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没什么,底下又那么多奴才了,抚养小阿哥完全不需要五福晋郭络罗氏动手。 到底是能在王府里护住五福晋郭络罗氏的人,赖嬷嬷可谓是老奸巨猾,方方面面都为五福晋郭络罗氏想到了。 而五福晋郭络罗氏在撞上了五阿哥胤�v这个挫折后,到也是长大了不少,虽然心里非常不舒服,但还是接受了赖嬷嬷的意见。 未雨绸缪嘛,谁都会。 第266章 大选开始 辛辛苦苦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就这么被人轻飘飘的抱走了,格格那拉氏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当天晚上醒过后,就吵着?要见五阿哥胤�v,哭闹着?要自己的儿子。 可五阿哥胤�v的态度让格格那拉氏失望了,虽然五阿哥胤�v安慰了她,但却决口不提将儿子抱回来的话。 宠爱在现实面前就是一个笑?话。 古有唐玄宗处死杨贵妃,今有五阿哥敷衍那拉氏。 五阿哥胤�v虽然被荣嫔和戴佳贵人养得有些天真?和娇气,可身处在皇宫这种?地?方,又能天真?娇气到哪里了? 五阿哥胤�v可不傻,宠爱格格那拉氏是一回事,儿子的抚养问? 题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他不喜嫡福晋郭络罗氏是一回事,为了小妾和嫡福晋郭络罗氏起?冲突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分?的清。 别说皇宫了,就算是普通的大户人家,嫡妻没有儿子,底下的侍妾生? 了儿子,也是要将儿子交给嫡妻抚养的,这才符合礼法,除非嫡妻给恩典。 再说皇宫,皇宫里皇子被抱养的例子那就更多了。 五阿哥胤�v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荣嫔的养子了,只是因为荣嫔自己有儿子,戴佳贵人住在钟粹宫,所以才闲得他和荣嫔的关系不是太亲密。 再往下数,三胞胎被皇太后抱养了,十二阿哥被德嫔抱养,十三阿哥被惠嫔抱养,十四阿哥被懿妃抱养,十五阿哥十六阿哥被端嫔抱养,十七阿哥被瑜嫔抱养…… 在算上宫里的公主们,还?有毓庆宫被太子妃养在膝下的皇太子的庶长子和庶次子,皇上和裕亲王当年被孝庄文皇后养在慈宁宫……其实皇宫里抱养才是主流,由亲额捏亲自抚养长大的才是特例。 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五阿哥胤�v脑袋除非被驴给踢了,才会为格格那拉氏出头。 他又不是真?・恋爱脑残脑。 于是乎,五阿哥胤�v别说为这事去找五福晋郭络罗氏的麻烦,就连一个字都没有对五福晋郭络罗氏说。 理智上讲,五阿哥胤�v的选择没错,他要是真?为格格那拉氏出头,保管等待格格那拉氏的不会是儿子回到自己的怀抱,而 是皇上赏赐下来的一杯毒酒。 从某种?意义上讲,五阿哥胤�v这是在保护格格那拉氏啦。 可他一字都没和五福晋郭络罗氏说,到是让五福晋郭络罗氏有些看清楚了他的本?性。 说白点,就是欺软怕硬。 对自己丈夫的感官又差了不少。 不过这并不影响五福晋郭络罗氏现在不错的心情,她是讨厌格格那拉氏所生? 的小阿哥不假,可因此而得到的皇宫各大主子的赏赐和贺礼,倒是让她心情很是不错,对小阿哥的厌恶感也少了不少。 不管别人怎么想,小阿哥的洗三礼和满月宴,五福晋郭络罗氏都办得几位热闹。 尤其是她本?人,一身大红色的旗装,搭配一身金饰,显得耀眼极了。再配合上脸上止不住的笑?容,更是明媚动容。 这副形象,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小阿哥是五福晋郭络罗氏自己生?的了。 见五福晋郭络罗氏如此对待庶子,果然如同赖嬷嬷预计的那般,五福晋郭络罗氏的口碑好了不止半点,可以说完全?来了一个倒转。 再加上赖嬷嬷私底下放出去的一些「小道消息」,没过多久,那些流言蜚语就出现了反转。 从五福晋郭络罗氏是个妒妇,变成了格格那拉氏仗着?自己得宠不敬嫡福晋。 这种?说法?还?是有市场的,宠妾这玩意也不少见,而且当初格格那拉氏挺着? 一个大肚子硬要去正院拜见五福晋郭络罗氏,可是被很多人看见的。 人家五福晋郭络罗氏可是从小被安亲王宠着?长大,天之? 骄女,有点?脾气那是肯定?的。遇见小妾挑衅,自然是生?气,收拾她也是理所当然。 当然也有人不信。 可到底五福晋郭络罗氏的口碑好了不少。 尤其是过年后,大选秀女的名单被户部报上来后,五福晋郭络罗氏可是第一时间就跑去找了荣嫔和戴佳贵人,请她们两人一定?要好好给五阿哥胤�v挑选两个好妹妹入府。 一时之?间,五福晋郭络罗氏的名声更好了,隐约有贤妻那味啦。 这发展,真?是让云果目瞪口呆。 让云果说,郭络罗氏这人呀,的确是有点?脾气,而且性子比较强势,手段也比较狠辣。可她绝对不。 是什么傻瓜,上辈子她可是能搀和进皇子夺嫡里,可见智慧。 因为上辈子有胤�T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宠爱,郭络罗氏在后院那是说一不二,所以郭络罗氏几乎用?不到这些手段。 这辈子郭络罗氏不得五阿哥胤�v的宠爱,所以动了脑子,她一样能凭借智慧活得很好,活得光彩夺目。 从妒妇,变成贤妻。 不可谓不是180度的大转变。 云果只能说,果然环境造就英雄。 不过不管怎么样,反正郭络罗氏已经不是自己儿媳妇,云果倒也没在她身上花费多少精力。 今年大选,她可是有三个儿子要指嫡福晋的。 对此云果有些苦恼。 如果说要是按照云果的喜好给三胞胎选嫡福晋,那她想都不用?多想,都能说出合适的人选。 可问?题是,有些事情,是不可能按照自己喜好进行的。 因为是大选之?年,所以蒙古不少亲王郡王干脆就在去年年底带着? 自己的儿女来了京城,一来是给皇上和皇太后请安拜年,二来也是为了今年大选,无论是自己女儿选秀,还?是儿子指婚,都不是什么小事。 这一来,就出了事。 因为三胞胎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从小被皇太后抚养长大。 平时出入宁寿宫,大家也见过面,长得很是俊朗,又说得一口流利的蒙古语。 于是有人心动,把注意打到了三胞胎的头上。 毕竟自家出一个皇子福晋,那在草原上可是非常有脸面威望的事情。 这些人也不知道怎么说,竟然把皇太后给说动了,因此大选工作开?始后,皇太后就开?始对云果进行了各种?暗示。 第267章 过犹不及 从理智上讲,皇太后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皇上还拼命加恩自己的母族佟家了,皇太后想要自己的母族更荣光一些,也是可能理解的。 而且老实说云果也并不是非常在意三胞胎的嫡福晋的出身,满人也好,汉人也罢,蒙古人也没什么。 三胞胎不是胤�T,对嫡福晋的要求没那么高。 如果说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话,自然是满蒙汉一旗出一位。 可这天底下的好事,哪能都让你占了。 到时候别说皇太子了,恐怕皇上都会心生忌惮。 因为这实在是太明显了。 记住一个词:过犹不及。 至于说后面夺嫡之事。 其实更多的还是要看自己的本事和皇上的心意。 上辈子胤�T得到了那么多朝堂重臣的支持,最后还不是没有坐上龙椅。 雍正没得嫡福晋母族的支持,最后还不是登上了皇位。 啥? 说雍正是靠年家,靠年羹尧。 这个云果就要嘿嘿了。 说个最简单也是最让人忽略的事情。 年羹尧的妹妹,上辈子的敦肃皇贵妃年氏,是经过大选后,指婚给雍正的。 注意是「指婚」,并且位分是「侧福晋」,时间是在皇上一废太子后。 再说一点,在二废太子,以及将年氏指给雍正做侧福晋之前。 康熙四十八年,皇上将30岁不到的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让他成为了封疆大吏。 看明白了? 当时的皇上其实已经将雍正纳入储君的第一候选人了。 不然他是不会将年氏指给雍正的。 在旗的格格都是要经过大选的,如果皇上没有那样的意思,把年氏指给其他人就行了,雍正当时还能找皇上算账不成? 皇子嫡福晋是没有汉军旗出身的,可这不代表宗室没有。 数前面二十年,哪个皇子的侧福晋有年氏的家世出身? 没有。 一个都没有! 其他的皇子侧福晋,都是普通八旗或者是包衣出身,因为生子有功,得宠,所以被晋封为侧福晋。 至于说旗籍问题,那有人要硬杠,云果也没什么好说的。 旗籍之间的确有差距,可却没想象中的那么大,关键还是在于父兄手上有没有实权。 就好比江南的曹李两家,人还是包衣了,可在康熙朝,谁敢小觑他们。 曹寅的两个女儿,更都是嫁的郡王,这比八旗百分之九十九的格格都嫁得好。 至于年羹尧,皇上要是没有那心思,用资历的问题,就可以死死的卡住年羹尧上升的路子,将他压制十年以上,毕竟当时的年羹尧还不到30岁了,这年纪在官场上的可是非常年轻,不少人这个时候才开始考科举呢。 所以云果觉得,皇上呀,怕是在一废太子后,就看中了雍正。 当然,不可能是直接下定了决心,要传位给雍正。 但至少雍正在皇上储君人选的前列。 毕竟皇上当时身子不好,以他对大清江山社稷负责的性子,下意识的寻找储君人选,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自己撑不下去了,要传位给谁,谁能肩负起大清江山社稷。 再想想,步军统领的位子。 康熙五十年之后就是隆科多,在那之前了? 前面三十年是皇上的心腹,后面二十年不是皇太子一党的人,就是两白旗太子妃那边人。 从皇上的这两个举动来看,皇上当时已经看好雍正了。 可惜当时看出这点来的人太少了,又因为年家算是雍正的属臣,佟家是皇上的母族,所以所有人都忽视了这点,或者说是故意无视了这点。 因此云果对三胞胎嫡福晋家世身份的要求,真不高。能不能用得上还不好说,反而会引起别人的猜忌。 而且,出于利己自私的心思,三胞胎嫡福晋的家世身份差一些,反而更有利于云果和胤�T。 当然说是要求不高,可皇子嫡福晋的底线也摆在那里了,云果不可能真给三胞胎指个九品小官之女,皇上根本就不会同意,他丢不起那脸。 可能很多人迷糊了,既然对三胞胎的嫡福晋要求不高,那云果苦恼什么? 主要还是因为,云果摸不着皇上的心思,她不敢贸然开口。 从上辈子来看,皇上这个时候是非常愿意和蒙古诸部落联姻的,可云果也清楚皇上对蒙古的态度,他是不愿意看见蒙古在大清的影响力增加,尤其是科尔沁。 但胤禄、胤禧、胤福是三胞胎,依照云果的想法,为了公平起见,为了不让他们兄弟之前起隔阂,三人的嫡福晋无论是家世还是旗籍上,都要差不多才行。 也就是说,三胞胎要么全部都娶蒙古格格为嫡福晋,要么全部都娶满洲八旗格格。 绝对不能出现,其中一个娶蒙古格格,另外两个取满洲八旗格格的事情发生。 因为那样会被人钻空子的。 其实老实说,以这届参选的秀女家世来看,选蒙古格格做嫡福晋,云果轻松很多,反而是满洲八旗选三个家世相差无几的格格,还有些困难。 原因就在于上辈子的九福晋董鄂氏。 以她的家世,再加上堂姐三福晋,怎么看都是最有资格成为皇子嫡福晋的。 云果对她其实并没有什么厌恶,可问题是她家世太好了,这届秀女里面找不到第二个和她出身家世差不多的秀女。 这就让人难办了。 如果真要指婚,指给三胞胎中的谁,对于其他两人都不公平。 可能三胞胎自己不会往某些方面去想,可架不住外人会呀,只要有机会,云果相信会有人愿意看见自己母子几人不合的事情发生。 但是蒙古格格好选,家世身份也配得上,可问题是大清一口气出三个蒙古出身的嫡福晋,皇上会不会乐意? 皇上心里可没有他嘴上那么重视满蒙联姻,不然上辈子排序后面的阿哥,嫡福晋指蒙古格格完全没什么问题,于朝堂也没有什么影响,纯粹是皇上心里不愿意而已。 就是因为皇上对于蒙古的态度,云果有些苦恼怎么和皇上说这事,在现在蒙古势力在大清可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毕竟谁也不知道皇上能活那么久,熬死了不少宗室蒙古出身的老福晋,并且在未来十多年里会收拢皇权收的那么迅速,以至于下任皇帝可以不依靠蒙古势力继位。 第268章 儿媳人选 就是因为没人能猜想得到皇上能活那么久,也没人能猜想到皇上的集权如此之迅速,以至于现在在不少意图夺嫡的人眼里,蒙古还是一股能左右夺嫡的一股庞大势力。 别的不说,单大福晋在康熙三十八年病逝后,惠嫔就有意给大阿哥胤�A指一个蒙古出生的嫡福晋,当然这事最后没成。 也就是因为没成,云果有些看懂皇上对蒙古的态度,依然防备着。 在大清如此思想的情况下,云果去说想让三胞胎娶蒙古出身的嫡福晋,难免不会让人多想。 不过该来的还是要来,有些事情是跑不掉的,三胞胎不可能这一辈子都不结婚。 在某天皇上来自己这里的时候,云果就主动提起这事来。 “皇上,不知小八、小九、小十的嫡福晋,皇上可已有人选?”云果轻声问道。 皇上这个时候没多想什么,主要是他对三胞胎一向都是以一种放养的态度,因此看向云果笑着回道:“以前朕答应过你,几个儿子的嫡福晋都由你做主,爱妃可有中意的秀女?” 果然…… 云果就知道会这样。 不过对于皇上这话和态度,云果心里还是满意的,证明了自己在皇上心里的地位。 故作迟疑了片刻,随后云果才有些为难的说道:“皇上,您是知道的,这段时间宁寿宫拜见皇太后的夫人们就没有断过。” 说着飞快的看了皇上一眼,继续说道:“皇太后向妾透露过自己的想法,她有意指娘家一位侄女给小八他们。” 此话一出,皇上顿时皱起了眉毛。 皇宫里的事情,当然瞒不过皇上,对于蒙古那边的打算,皇上自然也猜得到,只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让科尔沁在京城的影响力更大,心里是有加恩蒙古的想法,但针对的也是其他部落而非科尔沁。 皇太后没有明说,皇上自然就乐得当做不知道。 可现在皇太后已经明示云果了,云果又对自己说了,皇上自然不能装作不知道。 想了想皇上看向云果“那爱妃的意思了?” 云果对皇上笑了笑,有些淡然的说道:“蒙古八旗也好,满洲八旗也罢,甚至于汉军八旗也没什么,妾并不在乎这个,只要人知书达理,能对小八他们用心,便可。 只是小八他们是三胞胎,从小一起长大,依妾浅薄之见,小八他们的嫡福晋,最好选旗籍一样家世都差不多的,免得日后抱怨我们做阿玛额捏的不公。” 汉军八旗是肯定不可能出皇子嫡福晋的,至少在康熙朝不可能。 至于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皇上一时之间也拿不准主意,主要是皇上从来都没有往那方面去想。 毕竟离殿选的时间还早着了,而且一般情况下皇子指婚,都是由自己的额捏或者是养母相看好人选,报给他,皇上让人去查一查,没有什么大问题,家世也合适就指婚了。 嗯,这里得说一声,皇太子和大阿哥胤�A可是皇上亲自相看的嫡福晋。又是特殊对待,如何不让人嫉妒了。 “这么说你有看好的人选?”皇上问道。 云果点点头,然后缓缓说道:“三福晋的堂妹董鄂格格自然不必多说,那是一等一的好。左都御史家的兆佳格格,妾瞧着就不错……” 又说了几位满洲八旗秀女,除了三福晋的堂妹董鄂氏外,其他人选就和兆佳氏差不多的身份。 说完,云果顿了顿“蒙古格格,妾在宁寿宫见过好几位,性子品行瞧着都不错。” 这话,云果说得,让皇上听出了几分言不由衷的意思。 不过皇上也能理解,毕竟当年一手将觉禅氏打入深渊的,真是孝庄文皇后。 皇太后抚养三胞胎平安长大的恩情,是弥补不了这个的,这就是两码事。 不过随后皇上又问道:“朕记得马齐之女今年也参加了大选,爱妃没瞧上?” 对于自己宠臣的女儿,皇上还是要关心一下的,而且富察家虽然还没到顶峰,可家族几支手上一直有兵权,在军队中低层里很有一番势力,皇上当然会记得。 “马齐大人有十二子两女,这次参加大选的富察格格是其唯一的嫡女,许是富察家儿子太多了,因此格外宠溺嫡女,妾瞧着富察格格有几分天真和不知事,若是让她管家,没个人指点怕是会出乱子。”云果说道。 两个亲儿子都没有保住的十二福晋富察氏,从来就不在云果的考虑范围内。 皇上闻言便没有在多说什么,那么多儿子,就一个嫡女,宠些可以理解,可这样的少女却难以适应皇宫里的复杂生活。 直到第二天早上离开,皇上也没给云果一个准话。 主要是因为这事牵扯有些大,皇上要去看看各方面的动态。 指婚和不指婚,指婚对象是谁,都是有说法的,造成的影响也是完全不同。 如果只是科尔沁一家在那里怂恿皇太后,皇上才不会理会了,可如果动心思是蒙古其他部落,尤其是那些战略地理位置重要的部落,那皇上就要考虑很多问题了。 大清的利益,除了要分给八旗,还要分给蒙古,这样大清才能安稳。 所以皇上不能无视蒙古的心声。 可这种事情,会有人不动心吗? 科尔沁也不是傻子,尤其是孝庄文皇后在薨逝之前,还给了皇太后一些暗示。 所以虽然这事最先的确是科尔沁提出来的,可等到皇上去查的时候,有条件合适的蒙古部落都有一些心动,然后进行了行动。 还是那句话,一个女儿而已,就算没有一点作用,也舍得起,要是能为自家部落带来利益那就大赚特赚。 毕竟在蒙古那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自家部落出一个皇子嫡福晋,哪怕什么都没有得到,光名声就挺唬人的,可以玩狐假虎威那一套。 大家都不傻。 于是乎,皇上看见的就是蒙古诸多部落,都积极的向皇太后「推销」自己家的格格,连科尔沁一向的老对手阿霸垓也参与了进去。 第269章 理所当然 阿霸垓,也就是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端顺妃的娘家,这个部落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势力上都半点不弱于科尔沁,甚至于更强。 这点从当初蒙古帝国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娶了阿霸垓格格为正妻,而科尔沁连一个小妾位置都没有捞到,以及清初三代帝王接连和阿霸垓联姻,就可以看得出来。 既然连阿霸垓都参与了进来,那科尔沁不怕白白便宜了别人吗? 科尔沁当然不傻。 事情到了这一步,如果皇上真要指婚,那么必然是不能漏掉科尔沁的。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皇上当年是孝庄文皇后扶上龙椅的。 只要皇上没有和科尔沁撕破脸,那要给蒙古部落发福利,怎么都不可能绕过科尔沁。 当然科尔沁也不是傻子,知道皇上不愿意科尔沁坐大,所以也没想过包圆了三胞胎的嫡福晋之位,只要出一个,他们就满足了,毕竟独吞的事情太招人恨了。 既然没想过包圆,科尔沁就将消息放了出去,而是想要利用有这方面野心的蒙古其他部落一起向皇上施压,「逼迫」皇上同意这事。 然后作为孝庄文皇后的娘家,当今皇太后的娘家,科尔沁怎么都不可能落下,即便是皇上执意不肯让科尔沁出一位皇子嫡福晋,但后面也肯定会给予一定补偿下嫁公主或是郡主,反正怎么样科尔沁都是稳赚不赔。 其他蒙古部落的人也不傻,自然也有人看明白了科尔沁的意图。 只是有些时候知道对方是明谋,但只要对自己有利,那自然还是有人会心甘情愿的中计。 满蒙联姻是旧例,「北不断亲」是大清的国策。 而且这事也不是蒙古部落故意找茬,或者是为难皇上,或者是异想天开,而是现在的国情就是如此。 大清几代帝王的后宫有蒙古出身的嫔妃,宗室子弟也是接连迎娶蒙古格格,凭什么现任皇子就是例外,不娶蒙古格格做嫡福晋? 要让皇太子的嫡福晋是蒙古出身,蒙古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皇上绝对不会同意,所以当时连科尔沁都没闹。 可问题是这一次的对象是三胞胎,没有皇位继承权的三胞胎,那就不一样了。 皇上不例外,宗室不例外,凭什么皇子能例外! 这些人又不知道上辈子的事情,单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蒙古出皇子嫡福晋完全是门当户对,并且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且选择三胞胎,在蒙古这边看来,已经是他们退让一步的结果了,皇上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正是因为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所以但凡有年纪合适身份合适女儿的蒙古部落,都起哄起来,并且开始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网为自己家女儿敲边边鼓。 虽然不是每个蒙古部落都如阿霸垓那样,可以直接同样让住在皇宫里的端顺妃出面,直接去宁寿宫找皇太后,或者是邀请懿妃「聊天」,可哪个蒙古部落在京城没自己的关系网啦! 毕竟这个时候敢出头起哄的蒙古部落,都是有势力的,不是迎娶过爱新觉罗家的格格,就是嫁过女儿给爱新觉罗家,都能找到合适的人递话给皇太后、皇上和懿妃。 永和宫。 刚刚送走端顺妃,云果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头。 事情的发展真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明明上辈子没这一出呀! 蒙古格格虽然也有嫁到京城的,可都是嫁入了宗室。上辈子只有十福晋是例外,可那也是皇上北巡的时候直接在塞外和阿霸垓亲王定下来的,根本就没有通过大选。 毕竟大清的大选,对于蒙古部落的约束力其实并不强,只有蒙古八旗里贝子一下的格格必须要参加大选。 不过云果也很快想通了,毕竟上辈子后宫可没宣妃,这辈子有宣妃在,在不少人眼里皇上也是有意亲近蒙古的,不像先帝那样各种不一样亲近蒙古。 有道是得寸进尺,可不就助涨了某些人的野心。 “去阿哥所传话,让小八他们有空来本宫这里。”云果对着一旁的奴才吩咐道。 事情已经闹到了,宗室那些老福晋都一个两个接连递牌子进宫指名拜见皇太后和自己,端顺妃也出了佛堂直接跑到永和宫来堵自己的程度。 恐怕三胞胎的嫡福晋真的是蒙古格格了。 如同她当年对胤�T的担心,三胞胎这里,云果也得先为其做好心理准备才行。 不是说蒙古格格不好,而是现在大清的舆论环境就是满人最尊贵。 而且如果皇上真指了,那么蒙古在出了三位皇子嫡福晋后,其他皇子的嫡福晋,皇上肯定不会再指蒙古格格。 那么三胞胎就成了特殊。 这种特殊,端看当事人怎么想,有些人觉得是荣耀,也有些人觉得是父母不看重自己,然后内心扭曲起来。 皇宫里那是有半点新闻都能瞬间传遍整个皇宫内外,更何况是如此大的动静,三胞胎自然是早就听到了风声。 事关自己的终身大事,三胞胎在接到云果的口信后,当天傍晚就来了永和宫。胤�T对此也心知肚明,借口有事,没有跟着一起来。 “额捏,你找我们来,是为了儿子娶妻的事情吗?”胤福半点没有害臊,大大咧咧的问道。 云果笑着让三胞胎坐下,然后才开口道:“没错。” 顿了顿又说道:“最近一段时间,恐怕你们也听说了不少消息。” 三胞胎点头,然后胤禄说道:“额捏,其实皇玛嬷之前对我们暗示过这事。” 对此云果不奇怪,只是看着他们问道:“你们的意思了?不要想太多,也不要顾虑太多,万事有我和皇上了,你们只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是?” 随后不等三胞胎开口,云果又说道:“你们要好好想清楚,如果真娶了蒙古格格,那么很大可能你们兄弟之间,只有你们的嫡福晋是蒙古出身。” 三胞胎对视一眼,胤禄洒脱一笑“额捏,我们并不在意这些,只要她们能好好孝顺长辈,能管好内务就是。” 第270章 大选指婚 在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像三胞胎这样的皇子,一般情况下连女方面都见不到一面,哪有什么两情相悦。 都是扯淡…… 除了皇太子之外,皇子一般都是在指婚后才会正式上朝议政,而在上朝议政之前皇子可是出不了宫的,就算能也多半是跟在皇上身边。 而宫外的那些格格,最多最多就是跟着额捏一起入宫拜见皇太后、皇后等人,可这种事情都是会提前通知内务府通知皇宫各处,以免底下的奴才冲撞贵人,闹出笑话来。 好吧,就算是运气好真遇上了,就算满族男女大防没汉人那么严格,可在长辈的眼皮子底下又能做什么动作了? 自然心有所属之类的,那就是扯淡。 如果真有…… 八成收到的,不是指婚的圣旨,而是要你命的毒药。 另外别看皇上重嫡轻庶,讲究长幼有序。但因为孝庄文皇后的教育,以及孝献皇后的事情,实际上皇上对底下皇子的教育,可从没有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而是后院要百花齐放雨露均沾。 别看大阿哥胤�A一直只让大福晋怀孕生子,可事实上他也睡小妾,只是不让小妾怀孕而已。 同样的,五阿哥胤�v再怎么宠爱格格纳喇氏,也不会为了她守身如玉不去睡其他女人,更不会为了她和嫡福晋起冲突。 不单单是三胞胎,而是这个时代对于嫡妻的要求,就只有一个字――贤! 至于能不能生儿子,自己会不会喜欢,那都是次要的。 因为这个时代,对于权贵之家来说讲究的就是――贤妻美妾。 嫡福晋娶进来,自己不喜欢,那也没什么。这天底下一半都是女人,总能找到一个自己看得顺眼喜欢的。 如五阿哥胤�v后院的情况,就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有势有钱的男人后院的写照。 因此三胞胎对于自己的嫡福晋从来没有过多少幻想和要求,喜欢了多宠些,不喜欢了敬着就是。 这年头,又有谁能阻止一个皇子找小妾? 既是如此,那只要各方面条件能担得起皇子嫡福晋的位子,满人格格和蒙古格格又有什么区别了? 三胞胎的蒙语极好,也不存在交流障碍问题。而且三胞胎从小生活在宁寿宫,在宁寿宫接触的人里也以蒙古人居多,也没觉得蒙古人有什么不好的,不都是一张嘴两只眼一个鼻子,都是人嘛。 有了以上想法,三胞胎对于自己的嫡福晋旗籍如何,的确不怎么在意,只要各方面合适就行。 至于未来帮助兄长夺嫡需要助力什么的。 先别说,三胞胎帮助兄长夺嫡的想法还没捅破那层皮,彻底明了。 就算是想明白了,三胞胎如今可还是朝气蓬勃,自信满满,意气风发。 哪会那么怂,一开始就想着靠妻族。 毕竟靠妻族的人,虽然不寒碜,可总会被人看低几分。 作为一个被娇宠长大的皇子,自有一股傲气,又没挨过社会毒打,自然觉得嫡福晋只要自身条件合格,其背景家世都无所谓。 云果见三人面上表情不像是强颜欢笑,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缓缓开口道:“这事也不一定,你们也不用
相关推荐:
白日烟波
猛兽博物馆
镇妖博物馆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村夜
树深时见鹿
万古神尊
将军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