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平家家主却先笑了:“不能按照去年算。” “这是为何?” “傻小子,若是开了边贸,商队能够堂堂正正进出,哪儿还会如以前那样小打小闹,生怕太打眼货被扣留,自是有多少运多少,能卖多少是多少,翻个倍都是轻松的。区区五十万两,跟两成四比起来的确是优惠。”邓家家主为人粗狂,然而这买卖却算得精。 “原来如此啊,小子受教了。” 周围跟随长辈而来长见识的小辈们都点了点头。 以此可见,这位贺大人也真是想得比谁都深。 思及此邓家家主问道:“贺大人,咱们盐商都想争取这个名额,可是一百万两不是个小数目,一时半会儿怕是凑不齐,敢问贺大人可否先将名额给我们,我们尽快凑齐交于朝廷?” 邓家家主这么一说,底下不少人纷纷点头,毕竟谁也不会随身携带那么多的银两。 贺惜朝瞧着,不禁笑道:“自是可以,这样吧。若是有这个意愿就先交付定金两成,二十万两于户部,以锁定名额。十五个名额一满,户部便不再收取其他家定金。而得到名额者,需得在接下来一个月之内,再支付三成,三月内必须全部交付完毕。” 二十万两对这些大商贾而言,光是在京城分行就能凑齐,有的来京就带了不少银两来走动关系。 只要拿到名额,一个月再凑足三成并不困难,余下的三个月也足够了。 众人点了点头,没有任何异议。 “先……先生,若,若是……有,有人反……悔或者逾,逾期怎,怎么办?”突然,边上传来一个结结巴巴的声音。 贺惜朝回过头,看见罗黎站起来,涨红着脸,磕绊地问。 “这个问题问得好。”贺惜朝给了一个赞赏的眼神,接着略带冷意的目光看着底下的商人,回答,“若是反悔或者逾期,前者所有交付朝廷的银两不与退回,名额立刻释放给另外有意愿的人。而后者,若只是交付定金,接下来的三成最多可再宽限五日,不过每逾期一日多交付五百两,五日后若依旧交付不了,则定金吞没,名额释放。若是已交付五成,还余下五成,则可最多再宽限一月,每日照旧五百两的逾期费用,超过一月,则名额释放,所有已交付金额吞没。” 贺惜朝这么一说,所有人的神色不禁为之一凌。 “所以诸位可得结合自身财力,再决定要不要争取这个名额,赚钱既然不易,那请务必慎重。”他说完回过头再看向那十二个书生,吩咐道,“都记下来,等会议结束,形成文书,向诸位发放。” 贺惜朝为了保密,就没有事先刊印。 “是,先生。” 最高能达到五十万两的沉没成本,瞬间打消了众人占据名额再徐徐图之的念头。 而朝廷吞没的银两,谁还敢要回来? 贺惜朝在轻描淡写之中将商贾们的后路全部堵死。 要么放弃,要么就一条道走到底,自个儿琢磨着去吧。 “明日户部衙门一开,便开始接受定金,诸位可得赶早。对了,盐商五个名额已经占据,所以还剩下十个。” 如今已经没人再纠结那两成四的关税,放在众人面前的是要不要争取这个市场准入,如今可只有十个名额了! 大商贾,不缺钱,谁都想要,然而毕竟背后还有主子,特别是依靠王府的几家,不敢擅自做主。 到此贺惜朝所有的安排已经结束,他正想说还有什么问题要问,不然就散会的时候,门外却忽然传来一声长唱:“顺亲王到,礼亲王到,安郡王到,醇郡王到——” 所有人顿时一愣,接着纷纷起身,有官身的弯腰行礼,其余的则跪地行大礼。 这四位都是皇子,年长的前三位皇子出府便是封亲王,而之后年纪小的,四皇子和五皇子则是郡王。 不过两位郡王刚册封,府邸还在修建,是以依旧住在皇宫。 “几位殿下来干什么?”方俊跪在地上,不禁小声问道。 “还能来做什么,无非是来给先生施压的。”舒玉也同样小声地回答。 “可不是已经完了吗?” “来晚了呗。” “噤,噤声。”罗黎提醒道。 皇子之中,萧奕年纪最长,他摆了摆手,笑道:“不必多礼,边贸乃朝中大事,关乎国库,父皇一直大为重视,贺大人一手操办,一场会议下来便将关税提到了二成四,这等才能实在令人惊叹。我等好奇,便求了恩旨过来涨涨见识。” 贺惜朝直起身,目光在几位皇子上轻轻一扫,接着便落在萧铭身后的贺明睿,后者嘴角挂着一抹冷笑。 贺惜朝只是淡淡地一瞥就挪开了视线,慢吞吞地抬起手做了一个请势,道:“那请四位殿下上座吧。” “诶,我们不过是来看看,瞧瞧会议是如何进行的,可不敢打搅贺大人正事。”萧奕摇了摇头。 贺惜朝眉毛一挑,还不等他说话,就听萧铭道:“后面不是还有几张空椅子吗,不如就搬过来放在旁边,我们旁听便是。老四,老五,你们觉得呢?” “二哥三哥做主就好,我们都行。”四皇子五皇子刚刚进入朝堂,虽有了自己的势力,不过跟前面两位哥哥比,还是差了一点。 然而嘴巴上说着不打搅,可边上一坐,这些商贾可不得看着他们行事? 但是现在来,还能做什么? 所有人都看着贺惜朝,后者几不可见地耸耸肩,一脸随他们折腾的表情。 顿时众人默默地垂下头,再次安稳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而贺明睿则看贺惜朝一脸面无表情,似乎很不耐烦的模样,心里不禁畅快了起来。 接着再看那一个个满脸纠结的商贾,心说果然这群是商人是靠不住的。 其实在上一次会议的时候,他就该这么提议了,否则哪儿来的两成四? 不过这群贵胄才刚坐好,正等着贺惜朝说话,一个高大的身影就随之出现在门口,不甚高兴地说:“不是来学习的吗,那直接坐后面去,搬到旁边来干什么,显得你们脸大?” 敢对亲王这么说话的全天下没几个,这不耐烦的口气,不用想都知道是谁。 可怜的小墩子喘着气才跟上他家太子的步伐,姗姗来迟地喊了一声:“太子驾到——” 瞬间底下又呼啦啦地跪了一片。 才刚直起腰没多久,贺惜朝又得弯下去,他默默地白了一眼,只得再一次见礼。 而四皇子五皇子一听,想都不想立刻就从位子上站起来,离了两步远,才行礼道:“见过大哥。” 萧弘摆了摆手,一边走进来一边道:“平身。” 他的目光往贺惜朝那里一看,后者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依旧恭敬得体地起身,但显然周身的气息表明是很不耐烦见到这群天潢贵胄,纯粹是没事找事。 显然连同萧弘在内也一起被嫌弃了。 “太子怎么来了,听说今日父皇阁臣议事,太子本该在清正殿才对。”萧铭故作不知地问。 萧弘看着他道:“你们忘记人了,来见识怎么只带了老四老五,就不把小七小八也一并带过来?” 说着,从他的背后走出两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对着萧铭他们喊道:“弟弟见过几位哥哥。”接着他们又对贺惜朝点了点头,“贺大人。” “七殿下,八殿下。”贺惜朝行礼。 “七弟八弟都没出府议事,弟弟以为还早。”萧奕说。 “早不早不是你们说了算的。”萧铭咸咸淡淡地瞥了他们一眼,忽然肃了神情,“皇上口谕!” 话音刚落,所有人瞬间又再一次跪下来。 一而再再而三,贺惜朝心底只剩呵呵两声。 萧弘沉下声说:“尔等虽贵为皇子,却与边贸无关,切不可干涉会议之事,既来学习,当用心安静倾听,否则朕必严惩。” 显然帝王也知道他的儿子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旨意一下,瞬间就都老实了。 萧奕萧铭听此,虽不甘心也只得道:“儿臣遵旨。” “那就起来吧,自觉地往后头坐去,学习嘛就得拿出个学习的样子,别像个大爷一样蹲边上暗地里使眼色,糊弄谁呢。” 萧弘毫不留情面地把他们那点小心思揭穿,一点面子也没给。 别说有皇上的口谕,就是没有,萧弘作为太子,又是长兄,逮着理训起弟弟来也没人敢说个不字。 年纪小的老四老五缩了缩脖子,哪儿敢逗留,自觉地跟着椅子到了后面,顺便将小七小八也拎走了。 而萧奕跟萧铭却是敢怒不敢言,脸涨得通红。 今日本想拿着身份压一压贺惜朝,给商贾撑腰,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让人看到了当今太子的无上威风。 很显然在太子殿下面前,这两位什么都不是。 商贾们都不是傻子,看的明明白白。 “对了,既然弟弟们都如此好学,那也不能随便听听就过,贺大人可是咱们大齐出了名的能臣,见他理事机会难得,所以定要用心,回去之后每个人都写一篇心得出来,明日上交。” 萧弘似随口一说,然而听到到几位皇子耳朵里,顿时心中一片哀嚎。 五皇子也顾不得身份,直接喊道:“别啊,大哥,咱们都从上书房出来了,好久没写文章,您饶了我们吧!” 四皇子叹了口气,他比五皇子明白一些,知道今日他们这么做让萧弘不痛快了,所以这篇文章就是不想写也得写了。 只有小七对小八哭丧着脸道:“早知道我就不来了。” 难兄难弟互相看了看,齐齐无奈。 萧铭定了定神,问:“大哥,这是谁的意思?” “为兄的。”见萧铭不服气,他又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补充道,“父皇也觉得我这个提议好,所以明日直接交给父皇吧。” 萧奕:“……”天哪! “四哥……”五皇子欲哭无泪。 七皇子八皇子:“……”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吗? “来人,把文房四宝给几位皇子准备起来,小墩子,你和副统领留下来,看着他们用功,谁插嘴一下,说了什么话都给孤记下来,明日呈给父皇。” 为了送七皇子和八皇子出宫,保护其安全,禁军副统领也一块儿来了,听着萧弘的命令:“是,太子殿下。” “那几个伴读,要是想跟着听,就安静地一同蹲后面,不想听,马上出去。”萧弘收拾完这群皇子,眼神一厉就落在贺明睿和吴襄以及四皇子五皇子的伴读身上。 几个人垂下头,没敢发出一点声音。 萧弘于是懒得再理他们,便看向贺惜朝:“贺大人继续,孤就先回宫议事去了。” 终于贺惜朝逮到了开口的机会道:“太子殿下别忙着走,下官跟您一起进宫面圣。” “啊?”别说萧弘,那些刚来的屁股还未坐热,闻言也是一脸惊讶。 萧弘道:“贺大人别生气,不用搭理这几个刺头,不乖就随便修理,我在呢!” 贺惜朝唇一弯,掸了掸衣袖,幽幽地说:“会已经开完了,我也该向皇上复命去。” 话音刚落,一片寂静。 “噗嗤——”谢三死死地捂住嘴,低下头。 六位皇子:“……” 其余随驾之人:“……” 萧弘:“……好吧,那咱们一块儿走。” “等等,大哥!”忽然五皇子喊了一声。 萧弘回过头:“啥事?” 五皇子可怜兮兮地问:“那咱们的心得还得写吗?” 萧弘思索了一下,肯定道:“写啊,当然得写!” “为什么?弟弟什么都没听到啊!”几位年纪小的皇子几乎要崩溃了。 萧弘看了一圈周围道:“笨,没听到不会问啊,这么多人呢,不耻下问懂不懂,谁让你们来晚了!” 他们简直要被萧弘的强词夺理给气岔了。 然而皇上口谕在,就是再不乐意也得照搬。 贺惜朝取过一份书生们总结的市场准入原则,然后吩咐道:“好好为殿下们解惑,教一教他们什么叫做市场规则。” “是,先生。” 萧弘虽然来的匆匆,去也匆匆,然而太子殿下的威严却是深入人心,能半路从宫里出来,求了皇上口谕,将底下的弟弟们一个个训得不敢反抗,这圣眷浓得没谁了。 他若真像几位殿下一样以势压人,这谁压得过他呀? 这样一想,这场中的商贾们心情顿时复杂了起来,叹息着做下了决定。 正好,主子们在,也省得再去禀告浪费时间。 而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家出去抓紧时间派人筹集银子了。 第275章 炙手可热 此刻清正殿内寂寥无声, 落针可闻。 所有的目光,包括天乾帝, 都死死地盯着缓缓汇报的贺惜朝。 “……臣擅自做主,将边贸前两年的关税以市场准入形式提前向商贾收取, 请皇上恩准。” 越是如此, 贺惜朝的口吻就越是清淡, 说话也慢条斯理, 藏起言语中的邀功之意,表现出强大的内心,说完他依旧如往日一般恭敬地将书生们临时草拟出来的市场准入原则书呈过头顶。 然而他等了半天,都没见有人来收取这份文书, 不禁纳闷地抬起头来,只见五位阁臣也好, 天乾帝也罢依旧还盯着他, 那目光有些涔人。 他微微弯了弯唇,几不可闻地朝身边清咳一声,萧弘看着黄公公提醒道:“老黄,你傻啦?” 黄公公闻言“啊哟”一声, 连连告罪:“老奴这不是被贺大人给惊呆了吗?一时没回过神, 皇上,太子殿下, 请恕罪。” 如今这会儿,谁纠结他的失态,天乾帝深深地看了贺惜朝一眼, 然后内心复杂地接过那份文书。 居然真的做到了! “皇上,虽说比直接收取关税预计的要少,不过这是臣能想到的,推动并打开边贸最有效方法,请您见谅。” 见谅什么? 一千五百万两啊!这要是还少,那户部这些年的捉襟见肘算什么? 天乾帝之前还跟谢阁老商议着,为了全萧弘的脸面,若是贺惜朝解决不了边军饷银该去何处挪出这么一笔银子。 “贺大人也未免太过谦虚了,老臣活了这般岁数,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会生财的人,真是大开眼界!” 这话是从王阁老嘴里说出来的,这老头向来看贺惜朝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总觉得此人站在萧弘身后,沽名钓誉,装模作样。 可直到如今,最让朝廷犯难的户部赤字让贺惜朝一举解决,他不得不承认此子乃是真正的能臣。 科举考得好不算什么,能解众人之难才是真的厉害,也是朝廷最稀缺的人才。 胡阁老看了王阁老一眼道:“别忘了,还是从那群唯利是图的商贾手里掏出的银子,贺大人,老臣实在好奇,这法子你究竟是怎么想到的。” 不仅是胡阁老,所有人包括帝王都一样望过去。 只见贺惜朝微微一笑,淡定从容地道:“无非是设身处地,换位而思罢了。” 王阁老问:“何解?” “朝廷开边贸,站在商贾的角度来说,诸位大人,是好事还是坏事?” “自是好事。” “关税两成四或四成二,于商贾十倍百倍的利润来说重要吗?” 大臣们摇了摇头:“不重要。” “既然如此,那该担心的是他们才对。” “这……”几位阁臣互相看了一眼,最终胡阁老问,“请指教。” “既然是好事,既然赚钱,那机会岂是人人都有的,如今的犹豫不决不过是口是心非罢了。整日与钱财打交道的商贾们,他们最害怕最煎熬的是一件事。”贺惜朝勾起唇角,眼里放出光芒,自信地说,“看着别人赚钱。” 贺惜朝说完,周围瞬间沉默下来。 能将这群奸商的心思摸得如此透测,这人岂不是得更加……咳咳,应该说玲珑剔透才对。 “啪啪啪——”旁边忽然传来一个激烈地拍手声,只见萧弘竖起个大拇指,大声称赞道,“好,真不愧我朝第一大才子!不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第一等聪明人!什么边军饷银,这还是难题吗?父皇,诸位大人,咱们现在该考虑的是如何好好的将这一千五百万两银子花好,花到刀刃上,不要浪费了,嘿嘿,是不是?” 瞧萧弘那得意劲,不遗余力地大声夸奖,仿佛贺惜朝立了大功比他自个儿的还高兴。 若不是今日还有众位阁老在,怕是连爱意都要当场吐露出来了。 天乾帝很想拉下脸来警告他一下不要忘形,可终究贺惜朝带给他的意外之喜实在太大了,还没开口嘴边的笑意就漏了出来。 “皇上,前些日子,西安伯上奏说,连同南北的运河淤泥较多,阻碍船只运行,臣以为趁此机会该挖一挖了。”谢阁老顺着萧弘的话头道。 接着王阁老也说:“皇上,去年北方大旱,百姓收成急剧减少,臣以为既然朝中宽裕不如就免去严重地区的赋税,好让百姓们度过难关。” 然后胡阁老也跟着上奏:“与匈奴一战,将士们死伤不少,抚恤也该尽快落实,都是英雄,不能寒了人的心。” “边贸既然要开起来,这些主要商道臣以为应当尽快修一修,不然商队急剧增多,道路不平,也是一件麻烦事。” “对对对,还有……” “没错,另外……” 这银子还没看到影子,就已经像块饼一样分割完了。 萧弘眨了眨眼睛,转头看向贺惜朝,一脸无语地说:“惜朝,按照阁老们这样的花法,这一千五百万两似乎也不禁花。” 贺惜朝耸了耸肩:“嗯,朝廷太穷了。” 天乾帝:“……”朕已经很节省了! 他没搭理这俩,抬手轻轻一摆,顿时耳边的声音都消停了,他带着无奈的声音说,“诸位爱卿,这银子还没入库呢,不如等户部上奏之后再打算?回头拟个折子上来,排个轻重缓急出来。” 几位阁老道:“臣等遵旨。” “贺爱卿。” “臣在。” 天乾帝指着那份市场准入原则问:“按照这上面所写,商贾的定金在明日交付?” 贺惜朝回答:“是,所以还请皇上下旨命户部明日清点银两,入库结账。只是因数额较大,名额有限,怕引起争吵械斗,遗失银两,恳请皇上指派官兵压阵。再者市场准入对所有商贾开放,不因存在暗中留名的现象,请皇上派遣监察官到现场监督,以示公平。只是五家盐商最先投诚,是以臣做主已经将五个名额交于他们,所以只剩下十个。” 贺惜朝说完,天乾帝便点了头:“宣户部侍郎,礼部尚书,五城兵马指挥使。” 黄公公听此立刻下去吩咐。 谢阁老对自家小徒弟是满满的骄傲,前有棉花造福万世之功,后有边贸解国库燃眉之急,放眼天下,绝对独一无二。 只要是帝王,哪怕是个昏君,也舍不得这样会赚钱的臣子,而且生财有道,来源皆是正途。 在谢阁老眼里,贺惜朝怎么看怎么出色,萧弘能得他倾心相待,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不过他已经看过那份市场准入原则,不免还有些疑问,便道:“五十多家,就只抢十五个名额,那余下的该如何是好?小贺大人,虽说先来后到,可毕竟利益纠葛,背后牵扯众多,怕是会有麻烦。” 这些商贾地位低下,然而背后的靠山皆是京城之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即使贺惜朝不在乎,然而谢阁老未免要替他多考虑几分。 都沉浸在那一千五百万两的喜悦之中,只有真心为贺惜朝着想的,才会想得那么多。 贺惜朝抬起手朝谢阁老鞠了一躬道:“阁老想得深远,不过您不用担心,生意场上同行之间虽然多是竞争关系,但也有合作双赢之举。你有名额,我有货,西域各国需求大,这十五家是吃不下的,总会需要同行协助以期将利益最大化,无非那五十万两的准入费一起分担,或者干脆由着旁人掏而已。” “原来如此啊!” 贺惜朝这么一解释,顿时所有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胡阁老失笑地问:“小贺大人,敢问这经商之道从何处而学,实在太让人惊叹!或者说咱们几个老家伙脑子不灵光,不比你们年轻人?” 贺惜朝笑了笑:“下官不知该如何解释,无非想得多罢了。几位大人若是想了解,平日里我们倒是可以多交流。” “这可说好了,本官若是来寻你,可莫敷衍老夫呀!” 贺惜朝连连摆手:“岂敢。” 如今就等着户部侍郎,礼部尚书和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现在无事,他们几个老臣便干脆在圣驾面前闲话起来。 王阁老看着不禁嗤笑道:“老胡,这么大岁数还学经商之道?头脑转的过来吗?” “王大人,这你就管不到了吧,圣人云活到老学到老,皇上,您说是不是?” 天乾帝摇头失笑:“胡爱卿所言有理。” 周阁老抬了抬手:“皇上,您听他鬼扯,他葫芦里卖着什么药,咱们几个还不清楚?” 胡阁老微笑,不答话。 天乾帝问:“哦,那是何意?” 王阁老轻嗤一声:“老胡家那颗掌珠不是马上就要及笄了吗,这是在相孙女婿呢!” 闲话也不能随便乱说,家里长短既不敏感,又能拉进彼此关系,拉个郎配更显亲和。 不过这位倒好,正主还在这里呢,却一点也不避讳。 论脸皮,能进内阁的都不是凡俗。 胡阁老捋着胡子一笑,看着莫名的贺惜朝,怎么看怎么顺眼:“我那小孙女儿绝对是知书达理,秀外慧中,一般人老夫是不舍得的,就怕小贺大人看不上。” “你这一说,让小贺大人怎么回答?”王阁老道。 “嗨,你个老王,存心拆我的台是不是?” “得了,胡大人,你家小孙女是个好的,我家也不差啊。”周阁老跟着说,“谢老,您说是不是?” 谢阁老心中一叹,谁说不是呢,谁家没孙女,他家也有,原本也有这个亲上做亲的打算,可惜的是…… 他的目光不禁往萧弘那里看去,只见这位太子爷的脸已经全黑了。 再看帝王,目光正落在手里的茶盏上,看着白瓷杯里的葱绿嫩芽起起伏伏,仿若没有看见。 谢阁老劝道:“好啦,你们也消停一些,想做亲家也不是这么个做法,冲着你们这样的岳家祖父,小贺大人也得吓跑了。” “谢老说了句实在话。”最终帝王打了圆场,然后回头看黄公公,“人怎么还没来,黄吉,去看看。” 第276章 抢占名额 第二日, 启明星刚升起的时候,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就已经在户部衙门前的各个主道上排排站定。 见到这个阵势, 蹲守在附近的家丁小厮们立刻将来不及啃下的饼子塞进嘴里,然后猴蹿一般飞速地跑去通风报信。 接着天边还没露出鱼肚白, 就见大街小巷陆陆续续地出现负重马车, 上面放着一个个箱子, 在众多孔武有力的大汉护持之下一辆辆地被拉出来。 这个点, 街道上没什么人,这些彪悍的大汉加上能在地上拉出一道道深痕的马车就分外打眼。 “快快快,走快一些!名额,咱们一定得占上一个!” “这马昨日没喂饱吗?怎么这么慢!” “跟紧了, 这些可都是银子!” “只要得了名额,每人就赏五十两!” …… 户部是不收银票的, 所以都是实打实的白花花银子。 二十万两, 换算到后世大约有五到八吨的重量,光马车就得十多辆,而且是每家十多辆,所以那场面真的是分外轰动。 哪怕还在睡觉的百姓, 也被外头沉重的车马声给惊醒了。 于是纷纷起身躲在窗框后看热闹, 有大胆的还走出了家门,皆是一脸好奇。 说来, 昨日各处的钱庄,已经将最大限额的银子都被换出来,换不到的好几家商户的家丁干脆当街用银票换取银两, 面额差值还不小。 大商贾们都财大气粗,银票随便出,然而不是谁都能在一天内凑齐银两。 不过办法总是比困难多,一家不够,两家凑,犹如贺惜朝所言,同行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 区区十五个名额,其实还是不够分的。 幸好,这种阵势,户部是不惧的。 国库分为钱库和粮库,粮库且不谈,钱库却是时常空落落,等今日已经等很久了。 谢二得了圣旨之后,当日连夜带人将钱库面前的空地给清理出来,好大一块地方,足够几十辆马车进入。 又将户部上下的官员分成好几组,还借调了其余六部的主事小吏过来帮忙,将人员配齐之后,摩拳擦掌就只等银子入场了。 来多少就数多少,论数银子的本事,户部当仁不让。 晨曦微晓,礼部尚书便带着礼部官员到达现场,礼部领旨督查,瞧着这人声鼎沸的模样,他恍然有种进了菜市口的错觉。 这从马车上卸下来的每一口箱子,只要一打开,入眼的都是白花花闪瞎人眼的银子。 而看得多了,也从震惊之中淡定了。 “本官为官多年,第一次发现什么叫做藏富于民。” 朝廷穷得叮当响,而商贾们却富得流油,一日之内居然真能凑齐二十万两银子!礼部尚书摇头叹息,怪道贺惜朝敢提那至今为止令朝中官员诟病的两成四关税。 这位年轻人,看的可比积年老臣透彻,而且果敢干脆,手段老辣,真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谁不称赞这位小贺大人的本事,都说是财神爷下凡。”旁边随行的礼部郎中道。 “哦?不是文曲星吗,怎么又变成财神爷了?” “说是拿起笔的是文曲星,拿起元宝的就是财神爷,佛有二相,这小贺大人两神共生似乎也说得过去。”有个员外郎打趣道。 秦大人闻言哭笑不得:“怪力乱神,可不好随便说。” 他刚说完,户部一个小吏跑了过来道:“秦大人,冯阳绸商的一家已经交完定金了,我们大人请您过去核查。” “大人,那我们赶紧去吧。” 礼部尚书离开我闻讯赶去,只见谢二擦了一把头上的汗,对他道:“秦大人,您要不核对一下,二十万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对的话,请盖个戳印,这杨家名额就占了。” 只见整整齐齐五十口大箱子敞开搁在一片空地上,银光耀眼,直闪瞎人的眼睛。 礼部尚书道:“如此敞亮,有什么不放心的。” 礼部尚书的戳印一盖,只听到锣鼓隆冬一声响,报喜官大喊道:“冯阳绸商杨家,二十万两清点完毕,占一名额!入库!” 这个锣鼓刚敲完,另一边又有人喊道:“大人,武邑茶商的方家也交满了,请核查。” 然而每过多久,又有一处喊道:“大人,这边也好了,陈州瓷商周家……” 好几家都是两次会议上没什么声响的商贾,然而一出手却惊呆了所有人。 眼看着名额一个个减少,还差点几万银两没送过来的不禁着急了。 突然有人喊道:“盐商呢,娘的,那群盐商怎么一个都没来?” 此人一喊,顿时有人恍然大悟:“糟了,那群王八蛋本就有名额,根本不着急!” “那现在还剩下几个名额?” “八个!” 话音刚落,锣鼓声又被敲响了。 只有七个了! 而到此刻,孙家,平家,邓家以及另外两家才姗姗来迟,身后则跟着浩浩荡荡的马车队伍。 今日朝堂之上,户部从上到下空缺,礼部也是全部没来,为什么,大臣们已经都知道了。 贺惜朝这一手实在太空前绝后,第一次在朝会上,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弹劾他。 众人看着他神色淡淡地站在队列之后,不知怎的,后生可畏这四个字落进了心底。 如今没什么人关注其他政事,都耐心等待着时不时跑进来禀告的侍卫。 “启禀皇上,户部来报,已经有八家交足银两。” “一百六十万两进账了。”胡阁老话音落下没多久,另一个侍卫又匆匆跑进来道,“皇上,已经九家交足银两。” 随着这侍卫的汇报,所有人都默默地往上加了二十万两。 忽然贺惜朝问道:“盐商交了吗?” 侍卫摇头道:“卑职来的时候,盐商们才刚到。” 贺惜朝点点头,便不再多问。 他突然这么一说,让所有人都好奇了起来,然而他又沉默着不解释,这种让人抓耳挠腮够不到痒处的难受、 如今的贺惜朝就像个会移动的银库,没人质疑他开源的本事,是不是又有什么令人咋舌的想法? 大臣们其实很想吼上一句:你倒是说啊,问这到底有什么深意? 最终还是天乾帝开口了:“贺卿为何有此一问?” 贺惜朝回答:“臣将其中五个名额指定交给了盐商,只余下十个名额由其他行业商户们争抢,这必然是不够的,若是前十个名额没一个同行抢到,那么只能想尽办法从盐商手里买名额,这估摸着就是盐商迟迟交付定金的原因,他们等着其他人开价!” “买名额?”贺惜朝这个解释果然又让人惊讶。 还能这么来? 接着便立刻有人问道:“朝廷给出的名额,也能公然买卖?” 这话引起了一片窃窃私语。 “这未免太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吧?”萧铭幽幽地说。 萧弘转过头看他,不禁笑道:“小铭儿昨日的心得笔记怕是白写了,在商言商嘛,朝廷给出名额的时候可没说过不能买卖,他们私下交易,出让名额朝廷也管不到。” “却不知这个名额能卖出多少?” 这些大臣们对钱财的认知已经被贺惜朝打破,曾经觉得商贾地位低,赚点钱也是应该的,可没想到二十万两银子一日之内就能凑个齐整! 曾经觉得两成的关税简直是个蛮不讲理的数,没人会答应,却没想到那点税商人根本看不到眼里,一百万两挣着抢着送进国库来! 财富的概念,从今日开始被刷新了。 “或者加个四成,五成?”有人不确定地猜测道。 有些大臣比较大胆:“翻个倍不知可行?” 然而他话音刚落,便有人摇头道:“净赚五十万两?不对,是一百万两啊,那也太多了吧!” “这岂不是什么都不做,在家数银子就够了!” 众位大人纷纷猜测,却见有人问道:“对了,贺大人,你觉得呢?” 见所有人都看过来,贺惜朝只得道:“五倍往上翻都是正常的。” 大臣:“……” 天乾帝:“……” 萧弘抽了抽嘴角道:“今日看来得让你上一堂经商之道了。” 贺惜朝真觉得今日朝廷有些诡异,他哭笑不得地问:“诸位大人都没有要事上奏?” “今日最大的要事便是那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王阁老道。 就连向来以沉稳著称的谢阁老也不禁拔下了自己几根胡子,他忍着痛道:“别卖关子,说说吧。” “只是鄙人之见,纯做个参考。”贺惜朝不得不站出来,抬手行了一礼,然后说,“盐商有名额,意味着他们在接下去的两年能够派出全部的商队前往西域,这个数量比之去年偷偷摸摸靠走私暗地里交易的会多很多,至少能翻上两倍,甚至三倍有余。这五十万两的市场准入是我们按照前几年的数量计算出来的税银,所以它的实际价值其实有一百五十万两之多。诸位大人,能明白吗?” 大臣们互相看了看,有些点点头,有些面露迟疑,只有丹陛上的帝王,纹丝不动,看不清楚是懂了还是没懂。 当然贺惜朝也没敢问,反正有萧弘在,天乾帝不懂总会从儿子那里问出个所以然来。 贺惜朝于是继续说:“再者,边贸说白一点依旧是做生意,知道点商贾之事的人都明白有一种叫做市场占有。同样的东西,同样的品质,同样的价格,谁先进入人们的眼前,就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以边贸为例,假如王家占了名额,可以在接下来两年内与西域各国做丝绸交易,谁都知道这玩意儿很精贵,品质好坏差很多。正好王家的丝绸价格还公道,质地光滑细腻,很受西域王公贵族喜爱,自然西域人就乐意去购买王家的丝绸,甚至将来以他家的价格,品质来衡量其他家的好坏。两年之后,边贸完全放开,再有其他家的丝绸销往西域,便发现同样的东西很难卖出去,因为西域人已经习惯了王家的丝绸,别人家只要品质不是特别好,价格不是特别低,就不会放弃原本不出错的王家去选择别人家,这就是市场占有。两年的时间,足够先得到名额的商家抢占先机了。这甚至比那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一年的市场准入更加重要,所以再加个两倍不算多,这点也明白的吧?” 举例说明,其实再明白也没有了。 商贾之事就在身边,好茶天下到处都有,然而每年能进贡的也就那么几大家,无非习惯罢了。 只是没人刻意去留意,也没有总结灵活现用,知道听到解释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也都是财富。 “小贺大人这么一说,咱们倒是明白了,也显得孤陋寡闻,谁能知道经商之道也不比政事容易。”胡阁老叹道。 贺惜朝谦虚一笑:“您过奖了。” 这时听见侍卫又进来禀告道:“皇上,十五家已经全部交足银两,这是秦大人和谢大人一同戳印的名单,请皇上过目。” 从天蒙蒙亮开始到如今近中午,十五家全部交完二十万两,大臣们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惊讶。 天乾帝从黄公公手里接过来一看,不禁抬起头望
相关推荐:
顾氏女前传
开局成了二姐夫
白日烟波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桃源俏美妇
沉溺NPH
红豆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