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我最讨厌跟文人书生打交道,动作又墨迹,酝酿了半天都没个所以然,一看就不是我干脆利落的行事作风。” “不是你的,也是贺惜朝的。”天乾帝淡淡地说。 “嗯?”萧弘眨了眨眼睛,一脸无辜。 “怎么,以为朕不知道?”天乾帝斜眼看他。 “这个嘛……”萧弘嘿嘿嘿笑起来,“那啥,顺水推舟而已,惜朝躺床上呢,他真没暗中策划,完全是因为他的品格让这些人甘愿为他伸冤,儿子保证,您可别冤枉他。” 天乾帝哼了一声,挥了挥手,示意赶紧滚吧。 作者有话要说: 惜朝:我感觉我身上背负的东西越来越重了,明明我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 遥:有吗,不是挺心软的? 第222章 歇斯底里 第二日朝堂, 这份翰林院联名的奏折和上千位读书人共同签字的请愿书在朝堂上宣读。 可以说是满场哗然。 大理寺对言官的审查虽然还没有出结果,可这样一来, 想要脱罪的可能性就更加微乎其微。 萧铭再不甘心,也只能就此罢手。 只听到丹陛上的帝王道:“朕很欣慰。” 天乾帝拿着手里这本厚厚的奏折, 平静地说:“朕是一早就知道贺府除名的真相, 然而观朝堂之中这一声声对贺惜朝的讨伐, 不管出自私心, 还是为之公义,让朕依旧失望。可直到今日,朕才发现原来还是有那么多等待出仕的读书人,耿直不畏, 坚持正义,翰林院为天下名士聚集之地, 此时朕才以为名副其实, 内阁后继有人,朝廷后续有力,朕欣慰不已。” 底下的臣子静静听着,有的面容羞愧, 有的面无表情, 有的垂头隐容,各种心思, 各种考量,然而所有的人皆知道,贺惜朝因此次除名, 名望不仅未曾跌落分毫,更甚至一飞冲天。 天乾帝继续说:“本朝以孝治天下,可此孝,并非愚孝,不忠不义之孝,此乃害人害己之孝。亲有过,谏使更,非顺从。贺惜朝此举是非明辨,心驰以恒。可是否有孝,朕以为,有。贺家不义在先,可至今为止未曾听到此子有一丝怨怼之言,长辈之过,不对外人言,因此诸位才有求真而不得。” 是啊,到目前为止,除了萧弘为了他家伴读“大杀四方”以外,贺惜朝一直在养病,未曾露面,更没有一丝言论流出来对贺家有任何不满。 这样的品格才为人钦佩,才有这么多学子为他发声正名,才能打动翰林院上下那么多学士为他联名上奏,让太子对他万般维护。 “臣等惭愧。”诸为大臣躬身喊道。 “皇上,臣以为行恶者该惩,可忠义者也该表彰。”谢阁老道。 天乾帝点头:“自是如此,贺惜朝才德兼备,为天下表率,当辅以东宫,为太子宾客。” 太子宾客乃从三品的职衔,贺惜朝原本不过从五品的伴读学士,一下子又跃了两级,这简直在朝中炸开了锅。 王阁老头一个反对:“皇上,贺惜朝本是六品翰林院编纂,江东回来便已经升为了从五品侍读学士,如今又是从三品太子宾客,短短半年的时间,连升三品六级,这是否太快了些?” 有才能的人当然比庸才升得快了!萧弘听着很想插着腰顶上这一句话,别说是太子宾客,就是太子少傅他都觉得理所应当。 只是这个时候他不好开口说话,只能沉默下来。 然而谢阁老笑道:“虽说是从三品,不过是虚职而已,平时不上朝,不站班,也没什么不可。说来这话得问问太子,不知合适不合适?” 萧弘最终还是没学会谦逊精髓,哪怕再想要也要先推辞一番:“合适,再合适没了。” 众臣:“……” 和太子殿下说话估摸着诸位得换个方式,得直白一点。 天乾帝闻言笑了起来:“谢卿说的极是,凭贺惜朝如今的名望,也当得这份荣誉,朕就是让天下知道,大齐就是需要这样德才兼备之人,朕心悦之,也愿意大力提拔,此事就这么定了。” 萧弘眼睛放光,不等朝臣反应,最先大声喊道:“父皇英明!儿臣替贺惜朝多谢父皇恩典!皇上万岁万万岁!” 贺府除名之事就此尘埃落定,大概谁也没想到区区一件家族私事,在多方势力推波助澜之下,会演变成这个模样。 最终成全了贺惜朝。 萧弘一下朝就兴匆匆地去找他家惜朝,命人将那块御赐匾给挂了起来。 那苍劲有力的大字,带着御印,显示着当今帝王对这位年轻臣子的宠爱和信重。 小墩子还让人去买了鞭炮和红绸,噼里啪啦一顿响,贺府就此落宅。 为了有别于狮子巷的魏国公府,这边统称为东街贺府。 魏国公府 大夫人端着茶,轻轻淡淡地道:“弟妹,不是嫂子不识抬举,可既然国公爷没有发话收回对牌,那我也只能继续掌着中馈当这个家。” 二夫人眼中闪过一道厉光,眼睛顿时眯起来:“大嫂是不肯给弟妹这个面子了?” 大夫人笑着摇了摇头:“弟妹若是有心,不妨去跟国公爷说说,他若让你跟着分担,我做嫂子的也乐得轻松,且绝不纠缠。” 二夫人顿时咬了唇。 因着大公主求情,皇上发话魏国公才准许她回府,之后可再也没说什么,显然是在防着她。 “家庙里苦寒,你才刚回来,应当多歇歇,养养精神才是,就别操心那么多了。”大夫人善解人意道。 二夫人一口气憋在心里,终于忍不住拉下了脸道:“大嫂,不是弟妹说话不好听,如今这府里就明睿一个正经少爷,娶得又是公主,将来这国公府迟早就是他的。今日你不交,没关系,迟早这当家权还得回到我手里,那个时候……弟妹就没这么客气了。” 大夫人听着,带笑的脸渐渐沉下来。 二夫人起身,脖子一扬,神情倨傲:“灵珊虽嫁出去了,可毕竟是贺家的姑奶奶,总要有个兄弟帮衬着才好在婆家立足,难道你还能指望一个被除名的替灵珊出头吗?如今詹少奇一子一女,皆是庶出,我这个做婶子的都替她着急,这要是没个兄弟帮衬,以后公主府里还有没有她的容身之地就很难说了。” 看着大夫人完全失了笑容,带了丝怒意,她倒是轻快地笑起来:“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嫂为了灵珊也该多多……啊——” 二夫人话未说完,瞬间变成了尖叫。 只见大夫人终于忍不住,手里的一杯热茶顿时朝着二夫人的脸泼过去! “李玉溪,你真是个贱人!” 只见她怒而起身,看着二夫人骂道:“我不说,难道你真以为我忘了我家珊儿是怎么被强硬地按上花轿,嫁给那种暴虐渣滓,毁了下半辈子?不,我死也不会!你,还有雪云阁的那个贱婢,都是罪魁祸首,都活该下十八层地狱!” “你们跟三房的恩怨,与我可怜的灵珊有何关系,你们要这么对待她!我处处忍让,事事小心,换来的是什么?是你们越发得寸进尺的欺辱!话可说的真好听,还替灵珊出头,贺明睿别压榨他姐姐最后一滴血我就谢天谢地了!” 茶叶从二夫人脸上滑落,热茶转凉,滴滴答答落到衣襟,看起来万分狼狈。 她身边的丫鬟跟着惊叫了一声,连忙取出帕子替她擦拭。 幸好茶水并不滚烫,否则该破相了,可绕是这样,二夫人脸上还是红了一片,一时间睁不开眼睛。 大夫人看着紧张慌乱地连连喊救命的二夫人,心中忽然有了发泄的畅快:“撕破脸最好,今日你竖起耳朵给我听好了,别说贺明睿能不能继承国公府,就是国公爷认命,让这个没担当,只会暗中下黑手的孙子接过贺家,我也要想办法搅黄了!我家灵珊已经身在地狱,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我不介意让我的仇人也一起陪她尝尝!” 大夫人越说越肆意,脸上满是讥讽:“看看,你们费尽心思除名的结果,成就的是贺惜朝从三品的太子宾客,文人墨客争相称赞的名声,是皇上御笔亲题的府门牌匾,还有贺家跌落道尘埃里受人唾骂的污名!可见恶人有恶报,上天有眼,那么我怕什么?可笑你居然还敢威胁我?” 二夫人又惊又惧,起初来这儿的底气全然不见,可她又不甘心就此被镇住:“公主……” “你们也只能指望公主了!可如今贺明睿的婚事,国公爷交给的是我来办,你若想看着你儿子顺顺利利地成亲,他们夫妻没有嫌隙,就给我老老实实地呆在蘅芜苑,别动歪心思!否则,国公府已经丢脸一次,也不介意在大婚的时候再丢一次人!你们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都做了,不都好好的,想必国公爷也不会为难一个因劳累出了纰漏的儿媳吧?”大夫人直接反客为主,要挟道。 二夫人再也说不出话来,只听着大夫人吩咐一声“送客”,林嬷嬷便笑着却强硬地将她们送出了院子。 有时候尽显大度的人不会受到感激,反而让人得寸进尺;可一旦撕破脸皮,豁出去,魑魅魍魉就此老实。 大夫人这一次的发怒,那歇斯底里的模样,的确镇住了二房的那点念头,不敢造次。 * 秋收已过,英王名下各种田庄山林,还有铺子等产业都陆续开始汇报出息。 虽然这些都无需贺惜朝亲自过问,不过按照往年,他都要抽掉核查一番。 所以在彻底安顿下来之后,贺惜朝就开始不着家了,天天住英王府。 同样那十二个书生也被他使唤地团团转。 可今年与往年不同,萧弘因为身份的提升,名下产业又翻了一倍不说,本就占了一条街的府邸又要往外扩一扩。 瞧着内务府给的图纸,那是好大一片的面积,毕竟要住三千名府兵。 而原本的东西也都要归整起来,连同精简的人手也得扩充一下。 最重要的两位正副府兵统领都是可信任之人,陆峰不必说了,黄启在京中没什么势力,只能依附着萧弘,自然也算半个自己人。 而府里的奴仆下人虽然由内务府安排,可常公公跟沈嬷嬷早就已经挑好了人,都是些身家清白,关系简单的,跟内务府打了招呼,只等着送过来便是。 当然太子府庞大,人员过多,也无可避免有人趁机塞了眼线进来。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他们也有人就是这么送进其他府邸。 不过好在府里就萧弘一个主子,常住前院,他身边伺候的又是从小到大跟随的,那些眼线没机会进他的身。 至于太子的班底,虽说可以形成一个小型朝廷,各种职位皆有,然而毕竟太平年间,天乾帝又正值壮年,这些职位多是虚设,没什么实权。 不过毕竟属于太子的人脉,打上了他的烙印,天乾帝也为萧弘小心甄选,等大行之后便是太子直接可启用的人。 而余下的一些低级官员就由萧弘自己决定了。 这十二人已有一席之地,然而毕竟不是官身,还无法担任有品级的职位,一部分贺惜朝已经替他们空缺出来,只等他们考上功名再放上去,如当初承诺给罗黎的账房管事。 英王府不需要太高的功名,可太子府就不一样了,罗黎怎么着也得有个举人在身。 他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最近埋头苦读地好不容易养回来的一点肉又消退了。 这十二人之中除了尤自清和邵远已经过了乡试,其余的还在苦哈哈地等明年的科考。所以他们除了奋发向上,也只能羡慕地看着这俩被贺惜朝放在太子府里虽级别较低的七品却甚为重要的位置上。 而还有大部分的位置却依旧空着没定,谁都知道跟着太子前途似锦,自然这些官职哪怕虚的也让人趋之若鹜,前来送关系,走人情,甚至毛遂自荐的简直络绎不绝。 每天管家都能收到好几份名帖和前来投奔的文人诗词策论,希望能被萧弘看上一眼。 萧弘手里拿着管家收集起来的名帖,还有一大堆他看着就头疼的文字,忍不住问道:“依旧有很多空缺啊,惜朝,这些人怎么办,我总不能也让父皇安排吧?” 贺惜朝挑了眉眼道:“当然不行,那样显得你太无能了。” 萧弘于是将这叠他不太乐意看得东西递给贺惜朝说:“我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些还不错的,就是看着容易打瞌睡,眼睛得花,惜朝,要不你看看?” “我可没那么多功夫一份一份看过来,你府里的事情已经忙得我焦头烂额了。” “那怎么办?” “简单呀!”贺惜朝接过帖子当扑克牌一样打成扇子,遮住下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狡黠的眼睛对着萧弘眨呀眨说,“距离上次招聘已经过了三年了,府邸在壮大,我看是时候来场公平公正的考试了。” 嘿嘿。 第223章 广而招之 大理寺经过五日的审查, 终于将萧弘的那份状告结了案。 那些弹劾的奏章都是萧弘精心挑选的,诬陷诽谤罪名自然成立。 大理寺卿带着两只黑眼圈向帝王陈述了结案书:“……皇上, 臣以为这十六人皆革职查问便可。” 天乾帝没有异议,然后看向萧弘:“弘儿, 你觉得如何?” “大理寺卿公平公正, 儿臣觉得这样处理极好。”萧弘笑着回答。 “那边如此办吧。”天乾帝道。 大理寺卿领命, 顿时长舒一口气, 恭敬地退下了。 他非常希望萧弘不要再突然地给他揽活干,至少再过了三五日,容他养养精神才好。 大概闹腾够了,接下来的朝堂真是祥和一片, 而百官们也不敢再给这位较起真来要人命的英王找麻烦,一个个都很老实地商谈国事。 然后一天的早朝就这么过去了。 萧弘怀揣着一封折子, 跟着帝王辇驾之后进了清正殿。 等天乾帝更衣完毕换上一身便服之后, 才溜达着走进去,咧嘴一笑,露出八颗牙:“父皇。” 看起来心情挺好,天乾帝有些疑惑, 便问:“有事?” “很久没陪您吃饭了, 有些想念您厨子的手艺。”萧弘凑进来讨好道,“蹭顿饭呗……嘿嘿。” 天乾帝一看就知道这小子心里有鬼, 不过架不住心里高兴,便大手一挥:“那就赏你一顿。” 边上的黄公公一听,立刻下去安排厨房, 做些萧弘爱吃的菜品。 有萧弘陪着吃饭,再没胃口的人瞧见这小子吃饭的有滋有味样都得跟着多吃两口。 随着年纪增加,萧弘的饭量也跟着蹭蹭蹭往上涨,一口气两碗饭不过眨眼间的事,第三碗结束才算有几分饱,再加上四十八道菜挨个儿下几筷子,这肚子…… 天乾帝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下,居然没撑破? “嗝……”萧弘打了个嗝,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赞赏道,“好吃,您小厨房里的厨子真是深得儿子的口味,父皇,我能不能将人讨回去,吃腻了,再还给您?” 天乾帝喝了两口汤,然后彻底放下碗筷,黄公公命人撤桌。 他毫不留情地拒绝道:“人,朕是不放的。不过,你想过来吃,倒也可以。” 万一送出去了,下一个厨子不合这小子的胃口,岂不是不愿意进宫来陪老父亲用饭了? 天乾帝内心计较,面上却是波澜无惊:“饭也吃完了,有什么事要劳烦朕就说吧?” 萧弘闻言就不乐意了:“这话说的,儿子就不能单纯想要陪您吃顿饭?” 天乾帝扬了扬眉,然后不紧不慢地端茶送客道:“既然没有就跪安吧,朕去后宫坐坐。” 萧弘:“……儿臣有事。” “呵。”天乾帝一脸看死你个猴孙逃不出他手心的模样,冷笑了一声。 萧弘从怀里掏了掏,掏出一份热乎乎的折子递给他爹,然后双手一合拜托道:“这个我想让通政司登到这期的邸报里,请父皇恩准。” 邸报便是大齐唯一一家报刊,民间是不许办的,内容涵盖朝廷政令、帝王诏书、臣僚章奏、升迁贬斥,刑罚案件等,当然这些都得经过帝王或是内阁同意方可刊登,管理极严。 邸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看到,只有大臣才能收到,而地方官则有驿站信使帮忙运送。 虽然消息多为延迟,可在大齐恰恰是官员掌握朝廷最新动态的来源,臣属们收到之后不仅要细读有的甚至得背下来,以防不时之需。 然而像萧弘那样什么都是第一手,平日里根本不关注邸报,指望着它的消息,黄花菜都凉了。 天乾帝挺纳闷的:“怎么忽然关注邸报来了?”不会又整什么幺蛾子吧? “有需要呗,您赶紧看看,同意的话盖印我就给通政司送去。”萧弘催促道。 然后“招聘启事”这四个大字顿时映入天乾帝的眼睛,帝王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你这是……” “选拔府官啊,儿子这几天正合计呢,发现手上真没什么可用的人,一溜儿的空缺,虚位以待。” 天乾帝有些闹不明白萧弘的脑瓜子究竟在想什么,于是奇怪地问道:“怎么没人?姻亲旧属不论,就没人给你推荐几个,毛遂自荐的应该总有不少吧,往里面挑就是。实在不行,去六部各院各司找,就几个小官小吏,看上谁就是谁,太子门下难道还有人拒绝不成,何必那么麻烦?” 天乾帝虽然这么说着,不过还是往下仔细看着这份招聘启事。 萧弘解释道:“爹,虽然只是些小官小吏,可我也不能随便找呀,这将来可是我太子府的人脉呢!您知道儿子向来贵精不贵多,要挑一定要挑最好最合适的。” “这些人呢我打算细心培养一下,将来放到六部乃至地方,成为朝廷栋梁之才。不过我是有要求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托个关系就能送进来。可让我自己去发掘有才华的人,那也太累太费时间了,所以我才要广而招之,凡是符合我条件的,也愿意到太子府来一起奋斗,我都愿意给机会。来一场公平公正的考试,凭真本事决定去留不是更好?” 他凑上去指了指招聘启事里面录取最后一条——凡符合条件者太子府统一安排考试,择优录取。 天乾帝思索着:“公平公正?这倒是类似于科举了。” 萧弘点点头:“我觉得科举制度挺好的,现如今也是天下学子仕途上相对而言最为公平的一次了,谁上榜谁落第,都靠本身说话,没什么怨言。三年前英王府刚建成,人手空缺,惜朝便以此形式召过一批,那十二个书生看着就挺不错。如今英王府要变成太子府了,我想再来一次。” 萧弘虽然随口一说,了天乾帝却很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这孩子有时候虽不靠谱乱来,可关于决策上的事从来都不含糊。 虽特立独行,却让人分外惊讶,且感叹。 天乾帝相信若是这个机会放给萧奕或者萧铭,他们定会将这些空缺的位置留给自己亲信以及需要拉拢之人,或是赏给投诚之人,将那些势力牢牢地绑缚起来。 绝对不会像萧弘这样直接敞开来,面向所有人,不论背景势力。 天乾帝低头看着上面写明的一栏要求:年纪四十及以下,进士出身。 直接将那些蒙阴出来的人拒之门外。 可功勋之家能考中进士的有几个?多是书香门第,或是寒门耕读而来,这意味着这些人带不来多少势力,相反萧弘还得费心思培养多年,才能在朝中掌有一定的权力,反过来帮他。 甚至若是中途不愿再为太子府尽力,怕是一腔心血付之东流。 这其实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宽阔的胸襟。 就眼前利益来说这样做他这个太子实在吃力不讨好,然而目光放长远,不管是对萧弘的名望还是成长,利远远大于弊。 天子设科举广招天下,除了收揽有才之士,也为了打破世家门阀的垄断,让寒门有出头之日,于此形成制约,以安天下。 更重要的是这不问出身,只看才华的举措,让天下有志之士更加心生向往,人才济济不愁大齐后继无人。 一旦萧弘此举传开来,太子府怕是得成为人人向往的圣地,因为除了科举只有那里才不会不论出身,人人都有机会。 天乾帝可以预见士林之中又是一片赞誉之声。 只是,帝王毕竟想的更为长远一些,他问:“弘儿,你就不怕有三心二意之人借此机会混入你太子府吗?” 这不是危言耸听,不论背后势力录取固然让更多有才之士得到赏识,可也容易引来不臣之人,虽说品级职位低,然而保不定就栽在这些人手里了呢? 萧弘闻言笑了笑道:“父皇,就算通过了考试,杀入最后一围面试,面试之前我会做一番背景调查,若有依附其他势力,与太子府有矛盾,面试之时也可以刷下来。” “你就不怕让人说你沽名钓誉,怀揣私心?” “我这又不是科举,事无绝对公平,说到底还是儿子说了算,看看最后一条,我已经提前说清楚了。” 天乾帝低头一看:特别注明,本次活动为太子府私事,最终决定权归太子本人所有。 这样都行?前面看起来公平公正,可到这里就变得霸道不容置疑了。 “能接受就来,不能接受就别报名,对不对?” 天乾帝闻言低低一笑,“那你准备考什么?” “策论加算学为笔试,策论就不说了,算学考验的是才思敏捷,儿子是不想要死读书的人。” “死读书?”天乾帝闻言微笑变冷笑。 萧弘眨了眨眼睛,忽然发觉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补救道:“啊呀,儿子不是那个意思,都是人才,可我要的是小官嘛,求几个通庶务又符合我喜好的,不过分吧?您就别纠结这点了,就说吧,能不能登报啊?” “这点小事,没什么可以不可以,你是太子,直接交给通政司去办便是。” 天乾帝站了起来,准备回书上,他下午还有很多折子要批。 “那怎么行,按规矩得您或内阁同意才能刊印呀?儿子要求别人做到按章程办事,自个儿也不能乱了。”萧弘说的特别大义凌然,跟在天乾帝屁股后面一同往书房走。 “那个,爹,还有一件事,得请您帮忙。” “嗯?” “几天前,我告了那群言官,给大理寺揽了活儿,瞧今天大理寺卿那一双黑眼圈,儿子不太忍心。于是我就承诺了,等案子结束请他们上下去鹤仙楼吃酒,犒劳一下。” 萧弘说完,天乾帝瞧了他两眼道:“所以,这是跟朕报备来了?” “是也不是,不是还请您帮个忙吗?” 天乾帝坐下来,拿起了一封折子,见萧弘眼巴巴地看着他,不禁道:“这个忙朕不太乐意帮,肯定没好事。” “嘿嘿,您可是天子啊,天下之主!咱们所有人都是您的臣子,虽然这些活是儿子给他揽的,可也是分内之事,要说犒劳,怎么着也不让我掏银子啊,是不是,爹?” 天乾帝闻言慢慢地放下折子,用惊奇的目光重新细致地打量萧弘,特别是在他的脸上停留了许久。 萧弘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不禁问道:“您做啥这么看着我,是不是儿子太英俊了?” “不,朕是想看看你的脸皮究竟能有多厚,说这话的时候你没觉得不好意思?” 天乾帝的表情真是一言难尽,他挺不想承认这小子是他跟温柔贤淑的皇后生出来的,将来还得接受万民朝拜。 帝王揉了揉眉心,他有点同情将来萧弘手下的那群臣子了。 “我这是正当请求,真的,您就别小气了,三十两银子而已,摆上个五桌,够了,还能显示您体恤臣下,多好,父皇,您觉得如何?”萧弘一脸高兴地扒住帝王的手臂问。 ‘既然你非得体现朕的皇恩浩荡,也行,回头颁个旨意过去,犒赏一下。”天乾帝用另一只将他扒拉开,然后拍了拍萧弘的肩膀道:“不过弘儿你向来有孝心,三十两银子而已,父皇手头拮据,你若孝顺,就替爹出了吧。” 萧弘:“……” “如何?” “儿臣……恭敬不如从命。” 瞧萧弘那便秘的模样,不知为什么,虽然只有三十两,可天乾帝还是有一种占了好大便宜的感觉,于是心情愉悦地问:“还有事儿吗?” “没了。” “那就退下吧。” “是。” 看着萧弘带着那份盖了御印的折子退下去,天乾帝心中感慨,不禁唤了一声:“弘儿。” 萧弘回头,疑惑:“爹?” “日子过得真快,还有两月就要过年了,十九岁,该定下来了。” 帝王是带着欣慰而期待的口吻说的,然而却让萧弘那颗松快的心瞬间沉下了谷底。 仿佛那一刻间,所有的虚幻美好被无情的打破。 不刻意去想,不愿意却面对的现实终究还是无情地到了眼前。 悬崖边云雾缭绕的险境被大风吹走,露出了下面真实的万丈深渊…… “弘儿?” 萧弘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来,带着笑容,轻松道:“不着急啊,还有一年呢。” 天乾帝有些疑惑,他仿佛看到萧弘眼里流露出来的悲凉,可转眼一想也太奇怪了。 大概是眼花了,这等好事,估摸着乍然听到有些没反应过来吧。 他嗔了萧弘一眼:“太子大婚,光准备也得一年,不早了。放心,这次朕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必然配得上你。” 他说着又是高兴又是惆怅:“说来你们都一个个长大,父皇也要老喽。丹阳下月大婚,明年年初,奕儿娶王妃,年中办铭儿的事,弘儿,你可是大哥,总不能落下弟妹太多,朕还等着皇太孙,得抓把劲啊!” 第224章 难以面对 原本高高兴兴进宫的萧弘, 却一路沉着脸色出宫门,小墩子跟小玄子互相看了看,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都不敢问。 “把这折子给通政司送去, 一定要在最新的一期刊印出来。”萧弘吩咐道。 小墩子接过, 忙安排了下去。 萧弘不再说什么, 骑上马就回英王府。 他一路进来, 推开书房的门,却没看到贺惜朝,就听到旁边伺候的人道:“殿下,惜朝少爷在旁边的会议室里。” 今日阳光很好, 午后斜阳从窗户里射进来,明亮又温暖。 会议室的拼接长桌上坐了十个人, 却是贺惜朝手底下的书生, 他们一手握笔,一手压着纸张,抬头正看着在板墙上讲解题型的贺惜朝。 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偶尔低头快速地在纸上写下两笔, 之后连忙抬起头更加专注地听讲, 生怕漏下什么。 萧弘一下子就明白了,贺惜朝是在给这十个秀才开小灶。 想在太子府里谋得更高的前程, 不被人比下去,无疑这秀才的功名已经不够用了。 他们明明是最早进入英王府门下,自是不甘心被旁人取而代之, 那一个个前程似锦的空缺职位,他们都想有一席之地。 如今便是在拼命读书,准备下届的乡试。 贺惜朝在萧弘到来的那一瞬间就感觉到了,他抬起头给了一个暖暖的笑容,眼睛往旁边看了看,示意萧弘稍等一下,便继续他的讲解。 距离上书房上课的日子已经快十年,萧弘这次没直接离开,而是寻了一把椅子,坐在了后方,跟着那些学生一同听讲。 作为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贺惜朝的讲课自是与旁人不同。 因为手底下并非是些聪慧过人的读书料子,这些人也并不奢求名次,只求通过即可。 所以贺惜朝都是将一个题型深入解析,以一张卷子作为示例,从破题、立意、论证、收尾等一步一步分析下来,最终形成一份起承转合规整,立意深刻不跑题的一份中规中矩的答卷。 这讲解实在太清晰明了了,就是学渣如萧弘都听得明白,他侧头一看,果然见这些书生刷刷刷开始记笔记。 萧弘光从他们的背影里就能看出对贺惜朝浓浓的崇拜。 他相信,若是将来有一日,贵为太子的他与贺惜朝发生分歧,这些书生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贺惜朝那边,然后反过来规劝他。 想到这点,萧弘并不生气,反而心生愧疚,特别是在今日,他更觉得是自己耽误了贺惜朝。 这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如太阳一般耀眼,仿佛任何一个职位都能得心应手。 谁都看好他假以时日,必登阁入相,成为一代明臣,载入史册。 哪怕不出入朝为官,如岳山居士一般开山立派也能成就一方名师,桃源满天下,受世人尊敬。 贺惜朝人生中最大的污点怕就是接受了他萧弘的感情,从此走上充满荆棘的不归路。 那么好的惜朝呀…… 可被他这个混账东西带入了深渊里。 “想什么,那么出神?”不知什么时候贺惜朝已经结束了讲课,抬手在萧弘面前摇了摇。 萧弘回过神,看着贺惜朝奇怪又关切的眼睛,他想也不想地将面前的手一把抓住,然后紧紧地按在自己的胸口上。 贺惜朝惊讶地瞪圆了眼睛,下意识地把手收了回来,接着他回头看了看那些书生,发现后者要么在冥思苦想,要么在奋笔疾书,没关注到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庆幸他布置了作业,当堂要交的。 他将目光收回来,然后凶凶地瞪了萧弘一眼,似在问:发什么疯呢,不怕人看到? 若是往日,萧弘定然笑嘻嘻地认错,拉着贺惜朝出门美其名曰有事商谈。 可这次,他却定定地看着贺惜朝,当眼里的歉疚和难过即将流露出来的时候,却起身出了门。 终究萧弘还是自私的,他不敢让贺惜朝看出异样来。 “怎么了,皇上那儿不顺利吗?”贺惜朝跟在他的身后,忍不住问道,“不应该啊,这可是好事,皇上应当支持才对。” 萧弘摇了摇头:“没,折子已经送去通政司了,最新的一期会刊印出来。” 贺惜朝于是笑道:“那就好,太子府这么好的机会,相信有很多人前来报名,到时候可得找一个宽敞点的地方。这算是第一次广而招聘,咱们一定要办好,这样看来我得开始出试卷了,尽可能挑出有用之才来。” 贺惜朝做什么事情都会提前规划,萧弘瞧着他胸有成竹的模样,侧脸在阳光下是那么柔和漂亮,仿佛天地灵气全汇聚在这个人身上,一根头发丝都让他喜欢到骨子去,融进泊泊流淌的血液里。 萧弘心里一甜一酸一热一凉,仿佛冰火煎熬,他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把抱住贺惜朝,两人紧紧地胸膛贴胸膛。 “惜朝,你怎么这么好,我真离不开你。”萧弘觉得一旦有人将贺惜朝带离他的身边,他一定会疯。 他其实很想问问贺惜朝,会不会后悔跟他在一块儿,可是他不敢问。 萧弘今日有些失态,然而他没说,贺惜朝也没有再问。 只是回手抱了抱萧弘说:“你也很好,我也离不开你。” 瞬间,萧弘觉得此刻他就是马上去死都没什么遗憾了。 两天后,邸报刊印发行,通政司用最快的速度将邸报分发到各个官邸上和衙门里,驿站的一批快马也在当日离开。 一些不上朝的低级官员除了从上峰或者同僚口中探听朝堂信息,便是等着邸报。 但是近日这期,却是与以往不同。 这个时候的邸报虽然不像后世那般几大张纸折叠起来,一个栏目一个栏目分开,标题也不会为了夺人眼球字体扩大,而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刊定成册,从头读到尾,没什么区分。 然而不管怎么排版,这翻开来的第一面总是最让人的注意的。 招聘启事这四个字就蹲在开头处……落款——英王府。 于是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的京城官场,瞬间又再次轰动了! 贺惜朝刚迈进翰林院,还没坐下,桌上就刹那间出现了两个包子,荤素各一个,两一个鸡蛋,一个蛋饼,一个饭团,两根油条加个大饼,甚至还有衙门外拐角巷口那家很好吃的小摊上的馄饨。 各个都还热乎乎的,当然还有这些早饭的各自主人,五个庶吉士将贺惜朝的位置围了起来。 “诸位,我吃过早饭了。”贺惜朝说。 经过那联名上奏之后,这批一同入翰林的五个进士们都混熟了,杨素立刻将包子收了回来,然后说:“贺大人,咱们看过邸报了。” 话音刚落,翰林院的邸报就搁到了贺惜朝的面前,一位庶吉士特地将它翻开来。 程玉林指着上面的招聘启事期待地问:“真的假的?” 五人都紧张兮兮地看着贺惜朝。 后者睁着无辜的眼睛,点了点头:“自是真的,有英王殿下私印呢,你们有兴趣呀?” “有啊,太有了!”程玉林叫道。 所有人都快速地点头。 “品级可不高,而且是虚职。”贺惜朝提醒道。 “这又不冲突,咱们本身就是小官呀!” “如今谁不想削尖了脑袋往太子府里挤,往太子跟前凑?” “我等寒门,本来就在翰林院苦熬着,进士一届又一届,想要出头太难了,可又没什么门路可走。”杨素说着微微抬了抬下巴对着某个方向压低声说,“这儿修了一辈子书,做了一辈子学问的太多了。” 别以为中了进士,入了翰林就能高枕无忧,只能说这里起点比他人更高一些,可想要混出头也不容易。 特别是寒门,只有入了官场才知道,背后有人太重要了! 否则两眼一抓瞎,只能靠着苦熬,一点一点往上爬,还不一定成功。
相关推荐:
婚里婚外
恶蛟的新娘(1v2)
深宵(1V1 H)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乡村桃运小神医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猛兽博物馆
蝴蝶解碼-校園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