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小家小业 > 第99章

第99章

收,死寂地看着他们,冰冷地说:“你们也真好意思开口要求降低!” 上一任的户部尚书……已经被罢了官,闭门不出了。 要不是有个皇子孙婿,这命估计也得交代。 还是这位的手笔。 这样一想,众人不禁出了冷汗。 “好!” “先生威武!” “说的太好了!” 忽然贺惜朝手下的十二个书生激动地忍不住喊了一声,他们看贺惜朝的目光带着浓浓崇拜。 而对面鸿胪寺众人:“……” 谢三感觉自己的袖子被拉了一下,一侧头,就看到白了胡子的鸿胪寺丞凑上来,低声问:“谢大人,贺大人真的是魏国公府的公子吗?” 谢三扯了扯嘴角:“如假包换。” “究竟多大年纪啊?” “十七。” “臣等汗颜。”鸿胪寺的官员感觉自个儿来这里除了坐着,似乎没啥用处。 谢三道:“不用汗颜,别跟他比,心态放稳,坐着就行。”那就不是个人,是个妖孽,从娘胎出来就比别人多个心眼。 谢三自己就是这么安慰自己的,如今已经习惯了。 “受教……” 贺惜朝没搭理身后的窃窃私语,继续道:“本官是好言好语好商量,就是希望诸位配合一点,毕竟国库充盈了,边关将士饷银按时发放,也能更好地保家卫国。国家安定,才有商业发展的余地。可若是把着金山银山不放,还给我故意装模作样,那就别怪我贺某人不客气。天底下的商人那么多,不差你们这几个,朝廷想要另外扶持实在太容易了,孙老,你觉得呢?” 孙老太爷心中一叹,他们盐商就已经被把住命脉了,就等着他们表态。 他跟周围的同行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其实内心深处已经决定接受这两成税了。 然而众目睽睽之下,却不愿做这个出头鸟。 于是便道:“贺大人言之有理,让我等羞愧不已。只是如此大事,老朽实在不敢立刻给出答复,既然还有下一次会议,恳请大人容我们回去商议一下,届时将细则一起回禀。” 其实关税两成,对于利润以十倍,甚至百倍计的边境贸易,于这些商贾来说,真不算什么。 只是毕竟背后都有主子,对他们的要求便是黄不了边贸,也得想尽办法降低关税,他们怎么敢就此答应,必定要回去请示一下。 而孙老太爷这么一说,便缓和了气氛,有了周旋的余地,不至于逼迫太紧,众人不禁跟着他连声附和。 贺惜朝本就没打算今日就能谈妥此事,便爽快地答应了,然而…… “知道诸位的难处,毕竟都要有所交代,请便。不过,有一点本官得澄清一下,关税约两成,可不代表就只有两成。” 他抬起手,轻轻招了招。 只见尤子清和罗黎,各拿起一叠文书,走向了这些商贾,每一家都分发了一张。 众人定睛看去,却是一张名为…… “《大齐边境贸易关税收取通知书》?”有人逐字读下去,然后还没到内容,便听到又有人震惊地喊着:“两成四?” 贺惜朝眼皮一掀,笑道:“没错,最终要求的关税是两成四,太子殿下在朝堂上说的不过是大致而已。” 众人抖着手,看贺惜朝目光就跟看个奸商一样。 “这是如何而来呀?” 不只是这些商贾,就是鸿胪寺的官员也纳闷不解。 贺惜朝说:“前面的细则各位都看过,想要保证边贸顺利运行,朝廷必定要派大量的人手,甚至军队保驾护航,这些人的薪俸,奖励还有吃住装备,以及纸张笔墨等一些杂项费用,必定也要摊在关税里面。” “可这也用得着再添四吗?”商贾们发自内心而问。 贺惜朝淡淡地说:“诸位,咱们得明白一件事,朝廷不是义庄,专为你们做慈善。开边贸这么麻烦的事,若是收取不到足够的税银,何必开?你们也说花个三五个月就赚个三五成的利润,实在得不偿失,朝廷当然也是这么想的!” “贺大人,您不去做生意实在太屈才了!”乔家家主由衷地说。 这话不仅商贾们认同,就是鸿胪寺官员和那十二个书生都这么认为。 这上下嘴皮子一张,直接加了近半成,这能力也是没谁了。 贺惜朝微微一笑:“诸位客气了,本官还真是在做生意,等与诸位谈妥,本官便要带人前往西域,与各国商谈他们的入境税,到时候尽量争取为各位谈低一下。” 贺惜朝这么一说,众人顿时再惊了一次。 什么,西域各国也要征税? 贺惜朝略微无辜地问:“你们那是什么表情,这不是当然的吗?他们的商人卖东西到我国境内也是一样啊!” 众人:“……” “哦,对了,你们之中有人愿意一起随本官去谈吗?亲自去想必更有把握一点。其实咱们的东西在西域都是大受欢迎的,关税应该不高。” 贺惜朝说得轻松,然而听者简直欲哭无泪。 贺惜朝不管他们,只是笑着起身说:“好了,今日的会就到此结束,再一次感谢各位的参加,下一场咱们五日后依旧在这里,不见不散。哦,对了,千万不要忘了,提出好建议。” 今日这场会议,里面的人心情难以平静,而外面等消息却是抓耳挠腮。 好不容易散了会,贺惜朝率先带人就离开了,他走路依旧沉稳,然而却轻松,跟谢三说笑着。 而余下的商贾们,却是三三两两地从里面走出来。 再看他们的神情,却是各个沉重,不时地摇头叹息,可见结果似乎并不那么如意。 作者有话要说: 谢三:最大的奸商在此。 第272章 两成四税 顺亲王府 “两成四?他娘的贺惜朝怎么不干脆去抢!”萧奕听着下面的禀告, 几乎吼出声来。 吴襄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知道他家主子必然震怒, 此刻只得讷讷由着萧奕发火。 “不是说两成吗,怎么忽然间变成两成四了?”萧铭坐在一边, 问道。 吴襄便将那份《大齐边境贸易关税收取通知书》呈了上来:“贺惜朝的意思是关税就两成, 可是还得摊上朝廷派遣官吏军队的费用, 就到了两成四。” “什么?不过是放开边境, 让商队进出就是,还得特地派遣官吏,甚至军队?”萧奕简直要跳起来了,“他想干什么!” 正在此时, 贺明睿从门外走进来,他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书, 眉头皱起, 心情似乎很沉重。 “见过两位殿下。” “表哥,你手上拿得是什么?”萧铭问。 “边贸的细则,请两位殿下过目。” 贺明睿从商贾手里拿到这份细则的时候,就知道这两成关税是谈不下来了, 因为上面的东西实在太让这些商贾心动。 “胡言乱语, 就算如此,朝廷之官自然由国库发饷银, 用得着这些商人来供给,什么道理?”萧奕看着就更生气了,“这不就是与民争利吗, 三弟,咱们着人参上一本!” “边军的饷银都没着落呢,这些钱不从商人手里拿,从哪儿拿?二哥,你觉得父皇会怎么想?”萧铭虽然心里也不高兴,可他还有理智的。 天乾帝能支持边贸,就是为了从商贾头上收税,只要合情合理,帝王就会赞成。 贺惜朝为国库敛财,帝王能说什么? “那该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接受了?”萧奕问。 萧铭摇了摇头:“不是我们接受,而是那些商人接不接受,原本两成已经够勉强,再加四,他们能愿意?”说到这里,他不禁疑惑道,“这究竟是怎么谈得,这么大帮唯利是图的商贾压不下两成也就算了,居然还能由着贺惜朝加到两成四?真是奇怪。” 萧奕一听,眼前顿时一亮:“你说是不是威逼利诱了?” 萧铭抬头看了他一眼,显然他也是这么想的。 贺明睿说:“两位殿下要不要亲自接见一下,看看究竟说了什么,问这些商贾最清楚。” 但是他们显然是失望了,贺惜朝没有对这场边贸会议的内容作保密,就是连里面的文卷都能带出去,可见他是一点也不怕公布与众。 威逼利诱根本不需要,他不过是提前调查清楚了走私的利润,立于了不败之地罢了。 别说是两成四,就是四成二,其实对于这些商贾来说也拿得出。 “所以你们就这么同意了?”萧奕冷冷地盯着这几个商贾。 浙杭闵大当家面露为难道:“回殿下,草民没来请示殿下之前如何能草率答应,只是这二成四的关税,我等实在不知该如何回绝。” 屯溪乔家家主也说:“殿下,若真以两成四的税换边境交易顺利,与我等来说也是好事。我们便可以放心地多派出商队,赚的也会更多。”他说着说着深深弯了腰道,“自然对殿下的孝敬也是只多不少的。” 其他商人也纷纷符合。 税再高也不过两成四,可一个顺畅又低风险的商道比那点税重要多了。 忽然贺明睿道:“乔当家,关税以分摊朝廷官吏薪俸及军需为名,在原来两成的基础上加了四,你们觉得无所谓,那么将来商税也是以同样的名义加个一成半成时,是不是也如此痛快交银子?” 贺明睿的声音跟他的眼神一样冷淡,他这么一说,让众多商贾都沉默下来。 “再想的深一些,这次用分摊官吏费用来加税,下一次是不是还能找个另外借口交买卖税,地方税,甚至人头税?想想农户的那些苛捐杂税,就是再怎么压榨也榨不出油花来,可放到你们这些商人身上呢?这可真是一个好法子啊!” 贺明睿最后的深深感叹,犹如重雷炸在每个人心底,顿时这些商贾的脸色骤然变了。 萧奕惊讶地看着贺明睿,他倒是不知道后者居然还有这个本事。 其实若不是贺惜朝实在太过耀眼,这位魏国公府的继承人在同龄之中也算出色。 否则做下那种杀头大事,被人抓了把柄,萧铭岂会依旧如此重任他。 “原来如此,我那大哥的主意真是妙啊!若将商税作为国库主要来源,放轻了土地税,这天底下那么多贫民,还不得对他感恩戴德?”萧奕感慨地一拍桌子,接着看向这些商人,“相比起来,你们损失点也不打紧,毕竟赚得多,总不会吃不上饭。” 萧铭跟着笑道:“这撸羊毛的本事也是天下独一位,大哥真不愧是父皇最重视的,牺牲少部分人,成全天下,说来父皇也只有夸奖的份。” “这……”乔家主和闵大当家与众多当家人互相看着,忧心忡忡。 贺明睿看着他们逐渐转白的脸色,又缓了口气安慰说:“这也不过是在下的猜测而已,或许想多了。不过万一如此,有此例在前,诸位也当坦然受之便是。” 这与其说是安慰,不如说是吓唬。 虽然知道两位王爷会这么说,必然带着私心,总是不希望边贸能够顺利展开,更不想让他们答应这两成四的税。 然而终究深入一想,却越想越可能,毕竟商税上调已经有了先兆。 等朝廷吃了商税的红利,发现比从农户那里征点可怜兮兮的口粮,数目更为庞大更方便之时,这个日子就不远了。 他们不能不担心。 说来放在后世,国家的收入来源也多是各种商业税,农税已经取消了。 这其实是一个趋势,国家的安定繁荣,必然带来商业的发达,再将主要税收放在农民身上便会入不敷出。 为了长久,从商贾身上收重税反哺国家,就是自然所趋,能形成良性循坏。 只是如今,作为从来不是税收主体的商人听此却不愿意。 “两成税答应了也就答应了,可又加了四,却是得寸进尺了一些,不是还有下一场会议吗,诸位不如再谈谈?”贺惜朝掸了掸衣袖,眼睛从这些人脸上一一扫过,“明明都是生意场上的老手,也该拿出点本事来吧。 “大不了就拖呗,谁能耗的过谁啊?”萧奕接口道。 看着商贾们忧心忡忡地离开之后,萧铭道:“得跟其他人通个气才行。” 萧奕点点头,接着他纳闷道:“你说贺惜朝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招,本来还指望着这帮子家伙给他点颜色瞧瞧,如今别说降税,还往上提了!” “他本来就聪明,大哥运气是真好。”萧铭说得无意,然而听到贺明睿耳朵里却不是滋味。 “这次也不知道能不能顶用。”萧奕有些没把握。 吴襄道:“他们能等,可盐商怕是等不了,如今太子握着引窝不放,把住他们的命脉,他们恐怕只能答应。” 萧奕的眉头顿时皱起来。 然而贺明睿道:“可这商道也不是只靠盐商就能支撑,若是其他人不答应,边贸就开展不起来,拖上一两个月,边军就该上奏了,那时候看看贺惜朝还能把着两成四不放?再说朝中大人们谁都不是傻子,难道看不出来盐商是怎么答应的吗?” “也是,谁让太子殿下如此威武霸道!” 吴襄说的不错,盐商的确坐不住了。 因为太子殿下没放行,外头那些嗅着味儿,却无门路的人已经准备捧着银子来京。 不就是两成四的税嘛,就是再翻个倍跟贩盐得的利润相比也依旧不算什么,大不了就当孝敬太子殿下了。 这样想着,三日后,几家盐商一同敲开了贺府的大门。 “几位稍等,容我禀告少爷。” 王管家领着他们在前厅坐下,让丫鬟上了茶,便去书房寻贺惜朝。 贺惜朝听着,不禁笑了:“还算识抬举,让他们等一会儿,我忙完手中的就过去。” 在喝了两盏茶,肚子里灌满了水之后,贺惜朝才走进来,开门见山地问:“几位是想好了?” 听着声响,他们齐齐起了身,给他见礼。 “贺大人,我等得朝廷之利,本就受了极大恩惠,如今朝廷开边贸,自是积极响应,哪儿能迟疑呀?”孙老太爷谦逊地说。 贺惜朝在主位上坐了下来,端过下人送上来的茶盏,看着他们点点头:“诸位能这么想那就太好了。” 几人顿时陪笑起来,平家家主道:“贺大人为我等着想,怎好还教您为难,本来三日前应该当场答应下来,只是毕竟还有些拿捏不准,请大人见谅。” “无妨,那么人看着呢,我很体谅。”贺惜朝似不在意地摆摆手。 “多谢大人宽容。”几人一同致谢道。 贺惜朝笑了笑,抬手请他们喝茶。 已经喝不下去的盐商们只得跟着端起茶盏,然而见贺惜朝自顾自地品茗,没准备继续搭话的意思,不禁有些尴尬。 既然来投诚了,就得拿出点实质来,孙老太爷想了想,便放下茶盏道:“贺大人,老朽还有些事得告知大人。” 贺惜朝抬起头来道:“您说。” “我等自然拥护朝廷,支持太子殿下,听从大人的安排,不过我等发现,如今也就我们这些盐商欣然接受这两成四的关税,他人怕是还得犹豫一阵。我等无能,劝说不了,只得借此机会告知贺大人。” “犹豫一阵子,那这是多久,一个月还是两个月,或是等边境的折子递到御前?”贺惜朝问。 邓家家主感慨道:“大人心里知道就好,我们也希望边贸顺利进行,可就单单我们盐商,怕是太打眼了,与大人不利啊!” 贺惜朝脸上的笑容顿时灿烂了起来,“诸位能告诉贺某,可见是从心底支持,不是为了引窝逼不得已啊!” 几人顿时讪笑起来,连连道不敢,是真心实意,发自内心。 “极好,我定将各位的心意告知太子殿下,想必如此为朝廷着想之人是能得殿下重任的。” 盐商们立刻抬手行礼道:“多谢贺大人。” “客气。”贺惜朝随手一摆,忽然他仿佛想到什么,问道,“对了,顺便问一句,你们有想过按照这个税率来算,每年要上交给朝廷多少银子吗?” “这,大人是何意啊?”平家家主小心地问。 贺惜朝眼睛一弯,一张笑脸看着就牲畜无害,和善地如同闲话家常地说:“不要这么紧张,你们如此诚心,又是第一批支持关税,说来我才是最感动的那一个。不怕各位笑话,这件事我压力真的很大,你们如今愿意,我就更有信心了。所以我在想着,若是交的很多,趁这头两年还在摸索的时候,能不能减点关税,给你们申请个优惠。” 几人听闻,心中顿时一喜。 “多谢贺大人。” 第273章 名额有限 五天转眼即逝。 同样的时辰, 同样的地点,还是同一批人。 只是这次, 每个人都更加慎重起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关税两成可交, 那四却是万万不可接受。 只有一部分人却是淡定如常, 互相寒暄地往里面走——盐商。 两日前, 盐商一起拜访了贺惜朝, 在贺府呆了许久才笑意盈盈地出来,可见那要命的引窝已经有了着落。 “孙老爷子。”孙家太爷与平家家主一起往里走,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唤他,不禁回过头, 抬手一拱,“闵当家。” “几位被逼无奈也是没有办法, 其实再等等, 过了今日也不晚啊!”浙杭闵家脸上带笑,却不达眼底,带着一丝讽刺,“何必急哄哄地凑上去, 落了下乘?” 旁边的几人也是同一个态度, 冷哼一声道:“咱们商贾本就处于弱势,再不团结一致, 将来各种重税落到头上时,也就怪不得别人了。” 程大当家也是一声叹息:“其实盐商之中属各位最有财力,太子殿下就算卡着引窝, 难道还真能给了别人,要我看不过是吓唬吓唬各位罢了。”他说着看向孙家太爷,“晚辈本以为老爷子是见惯风雨之人,定然镇定泰然,没想到却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牵着鼻子走,实在有些意外。” 众人虽然早有预料,可如今商贾一家,面对朝廷强权,本该众志成城,却忽然有人投了诚,哪怕被逼无奈,也有种背叛的感觉。 邓家家主听着这冷嘲热讽,顿时脸色拉了下来:“事情落不到你们头上,自然随便说风凉话,想团结一致也行,想法子把引窝给我们弄出来,没那本事就闭上嘴。娘的,吃饭的家伙都快没了,还在乎那点税,可笑!” “都是生意场上的,就不要做外行人了。太子殿下究竟是不是在吓唬我们不知道,可我知道,若是有那机会从大盐商手里抢到引窝,哪怕得倾家荡产我也得抓住这个机会,税不税的,赚了钱再说。”平家家主也是一脸冷意。 这话引起了其他盐商的共鸣,都是如何起家的,不就是靠着那张引窝吗?一旦没了,关税和他们还有什么关系,那才是真正的没有活路了。 孙老太爷摆了摆手,温和道:“虽说咱们都是商人,可各家人各家事,我们管不到你们头上,你们也是如此。这两成四的税于我们盐商来说真不算什么,我们能接受,愿意跟着朝廷走,这就是我们的事了。可诸位若是不愿意,那便在今日会议上与贺大人再做争取,就无需与我们浪费口沫,请。” “就是,有本事跟贺大人辩个真章,能谈下来,算你们本事。”邓家家主一甩袖子,讽刺回去。 眼看着就要争吵起来,乔家当家人立刻劝道:“几位勿恼。都是朋友,其实无需这般针对,无非是咱们这些人还想再谈谈,便着急了。毕竟跟朝廷对抗,咱们心虚,贺大人的本事诸位也都瞧得见,年纪虽轻,手段却是高明。咱们能怎么谈,朝廷要是不逼迫,就只能拖着,这点贺大人一定知道。几位两日前拜访过贺大人,不知道他有没有什么意思透露出来,还请老爷子,几位指点一二,乔某不胜感激。” “啧,原来如此,那直说便是,阴阳怪气的干什么!”邓家家主嗤笑一声。 这话一出,众人的脸色顿时一红一白,有些精彩。 然而孙老太爷却对他摇了摇头道:“诸位,指点谈不上,不过贺大人倒是问过我们,按照两成四的税一年会交多少银子给朝廷。” “那老爷子是怎么回答的?” 孙老太爷说:“咱们一年能卖出多少盐,能得利多少,贺大人心里都是有数的,既然接受了这关税,我等自然照实说。不过贺大人倒是提过,若是数额太多,超出朝廷预期,头两年会给我们做些优惠,不知道又是怎样的章程。” “优惠?”众人一听,顿时惊讶起来。 “正是。”平家家主道,“大人也是随口一提,毕竟我们是最早一批接受关税和边贸,总是不同的。”他在最后压了重音,接着抬起手拱了拱,和其他的盐商率先走进了会场。 话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众人也探得了他们想要的消息,可是听了反而让人的心又往下沉了沉。 生意场上多的是你来我往各退一步,最后达成互相满意的结果。 若是贺惜朝一直强硬着态度,非让人接受这两成四的关税,总给人一种蛮横不讲理的感觉,激起了商贾的逆反心理,便会以消极抵抗。 然而会有优惠的消息一传出来,虽然不知道这个优惠倒底是什么样的,可毕竟表示朝廷也打算退让一步,给商贾们一些好处,这让众人的心理顿时微妙了起来。 因为听着意思,这优惠也不是人人都能得了,谁最早投诚,怕是得的实惠就越多。 不是谁都在乎将来的商税怎么变化,背后的主子也没傻到一定要给跟太子殿下作对到底的意思。 到此,好不容易团结起来的商贾便各自转起了心思。 贺惜朝依旧带着同样一批人走进来,稳重的步子带着轻快,那张令人赏心悦目的脸庞洋溢着喜悦。 他一边走,一边抬起手,对着整齐地向他行礼的商贾回礼,直到走到最前面,坐下来,他才笑眯眯地说:“五日不见,真是分外想念,想到又能见到各位了,本官早膳都多用了一些,不知道诸位亦是如此?” 俏皮的玩笑话,显示着贺惜朝的心情很好,从他的脸上也根本看不出任何其他的情绪。 众人定了定神,便跟他你来我往寒暄起来。 商贾毕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杰出代表,不管心里头想些什么,面上都是笑盈盈的,将贺惜朝从头到尾夸奖了一边,从貌压潘安,到才比圣人,字字发自肺腑,真诚不欺。 只有贺惜朝身旁的鸿胪寺官员一个个面无表情,抽着嘴角与会场里的热烈气氛格格不入。 这种本事,他们还有的要学。 再看另一边的那十二位书生,居然还很是认同地点头,在他们的想法中,自家的先生自然拥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才情和能力,容貌就更不用说了,放眼京城哪家公子能比得上他的气度和风姿,这么夸,一点也不过分。 就是这群商人的文采差了一点,若是让他们来,必然得…… “咳咳,诸位暂且停一下,再夸下去,接下来本官可就不好意思驳诸位面子了。”贺惜朝笑着端起茶,问道,“对了,那份细则都研究过了吧,怎么样,有什么好建议需要朝廷采纳的吗?” 邓家家主率先道:“贺大人,如此好的机会,咱们岂会错过,只是单人之力有限,我们盐商便坐下来一同商议,都记录在这本册子里,还请大人过目。” 接着孙老太爷说:“请大人勿怪,我等皆是粗人,从自身出发,有些建议不免有些不合实际,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 旁边自有小吏将册子接过送到贺惜朝的面前。 贺惜朝点点头:“诸位但提无妨,好不好接下来朝廷自有判定。十条建议之中若是有一条采纳,与诸位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只要能方便各位,又不与国法相悖,都是可行的。” 这份册子有些厚,贺惜朝打开来,粗粗看了几页便点点头又合上,他看着其他的商贾问道:“除了盐商,其余人就没有建议吗?有就交上来吧,错过了这次机会,我就不收了。” 他这么说着,其他的商贾不禁互相看了几眼,最终都纷纷拿出来。 贺惜朝的那份细则当中有一份名为《其他申诉与建议》的空白文卷,就是为了让他们提出建议。 然而篇幅有限,写不了几条。 他打眼看过去,几乎每个都是另外寻了一份册子,细细记录。 看着厚度,有的甚至超过了一本普通的书籍,可见都是极上心的。 边贸,谁都想走。 贺惜朝心底一哂,命人将收集来的册子都送到了那十二位书生手里:“你们都整理一下,分门别类逐条抄誉,等到会后,以便我与众位大人一起商讨。” “是,大人。” 贺惜朝于是将视线收回来,目光看着这些正襟危坐的商贾,一笑:“好了,接下来我们讨论讨论关税,两成四,不知道诸位考虑地如何?” 此言一出,底下一片安静。 虽然早已经打定主意,可要当场说个“不”字,总不是那么容易。 终于程家家主站起来道:“还请贺大人见谅,两成我们都没意见,只是又多加了四,实在恕难从命,哪怕不多也已经超出了我们预想,一时半会儿怕是给不了答复。” 有这位一开头,闵家家主也就跟着说:“贺大人,在下的意见跟程大当家一致,虽然赚钱,可这税怕是真的一时难以抉择,还请见谅。” “贺大人,两成的税已经是史无前例,可大人说的明白又有理,我们也退一步欣然接受,只是这另外的四,还请大人不要为难我等。” …… 除了盐商,纷纷点头:“我们也是这样的,请贺大人体谅。” 对于这些回答,贺惜朝并不意外。 他抬起手,往下压了压,然后说:“诸位有诸位的难处,可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既然开出了两成四,对于朝廷来说这便是合理的,说来已经过了明处,自是不能再降低了。” “贺大人,生意场上总有你来我往,我等已经愿意接受两成,大人莫不是连一步都不退?” “大人说着为我们着想,然而却没有一点商量余地,这未免有些强横了吧?” “如果这样,何必开这场会,说的如此好听呢?直接下个命令便是。” “可不是……” 这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个激动起来,言语之中多有控诉。 鸿胪寺的官员不禁望向了他们上峰,而那十二名书生也面有愤愤,若不是此时此地没有他们插话的余地,定要起身辩驳一番。 大概唯一淡定的只有谢三,听着边上窃窃私语,不禁提醒道:“镇定,就这点阵势,于咱们大人来说算个什么,坐好看着就是。” 终于贺惜朝抬起了手,从位置上站了起来,道:“别激动,我这话不是还没说完吗?” 他这么说着,底下顿时安静下来。 贺惜朝回过身,从自己的桌子上端过茶盏,捧在手里:“边贸是一件好事,看诸位提出的建议,每一本册子都分外厚实,可见也是很期待的。然而毕竟是首例,开先河之壮举,就算启用,起初也多有磕绊,漏洞较多,所以哪怕各位都接受了这两成四的关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 这是什么意思? 贺惜朝忽然这么来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是连置身事外的盐商都不禁疑惑起来,孙老太爷想了想问道:“敢问贺大人是何意啊?” 贺惜朝打开杯盖,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一抬头,见所有人都看着他,不禁问道:“不好理解吗?” “还请大人明说。” “行,那我就说清楚一些吧。”贺惜朝将茶盏放回到桌上,身体微微往后靠在桌边,似闲话家常一般说,“这样说吧,朝廷每一条政令实施起来或多或少有点纰漏,边贸也是一样,再完善的制度,放到实际中总会有出入。如果冒然将所有名录开放,让所有商队进出,那也太多了,很容易忙中出错,酿成大祸。毕竟是边关国界,关乎着国家安全,干系颇大,万一出点纰漏岂不是不得了的大事,诸位应当能够理解吧?所以头两年,就只开五个名录,茶,盐,布匹绸缎,瓷器和其他,这其他则包括朝廷确认可以交易的任何行业,每个名录下三个名额,总共十五个,满了就停止,也就说试运行阶段只有十五家能够走边贸,没抓住的就只能等全面展开之后了。” 贺惜朝说完,又问了一句:“这明白了吧?” 他神情自若,然而所有人包括鸿胪寺却都是惊呆了! 哪怕再淡定的谢三都是瞠目结舌,他怎么事先不知道,居然还能这么玩儿?可为什么呀? 目光不禁看向对面十二个书生,也是一脸茫然。 “贺大人,那我等盐商就不止三家,这该如何是好?”邓家家主突然的询问,让众人回过了神。 只听贺惜朝不慌不忙地说:“不是有其他三个名额吗,你们总共五家,足够了。” “可如何确认这名额呢?”平家家主问。 “哦,这就更简单了。”贺惜朝的嘴角微微弯起,“我还记得上一个会议,诸位有言若是朝廷缺银子,尽管开口便是,你们愿意捐赠。我想捐赠就不必了,就当做个市场准入费吧,买断关税,也算给各位的优惠。” 市场准入费…… 这就是什么奇怪的名词? 而且买断关税,还能这样玩吗? 再说这费用是多少? 众人只觉得在贺惜朝面前,他们这些大商贾的名号忽然有些名不副其实了。 “敢问……” 贺惜朝没等提问,他便解释道:“每年交于朝廷五十万两白银,共计一百万两,第一年,这个名录下这家所有货物,不论多少,进出皆免税,第二年,只需交两成四关税的一半,一成二,第三年方需要全额交税。” 他说完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按照两年计,这一百万两的税银对各位来说真不算什么,所以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各位,抓紧了。” 第274章 反其道行 谁都知道贺惜朝以才情闻名, 被誉为神童转世,文曲星下凡。 对他的赞美, 京城巷口,茶馆酒楼的说书人那儿你想听多少就多少。 可是谁能告诉他们文曲星的另一面居然是财神爷啊! 这敛财的本事……别说是鸿胪寺官员, 就是这些做了一辈子生意的大商贾们, 也只有惊呆的份儿。 会场之中顿时寂寥无声, 不管是谁, 各个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位大齐最年轻的四品大员,传说中风光霁月的贺大人。 “一年五十万,按照两年计,总共十五个名额, 那不得一千五百万两啊!我的乖乖……”一位鸿胪寺小臣喃喃地说,最终被那个千万数给砸晕了脑袋。 不只是他, 所有鸿胪寺的官员都晕晕乎乎的。 他们不约而同地望向对面, 那十二名书生虽是同样的表情,然而不同的是,眼里那股崇拜仿佛如决堤的江河要溢出来一样,各个激动地难以自持! 只有谢三的脸上依旧淡定, 唯一的动作就是默默地抬起手托住了自己的下巴, 他怕哐当一声砸地上了。 试想大齐一年的收入加在一起不到三千万两白银,可这位上下嘴皮子轻松一合, 边贸还没开始呢,一半的银子就先进账了! 没错,谢三一点也不怀疑这事成不了, 贺惜朝敢张这个口,就必然有这个把握,他就没见过这人有失手的时候! 想想他二哥接手户部侍郎以来,一整张黑脸就没变白过,遇谁都跟欠他几百万两似得。特别走私禁了之后,还得时时担心边关将领催饷银的折子,若不是谢阁老顶在前面,这位户部侍郎非常想直接不干了! 如今这么大一笔银子即将进国库,那万众瞩目的边军饷银算个屁,五百万两够不够,不够还有一千万两富余,全国的军备都能换上两遍了!试问还有谁比这位户部侍郎更高兴更轻松的吗? 这回他家二哥估摸着得将小师叔供起来! 而这边的商贾之中,孙老太爷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真是厉害!”他算是知道那日贺惜朝为何要问他们一年交税的数额了。 周围的盐商闻言纷纷点头,眼中依旧带着难以置信,但更多的则是钦佩。 这一环扣一环,尽显心机谋略,不论商贾们作何反应,他总能比对手先行一步。 从那一份份厚厚的建议上就能看出,商人们实则特别希望边贸能够展开,不过是想用拖字诀逼贺惜朝让个步罢了。 可惜没想到的是,这位贺大人反其道而行,让口是心非的众人直接见鬼去了! 在场的至少有五十多家,却只给十五个名额,有谁会为了那多出来的四直接放弃吗? 别扯了!边贸有多赚钱,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若是失了名额,看着别家大把大把的搂银子,岂不是得懊悔死? 这个时候还有谁敢提出来别答应,再团结一致,继续拖着贺惜朝让步? 怕是这头答应的好好的,转头已经将一百万两交齐了,谁相信谁是傻瓜! 与商贾而言,任何大义都是虚的,只有利益才是真实的。 要不怎么叫做唯利是图呢? “这是将咱们的想法都摸透了呀!”一声叹息传来,众人默默颔首。 然孙家少爷左看右看之后,却悄声问道:“祖父,可一年五十万,是不是太多了点,以去年算也没这么多,何来的优惠?” 还不等孙老太爷回答,

相关推荐: 鉴宝狂婿   女奴的等价替换   山有木兮【NP】   淫魔神(陨落神)   新年快乐(1v1h)   我的风骚情人   镇妖博物馆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桃源俏美妇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