍朝阳假装不认识姜姑娘,也没理会刚刚向他施礼的宋慈,而是笑着向刘大脑袋说道: “裂天王也忒没出息了……你那帮神兵,就没给你献上几名美女什么的?怎么把你给素成了这幅馋样儿?” 伍朝阳这句话,看似是笑着调侃裂天王刘大脑袋,但是实际上却是在提醒自己身边的同伴。 伍朝阳让他们注意神态,不要暴露出来认识姜姑娘这件事,同时也是给大家的心里争取一点缓冲的时间。 果然,在场的十二名各路反王见到了这一幕,也立刻顺势装成了对那位姜姑娘素不相识的样子。 其中有几位反王,还以正常男人的心态打量了姜姑娘几眼。以免引起那位宋慈的怀疑。 “裂天王?” 此时的宋慈,果然没有发现破绽。只见他的目光,立刻上下打量了一下那位脑袋锃亮硕大的反王。 宋慈心道:原来外边那些头上插着符咒的神兵,就是他的手下!想必这家伙也是一个极为厉害的角色! 此时宋慈,完全不知道整个军帐里,大家全都是在演戏。就他一个人是不明真相的观众! …… 随后,等到伍朝阳问起宋慈这次的来意,就见宋慈笑着施了一礼,向着这些反王神情自若地说道: “在下为诸位大王带来了紧急军报,是关于成都方面的。” 听到他这么一说,在座的这十二路反王全都来了兴致,让他接着说下去。 于是就见宋慈袍袖一展,向着在座的诸位反王开始侃侃而谈。 他先是说到成都府外有一支大军,正在飞快的逼近。这支军队是由一千人的重装铁骑构成,是大金国派来谋取成都府的部队。 在这里,宋慈当然没有说这些人是夺取了剑门关之后,坐着船沿江而来的。而是说他们偷偷的穿越了边境,绕道秘密潜入了蜀中境内。 在这之后,宋慈还说成都府也内有金国的内应,一定有一些官员被金国买通,准备向这支金国大军献出成都府。 在这之后,就见宋慈说道:“宋慈因为不忍心成都沦落异族手中,所以特意从成都出来报信!” “请诸位大王一定要及早兵临成都城下,将那只金国大军一网打尽!” “不然的话,一旦要是让他们抢先进了城……到时候咱们这支义军顿兵于成都坚城之下。内有金国军队驻守,外面还有源源不断的金国部队从后而来!若是几日攻城不下,难免就会陷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宋慈的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毫无破绽。 只见他说完之后,在座的诸位反王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是暗自点头,已经大概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了。 很显然,宋慈这个人代表着成都府内的一股反抗势力,他就是为了保住成都府而来的! 第1412章:说动反贼两三言、不为唇舌、只因红颜 眼下在这些成都府的大宋官员心目中,来到城下的敌军一共有两股,就是暴风营和他们这支义军。 所以城里的官员在守城无望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办法才能保住成都——那就是调动这两支力量,让他们相互之间打起来! 这时候,刘大脑袋在心里暗自哼了一声,不屑的想道: 估计以这个宋慈心中想的计划是,等我们这支反贼军队打完了金国人之后,弄不好我们十二家相互间还会打起来……这家伙打得倒是好算盘! 如今对伍朝阳这些人来说,既然这个宋慈的身份已经清楚,那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反正他们现在也不可能真的和女真暴风营内讧打起来。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不妨先答应了宋慈再说。反正要他们也是要兵临城下,直逼成都府的。 而伍朝阳他们这些人,心中此时却在暗自思索:这次姜姑娘此来,到底目的何在? 不知道他们这位上司姜姑娘这次是以什么身份,跟着这个成都府的小官儿来到他们这支义军大营的。姜姑娘这次来到底有什么目的? 伍朝阳他们想也想不清楚,只好向宋慈示意,他们明白了宋慈话中的意思,并且让人给宋慈上酒看座。 随后,帐幕中的十二位反王当然是顺着自己的角色,正常的往下演。 这时就见刘大脑袋见正事儿谈的差不多了,只是笑眯眯的向着宋慈问道:“既然你说你是过来报信儿的,那你带着这位美女过来,不知是何用意啊?” 此时的宋慈自然是在大帐中敬陪末座,坐在了整个大帐最靠外的席位上。姜姑娘也和他同席坐在了旁边,李慕鱼则是旁边侍立着伺候。 就见宋慈听到了刘大脑袋的问题,知道这个色鬼怕是已经开始打姜姑娘的主意了。于是就见他连忙把跟姜姑娘之前商量好的那番话,向着在座的人说了。 …… 随后宋慈把姜姑娘的“父亲”姜良镇守的剑门关,对于在座诸位反王的重要性,向着大家全讲了出来。 只见这时候在座的这些反王,眼睛一霎时全都亮了起来! 此时当然大家都知道,宋慈的这段话全是不折不扣的撒谎,不过剧情要求他们也只能顺着发展的方向继续向下演。 随后就见刘大脑袋清了清嗓子,一脸折正直的表情说道:“这样的话,姜姑娘的身份如此重要,那就由我带到营中,将她好好保护起来……” 没想到他才说到一半,却被伍朝阳一开口就给打断了。 “你给我免开尊口!” 只见这时候,伍朝阳笑着对刘大脑袋说道:“要是寻常民间美女,裂天王你要一万个我都可以让给你!” “这只是这位姜姑娘,事关咱们一军的生死存亡,你可别跟我说这个人你要了!在这件事上,可没什么交情好讲!” 刘大脑袋见自己才刚一开口,就被人家坚决给堵了回来,他也只好起哼哼唧唧的一脸不满的样子,独自端起了酒杯。 然后接下来的事就是顺理成章了。在座的这些反王都惊叹于宋慈学识渊博,颇有智谋,又是怀着善意而来。 所以伍朝阳也对着宋慈透露出了招揽之意,宋慈也以顺水推舟,表示愿意为在座的诸位大王效力。 于是这场酒宴就在大家的心照不宣之中,变成了一场皆大欢喜的庆功宴,宋慈和姜姑娘两个人现在名义上成了这十二路反王的“共同财产”。 在这里边,宋慈以为自己真的说服了十二路反王,让他们答应去和金军死磕,并且还用姜姑娘在他们中间留下了不和的种子。 从宋慈这个角度来说,他今天已经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自然是极为满意的。 而姜姑娘看今天这场戏演得滴水不漏,宋慈毫无察觉,她的心中也是异常欣喜。 至于那位站在宋慈他们俩身后的这小姑娘李慕鱼,在大家那里各怀鬼胎的表演,一个个弄得煞有其事。李慕鱼自始至终都在憋着笑,把她的肚皮都快憋坏了! 要说宋慈也没想到,他居然会碰到这么多心照不宣、表演技巧又是极为精妙的骗子。所以即便他目光犀利敏锐,心智强于常人数倍,却做梦也没想到这些人会合起伙儿来骗他。 所以咱们这位顶级的智谋之士,今天却是没发现任何破绽,就此被这些金牌演员骗得死死的。 此时此刻,宋慈的心中也是踌躇满志! 他的心中暗自想道:如今一切都在按着他的意愿向下发展,等到明天这支反贼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又会是怎样的一副景象? …… 于是就在第二天,十二路反王的24万大军拔营起寨向南逼近。等到日上三竿时分,他们终于见到了成都府巍峨的城墙。 此刻正是图穷匕现之时,这场成都府各方角力参与其中的明暗大战,终于到了最后关头! 等到这支反贼军队到来的消息,传到成都府衙门的时候。知府赵玉坤闻讯一边率领着手下的官员向着城楼上赶去,一边在心里七上八下的打鼓。 反贼已经兵临城下,贼兵势大、城池难守。而赵玉坤却是心中彷徨无计,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因为就在昨天的寿宴中发生了那桩离奇的事件,他那位金国六王爷完颜烈被人追着狼狈逃跑之后,从那以后完颜烈就再也没露过面。 赵玉坤也不知道这位六王爷到底是跑了、是死了、还是被人抓住了? 所以他现在没了主心骨,完全不知该用什么样的立场,来应对眼前这些事! …… 在昨天那场寿宴还没办完的时候,赵玉坤就偷偷的把自己的手下找来,让他们去查那个刺杀六王爷的家伙到底是谁。 结果在他手下的盘查之下,终于还是找到了个人的踪迹。 因为这个寿宴,得到消息来参加的人都是成都府里面的官员。所以赵玉坤的手下第一件调查的事就是成都府里面有没有官员失踪。 第1413章:今日大军临危城、我有一计、可退众兵 结果果然被他们查到,在成都府内有一个人名叫宋慈。在寿宴举行的时候,他和他自己手下的20名捕快一起失踪,神秘的消失了。 并且在昨天那位金国六王爷完颜烈一路奔逃的路上,都有成都福的百姓看到一帮捕快围追堵截,撵着一个人跑进了少城坊里的那片竹林。 而在那片竹林里,却发现了二十名捕快扔下来的捕快公服! 也就是说,昨天那个刺杀六王爷,后来又追着完颜烈跳墙而走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宋慈! 结果在赵玉坤知道宋慈的这个人之后,他就立刻止步,不敢继续往下查了。 因为昨天的事情,让人仔细的想起来,实在是太过惊悚诡异了! 当时的赵玉坤在心里一合计,就意识到昨天宋慈的刺杀事件之中,有几点微妙的巧合。 首先第一,宋慈送上去的那幅《快雪时晴帖》,是提点刑狱司万建忠大人奉上来的礼物。正巧宋慈也是负责缉拿盗贼的官员,正好是那位万建忠大人的手下! 并且昨天在出了事之后,那为万大人还是反应最快的一个。当时他立刻就跳出来,给赵玉坤打了圆场…… 事情巧合到了这种程度,这位赵玉坤知府心中忍不住想:会不会这位万建忠大人,就是他命令宋慈干的这件事? 偏偏赵玉坤和万建忠他们两个人,虽然都是在沈墨金批箭下听命的人物,他们之间却相互并不知道对方也是金国一伙的叛徒。 所以就造成了两个人之间各自猜忌,谁也不敢去询问或者查证对方。 这样一来,这位万建忠大人和赵玉坤两个人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极其微妙的关系。 他们两个人谁都觉得对方鬼鬼祟祟的很是可疑,可是却谁也不敢去调查对方的底细!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赵玉坤他们胆战心惊的过了一夜。结果等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们却发现金国大军没来,反而那二十多万反贼来了! …… 等到知府赵玉坤带着成都府所有的官员登上城楼,向下观看反贼的兵士。当赵玉坤朝着城墙下一看,霎时间就觉得自己的脑袋里一片眩晕! “我的天!这么多人?” 赵玉坤就见城墙下大概一里之外的地方,犹如接天漫地、无边无沿的全都是反贼的大军。 二十四万大军,那可真是一眼望不到边。密密麻麻的人如潮涌、刀枪如林! 这一下,赵玉坤就觉得自己眼前一黑!他晃动了一下身形,把手撑在了面前的垛口上。 “完了!” “这么多反贼,还怎么守城?”此时的赵玉坤心中绝望的想道:“就凭这成都府里这三两万官军,就想守住这座城都府?那真是痴心妄想!” 赵玉坤只觉得现在心里悲凉绝望,手脚都忍不住哆嗦起来! 他现在心里最清楚,这座城池,他是绝对守不住的。因为他如今即便是手里有几万官军,那也不顶用! 城里边的州府军队,全都积欠了半年以上的饷银。可是他却在六王爷的命令之下,一粒米一个铜钱都没有给人家拨付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啥样的官军能给他们卖命? 更何况官军上下发放犒赏要钱、招募本地的民夫义勇帮助守城要钱、置办守城器械也要钱! 而他现在手里边,几乎是一点儿银子都没有! 因为之前赵玉坤为了便于他贪墨和转移财物,他不但把那将近一千万两银子的税款换成了银票,还把自己家里所有的资产也都换成了银票。 原本赵玉坤想着,一旦大金国进了成都,说不定还要从他身上往下刮银子。所以对他来说,这些银票又好藏又好转移,就不怕受到太大的损失。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昨天办完寿宴回去以后。赵玉坤这才发现,连自己的家财带着第二次从商户那里借来的税银,总共一千多万兑换来的银票,居然全都不翼而飞了! 所以现在整个成都府,都被赵玉坤这条大蛀虫把老底儿给掏的空空的。而他现在自己手里也是两袖清风——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城下的反贼到了! 你说这世上,还有这么倒霉的事儿吗? …… 之见赵玉坤此刻的脸色,就像是上坟时烧的纸人儿一样面无血色。 他哆哆嗦嗦的转过头来,向着自己身边这些成都府的官员问道:“现在谁还有御敌之策?” “赶紧的吧!要再想不出办法,咱们就完了!” 这个时候,赵玉坤一回头就看见他属下的这些官员一个个相视以目,一排排面孔上全是惊慌失措的表情! “这帮……大废物啊!”此时的赵玉坤,顿时就绝望了! …… 还没等到赵玉坤下属的官员想出办法来,这时就见反贼的队伍之中,一匹战马绝尘而来。 他一路奔到了南门的城楼之下,战马正好在赵玉坤的眼皮子底下停住了脚步。 只见马上的一名贼军小校身材雄壮,衣甲鲜明。他在城楼下一勒战马,抬起头来向着城楼上高声喊道: “城里的官儿听着!十二路大王天兵已到,再不投降,满城格杀勿论!” “你们这些官儿要想活命的话,给我马上出城投降!” 说完之后,只见这名小校一扯马缰,掉头返回了本阵。 就在这个时候,赵玉坤猛然间就听得自己的身后,忽然有一名官员惊喜的喊了一声:“有了!下官有个办法!” “赶快说!”赵玉坤连忙回头,伸着声音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职位不高的年轻官员。 只见这位年轻官员拱手向着赵玉坤说道:“下官成都府押司宋文龙……我有一计,或许能退贼兵!” “赶紧!赶紧的!”这个时候,赵玉坤知府就像抓住了一根儿救命稻草一样。他一把拉住了这位叫宋文龙的小官儿,把他拽到了自己的面前。 就见这位宋文龙急忙回禀道:“城下贼兵势大,不可力敌。不过他们也有弱点……他们可是有足足十二股啊!” “要是这帮人在城下自己打起来,一场内讧之下势必是损兵折将,到时候哪还有力气来攻打咱们的成都府?” 第1414章:十二反王黄金椅、如此妙计、天下之争 “放屁!”只见这时候,赵玉坤一听之下,立刻就气哼哼地说道:“他们这帮人联袂而来,十二路反王合成一股,怎么可能相互打起来?” “就算是他们打起来,那也是因为分赃不均。也得他们打进了成都府之后,因为抢东西打才会起来!” “现在他们眼前又没什么利益,怎么可能发生内讧?” “没什么利益,咱们就给他们送去一点利益啊!”这个时候,就见这位宋文龙忙不迭地说道: “这些反王们造起反来,个个都是心怀帝王之志,哪一个不是奔着当皇帝来的?赵大人只要答应他们这一帮反贼劝降的要求,说是您可以出城投降,然后再送出去一把椅子……” “椅子?什么椅子?” 这个时候,就见赵玉坤大人诧异的打断了宋文龙的话,向他急忙问道。 就见宋文龙向着赵玉坤说道:“就是知府大人公堂上的高背椅!您拿出那把椅子来,弄点金箔往上一帖,弄的金碧辉煌的就行!” “到时候赵知府您就说,这是给城下的大王准备的御座。让他坐在上面,方便接受您奉上的成都府地图、库房清单、还有满城官员百姓的人口名册。” “您就说这是一场正式的献城纳降之礼,然后……” 只见赵玉坤听到这里,他立刻就是眼睛一亮!就见他惊喜的接道:“然后这十二路反王互不相让,一定会因为那把椅子打起来!” 直接赵玉坤听到这里,他也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一脸惊喜的大喊了一声:“好主意!” “赶紧给我找金箔去!找匠人来……先把我那把椅子抬过来再说!” 这一下,赵玉坤听到了这个主意,就觉得自己简直是绝处逢生,霎时间就连眼前的视野都跟着亮堂了! 面前的这个小官宋文龙,真是出了个好计策! …… 以赵玉坤想来,想来这些反王个个都是桀骜不驯,哪个人都憋着想登堂入室做皇帝的心肠。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进城的时候,因为手上没有利益之争,自然不会相互间打起来。 但是他送上去的那把金碧辉煌的椅子,哪一位反王坐上去,他就俨然是十二路反王之首,大家共同承认的皇帝人选! 赵玉坤用脚趾头想都能知道,那些反王见到地位和大义名份就在眼前,他们怎么可能不拼死相争? 所以赵玉坤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些反贼一定会在城下打起来! …… “把官衙花厅前面那个戏台拆了,在城下给我重新搭起来!找工匠,找民夫去!” 只见赵玉坤大声指挥着自己手下的官员,让他们把台子搭到,那些反贼的阵前去。然后单等那把椅子一做好,就往那戏台上面一搁! 同时,赵玉坤还让几个胆大的军士下城,去向反王通报自己即将在城下搭台,准备正式投降的事,让对方先不要急着攻城。 此时大家听到赵玉坤这兴奋之极的一套吩咐,他们不敢怠慢,也立刻就领命去办了。 …… 这里要说一下,关于金箔是怎么贴在器物上的。 古代的金箔贴金工艺,是把黄金打成薄片以后,再用一张张的竹纸分隔开。一层纸一层金片的放在一起之后,再用牛皮纸包裹,反复的捶打上几千几万锤。 在这之后,这些金箔就会变成极薄的形状,几乎可以说薄到了难以形容的程度。 以至于每一张金箔,你想要拿起来的时候,都必须拿着金箔下面吸附着的竹纸。不然的话手一碰,它立刻就会破了! 在华夏,生产金箔有悠久的历史。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金箔,厚度就达到了0.01毫米,也就是一毫米的百分之一那么厚。 要知道,那还是商代时候的事,在后来随着金箔工艺的发展,金箔也是做得越来越薄。 像这样的金箔,通常是用来给佛像和漆器之类的器物包金用的。一张金箔趁着竹纸贴到器物上去之后,再用毛刷隔着竹纸轻轻一刷,把纸往下一揭。那层薄薄的金箔就粘在器物上不会脱落了。 所以这金箔包金的工艺,难就难在锻打金箔这上头。如果要是有现成的金箔,不嫌工艺粗糙简陋的话。只是简单的想将一把椅子上全都贴上金箔,弄的金碧辉煌的……那倒是用不了多长时间。 且不说这一面,成都城里鸡飞狗跳的开始忙活,单说城外。 …… 这时的姜姑娘和宋慈在经过了一夜的休息之后,已经随同着这只反贼大军,一路回到了成都城下。 如今反王的军队正在成都的城墙下列阵,宋慈在旁边冷眼旁观,看着这些军队的阵势排列得整整齐齐,行伍间井然有序,他的心中有也不由得暗自心惊。 此时的宋慈,俨然已经成了反贼之中的谋士。相当于是那十二反王手下有关成都问题的专家。 这个时候,这些反贼的头领看见战阵列好,于是也纷纷汇聚到了一起。 如今这十二个跟天过不去的大王,再加上他们的手下将领还有宋慈和姜姑娘,全都聚在一起,看着城墙上的情景。 等到他义军这边派出人过去劝降之后,随即没用多久,成都城那里就有一个人出城给他们送信儿来了。 其实按说一般城下面临敌军围困的时候,城门基本上是不会打开的,通常来回送信都是用射箭的方式。 不过这一次成都府里的官员既然是要投降,那自然是要派人出去当面说,好歹要比射箭礼貌一些。 等到这些反王接到了成都城内那些人准备投降的消息,就见这些反王一起哈哈大笑了起来! 按理说,攻克这样的大城,是一定要做好付出重大伤亡准备的。 不过既然城里的守军已经准备出来投降,那这自然是一件让人欣喜不已的事。 可是在他们的笑声之中,宋慈一边脸上陪着笑,一心里面却在不停的翻涌起伏! 眼看着宋慈设定好的驱虎吞狼之计,却因为有一方迟迟没能到来,所以即将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境地! 此时的宋慈,他心中的焦灼和急迫,真是可想而知! 第1415章:不知谁在高台坐、谁家旗鼓、响彻天穹 就在这时,只见城门一开。三五十名工匠赶着马车,拉着各种木板梁柱等建筑构件,从城里飞奔出来。 随后就见他们请示了反贼首领之后,就开始在二十四万义军的大阵前方,飞快的搭建起一座高台。 这座台子是已经制作好的现成戏台。这些工匠只要按着构件上边的号码,把建筑构件的榫卯扣和在一起就可以了,所以他们搭建起来的时候也是速度飞快。 等到这个台子初见规模,这时候的宋慈才发现,原来这就是他昨天还在上面登台表演过的,成都知府花厅前面的那个戏台! 随后等到戏台搭建完毕,差不多时间已经过了小半个时辰。只见那些工匠把一卷卷的大红毛毡铺在戏台上的木板上,然后就立刻忙不迭的行礼告辞,赶着马车飞也似的跑回了城。 在这之后,就见点城里一连串的走出来了七八个人。在他们肩上扛着一个架子,架子上摆着一把金碧辉煌、体量宽大的太师椅! 这时候,当那些反王看见这把椅子,大家纷纷来回交换着眼神,还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而此时此刻,宋慈的目光中却是光芒一闪! “为什么这个时候把椅子送出来?时机还不到,这时候还太早了啊!”此时宋慈的心里,忍不住的大声呐喊道! 原来送出这把椅子的这个计谋,根本不是那个献出计策的成都府小官“宋文龙”的主意,而是出自于宋慈的计策! 之前在宋慈的估计中,等金国的军队和反贼的二十四万大军在城下硬碰之后。由于双方的实力相差实在太过悬殊,所以他料想胜利的一定是反贼这一方。 在这之后,等反贼他们消灭了这支一千人的金国铁骑,想必也是损伤惨重。 以宋慈的心里想来,当时那些反贼的心里,一定会有些反王会因为自己的人损失惨重,而暗自心疼和愤怒。 而另一些反王,则会因为自己的队伍损失不大,甚至是毫发无损而沾沾自喜。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反王的心中已经是嫌隙暗生,到时候才是城里把这把金灿灿的椅子拿出来的最好时机! 只要城里的大宋官员说要请大王上座,然后再进行受降仪式。就一定会让这些反贼开始内讧,让他们自己打起来简直是毫无难度! 昨天宋慈在沈墨的手里,靠着劫持姜姑娘逃脱之后,他那时候已经意识到了一点,就是绝不能让金兵进城! 同时,宋慈也不能让反贼夺得这个花花锦绣的成都府。所以他才飞快的想出了这个办法,并且把这个办法,用书信的方式告诉给了跟自己关系不错的一位官员宋文龙。 宋慈在出城之前,让人带给宋文龙的这封信里,宋慈让他在最关键的时刻,等到城下的反贼将金军消灭殆尽、快要攻城的时候,再献出诈降送椅子的挑拨之计。 可是,让宋慈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把椅子居然在这个时候送出来了! “这可麻烦了!”此时的宋慈心里边一边暗恨那个办事不力的宋文龙,一边推演了一下后面要发生的事,他顿时就是大惊失色! 此时宋慈的心里想道:万一要是这些反贼现在就打起来,等到他们自己人杀得两败俱伤,打得不亦乐乎之后。那个时候金军铁骑再出现,可就全完蛋了! 自己这一招挑拨离间之计提前使用的结果,就是金国军队会摧枯拉朽一般,打败这些内斗中大伤元气,一片混乱的反贼,然后金军回头就会攻下成都! 如果要是变成这样的话,那自己岂不是什么好事都没做成,反而帮了个倒忙吗? 把宋慈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就觉着自己的心,都要揪揪在一起了! …… 宋慈和不知道,他这个计划固然是好的,但是那位宋文龙现在面临的压力也是实在太大了! 在城墙上的宋文龙眼中看来,城下的金国军队没有如期出现。可是二十来万反贼可是已经兵临城下了! 一旦反贼开始攻城,成都哪里还有丝毫的反抗余地?不要半个时辰,成都就会被反贼冲破的! 所以宋文龙只好提前把这个“椅子计”给赵玉坤他们讲了出来。以至于造成了现在这样的结果! …… 而这个时候,一直站在宋慈旁边的姜瑜馨看着宋慈脸上的神情。姑娘的心里已经是清清楚楚。 原来这把看起来庸俗至极的金色大椅子,又是出自这位宋先生的手笔! 此时的姜姑娘不由得心中暗自好笑,宋慈这可真是棋差一招,满盘皆输! 原本宋慈的智谋和心机,其实并不在沈墨之下。 可是宋慈在这一次和沈墨的交锋之中,就因为沈墨有无锋老人苦苦经营数年的黄道计划,有手下无数的精兵强将和忠勇之士,所以沈墨处处都占了先机。 可是反过来,宋慈却因为自己势单力孤,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信任,所以屡屡落在下风! 姜姑娘都可以想象得到,若是这个世上没有沈墨,那要是论起心机智谋来,谁还能是这位宋慈的对手? 就在他们心中各自想着心事的时候,就见从城里的哪些民夫已经将椅子抬了过来,端端正正的将它摆放在了高台的正中。 随后,就见随同民夫出来的一位大宋军汉,向着这些反王们施礼说道:“诸位大王!” “我家成都知府赵玉坤,唯恐动起刀兵伤损两方军士,荼毒城中百姓,所以赵知府决意向诸位大王投诚。” “稍待片刻,赵玉坤知府就会拿着蜀中的官员名册,本地的山川地理图,还有府库中的银两、粮食、兵器清单,出来向大王投诚。” “一会儿还请诸位大王中的首领在这把椅子上就坐,接受我们赵知府的降书顺表,然后就请大王率军入城……小的先行告退了!” 说完了话之后,就见这名军汉忙不迭的跪下来施了一礼,然后就带着那帮抬椅子的民夫,飞一般的返回了成都城内。 如今这十二路反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的心里也是暗自合计着:事情到了这一步,下面该怎么办啊? 第1416章:天际铁骑卷云来、须臾之后、必在血海 等到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在场的伍朝阳他们都开始考虑着一件事: 他们是应该接着扮演反王,为了抢椅子争吵起来?还是就此结束宋慈面前的这场戏? …… 其实在昨天夜里休息的时候,姜姑娘已经和自己这些手下见过面了。 毕竟宋慈当时再怎么想保护姜姑娘,他们俩也是男女有别,俩人怎么也不可能住在同一个营帐里。 所以当时在李慕鱼的掩护下,姜姑娘就偷偷的出了营帐,和这十二路反王见了一面。 就在当时,姜姑娘已经和伍朝阳他们这些人说清楚了。这个宋慈在统帅沈墨的心中,是一位无双国士!统帅一定要将他心服口服地拿下再说,其余的事情全都不重要! 如今在沈墨的努力下,整个成都府单薄的城防已经像是一个破灯笼相仿。无论谁上去一脚都能踹个粉碎。所以成都已经是瓜熟蒂落,完全不用再去担心。 至于那些伪装金国军队的女真暴风营,其实是沈墨用来防备万一的。 因为毕竟成都府里,现在的投降官员们,他们一直以来都以为自己投降的是大金国,如果一下子换了主子,难保在他们那里不会产生什么变故。 所以沈墨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这一千女真暴风营来到了成都城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姜姑娘的介绍,这十二路反王已经全都清晰的明白了沈墨的用意。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还接着往下演不演? 要是接着演下去的话,待会儿越吵越激烈的时候,他们要不要回去自己的军队,各自带领着兵将在城下真打一回,给那位宋慈看看? 这也太荒唐了吧!伍朝阳越想就越觉得这事儿不可能,不过有统帅的命令在上面顶着,他也没办法。 于是伍朝阳一跺脚,决定先吵吵起来再说。反正自己兄弟横竖也打不起来,这十二个人相互骂娘好歹还能对骂上一阵,也算是拖延时间了。 等到伍朝阳和这其余的十一位反王打起精神,正要为了争夺那张金碧辉煌的大椅子,相互间破口大骂的时候。 就在这时,就听天边传来了一片

相关推荐: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生存文男配[快穿]   寡妇门前桃花多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倒刺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小公子(H)   祸国妖姬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老师,喘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