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屋檐下(校园) > 第136章

第136章

…” “我是柿子村的,今年的税收怎么还是那么多,我们村总共才三十六户,家家都没有收成,税收怎么交啊!” “孙镇长……” 百姓的声音一声比一声高吵的孙镇长耳朵痛,只听他冷声道:“我也是没有办法,赈灾银到没到我真的不清楚,税收也是上面的人说了算,我只负责统计催收,你们不缴,我也没办法向上头交代,我平时对你们都不错吧,你们也别为难我啊,大家有灾有难咬咬牙就挺过去了,挺过一年就都好了嘛。” “我们饭都吃不饱,怎么挺过去?”拿着锄头和棒槌的男人堵在孙家门前,“孙镇长家应该有饭吃吧,我们今天都去镇长家吃饭。” 男人一呼百应,没有恶狗挡路,他们直接挤进了孙家院子里。 谢觞和江凤华等人直接被挤到一边,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二三十个人挤了进来。 孙镇长的夫人见状连忙带着家里的孩子也开始撒泼打滚,“我家田里的庄稼也遭到蝗灾了,我家的土地也颗粒无收,我家的孩子也没吃饱过一顿,就你们饿肚子,我家不饿,你们欺人太甚了……” 孙家的几个孩子也跟着呜呜哭起来。 几个带头闯进孙家的男子见女人和孩子们哭成一团,他们也不好动手了。 孙镇长也准备好了说辞,“你们大家都回去,天天堵在我家门口也解决不了问题,我马上就去县里请示县长大人,看看他是什么意见,老天爷总会给咱们竹山镇一条活路走的……” “都这么长时间了,眼看着就要入冬了,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孙镇长说出个具体时间来。”一个女声穿透人群传到孙镇长的耳朵里。 “我都说了……” 孙镇长话没说完,只见江凤华带领着一群老弱妇孺挤到人群的最前面,“你们家孩子没有吃饱,你们田里也都遭了灾,她们呢,她们不仅没有吃饱,还饿了几天几夜了,朝廷的赈灾款和赈灾粮早就送到了青州,孙镇长当真一点消息都没有?还是其中有什么隐情,使得孙镇长不好明说。” 孙镇长怒声道,“你是何人?” “我们只是路过竹山镇,偶然遇见这里遭了难,我们听说朝廷早就对青州的灾情做出相对应的措施,为什么你们不仅没有收到赈灾粮,朝廷明知道你们受了难,却还要被收取赋税,孙镇长到底问清楚没有,今年的税到底怎么个收法。” 第597章 蝗灾不绝,天下不稳 “我一个小小的镇长,只是传达皇上圣意,并没有权力指手画脚,我怎么知道怎么个收法,我通知下去的是按照去年的惯例收取赋税,让大家做好准备。” 孙镇长知道每家每户都有存粮和存款,一次小小的蝗灾不可能拿不出钱来。 江凤华刚才已经问过谢觞,朝廷是否真的下达了收取赋税的旨意,谢觞说还没有到时间,现在正是秋收的时节,闹了蝗灾,朝廷还会减免,不可能收取,这话此时她也不能乱说。 孙镇长这么说只有一个可能,他们想要在朝廷收取赋税之前收一笔钱,如果真的减免,这些钱自然就收到他们的荷包,而百姓又不知道,地方官员就可能大赚一笔了。 孙镇长一个小小的地方镇长,他官不大,却是地方地头蛇,十里八村的百姓都要听他的。 他要传一个假圣旨什么的,上头人听不到也管不到,最后还什么都是他说了算。 谢觞听说了“传达皇上圣意”这几个字,他就知道事情不简单,看来民间有人让他背锅了,青州的蝗灾如果得不到解决,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因为百姓吃不上饭,朝廷不作为引发暴乱比比皆是。 他心里有一个不好的预感。 此时,他们不能暴露身份,但是可以做一回强盗,只听谢觞道:“既然孙镇长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就不需要什么都问孙镇长了。” “来人,搜。”他直接下令林枫带着人进孙家搜粮食。 孙镇长道:“你有什么资格搜查我家,你们都住手……我要报官。” 一个小小的镇长官级不大,更没有实权,他不过是辅助县级以上的官员管理一些地方上的政事,他只敢在百姓中称老大,面对强势的人也不敢多说一个字,特别是他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不敢多说一句废话。 孙镇长眼睁睁看着家里藏的粮食和肉食蔬菜都物被一件件找出来。 到场的百姓都震惊了,孙夫人刚才还在哭诉他们吃不饱,现在眼睁睁看着家里的粮食被搜出来,她直接哭晕了。 接下来,林枫又将所有的粮食分发给了在场的百姓。 老先生走到谢觞面前恭敬道:“公子和姑娘满身富贵,气质不凡,你们可是盛京人士?” 谢觞没有否认,“我们的确来自盛京,也是路过此地才知道这里受了蝗灾。” 老先生叹了口气,“蝗灾不绝,天下不稳,恐怕有大祸啊!” 江凤华和谢觞互相看了一眼,她道:“请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鄙人姓冉,单名一个善字,在镇上开了一个私塾,混点铜板糊口,也是过不下去了,大家都遭到灾,也没人送孩子来读书了。”冉善道。 “冉先生可知道竹山镇清水村。” “姑娘知道清水村,我正是清水村出来的。” 江凤华又道,“冉恒先生认识吗?” 冉善手中分得的粮食瞬间掉落在地上,他眼中满是疑惑与期盼,“你们见过恒儿?我是他四叔啊!他已经失踪七年了。” 之后,冉善将他们带回了四方私塾才道:“我年轻的时候是我们清水村唯一的秀才,可是时运不济,一直没能考上举人,就留在了镇子里教书。” 江凤华问,“冉恒读书一定也很厉害吧!” “恒儿还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们清水村学问最高的,考到了举人,我们村都以他为傲,以为他进京后会考个进士,至少能谋个一官半职,咱们清水村就不一样了…… 后来听说他在盛京城犯了错被赶出考场,我相信恒儿不会在考场上作弊,他不会做这么丢人的事。”冉善说到这里眼睛也红了。 江凤华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又问:“他的父母可还健在,还有别的兄弟姊妹吗?” “哪里还有什么人啊,自从出了那件事,我们冉氏一族在清水村就住不下去了,他父亲行排老大,在那一天听说了他的消息就去找他,可是不幸摔断了腿,即使摔断了腿他也没想过离开清水村,他相信恒儿没有作弊,可是没过两年他娘和两个弟弟在家里喝农药死了,家里引发大火,一家人都没了。” 听到这里江凤华疑惑道:“冉恒的家人都熬过了两年,为什么还会喝农药自杀,还有两个弟弟,都是年轻的生命啊,他娘怎么可能如此狠心,他父亲没有离开清水村就表明他会等着他儿子回来。” “我们也不知道大哥家里人为什么会都想不开,报了官,可是官府早就把冉家认定为卑劣之徒,死了也不重要,此案就不了了之了。” 江凤华心情沉重,当初冉恒真的选错了,如果他能回到父母身边,一家人是不是就不会死。 冉善道,“前些年有人往家里拿银子,那个人是恒儿吗?” “可能是吧!”江凤华道。 “他现在在哪里?” “他死了。”江凤华也说不出此时的心情,也许死了他才得到了真正的解脱,就算回来也会被人指指点点,他家里也没有人了,他不会再一次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冉家的悲剧可能真的是宋鹏暗中搞的鬼,冉恒一直在往家里寄钱,可是他父母却没有收到过,他若知道一家人全死了,不知道该如何的伤心。 冉善也只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孤家寡人,他也有一个心愿意,就是盼望着冉恒能够回来。 他湿了眼眶,跪在地上朝天一拜,“大哥,恒儿来找你们了,你们安息吧!” “我们想去冉恒父母坟上拜一拜,不知道方不方便。” “当然方便,没想到恒儿能结识到诸位贵人,是他的福气,他爹娘的坟还是我请人帮忙的,因为冉家那些事,他们没埋在清水村里,就在离竹山镇镇口不远处,也是回清水村的必经之路,我住在镇子里,方便祭拜。”冉善一边收拾,一边道。 “因为冉恒的事,先生的四方私塾生意应该也受影响吧!” 冉善也不在意,“我相信恒儿不会作弊,别人怎么说嘴长在别人的身上,我也管不着,竹山镇只有我一家私塾,他们就算不愿意,也会把孩子送过来。” 乡镇的教学资源匮乏,愿意送到县里读书的也有很多人,他收的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所以学费不高。 江凤华来到冉恒父母兄弟的坟墓前亲手将冉恒准备送往家里的家书一封一封都烧了。 她又把冉恒的骨灰交到他四叔手中,“这是冉恒,冉四叔让他们一家人团聚吧!” 冉善抱着骨灰盒子哭得泣不成声,他曾经以为可以教出个有出息的侄儿,没想到最后落得这般凄惨的下场。 他道,“多谢姑娘,我一定会让恒儿入土为安。” 江凤华又将冉恒留下来的银子交到冉善手中,“这里面是他这些年的积蓄,是他卖书本和笔墨辛苦挣的银子,一并交给冉四叔吧!他若知道他的钱交到了他四叔手中,一定会安心的。” 江凤华从冉恒父母和兄弟的坟墓就可以看出,冉善不是个势力的人,把银子交给他她也安心了,算是冉恒报答他四叔这么多年守着他爹娘坟墓的报酬吧! 办好这件事,她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了。 冉善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满满当当的银子,恒儿吃了多少苦才挣这么多银子。 第598章 谣言四起 在谢觞的队伍离开竹山镇后,这里又来了一群人,只见领头人身着玄色锦袍,腰系玉带,骑在一匹枣红色大马上。 与他并肩而行的则是一位身穿一袭红色劲装的谢敏敏,她甚至幸灾乐祸,“这就是谢觞治理的天下,乌烟瘴气的,登基第一年就遇到蝗灾,我看啊,蝗灾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看着这样子的青州,他一定焦头烂额了。” 谢赟冷笑道,“惠景帝在位期间,大周朝就被他们弄得乌烟瘴气,皇祖母和皇祖父早就说过谢景不适合做皇帝,准备废了他,最后还是让他害死了皇祖父抢占了先机,正是有谢景的无能才使得这天下变成如今的模样,如果换成父王登基……” 谢赟听他父王说过,程家其实是第一个反谢景的人,只可惜程国公死得早,谢景反而娶了程家女儿做皇后堵住了许多人的口。 当年谢景这步棋走得真是高啊! 谢赟是康亲王最小的儿子,在西北出生和长大,他一直强调自己生不逢时,如果早出生十年,他一定不会让谢景坐稳皇位几十年。 此时他心里突然有了计划,谢觞刚登基就收复了边塞之地,撕毁与边塞的停战协议,如此好战的皇帝,上天都看不下去,所以降下灾难以示惩罚,这一切的罪过全都是皇帝好战引起的。 这个舆论一传出去,看他谢觞如何向天下交代,向谢氏的列祖列宗交代。 这边,七日后,谢觞和江凤华在青州境内的乡镇上走了一圈才到了青州城,他们没有直接去县城找县老爷,而是准备直接找青州知府。 来到青州城他们才感受到人间烟火气,青州城和乡镇上完全是两个极端的景象,街上商贩的叫卖声络绎不绝,街道两边的商铺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青州城内没有受蝗虫的影响。 街上巡逻的官兵很多,城门口的防守也很严苛,几乎不让难民进城,想要进城就得给银子,谢觞和江凤华伪装成商队并且也给了过路钱。 入住客栈后,林枫满脸气愤地回来了。 谢觞问他,“让你去打听情况,你回来摆脸色给谁看。” 林枫道,“外面的酒楼茶肆都在传谣言,听了我就一肚子气,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传的,让我逮着我劈死他。” 江凤华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喝口水,慢慢说,身体是自己的,别气坏了自己,什么谣言让你这么生气。” 林枫接过一口喝了,滔滔不绝地道:“有人传青州天灾是上天给皇帝的惩罚,这些都是上天的意思,老天爷不满新皇登基,放蝗虫以示警告。 他们传皇上第一年登基就遇到蝗虫肆虐,寓意对新帝不满,因为皇上发动战争,撕毁与胡族的协议,占领边塞之地,百姓苦不堪言。 还有人说蝗虫是神虫,不能杀死,只能将它们供奉起来,他家祖先可能都没让他供奉起来天天参拜,却要供奉吃光粮食的蝗虫,我看传这种谣言的人脑子有病。 我还听说有百姓到田间烧香烧纸只求“神虫”吃饱之后返回天上,甚至有人看见寻找食物的百姓在捉蝗虫饱腹被活活打死,称他们的做法会得罪老天爷,让他们的家人日日替蝗虫祈祷和祭祀……” 林枫噼里啪啦讲了一堆,江凤华又为他倒了一杯水。 谢觞皱紧了眉头,沉声道:“又是针对皇帝的言论,到底是谁?” 江凤华也听出了不对劲,又问:“新皇登基是什么意思?皇帝不是一直是你父皇吗?为什么会是第一年登基?就算制造谣言拿蝗虫说事,皇上也不是新帝啊!” 林枫立即捂住了嘴,他实在是气糊涂了,他看向谢觞的方向。 谢觞双眸冷冷地盯着林枫,说话怎么不过脑子? 林枫也是气糊涂了没想到那么多。 只听林枫又道:“都是谣言,全是诋毁,造谣都不要本钱,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羔子编纂的谣言,皇上当然不是今年登基的,皇上在位都几十年了,连皇上哪年登基都没有搞清楚就敢传这种杀头的流言蜚语,我看他们是不想活了。” 谢觞道:“有人胡言乱语,胡编乱造,以讹传讹,咱们如果真的生气就上当了,看来有人想要借着这场天灾对付皇族。” 江凤华微眯着眼睛,“真是胡编乱造的吗?” “阮阮难不成也相信这场蝗灾是老天爷在惩罚皇上?” “我自然不相信这种荒谬的言论,青州蝗虫爆发和今年的气候有关,干旱过后蝗虫迅速繁殖,从此引发蝗灾,历史上的蝗灾不少,大家也会慢慢积累经验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会度过这次难关的。”江凤华道。 “阮阮读的书多所以明白事理,可是百姓不明白啊,他们遭了难就会相信这些言论,从而真的把灾难怪罪到皇族身上,大多数老百姓都愚昧无知,他们才不管皇帝是哪一年登基的,他们只知道他们确实受灾了,蝗虫吃了他们的庄稼就是老天爷在惩罚他们,有人编撰这种言论分明就是想要陷害皇族。”谢觞顺着她的话解释:“这个时候上寺庙求神拜佛的人更多,哪怕家里仅剩下一点吃的,他们都会拿到寺庙去供奉神明。” 江凤华被他成功糊弄过去了,“求神拜佛也是他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大家都想不到办法了才会去求菩萨,你是皇族的王爷,就应该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本王一定会为百姓做主的。” 谢觞眸光闪过凌厉之色,朝林枫道,“马上立刻就去查青州知府,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时,盛京城也有消息传来,林枫接过暗卫的密信递到谢觞手上,“夜影派人传过来。” 谢觞打开信件看了之后,暗忖着:原来苏卿卿是被康亲王的人救走的,萧煜留在盛京他是如何得知的这个消息,如果真的与康亲王有关,他救走苏卿卿想要干什么? 康亲王自从被贬去西北就再也没有了音讯,青州过去就是西北。 谢觞道:“我写封信,林枫你让人送出去。” 他朝江凤华道:“你在这里等我,我写封密函交给林枫送出去调查西北。” “你们去吧!”江凤华没看他的信,应该是朝廷的事情,她不方便插手。 她暗忖着:不知道白语晗回到江州没有? 第599章 她运气这么好? 趁着谢觞和林枫商议事情,江凤华独自上街了,她要亲耳去听听百姓们说什么。 她刚出门就见百姓风风火火往一个方向跑,她拉住一个人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听说城西门那里来了一位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大家都去看热闹了,要求她救命呢!” 江凤华暗忖着,什么活菩萨,可能是见青州遭难装神弄鬼想来骗钱财的神棍,她想要回去通知谢觞,又想到他的确有公务要处理,她也帮不上他们。 她找客栈老板留了口信去了城西门。 街上越来越多的百姓往城西门走,她拿了自己的剑转身也跟着百姓走了。 到了西门,只见百姓们都拥挤在名叫望月楼的酒楼前,她顺着视线望去,只见一个身着一袭白衣的蒙面女子,她打扮成观音的模样,手中拿着净瓶嘴里念念有词。 有百姓起哄,“什么活菩萨,什么观音救苦救难,她是不是吹牛的。” “听说一路上救了不少人,并且人家分文不收取,她的本事是看得见的,又没让你掏钱,人家吹牛做什么,信不信只管去试试就知道了。” “我又没病,我试什么试。” 这时,只听楼上有人喊道:“妙音娘子是观音菩萨座下第七十二位俗家弟子,机缘巧合下来到青州,得知青州遭到天灾,特来解救万民,从明日起,接下来的十日妙音娘子都会在此地讲经,每日接收二十名有缘人进入,大家若有兴趣可到旁边抽签,抽中一到二十签文者可到我这里领取牌子,凭牌子可进入听妙音娘子为各位答疑解惑。” 有人道,“要见妙音娘子,我可以把我八十岁的老娘带来请娘子替她瞧瞧病吗?” 楼上人道:“这就要看你能不能抽中二十签文之内的号码,能入围者,妙音娘子随时恭候大家。” 一时间又是一阵起哄,大家都很不满,为什么不多准备点牌子,望月楼里明明可容纳几百人。 江凤华听着百姓们的议论,又仔细打量妙音娘子,她虽然只露出了一双眼睛,但是江凤华总觉得楼上的妙音娘子的眼睛有些眼熟。 江凤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也上前抽取签文,她看了一眼签文上的数字瞬间傻眼了,“第二十签。”她运气这么好? 其实她对妙音娘子没有兴趣,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抽了,反正抽签又不要钱。 有人见她抽中连忙起哄,“姑娘快去换入场牌,难得有机会能听妙音娘子讲经。” 她将签文递到旁边一个姑娘手中,“姑娘想要听妙音娘子讲经吗?” 谢敏敏见她没认出自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朝周围的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退后,她接过签文,试探道:“你不要吗?” “没兴趣,信妙音娘子能救苦救难不如信我自己。”江凤华沉声道。 谢敏敏微微一笑,她仿佛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江凤华,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道,“多谢,请问姑娘芳名。” “不必言谢,我也没做什么。”她说完就想要离开。 谢敏敏朝楼上的人使了个眼色,只见妙音娘子的面纱突然滑落,她故意道:“我家里正好有人生了重病,听闻妙音娘子妙手回春,如果妙音娘子真的能救我哥哥的命,姑娘让了签给我就算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我叫敏敏。” 此时,江凤华也听见百姓的欢呼声,抬头看见了楼上妙音娘子的真容,她心里猛地一惊,怎么会是白语晗? 正当她想要追上去,下一刻,白语晗就被带离了当场,只听刚才宣读人又道:“明日辰时,妙音娘子会在此恭候大家,大家回去吧!明日再来。” 江凤华也防备着,从白语晗的神情来看,她仿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怎么会出现在青州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不是回家了吗? “姑娘在看什么?”谢敏敏故意问。 江凤华看着她手中的竹签,又想到白语晗,她脑子里思绪万千,她运气哪有这么好刚到抽到进场资格的号码。 只怕这是一个圈套吧!可是白语晗在对方手上,她要怎么救出她。 想明白这些,她转身就朝客栈方向走。 谢敏敏的人想要追上去,却被她突然拦住,“她会回来的,她的朋友在里面。” 江凤华认不出她,这就有意思了。 原本她以为江凤华见到白语晗一定会进入酒楼,她再佯装成和她巧遇。 可是现在是什么情况? 果然,江凤华去而复返,拦住了谢敏敏,“敏敏姑娘手中的号码牌……” 谢敏敏疑惑,“姑娘送给我了。” 江凤华有些不好意思,“是啊!”她想再去抽签可是已经结束了。 “姑娘是想要拿回去吗?我还给你吧,反正妙音娘子要在青州停留十日,我家也是青州的,我还有机会。”她道。 “不好意思啊!我也是突然想到家里也有病人,如果能尽快见到妙音娘子,就能尽快给我家人治病。”江凤华也找了个借口。 “原来如此,我明白姑娘的感受,我家哥哥也病了,那种着急的感受外人是无法体会的。”谢敏敏叹了口气,“这本来就是姑娘的机会,还给姑娘也是理所应当的,祝愿姑娘家里人早日康复。” “其实妙音娘子能不能治好我哥哥也是一个未知数,毕竟我们请了很多有名的大夫都无济于事,有时候治病也是要看缘分的,我也是只说城西来了位活菩萨,想来碰一碰运气。” 江凤华见她满目真诚,又道:“也祝你哥哥早日康复,去找真正的大夫治病吧!妙音娘子可能不会治病。” 江凤华离开后,谢赟才露面,“她已经知道白语晗被控制起来了竟然没有进入酒楼,看来她很谨慎啊!刚才你们什么情况?” 谢敏敏疑惑道:“江凤华没有认出我来,我这次见她的感觉也和上一次在衡阳宫时完全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谢赟道。 “皇祖母对她都有些怕,那个时候她眼睛里满是精明,现在她像是变了一个人。”谢敏敏说不出那种感觉,道:“现在的江凤华眼中没有野心,像个傻子一样。” 太皇太后被她怒骂时的情景,她记忆犹新。 “你是说她失忆了?”谢赟道。 “对,就是失忆了,她把我忘记了。”谢敏敏道。 谢赟唇角勾起冷笑,“你可以和她成为朋友,邀请她到府上做客。” 第600章 谎言越滚越大了 谢觞刚准备去找江凤华就见她心事重重地回来了。 “阮阮,你去哪里了?”谢觞关心道:“外面很危险。” 江凤华朝四周看了一圈,总觉得有人监视他们,却又没有发现可疑的人。 她拉了谢觞重新进入客栈,“我看见白语晗了,她怎么会以妙音娘子的身份出现在青州城,还说是观音菩萨的弟子。” 她将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道:“我想了一路,我一直在想这是一个引我进去的圈套,我没进去,可是这么多人抽签又怎么做得了假,刚才在回来的路上也没发生什么事,是不是我想多了,可是白语晗又怎么会以妙音娘子的身份出现在青州城。” 刚才她回来时手中的剑一直防备着,她以为路上会有危险,直到到了客栈门口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谢觞拉她入怀沉声道,“还好你没有单独进去,万一是有人给你下套呢?以后不可以单独出去。” 江凤华自己都搞不明白,那一刻,她脑子里仿佛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提醒她要小心谨慎,她没有冲动进入酒楼找白语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白语晗只是巧合来了青州。”江凤华又道。 如果萧煜没有送消息来,他还真的没有头绪,甚至不会往康亲王这边想,现在他可能猜出个大概。 谢觞道,“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控制白语晗的人就是散布谣言的人,从南国开始我们就在别人的监视中,到了青州我们还在别人的监视中,甚至对方知道我们认识白语晗,又故意引你去,这就说得通了。” “既然他们一直监视我们,为什么一直不动手,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江凤华疑惑道:“王爷能猜出是谁要害你父皇吗?” “可能也是谢家人。” 江凤华疑惑:“你们皇族的人散播谣言说老天要惩罚皇上?事情似乎不简单,和林枫接到的密信有关系吗?朝廷中的机密,如果不方便说你也可以不说。” 谢觞也没有瞒着她,将康亲王和父皇的恩怨简单说了,“青州往前就是西北了,自古以来西北是最贫瘠的地方,康亲王被父皇贬去了西北,并言明他一辈子都不能回京,如果是康亲王,我猜他们借着这次青州的蝗灾传谣言,其目的就是贬低皇族,激起民愤,报当年贬他之仇,再往深了想,他可能还会造反。” 江凤华没有失忆前也是知道皇家的这些事情的,他没必要瞒着她。 “这些都是我的推测,现在也没有证据表明康亲王会造反。”谢觞又道。 江凤华道,“还真是复杂啊!最怕的就是这种亲人之间的争斗,同宗同族的亲人,就不能各退一步吗?权力就真的这么重要,比亲人还要重要。” 谢觞道:“现在的你是不会明白的,皇族中的人争夺权力是常态,谁不痴迷皇权,皇家没有亲情,父皇和康王叔就是最好的例子。” 江凤华以前也口口声声说她要做皇后,她只为权力,现在的她把什么都忘记了。 “所以一直从南国就开始监视你的人是康亲王一脉的人。”她突然想起来:“帮助涂吉娜和涂竣的那位云公子会不会和康亲王有关?” “如果真的有关系,康亲王和藩国联手了,又造谣皇帝,这就说得通了,毕竟康亲王痛恨你父皇将他贬到西北受苦。” 谢觞听后只觉得满头黑线,经阮阮这么一说,的确是说通了,可是现在他要怎么告诉阮阮父皇已经驾崩了。 他叹气,谎言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了。 谢觞甚至在想江凤华上一世是否经历过康亲王一脉造反,他虽然进入过她的梦境,可是由于江凤华一直住在宫里,她也从未接触外界,所以她根本不知道朝堂上的事。 伍子大师说过他只能进入江凤华的梦里,别的事情他一概不知。 不过从她的梦里,他知道他的皇位至少是坐稳了的,康亲王一脉造没造反他不知道,他知道即使康亲王造反肯定是没有成功的。 眼下的蝗灾如何处理迫在眉睫,谣言四起,有人想要利用百姓搬弄是非。 朝廷已经拨款五十万两赈灾银,按理说应该够安置灾民,外面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 他们收拾了一番又去了青州府衙。 知府衙门坐落在城东,远远望云,青砖灰瓦,颇为朴素,门前的两尊石狮子也很老旧了。 马车停在衙门前就有兵官过来催赶,“你们是什么人,府衙门口不可逗留,快走。” 林枫从马车上跳下来,“请问这里是青州府衙吗?” 衙役不耐烦地指着衙门上方道:“没长眼睛啊,上面明明写着青州府衙几个大字,这里不是府衙是什么地方,你们是什么人,跑到府衙来做什么,要状告就要先递状纸,等师爷审查过后再交给知府老爷……没事就快点走。” 衙役像是念顺口溜一样念了一通,林枫也没有记住,只觉得官兵是什么态度? 他忍了。 只见他微笑道:“我家公子是从南国来的商人,听说青州遭了蝗灾,特意赶来想要捐赠一批粮食,为青州的灾情出一份力,不知道官爷可否告知我们知府大人现在在何处?” 衙役这才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又看向马车,果然华贵,瞬间,他态度就变了,立马恭敬起来,“知府正在府衙里,这会儿应该正大处理公务呢,你们打算想要捐多少粮啊,可否出来面谈。” 林枫道,“我家公子不差钱,捐钱也是为了做善事积德,要捐多少,得看你们需要多少,我家公子随便卖一车珠宝玉器钱就来了,官爷放心吧,我们捐得起。” 衙役暗忖着:好大的口气啊!不过他也听说过南国商人不缺钱,都是有钱人。 谢觞掀开车帘从里面走出来,只见他满身富贵,手上带着精致的玉扳子,华服金冠,瞧着富贵非凡,江凤华打扮精致陪在身边。 衙役看着两人从车厢里出来,一时间看痴迷了,不仅长得好看,还很富贵,又有油水拿了。 衙役连忙让人去通知范知府,又亲自带路,“公子夫人里面请。” 第601章 最穷的知府 谢觞搀扶着江凤华下了马车,她主动挽着他的胳膊,嘴里说着南国人才听得懂的方言

相关推荐: 虎王的花奴(H)   万古神尊   NTR场合_御宅屋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女奴的等价替换   篮坛大亨   顾氏女前传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弟弟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