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虎先生(人兽H) > 第158章

第158章

生活,对他们而言已经像是天堂一般! 他们的老婆妻儿住着成排连片的楼房,享受着暖气和自来水,以及高薪俸带给他们的优渥生活。所以这些女真族战士即便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也丝毫没有表现出对这片故土的眷恋,而是一路上兢兢业业的护持着沈墨的队伍一路向前。 一直到了15天之后,接近了十月中旬,沈墨的这支军队终于接近了金国和西夏的交界处。 如今他们脚下所在的这个位置,就是后世的山西。 沈墨的南面300里外,就是汾州。而正东方向200里就是太原府。 眼看着他们已经和西夏国界近在咫尺。沈墨随即率领队伍停了下来,开始等待项嫦儿派来的信使。 对于沈墨来说,他现在跟西夏的关系,其实十分复杂。 首先就是他跟项嫦儿关系异常亲近,由于他近期对西夏作出的大笔援助,还有帮助项嫦儿夺取西夏政权的举动。所以沈墨根本不用担心在这个阶段,项嫦儿会对他产生什么不利的念头。 而另一方面,沈墨在西夏除了项嫦儿和她的妹妹元灵儿两个盟友之外。整个西夏却几乎没有人知道,沈墨其实是西夏这边一伙儿的。 此刻,对于西夏君臣而言,沈墨还是那个远在大宋东南,曾经干掉他们三万西夏铁鹞子的凶手。同时他还是派遣死间,让他们的谍王“老人家”暴死的那个奸贼沈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项嫦儿也不能大张旗鼓的将沈墨的军队引到西夏的境内。她只是按照沈墨的要求,提供了这次作战的具体情况。让沈墨自己进来,爱怎么看怎么看。 所以沈墨现在的形势是:他身处在敌国大金的境内,准备进入敌国西夏的国境,观看敌国蒙古军队的情况! 简单来说,他现在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敌人! …… 在这一路上,包括现在扎营休整的期间之内,沈墨的心里也一直都在思索着一个问题。 历史上,南宋从直面蒙古大军一直到被灭国,一共经历了45年的时间。可以说它是在蒙古族征服全世界的过程中,耗费时间最长,才打下来的一个国家。 可是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差不多每一个熟悉这段历史掌故的人,都会给你一个截然不同的回答! 首先有人会说,宋代的军事实力其实并不弱,当他们拼死守卫自己国家的时候,战斗意志和战斗力也都是很不错的。 这一点当然没错,历史上的钓鱼城战役,还有襄阳以一城对一国,一场攻守之战足足拖了蒙古六年,这么多的著名战役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还会有人说,南宋长时间没有败亡的原因,就是蒙古人习惯的在平原上以骑兵大迂回、大纵深的作战。 第1180章:遥望当年天下事、千里血泪、四十余载 所以他们一过了秦岭之后,到了江南多山水网地区,蒙古人的运动战速度就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再加上蒙古水军根本不行,所以才让南宋坚持了这么长时间。 这个答案当然也是可圈可点,基本上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 当然,以沈墨自己而言的话,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截然不同了。 以沈墨看来,此刻的蒙古还有将来的元朝,他们征服南宋之所以花费了四十余年的时间,其实跟他们的内部动荡有着极大的关系! 首先,就是在蒙古彻底覆亡了西夏,又将金国灭国之后。他们刚开始攻伐南宋的时候,却立刻就产生了一场内乱。 那是在1235年到1241年的六年里,蒙宋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双方各有胜负。后来南宋名将杜杲、孟珙大败蒙古东路军,孟珙大败蒙古西路军,短时间内使蒙古大军的攻势受挫。 就在这时,窝阔台汗驾崩了,你说巧不巧? 那时候,窝阔台汗的夫人“脱烈哥那”违背了窝阔台在位时,指定阔出的儿子失烈门为汗位继承人的意愿。这娘们儿立了自己的儿子贵由为汗。至此让蒙古陷入了一片内乱。 就在脱烈哥那这个女人摄政的五年时间内,整个蒙古除了内斗几乎毫无作为。当时的南宋发现这场仗,打着打着忽然就没了下文,他们想必也是惊喜异常。 然后,当蒙古人终于调整好了自己的内政,准备再次攻伐南宋的时候…… 1248年,贵由率领十几万大军西征,同拔都大军对峙,期间莫名其妙就死了。于是蒙古再次陷入争夺汗位的内斗之中。 好不容易,当蒙古人又重新决出了新的大汗之后,承蒙老天眷顾,蒙古又发生了一次奇异的事件。 1259年7月,蒙古国第四任大汗蒙哥在南征南宋之时,被我英勇的钓鱼城守军斩首成功,一下子挂了! 随着蒙哥汗的死,他的弟忽必烈与幼弟阿里不哥又开始了争夺汗位的争斗。所以这次的分裂内斗,又再一次给南宋带来了难得的和平。 可是让人痛惜的是,在这段时间之内,南宋有30多年的时间用来整顿兵马、加强实力。 可是他们却在纸醉金迷之中,毫无一丝进取之心,而是白白的浪费了老天给他们的最后一次机会。 在这段时间之内,蒙古人实际上一直在为进攻南宋做着缓慢而坚定的准备。 他们针对南宋坚固的城墙,特意从西方带来了大批的匠人,制作了可以用来攻克坚城的巨型投石机。 同时,他们在战争中还大量的俘虏了南方的士兵,蒙古人将这些仆从军大量用于攻打南宋的战争中。这使得他们只善于骑兵战术,而不善于水战和攻城这个短板,得到了彻底的弥补。 而此时的南宋呢? 说起来,真是足以让人恨得牙根儿都痒痒! 这个时候,奸相贾似道在津津有味的玩蛐蛐儿,而襄阳、樊城在被围困攻打了三年之后,宋度宗才知道他的大宋被人侵略,大战都已经打了三年多了! 有这样的君臣之后,战争的结局当然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于是,在蒙古人最终整合在忽必烈的手下之后。 1268年,蒙元南征,用兵襄阳。 至此之后11年,一直到1279年的崖山海战,南宋彻底覆灭。 …… 所以在沈墨看来,即便是在南宋末年的那个时候,也是军民英勇,把一场守卫国家的战争打得可歌可泣。 只是当时的敌手太强,而与之相对的,南宋当权的皇帝与大臣又实在太过无能,所以南宋才会覆灭在元朝的手里。 然而,在这个时代,在蒙古人大军征伐之路的前方,忽然多了沈墨这个坚定的阻拦者! 一直以来,沈墨的所有的精力全都集中在一件事上面:他要干掉蒙元这辆势不可挡的战车,让他们折戟沉沙于大宋疆土之上! 所以沈墨处心积虑,一丝一毫也不敢松懈和放松。他拼命的发展自己的实力,打造出了一只灵活强悍的武装。就是准备应对将来那一次宛若天崩地裂一般,席卷天下的灾难。 而沈墨这一次,终于要直面一直存在于他想象中的那支蒙古军队了。 究竟他们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就和历史上的记录别无二致? 按照沈墨的发展,他能不能在几年以后,强盛到足以和蒙古大军正面相抗?这些事在沈墨的心中,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把握。 可是,如今他终于能看到了。 他要亲眼看一看这支军队,找到自己战胜他们的方法。此后有针对性的发展出一支,比蒙古人更强的钢铁之军来! 这一切,就像一幅画卷一样,眼看就要从沈墨的眼前慢慢展开。 在沈墨的将来几年之内,发展的方向和战争策略,全都会围绕着他这次所闻所见的情报所展开。 所以,即便是连连穿越敌国,即便这一次的行动凶险万分。沈墨也是义无反顾的领军直上西北。 因为这是他穿越到南宋以来,沈墨绝不允许自己错过、也是对他最为重要的时刻! …… 等到沈墨在金国和西夏边界扎下营盘,等待了两天之后。在十月十七的那一天,他终于等来了项嫦儿派来的信使。 当沈墨打开了项嫦儿的信之后,随即他就把心思沉浸到了这封信之中。 只见信纸上,项嫦儿娟秀细腻的笔迹写道: “孛鲁西征之事已经证实,蒙古军八万将于不日攻入西夏。蒙军路线由东向西,直取我大夏银州……” 看到这里的时候,沈墨立刻松了一口气! 银州就在他面前的两百里,蒙古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线,那么沈墨这次的观战就容易多了。 因为蒙古军若是由西向东,从西夏的西面黑水镇燕军司和西平军司方向进攻的话。沈墨要想观战,他还得穿过整个西夏才行! 既然这场战斗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打响,那就简单了。 随后,当沈墨接着往下看时,只见这封信后面又接着写道: “我大夏领军将领为大将塔海,率军为:左厢宥州路、右厢甘州路、贺兰军、以及灵州军共十七万,奔赴银州拒敌。” “塔海所率贺兰军监军司正将李灼绝,率其麾下贺兰军三万参战。郎君弓弩铁网,尽在其手焉。” 第1181章:百胜之军谁料想、血战之地、真龙暗藏 “李灼绝此人,为西夏李氏王族远枝,才华智谋皆一时之选。奈何其人少年骤得高位,步步顺遂,至其微有狂傲不驯之相。” “此番大战,于我大夏实生死之战,存亡在于一役耳。总赖郎君所助,我大夏乃有喘息之机。妾千里思君,唯孜孜一念,望郎君顺遂万胜而已。” “妾项氏泣于兴庆府灯下。” …… 看完了这封信之后,沈墨一边拿出打火机将它烧掉,一边在心里想着信里的内容。 十七万对八万,原本西夏有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可是西夏对上的是蒙古军队,那么这项优势,简直就可以说是笑话了。 要知道,六年前哲别率军西征,一举灭了整个西辽,打下了这个比西夏国土还大的国度。当时他也一共才带了两个万人队! 所以在历史上,孛鲁率领着这支8万人的大军攻打西夏的时候。蒙古军凭此一战,就将西夏最强的十几万军队消灭的干干净净。 自此,西夏被打得人人胆寒,无力再战,才为它日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至于西夏统军元帅,那位塔海将军。想必也是在当年那场战斗中被人杀了,或是被俘虏了吧? 沈墨想到这里的时候,他摇了摇头。 这一次有了他援助的武器,西夏虽然不至于反败为胜,将那八万蒙古军杀得大败。但想必西夏好歹会留下一些精锐来,作为日后抵抗蒙古军的力量。 至于这场仗打成什么样,那就只有沈墨亲眼看了才知道! 随即,沈墨向他的下属下达了命令:“全军拔营,直奔西夏银州!” …… 沈墨率军出发,直扑夏金两国国境。他在避开了金国的边境哨探之后,很快就进入了西夏境内,到达了银州附近。 虽然此时他的心情很激动,但沈墨还是要理性思考自己如何观战这个问题。 要说在战场上,观看双方来上一场大厮杀,其实这件事情是很不简单的。首先第一件事,沈墨就要找到双方对战的战场。 在这方面来说,还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西夏军队虽然是防守反击,抵抗侵略。但是此时的西夏并没有像南宋那样修筑城池的实力和技术。 所以,即便银州是西夏重要的防守节点,它的城墙也基本上属于那种一人多高的夯土墙。当沈墨贴近观察的时候,发现土墙上甚至连块砖都没有。 所以这次西夏和蒙古的决战,西夏决不可能守城,而是依然以野战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沈墨只需要在蒙古军队进逼过来的方向上,找到一个能让双方军力铺开的巨大战场就可以了。 对于西夏来说,他们坐拥十七万人的军队,有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所以他们不可能会选择一个狭窄到不便发挥自己人数实力的战场。 而蒙古兵呢,恰巧同样也是如此! 蒙古人这次虽然在人数上是劣势,但是骑兵的骑射也是需要宽大的战场,才能够发挥得出他们的优势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银州东面白银峡之外那片宽阔的平原,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双方决战的场所了。 而沈墨想要接近这个战场,最难的一个问题,就是他该如何隐藏自己。 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山坡往上一趴,就可以居高临下,看双方开打那么容易! 要知道蒙古人作战,通常一日一夜的强行军,就可以达到600里之外。而他们在战场上放出的探马,经常都会遮蔽和覆盖方圆200里以内的范围。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蒙古军队的视野开阔,控制范围极大。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做出安全的机动,而不会担心被人包抄后路或者四面合围。 但是这种形势对于沈墨来说,却是极为不利。 因为沈墨要观战的那个位置,距离战场不能超过1500米。换句话说,他需要接近的这个距离,绝对会处于蒙古军队的控制之下。 在这种情况下,沈墨就要想出一个足够安全的隐蔽办法了。 基于以上的这些情况,沈墨随即就做出了一个行动方案,并且交给狼人阿旺的斥候队去落实他隐藏的地点。 如今阿旺和他的手下的那些狼,一回到自己熟悉的戈壁沙漠地带,此刻他们连狼带人都已经撒了欢儿了。甚至连沈墨都能感觉到他们心里的那种舒适和惬意。 只见精神抖擞的狼人阿旺立刻就按照沈墨的要求,飞快的给他找好了预设地点。 阿旺这次找到的地方,是白银峡余脉附近的一个小山包。 这里居高临下,距离战场很近,大概从山顶上到战场的中心位置,直线距离只有一千米不到。 而且这个小山包看起来,形状很像一个生日蛋糕。它虽然不高,但是四面却很陡峭。 这样的地形,靠着骑马向上攀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这样就使得蒙古军的探马和西夏军的哨探,爬到那上面搜查的几率变得很小。 沈墨也觉得这个地方不错,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作出了下一步的安排。 首先,沈墨就在那个小山包上,就像是土拨鼠一样给自己挖了一个洞。这个洞只能容下三四个人不到,开口方向正好冲向了白银峡外的战场。 沈墨让人把挖出来的新土运到别处之后,他还用特意用茅草和灌木编织了一个盖子,扣在那个洞口上。 这样的话,即便有人上来搜查,他们都不会发现这地方其实藏着几个人。因为平常的时候,实在是没人朝一块看似正常的灌木丛里踩上几脚的。 狼人阿旺在检查了这个藏身地点之后,他还热心的叫上来几头野狼,让他们在这周围转圈的方便了一下。 这种野狼的排泄物带来的强烈味道,会使下面双方军队中带来的猎犬,离得远远的就望而却步。 这样可以避免沈墨在洞中潜伏的时候,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被斥候探马的猎犬嗅探到。 经过了这样一番准备之后,沈墨随即远远的放出了自己的探马——现在主要就是阿旺的狼群了。 第1182章:西夏党项十七万、千里狼迹、云霄鹰扬 随后,沈墨命令王云峰将自己的特战队远远的带离战场,重新回到金国境内的安全区域。 现在那个小山包上,只留下了沈墨、阿旺和他的狼群。还有沈墨的贴身保镖李凌杰,外加利州路老兵王桐。 这四个人组成的队伍,就在这个小山包的土坑里埋伏好,外围则是由五六只野狼作为警戒。 随后,他们就在等待之中,度过了漫长的一天一夜。 晚上的时候,地处西北的银州,温度已经达到了零下十四五度左右。幸亏沈墨他们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四面不透风的地洞,所以温度还不算太低。 而沈墨他们就像鼹鼠一家一样,在地洞里点着酒精炉,用它来取暖和加热食物,慢慢的度过了这一天。 等到次日的黎明之后,当沈墨顺着洞口,拿着望远镜向外看去的时候。他发现来往于白银峡的哨探人数已经开始陡然增多了起来。 一队队的斥候,在白银峡的东面和银州城之间络绎不绝的穿梭来往。 显然,蒙古大军已经向这边逼近了! 随后,阿旺的狼群也传来了最后一次消息。 在远方有一支庞大的骑兵,正在四五十里之外,向着这里滚滚而来! 沈墨静静的看着东面的天空,此时的白银峡还是一片空旷寂廖,四野无人。只有尖利的风声在空中呼啸,四下里就有如一片亘古未曾有过人迹的荒野。 而此时此刻,沈墨却猛然间在高空发现了一大片鹰隼,正在云层上面翻腾飞翔! “这些兀鹰是很聪明的,”这时候,就见利州路老兵王桐趴在沈墨的身边说道: “他们会跟随大片的人类军队,啄食军队丢在沿途上骨头和皮毛上的残肉。” “每当有一场大战发生的时候,总是这些家伙抢先到达战场。似乎这些东西,他们天生就能感受到将这里将会发生一场大屠杀,将会有他们怎么也吃不完的尸体和腐肉。所以方圆百里的鹰隼,经常都会集中在即将发生一场大战的战场上。”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蒙古人自己驯养的猎鹰。” 听到这里的时候,沈墨猛然间吃了一惊! 然后他回过头,向着王桐看了看:“这些猎鹰会不会成为蒙古人的哨探,居高临下的为他们做侦察?” “这是不能的,”只见王桐摇了摇头:“蒙古人喜欢养猎鹰,作他们打猎的助手。有的时候一只上好的猎鹰捕回来的猎物,甚至可以养活一家子人。” “据说成吉思汗的十一世祖‘孛端察儿’被家人抛弃后,就是依靠他养的一只猎鹰捕来的猎物维持生存的。后来孛端察儿的后代繁衍起来,就形成了铁木真现在的姓氏孛儿只斤氏。” “蒙古人喜欢鹰,甚至他们几乎所有的猎犬全都用各种鹰的名字来命名,但猎鹰是不能给他们做哨探的。” “那就好!”听王桐说到这里,沈墨点了点头道:“要是有猎鹰作为他们的眼睛,特么的这帮蒙古人就更难缠了!” 沈墨他们这些人就这样在土洞里又等了一会儿,一直等到时间接近中午的时候,银州城那边也开始了行动。 一队队的西夏军队开始出城集结,眼看着数万人的大军从银州的四个城门出发,很快就在城外结成了几个庞大的军阵。 只见这军阵中间,打着一个三丈多高的红色大纛。由于离得太远,沈墨也看不见那个主将到底长什么样子。 不过这支军队随后就从银州城下出发,穿越了白银峡,徐徐在沈墨预想好的那个位置上排列战阵。 等到这支十七万人的军队排成了一个严整的军阵之后,随后西夏士兵就在将领的命令下,下马坐在原地休息。 沈墨现在高临下,距离西夏军队的中心大概只有一千米远的距离。他举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西夏军的阵型。 只见西夏军的阵营之中,所有的军士分成了径渭分明的四个大阵。这里边少的大概只有3万人左右,而大的却有5万之多。 通过阵型中军士的数量,沈墨可以观察出来,这大概是按照左厢宥州路、右厢甘州路、贺兰军、以及灵州军四军的建制各自成军的。 这些西夏军统一穿着原色皮板制成的军服,远远看去犹如一片土黄色的浊流。他们中间基本全都是骑兵,士兵的身上和马身上都插满了弓箭和长枪弯刀等兵器。 他们西夏人的军阵排列得并不算很整齐,在原地休息的时候,更是显得有些乱哄哄的。 但是根据沈墨的眼光看来,这些士兵们动作彪悍沉稳,十几万人的军阵中,马匹全都收拾的老老实实。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支战斗力强劲的部队,基本上全都由久经战阵的士兵组成。 这可是西夏全部的精锐所在!沈墨看了之后暗自点了点头。仅凭他们列阵的情况来看,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就是不容轻视。 “全都是西夏老卒。”这个时候,利州路老兵王桐远远的用望远镜看着下面的场面,他一开口,也给出了跟沈墨差不多的结论。 “虽然这里面的重甲骑兵并不多,大概只有四万左右,但是这支部队里,要是随便拿出四五千人来放到大宋,都是一支难以对付的强敌!” 只见王桐看着这些他昔日的敌人和对手,一边咬着后槽牙一边冷冷地说道:“特么的这些玩意儿,最善于打顺风仗!” “每次打仗的时候,铁鹞子冲阵、轻骑兵袭扰,一旦我方阵型开始混乱,或者是被迫开始后退,随后这帮家伙就会尾随而至。” “这些轻骑兵,往往能在百余里的纵深之内追杀溃逃的大宋将士。他们一路照着后背砍杀我们的士兵,直到追得血流成河!” “不过这些西夏人,若是能顶住他们的第一波攻击,或许还有后面还有的打。” 如今这位老兵王桐说的分外朴实直白,沈墨一边听着他的讲述,一边已经在脑海里勾勒出了这些西夏轻骑兵一边打着呼哨,一边怪叫着挥舞着手中的弯刀,不断纵马追杀汉军士卒的情景。 第1183章:万里烟尘今何往、白银峡谷、不败之王 “虽然这些玩意儿死不足惜……”这时候,就见沈墨伸出手来,拍了拍王桐的肩膀:“但是现在,咱们通州需要西夏来为咱们争取时间。” “所以下面这些西夏士兵,这次却是死得越少越好。” “你说的对,统帅。”这个时候,就进王桐也转过脸来,向着沈墨点了点头: “要是这些党项坏种,能给咱们拖上两三年,到时候咱通州的军队会变成多厉害,我都不敢想!” 沈墨麾下的这位老兵王桐,跟随沈墨的时日也不短了。他现在早已非昔日可比。 所以王桐虽然对那些西夏士兵恨之入骨,但是在沈墨战略思想的影响下,此时他的心里也在盼着西夏能夺取这次战斗的胜利。 …… 随即,沈墨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了那个暗红色的大纛下,一排披着赭红色斗篷的战士中间,簇拥着的一个穿着金甲的将军。 只见这位将军身边,跟着四五百极其精锐的西夏战士,每个人都是人高马大,分外彪悍。 而他本人则是在金盔的下面,露出了一片花白的头发编织成的发辫。 这位老将军肩宽背厚,身形显得分外魁梧。他座下一匹高大的河曲战马,浑身上下呈现出一片犹如阴云密布一般的铁灰色,上面还带着犹如雪花一般,铜钱大小的白色斑点。 在沈墨的望远镜下,只见这位老将军正汇合了身边几位将官,在那里一边观察对面的情景,一边对身边的人说着什么。 “看起来,这就是那位塔海将军了。”沈墨见到他之后,心中暗自想道:“也不知这个老将军,到底战术水准如何?” 在沈墨的身后,狼人阿旺已经把整个身体都趴在了地上。只见他猛然间把紧贴在地面上的耳朵抬了起来,举头向着沈墨说道: “来了!” 就在狼人阿旺说出了这两个字之后,沈墨就觉得精神一振! 那些蒙古兵,眼看着就要到达战场了! 就在此时,只听下面的西夏军阵中一连声的牛角号声此起彼伏,开始不断的吹响。 塔海将军身边的那些将军们纷纷纵马奔驰,向着四面八方跑回自己带领的军阵。而此时此刻。沈墨就见下方的西夏军阵里,就犹如一片沸腾的泥汤一般翻滚了起来! 无数的西夏战士从地上,倾刻间一跃而起! 他们将角弓的弓弦上好,整理自己的羽箭和兵刃,然后各自勒紧了盔甲,仔细的调整着战马的肚带。 在这之后,这些战士并没有急着上马,而是手握着马缰绳排列整齐,远远的看着白银峡对面平原的前方。 随即,沈墨就在远方的天际,看到了一条遮天盖地的黑线,向着这边滚滚而来。 此时此刻,蒙古军距离还有十五六里。但是马蹄声震撼大地的声音,已经像是在天际滚动的雷霆一样,隐约沉闷的不断响起! 这一片犹如洪水奔腾而至的浊流,就是名扬天下的蒙古大军! 这些被欧洲人称为“黄祸”的蒙古人,被欧洲西亚人惊骇欲绝地命名为“上帝之鞭”的东方侵略者,正携裹着雷霆之势,向着白银峡这边滚滚而来! …… 这是历史上蒙古人最为鼎盛的时期,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此刻他们纵横天下两万里,正是所向无敌之际! 能够拦住他们马蹄的,只有无边无际的大海。这个时代所谓的强国,全都在他的马蹄下颤抖战栗。这支军队所代表的凶残与毁灭,在世界的历史上,成为了一条永远抹不去的深深伤痕! 看到这一条黑线接近的时候,沈墨不由得在心里嘟囔了一声:“去你妈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 沈墨心道:凡是说出这话的人,全都应该尝尝自己家里被强盗摧残涂炭,财产被掠夺殆尽,家人被无故残杀,妻女被人淫辱的味道! 这是蒙昧与野蛮摧毁了文明,他们就是一群只知杀人抢掠和奸淫的暴徒! 此时此刻,沈墨终于亲眼见到了这支无敌于天下,又是历史上从为有过如此凶狠残暴的大军。 只见遥远的天际,那条黑线慢慢的越来越近,逐渐的变成了一股滔滔而至的滚滚浊流。 当沈墨的望远镜里,终于看到这些士兵的形象的时候,只见他猛然间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马上的这些士兵毫无阵型可言,完全就像是在漫荒遍野的散落着。 他们骑乘着身量并不高的蒙古战马,在纵马前行的时候,沈墨感受到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带着奇异韵律的姿态。 见到这些人骑马的时候,沈墨这才知道之前自己所谓的“人马合一”,完全就是扯淡! 只见这些蒙古人胯下骑着战马,身形却没有丝毫颠簸和耸动。他们就像战马身上的马头一样,仿佛是天生就生长在这匹战马上的。 在蒙古马向前冲越奔跑的时候,马上那些骑士的身体自然而然的左右倾斜,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姿态。 而那些战马,表现得简直就像是他们的舞伴,随时随地都在和这些骑士的姿态,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 这些骑手让沈墨看起来的时候,他觉得就像是一个个技术精妙的舞蹈家在一边向前奔跑,一边踏着舞步舞蹈一般!他们的人和马,居然像是只有一颗心脏、一个心灵! 这样的骑术,已经让沈墨本人觉得远远忘尘莫及。而在他面前的这一支数万人的蒙古大军之中,居然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当他们奔跑得更近了一些之后,透过望远镜,沈墨看到他们的身上穿着用未曾硝制的兽皮制作的衣服,有的上面甚至还带着皮毛。 这些蒙古兵,远远看上去衣衫褴褛,身上一条一条的垂着不知是毛边还是破布一样的东西。看起来他们就犹如一群在荒野中,风餐露宿了不知多久的野人。 在沈墨的望远镜下,只见这些士兵脑袋顶上剃秃了一片。前头为马鬃式,左右缯辫。这就是古代蒙古平民经常梳的发型“椎髻”,也就是蒙古人自己俗称的“三搭头”。 第1184章:边陲之地金鼓响、万人冲阵、戈壁群狼 他们的脸上全都布满了脏污和污渍,简直就像是自打出生以来就没洗过脸似的。 就是这样一群看似破破烂烂,甚至没有统一的军服,行动起来也好似一盘散沙的部队。可是在沈墨的眼中看起来,他的一颗心却慢慢的提到了嗓子眼儿! 这支军队,他们身上几乎每一个细节,完全都是为了长途奔袭和作战而准备的! 那些看似破烂的衣服还有脏污的脸,却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保证他们的身体温度和皮肤不受伤害。 而他们的支看似散漫的军阵,却是让沈墨越看越心惊! 足足几万人的一支骑兵,他们在行军的过程中竟然没有丝毫的相撞和碰触,更没有发生一例翻倒和踩踏! 在这些蒙古兵看似毫无规律行动的表面之下,是他们严明的纪律和绝顶精湛的骑术,才能做到如此的精准! …… 只见这支蒙古军队,在三四里远之外停下了脚步。 漫无边际的骑兵军阵说停就停,居然也没有一丝拥挤和混乱。 在这之后,只见那些蒙古人好整以暇的跳下了战马,开始穿戴自己的头盔和铠甲,将弓箭和兵刃准备好。 之后,所有的蒙古兵士都换过了自己用于冲阵的战马,然后每个人的备用战马和辎重,就从后方带离了战场。 这些蒙古军人普遍都是一人六马。当军阵中的战马被带离战场之后,随即这支蒙古军队的人数才真正显露了出来。 “大概六万左右,”沈墨居高临下,一眼就判断出了一个大致的数字。 明明是八万大军来此,但是却有两万人不知去向。沈墨都不用想就都知道,另外的那两支万人队一定就像是狼群一样,潜伏在战场的四周! 蒙古人的战术狡猾多变,最善于多点进击。所以沈墨这一次没见到所有的军队,这一点也在沈墨的意料之中。 而此时此刻,眼看着蒙古军的进攻准备就要做好了。 “西夏军为什么不在蒙古人准备战斗的时候,冲过去趁机掩杀?”这个时候,沈墨旁边的李凌杰看着下方的情景,用诧异的口吻向沈墨问道。 “因为他们追不上!”只见沈墨叹了口气,向着李凌杰说道: “你别看他们这些蒙古军,跳下马来穿戴盔甲。但是这边的西夏军一旦要是放弃了自己严整的军阵,想要趁机冲上去捡个便宜,那他们立刻就会正中蒙古人的圈套!” “这支蒙古人的部队想要撤离的话,西夏人绝对追不上。而这边的西夏人一旦开始追击,放弃了自己严整的阵型,那他们给这场仗还没打,就已经输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李凌杰惊讶的吐了吐自己的舌头。而旁边的狼人阿旺则是小声的嘟囔道:“真像是我的狼群……” “没错!”只见沈墨一边说着,一边把眼睛凑向了自己的望远镜:“他们这些蒙古人,就是在围猎之中学习的战术,狼群就是他们的老师!” …… 此时,看着下方两面对阵的情景,沈墨的心中暗自想到:“看来那个塔海还是挺沉得住气的,这么大岁数果然没白活!” 随后,就在蒙古人准备好了之后,他们毫不犹豫的就开始了第一波攻势! 随着蒙古军中的号角吹响,军阵中一支军队越阵而出。成千上万匹蒙古马一齐向前奔跑,这支准备冲阵的军队一经出发之后,就如流水一般,在行进中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阵型。 当蒙古骑兵坐下的马匹开始逐渐加速的时候。只见一个弯月形的骑兵军阵,已经在疾速奔跑中快速成型。沈墨一眼就看出来,这支军队的人数,正好是在一万人上下。 这是一个蒙古万人队,正由它的万夫长率领,对西夏军队开始了犹如狂风烈焰一般的袭击! 马蹄声震撼着大地,数万匹战马的铁蹄发出的隆隆响声,震得沈墨所在的土洞里,洞壁不断的刷刷往下掉土。 而此时此刻,山下的西夏部队,这时候才开始跳上战马。 只见这些西夏的党项族士兵全都坐在马上,各自手持着弓箭,看着对方滚滚而来的军阵。等着对方进入弓箭射程。 而这支蒙古人的部队,此时已经将速度提到了极致! 只见他们战马之间相互的距离并不密集,反而显得有些稀稀落落。可是就在这个并不严整的阵型当中,一股强悍至极的杀气,已是冲霄而起! 几乎就在蒙古军进入西夏人射程的一瞬间,沈墨就看见西夏军中的那位金盔金甲的塔海将军,猛然放下了他高高举起的右手! 随即,一身浑厚的号角声,犹如狂风一般突兀的响起! 一瞬间,西夏军阵之中的士兵全体张弓搭箭,一个齐射就向着对面的蒙古人射去! 可是,就在西夏人号角声响起的那一瞬间,蒙古军的万人队居然在这一刹那之间,开始转换阵型! 就见蒙古军这支犹如弯月一般,两边突出中间凹陷的军阵就在一瞬间从中分成了两股,分成左右两方,犹如两条怒龙一般倒卷而回! 就在西夏人的箭雨腾空而起之时,蒙古人的部队已经开始了这个流畅之极的转向。 而此时马上的每一位蒙古骑手,在转弯中到了最接近西夏军阵的那个位置的时候,他们就同时张开了自己手中的角弓,将箭矢向着西夏的军阵飞射而去! 此时此刻,双方两个军阵之间的距离,几乎恰好是角弓射程的极限。 而在西夏这一波箭雨射出去的同时,蒙古人这两条长蛇一般的阵势,也在一边转向一边向着对方抛射。在最接近对方的位置上不断的向着西夏阵营发射羽箭。 顷刻之间,蒙古人两边各五千人的部队,已经转向完成! …… 这个时候,沈墨更加清楚的看到了蒙古人身上的装备。 只见他们的身上,要不穿着整块皮革缝制的皮甲,上面用铆钉钉着大大小小的铁甲叶。 要不然,他们身上就穿着套头长衣一般的锁子甲。那些组成锁子甲的铁环上面,甚至都不是金属的亮光,而是涂抹了动物油脂之后,发出的乌黑油亮的光芒。 第1185章:滚滚铁流何能挡、骑射之姿、天下无双 在这飞快的一瞬间,两支部队各自的一轮箭矢,已经在空中呼啸着交错而过! 就在这一刹那,此时在小山顶上的沈墨,几乎立刻惊呼了出来! 只见蒙古大军正前方,一片箭雨就如同密林一般射在了地上,纷纷钉在黄色沙土的地面,宛若一大片密集的茅草。 而与此同时,西夏的军阵里,却是倾刻间被射的人仰马翻! 就在这一刹那,沈墨的心中猛然间闪过了一个词——“精准!” 这些蒙古骑兵,转瞬之间变阵的时机,拿捏得巧妙之极! 他们恰好在西夏弓箭的极限处,拨转马头跑向了侧面。而那些西夏人的箭矢,绝大部分都射在了他们眼前几米远的地上,有的甚至就离那些蒙古骑士近在咫尺! 而在这种情况下,蒙古人射出的箭,却由于骑在马上奔射的时候,借着马匹向前疾驰的冲力,居然比西夏人的弓箭射得稍微远了一些! 除此之外,西夏人军阵中的伤亡,也跟他们的阵型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为在西夏的大型军阵之中,排列在最前面的四排,全都是身穿着厚重铁甲的铁鹞子。这些具装骑兵负担着承受蒙古兵冲击的重要职能。 同时在进攻冲阵的时候,他们也要第一个冲上去,所以大量的铁鹞子就摆在了阵地的最前方,以免被自己人的队形阻挡。 可是,就是这四排骑兵,不到十余米的阵型厚度,却让它们正好处于蒙古轻骑的弓箭射程之内! 虽然这些西夏铁鹞子,连人带马全都包裹着厚重的钢铁,可是蒙古人的箭法却是极其精准,几乎是箭无虚发。 在万余人的军阵齐射之下,难免有西夏的人马铠甲缝隙被这些羽箭射中,随后就立刻给西夏人的铁骑造成了沉重的伤亡! 几乎是在这首次接触的一轮箭雨之中,蒙古铁骑精良的技术和准确的战场预判,甚至是出自本能的战术动作。几乎是在一瞬间,帮他们完成了这次一面倒的杀伤!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沈墨忍不住猛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想到威震天下的蒙古骑兵,居然他们每一个士兵的技术水准和战术素养,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地步! 眼看着那些看似一盘散沙的蒙古骑兵,在沈墨所在的高处居高临下看下去的时候。他们军阵中的骑兵之间却没有丝毫的阻拦和碰撞,而是宛若水银泻地一般的两面流淌开去。 这些蒙古兵,顷刻之间就拨转马头,毫不犹豫的对西夏军阵进行了第二次冲击! 而这个时候,西夏军队在塔海将军的带领下,却是对眼前的劣势束手无策! …… 眼下的情况再明确不过了,由于蒙古人精准的射术,和西夏军队排兵布阵方面的缺陷。让这些西夏人的前锋部队,明显是处于只有眼睁睁被杀伤,而毫无还手之力的境地。 因为他们的弓箭,就在离着对方近在咫尺的地方坠落到地面,对蒙古人的杀伤几乎是微乎其微! 就在塔海束手无策,沈墨在山上看得惊叹连连的时候。只见下方的蒙古人,已经完成了第二次转向奔射! 这一次,他们的动作更加精准无误,因为西夏军阵地前方的地上,林立着的那些羽箭,已经给蒙古骑兵提供了最好的安全坐标! 沈墨看着下方正在进行的这场激烈的对射,此时此刻,他对西夏军的胜利已经一点都不抱任何希望了。 目前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了,这些蒙古人的骑射技术,以及灵活巧妙的战术,几乎不会给西夏人以任何翻盘的机会。 更何况,即便是西夏人现在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势,他们也不可能追得上这只来去如风的蒙古大军! …… 随着第二轮齐射过后,只见蒙古人再次拨了马头,向着西夏阵营冲锋而来,准备进行第三次奔射。 这时候,西夏军的军阵终于做出了反应! 在西夏的中军,两个兵种几乎同时开始迎着蒙古人的兵锋,向前迅猛突击! 排在前方的四排铁鹞子军,在经过蒙古人的大量杀伤之后,还留存下了接近四分之三的兵力可以使用。 他们在领军大将塔海的命令下,这些具装铁骑的马蹄隆隆的向前,开始了对蒙古军阵一往无前的冲击! 而与此同时,始终处在具装铁骑后面的西夏轻骑兵弓箭手,也在迅猛的向前突进! 西夏大将塔海的意图非常明显,他要利用具装铁骑的冲击力,迎面冲散蒙古军队的军阵。 同时,他命令轻骑兵弓箭手向前,进入弓箭射程,以密集的箭矢对具装铁骑发起强有力的支援! 沈墨看到这里的时候,他却在一瞬间,猛的皱起了眉! 西夏大将塔海这一次的战术调动,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却让沈墨的心里觉得异常不妙。 因为西夏这一次的战术举动,实际上是被迫做出来的,这是他们在蒙古骑兵的逼迫之下,采取的被动行为。 如果要是这样的话,西夏军队的这一次战术机动,能够获得多大的成效,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果然,下面发生的情况,恰恰证实了沈墨的担心。 只见西夏的军队脚下尘烟翻滚,开始集群向前冲锋的一刹那,正在向前迅猛冲杀的蒙古骑兵,却在顷刻间队形一变! 他们这支蒙古万人队,就在刹那之间提前一分为二,变成了两队骑兵。 他们居然毫不理会前面的具装铁骑,而是绕过了这支西夏铁鹞子。一左一右分别向着西夏军阵的两面侧翼狂奔而去! “什么?居然不管那些铁鹞子?” 当沈墨看到了这一幕之后,他差点惊奇的把手上的望远镜扔到一边去! 要知道,西夏铁鹞子人马皆着重甲,一旦等他们跑起速度来,天下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拦得住他们! 就在沈墨惊疑万分的时候,只见排成了四列横队,向前迅猛冲杀的西夏铁鹞子。已经和两翼分开,直接插向侧翼的蒙古骑兵擦肩而过。 随后,就见这支西夏具装铁骑,一往无前的向着蒙古大军的本阵冲了过去! 第1186章:四海纵横应无敌、铁鹞折翼、锋镝如雨 此时此刻,分开两翼的蒙古骑兵则是骑在马上,一边奔驰一边拉动手中的角弓,向着西夏铁鹞子后面的轻骑弓箭手展开了进攻! 这一下,沈墨看见双方的阵型,不由得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这些蒙古军,真是了不得!” 此时此刻,沈墨的心中不由得暗自惊叹了一声。 只见此刻,分开两翼呈纵队形状的蒙古骑兵,和在阵前排成一个长条型阵型的西夏弓箭手,正好形成了一个横过来的“工”字形。 这种阵型,用大舰巨炮时代的海战术语来说,就是那些蒙古人,已经抢占了最有利的T字型阵位! 西夏人的弓箭手为了有效对前方战场进行远程支援,他们的阵型大概有20横列的厚度,但长度却足有一里长!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人的整支队伍在经过西夏人的两端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向着西夏弓箭手的阵型两侧射出羽箭。 而西夏那一方,他们中间有五分之四的弓箭手,弓箭的射程却根本够不到蒙古人! 所以一方面,蒙古人能发挥出他们的全部火力,而另一方面,西夏人用来还击的力量却是微弱已极。 也真难得这些蒙古人,他们居然在具装铁骑开始冲阵,西夏弓箭手企图支援的一瞬间,就做出了这样正确的选择! 此时此刻,沈墨已经明白了。 这些蒙古族战士和将领,他们已经经历了数之不尽的战斗。他们每个人对于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都可以在一瞬间做出正确的、有利于自己这一方的反应。 而那些西夏将领却像是一位下了一步之后,看不到后面第二步的棋手。完全不能在对方迅捷如风的动作下,推断出下一步即将产生的后果。 所以西夏人刚才这一步向前突击的决定,顷刻之间就将西夏军陷入了极度不利的境地! …… 此时此刻,只见那些蒙古族骑兵在大量杀伤了西夏人的弓箭手之后,他们毫不犹豫的继续向前冲击。 蒙古骑兵兵分两翼,向着西夏人军阵的侧面,贴着他们阵地的外侧急速奔行过去。 在这一刻,蒙古人的骑兵射出的羽箭就犹如一片锋利的刀片,开始刮削西夏阵地这个苹果的果皮。 只见他们奔行而过的这一路上,奔射而出的羽箭精准的射入了西夏人的阵地,将他们两翼阵地的外围射得一片人仰马翻! 与此同时,随着厚重沉闷的马蹄声敲响,西夏人的具装铁骑,终于冲到了蒙古军阵的前方! 当这些闻名天下的西夏铁鹞子,对了上数万人的蒙古轻骑兵的时候。沈墨的心中暗自想道:“看看这一次,究竟谁是那个最后胜利的获得者?” …… 而就在下一刻,让沈墨万万没有料到的情况发生了! 当那些一往无前的西夏铁鹞子,一直冲到了蒙古军阵前的时候,他们居然就这样毫不停留的冲了进去! 随即居高临下的沈墨就看到,在西夏铁鹞子的冲击之下,蒙古军阵迅速分开了一道人浪,居然让这些西夏铁骑毫无阻碍的透阵而入! 接近一千人的具装铁骑,就这样直冲蒙古军本阵。然而在下一秒钟,观战的沈墨却诧异的睁大了眼睛! 只见西夏具装铁骑所到之处,蒙古人的轻骑兵纷纷闪避退让。他们操纵着马匹,飞快的躲开了铁鹞子的兵锋。 而此刻,在那一千铁鹞子的周围前后左右。将近20米远的范围内,居然没有一个蒙古人的骑兵! 铁鹞子就像是一个拳击手一拳打在了一团烟雾里一样。这些铁鹞子手中的长斧,根本就够不到任何一个蒙古兵! 而此时此刻,在这些铁鹞子的周围却有如雨点般的箭矢,遮天蔽日的向着他们射去! 只见这些具装铁骑拼命的四处冲杀,费力而缓慢的徐徐转向。可是在他们面前,明明是犹如人墙一般的蒙古兵,但是当他们冲到面前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依然还是够不着! 而此刻,这一千铁鹞子却在被蒙古人缓慢而坚决的不断杀伤。 即便是他们的身上西夏瘊子甲坚韧无比,但是铠甲终究还是存在着缝隙。 沈墨眼看着那些蒙古兵弯弓搭箭,将手中的箭矢连珠一般向着西夏人的铠甲上射去,转眼间就将这些铁鹞子身上射的犹如刺猬一般。 即便是再严实的铠甲,也经不住如此雨点一般的攒射。沈墨就这样眼看着铁鹞子一个接一个的倒了下去。 每当一个具装铁骑摔倒,勾连在他们身上的铁链和皮条,就会将身边的一列队伍拖得更慢。 如今,这支名扬天下的铁鹞子就像是被鬣狗围困着的雄狮。他们纵然是左右冲杀,奋力向前,可是却依然没能够到任何一个蒙古兵! 一千人的西夏铁鹞子,就这样慢慢的被蒙古人的军阵吞噬,就像是被他吞到肚子里面消化掉了一般,就此消失了。 当沈墨看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暗自摇了摇头。 如今他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如果下面对战的双方,把西夏人的那支铁鹞子换成他的党项暴风营和女真烈风营,恐怕结果也是一样的! 沈墨制造的板甲,固然能将弓箭对他们的杀伤减到最低,或许能让他们多撑一段时间。但是重甲骑兵到了这些来去如风,犹如水流一般毫无着力之处的蒙古骑兵面前,他们的结果也一定是毫无分别! 到了这个时候,沈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欧洲那些板甲骑士即便是把自己全身上下封得像个罐头相仿,他们也依然奈何不了这支蒙古人的军队。 这个问题的答案,简直简单得难以置信。因为他们够不着、也追不上这些蒙古人! …… 正当那些西夏铁鹞子,被蒙古人像蚂蚁啃骨头一样慢慢啃掉的时候。而另一边西夏军阵的外围,已经被那支蒙古骑兵的万人队,折磨的死去活来! 蒙古人来去如风,就在西夏人的阵地外面四处盘旋。他们始终就处在西夏人的弓箭差一丁点儿就能够着的距离上。 第1187章:雄鹰未料惊天技、一次齐射、四千铁臂 当他们一旦发现一处薄弱点或是缝隙,立刻就会驱策着战马旋风一般的冲过去,一阵箭雨就将西夏军队射得人仰马翻。 在这之后,随即他们就会拨转马头,再次跑到一箭之地以外,让西夏人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眼看着西夏铁鹞子在蒙古人的军阵中消失殆尽之后。只见蒙古军再次派出了两个万人队,向着西夏军阵的前方冲去。 …… 当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的时候,西夏这一方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之中。 当蒙古军再次派出两个万人队之后,沈墨立刻就意识到,这是蒙古人黏住西夏军的手段。 如今西夏的溃败已成定局,现在蒙古人已经开始防备他们逃跑了! 就在这个时候,只听得西夏军阵之中金鼓敲响,一排排整齐的士兵开始向后撤退。 这场仗打到现在,那位西夏大将军塔海,终于还是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 当他看到蒙古那边再次派出两个万人队,向着自己正面扑来的时候。塔海一定就像沈墨一样,立刻意识到这是他们西夏大军最后一次的撤退机会。 所以塔海压根没有犹豫,他果断的在那两支蒙古万人队还没有和自己接触之前,下令向后退却。 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沈墨看到这支蒙古军的作战方式,他才意识到这句话用来形容蒙古部队,简直是再为合适不过了。 对于这些蒙古人而言,硬碰硬的正面厮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战斗,从来都不是他们所推崇的。 这些蒙古军队获胜的前提只有一个,就是你永远也打不到我! 那些蒙古人,他们进攻的时候射箭,相持的时候射箭,撤退的时候一边跑一边回头射箭,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射箭! 据说这些蒙古人能够连续六天六夜在马背上疾驰。他们可以在马背上吃喝排泄,甚至是睡觉。 所以他们可以随时出现在敌方意想不到的地点,找到对方最脆弱的位置。可是当这支蒙古人的军队想要逃跑的时候,天下却没有任何一只部队能追得上他们! 有了这样强大的战略转移和战场机动能力,他们蒙古想不赢都难! 看到这里的时候,沈墨的心里,已经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 然而这时,战局却忽然急转直下! 眼看着塔海的大纛徐徐后撤,西夏人的军阵也开始像退潮一样,向着白银峡中间涌去。而这个时候,那些蒙古骑兵已经飞快的上前,试图粘住这支西夏大军。 这一次塔海想要退回银州城下的打算,很快就遭到了重挫。 毕竟此时蒙古人是在冲锋,而他们西夏人却是在后退。他们双方的速度根本不可能同日而语。所以蒙古轻骑很快的就追上了西夏人的军阵。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西夏人飞一般向后撤退的同时,在他们的阵地上,却留下了一排奇怪的东西。 这些东西是三根交叉的树干被钉在了一起,立在了地面上。而两个这样的三叉木头之间,都有一根极长的圆木相连。 像这样的东西,长约十米。就纵向放置在西夏人的阵型当中。像是马路边的两排栅栏一样,并没有影响西夏军队的后撤。 而当西夏军队跑过这些东西之后,随后就见最后撤退的西夏士兵抬起地上的三叉木头,把它们向着前方一横。将这些犹如栅栏一般东西顷刻间就变成了路障,横在了蒙古人的面前。 此时,沈墨一眼就看见那些架子上面,绷着一片片铁灰色的细丝,这是——铁丝网! 这是沈墨特意绘制了图纸,支援给西夏人的战略物资之一。看到自己的铁丝网居然被西夏人这么用,就连沈墨也觉得分外新奇。 这些西夏军人,他们不像沈墨那样将蛇形铁丝网撑开,直接排列在地面上,最多也就是在地上打上几根木桩作固定。 看这些西夏人的用法,他们居然把这些铁丝网当成了可以反复回收利用的装备,作成了一可以供人抬来抬去的路障! “他们这些人,也有铁丝网?”这个时候,还不太知道里面内情的利州路老兵王桐见到了铁丝网的样子之后,不由得惊讶的叫了一声。 随后,就见王桐遗憾的晃了晃脑袋。 “可惜这么好的武器,却被他们这些人扔在地上,掩护自己撤退!这些西夏人可真能糟蹋东西!” 听到了王桐的这句话之后,只见沈墨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王桐并不知道西夏人除了铁丝网,还有钢臂弩。而此时此刻,沈墨已经猜到了那位西夏统帅塔海将军的计策! 就在这帮西夏人飞快撤退,并且沿途扔下这些路障的同时,他们前方的蒙古军,也在向着路障的方向蜂拥而至。 这些蒙古人显然没见过铁丝网,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以这些草原战士的经验,他们看上一眼,就大概知道这些东西的功能是什么了。 随后,就见蒙古骑兵打着呼哨减缓了冲击的速度,然后一些战士开始甩动手上的套索,准备将这些拦路的铁丝网拽到一边。 就在这个时候,就见铁丝网另一面的西夏军队,在飞快撤退的同时。他们的阵型中就像是潮水退尽之后,露出了礁石一般,现出了一个严整的军阵! 只见这片军阵的前后纵向是十人一列,而横向则是400余人组成的一个宽大正面,足有一里半宽。 此刻,这个军阵中的每一个西夏战士都蹲伏在地面上,手中握着一支钢臂弩! 猛然间,就见一支响箭,带着凄厉的哨音冲霄而起! 随即,这四千名手持弓弩的西夏士兵几乎就在同时,将上了弦的弩箭,向着蒙古军的方向射去! 一大片弓弦振动发出的声音,在四千战士的手中同时响起,空气中立刻发出了“轰”的一声巨响! 随后就见这4000支弩箭,就像是一片乌云般猛然窜上了天空,又在高空中滑翔了一段之后,狠狠的向着下方砸了下去! 这些弩箭瞬间就落在了蒙古军队中,

相关推荐: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人妻卖春物语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偏执狂   小公子(H)   寡妇门前桃花多   她太投入(骨科gl)   老师,喘给我听   我以力服仙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