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还有军队从装备到军粮的开支,肯定要超过三千万。这还不算军队建设和薪饷的开支,如果全加上的话,总数一定会高于一年六千万两!” “你知道吗?这数目正好相当于过去大宋一国的税赋总和!” “我能想象得到,你当权之后立刻就会把矛头指向铁木真,在军事上的投入会更大。” “这样一来,再加上经济被你搞得一塌糊涂,你拿什么来养兵?” “到时候你只能在民间想办法,搜刮民财导致穷兵黩武,走上汉武帝的老路。军队无法存续的结果,最终就会像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那样,全国全是兵却没有人去养,军队只能以百姓人肉为食!” “你一心想要当这个纵横天下的英雄,你有没有考虑过百姓会付出什么代价?” …… “你……”当宋慈说到这里的时候,旁边的小泥鳅王轩气得满脸通红,正要出言反驳,却被沈墨一抬手挡了回去。 在这之后沈墨坐在椅子上,反而皱着眉头向宋慈道:“……你继续说。” “好!” 这时的宋慈似乎是打算在自己死前,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他毫不犹豫地接着说道: “再接下来就是儒家学术……我知道沈墨你对儒家那一套十分不以为意,当你主政之后,势必要大加改动,甚至要将它彻底推翻。” “可是你知不知道,古圣先贤的儒家学说,虽然到了我朝之后出现了理学这样禁锢人性的学派。但是儒学毕竟维护了华夏两千年的制度,还在法理上保护了皇权。” “如今你治下的学堂,对儒学的忽视,就不用我去说了吧?” “说实话,即便在我心里也不觉得儒家学说全都是对的。虽然我也是读着孔孟之书、圣人之学长大的,我也知道他有很多问题。最起码不能把它全部照搬过来,用它治来治理国家。” “可是你知不知道,儒学虽然不好,但它好歹是件衣服啊!” “如今你沈墨要把它扒下来,可是手里却完全没有一件新衣服给天下人……照你这么做下去,这世间的道德和学术都没有了,这能行吗?” “所有的标准全都被推翻了,却没有新的标准可以遵循,这能行吗?” “我问你沈墨,虽然说道德不能用来治国,甚至不能用来科考选材,可是没有了放之天下而皆准的道德标准,你拿什么去衡量正邪善恶?” “在你掌权通州之后,你只知道在学术这方面大肆破坏,却没有丝毫的建设。在你治下的地方没有了思想核心,我问你,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难道你就想用你的通州的实用之术,来治理天下吗?” …… 当沈墨听到这里的时候,就见他深深吸了口气,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示意宋慈接着往下说。 此时的沈墨心道:看起来这位宋惠父,并不是平白无故的反对自己。也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一两件事,才招来了他的全力攻击。 看起来宋慈还真的在自己势力暴涨之时,不断地衡量着自己执政的得失。 在他之前的那些话里说的东西,虽然并不见得全对,但是有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第3040章:秦汉宫阙土一捧、亡国灭族、天下凋零 这时的宋慈接着说道:“还有关于教育和科考的事……” “之前的科考制度虽然不好,我自己心里也明白,以诗文取士这件事并不可取。” “本朝的苏轼苏学士就曾经说过这件事,他说如果朝廷设立德行科取士,那就是教天下的读书人争相作假。” “如果朝廷是以孝为标准来选拔官员,那么勇敢的人可能会仿效历史上的孝子,割自己身上的肉给父母治病。胆子小的可能会住在父母的墓旁边,为父母守墓好几年。” “如果朝廷是以廉洁来选拔官员,那么天下的读书人会争相坐破车、骑病马、穿破旧的衣服,吃很差的食物。只要朝廷认为是廉洁的事情,他们都会刻意的去做给别人看。” “所以以德行取士的弊端十分明显,苏轼当年的这番言论,也很快就在实际中得到了证实。” “到了本朝哲宗时,司马光曾奏请实行‘十科’荐士。然后到了徽宗大观元年,又一次改变了科举制度,以‘八行科’取士。” “这八行就是: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悌,善内亲为睦,善外亲为姻,信于朋友为任,仁于州里为恤,知君臣之义为忠,达义利之分为和。” “事后果不其然,跟苏轼料想的一样,这些改变了科举用文章取士,改用道德和行为挑选出来的官员,真的是一个都没法用!最后这个八行取士的制度,也只得取消了事。” “所以沈墨我告诉你。”就见这时的宋慈一脸肃然地说道: “不管以文章取士到底好不好,那毕竟是天下读书人的一条出路。要是没了它,你的新学不知道会堵死天下多少文人的上进之路!” “就在去年,到临安参加省试的举子就有七千八百人之多。这三年一试,天下盼望经此途径得到功名、一展抱负的文人有三十万以上的数量!” “如果这满天下的读书人,他们的上进之路全都被你堵死。我问你,这世间还有人去读书吗?你是不是觉得只凭着通州的工人和商人,就能治理好这个国家?” “……还有吗?” 这时的沈墨闻言,没有回答宋慈的话,而是问宋慈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当然有!”就见这时的宋慈,毫不犹豫地说道: “最后是土地……按照你所说的,土地慢慢向着有钱有势的人手里集中,这种现象被你称作土地兼并,并且将它视为洪水猛兽,觉得它是每个王朝覆灭的根源之一。” “可是你知不知道,土地兼并自古有之,百姓即便是失去了土地变成了雇工。佃农,可是土地不管换成了主人是谁,毕竟还是需要耕种的,这些百姓也一样可以养活自己。” “可笑的是,你沈墨却对这件事深恶痛绝。你知不知道华夏人对土地的欲望和执着永远不会消失。你虽然能把大户的田地分给百姓,但是你却永远制止不了土地兼并?” “最终这些土地,还是会渐渐兼并到权贵的手中。或许还没等到你死,就能看到土地重新被少数人拥有的那一天。” 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宋慈冷笑了一声道: “而且那些贪婪的土地兼并者,统统都是你沈墨新朝的权贵!除此之外,和之前又哪里有丝毫的区别?” “你手下的官员,你想用制度去约束他们,却终究难以约束人心。你觉得那些读书人是腐儒,认为他们肚子里只有野心,只会带着对金钱和权利的欲望的往上爬……可是我问你沈墨,你觉得你的手下就没有野心吗?” “到最后,还是要说到百姓。” 就见这时的宋慈,看向沈墨双眼中充满了痛苦: “之前没有你的时候,我大宋的百姓生活确实困苦。可是自从出了个通州沈郎,你知不知道在你的搅动下,已经死了多少百姓?” …… “归根结底,我宋慈不觉得之前的大宋有什么好。但是它在风雨飘摇之际,还可以苦苦支撑下去。” “原本的大宋吏治不清、边关不靖,百姓困苦,还在强敌环视之下。可是它再撑个数十年还是撑得下来的,可是到了你的手上……哼!” 当宋慈说到这里的时候,他一脸痛惜的向着沈墨道:“我料你执政之后,用不了十年就会天下凋敝、亡国灭族、万劫不复!” …… “你以军伍起家,可是百战百胜的背后,却是各个阶层乃至整个国家和全体百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你自以为擅长经济,却是以邻为壑,用那些奇技淫巧的产品吸收了天下财富,为你所用而已。” “你之前所做的革新,从道理上看似乎每一样都是对的,却没有一样于国家长远有益。你还没能当上皇帝,天下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沈墨!” “……再这样下去,大宋百姓就要被你折腾得死光了!” …… 这时的宋慈声音嘶哑地向着沈墨吼叫着。看他的样子心中满是悲愤,却无处宣泄。 事到如今,他还在为自己没能干掉沈墨而哀叹,为自己没能除去这个祸患而暗自痛悔! 这时的王轩才知道,原来宋慈是把他的老师沈墨当成了祸乱天下的元凶,所以才会这样处心积虑的对付他! …… “……还有没有?”这时沈墨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向着宋慈问道。 “没有了,可惜未不能为天下黎民,除了你这个国贼……”这时的宋慈,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在这之后,宋慈看着沈墨,脸上带着不甘的神色道: “你沈墨说自己是为天下黎民而战,这我是相信的。你才华横溢故今难寻,为人真诚坦然,这我也承认。” “若是你没有走到这么高的位置,我宋慈愿意一生做你的挚友。如果你只是镇守边关的一员大将,或是一方封疆大吏,我都愿意始终辅佐你,甚至为你沈云从征战而死!” “沈云从,你堪称一个毫无瑕疵的好人,但是你可知道……”这时宋慈咬着牙,痛苦地说道: “所谓正义与强盛,所谓青史留名,所谓古今英雄。付出代价的从来都不是他们,而是百姓!”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你可知道,这世上真正杀人百万的大恶事,都是你这样的‘好人’,一手做出来的!” 第3041章:千载回首尽豪情、退无可退、唯有前行 沈墨听到了宋慈的这番话后,他坐在那里久久不言,像是独自陷入了沉思。 此刻不但沈无惜和楚怀冰她们这些人,就连宋慈也闭上了嘴没出声。他们都知道统帅现在心里正在消化宋慈刚刚说的这番话。 良久过后,就见沈墨轻轻叹了口气,走到宋慈的身边道:“惠父这番言辞,倒是比之前几番对我出手,杀伤力大了很多……” 说到这里沈墨似乎是笑了笑,之后他摆了摆手,向着楚怀冰她们道:“把他押下去找人看着他,给他找个小院子住下,让他在监控下随意活动。” 随即他又向沈无惜吩咐道:“从我的津贴里给他开一份工资,让他养家糊口。只要别让他走出临安,也不许在搞什么事,剩下的他想干什么都行……” 听到了统帅的番话,楚怀冰还没觉得怎么样,倒是小泥鳅王轩也就是如今的沈无惜,一下子就急了! 说到这个宋慈,他可是统帅身边的心腹大患!他给自己的老师前前后后制造了这么多危险和麻烦,如今老师一句话就把他给饶了? 况且刚才宋慈还大放厥词,一句句说得振振有词,有的话似乎有些道理,有的话干脆就是强词夺理,就连沈无惜在旁边都觉得听不下去。 这姑娘原本还等着自己的老师,一条一条的驳斥宋慈的言论。以沈无惜对沈墨的了解,他应该在这个时候用一番犀利的言辞将对方说得哑口无言,面如土色才是! 可是如今她这个老师,看起来像是根本懒得向宋慈解释一样……这又是怎么回事? “老师!您要饶了他?”沈无惜惊讶地向沈墨问道。 “要不怎么办?”沈墨摇着头说道:“他屡次朝我动手,虽然造成了好几次危机,但是毕竟没怎么死人。” “临安军兵变那一次,他帮咱们找出了很多军队中不坚定的家伙,这一次天子也没死在他手里。更何况他的出发点……我去他大爷的,跟我还是一样一样的!” 沈墨刚刚说到这里,在他对面昂然而立的宋慈,随即毫不犹豫地说道: “云从既然如此仁慈,你能饶了我,何不就此罢手,饶了天下人无数性命?” …… “你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着我们,所以华夏非改不可。”这时的沈墨转过头,向宋慈淡淡的看了一眼道: “你刚才那番话错漏百出,有的是因为你的见识不足,有的完全是臆断猜测。但是其中也不乏有金玉良言,我今天不打算与你争辩。” 说到这里时,沈墨深深地向宋慈看了一眼道:“你说这江山到了我手里之后,十年之内就是天下板荡、万劫不复。” “我也不用十年,三年之后我就放了你,让你到我沈墨治理下的大宋去看看,有没有天下大乱,百姓到底活成了什么样儿!” “从今以后,你宋惠父要多加餐饭,保重身体。到时候我让你亲眼看看谁是正确的,最终赢得这一场赌斗的人到底是谁?” 说完沈墨便摆了摆手,让楚怀冰把宋慈押了出去。 看着自己这个老朋友的背影,沈墨的心里也是忍不住一阵刺痛。 在这之前沈墨佩服宋慈的才华,也对他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蜀中的时候,沈墨在亲身感受到了宋慈的智慧之后,他费尽心思才把宋慈招揽到了自己手下。 在这之后他对宋慈委以重任,宋慈也不负所望,将蜀中治理得花团锦簇一般。可是如今他和宋慈这两个人终于还是由于治国理念不同,分道扬镳了。 真正让沈墨痛心的是,像宋慈这样的学问见识、还有胸怀和心肠,在整个大宋一朝都是凤毛麟角,堪称是天下才智之士中的顶级人物。 可是即便是他都无法理解自己推行新政的苦心,更把这当成了毒害天下人的毒药。 这时的沈墨无法辩解,以宋慈眼下的情况,任何语言都没办法让他心悦诚服。真正能够证明自己正确的,只有时间和事实! 等到几年过后,他跟宋慈再度见面的时候,他倒要看看到时候的天下会不会像宋慈说的那样,变成一片人间炼狱! …… 在这之后沈墨挥退了暗箭营的几个孩子,沈无惜奉上茶来之后,沈墨也让她到院子外面候着,将安俊宋无悔他们这些陆续赶回来的弟子拦住。沈墨让他们只管将今天晚上的行动写成报告,呈交自己就是了。 如今的沈墨心里,越发的沉重难言。解决了外宋慈之后,外面的那些鲁班门之类的小事,他已经连想都懒得去想了。 在这之后沈墨一个人披衣坐在小园之中,心思从上下千年之间,纵横万里内外,来回的激荡盘旋。 此时此刻,沈墨的心里已是犹如千钧之重。 刚才宋慈所说的从官员吏治到军事、从儒家学术到教育,从土地到经济,从科考制度到全天下被思想被禁锢了千年之久的腐儒。 这八件事就像沉重的大山一样,压在沈墨的心上。 在过往的华夏历史中,不乏有人想对这些事中的弊端做出改变。可是每每有人只要碰触其中的一样,都会由此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可是如今自己想要做的,却是将这些全都彻底扭转过来。这其中的困难与阻力,不下于重开天地再造乾坤,是前人所做变革的十倍艰难! 在宋慈这一番言辞过后,就连沈墨也忍不住扪心自问……我能成功吗? …… 不知过了多久,沈墨看着天上皎洁的皓月,直到月影西斜,寒露渐渐打湿了衣襟。 在他的脑海中,无数次的闪过他来到大宋之后,亲眼看到的一幕一幕。 当朝者为争权势无所不用其极,他们贪狠暴戾将民众视为鱼肉。百姓拼命劳作,却被腐朽的官员和贪婪的权贵侵吞剥夺。 在他眼前花团锦簇的大宋,一步一步的越加繁荣,可也日渐软弱。它就像一个被惯坏了的富家子弟,越来越深地沉迷于富贵安宁之中,根本不愿抬起头向外面的世界看一眼。 而与此同时,蒙古的铁蹄正在势不可挡的冲来,即将把中华民族重新拽入百年的黑暗中。 就在此时此刻,正处于整个华夏民族由盛转衰的十字路口上! 第3042章:齐声劝进沈郎躬、三番推让、大事将成 历史上在这之后,领跑了数千年的华夏终于还是被人慢慢赶上,一步步地陷入了落后,逐渐被整个世界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华夏渐渐失去了领先优势。此后越来越弱,直到被人视为劣等民族,成了被嘲笑和奴役的目标! 还有当年那些鬼樊楼的受害者,那些被弃置在荒滩上的墨字营,被狠心的娘亲不住呼唤,就差一点就被吃掉的龙小花! 这一切在沈墨的眼前来回旋转,像是不断地在提醒他,他肩上带着何等沉重的使命! 他现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契机,他可以从此扭转这一切,让自己的民族永远不再承担苦难和屈辱! …… 我……必须成功! 就在这一刻,从沈墨的心底,一股不屈和愤怒霎时爆发了出来! …… 经过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夜之后,一切似乎又重新归于平静。只是沈墨的弟子杨延彬奔赴川蜀,当上了那里的民政官。 经过了这次危机,沈无惜被沈墨改换了一个身份之后,重新进入了通州系统,继续作为一个普通工作人员潜伏其中。 这位沈姑娘的存在,原本产生于沈墨内心中的一个想法。就是任何一个人或是政权,都难免会被对手找到破绽和弱点,加以攻击和颠覆。 对于这样的事,与其说自己去想办法千方百计的掩盖,还不如主动去创造一个弱点,让暗中的对手一口咬住这个鱼钩还好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沈无惜这位第七潜龙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潜伏在内部,充当通州弱点的那个人。 其实沈无惜从九岁那时,就被沈墨从一个藏污纳垢的尼姑庵中救了出来。在这之后她受训三年,是和陆无惧一批被派到外面去的。 当时的沈无惜伪装成了一个男孩儿,变成了那个榴花驿的小泥鳅王轩。 之前她就把川蜀一带的方言学得精熟,又在榴花驿那里给当地的驿丞“涎皮程”做了半年小厮,由此就完全融入到了民间背景之中。 在这之后,沈墨将劫夺蜀中税银的那个位置故意定在了榴花驿,当然是因为王轩交回来的报告。 因为在榴花驿那个地方原本就是地形封闭,居民较少,正是发生抢劫案最好的地点。 当然,在那件事之后,王轩就成功的被大师兄沈小虎带了回来。 不过这个稀里糊涂的大师兄,在收了王轩作为弟子之后,这辈分儿却有点乱……因为从凌霄子道长那里论起来,沈小虎实际上和王轩是一辈儿的。 不过在这之后,沈小虎虽然自己没什么本事,却磕头作揖地到处求人,为自己的徒弟四方拜师,一心想让王轩学到真正的本事。 这件事却让这位第七潜龙沈姑娘十分感动,所以她对沈小虎那一声“师父”叫得也是心甘情愿。 之后的王轩,理所当然的当上了沈墨的机要秘书,又在短短几个月之后被沈墨撵出了统帅办公室。 王轩随即又装成了陷入情网,无法自拔的样子。这样一来,她就构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弱点。 首先王轩的出身干净,任何人都不会因此产生怀疑。其次王轩的保密级别极高,她是当过一任统帅机要秘书的人,可以说通州所有的秘密对她来说,都不算事儿。 更何况王轩还装成了痴恋沈墨的样子,有意在自己身上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弱点,这样她就变成了一个很有价值,而且非常容易被攻克的目标。 事情进展到了这时,实际上沈墨对于自己这位弟子的定位已经经圆满完成了。 根据沈墨的判断,到时候只要过来咬钩的,必定是一条大鱼! 至于沈墨为什么将六个弟子全派出去,却留下了唯一的沈无惜,其实就是因为她是个女孩儿。 在这个世界上,沈墨绝对是最明白卧底的一个人。身在敌营之中,作为一个卧底要付出什么代价,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他的潜龙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也许要迫不得已的杀人,难以避免的要去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甚至是他们的身体都很有可能造成伤残,丢了性命也是家常便饭。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女孩被排到敌营里是极其危险的。沈墨把自己的弟子全都当成孩子,自然不愿意让他们,尤其是沈无惜这样的女孩子,经历那些残忍的变故。 这里边别的不说,就说如今的那位无畏王陆无惧。这孩子当初在进了东辽皇宫之后,就差一点点被弄成了个太监! 还是他凭借着聪明才智和沈墨的安排,才逃过了那一劫。 此也可以知道卧底这个行当,看似风光又刺激,实际上有多危险。 所以沈无惜作为女孩,沈墨死活不愿意把她放走,才故意将她留在自己身边。 从此沈无惜像提灯者文君一样,成了一名等待唤醒的卧底。不过她工作的地方,却是在自己内部的核心之中。 所以如今的沈无惜就和宋无悔一样,已经完成了自己出山之后的第一次任务。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丫头才刚刚十八岁,就到达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 以沈无惜的能力,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之后这丫头还会带给沈墨无数的惊喜和意外。 …… 至此之后,临安的情况似乎安定了下来,沈墨接掌天下的步调也在稳步的进行中。 很快二推二让的步骤也已经完成,就在寒食节即将到来之际,天子的第三次禅让诏书也下来了。 在这之后,沈墨亲自经营的淮南东西两路、临洮和川蜀、两浙东路和福建路、广南西路、再加上朝中靠近沈墨的臣子,也开始按规矩上表劝进……所谓劝进,实际上就是大伙劝你当皇帝的意思。 这时的沈墨,在家中的厅堂里拿起这张《劝进表》,一眼就看见上面著名的是范德俊老将军和自己的好友卢月,还有下面密密麻麻数十位官员。 沈墨不由得想起当年,他和卢月一个是小捕头一个是小县令,自己还得恭恭敬敬的管他叫老师的情形。 可是如今这位卢大人却在拼命劝自己做皇帝……沈墨忍不住一笑,差点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 第3043章:德配天地几人行、信口胡勒、古今天命 沈墨展开这封《劝进表》,就见上面写道: “臣等进言,宋帝奉天命以固禅,群臣因天命以固请,陛下违天命以固辞。臣等顽愚,犹知其不可,况神祇之心乎?” “宜蒙纳许,以福海内欣戴之望。而统帅制书诏臣等曰:以德则孤不足,以时北虏未灭。若以群贤之助得保首领,忠君为国于孤足矣。若孤者,胡足以辱四海?是以未敢闻命……” “……这不僭越了吗?” 这时的沈墨还莫名其妙的向着旁边的姜俞馨问道:“我现在是秦国公,又没封秦王,怎么就能自称孤呢?而且上面还说我说的话是‘制书诏臣’……” “疯了吧你!”听到沈墨的话,就见姜俞馨笑着说道: “天下谁不知道,用不了多久你就是大宋之主?这时候谁敢说你僭越?” 等沈墨笑着摇了摇头,接着向下看,就在下面写着: “臣等闻《易》称:‘圣人奉天时’,《论》曰:‘君子畏天命。’故天命有去就,然后帝者有禅代。” “是以尧知天命去矣,故不得不禅。舜知天数在躬,故不敢不受。不得不禅,奉天时也,不敢不受,畏天命也。” “陛下即位,光昭文德,以翊武功。勤恤民隐,视之如伤。惧者宁之,劳者休之。寒者以暧,饥者以充。远人以德服,寇敌以恩降。迈恩种德,光被四表……” “好一篇锦绣文章,说的跟真事儿似的!”这时的沈墨一看下边还有洋洋洒洒一大帘子话,他也不耐烦去看,索性将它放到了一边。 看见自己郎君这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旁边的姜俞馨掩口笑道:“现在你知道这禅让是咋回事儿了吧?” “嗯?” 听到这句话,沈墨惊愕的抬起头,看向了这位汉王兼老婆。 这时他跳脱的思路忽然想到,要是能把杨妙真说服了,让她跟姜俞馨一起来…… 这一个汉王一个齐王共侍秦国公,自己铁定又破了一个历史记录! 见到自己这个郎君似乎有点魂不守舍,就见姜俞馨气得的用水葱儿一般的玉指蘸了杯里的茶水,隔着座位向沈墨的脸上一弹。 这一下把魂飞天外的沈郎君弄得一激灵,立刻缓过了神儿来。 “那你说说,是怎么回事?”此刻的沈墨总算从怎么摆放汉王和齐王的遐想中拽回了心思,随后笑嘻嘻的笑着姜俞馨问道。 “按照历史书上的说法,在夏朝以前都是当政者见到德行厚重之人,才决定禅让天下的。这种情况还被后世传为美谈,也不知多少人,书上说的他们就信了。”姜俞馨随即答道: “可是在西晋咸宁五年的时候,在汲郡的战国时魏墓中发现了一本书,被命名为《竹书记年》上面写的是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的史事。” “这本书逃过了秦火,面世之后,大家才知道《史记》上所记载的战国时以前的事,有很多都是错的。” “在这些竹简里说到禅让的时说: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沈墨听到这里,笑着点了点头道:“这里边没德行什么事儿,倒像是有人命案子……” “没错!”姜俞馨随即点了点头道: “而且《山海经》上也记载说:‘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这里边把舜帝的儿子丹朱称为帝,显然是有所指的。” 韩非子也在《说疑》中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人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就连荀子也在《正论》中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是陋者之说也。”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时的沈墨向着姜俞馨笑道: “所以权力的交替,向来都是血淋淋的争斗,从来没有温情可言,也跟德配天地完全扯不上关系,主要是看实力……是这意思吧?” “没错!”姜俞馨也点了点头道:“所以在曹丕受了汉献帝的禅让之后,他立刻就大为感慨地说道:我现在算是知道尧舜禹的禅让,是怎么回事儿了!” “所以你比曹丕那家伙早醒悟了几天,多少能比他聪明点儿……”这时的姜俞馨一边给郎君上课,一边到底还是忍不住开了一句玩笑。 之后的姜俞馨忍不住纳闷儿,为什么郎君今天这么老实?他居然频频点头,没有给自己捣乱的意思! 这时她却见沈墨转回头吩咐安俊,让他给杨妙真传话,叫那位齐王晚上来吃辣炒羊肉。 看起来今天晚上,这“一对儿王炸大战秦国公”是在所难免的了。不过这时的当事人姜俞馨和杨妙真两位还都是茫然不知,只有秦国公沈墨心中暗自窃喜不已。 …… 在这之后,沈墨终于还是在手下官员的劝谏之下,勉强答应了大宋天子禅让的请求。 之后的禅让大典,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张罗开来。 …… 眼看着寒食将近,到了今年的清明节时,咱们这位沈郎君来到大宋也正好十年了。 如今他二十七岁就手握强军,扬威四海,战绩骄人,声望一时无两。很快他就即将执掌这个庞大的国家,带着华夏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可是如今的沈墨,心里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因为他现在不能输,也不能败。这可不是他当年带着五百墨字营,冲向敌军铁鹞子的时候了。 如今他要是一战失败,付出的可就不仅仅是自己和墨字营的性命了。他任何一点轻微的疏忽和失策,都意味着无数百姓要为他的决策,付出代价! …… 就在寒食之日的前三天,大宋史官郑重地在《起居录》上写道: “维咸淳五年三月十二,皇禅位于沈氏。上稽仪极,下考前训,书契所录帝王遗事,义莫显于禅德,美莫盛于受终,故书陈纳于大鹿。” “是日卯时三刻,帝出宫赴太庙,告祭先祖……” 第3044章:天子御驾太庙前、忠臣当道、劣迹斑斑 这次禅让大典举办的地方一共有两处,一处是临安城内的太庙,一处是城外七里的郊祭坛。 太庙就是供奉赵家一系历朝天子灵位的地方,所以告祭太庙,就相当于是赵与芮这位子孙要把自己家产业送给别人,在这之前无论如何要通知家长一声。 所以赵与芮要先到太庙,然后再到郊外的祭天台上完成禅让仪式。 这一路上赵与芮穿着祭奠祖宗的全套天子打扮,衣服冠冕鞋子挂件繁复无比,足有四五十斤的分量,比盔甲还沉。 这时的赵与芮坐在步辇上,身边跟随的全都是贴身臣子。 按理说今天的活动应该是文武百官随行,可是当朝文武百官里支持这件事的十不存一,所以天子御驾现在看来稍显单薄。 卯时三刻相当于早上六点,初春的天气仍然带有一丝轻寒,天子赵与芮只觉得周身厚重的冠冕袍服,也挡不住清晨的一阵凉意。 到了今天,他终于要把天下交出去了,这对赵与芮本人的人来说是一种解脱。 可他毕竟还是一位古代人,在这样的时刻他难免会想到在自己手上,没了一国社稷之类的问题。所以赵与芮的心情当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时他的身边都是由沈墨的特战营在护卫着,围绕的臣子也基本上都是沈墨这边的人。此刻的赵与芮索性就把今天的经历当成一场梦,恨不得早点过去才好,他就不用再烦心难受了。 赵与芮随即又想到,待会儿到太庙里去告祭祖先的时候,免不得还要痛哭一场,要不自己也显得太没心没肺了。 随即赵与芮不住的在心中暗自较劲儿酝酿,准备待会儿哭得好歹真切一点,免得让别人挑他的毛病。 其实他有这样的心情也在所难免,因为他毕竟不是生于深宫的那种皇帝,少年时也曾经在民间摸爬滚打过。 所以当初这赵家天下落到他手里时,他也没觉得对那些祖宗感恩戴德。如今的天下在他手中失去之际,他心里的愧疚也未必有多严重。 可是就在赵与芮恨不得早点把这些步骤全都走完,然后把身上沉重的冠冕卸下来,好好当一回快活百姓的时候。 这时他的圣驾刚刚走出和宁门,眼看着穿过御街过了三省六部就是太庙。 可是就在三省六部的门前,他的御驾却被一群哭哭啼啼的大臣迎面给拦住了! …… 一看见这帮人,赵与芮的心中就是一阵恶心。 这些日子以来,自己坚持要把皇位让给沈墨,他们就一直在旁边上蹿下跳,非要拦着。如果不是沈墨派军兵守住了皇宫,这帮家伙一定会吵得自己的脑袋比通州坐便还大! 现在这帮人好不容易等他出了皇宫,却又来了一出拦路劝谏……都到这个时候了,这帮玩意也不想想,他们还能拦得住沈墨? 事到如今,这帮家伙无非是想给沈墨添几分恶心罢了。想到这里时赵与芮忍不住一皱眉,就要从步辇上长身而起,怒斥面前这帮大臣。 就在这时,在天子御驾旁边护卫的安俊用眼神示意天子稍安勿躁。赵与芮也只得强压怒火,坐稳了仪态。 就见这帮花白胡子的老臣有五六十位,排成了两排跪在了大街中央。 只见他们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跪在那里哭诉,口口声声说什么赵家天下已经传承二百余年,万万不可在天子手中交付于人。 他们七嘴八舌的拿出什么忠孝之道、天意难违之类的话劝告赵与芮。其中为首的几位老臣还在那里大声痛斥沈墨,一口气历数了他逼宫篡位、挟持天子,实为逆贼,人神共愤等无数罪状。 这帮家伙在那里鼻涕一把泪一把,唱念作答弄得这叫一个热闹,看样子他们死活是不打算让天子过去了。 这一大早上的,御街两侧已经开始渐渐有百姓围拢上来,大伙看这帮老臣说得十分动情,也都是一脸好奇。 街心上跪的这帮老家伙一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来疯的劲儿涌上来,已经有几个原地哭晕了过去。 随即就是“噔噔噔”的一连声,已经有一片大臣撩起朱衣紫袍,拿膝盖往前走着,连哭带喊要去抓住天子的步辇,死活不让御驾再往前走了……眼看着情形已经越来越不可收拾! 看着这帮人的丑态,赵与芮只觉得怒不可遏。 就这帮人,还有脸说别人挟持天子?过去他们忙着架空自己,自己说啥他们反对啥,可曾有一天拿自己当天子看待过? 他正要起身大声怒斥这帮家伙,却忽然见自己身边一个人一步步向前走去,来到了步辇前方。 只见这个人一身大内侍卫的盔甲,手里按着腰刀的刀柄,一身煞气的站在了天子前方,面朝着那些老臣,将他们拦在了街心。 赵与芮抬头一看,这个身影他简直是再熟悉不过了。多少年以来都是她在皇宫大内保护天子,这居然是燕白鱼燕娘子! 如今的炎黄壁垒全都围绕在天子身边,这是沈墨为了防止赵与芮在路上发生问题,特意派来保护赵与芮的。只是如今这个时候,燕娘子站到队伍前是想干什么? 就见天子一愣,这时的燕娘子却伸手入怀,从身上掏出了一沓陈旧斑驳的纸张。 在这之后她一张嘴,念出了最上面那张纸的内容。随即就把面前的大臣和周围所有围观的百姓吓了一跳! “嘉定十六年元月十七,时任尚书省太宰兼门下侍郎崔齐友,收受荆湖北路江陵漕司官魏伍德黄金五千两,为其谋取门下给事中职位……把他给我抓起来!” 在燕娘子的一声令下,顿时几个虎狼的特战营战士向前一拥而上。他们顺着燕白鱼娘子手指的方向,将人群中一位老臣拎小鸡崽子一样抓了出来! 在这期间,燕娘子毫不犹豫的用目光在人群里一扫,随即认出了人群里的另一个老臣。她在手里的一叠旧纸中翻了两下,随即又大声念道: “嘉定十五年九月廿七,时任中书省右谏议大夫师综,索贿三万贯不成,诬陷淮南西路庐州府推官姜谓言不法事,致使姜某罢官去职……就是他!” 第3045章:今日始知赴国难、文臣武将、唱作轮番 说到这里,燕娘子用手一指,又是一个面如土色的家伙,被当场抓了出来! 此时围观的周围的百姓一看,就见被抓出来的这两个人脸上带着惊愕和恐惧,唯唯诺诺的竟是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显然燕娘子将他们的罪行大声宣读出来之前,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自己做出来的这些丑事,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大白于天下! 这一刻周围的百姓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都兴致勃勃的看着燕娘子手中的那一大叠陈旧的纸……好家伙!怕不是有两三百张之多? 这要是一张张的念出来,只怕眼前这五六十个官儿个个都难以幸免! 就在大家还在兴奋不已的时候,燕娘子清脆的声音随即又响了起来! …… “嘉定十六年三月十二,上书省权判尚书都省事赵玉基……” 她才刚刚说出来了一个名字,随地就见人群里一位老臣“啪”的一下软倒在地上,吓得全身上下都颤抖了起来! 在此之后,就见那些刚才还连哭带嚎的家伙们,现在一个个全都忙不迭地向后退去。现在他们也不哭也不闹了,之前的嚣张气焰一扫而空! 剩下的这四五十人一个个目光中带着惊惧,你看我我看你。之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都集中在燕娘子手中那一叠纸上。 这位燕娘子在天子身边作侍卫头领已有数年之久,满京城谁不认识她?没想到今天这位娘子突然出现,居然手里拿着他们这些朝臣的大批罪证。 她要是照这么念下去,眼下这帮老臣只怕没有一个人能幸免! “这定是沈墨的奸谋诡计!他苦心罗织我等的罪证,足以证明此贼窥视神器,妄图篡位已非一日!”这时在这些臣子当中,一个人脸上带着义愤填膺的神情大声怒斥道。 原本燕白云娘子都已经把手中的这叠纸放下了,可是她在听到了这句话之后,燕娘子的眼光“唰”的一下,投向了人群中那个说话的家伙。 随即她毫不犹豫的低下头,在手中的那叠罪证里翻找起来。 “户部右曹侍郎朱德康……就是你!”就见燕娘子冷冷地说道:“嘉定十四年元月,那时你还是一个户部小小的度支官,靠着行贿两千贯才升了官……给我抓起来!” 等燕白鱼娘子说到这里时,下边的这帮家伙已经再没有一个人敢出声了。大家都一脸畏惧的看着那个倒霉的朱德康,一脸面无人色的被抓出了人群。 这时的燕娘子冷哼了一声,看着这帮老臣不屑地说道:“一帮和尚脑袋上顶着虱子,还有脸说别人身上脏?” “你们是在这儿等着我一个个把它都念完了,还是现在就滚?”说着就见燕白鱼抖了抖手上这一厚摞罪证,发出了“哗哗”的响声。 这时的赵与芮,原本还希望这位燕娘子一个个把这帮人全都揭露出来才好。可是在这一刻他才猛然醒悟过来。 今天是什么日子?无论是什么事儿都要向后退避让位!当务之急是赶快把禅让大典顺利的办妥了才好。不然的话吉时一过,岂不是正中这帮家伙的下怀? 正当赵与芮当想到这里时,就见御驾前方的这些老臣子“呼啦”一声便是一哄而散。他们顺着御街两套侧的街道,霎时间就跑了个干净! 燕白鱼冷冷地一笑,转身回到了御辇旁边,随即下令天子圣驾继续前行……这时的赵与芮看着这位威风凛凛的燕娘子,把他佩服得都不行了! 这位燕娘子厉害的地方,除了她手里掌握着如此海量的百官罪证之外,有一些细节,也让赵与芮越想越是暗暗心惊! 他仔细一寻思,刚才燕娘子所说的那几件贪腐贿赂的案子,全都是嘉定前朝的事,跟他这位天子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可就厉害了!”此时的赵与芮心中暗道:“今天是何等重要的日子?他这位天子当政的最后一日,他身边的一言一行全都被史官眼里看着,全都要记在斑斑青史之上!” 可是燕娘子一口气念了好几条罪证却都是嘉定旧事,并没有直指他这位眼看就要卸任的天子失德。 所以燕娘子刚才的这番言辞,真像是通州火器一般,出手便是极其精准! …… 想到这里,赵与芮就知道这肯定又是出自沈墨的手段。 可是他却哪里知道,他刚才还真是把沈墨给估计得过高了。因为燕娘子手里的这些罪证之所以都是嘉定旧事,那是因为这些都是沈墨当年从“鹞鹰燕雀”门中那位大首领,丰乐楼李妈妈的手中缴获的。 没想到事隔多年,这些当朝百官的罪证终于发挥了作用。此时的燕娘子不但一语震慑了这些拦路虎一般的文官。而且看她手中这些罪城的数量,只怕是朝中那些资历较老的官员,每一个都要战战兢兢、夜不能寐! 此刻的燕白鱼娘子,当她在往前走的时候,心中也是暗自心潮澎湃。此时的燕娘子也觉得这世上的事,真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般。 没想到她当年和沈墨一手破获了西夏密谍案,拿到了这些罪证。当年的沈墨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不许她拿出来,可是如今却终究有了大白于天下的一天! …… 且不说燕娘子的心中,对她那位沈郎君越发敬佩。此时当圣驾再往前走时,就见前方盔甲声铿锵作响,居然又有一帮人拦住了御辇。 “这还真是不知死活啊!”此时护驾的这些人惊奇之下向前看去,只见御街上盔明甲亮,竟然是一帮昂然而立的武将。 “得!文武两班这回来得倒是齐全,今天看样儿是不打算让我好了!”此刻的赵与芮心里,不由得哀叹了一声。 只见这时,拦在前方的大宋枢密院和兵部的武臣全都是一身戎装铠甲,他们手里按着刀昂然而立,看起来气势倒比那帮连哭带喊的文臣要强了许多。 就见当前一个人站出来咳嗽了一声,声音洪亮的大声说道:“沈墨奸贼,妄图窃国自立,篡夺皇位,欺我大宋无人乎?” “所谓文死谏、武死战!今日我等武臣要为国尽忠!” 第3046章:世上因果总相缠、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什么叫大宋无人?你也算人?” 正当这家伙大放厥词之际,他才刚刚说了两句,陡然间就听得一声愤怒的咆哮,从赵与芮的御驾旁边又走出一个人来。 来的这位年事已高,却是腰板儿留直,须发皆白却是声音洪亮。他一出场就像一头暮年的雄狮一般,带出了一股凛冽的杀气。 等到这些武将朝前面看了一眼之时,他们纷纷一缩脖子……这一下五六十人的队伍霎时就矮了一截。 赵与芮一看,只见这位威风凛凛的老者,正是之前致仕回乡的老将军范德俊。 要知道早在六七年前,范德俊将军就是天下武臣之首。说实话即便是沈墨当上了枢密使,要论声望资历,也许还比不上人家范老将军。 几年前这位范将军去通州养老之后,大家许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几乎都把他给忘了。没想到今天这位老将军,却在这时怒气冲冲的出场了! 只见这时的老将军手指着那个刚才出声说话的武将,大声怒斥道:“赵德彪!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你?就凭你也配当着我的面儿,说为国尽忠这四个字?” “当年你爹跟随我打仗的时候,他也算个大好男儿。就凭你这孬货,若有你爹两成的血性,我也当你是条汉子!” “还有你们这帮人!”这时就见范老将军声音洪亮,用手一划他面前的一片武臣,大声怒道: “就在半年之前,天下各路军兵造反,哪一个不是你们的门人弟子、部下亲信?” “一场大乱弄得天下动荡、民不聊生。你当你们这一帮人没有罪责不成?居然还有脸在这里说别人是反贼?我看你们才是反贼!” 范德俊老将军说到这里向前迈了一步,脚步落地之声带着隐隐轰鸣。只见他虚发戟张,周身上下的气势有如出山的猛虎一般,带着一股烈风扑面而至! 在他的言辞和威严之下,面前的这些大宋武将一个个脸上带着讪讪的表情,全都后退了一步。 就见范老将军接着怒道:“若论战场功勋,连我都算在内,谁能比得上沈郎君?克复中原、收复燕云、覆灭金国西夏、剿灭百万反贼,拓地万里、歼敌无数,你们谁有这样的本事?” “居然还不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武臣,你们也配穿这一身盔甲?” 在范德军大将军的怒斥之下,就见这时为首的那个武将把脖子一耿,不忿地说道:“老将军,这些事儿跟沈墨是忠是奸又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这时的老将军怒不可遏地说道:“沈墨打的哪一仗不是为国而战?” 说到这里老将军又上前一步,把刚才说话的那小子顿时吓得脸色一变。 就见老将军接着说道:“远的不说,就说最近天下各路军队造反。蒙天子仁慈,还没有将你们议罪。你们这些人的门生故旧、昔日下属、全是各地造反的军头!” “如果依照大宋律,谋逆之罪当诛九族,不知你们谁能逃得过一刀?” 当这位老将军说到这里时,这些武臣们“唰”的一下,全都是脸色剧变! 只见范老将军冷笑了一声说道:“老朽倒是听说,以通州律法,无论何罪也只追究罪者本人,并没有株连之说。” “今日你们若是非要拦住天子,搅扰禅让大典……哼!” “啊?”听范老将军这么一说,只见这些武臣一个个全都愣住了! “滚!” 随即老将军一声怒喝,就犹如半空中起了一声霹雳一般,吓得这些武臣全身便是一震! “走走走!这时候不走还等什么?”就在这时,从街边上看热闹的人群当中突然有一个人排众而出。他毫不客气,连拉带拽的就把这些拦路的武臣往街边上推去。 此刻的范老将军向前一看,就见那是一个身穿百姓衣服,身材壮硕魁梧的汉子。此刻在他三推两搡之下,这些面色如土的武臣连忙就坡儿下驴,纷纷退到了街边。 一见此人,范老将军却是认识的。因为天子在福广两路建立新宋时,他就曾经和这位年轻将领同殿为臣。 他赫然是那位曾经和通州军并肩而战的大宋将军……孟珙! …… 此刻就连燕白鱼和安俊也没想到,这位当年在姜俞馨元帅帐下效力的孟珙将军。在这个时候,居然用这样的方法表示了他对新朝的支持。 一想到孟珙将军当年的样子,再看他今日的转变,大家心中不由得有些想笑,却又是暗自感慨万分。 没想到当年的一战,究竟还是让这位孟将军对统帅心悦诚服……这真是造化弄人,冥冥之中莫非真有天意? …… 在这之后,圣驾还没等起行。 只见长街上一片白衣纷飞,又是一大帮人声势浩大的拦住了御驾。赵与芮见状,简直跳起来骂街的心都有了。你说这帮人怎么就层出不穷,没完没了呢? 等到天子看见这些人的时候,就觉得太阳穴一阵突突的直跳,心中的一腔怒火霎时就被憋了回去。 因为这伙人不但人数众多,居然超过了五六百位,而且他们也比之前的文武群臣还要不好惹! 这些人全都身穿白衣,大部分都是一脸年轻稚嫩,是一帮太学中的学子。 要说这些人为什么如此不好惹,就连天子看到他们也要头疼。就是因为在之前的历史上这帮太学生除非不动手,只要他们这帮人集体行动上书某事或是参奏某人,那就一定是要写入青史的大事! 这帮学子们全都没有官员的身份,所以不管他们做什么,反对他们的人都很难把贪赃枉法、结党作乱之类的帽子往他们的脑袋上扣。所以这些人一出声,往往代表着民意和天下读书人的呼声。 另外这些学子能进入太学,每个人身后的背景自然都是非同寻常。无疑今天这五六百人里,肯定囊括了天下各个学派的青年俊才,其中当世宗师大儒的弟子或是名门之后,也不知有多少! 对这些人,即便是皇帝也没有办法呵斥责怪,更别提作出责罚了。所以这帮太学生一旦集体行动,势必是声威惊人,势不可挡! 第3047章:群情汹汹势难挡、无冕之王、白衣卿相 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形成了品评政坛人物的风气,当时称为“清议”。 《后汉书·儒林列传下》所谓“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后汉书·党锢列传》)所说“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都是如此。 所以在古代,太学生议政往往是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他们的呼声连当政者都不得不听从。 …… 这些太学生在街上跪了白花花的一大片,随后为首一人站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封讨逆文书,就开始大声的宣读…… 这篇文章的内容骈四俪六甚为古雅,围观的百姓也难得听懂,一时之间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这时的赵与芮看他手里拿着一大卷纸,怕不有洋洋数万言。这要是念完了,估计都到吃午饭的时候了! 眼看着这家伙念诵的文章里,字字句句都直指沈墨是奸贼,更是将于他这次受禅说成了谋朝篡位,因此大加讨伐。 看起来这帮说不得打不得的家伙,不知是被谁煽动到了这里,非要跟禅让大典死磕了! “行了!闭嘴吧!” 这时就见天子御驾旁边,有一匹马缓缓前行,站在了那些太学生的面前。 只见马上的坐着的这位正是通州军大帅,当今汉王——姜俞馨! 姜元帅在沈墨的阵营中就是重量级人物,如今她又受封汉王,身份自然是非同小可。可是在这些太学生的面前,她显然属于通州逆臣、幸进小人那一类。 一见汉王姜俞馨打断了自己念诵的讨逆檄文,为首的太学生立刻便恼羞成怒的大声质问道: “你是什么东西?不过是沈墨手下妾侍而已!如今得以幸进、以女流之辈窃居高位,我们还没参奏你呢,你倒是自己跳出来了!居然还敢在这里大放厥词?” “就是!还不快闪开!” “这是我等读书人跟天子的事!滚一边去!” 听到自己的首领向新晋汉王发难,就见那家伙身后的太学生纷纷大声鼓噪,要把姜俞馨元帅轰下去。 大家群起而攻,七嘴八舌什么难听的话都有,场面一时沸腾了起来。 这时的汉王坐在马上似乎是说了两句话,可是她的声音却在众人大声的喧哗中被淹没了下去。就连离他不远的赵与芮也没听清姜元帅说得到底是啥。 就在这时,只听“啪啪”两声清脆的枪响回荡在御街上空,那些乱哄哄的太学生霎时间就安静了下来。 再看汉王姜俞馨,朝天鸣枪之后把手枪往腰间枪套里一塞,面如寒霜的看向了那些太学生。 “你们要是觉得有理的话,咱们可以讲理。” 这时的姜俞馨元帅脸上带着一丝笑意,缓缓地说道:“不过要想仗着人多势众,玩那些下作手段……那你们可找错人了。” “嗯?” 姜元帅的话,说得面前那些太学生齐刷刷地一愣。他们这才意识到平常那种七嘴八舌,仗着人多势众就封住对方的嘴,让别人哑口无言的办法,在今天是行不通的。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们这些人的威风,在沈墨的军队面前却未必好使! …… 想到这里,就见大学生中为首的几人连忙回身,让大家停止鼓噪。随后其中一位大声向着姜俞馨元帅质问道: “沈墨奸贼妄图窃国,这已是众所周知。至于你……一介女流又有何资格,与我等说话?还不滚回去让沈墨出来?” 听到他这么说,身后的那一些太学生立刻就是齐声叫好。 首先质疑对手的说话资格,是这帮文人一贯的路数,姜俞馨听了之后也不以为意。 不过她抬头看了看天光,知道时辰不能再耽误了。就见她柳眉一皱,大声向着面前的太学生说道: “我姜俞馨十八从军,在利州东西两路为通州军参赞军务。期间随通州军血战无数。曾挂帅领兵,全歼二十五万金军,阵斩金国天子完颜守绪!” “其时正逢国难,天下震荡。百姓深受荼毒,异族腥膻遍于江南……不知在那时诸位太学生有谁投笔从戎,参加过那场战斗,现在给我站出来!” 姜元帅一开口,周围立刻就安静了! 连同周围的百姓在内,所有人都被面前这位美貌汉王的霸气震慑,一时间鸦雀无声。 “其后统帅克服中原,姜某曾任西路军统帅。收复燕云十六州,我是三军主帅之一!” “我曾在独石关以北,国境外血战蒙古铁骑。死守襄阳有我、逼降金国有我、收复西夏有我!” “你们说我是幸进之臣,不配与你们说话。你告诉我国难之际,你在哪里?你有什么资格与我对答?” …… 这位姜元帅不愧有女诸葛之称,说出话来字字如刀似箭。 她一把就拉住了太学生质疑她资格的这句话,一番抢白把这些年轻学子说得面如土色,狼狈不堪。 在这之后,姜俞馨也不耐烦与他们打擂台,而是直接伸手召集了军兵,顶在这些太学生队伍面前,她大声向着这些白衣学子说道: 就见汉王姜俞馨大声怒斥道:“前些年逆贼赵与莒谋朝篡位,在临安囚禁天子之时。我通州统帅独身一人泛舟南来,杀入禁宫相救天子。” “当时在临安城街巷之中,他与天子二人被赵与莒手下禁军连番追杀。当时在太学
相关推荐: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老师,喘给我听
祸国妖姬
缠绵星洲(1v1虐爱)
将军宠夫
军师威武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沦陷的蓝调[SP 1V1]
御用兵王
姑母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