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外面回来的江敏云,脸上带着几分笑容,好奇地问道。 这笑容满面的样子,丝毫看不出来,两人在上周还大大的打了一架。 冷不丁地被江敏云问出来。 邹跃华有些心虚,毕竟,他现在和江敏云还没离婚。 还是属于夫妻关系,而他们父子两人,已经在寻找下家了。 只是,两辈子的人了,还是能做到面不改色的,“我下午三点要去首都出差,阳阳想跟我一起去,我不答应他。” “现在,我答应他了。” 有儿子一起去,他放心一些。 不得不说,在没了姜舒兰的排忧解难后,他已经把儿子当成军师了。 江敏云没想到是这个话,她脸色有些微妙,“你要出差?去首都出差?带走了邹阳,那邹美怎么办?” “自然你来照顾了。” 江敏云冷笑,“我和你娘在一个家,照顾邹美?” “邹跃华,你脑子没进水吧?” 她和婆婆都不知道打架过多少次了。 被一通冷嘲热讽,邹跃华下不来台。 “你不愿意照顾,就不照顾,反正我妈会照顾邹美的。” 甩下这句话,邹跃华就出门了,他现在和江敏云无法待在一个屋檐下。 他一走,江敏云不甘示弱,大白天的就去卧室床上躺着了,反正家里的活,她是不可能做一指头的。 而隔壁卧室。 邹阳在听到外面没有动静后,这才出来。 他看了一眼躺尸吃闲饭一样的江敏云,眼底闪过阴翳的笑,她的好日子没多久了。 父亲说的提议,他可以考虑,和父亲一起去首都。 只是,怎么去他要找个借口。 平乡市火车站,人潮涌动。 姜父姜母带着铁蛋,是下午两点多到车站。 平乡市冬天是真冷啊,零下好几度的温度,出了候车室,外面的冷风刮过来,骨头缝都是疼的。 姜母跺跺脚,下意识地把围巾给铁蛋儿捂得严严实实的,又忍不住感慨道,“还是海岛冬天舒服。” 不是老家不好,而是老家的冬天太冷了,冷到让人都不想把手伸出来。 姜父嗯了一声,抬头看了一眼乌云密布的天,“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 “好了,弄快点咱们回去,别被大雪封路上了,说不定还能赶上晚饭。” 车子在路上遇到了滑坡,也算是运气好,没被大雪埋进去,但是却晚点一天半,本来三天的路,走了将近五天才到。 的亏在海岛的时候,舒兰给他们准备的吃食多,再加上给家里人也带的有特产。 不然,他们在火车上虽然不饿肚子,但是却要买那贵饭。 那哪里是人吃得起的呢! 姜母嗯了一声,一手牵着铁蛋儿,一边问他,“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药路上喝完了。 铁蛋儿摇头,露出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没有。” “咱们快些回去,我想看看爹。” 这话一说,姜父姜母也跟着回家心切了。 他们刚走。 邹跃华领着邹阳,提着藤箱,系着围巾,眼看着就要进站了,邹阳还在回头看。 邹跃华捏着火车票忍不住催促道,“阳阳,快点,别迟到了。” 他废了老大的功夫,以看病为由,这才拿到了阳阳的远行证明,这要是错过了,票在也难买到了。 邹阳嗯了一声,追了上来,却忍不住回头看。 邹跃华知道儿子心性稳,不是贪玩的性子,便问道,“怎么了这是?看你神不思蜀的。” 邹阳回头又看了一眼,拧眉道,“我好像看到姜爷爷姜奶奶,以及姜平安了。” 提起姜家人。 邹跃华脸色顿时难看了几分,“你怕是看错吧,你忘记了江敏云说过,当初姜舒兰嫁给周中锋的时候,领着姜平安一起去了海岛,而且姜舒兰——” 他有些说不下去了,“她怀孕,姜老爷子和姜母也跟着过去照顾了。” 所以,他们这会怎么会在平乡市呢? 他们这会就算是在,也是在海岛。 听到这些。 邹阳脸色稍微好看了点,“许是我看错了吧!” 他又回头看了一眼。 他在乎的不是姜爷爷,姜奶奶,而是姜平安。 一个对他有极大威胁的人。 他是研究物理的,而姜平安也是研究物理的,甚至,对方的天赋还在他之上。 上辈子,邹阳原以为自己是天才,少年成名。 但——直到遇到了姜平安。 他才知道,自己的天才在姜平安面前,一文不值。 想到这里。 邹阳眼里闪过一丝阴翳,在闪完后,他又陷入纠结,他强迫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 要公平竞争。 但——很难。 姜父和姜母是下午六点多到家的。 一路上刚进大队,就被在外面老槐树下晒着太阳的老人给惊住了,“这是姜大夫两口子吧?” 整个大队都知道,姜家老两口去海岛照顾怀孕的女儿去了。 过年都没回来呢! 这竟然突然回来了。 哪里能让人不惊讶呢? 更何况,这两老人他们都相处了一辈子了,就是正儿八经的乡下人,在看看他们现在身上穿的戴的,这要说是城里体面的老头老太太也有人相信的。 姜父点了点头,“是我们,就不和大家说了,我们先回去了。” 他们三人一走。 后面就炸开锅了。 “瞧瞧二老如今体面的,就连个小娃娃都穿的新衣服,养的白白净净的,这哪里是去照顾人啊,这明明是享福的。” “那这样看来,舒兰丫头嫁的好咯,她要是嫁的不好,她爹娘能这般享福?” “谁说不是呢?在看那老两口挑着提着的东西,连铁蛋儿那个小娃娃都背了一个包袱,还不知道装的啥好玩意儿呢!” 说到这里,大家就有些眼气。 哪家出嫁的姑娘,还能让爹娘回来拿这么多东西啊! 除非一点,出嫁闺女自己挣钱不说,还能在婆家当家做主。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 都足够让人羡慕了好吗? 被众人称道的姜父和姜母,领着铁蛋儿走到老姜家门口的时候,反而有些近乡思怯了。 直到。 院子内传来的一声哐当响。 “爹?娘?铁蛋儿?” 是蒋秀珍提着刷锅水,准备倒到外面浇菜地的。 结果,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出来,竟然看到了二老领着一个孩子。这不是家里的老人又是谁? “嗳,是我们。” 姜父姜母上前一步。 向来冷静的蒋秀珍呆住,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眼眶发红的喊了一嗓子,“都出来啊,爹娘铁蛋儿回来了啊!” 第180章 这嗓子一喊。 姜家在屋内猫冬的一二十口人,一下子哗啦啦的全部冲了出来。 在真看到姜父姜母,以及铁蛋儿出现在门口的时候。 他们一跟着一惊,姜家老□□应得快,率先迎了上去,就从姜父手里接过挑子。 “爹娘,你们回来,怎么也不招呼一声,我们好去车站接你们啊!” 姜父看着老三那壮实的身子骨,忍不住点了点头。 “没什么,我们自己能回来,接啥接。” 说这话,就进去了。 期间,姜家老三还忍不住拍了拍铁蛋儿的肩膀,“高了,也壮实了不少。” 当初,铁蛋儿从姜家出去的时候,还跟猫崽子一样。 瘦弱不堪。 如今瞧着,个子窜了一大截不说,连带着精气神也看着不一样了。 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炯炯有神,再也不是之前病歪歪的样子。 铁蛋儿笑嘻嘻,“三伯,我爹呢?” 这—— 一问还真把大家给问住了,他们当时一听喊话,都急着出来了。 把姜家老四给丢在炕上了,他腿脚本就不方便,这哪里能出来呢? “在炕上呢,你去看看你爹。” 铁蛋儿嗯了一声,炮弹一样冲了进去,还没进屋,就忍不住兴奋的大喊,“爹爹爹,我是铁蛋啊!” 在炕上躺着本来在搓麻绳的姜家老四。 在听到这一声熟悉的声音时,也愣了下,当看到铁蛋儿就那样健康的,神采奕奕的站在他面前的时候。 姜家老四懵了下,使劲儿揉了揉眼,“我又做梦了?” 肯定是了。 自从儿子跟着小妹离开后,他都不知道做过多少次梦,小妹领着儿子回来了。 但是,每次梦醒什么都没有。 他就只能发狠,多搓点麻绳,多捡点草药,多挣点钱。 好给小妹寄过去。 “爹,真是我。”铁蛋儿脱了鞋子,就往炕上一跳,钻到他爹暖和的大棉被里面,“你摸摸,是不是冰冰凉?” 当铁蛋儿钻到炕上的时候。 姜家老四才有了几分真实的感觉。 “铁蛋儿,真是你?” 他还这听话,探出手摸了下,在外面走了两个小时的路,铁蛋儿不说冻成冰棍,那张小脸也是带着刺骨凉的。 “是啊,爹,你看我。” 铁蛋儿取掉围巾,朝着姜家老四做了一个鬼脸。 怎么看,怎么生龙活虎。 姜家老四丢了手里的麻绳,一下子把铁蛋儿搂到了怀里。 这个木讷的汉子,在这一刻,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只能,笨拙的,用力的,紧紧的搂着怀里的孩子。 铁蛋儿似乎被吓着了,想要挣扎,又放弃了,他垂着眼睫,由着父亲抱着。 好半晌。 他才低声道,“爹,我很好呢。” “老姑对我很好,老姑父对我也很好,小雷子对我也很好,小雷子的爷爷对我也很好。” “还有猴子和四眼叔叔,司务长叔叔,他们都对我很好。” 他数了一圈,全部都是喜欢他的。 至于,哪些骂他是拖油瓶,骂他是白吃饱的人。 他选择了全部不说。 听到这话,姜家老四慢慢的松开了铁蛋儿的肩膀,“站起来,让爹瞅瞅。” 铁蛋儿听话的站了起来,脱了棉衣,然后挺着小胸脯,“我在老姑那里,天天吃虾鱼还有肉呢,老姑说我胖了十五斤,还长高了四厘米呢!” 姜家老四摸了摸铁蛋儿,确实壮实了不少,也健康了不少。 他鼻子酸酸的,“在老姑家听话了吗?” 铁蛋儿点头。 “以后,好好孝敬你老姑知道吗?” 他小妹,是他们家铁蛋儿的救命恩人。 “那当然啦。” 铁蛋儿笑嘻嘻的,“那可是我老姑啊,独一无二的老姑!” 他最喜欢的老姑。 说着,他从自己棉衣上拽下来了一个小包裹,里面全部是他给姜家老四准备的东西。 “爹,这个是药膏,听人说对伤口很好。” “这个是固定腿的,我让人做了个小模具,你以后照着在打一个大的,看下能不能试下。” “还有这个,这个是罐头,爹你最爱甜的,这个是荔枝罐头。” 铁蛋儿每拿一件东西出来,姜家老四的脸色就柔和了一分。 到最后,看着那十多件东西,他鼻子有些酸涩,“你一个小孩子,操这么多心做什么?” 铁蛋儿皱了皱鼻子,“没操心,就是看到了觉得爹你能用,我就弄到手了。” 说着,他要揭开被子。 “爹,你腿还疼不疼了?” 就要去查看伤口了。 在姜舒兰他们面前,铁蛋儿是个五岁的孩子,在残疾的父亲面前,铁蛋儿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儿子。 姜家老四哪里肯让他看,看着吓人。 “不疼了,早都不疼了。” “那我给你按按摩,我从那奶奶那学的,她说,腿要是受伤了,按摩的话,效果特别好。” 至于哪里好,铁蛋儿也不知道。 看着小小的儿子,用着小小的手,吃力的在他腿上一点点摁着。 姜家老四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感动,复杂,心疼,他家铁蛋儿才五岁啊! 却早早成为了一个小大人。 都是因为他这个没用的爹。 等铁蛋儿鼻尖有汗的时候,姜家老四拽过他,“去堂屋,跟你堂哥他们说说话,把你的好东西也跟他们分一分。” 铁蛋儿有些恋恋不舍,但是想到却是给堂哥带了东西。 便跳下床,还不忘回头嘱咐,“那爹,你等等我啊,我把东西给哥哥们了,我在进来给你按摩。” 本来—— 要过来跟儿子说话的姜父,在听到这话后,顿时退了出去。 等铁蛋儿出去和堂兄弟们分东西时。 姜父才推门而入。 “爹?” 尽管知道父亲回来了,姜家老四还是有些惊喜。 “我来看看你,腿好点了吗?” 在儿子面前还能逞强,在父亲面前,姜家老四却摇头,苦笑道,“还是那个样子。” 父亲是大夫,他也瞒不过他。 这话,让姜父也有些失望,“没事,等晚上你睡觉洗漱之前,我给你在用银针扎一扎,去去寒。” 伤着的腿,动不了。 冬天可不就是寒气重。 姜家老四点了点头,他欲言又止,“铁蛋儿在小妹那可还听话?妹夫对铁蛋儿有没有厌烦?” 如果带来麻烦的话,他—— 姜家老四发现自己如此没用,他竟然没有法子。 回来是死路,想到这里。 姜家老四面色突然害怕了几分,“爹,你怎么把铁蛋儿带回来了。” “好,瞧你吓的,我能把铁蛋儿带回来,我自然是心里有数的,我当亲爷爷的还能害他不成?铁蛋儿在海岛调养了一年,身子骨壮实了不少,回来这几天不碍事——” 这下,姜家老四突然面带希望。 “你别想了,长久住肯定不行。” 姜家老四面色又灰暗了下去。 “你小妹对铁蛋儿宛若亲子,你妹夫也是一样,从来不把铁蛋儿当外人,这点你放心。” 这话,让姜家老四脸色稍微有了几分亮光,他从枕头底下摸了摸,一共摸出来了三十多块钱,全部推了过去。 “爹,这些你先拿着给小妹,剩下欠着的,我后面还。” “我还不起,让铁蛋儿还。” 姜父知道自己不接,儿子心里越发难受愧疚,他直接接了过来,“铁蛋儿的生活费,你不用担心,我在海岛也卖了一些药膏,挣的钱,够给铁蛋儿生活费了。” 只是闺女不要而已。 他和老婆子两人,就变着法子,花销在生活费上面。 加了进去。 “你也别太劳累了,该养身体还是要养身体,你要知道,你在一天,铁蛋儿就有爹,你若是不在了——” 剩下的话,父子两人都懂。 外面。 把脖子都快望断了的蒋秀珍,没能等到后面的人,不由得问道,“娘,舒兰呢?舒兰没跟你们一起回来吗?” 这话一问。 姜母收拾东西的手一顿,“舒兰没回来,和中锋一起带着孩子去首都见老人了。” 这话一说。 蒋秀珍有些失望的进屋,“也不知道,舒兰现在胖了还是瘦了?孩子听话吗?好带不好带?” 姜母知道她担忧舒兰,“胖了好几斤,但是瞧着比以前更好看了。” “俩孩子也算是好带。” “等等吧,等孩子稍微在大一点,怎么着也让舒兰领着孩子回来见见大家。” 这话,算是安慰了。 蒋秀珍叹了口气,“希望!” 见大家情绪有些低落。 姜母便把姜舒兰准备的一件又一件东西拿了出来,几乎是家里每一个人都有的。 给三个嫂子弄的时新布料,四个哥哥,一人一条大前门的烟,这可是顶顶好的烟了。 拿出去也倍儿有面子。 还有家里的孩子们,包括比舒兰还大的侄儿子都有礼物,不过大多数都是吃的。 从干海鱼到虾,在到罐头,果脯,桃酥,鸡蛋糕,牛轧糖,饼干。 几乎是应有尽有。 这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天堂,看到那些东西后,眼睛都都发亮。 “老姑,怎么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呀!” “好想,爷爷奶奶和老姑天天回来啊!” 这样,天天都可以有吃的了。 首都周家四合院。 姜舒兰还在和周中锋担忧,“不知道爹娘到家了没啊??” 周中锋算了算时间,“肯定是到了的,也别担心,横竖就这半个月到二十天,就能去海岛见到他们了。” 姜舒兰这才把心思放了进。 直到外面传来敲门声。 姜舒兰和周中锋都愣了下,这几天该走的亲戚都走了,这会谁还还会上门? 一开门,竟然是老熟人。 胡咏梅。 胡咏梅拉着姜舒兰的手,“妹子,你怕是忘记了,今儿的咱们轧钢厂和你有约了吧?” 姜舒兰愣了下,“不是说有下面分厂的人过来学习,推迟了吗?” “那算啥?你来你的,他们学他们的。” “走走走,快跟姐姐走,领导们都在等你了呢!” 第181章 胡咏梅这火急火燎的态度,让姜舒兰摸不着头脑。 不过,她很快冷静了下来。 轧钢厂那边的事情很急,而部队那边的新开的厂子,也急需要像首都轧钢总厂这种厂子来做支持。 一旦,首都轧钢总厂这边的销路打开。 姜舒兰不说别的,几乎整个首都的厂子,他们都可以慢慢吃下。 这个市场,不比零散着的市场小。 所以,姜舒兰心里迅速有决断,轧钢总厂这边肯定不能丢,不止不能丢,还要全部吃下去。 既然要全部吃下去。 今儿的去轧钢厂这一次,就格外重要。 姜舒兰权衡利弊之后,抬头看着周中锋,跟他商量道,“你跟我一起去?把孩子带上?” 之前去茶楼组局的时候,他们就去了四个小时,俩孩子都闹起来了。 说白了,孩子出生到现在还没跟他们分开过。 这一去轧钢厂谈合同,不知道谈到啥时间去了。 把俩孩子丢在家里面,要是哭闹起来,周爷爷和周奶奶也哄不住。 周中锋正是因为知道这个理儿。 所以,他跟着点头,部队厂子的事情跟他也有关系。 严格意义来说,他要比舒兰负责得更多,只是在做生意这方面,他确实不如舒兰厉害。 所以,给舒兰打下手还是没问题的。 周中锋当即答应下来,“成,我去和爷爷奶奶说一声,让郭叔送我们。” 自家有车子,就是这点方便,这大冷的天气,起码妻子孩子不至于在外面吹着冷风受罪。 眼见着周中锋去通知人了。 姜舒兰朝着胡咏梅道,“姐儿,一会你跟我们一起走,免得白跑一趟。” “那我自行车——” 胡咏梅来的时候,骑了一个二六的女士自行车,她骑的还是凤凰牌的。 她虽然早年丧夫,还带着俩孩子,但是她娘家厉害,再加上自身能力也强。 所以,不说混得如鱼得水,那也比普通人家好上不少。 姜舒兰探头看了一眼胡咏梅的二六自行车,还是凤凰牌的,金黄色一看就很贵。 她想了想,“瞧着不大,约莫着车子后备箱能放进去,放后备箱好了。” 这连胡咏梅的后顾之忧都解决了。 她心里也松快了几分,接着,这才有心思打量着姜舒兰她住的地方。 她是老首都人了,东城富,西城贵,这是他们打小儿都明白的道理。 而她这大妹子的夫家住在东城的帽儿胡同,这可有得说了。 当初,这批人按理说是该搬到西城去的,那边儿才符合他们的身份。 但是,却因为这些当家做主的老头老太太,不乐意离开住了一辈子的地方。 也就这样给拒绝了。 这一年年下来,这帽儿胡同,在他们这些老首都人眼里,倒是成了高不可攀的存在。 哪怕是胡咏梅自认为自己娘家不错,和这帽儿胡同的人比一比,还是差一大截的。 更被说,这帽儿胡同里面最好的一座四合院了。 这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这也让胡咏梅,越发好奇,自己这妹子到底是嫁了个什么样的人家。 她是首都本地人,更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本地人娶外地人,这可是少见的。 会被人耻笑,自己也会抬不起头。 但—— 见到这妹子男人对她的态度,这可不像是取笑的意思,甚至,她出门都能做主把孩子给带出去。 这里面可不一般咯。 转过神的胡咏梅,看着姜舒兰的目光,也越发柔和,当然,成年人的世界,无非是掺杂着利益。 但,也不否认还有几分真心和感动。 “大妹子,这可就麻烦你了。” 姜舒兰可不知道,这一会的功夫,胡咏梅就想了那么多。 不过,知道也无所谓,她们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利益交织。 不然,也不会认识了。 姜舒兰笑了笑,“姐,你这么说可见外了。” 两人客气的时候,周中锋已经抱着孩子出来了,一手一个,两孩子身上都裹着一件厚厚的小棉被,连带着小脸蛋,也给捂着严严实实的。 明显是怕着招风。 不止是如此,连带着周爷爷和周奶奶,也跟着出来相送。 还不忘叮嘱,“尽量带孩子在屋内,少在外面喝风。” 他们也想把孩子留家里,但是之前那一晚上哭闹,可把两位老人给吓坏了。 怕孩子给哭岔气过去,那就不得了。 周中锋点头应了一声。 姜舒兰也跟着催促,“奶奶,您快些进去,外面冷。” 首都三月初的天,还跟下刀子一样,冷风嗖嗖地刮。 要不是孩子实在是离不开,姜舒兰也不会把孩子带出来了。 周奶奶嗯了一声,却没进去,固执地目送着他们离开。 等着车子开出巷子后,彻底不见了踪影,这才进了屋。 她忍不住和老头子感慨,“孙媳妇也太能干了一些。” 一下火车就替部队谈了一桩生意,这明显又去谈生意的。 周爷爷笑呵呵摸着胡子,“娶妻可不就是要娶这样的,娘怂怂一窝,就地舒兰这样的。” 他对这个孙媳妇,可是满意得很。 这
相关推荐: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高门美人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壮汉夫郎太宠我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切切(百合)