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向娟在洗手间外的盥洗台前碰到了小吴,后者正就着龙头捧水敷脸。没日没夜的高强度工作,已经让大家疲惫不堪。 向娟在小吴的后腰上摸了一把,啧啧称赞:“这小蛮腰,以后也不知道会便宜谁。” ===第15章 小竹和小明=== 小吴条件反射,睁开眼透过镜子看清是向娟才收回手脚,说:“向姐,你吓我一跳。” 向娟在小吴的腰上来回摩挲,盯着镜子里小吴隐隐可见的黑眼圈,说:“你这样子,才会吓我一跳。” 收回手,又神秘兮兮地问:“还没拿下?” 小吴向外瞄了一眼,确定没人,才说:“之前见缝插针的在找娜姐,眼前这案子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哪还有什么心思想别的。” “小尹不见了,大家心里都不好受。但实事求是,鬼都知道小尹凶多吉少。当初调动全市的警力,在堰城里三层外三层找了近半年都没找到,他现在一个人能找到?也不知道他一天到晚在瞎折腾啥。”向娟摇摇头,话锋一转,又说:“男人的心思,你不懂。这种事,和忙不忙没多大关系。男人的爱情,都是从想睡一个女人开始。要不然,男人亲近女人,你以为他图啥想啥?想和你拜把子?” 又上下打量了一下小吴,说:“小是小了点,但是好在腿长,和你说了很多遍,要多穿紧身裤和短裙,要充分利用身体优势。我就不信一双黑丝长腿整天在他眼前晃来晃去,他不会有半分非分之想。除非,他不是个男人。” 小吴一脸窘迫,说:“行了行了,向姐你别说了。哪有穿着短裙黑丝出去办案的。” “丫头片子,你别不信,再过个三五八年,你就知道我现在说的都是金玉良言,换别人,我还不乐意教。”说到这里,向娟又一脸神秘的问:“我发给你的小电影,都看了没?多学着点,保管有用。” 小吴翻了个白眼,说:“我都删了。” “你这丫头,真是白费我一番心意。”向娟十分不满,说:“那都是我当初‘鉴黄’时留下的存货,好不容易整理出来,你看也不看就删了,真是不懂欣赏。” “也不是没看,就是觉得太夸张了,有点……那个。”小吴说。 “这你就不懂了,你得从艺术的角度去鉴赏。”向娟一说这个就上头,“比如,泷XX前期的作品只是不成熟的表演历程,不能判断一个女.优的好坏。她在XX片中的XX就非常成熟迷人。东尼XX其实在这部影片里表现得非常好,那个XX的姿势和XX的时机都非常正确。如果要比较口技的成熟,那么樱XX完全比不上并XX,当然大乔XX的技巧也是更重口的。XX在2012年的作品里69十分到位,吞吐也很自然……” 小王突然从男洗手间窜了出来,说:“向姐,要不你发我一份,我懂欣赏。” …… 李竹道盯着手机屏上王芳的证件照。他从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眼起,就觉得这个人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到底在哪见过。 段明坐在对面,说:“找出王芳的另一处生活场所,我们也知道这是一条可以继续深挖的线索。问题就在于,我们信息组早就通过身份信息查询,结果没发现王芳名下还有其他房产,或租房情况。李海东既然有两张身份证,那么王芳会不会有两张?这种可能性基本存在。如果是另外租房,她还可以不通过中介平台。所以,这个重任,我们信息组爱莫能助。” 李竹道收回目光,说:“根据摩的师傅的口供,我们还是先假设他们口中的女乘客就是王芳。她既然经常性的也在建设路口搭乘摩的,那么就有两种可能,要么她生活居住的地方就在建设路口一带,出了门就步行去搭乘摩的,然后抵达和谐小区;要么就和李海东一样,住的离建设路口不远不近,也将建设路口作为中转站,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她也应该有代步车,而和谐小区的邻居说,她当时出门的样子很急,一个人如果赶着出门,是不是会直接搭车去?” 段明说:“你的意思是说,王芳的车有可能还停在建设路口的某一个停车场?” “王芳如果也有两套身份信息,名下的车辆又在另一个姓名之下,我们用王芳这个姓名,当然查不到她的车辆信息。”李竹道补充道。 外勤组的任务是找到王芳的另一处生活起居地。李竹道在假设王芳有代步车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其车辆信息,反查到王芳的另一个身份信息,再根据这一身份信息,追踪到其名下房产或租房信息,这是他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办法之一。 段明仔细想了想,却提出不同意见:“你们外勤组之前说过,李海东的车,是他在近一个月内购置的二手车,入手时间和他搬进白土文小区的时间基本吻合,如果王芳也有代步车,李海东为什么弃而不用?再说,王芳当时是去有急事,如果真有车停在建设路口的停车场,那她办完事情之后也肯定会取回。所以,我认为这个假设矛盾的地方太多,可能性不大。” 李竹道说:“你忘了白土文小区1304号房的装修设计。虽然我们暂时还不知道李海东为什么要将王芳囚禁在那里,但能确定的是,王芳在这一个月内没出过1304号房。那么在这一个月之前,王芳的出行是不是也受到了李海东的限制?” “至于李海东为什么不用王芳的车,反而重新入手一台二手车,这……还真说不通。建设路口一带都是高端写字楼,出租的单身公寓也贵,一个五十好几的阿姨,会舍得在这里租公寓?”话锋一转,李竹道自己也开始怀疑这两种假设的可能性了。 “拿着王芳的照片大规模实地排查,这风口浪尖上肯定会进一步刺激舆论,要是有结果还好,万一没结果就是在空耗时力,还惹得一身骚。处座给的期限才三个月,时间宝贵,经不起浪费。外勤组拢共才六个人,起码得一个掰成几个用,才能在短期内验证这两种假设到底成立不成立。”李竹道说着说着就开始喃喃自语,好像在说给段明听,又好像在说给自己听,“六七个月以前,王芳在和谐小区正常出入,那么在王芳消失的这六七个月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李海东产生了这么极端的行为?而王芳在1304号房内从来没有发出过求救信号,也就是说她默许了李海东将其囚禁的行为,这又是为什么?” 段明见怪不怪,说:“行了,别演了,也别摆出一副千头万绪乱如麻的样子。知道你什么意思,我们信息组做过的无用功多的是,不在乎再多一两件。” 尝试验证一切假设,即使那个假设的可能性不大。可万一呢?万一当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曲折,原本看起来可能性不大的假设,也有可能成立。 李竹道在办案时,会给一条条线索设定若干假设,再从可能性最大的那个假设开始验证。可白土文案有了限期破案的紧箍咒,复杂的案情让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只用外勤组去验证一条条假设,眼珠一转就开始打段明的主意。 信息组还要试图通过户籍系统的证件照对比,确认王芳和王氏兄弟另一人的其他身份证件,这一工作量只能用海量来形容。对于这种可能性不大的假设,除了给信息组徒增工作量,很有可能并无实际意义。李竹道想要信息组试一试,又不好直言。 “根据你这两种假设,一方面,我们信息组可以通过调取建设路口每个停车场的停车信息,王芳的车要真停在原地,到现在超过了大半年,这种车一查就能查到。另一方面,建设路口的高档公寓都有物业管理,不管王芳通过什么渠道租公寓,都会在物业登记身份信息,我们只需要调取每栋公寓楼的租客信息,通过身份证件照片对比,就能找出王芳,或者说找出她的另一个身份信息。当然,王芳在一个月前就搬进了白土文小区,也就是说她即使在建设路口租了公寓,那么在一个月前也极有可能退了租。不过,就算她退了租,也还会有租房记录。” 段明扶了扶眼镜,继续说:“丑话说在前头,你自己也清楚这两个假设有矛盾的地方,我们信息组很有可能到时候什么都查不出来。瞎不瞎忙倒无所谓,就怕耽误破案进展。小竹啊,你还是准备好另一套方案,三管齐下的好。” 李竹道当然有第三套方案,而且第三套方案才是他的主攻目标。 不过,他的第三套方案,还得借助信息组。 按照李竹道的要求,信息组发给他一份高清电子地图。地图以建设路口为中心,将方圆5公里的社区、街道、建筑囊括其中。 “建设路口的所有停车场和高档公寓,小明答应通过信息手段排查,这一块我们可以省略。但是,我们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会议室里,李竹道站在投屏前,指着屏幕上的地图说,“建设路口靠祭旗坡的这一块,暂时不列入排查范围。王芳要是居住在这一块,可以直接到达祭旗坡,没必要反向而行,将建设路口作为中转站,或到建设路口搭车。” ===第16章 意外(1)=== “我们的重点是围绕建设路口靠白土文小区的这一块,王芳只有居住在这一区域,利用建设路口作为中转站的可能性才大。”李竹道说,“这一区域的住宅小区和其他居民楼,其业主的身份信息,小明的信息组会优先进行证件照对比查找。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针对那些不需要身份登记的出租房进行走访,咋看之下,这一工作量十分巨大,无从下手,光凭我们6个人在短期内无法办到。所以,我们要将目标范围进一步缩小。” 李竹道指着屏幕上一处地方,说:“这是427家属区,住房建筑为楼梯房,7层高。原427兵工厂的职工大都将此处房屋外租。由于这个地方交通便利,周围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有农贸市场、超市、医院,并且小区占地较广,环境安静,租金不高,住房都是两室一厅的小居室,适合单人租住。小区业主有的通过出租平台或中介发租,也有些就在院内的公告栏粘贴出租广告。根据和谐小区居民反馈,王芳生活在17号楼时,王安王康就在外地上学,成年后也都在外地生活工作。王芳单身一人,又是长租,选择这一类住宅租住的可能性极大。” “王芳具体是在什么时间从和谐小区搬出去生活,没人说得清,原17号楼的业主早年全家都搬去了沿海地区,将楼房一层整租给王芳,更多的是想要她帮忙看护。直到十五年前,17号楼原业主家里有人出了车祸,作为肇事方需赔付大笔资金,恰好王芳在这个时候极有可能靠着多年的制售假证业务攒够了钱,所以一口气将整栋楼盘了下来。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王芳之所以长期制售假证,不被发现,靠的就是谨小慎微。这一点,从她长年以来只使用现金,从不与小区邻居有人情往来就能看出来。” 王芳名下账户的交易情况,信息组已经追踪到了二十年前,其现金存取记录相当规律,同近几年基本一致,只是金额大小存在区别而已。换言之,王芳的“造假”生涯,至少在二十年以上。 根据和谐小区的邻居反馈,王芳居住在和谐小区期间,从未办理过红白喜事,从不参与邻居们的婚丧喜宴,逢年过节也从不主动串门走访,别人也从没进过她家门,活得就像个透明人。也因为这样,和谐小区的住户认为,她这样的怪人,离婚和一直没有再婚都在情理之中。不通人情、冷漠冷淡、有点怪,这是和谐小区的邻居们对她的一致评价。 至于王芳到底靠什么养活自己,和谐小区的住户谁都说不上来。有人见过她从酒店出来,就说她在酒店打工,也有人就说她在酒店和人开房,传着传着就说她是小三,继续问他们知不知道包养她的人是谁,结果又没人说得上来。还有人见过她在饭店吃饭,就说她在饭店打工,传着传着又变成她在外面要饭。还有人说她是在火葬场上班,而且只上夜班,结果联系了全市的火葬场,都说没这么个人,还说他们火葬场一些特殊的岗位也是实行三班倒,不可能会有人一直上夜班。当时走访问话的小王和彭杰头都大了,搞了半天才搞清楚这些都是烂嘴巴的胡说八道。 王芳真正的职业是“专业造假”,他们居然没一个人知道。要不是王芳在这里“生活”了二三十年,他们甚至已经忽略了小区里还有这么号人。 “和谐小区的业主说,大概十几年前就只见到王芳白天在这里出入,晚上从来没见她家亮过灯。这大概就是说她在火葬场上夜班的谣言由来。以我看,应该是当时王芳购买了17号楼以后,由于王芳这个姓名已经作了房产登记,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她极有可能以自己的另一身份信息在外面另租生活起居地,或另外购置房产。这样一来,即使17号楼被查抄,只要她本人不在现场被逮捕,她也可以换一个身份继续逍遥法外。” “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先瞄准427家属区这一类物美价廉的老旧机关单位房,凡是在这些地方租房超过十年以上的单身女性,又没在房产中介做过租房登记,就是我们的重点排查目标。” 王芳的行事作风和李海东如出一辙,都是竭力避免留下任何痕迹,正如李竹道之前形容的“谨小慎微”,也是根据这一特征,李竹道才加了一条“没在房产中介做过租房登记”的限制条件。 李竹道又在地图上分别在不同的地方点了三下,说:“类似于427家属区这样的单位小区,这一片区域一共有4个,其他三个分别为原制药公司、造纸厂、水泥厂家属区。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四处地点排查完,找出王芳的生活起居地,接下来还要对王氏兄弟就读的学校进行走访。” “这四个地方,要是找遍了没找到怎么办?”小王这个大嘴巴,又开始乱放炮。 咦声一片。 大家都开始唾弃小王。 “承你吉言。”彭杰说。 “年轻人,说话真是百无禁忌。”老刘说。 “刚刚拉完屎,没擦嘴吧。”欧阳说。 小吴没说话,却瞪着小王,和彭杰老刘一起,朝欧阳竖起了大拇指。 “没找到就继续找,你一个人找。”李竹道板着脸,说。 小王吸了吸鼻涕,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一天过去了。 时间能验证一切。比如,它证明了小王就是个乌鸦嘴。 6个人按照惯例,以建设路口为出发点,由近及远,分成三组各自去了原制药公司、造纸厂、水泥厂家属区,最后在427家属区汇合。单位小区一般都有物业服务,但这里的物业服务和高档公寓的不一样。前者只负责收取水电费和卫生清扫,后者还会要求租客提供身份信息。他们通过向物业了解、电话询问以及入户走访的方式,结果都说没有租房超过10年的五十几岁的单身女租客。 渐渐地,灯火越来越亮。就在黑夜擦去楼房的影子的同时,无数盏车灯、电灯又亮起来。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放射着灿烂光华的鲜花。 一行6人精疲力尽地走出427小区大门,谁都没心思说话。 这个办法既然行不通,信息组暂时也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基本就是没结果。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接下来意味着什么。抽调大批警力,在这一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耗时耗力、刺激舆论啥的,都顾不上了。 没有更好的选择。有压力,就由处座担着吧。大家都心照不宣。
相关推荐:
沦陷的蓝调[SP 1V1]
生存文男配[快穿]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狂野总统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下弦美人(H)
我以力服仙
御用兵王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阴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